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考试 语 文 命题人:杨俊标 审题人:胡舰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黑色方框以内,否则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都认为,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而在这之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的改变微乎其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改变土地和植物,田地先是零零碎碎,星星点点,到最后连天连地,几乎所有能种植的平原都被开垦出来,包括山巅。与此同时,很多植物也在慢慢减少,成了珍稀植物,甚至濒临灭绝。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类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又开始污染海洋和空气。可以说,我们与自然并未真正和谐共处过,只不过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使得自然陷入更深重的危机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界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食物链一环套一环,生生不息,连绵不绝,不是只靠人文观念中的平等友爱就能带来和谐,人类首先要做的是控制人口规模——如果科技的发展跟不上人类繁衍的速度,那么地球的生态压力就无法减轻;而如果人人都像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台湾写《讨山记》的阿宝、这两年生活在终南山上的二冬那样去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也必将给自然带去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对于60亿人类来说,刀耕火种已不再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大自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变成了“小自然”“小小自然”,很脆弱,也很珍贵。回头去看,大自然之所以还没有完全被毁掉,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常被生态文学所诟病的现代文明在居中调停。如果不是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在都市中就能获得大量生活资源,大自然还有什么机会苟延残喘,全球森林的覆盖率又怎么能出现上升趋势?‎ 谈及生态文学,人们存在着一种印象:生态文学最重要的书写对象是那些花木藤草、鸟兽虫鱼,要把人类放在万物中去平等考量,核心思想是老庄的齐物观;生态文学仿佛就是要与工业文明为敌,推崇躲开现代文明,与原始山林为伍……然而,只要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生态文学的视野不应止于此。生态文学当然应关注花木藤草、鸟兽虫鱼,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反思人类的急功近利,但也不应忽略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时代已经走到了21世纪,与其退却去求诸历史,不如勇闯去求诸未来;与其反工业反现代文明,不如加大力度,多快好省地发展科技,推动文明滚滚向前。想想看,当农业畜牧业食品制造业更高效环保地提供健康的食品时,当无污染能源应有尽有时,当人类出行都在天上飞、地面的道路可以废弃时,当人口得到有效控制不再给地球过大压力时,大自然无须伤及本体,就能给予我们馈赠,比如清风明月、花香雨露,那时,回归自然怀抱的我们才是问心无愧的。‎ 由此,科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宝,也是生态文学创作不应绕过的话题——我们要做科技的坚定拥护者,让科技帮助人类实现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再做饕餮自然的掠食者,而是自然秋毫无犯的访客,这才是对自然的最高致礼。‎ ‎(摘自谢宗玉《生态文学之思》《光明日报》2018年02月02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之后,群体性的开垦和种植行为导致了土地增加,植物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结果。‎ B.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破坏空间的扩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遏止了现代科技的进步。‎ C.迄今为止,庞大数量的人口并没有完全毁掉大自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D.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文学的印象多停留在老庄的齐物观上,把花木藤草、鸟兽虫鱼作为书写对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科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宝,也是生态文学创作不应绕过的话题。‎ B.作者先破后立,用事实说话,阐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不止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观点。‎ C.作者认为“刀耕火种已不再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的前提是科技发展跟不上人类繁衍的速度。‎ D.文章首先立足人与自然,论述生态问题,既而论述生态文学,得出观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可以依靠平等友爱的文化理念,还应该注意控制人口的规模。‎ B.如果不是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森林的覆盖率不太可能出现上升趋势。‎ C.对于生态保护,今天的我们要多一些面对未来的勇气,多一分加快发展科技、推动文明的决心。‎ D.科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宝,是人类实现绿色生活的重要依靠,所以生态文学创作绕不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比去年多出25万,就业压力不小。我们在北京随机采访了一些应届高校毕业生,来听听他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求职故事。‎ 北京林业大学大四女生赵瑛琦说:“我比较随性,所以在找工作过程中,户口指标不重要,我可能在北京待几年,再去其他城市体验一下。”不少人表示,自己的将来有无数可能,不一定非被户口、城市“锚定”。‎ 很多同学对薪酬比较看重,他们表示,人不能活在真空里,城市生活成本是真实的存在。但同时,许多人表示可以接受较低的起薪,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看得到将来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郭金玲之前收到一家企业的录用意向,工作内容是写材料,被她婉拒,“我性格外向,更喜欢去采访调研、写新闻,不太适合坐办公室。”‎ 一位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想找个工作其实不难,难的是同时满足内心多种需求的理想工作。