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网上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四川省阆中中学高2017级2020年3 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10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大约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心理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年轻人感兴趣的每一个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潮牌衣服、潮牌球鞋等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擅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的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正如这些例子一样,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 社会需求为流行趋势提供的原动力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足以让一股潮流如此迅速地席卷而来一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本的流动,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传统文化“再流行”的风潮,正好赶上了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投资热点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民生向文化方向转移的热潮。‎ - 28 -‎ 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者而言,产业资本的涌入“资助”了他们的个人爱好,甚至可以以此维生。对于时尚与互联网领域的那些大型企业而言,资本则给了其强劲的力量生产相关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流行。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本,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其负面影响,更是传统文化潮流的传播者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已经在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下成了事实,因此似乎已经处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会走向何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体察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 ‎(摘编自《悄然勃兴的“国潮”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综艺节目到各类文创产品再到“汉服控”,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正成为一种时尚新潮。‎ B. 成为所有年轻人的精神图腾的汉服社群,登上播放热榜的传统乐器,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时尚领域的深远影响。‎ C. 传统文化为小说、影视等领域的原创者们提供了灵感,由此擅变而成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少年喜爱。‎ D. 摸清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影响,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融人、引导袭来的“国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别从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和现实思考三个方面来论述传统文化“再流行”。‎ B.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两个关键因素,相比较而言,产业资本流动的作用更大。‎ C. 文章通过工装裤迎合了生产便利的需求等实例,论证了社会需求为传统文化再流行提供了原动力的观点。‎ D. 文章末段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走向及影响抱有期待,另一方面也指出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消费狂欢,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让10年前的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传统文化“再流行”,表现为综艺节目、文创产品和“汉服控”这三个方面。‎ - 28 -‎ B. 我国社会处在崛起、上升期,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进人流行殿堂,由此产生对自我认同和肯定的特定需求。‎ C. 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资本向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转移,对传统文化“再流行”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D. 身处传统文化的“再流行”潮流中的人只要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体察和思考,就一定会为传统文化注人新的内涵。‎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成为所有年轻人的精神图腾的汉服社群”的说法扩大范围,原文是“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也就是“许多”不等于“所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产业资本流动的作用更大”的表述错误。从文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可看出,社会发展的需求比产业资本流动的作用大。‎ 故选B。‎ ‎【3题详解】‎ - 28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项,以偏概全。“表现为综艺节目、文创产品和‘汉服控’这三个方面”的说法不准确,文中第一段是举一些实例,传统文化“再流行”不仅仅指这三个方面。