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 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张骞到达中亚后,发现那里已经大量使用中国的竹制品和纺织品。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三大洲的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而且地理上的具体路线也不止一条。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当时的中原王朝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这个过程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丝绸之路”尽管曲折,但仍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但囿于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的限制,它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 近百年来,中国为重新“凿通”“丝绸之路”做出了不懈努力。1905年,古丝绸之路上,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汴洛铁路)开始修建。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孙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都规划了延伸到西北方向的铁路,以便与各国的铁路网衔接。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连接陇海、兰新直达欧洲的铁路动脉全线贯通。‎ 除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我国更明确提出了相关的战略规划。21世纪以来,中央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景日渐光明。2005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两年一度的国际论坛成为我国推进丝绸之路复兴的重要多边舞台。2007年,我国与中亚七国计划共同投入192亿美元建设“现代丝绸之路”。2008年,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中亚四国联合发起“丝绸之路”区域项目,共有19个国家响应,各国在日内瓦签署意向书,决定再为复兴“丝绸之路”投入430亿美元。‎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首先,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距离可比海运缩短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1/4。此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 其次,“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再次,“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于地缘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来恶名昭彰的宗教极端势力的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经济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准备了物质条件,提高了各国参与合作的意愿。政治合作消除了开展经济合作的各种人为障碍。经济发展与政治合作有助于化解安全冲突,消弭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温床。伴随着政治、经济活动而展开的文化交流,最终将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目标并行不悖,使得“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突出的稳定性,不至于被安全冲突打断,反而能抑制安全冲突。‎ ‎(摘编自《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命名的“丝绸之路”,还可以叫做“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其历史源于张骞出使西域时。‎ B. ‎ ‎“丝绸之路”当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逐渐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 C. 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D. 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是在新技术条件下,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与拓展。‎ ‎2.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这两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 B. 形成新的开放前沿后,复兴“丝绸之路”就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了,兼顾地区平衡。‎ C. “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最终将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D. 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目标并行不悖,使得“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突出的稳定性,还能抑制安全冲突。‎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丝绸之路”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但是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限制了它,使其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 B. “新丝绸之路”构想具有突出的稳定性,得益于其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目标的并行不悖。‎ C. 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当今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使“新丝绸之路”可以完成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和拓展。‎ D. “新丝绸之路”构想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兼顾了国际、国内的战略需求,将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两个“丝绸之路”不是一个概念,选项偷换概念。‎ ‎2. 试题分析:原文“复兴‘丝绸之路’‎ 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选项“形成新的开放前沿后”“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顺序颠倒,因果倒置。‎ ‎3. 试题分析:原文“伴随着政治、经济活动而展开的文化交流,最终将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的原因是“文化交流”。选项强拉因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师的由来 ‎[法]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 ‎ “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蛮好。”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 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不是肖像,而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章。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 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和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烟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高明!