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 第三次半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 一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的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除了剪纸,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 ‎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如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 ‎ 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者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的。‎ ‎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 B. 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物就能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C. 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演变而产生出来的。‎ D. 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祥就是好兆头、好运气。‎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物。“四灵”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 “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 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组合图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 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也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 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 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 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作者说,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而“吉,善也;祥,福也” 是《说文》中说的,不是作者说的。‎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C项范围混淆。原文中说“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龟称‘万年’,鹤称‘千代’”,它们都是以单体表吉祥,“龟鹤合一”才是组合图案。C项 “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 明显扩大了范围。‎ 点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说法绝对。应该说,了解吉祥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不能过于绝对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救命恩人 江岸 正是下班高峰。侯一凡挺起胸膛,绷紧双腿,笔直地站在工厂门口。他目送着下班的人群潮水一般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后来,只有零星的工人一个个往外走的时候,他才稍微放松下来。‎ 虽说只是一名工厂的保安,但是,侯一凡毕竟刚从武警部队退役半年,他站岗的姿势还是完全保留了真正的军人风范。‎ 他晃晃微微发酸的脖子,扭动了一下腰肢,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怎么没看见吕晓红大姐走出来呢?‎ 侯一凡楞了一下,勾头往厂区方向看去。他拥有一双视力在2.0以上的眼睛,一眼看去,能看得很远。他发现,正在往外走的工人,包括厂区纵深处三三两两的人影,都不是吕晓红。吕晓红平时上下班都很准时,今天怎么了?侯一凡决定在门口再站一会儿,等等吕晓红。‎ 侯一凡在这个肉联厂虽然已经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认识的工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在他值班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晃一下。他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并告知他自己的名字。吕晓红这个名字也是他听别人喊的,可能听的次数稍微多了一些,他便牢牢记住了。‎ 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厂里没有一个人往厂门口走了,当然,吕晓红依然没有出来。侯一凡感觉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一下子也想不起来。他只好给保卫科长打电话。‎ 科长,你认识吕晓红吗?她是哪个车间的?‎ 我不太清楚,怎么啦?‎ 我没看见她下班出来,有些不放心。‎ 下班的时候,工人一窝蜂地出来,你一个个都看清楚了?你点名了?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出来?‎ 吕晓红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 你别管闲事了,你又不是人事部的,考勤不归你管。看好你的门吧。‎ 科长没好气地挂了电话。科长说到人事部,提醒了侯一凡。他查了一下人事部的电话,把电话打了过去。‎ 请帮忙查一下,吕晓红是哪个车间的?‎ 冷冻车间。‎ 还没有等侯一凡再说点什么,人事部那个人已经火急火燎地挂了电话。他把电话打到冷冻车间,可是,没有人接电话。他只好硬着头皮把电话打到厂办公室。‎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没有出来。‎ 怎么了?‎ 我怀疑她会不会被关在冷库里了。‎ 不会吧?‎ 厂办公室的那个人漫不经心地挂了电话。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侯一凡没辙了。他在值班室坐了两分钟,椅子上好象放着一盆火,烧得他坐不住。终于,他站了起来,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电话。‎ 厂长您好。我是保卫科小侯,向您报告一件事。‎ 哦?说吧。‎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怀疑她被关进了冷库里。请您赶紧派人到冷库去看看吧。‎ 有这样的事?我马上让冷冻车间主任去看看。‎ 放下了电话,侯一凡惴惴不安地站在值班室门口,眼睛盯着大街。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冷冻车间赵主任骑着摩托车,箭一般射过来。到了厂门口,他猛地刹车,停了下来。赵主任指着侯一凡的鼻子,喝道,就是你打电话给厂长,说冷库里面有人?‎ 是我。侯一凡挺了挺身子。‎ 老子喝个酒都喝不安生。如果我去看了,冷库里没有人,出来我揭了你的皮……说着,赵主任一加油门,摩托车嘶吼着冲进了大门。‎ 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 医院救护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几滴泪水猛地涌出了侯一凡的眼眶,挂在了他的睫毛上。‎ 吕晓红出院以后,买了一大兜水果,到厂门卫值班室感谢侯一凡。她紧紧握住侯一凡的手,说,大兄弟,如果不是你救了我,大姐就冻成死猪了。‎ 大姐,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为什么这样说?‎ 侯一凡说,每天你上班,总是问候一声:你好;每天你下班,总是说一声:再见。我那天没有听到你说再见,所以知道你没有出来。否则,全厂五六百个工人,我怎么可能单单记得你呢?