‎ B项,因果倒置,从文中“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即先有这样的“需求”,最后促使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 D项,表述太绝对。“只要……就一定……”条件关系不成立。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过去几年,一系列的新技术,帮助快递业在双11这样的高峰时段基本消除了“爆仓”现象。步入2019年,更多的前沿技术将在快递物流业落地开花。‎ 目前,大件快递成为快递物流行业的热点,这得益于家具、家电等大件商品网购比例的不断提升。在传统的快递物流模式下,对大件商品一般不提供上楼服务,或者收取较高的上楼费。另外,冷链也是快递公司拓展服务的发力点。随着相关标准的出台实施,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水平有望再上新台阶。‎ 买货运飞机,建物流枢纽,当下我国快递公司的这一系列大手笔,直指国际快件和跨境寄递服务。中国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相辅相成。2018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摘编自《快递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变局》)‎ 材料二:‎ ‎2018年1-12月中国31省快递业务量TOP10‎ - 28 -‎ ‎(摘编自《2018快递行业运行报告》)‎ 材料三:‎ 用户对快递业的服务总体满意度有提升,但延迟问题仍是用户最不满意的因素。由于快递企业涉及仓储、运输,批发、商业和外贸等行业,需要岗位服务人员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但是我国快递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快运快递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快运快递企业形成多元化的快运快递格局,除了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快运快递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缺乏资源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再则,快运快递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快运快递供应链。‎ 我国大部分的快递企业在设备及信息化上的投入较低,处理货物时,主要或者完全依靠人力,这样不但造成了货物配送的及时率低,也降低了货物配送的正确率,还加大了人力的成本,耗时又费力。‎ - 28 -‎ 几年前,国家对快递业准入门槛设置过低,大批量企业或者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进入快递市场。它们以从事同城快递或区域快递业务为主,大多采用价格战进行竞争,甚至为了抢占市场,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摘编自《2018年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材料四:‎ 美国国内快递企业主要业务包括标准的包裹寄递业务以及提供的零担货运和供应链等增值服务。标准包裹寄递服务主要根据时间和重量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快递企业对时效的细分比国内快递企业更加多样化,凭借自身丰富的运输经验与先进的物流管理水平,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物流支持。‎ 快递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美国一流的快递公司依托管理体系运作,而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标准化体系。相比之下,大部分的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忽视了标准建设。‎ 随着中国快递业“服务时代”来临,快递企业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越来越多快递企业将通过多元化战略升级成为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快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将倒逼快递企业不断改变创新。另外,在国家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背景下,快递企业将加快开拓海外市场,快递企业的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能够开发产品附加值更高、品牌效应更强的国际快递业务。‎ ‎(摘编自《美国快递发展史:巨头之路,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对于传统快递物流模式来说,目前我国快递公司大件快递服务质量在不断提升。‎ B. 从2018年度数据统计来看,广东、浙江两地的快递业务量远远高出其他地方。‎ C. 快递业在我国起步晚,专业性人才相对欠缺,从而制约了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 D. 延迟问题是我国快递服务的最大问题,这是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低导致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我国对物流枢纽的建设十分重视。随着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的完善,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前景看好。‎ B. 虽然我国快递企业的收入一直稳步上升,但增速总体上看起伏不定,近年来的增速下滑幅度较大。‎ C. 由于快递行业以前的准入门槛低,大批量企业或者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才得以进入,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快递业发展不利。‎ D.‎ - 28 -‎ ‎ 我国快递业虽然拥有多元化格局,但由于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忽视标准建设,我国快递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6. 为加快发展我国的快递行业,我们可以从美国快递行业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D ‎ ‎6. ①对时效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②进行快递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力争做大做强。③开发零担货运,供应链等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快运快递供应链。