真高明!但是,杜什,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 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妙哉!”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人慢慢走空,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地说:“哎,老兄,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什的“成名”意味着法国的社会的不良风气:要想成为绘画“大师”就必须学会宣传自己,制造荒诞离奇的画风,甚至故弄玄虚。‎ B. 杜什谦虚好学,在葛雷兹的帮助下,改变了画风,采用了“意识分解”的画法而最终得到了斯卡夫人的赞美。‎ C. 杜什和葛雷兹原来是好朋友,葛雷兹帮杜什取得了画展的成功,杜什却由于“成名”而变得傲慢无礼。‎ D. 小说讽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怪诞现象:抛弃勤奋和真诚,学会投机取巧,追求怪诞玄虚。‎ ‎5. 小说多处提到“江流水涌”,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答案】4. B 5. (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从葛雷兹教杜什用“江流水涌”去应对观众,到杜什用它来向斯卡夫人和斯特隆斯基卖弄,再到最后的对葛雷兹的鄙夷不屑,这些都是围绕“江流水涌”展开的。(2)塑造人物形象。杜什从开始不接受“江流水涌”的糊弄,到最后完全被这句话收买,表现出他逐渐由真诚走向虚伪世俗。(3)揭示主题。本文围绕杜什改变画风 ,以“江流水涌”为触发点,成为一名“大师”的事件,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虚无、离奇和怪诞和为了成名而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 ‎ ‎6. (1)以杜什对葛雷兹的反问结尾,使情节曲折有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小说的戏剧性和可读性。(2)这句问充分展现出杜什在世俗利益驱使下已经由一个真诚质朴的人变为一个虚伪、浮夸和自命清高的俗人。(3)这句问结尾,具有独特的讽刺效果,同时也突出了批判当时法国社会一些人为了成名,故弄玄虚,追求离奇荒诞之风的主旨。‎ ‎【解析】‎ ‎4. 试题分析:“改变了画风”错误,只是“炒作”。‎ ‎............‎ ‎6. ‎ 试题分析:答出“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然后从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和读者的角度分析作用。‎ 点睛: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属于“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注意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汗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 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摘编自“新闻网”,‎2016年11月12日)‎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以具体实例来阐明易县和赣州如何准确定位,发展特色产业,从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B. 材料三阐明应建立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C. 材料四提出在扶贫、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批评了形式主义倾向,搞虚假的“数字脱贫”,甚至突击搞政绩抢摘“贫困帽”。‎ D. 材料一和材料二树立两个正面的典型,从积极的方面阐明了脱贫致富的策略和效果;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反面列举了一些不当脱贫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劝诫作用。‎ ‎8. 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说明《人民日报》和“新闻网”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9.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说明如何做好扶贫工作。‎ ‎【答案】7. D 8. ‎ ‎(1)材料三侧重于报道贫困形式、脱贫政策设计及具体措施。(2)材料四侧重于报道扶贫、脱贫方略落实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9. (1)学习易县和赣州准确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创意脱贫致富。(2)制定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3)不搞形式主义,摒弃功利主义,不抢摘“贫困帽”。‎ ‎【解析】‎ ‎7. 试题分析:材料三不是从反面列举了一些不当脱贫的现象,而是指出脱贫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8. 试题分析:比较类的题目是新闻调查类试题查年的题型,主要有比较观点的异同和报道的侧重点的异同,此题是侧重点的异同,注意从什么方面进行报道。‎ ‎9. 试题分析:注意对各则材料额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并梳理。学习易县和赣州;制定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不搞形式主义,摒弃功利主义,不抢摘“贫困帽”。‎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和足以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节选自《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B.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C.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D.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B. “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C.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D.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盎进谏说绛侯不能与皇上共生死,所以不能算是国家的重臣,只能算是国家的功臣。‎ B.‎ ‎ 绛侯被免除丞相职位后,回到自己的封地,被封国中的人告发有谋反之意,无人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他无罪。‎ C. 皇上不听从袁盎的削减诸侯封地的意见,致使淮南王日益骄纵,策划了谋反之事,被皇上贬谪到蜀地。‎ D. 淮南王到雍地病死,皇上十分内疚,最后他听从袁盎的建议把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 ‎(2)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 ‎【答案】10. C 11. A 12. C ‎ ‎13. (1)再说陛下贬谪淮南王,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使他改正过错,由于官吏护卫得不谨慎,所以他才病死。(2)诸吕当权时,大臣独断专行,而陛下从代地乘坐六辆下等马拉的车子,奔驰到祸福难料的京城来,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比不上陛下。‎ ‎【解析】‎ ‎10. 试题分析:“事觉”作前句的谓语,“上”作后句的主语。‎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事觉”作前句的谓语,“上”作后句的主语。‎ ‎11. 试题分析: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12. 试题分析:原文“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原文“策划谋反”无中生有。‎ ‎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迁”“谨”“故”“用事”“虽”的翻译。