‎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侯一凡值班站岗的情景,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拘谨刻板的工厂保安形象,这种形象与下文他救人的执着是一脉相承的。‎ B. 侯一凡在目送下班的人群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想起没看见吕晓红走出来,然后觉得不大对劲,这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留意的人。‎ C. 多数职工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门卫侯一凡值班的时候只见他们一晃而过,这导致他不认识大多数中,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单薄。‎ D. 小说明写侯一凡疑心吕晓红留在冷库里,求人救出她,暗写吕晓红被关在冷库里,被救出,两条线索在救护车进厂时交会,这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5. 小说详细地叙述侯一凡打电话救人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情节、主人公和主旨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 B 5. ①形象上,凸显侯一凡对救人认真执著的“救命恩人”的形象。②情节上,展示侯一凡的认真热心与有关负责人麻痹冷漠的对比,造成矛盾冲突,突显救人不易。③效果上,运用延迟手法,使救人的情节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 ‎6. ①情节上,引出对救人原因的说明,解释悬念,使情节完整。②人物上,侯一凡把救人的原因归为吕晓红,表现了他谦逊淳朴的形象特点。③主旨上,这句话揭示了吕晓红被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表达了友善和关爱的主旨。‎ ‎【解析】‎ ‎4. 试题分析:A“拘谨刻板”的理解不恰当,侯一凡的形象没有这样的特点。C这是客观情况,真正表现人际关系淡薄的是,侯一凡是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D对两条线索交会的理解不恰当,应该是在吕晓红感谢侯一凡时交会在一起。‎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小说的写作手法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以下角度作答,①形象上,凸显侯一凡对救人认真执著的“救命恩人”的形象。②情节上,展示侯一凡的认真热心与有关负责人麻痹冷漠的对比,造成矛盾冲突,突显救人不易。③效果上,运用延迟手法,使救人的情节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 ‎6.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本的写法理解和分析类试题,题干中已经给出了分析的角度,考生要注意从以下角度分析,①情节上,引出对救人原因的说明,解释悬念,使情节完整。②人物上,侯一凡把救人的原因归为吕晓红,表现了他谦逊淳朴的形象特点。③主旨上,这句话揭示了吕晓红被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表达了友善和关爱的主旨。‎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天价片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年8月31日)‎ 材料二 2012年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提供正能量。‎ 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高额片酬从而何来?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明星们的片酬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明星们趁着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摘编自腾讯网,2017年03月02日,有删改)‎ ‎ 材料三 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电视剧《白鹿原》通过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  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20世纪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 ‎  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 B. 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最需发展的产业绝非影视业。‎ C. 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 D. 《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8. 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分析当下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9. 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上映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围绕材料内容,你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出良心大作?‎ ‎【答案】7. B 8. 问题:①明星片酬占据影视剧制作大半部分,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财富更趋两极分化;②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传递正能量;③影视创作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脱离现实主义。 ‎ ‎9.‎ ‎ ①主管部门的适度和有效干预调节的同时离不开行业的自觉管理,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提高影视创作中其他创作费用支出比重。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影视剧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成为正能量的传播媒介。③当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加大影视创作创新力度,加强产权保护。④影视创作要汲取现实的土壤,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解析】‎ ‎7. 试题分析:A. 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根本原因分析有误。D. 《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的人物并不都是原型人物。C. 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分析有误。‎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主要是对内容的理解。‎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研读准确作答本题,问题:明星片酬占据影视剧制作大半部分,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财富更趋两极分化;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传递正能量;影视创作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脱离现实主义。 ‎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评价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内容的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现实分析作答本题,①主管部门的适度和有效干预调节的同时离不开行业的自觉管理,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提高影视创作中其他创作费用支出比重。