‎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这是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低导致的”以偏概全。“企业在设备方面投入低”只是“延迟”的一方面。‎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以偏概全。“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忽视标准建设”错,并不是所有快递企业,而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我国快递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材料四第二段“快递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可知,“快递标准化体系建设”只是其中之一。‎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注意问题要求“从美国快递行业中得到哪些启示”,所以答题区间在材料四,根据材料四第一段“标准包裹寄递服务主要根据时间和重量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得出“对时效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 - 28 -‎ 根据第二段“快递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得出“进行快递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力争做大做强”;‎ 根据第三段总结出“开发零担货运,供应链等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快运快递供应链”。‎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做客 - 28 -‎ 以后紧接着的几天,气候突然转暖了。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树、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 少平的日子过得和往常差不多,但校园里已经桃红柳绿,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除了肚子照样填不饱外,其他方面应该说相当令人满意了。‎ 这天下午劳动,润生突然来到他跟前,说:“少平,我姐说让你下午别在学校灶上吃,到我二爸家去吃饭。”‎ 孙少平一下子被这意外的邀请弄得不知所措。‎ 润生的姐姐叫他有什么事呢?‎ 这使他感到惶恐不安一润生他二爸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在县上可是一个大人物。有时他二爸路过回村子,坐的都是吉普车呢。不过,他对润生的姐姐润叶倒怀有一种亲切的感情。‎ 尽管润叶她爸是村支部书记,她二爸又是县上的领导,但润叶姐不管对村里的什么人都特别好。‎ 润叶姐在县上的城关小学教了书,成了公家人,每次回村来,还总要到他们家来串门,和哥哥拉家常话。她每次来他们家都不空手,总要给他祖母带一些城里买的吃食。最叫全村人惊讶的是,她每次回村来,还提着点心去看望她户族里一个傻瓜叔叔田二。田二自己傻不说,还有个傻儿子,父子俩经常在窑里拉尿,臭气熏天,村里人一般谁也不去他家踏个脚踪;而润叶姐却常提着点心去看他们。‎ 按说,润叶姐要求他的事,他都应该按她说的做。但现在叫他到她二爸家吃饭,他倒的确有点惶恐和为难了。他想到他穿这么一身破烂衣服,要跑到尊贵的县领导家里做客,由不得一阵阵心跳耳热。‎ 一直到收工,学校马上要开饭的时候,孙少平还是拿不定主意。‎ 孙少平反复想着,走到了宿舍的门口。‎ 他在门口一下子愣住了:他看见润叶姐正坐在他宿舍的炕边沿上,望着他发笑,显然在等他回来。‎ 少平一下子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倒是润叶姐走上前来,拉着他的袖口拉他说:“走,跟我吃饭去!”现在没办法拒绝了,少平只好跟着润叶姐起身了。‎ 他一路跟着润叶姐进了县革委会的大门。进了大门后,他两只眼睛紧张地扫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县革委会一层层窑洞沿着一个小陡坡一行行排上去,最上面蹲着一座大礼堂,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在晚上,要是所有的窑洞都亮起灯火,简直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 - 28 -‎ 少平一边跟润叶进了她二爸家的院子,一边瞥了一眼这家著名人物的院子:一共有四孔窑洞,一个不大的独院;墙那边看来还住着另外几家领导,格局和这院子一模一样。‎ 他心慌意乱地跟润叶进了边上的一孔窑洞。润叶让他坐在一个方桌前,接着就出去为他张罗饭去了。‎ 现在他一个人坐在这陌生的地方,心还在咚咚地跳着。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只好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 不一会儿,润叶便端着一个大红油漆盘子进来了。‎ 他赶忙站起来。润叶把一大碗猪肉烩粉条放在他面前,接着又把一盘雪白的馒头也放在了桌子上。她亲切地用手碰了碰他的胳膊,说:“快坐下吃!我们已经吃过了,你吃你的,我出去刷一下碗筷……”她拿着木盘出去了。‎ 孙少平的喉眼骨剧烈地耸动起来。肉菜和白摸的香味使他有些眩晕。‎ 他坐下来,拿起筷子,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什么也不想了,闷着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他把一大碗猪肉粉条刨了个精光,而且还吞咽了五个馒头。他本来还可以吃两个馒头,但克制住了,这已经吃得不像话了!‎ 这时,润叶姐进来了,润叶收拾他的碗筷,他立在地上,仍然紧张得火烧火燎。等润叶把他的碗筷送到厨房重新返回来的时候,他赶快对她说:“姐,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润叶大概也看出了他的窘迫,马上说:“那好,我去送送你。”‎ 少平在衣服襟子上把右手冒出的汗水楷了楷,就跟润叶来到通往中学的石坡路上。‎ 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现在,润叶姐把他送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她站定,说:“你快回去……”说完这话后,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摸出个什么东西,一把塞进他的衣袋,旋即就转过身走了。走了几步她才又回过头说:“那点粮票你去换点细粮吧……”‎ 少平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润叶姐就已经消失在坡下的拐弯处了。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他鼻子一酸,眼睛顿时被泪水模糊了……‎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细致真切,不仅交代了时令的变化,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环境,而且渲染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 28 -‎ B. 