‎ 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的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 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淮南王刘长来京朝见的时候,杀死了辟阳侯,他平时待人处事也相当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说:“诸侯过去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等到棘蒲侯柴武太子准备造反的事被发觉,追查治罪,这件事牵连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劝谏说:“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皇上不听,终于那样办了。‎ 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袁盎进入,叩头请罪。皇上说:“因为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得这样。”袁盎说:“皇上请自我宽心,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难道还可以追悔吗!再说陛下有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这件事不足以毁坏您的名声。”皇上说:“我高于 世人的行为是哪三种?”袁盎说:“陛下住在代国的时候,太后曾经患病,三年的时间,陛下不曾合眼,也不脱下衣服睡觉,凡汤药不是陛下亲口所尝过的,就不准进奉给太后。曾参作为贫民尚且难以做到这样,现在陛下作为君主却实行了,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很多了。诸吕当权时,大臣独断专行,而陛下从代地乘坐六辆下等马拉的车子,奔驰到祸福难料的京城来,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比不上陛下。陛下到达代国在京城的客馆,面向西两次辞让天子位,面向南坐着有三次辞让天子位。许由辞让天下也只是一次,而陛下五次将天下辞让,超过许由四次之多啊。再说陛下贬谪淮南王,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使他改正过错,由于官吏护卫得不谨慎,所以他才病死。”于是皇上才感 到宽解,说道:“那以后怎么办呢?”袁盎说:“淮南王有三个儿子,随您安排罢了。”于是文帝便把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而袁盎也因此在朝廷中名声大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庙 梁辰鱼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用“寒云”来渲染凄清的氛围,人们祭献白蒿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之情。‎ B. 颔联展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日夜陪伴屈原,使屈原的灵魂得到慰藉,表达作者深深缅怀屈原之情。‎ C. 颈联写楚怀王“巫山云雨”之事和屈原投水而死的事件,表达作者对楚怀王的荒淫无道的辛辣讽刺,也暗含对屈原大业未尽的惋惜之情。‎ D. 尾联写屈原庙中的景色,斑竹泣杜衡,鹧鸪啼黄昏,渲染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 E. 全诗以情感为线,情随境转,步步深入,言近旨远,可见诗人用笔之娴熟。‎ ‎15. 本诗的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DE 15. (1)诗歌的尾联用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的手法来表现诗境。(2)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衡低泣,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渲染了人们前来拜谒屈原庙的凄清氛围。(3)这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 ‎【解析】‎ ‎14. 试题分析:D项,“凄凉哀婉”错误,应该是一种“惋惜”;E项,应该是以行程所见“景物”为线索。‎ ‎15. 试题分析:答出“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的手法,然后景物进行描绘,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分析情感。‎ 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瀑布飞泻和水石雷鸣的雄奇景象。‎ ‎(3)白居易《琵琶行》中最后诗人再听琵琶女弹琴而潸然泪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在市里举办的演讲比赛中,王刚表现得十分突出,不孚众望,夺得了第一名。 ‎ ‎(2)最近这个小区频频发生财物被盗事件,原来是某些业主粗心大意,夜不闭户造成的。‎ ‎(3)市场上面虽然有很多的商品,但是有的商品质量堪忧,所以就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 ‎ (4 ) 父母邀请著名的室内装饰设计师给我家设计装修,相信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我们的新居蓬荜生辉。‎ ‎(5)李路写文章思路来得很快,经常是看到题目后就一挥而就,我们都很佩服他。‎ ‎(6)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张林便积极参加各种文学社团活动,展示出自己文学天赋,其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A. (1)(2)(5) B. (1)(3)(6) C. (3)(5)(6) D. (2)(4)(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为“不负众望”。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望文生义。良莠不齐:‎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对象错配。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18.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将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演讲。‎ B.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的产气。‎ C.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突破和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这意味着我国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D. 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论证报告,同意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日前”和“将”矛盾;B项,成分残缺,在句尾加“国家”;C项,搭配不当,“突破”和“关键技术”搭配不当。‎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就当前学校教育来看,( ) 读书,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责任。( )在应试背景下,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读书似乎成了一种“义务”,( ) 充其量他们也只是读大量的教辅书。( )走出校门,便把书抛至脑后,( )发生撕书、烧书的行为。学会对发生在身边的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 )在知行合一中实现真正的守望。‎ A. 对于 然而 不过 一旦 甚至 最终 B. 关于 但是 或者 一旦 甚至 才能 C. 对于 可是 甚至 如果 就 因此 D. 关于 但是 也许 如果 就会 因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提出问题,用“关于”,排除CD,第二空前后是转折关系,第三四两空是递进关系,用“或者”“甚至”。排除A。‎ ‎20.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你的书斋也许华贵,而我的则简朴,__________________。它因为是在天底下,光线富足;______________,居高临下,前边的山川、田园、村庄、人物……尽收眼底,眺望绝佳。________,使你和外界隔绝;而我的书斋就在空旷伟大的天地中,与自然合为一体。‎ ‎【答案】 (1). 但我不爱你的华贵而爱我的简朴 (2). 