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影视剧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成为正能量的传播媒介。③当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加大影视创作创新力度,加强产权保护。④影视创作要汲取现实的土壤,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 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日:“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疚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日:“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 ‎ 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不答。尝自言日:“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云。 ‎ ‎ 献章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 ‎ 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 ‎ (选自《明史·陈献章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B. 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C. 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D. 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 ‎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C. “抗疏”,就是上书拒绝皇上所授的官职,杜甫诗“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中的“抗疏”正是此意。‎ D. “从祀”,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亦即“配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献章考中举人以后两次参加礼部会试,都落第了,而后跟着吴与弼学习,他静心读书,有时甚至几年都不出门。‎ B. 献章复游太学时称赞祭酒邢让一首和诗,说就连龟山先生杨时本人都比不上,他的话被到处宣扬,从而名震京师。‎ C. 献章读书求道,舍繁就简,终于长久静坐中得之,看见其本性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被人称为“活孟子”。‎ D. 献章教其弟子李承箕,只是与他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谈古论今,却对“道”只字不提,时间长了,李承箕竟也有所领悟,辞别而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答案】10. C 11. C 12. B ‎ ‎13. (1)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2)等到离开时,她用手轻轻关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个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 ‎【解析】参考译文:‎ 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人。(陈献章)参加正统十二年的乡试,考中举人,两次参加礼部会试,但没考上。就跟着吴与弼学习,过了半年回家,读书日夜不停。他盖了一座阳春台,(在)阳春台中静静(心)地坐着,几年(专心读书),足不出户。过了很久,又到太学游学。(国子监)祭酒邢让试着(叫他)写了一首应和杨时的《此日不再得》的诗,(邢让看了和诗后)惊叹说:“龟山先生(杨时)也不如你啊。”(然后就)在朝廷中大力宣扬,‎ ‎ 认为(陈献章是)真儒复出,因为这件事陈献章名震京城。给事中贺钦听了他的谈吐议论后,当天就向皇帝上奏章直言请求解除官职,用弟子礼侍奉陈献章。陈献章回乡后,四面八方来向他求学的人日益增多。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共同(向朝廷)举荐他。(陈献章)被征召到京城,(朝廷)让(他)到吏部试任官职,但是他多次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去,上书乞求回家奉养母亲,终其天年,(最终)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回去了。到了南安的时候,知府张弼质疑他被授予官职,和(他老师)吴与弼不一样。(陈献章)就对他说:“吴与弼先生以布衣百姓的身份被石亨举荐,之所以不接受官职而只求能看一看那些珍稀的藏书,是希望使皇上明白事理。当时的宰相却不明白,先命令他接受官职然后才能看书,大大的违背了先生的本意,于是决然离开了。我凭借国子生的身份等候选用,怎么敢用虚假的言辞来沽名钓誉呢?”从此他又屡次被举荐,但是最终没去。‎ 陈献章的教学方法,以静修为主。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是叫(他们)端正坐好使内心清静,从静中涵养出(道的)头绪来。有人劝他著书立说(以传后世),(他)不予答复。曾自言自语:“我二十七岁才拜吴聘君为师,对于古代圣贤的书没有不讲解分析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入门,等到回到家乡新会白沙里,专心致力于学习用功的方法,也最终一无所得。于是舍去繁琐的,寻求简约的,长时间静坐,这之后才看见我的本性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日常应用交际往来随心所欲,就好像上了勒的马(在道上奔跑一样不逾矩)。”他的学问洒脱有独到之处,评论者认为有鸢飞鱼跃(万物各得其所)之乐,而兰奚姜麟至称献章为“活孟子”。‎ 陈献章仪表堂堂,身材修长伟岸,右脸颊有七颗黑痣。母亲二十四岁就守节,陈献章侍奉母亲特别孝顺。每当母亲挂念他,他的内心就会有感应,于是立刻回家。弘治十三年(1500)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万历初,配享于孔庙,被追加谥号“文恭”。‎ 门人中有一个叫李承箕的,字世卿,是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通过乡试考中举人。他前去拜陈献章为师。献章每天与李承箕游山玩水,玩投壶赋诗的游戏,广泛地谈论古今事件,只是没有一个字涉及“道”。时间长了,李承箕有所领悟,便告辞回去,隐居在黄公山,不再出来做官,与兄长进士承芳都喜欢做学问,被称作“嘉鱼二李”,去世时五十四岁。‎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此句可以根据抓住主谓结构和关键表示开头的词“故”、“何”、“遂”,表示句尾的“耳”进行断句。‎ 点睛:断句具体方法:(1)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然后,‎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接着,找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2)虚词断句法。要注意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的虚词,放在句尾的语气词,还有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3)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4)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一些固定句式,这些句子都有固定的格式,掌握了对断句帮助很大。‎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思。C“抗疏”指向皇帝上书直言,而不是“上书拒绝皇上所授的官职”。