选文中对革委会大院的壮观景象进行了描写,这样的环境给孙少平一种压迫感,更增加了去做客的孙少平的紧张感。‎ C. 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紧紧地捏住”“鼻子一酸”等细节充分表现孙少平此时激动的心情和对润叶姐的感激。‎ D. 选文以孙少平做客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表现孙少平做客前的矛盾心理、做客中的扭捏不安。‎ ‎8. 请简要分析文中孙少平去润叶姐二爸家做客的心理变化过程。‎ ‎9. 简要分析文中润叶有哪些形象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特点的?‎ ‎【答案】7. D 8. ①孙少平接到去润叶姐二爸家吃饭的邀请后,很惶恐、矛盾、不知所措。他一方面对润叶姐有亲切的感情,见她是乐意的,但另一方面,想到要去县革委会副主任家,因自己现实的窘况而为难。②润叶到宿舍来找到他后,他只好跟着润叶姐去“做客”,从学校到润叶姐二爸家的路上,他都被紧张感包围着。“咚咚地跳”“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只好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都可看出他的紧张。③从润叶二爸家出来后,他的心情变得无比轻松了,眼前的夜景也变得分外美丽了。 ‎ ‎9. ①善良、朴实。通过孙少平的回忆,写出了润叶对待村里人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善良、朴实,没有架子。②善解人意、细心。通过润叶亲自到宿舍等孙少平,找借口出去好让孙少平一个人吃饭,塞给孙少平粮票等细节描写,从正面表现了润叶的善解人意、细心等品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D项,从“润生的姐姐叫他有什么事呢”“按说,润叶姐要求他的事,他都应该按她说的做。但现在叫他到她二爸家吃饭,他倒的确有点惶恐和为难了”等语句看出选文主要用心理描写,而不是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孙少平做客前的矛盾心理、做客中的扭捏不安。‎ 故选D。‎ ‎【8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即可。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文中孙少平去润叶姐二爸家做客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孙少平一下子被这意外的邀请弄得不知所措。润生的姐姐叫他有什么事呢?这使他感到惶恐不安一润生他二爸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在县上可是一个大人物。有时他二爸路过回村子,坐的都是吉普车呢。不过,他对润生的姐姐润叶倒怀有一种亲切的感情”这些语句看出他内心是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但是面对亲切的润叶又有一种不好拒绝的矛盾心理。从“他心慌意乱地跟润叶进了边上的一孔窑洞。润叶让他坐在一个方桌前,接着就出去为他张罗饭去了。现在他一个人坐在这陌生的地方,心还在咚咚地跳着。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只好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展现了孙少平到润叶家后的局促不安和心慌意乱。从“这时,润叶姐进来了,润叶收拾他的碗筷,他立在地上,仍然紧张得火烧火燎。等润叶把他的碗筷送到厨房重新返回来的时候,他赶快对她说:“姐,没什么事我就走了……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等语句看出他由忐忑紧张到轻松愉快的心理。‎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要求学生筛选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画出小说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把握,还要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总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答题要用“特点+分析”的模式。‎ 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文中润叶有哪些形象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特点的?第一问回归文本,找到相关语句用四字短语或形容词去归纳即可。而第二问要求从人物描写的方法角度去回答。从文中“但润叶姐不管对村里的什么人都特别好。润叶姐在县上的城关小学教了书,成了公家人,每次回村来,还总要到他们家来串门,和哥哥拉家常话。她每次来他们家都不空手,总要给他祖母带一些城里买的吃食。最叫全村人惊讶的是,她每次回村来,还提着点心去看望她户族里一个傻瓜叔叔田二”等语句可看出润叶的朴实善良,没有架子,这时通过孙少平的回忆来塑造的。从“她亲切地用手碰了碰他的胳膊,说:‘快坐下吃!’我们已经吃过了,你吃你的,我出去刷一下碗筷……她拿着木盘出去了”“现在,润叶姐把他送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她站定,说:‘你快回去……’说完这话后,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摸出个什么东西,一把塞进他的衣袋,旋即就转过身走了”这些语句看出润叶的善解人意和心细如发的特点。这时通过润叶和孙少平的对话和动作描写来刻画的。‎ - 28 -‎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要善于结合人物的相关事迹,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四字短语去归纳,然后用文中的材料或语句佐证这个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莅小县。靖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初,刘裕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无忌曰:“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邳。”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南追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俱受冠军将军刘毅节度。玄留其龙骤将军何澹之等守湓口。无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放旗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此,欲作我耳,宜亟攻之。”众咸曰:“澹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无益。”