因为在山腰 (3). 你的书斋把你局限在斗室中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华贵、简朴”,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前边的山川”,第③空注意后文“空旷伟大的天地中”。‎ ‎21. 阅读下面片段,并概括文中对“幸福”的三种看法。‎ 幸福感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生存整体状态评估。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他的积极心理学中提出一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大众幸福学的前五方面都可以说是包含在“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中了,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先天遗传素质”的不足,是追求幸福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努力去实现的。只有自由关系到幸福的“后天环境”,需要放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实现。从社会学和经济学来说, 这个大的环境是“福祉”,而从伦理学或哲学来说,就是“好生活”。从社会“福祉”和“好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幸福与自由的关系,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作为自由的发展》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阿马蒂亚·森特别关注的是,幸福到底是指什么?幸福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他认为,如果财富能在社会中能得以公正分配,财富和GDP确实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能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但是,财富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财富能帮助人们得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财富本身并不是价值。阿马蒂亚·森提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能力扩展理论,既不同于功利主义把幸福等同为主观的满足和快乐,也区别于市场主义把福祉简化为财富或收入的增长。他强调的是提升社会的整体自由,以帮助所有人都能获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追求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幸福。‎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答案】(1)功利主义认为幸福等同于主观的满足和快乐;(2)市场主义认为幸福是较多的财富和收入的增长;(3)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扩展理论认为的是提升社会整体自由以帮助所有人都能获得有价值功能的能力,追求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幸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属于概括文段内容的题目,注意提炼观点。‎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交通出行方式,它带给市民许多便利,但是也凸显不少问题,诸如占道、乱停和安全隐患等。‎2017年3月26日,上海一名11岁小男孩在骑行共享单车(ofo小黄车)过程中,与一辆客车相撞身亡。‎2017年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连同肇事方诉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索赔878万元,其中750万属于精神损害赔偿金,并要求ofo立即收回所有机械密码锁具并更换为更安全的锁具。(摘自‎7月24日《大河报》)‎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共享单车的上牌问题 共享单车进入南京后,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即如开题为“单车来了,南京are you ready?”的圆桌论坛,相关部门领导、公众委员、单车企业及市民在论坛上共议共享单车管理问题。其中有公众委员就提出,根据《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相关规定,共享单车作为非机动车上路,应当申请牌照,方谓适法。后来,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应当上牌。目前,“七号电单车”及“小蓝单车”已经开始上牌,南京成为第一个为共享单车(包括电单车)上牌的城市。近日,天津市近期发布的《天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五条也提出车辆登记要求,即“凡在本市投入市场运营的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要求,性能安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市公安机关非机动车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由于国家层面并无法律与行政法规规定非机动车上牌义务,目前南京市执行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该法规第十六条明确规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当经申领人居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领取牌证后,方可上道路行驶”,第十七条则规定,申请非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应当交验车辆,并提交“车辆所有人的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车辆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车辆进口凭证”。‎ 由此可见,在法有明文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包括电单车)上牌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而共享单车上牌,在事实上也能发挥一定的规范作用,如对车辆质量有一定的控制,有利于主管部门掌握进入城市的单车数量,也为企业拥有的动产提供物权登记作用,发挥财产权保护作用,有利于追索财产,向侵占、损毁单车的违法行业人主张权利、追究责任。‎ 当然,既有法规立法文义主要针对个人所有的非机动车登记问题,如《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六条的非机动车登记管辖标准是“申领人居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从文义解释角度,应当是针对个人所有非机动车的登记要求,而公司注册地不在本地的共享单车企业所有的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适用这一款规定就有一定冲突,因此需要从立法目的解释角度,共享单车企业纳入上牌管理对象,以实现单车质量控制与企业的财产权保护。‎ 不过,由于共享单车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其牌照形式也可以作与时俱进的改进,特别是可以在共享单车牌照上尝试运用RFID等电子车牌技术,有利于推进更为精细化的运维与管理。按照《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非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样式由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规定并监制,因此有必要在省级主管部门层面进行统筹,以更好地推进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作文,注意对象是“共享单车”,首先要分析事故的原因,从孩子的角度分析,应该注意“承担的责任”,不到年龄;从“单车”的角度分析,管理上还有待于提高。‎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 ‎、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注意根据材料提出明确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