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意思是自己一生中两次重大遭遇,对自己全然不如匡衡、刘向,功名事业无成的遭际,流露出无限的悲慨。此二句中包含两个典故。《后汉书·匡衡传》载,汉元帝初,匡衡数直言上疏陈便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汉书·刘向传》载,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即位,诏向领校五经秘书。天宝十载杜甫在长安献“三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只是送隶有司,去做参军之类的小官,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救房涫,触怒肃宗,及遭杀身之祸。‎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弄错对象,原文意思是“祭酒邢让试着让陈献章写了一首应和杨时的《此日不再得》的诗,邢让看了后赞叹连龟山先生都不如献章。‎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的重点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词译到位,其中,第一句中,“辍”:“停止”;“暇”:“空闲”;“何以”:即“以何”,“怎么”;“蕃”是使动用法,“性”:性命。第二句中,“比”:“等到”;“阖”:“关上”;“效”:“得到功名”;“儿”:“孩子”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4.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 “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肯定无疑的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E. 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15.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联密切。请问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4. BD 15. 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触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此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词人的家乡在钱塘,五月家乡荷花开得正艳。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没有比喻,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将由雨转晴。D项“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错,应为揣测语气,作者猜想朋友是否在想念自己。‎ ‎15. 试题分析: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对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诗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 ‎【答案】 (1). 三顾频烦天下计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3). 天生我材必有用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 考的是理解性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意义的理解程度。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频烦”不要写成“频繁”,“材”不要写成“才”。‎ 第Ⅱ卷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的精神,不断自学,终在民问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 ‎②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 ‎③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死气沉沉,让人提不起精神。 ‎ ‎④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⑤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 ‎⑥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④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包括熟语)运用能力。‎ ‎①跛鳖千里: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符合语境;‎ ‎②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不符合语境;‎ ‎③晨钟暮鼓: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不符合语境;‎ ‎④薪火相传: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符合语境;‎ ‎⑤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为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⑥爬罗剔抉:指广泛地搜罗,精细地选择。符合语境。故选D。‎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 ‎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再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暑期,陕西师范大学几位老先生放弃休息时间,书写了4500余份录取通知书,小小通知书,不仅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也见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B. 日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了网络空间的“七条底线”,成为了与会者的共识。‎ C. 管理严格不一定是坏事,但严应有度,应该和温情脉脉的心理抚慰、发自内心的情感互动紧密相连,从而得到学生由衷的认同。‎ D. 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A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为“不仅见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且不合逻辑,几位老先生书写录取通知书不能推断出“见证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特征”这个结论; B成分残缺,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可以改“了”为“的”;D主客颠倒,可改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正是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点睛:高考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六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 ‎19.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理想从来没有高纯度的范本 ‎②它的出现,是心智对物界和实证的超越 ‎③它只是一种完美的假定 ‎④是数学之镜中一次美丽的日出 ‎⑤有点像数学中的虚数 ‎⑥这个数没有实际的外物可以对应,但它常常成为运算长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引导 A. ①③⑤⑥②④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①④③⑤⑥② D. ①⑤⑥③②④‎ ‎【答案】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富。