无忌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贼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亦谓为然。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之谏曰:“蓄力俊其疲老,然后击之。”无忌不从,遂以舟师距之。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赠侍中、司空,谥曰忠肃。‎ ‎(选自《晋书·何无忌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B.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C.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D.‎ - 28 -‎ ‎ 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 B. 世子,一般为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是帝王和诸侯王位的继承者。‎ C. 吏部郎,吏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D. 谥,谥号。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通常是朝廷赐予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无忌请求遭拒,决定抗争。桓玄篡位后,何无忌请求给他一个小县来治理,却遭到了桓玄的拒绝,于是何无忌就回京口,与刘裕密谋共同对付桓玄。‎ B. 何无忌与友共议,密谋复兴。何无忌与好友刘毅谈论复兴之事,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的英雄,刘毅认为只要刘裕共同起兵就不用担心。‎ C. 何无忌将计就计,大败敌军。何无忌明知敌军主帅何澹之不在平常乘坐的战船中,仍鼓动士兵攻击这艘船,最终攻占敌军主帅的战船,将敌军击溃。‎ D. 何无忌不听劝阻,壮烈牺牲。何无忌率军拒敌,长史邓潜之劝说何无忌等到敌军疲惫后再攻打,何无忌不听,结果遭到攻击,壮烈牺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 ‎(2)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 ‎【答案】10. C 11. C 12. B ‎ ‎13. (1)到桓玄在闹市杀害司马彦章时,何无忌进入闹市中放声痛哭后才离去,当时人都认为他这样做是非常讲道义的。‎ ‎(2)不久后刮起猛烈的西风,何无忌乘坐的小舰被吹到东岸,贼军乘着风势用大舰逼近,军队就败逃了。‎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8 -‎ ‎,宜采用排除法。原文标点: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该句翻译为:何无忌笑着不答话,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刘裕,于是一起邀刘毅,与他推诚结交,就共同起兵,袭击京口。桓玄听说刘裕等人和何无忌共同起兵,很害怕。‎ 前文是河无忌与刘毅谈话。所有选项第一处断在“无忌笑而不答”之后。“还以告裕”的主语是无忌,“告”的宾语是刘裕,所以“还以告裕”断开,从而排除AB。“要”通“邀”;邀请的对象正是刘毅,所以“毅”之后停顿。“桓玄闻”的宾语是“裕等及无忌之起兵”这件事,所以“等”之后不能断开,从而排除D项。“甚惧”是桓玄的心理特征,单独断开。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项,“郎”一般为附属官,或副长官,而不是最高行政长官。‎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英雄”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是回答刘毅的话,意思是“天下草野之中并不是没有英雄”,而后文中的刘裕恰巧就是这样的英雄。‎ 故选B。‎ ‎【1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及”,等到;“桓玄害彦章于市”,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桓玄于市害彦章”; “彻”,副词,放声地;“义”,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有义气”。‎ 第(2)句采分点:“俄而”,不久;“暴”,猛烈;“贼”,敌寇;“以”,用;“遂”,于是就。‎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28 -‎ 何无忌,是东海剡人。州征任为从事,转任太学博士。会稽王太子司马元显之子司马彦章封为东海王,任何无忌为国中尉军。到桓玄在闹市杀害司马彦章时,何无忌进入闹市中放声痛哭后才离去,当时人都认为他这样做是非常讲道义的。到桓玄篡位后,何无忌与桓玄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交,请求治理一个小县。曹靖之告诉桓玄,桓玄不同意,何无忌就回京口。当初,刘裕与何无忌素来亲近交结。到此时,于是密谋共同对付桓玄。刘毅家在京口,与何无忌素来友善,谈到复兴之事,何无忌说:“桓氏强盛,能对付得了吗?”刘毅说:“天下本来有强有弱,虽然强也容易削弱,只担心难找到带头的人!”何无忌说:“天下草野之中并不是没有英雄。”刘毅说:“我见过的只有刘下邳。”何无忌笑着不答话,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刘裕,于是一起邀刘毅,与他推诚结交,就共同起兵,袭击京口。桓玄听说刘裕等人和何无忌共同起兵,很害怕。到桓玄败逃时,武陵王司马遵秉承皇帝的意旨行事任何无忌为辅国将军,让他向南追击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一起接受冠军将军刘毅的节度。桓玄留下他的龙骧将军何澹之等人驻守湓口。何无忌等人在桑落洲扎营,何澹之等人率军来挑战。何澹之平常乘坐的战船旌旗很整齐,何无忌说:“贼军主帅必定不在这船上,想要欺骗我们,宜急攻他。”众人都说:“何澹之不在船中,他手下的人俘获了也没什么用处。”何无忌对刘道规说:“现在两军人数不相当,打起来不可能获得全胜。何澹之虽然不在这艘船上,进攻就容易获取,再乘势纵兵攻击,可以一鼓作气击败敌军。”刘道规听从了,于是擒获了敌船,就传呼道:“已经抓住何澹之了!”贼军惊恐扰动,何无忌的部下也以为是真的。刘道规乘胜直进,何无忌又鼓噪攻击,何澹之就溃败了。卢循派偏军统帅徐道覆顺流而下,都是高大的舰船。何无忌将要率众抵御,长史邓潜之劝谏说:“积蓄力量等待他们疲惫丧失斗志,然后再攻击他们。”何无忌不听,就率水军拒敌。开战后,贼军派几百强弩手登上西岸小山拦射,不久后刮起猛烈的西风,何无忌乘坐的小舰被吹到东岸,贼军乘风用大舰逼近,军队就败逃了。贼军云集,有几十个人登上舰船。何无忌不屈不挠,于是握节而死。追赠侍中、司空,谥号叫忠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郎 陈与义 漫郎①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②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③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④。