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教案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例1、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董师傅游湖 宗 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 (1)表达方式 ‎①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②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③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④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制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3)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小说常用开头、结尾 ‎1.小说常用的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2.小说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显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例2、 (四川卷)《想象》(文本见第三节“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方法”的考题示例)‎ ‎【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答案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思路清,求规范 小说运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分析小说的标题 题型: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例3、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 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仍然津津乐道:“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 “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气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思路】‎ ‎ (1)解题思路:一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二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三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答题模式:一是具体的意思。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考点二 语言特色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就词语、句子的含意,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示例1】 (浙江卷)《魔盒》(文本见本节考点一)‎ ‎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一】 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 (四川卷)《想象》(文本见第三节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方法)‎ 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答案 “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解题思路】‎ 从三方面入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1)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身其境。‎ ‎(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3)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阅读与解题步骤 阅读步骤:(1)标序号;(2)抓文脉(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3)边读边划关键词,适当点评(尤其是有关人物的)。‎ 解题步骤:(1)审题干;(2)定考点;(3)根据模式酝酿;(4)准确答题,力求准、全、通。‎ ‎ 【高考真题解析】‎ ‎(·全国新课标)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  马裤先生  老 舍 ‎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 ‎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 ‎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 ‎  茶房刚走开两步。   ‎ ‎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 ‎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 ‎  “拿枕头!”   ‎ ‎  “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 ‎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 ‎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 ‎  “拿茶!” ‎ ‎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 ‎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 ‎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 ‎  “你呢?”我问。 ‎ ‎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两个上铺都被他占了。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  “我没有行李。”‎ ‎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  茶房从门前走过。 ‎ ‎  “茶房!拿毛巾把!” ‎ ‎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 ‎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 ‎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 ‎  “干吗?先——生——”   ‎ ‎  “拿茶!”   ‎ ‎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 ‎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 ‎  “好啦!” ‎ ‎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 ‎  有趣!‎ ‎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 ‎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 ‎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 ‎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 ‎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  B.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  C. 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  D.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6分)‎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 ‎(辽宁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最后的黄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发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发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 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着嚼它。不知是黄豆大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品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间读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折,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权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不等式的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睥渴望和对财务室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溜之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解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湖南版)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解题分两步。第一步,分别理解语意重点。①句是邮差的心理描写,前半句说明邮差经验丰富,看到谁的信,就大致能够猜出信的内容。后半句是对家长的体谅与同情。②句也是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不愿送、更不愿有坏消息。第二步,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①句可见其对工作的熟练和投入的程度之高。②句可见其性情温良、友善的特点 ‎【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福建版)(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双琴祭 梁晓声 ‎ ①那两棵树,最适合取其材而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裸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辕轾。‎ ‎② 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未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 ③ 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片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 ‎ ‎④ 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裸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校、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⑤ 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⑥ 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扰豫地交换了琴。‎ ‎⑦ 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 ⑧ 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有些古怪的。 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问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⑩ 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⑪ 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池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⑬‎ 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碎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 ⑭ 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⑮ 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⑯ 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 ⑰ 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一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 (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3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 ‎ B.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 C.第⑧ 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贪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 ‎ D.第⑩⑪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 E.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14.小说的结局是悲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4分)‎ 答: ‎ ‎14. 【答案】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③“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演奏的珠联璧合;④“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15.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答: ‎ ‎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了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房走了出来。“彼贝!”他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 “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号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笼子,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7分)‎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转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评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稍有难度。准确理解题中“角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需结合小说的 ‎“三要素”等常识解读。‎ 技巧不清,特色不明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语言赏析,应该从修辞、句式的角度进行;描写方法,则应从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 错因分析 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弄不清楚答题的角度,不知道语言特色从何处突破,以至于乱答一气,丢分严重。‎ 除此之外,小说叙事手法也属于写作技巧的范畴,也应该牢牢掌握。‎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必须作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他耳边飘过,他眼里慢慢泛起泪水。算算从6岁学小提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小提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矩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拉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他拉小提琴的缺点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小提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小提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的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不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但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父亲在家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所以想趁父亲不在家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也不能幸免。他也曾上台表演,也参加过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对小提琴产生感情。一开始拉琴,一种忧郁就从心底浸漫过来,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很多老师都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琴声,那他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信心,认为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只要将他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就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直到他从音乐学院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音乐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 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的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这不是什么名曲,也不是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他泪如雨下,就连在座的老师们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琴弓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音乐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老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老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音乐室内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水再一次流下来,他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原文有删改)‎ ‎1.这篇小说用了很大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