①________。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②__________,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③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2). ②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 (3). ③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 ‎21. 下面是某校踏浪文学社写给著名作家熊召政的邀请函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多处表达不恰当,请按要求修改。‎ ‎ 近日,您被聘为我社高级顾问,消息传来,群情激奋,我们深信,踏浪文学社在您的慷慨支持下,定会更上层楼。本社拟定于2017年6月15日上午8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年会,请您务必准时到会,并能为文学社全体成员抛砖引玉。‎ ‎(1)必须删除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 ‎(2)需要改动的两个词语是:① 将________改为_______;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 (1). 务必。(务必语气生硬不得体。) (2). 慷慨 (3). 鼎力 (4). 抛砖引玉 (5). 指点迷津或授业解惑 ‎【解析】试题分析:“务必”语气生硬,不得体。“慷慨”突出的是大方,不合此处语境;“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自谦之词,用在此处不当。‎ 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龙出身贫寒,没有读过书,年幼时甚至当过小偷,到十五六岁时还只是一个做小武行的大众演员,但他做得特别认真。即使是下着大雨,泡在水里装死,他也是几十个装死的演员中装得最像的一个。渐渐的,他被导演记住了名字。‎ 此时,成龙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威风的武术指导,但他只能每天目送武术指导开着豪车在自己面前扬长而去。有一天,武术指导的豪车突然在他面前停了下来,叫他上了车。成龙上车时,屁股先上,然后抖掉脚上的灰尘和积雪,尽量不弄脏车子。这些细节被武术指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武术指导天天来接他,着意栽培他。就这样,十八岁的成龙竟然当上了武术指导。‎ 成龙在拍《警察故事》和《A计划》的时候,拼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上司要他使用替身时,他都断然拒绝,说要对公司负责,对观众和电影艺术负责。‎ 如今的成龙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巨星,且年届花甲,但他豪言要再拍一部《十二生肖》,用作品打败岁月,要超越年轻人。‎ 你认为成龙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就?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英雄不问出处 每当人们谈起英雄,下意识地就会想到出身于名门望族,其实自古到今,大多英雄们都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反而是出自于不起眼的阶层的英雄更多。所以,我们在看待英雄的时候,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他的出处,重要的是看他的能力和才干如何。‎ 三国时期,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俨然一介草民。可是刘备却无视诸葛亮卑微的出身,“三顾茅庐”亲自登门造访,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最好典范。反过来讲,假如当初别人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刘备十分不屑,并说:“我可是堂堂的刘皇叔,怎么可能让我去求一个默默无闻、地位如此低微的一介草民书生来做我的谋士?真是可笑。”那么诸葛亮还会出山吗?还会有后来的蜀国兴隆而形成的三国鼎立吗?‎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小就受到名门贵族家庭的教育熏陶,更重要的是因为通过他后天不断的学习而形成的心智和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过多地纠结于英雄的出处。‎ 这个道理古人都明白,为什么如今的人们却不明白呢?‎ 如今新年刚过,各地都普遍存在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其实我们的用工缺口与实际用工人数的缺口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用工荒现象呢?这都是因为用人企业和工厂大都存在着一种“英雄要问出处”的偏见。他们打着非“名牌院校不招”的旗号进行招用工,一大批的刚出校门的非重点院校的学子被涮了下去,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的文凭不是重点院校的。就算多有能力也没用。‎ 虽然名牌大学出来的学子相对较为优秀一些,但是一般院校的学子就真的无可取之处吗?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用人单位“英雄不问出处”地招用普通院校的有能力的学子,给他们一个机会和信任,让他们对企业有归属感,何尝不是给企业自己一个机会?‎ 英雄是在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出处只是他们的起点,决定不了他们的未来。‎ 只有不唯学历,不重出处看英雄的企业才是英雄的乐园,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如此可见,以后去挑选千里马,千万不要问它是从那个马厩出来的,而是要给他机会让它出来跑一跑、遛一遛,才能见到它的真本事。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着眼于励志成才这个题材。我们可以运用提炼中心法、把握关键句法、因果推理法来多角度立意。从整体把握中心的角度看,成龙从一个家境贫寒的普通人走向成功可以立意为“英雄不问出身”。用把握关键句法立意,我们可以抓住“只是一个做小武行的大众演员,但他做得特别认真”、“拼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上司要他使用替身时,他都断然拒绝,说要对公司负责,对观众和电影艺术负责”立意“敬业与奉献精神”,从“成龙上车时,屁股先上,然后抖掉脚上的灰尘和积雪,尽量不弄脏车子。这些细节被武术指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意“细节决定成败”、“抓住机遇”、“成功的大门是向有准备的人打开的”,从“如今的成龙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巨星,且年届花甲,但他豪言要再拍一部《十二生肖》,用作品打败岁月,要超越年轻人”可以立意“永不服输的挑战精神”、“责任与担当”。从“成龙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威风的武术指导”可以立意“梦想激励斗志”。综合角度可以立意为“成功需要理由”、“不懈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桥梁”等等。‎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主要方法:(1)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这种方法来立意最多。(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3)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4)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