‎ ‎[注]①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②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③元:本来。④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 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 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 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15. 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 28 -‎ ‎【答案】14. C 15. ①正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诗中用“天地元须使鬼钱”表明现实社会中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丑恶现实。②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两句诗,通过写自己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的遭遇,间接突出了社会环境的黑暗,让有才华之人难以实现理想抱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表现了诗人的自负”分析错误,这里主要是通过写自己有才华但难以实现来突出社会的黑暗,从而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手法与情感主旨。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了解常用诗歌手法有哪些,比如常见修辞,描写和抒情的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等一些大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运用及效果。题目是,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已经告诉考生主旨是“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手法是“正侧结合”,这就有了答题方向。只需找出哪里是正面哪里是侧面,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即可。首先找出正面揭露社会黑暗的句子,这个比较容易,是“天地元须使鬼钱”。连“鬼钱”都使,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再着一“元”字,意思是“本来”,似乎应当应分,更加强了社会现实的丑恶。‎ 侧面描写不太好理解,可从文中诗人的形象和遭遇来分析。“惊人句”写作者很有才华,但结果却是“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只好“结跏禅”。 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当年的壮志抱负早已在现实的黑暗中消磨殆尽,现在只好坐跏修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写自己的遭遇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 - 28 -‎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蜀汉危急之时,侍卫之臣与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暴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以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盖追先帝之殊遇 (2). 欲报之于陛下也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殊遇”“陛下”“锱铢”(极言其小,形容搜刮金银珠宝到极致了);“雕栏” “玉砌”;“朱颜”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更要注重答案和题干的呼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正呼应了题干“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以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亡国之痛”。‎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8 -‎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______。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______,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______,但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速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有趣、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因此,选修课要有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______。同时选修课要有用。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辩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 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寥寥无几 权利 无可厚非 目的 B. 凤毛麟角 权利 无可非议 目标 C. 寥寥无几 权力 无可非议 目的 D. 凤毛麟角 权力 无可厚非 目标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B. 再加上在新装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C. 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共鸣。‎ D.‎ - 28 -‎ ‎ 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使用。原文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A项,表示强调重点;‎ B项,表示解释说明;‎ C项,表示语意的转换;‎ D项,表示声音延长。‎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中,‎ 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很少,没有几个,泛指。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此处形容事物少,应用“寥寥无几”。