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4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41)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隙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 称:称赞 B.食不重肉 重:重叠、重复 C.虽详与善 详:通“佯”,假装 D.是章朕之不德也 章:显扬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而又缘饰以儒术 ②初淅沥以萧飒 B. ①故人所善宾客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①力行近乎仁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 ①因赐告牛九杂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 B. 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门客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他们,家里没有什么余财。‎ C. 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得指责。‎ D.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归侯印,乞骸骨,道贤者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 ‎2. D ‎ ‎3. B ‎ ‎4. 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 ‎ ‎5. (1)现在陛下亲行大孝,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鼓励贤才,给予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2)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能让路。‎ ‎4.在“二岁中”表示时间处断开,在“至左内史”表示官职处断开,在“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表示事件处断开,在“汲黯”“弘”“天子”表示人称变化处断开,“所言皆听”断为一句。‎ ‎5. 翻译的重点词语:“躬”“厉”“予”“量”“愿”“乞骸骨”“道”。 注意译文语意通顺,文气畅达。‎ 参考译文:‎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他家里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封他为博士。‎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公孙弘病得很厉害,他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应当辅助贤明的君王安抚国家,使人人都遵循当臣子的道理。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过去说,‘努力实践接近于仁,喜欢询问接近于智,知道羞耻接近于勇’。知道这三种情况,就知道怎样自我修养了。知道怎样自我修养,然后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现在陛下亲行大孝,以三王为借鉴,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与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汗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责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武帝答复他说:“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没有改变这个道理的。我从前幸运地得以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我的想法。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显扬我的无德呀!”于是,武帝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上朝办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盂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昔赵宣孟之绛,见骫①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盂,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盂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今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盂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盂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减)‎ ‎【注】①髋(wěi):弯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 食:供养 B.羞行乞而憎自取 羞:使……羞 ‎ C.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宁:安宁 D.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 陈:陈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宣孟曰:“而名为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先君之庙在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若自在危厄之中 王曰:“若是其甚与?”‎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B.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 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D.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 B.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 肉干和钱财。‎ C.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 D.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国,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国的齐先王宗庙。‎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A ‎5.(1)(他)反转身快跑回答说:“为什么问名字/问名字干什么呢?我是弯曲的桑树下 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2)劝说而不被听 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 jì国都绛jiàng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赵宣孟说:“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