‎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强调“功利性”选课是权力也是利益,应用“权利”。‎ 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此处表示可以理解,但是有功利心还是有问题的,应用“无可厚非”。‎ 目的:想要得到的结果;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目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此处指想要得到的结果,应用“目的”。‎ 故选A。‎ ‎【19题详解】‎ - 28 -‎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主语残缺,排除AB;“吸引”与“共鸣”搭配不当,排除AC。‎ 故选D。‎ ‎【点睛】近义词辨析,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般来说,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信号互相干扰,①___。无线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是很普遍的,比如较为常见的微波炉、无绳电话等电器都会对无线路由器正常的无线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降低网络性能;除了电器对无线网络的干扰外,还有②___,如果多个无线路由器恰好相互间使用的信道相同,就会严重影响无线网络的质量。同时,如果要连接的终端设备距离路由器很远,或者是多台终端设备一起连接上网,则很可能超出无线路由器的承载能力,③___。‎ ‎【答案】 (1). 一是终端配置问题 (2). 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互相干扰 (3). 也会导致网络网速较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第1空,所在句子具有总结性,根据“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信号互相干扰”“如果要连接的终端设备距离路由器很远,或者是多台终端设备一起连接上网”推知应填“一是终端配置问题”;第2空,根据“除了电器对无线网络的干扰外”“如果多个无线路由器恰好相互间使用的信道相同”推知应填“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互相干扰”;第3空,是小结论,根据“导致无线网络网速较差的原因有两点”“从而降低网络性能”推知应填“也会导致网络网速较差”。‎ - 28 -‎ ‎21.被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特别有新意,还能给人以触动,合情合理。请仿照示例,写两个创新的“成语”,并做解释。要求:所写创新“成语”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解释合理,有正面意义,句式不要求相同,字数不限。‎ 答:(1)‎ ‎(2)‎ ‎【答案】示例:‎ ‎(1)疫往直前:明知病毒危险,但仍然选择奔赴抗疫第一线。‎ ‎(2)万无疫失:全面部署,全面排查,全民动员,全体监督,才能确保疫情防控取得胜利。‎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题干要求所写创新“成语”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解释合理,有正面意义,句式不要求相同,字数不限。示例“疫不容辞”,是对成语“义不容辞”的创新,表现了防控新冠状病毒的责任十分重大,的确是“疫不容辞”。由于情景限制了必须是与抗击新冠状病毒这个疫情有关,所以选用谐音的方式,找到了“万无疫失”“疫往直前”分别表现的就是防控工作,周密细致,不出任何纰漏和在疫情面前,我们的白衣天使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是抗击疫情的战士,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先通过谐音的方式,仿写,然后联系当前的抗疫工作指出其内涵,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8 -‎ 祝贺你们在这个夏天完成了一项重要考试——高考。此时,已经获得开启未来之门钥匙的你们,想必正满心欢喜、翘首期待,准备好了再次出发,去探寻别样的人生风景。此刻,驻足于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让我们一同回望过往,感谢高中生活教会你的一切,感谢曾经努力拼搏的自己,也请对父母、师长道一声“谢谢您,辛苦了”;走过高考,瞩目远方,又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希望你在以后的岁月里遇见更好的自己。无论你将继续求学于黄浦江畔,或去往千里冰封的北国,或走向风和日丽的南方,或前往港澳台地区,又或是远赴异国他乡,请都不要忘记:你们的家乡——上海,你们的祖国——中国,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节选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致2019届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明年夏天,当你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你将会对过往说些什么,或者又将如何与未来对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往事历历,致敬高三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到一年分别季,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那段叫做高三的记忆?那年夏天,我们都风华正茂,脸上写满了青春的不羁和高傲,穿着“卡哇伊”的班服,在篮球场上你追我赶的疯闹着。只可惜青春苦短,韶华易逝,随着一场高考,我们都踏上了不同的方向,但是,记忆中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应该被好好珍藏,做一辈子的回忆。‎ ‎ 走在大学校园的樱花路上,满眼的阳光和绿意,夏天的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洋溢在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高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重拾那段时光,却又想起那一年在重压下依旧鲜活的生命,依旧灿烂的笑脸,那是一种催人泪下的生命极致。也许,多年后,在某个午夜的角落回忆起当初的日子,应该会被自己曾经的努力所感动吧。‎ 在那个叫做高考的岁月里,我曾一个人傻傻的望着天空发呆,看那些埋头苦干的同学们,想着自己的未来,时常感到彷徨无措。而关于那年六月的痛苦,欢乐,我以为都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淡去了,可以当作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一样,可时间最是冷酷无情,当你不经意的触碰到的时候,那些青春的种种,便像洪水一般铺天盖地的向你涌过来,再也无法躲避,那些画面如同就发生在眼前一样清晰,看,有一群人正在宽敞的教室里欢笑着,打闹着,那些画面是如此的单纯和温馨啊。‎ 时光飞逝,我们毕业已经一年了,而高中的这三年,仿佛还没有好好的经历过就结束了,有时会想,自己究竟在高三的时候想要做什么,又做过些什么,反反复复的想着,却始终没有得到答案。只有高三的那种青春,悄无声息地在那静静地提醒着我,你努力过了。‎ - 28 -‎ 高三的故事如诗如画,是我生命中最绚烂、最纯净的年华。我怀念那些高三的场景,因为青春在那里得到完美的绽放,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我一次次的回首,用那些定格的画面、泛黄的照片、温馨的氛围怀念高三,怀恋那段无悔的青春。我想把脑海里的美好画面剪辑成一部斑驳的电影,留作珍藏,让它可以永恒地重现,等我老到记不清事物的时候,它可以提醒我,永远不要忘记那些纯真的情怀,因为,那是人生中再也不能拥有的时光。‎ 不知何时起,教室外那棵大樟树,开始默默支撑起我们枯燥的高三生活。那或许是一种天外飞来的幸福,让我们惊喜,也带着感动。因为它一年四季总是绿叶繁茂,带着希望的色彩陪伴我们,如果说高三什么是最好的礼物,那么,那棵樟树,便是最好的礼物,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是它让我们在高考这场战役中无所畏惧。‎ 那年夏日,教室里八台风扇伴着窗外的蝉鸣声不知疲倦地转着,偶尔也会有一股迷路的清风吹进教室,轻抚一颗不知疲惫的心。桌上摆了书籍、试卷,桌下也堆着一摞笔记本,还有那似乎总也写不完的笔和水壶静静地在一旁陪同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如流水般在指间逝去。‎ 真的好怀恋老师的讲课,怀恋物理老师的那句“小宝贝,答案到底是什么?”;怀恋英语老师每节课都会提到的那句“语法很重要”;怀恋那位神采奕奕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品读古诗时的“三么”秘籍;怀恋那位化学老师总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从体育老师那里抢课上,怀恋那位数学老师的拖堂技术“这是最重要的部分,都不许走!”。如果时间能够倒退,我还想再去听一次物理课,还想再听听那句“小宝贝”……‎ 怀念昔日十人一间寝室的宿舍生活,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吃饭,一起运动,一起去上课,一起做过许多许多事情,无论是荒唐的、搞笑的,还是认真的、飞扬的,一切都值得去记住,因为那是我们青春的色彩。还记得每天晚上的卧谈会吗?抛开一切,天马行空般的节奏,谈论某人的趣事,谈论自己欢乐与忧愁。也会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那时的我们就如同秤和砣一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携手共同走过青春之路,想起就有一股暖流流经心田,温暖如初。‎ 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青春的气息,储存了高三的时光。春去秋来,飘落了一树又一树的绿叶,又迎来一朵又一朵的鲜花,只有时间见证了我们那段高三的记忆。‎ 多年后,我们也许只能在《老男孩》的歌声中重温高三时光,但我们无悔,因为我们曾经那样美好地拥有过,留下了当初最美丽的光影。高三如歌,吟唱着如风般轻盈的旋律,和着轻快的节奏,洋溢着“唯美”、青春、梦幻的气息。高三虽然离去了,却以最耀眼的光芒、最缤纷的色彩永远地留在我们那本泛黄的同学录里,留在那段叫做高三的记忆里。‎ 谨祝学弟学妹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笑傲高考,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致敬高三,致敬青春!‎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 题目提供的材料内容是关于高三学生毕业后的思考。根据材料来看,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从回望过去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感谢生活”“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谢自己”等;从展望未来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如何回报父母、师长、生活”“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探寻别样的人生风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无论身处何方勿忘祖国”等;从过去与未来的时间点分析,可立意为“站在新历史起点的门口,我想说”“不可忘记自己的根”“回望过去,眺望未来”“不忘来时路,勿怕远行难”等。其他立意恰当亦可。‎ 立意角度:‎ ‎1.忆往昔峥嵘岁月,不悔青春之奋斗。‎ ‎2.高三是人生的一种阶段,一种历练,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3.学会感恩既往,还应展望美好未来,做好规划。‎ ‎4.未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素材积累:‎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2.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之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3.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4.‎ - 28 -‎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鲜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萨拉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材料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致2019届高考考生的一封信》说开去。高三,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走过高三,才能明白青春是用来拼搏的;走过高三,才明白责任在肩,必须奋勇搏击;走过高三,才明白书山题海只是“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只是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步,未来的路还漫长,需要我们更加脚踏实地的奋斗。行文思路上,可以回首高三的岁月,写感恩、感动、感想;可以畅想未来,写展望、梦想、规划。最后,告诫2020届的学弟学妹们,要扬起自信的风帆,让自己的“高三”过得充盈、快乐,能笑傲考场,蟾宫折桂。最后点题:致敬高三,感恩既往;展望未来,谱写新章。‎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 28 -‎ ‎ ‎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