“现实总追不上期望,期望是非常理想的嘛,很多焦虑是这么来的。其实理性一些,海阔天空。”‎ 信息不对称是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中遇到的第一关。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卫星杓说:“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错过招聘信息而错失理想职位。”‎ 此外,就业歧视也是毕业生的一大烦恼,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存在一些隐性要求。‎ ‎(巩育华等《大学生想找啥工作》《人民日报》2018.5.2)‎ 材料二:‎ 材料三:‎ 企业是想要一来就能独当一面的“成品”,还是“潜力股”?‎ 三元食品的选择是后者。李萍说,一方面,成熟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已经形成,他们具备了培养、传授专业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因此需求量基本趋于稳定;另一方面,成熟企业具有良好的、规范的培养环境与发挥平台,能够利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顶岗轮岗实习、工作成果展示、封闭式训练营、导师制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培养、引导新员工成为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合格员工。‎ 阿里巴巴也认同这个选择,刘湘雯说:“新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成品’,但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新颖的思考角度。所以,目前我们的校园招聘是‘招培一体化’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将招聘和对新人的培训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入职后的第一年,我们会通过各类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企业氛围,掌握职场所需的基本技能,完成从‘校园人’向‘职场人’的转变。”她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的团队领导里面也有不少是从大学生入职开始,一路成长起来的。‎ ‎ (摘编自王昊男等《企业想招啥样人》)‎ 材料四:‎ 去年年初,武汉推出人才新政,推出建设和筹集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他们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目前,武汉已经推出了超过7000套人才公寓,大学生经在线申报、审核、选房等步骤后,即可拎包入住。根据武汉当地媒体的报道,在落户新政实施后,武汉市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6倍,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除了武汉外,包括南京、成都、西安、长沙、珠海、杭州、天津、北京、深圳、吉林、郑州、石家庄等多个城市也都相继推出人才政策,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落户发展。‎ 除了各地的人才政策,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比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自主创业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就在张博雅举棋不定时,清华大学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老师给予了帮助,“了解了我的未来职业规划后,指导中心老师给我分析了3份工作的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和学术环境,眼前的路逐渐清晰了,我最终选择了回西安工作。”‎ ‎(摘编自2018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材料二中的图一可以看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再是毕业生必选项,更多的人看重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的二三线城市。‎ B. 从材料二中的图二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在就业时希望尽早了解企业更多的用人要求,这反映了他们就业时的功利心态。‎ C. 材料三表明,三元食品希望新人是“潜力股”原因有二:一是核心技术人才需求量渐趋稳定,二是拥有良好的培养环境。‎ D. 材料三中阿里巴巴与三元食品都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这表明用人单位不仅要有“招人”能力,更需要强化“育人”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一样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帮扶需求。‎ B. 大学生就业存在心理焦虑,这种焦虑更多的是来源于个人期望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C. 大学生作为企业的新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成品”,但是能给企业带来新颖的思考角度,这是老员工不具备的。‎ D.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最根本的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到位,要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做好心理咨询等。‎ ‎6. 结合材料一中的采访实录,概括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整体特征和困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梨花落 蓝月 小山村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村子若隐若现半掩在葱茏林木之中。一到春天,满眼的青翠红艳小鸟啾鸣,蜜蜂呀,蝴蝶呀翩翩起舞,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岛外碧波荡漾,一望无垠,粼粼的波光就像是谁不小心洒落了一湖碎银。半空中盘旋着各式水鸟,小心地窥视着湖面,冷不丁俯冲下来抓起一条小鱼儿,又迅疾地展开双翼消失在蓝天白云深处。‎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岛,而美丽是具有诱惑性的。几辆陌生的豪华小车在小岛上转悠了几天后,村民们收到一纸公文: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新农村行列,村土地将被征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请村民积极配合,当然赔偿款也是相当丰厚的。‎ 消息一经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春树使劲地抽着烟,一脸愁容,他家的梨园也在征用之列。按理说,春树的梨园被征用,并没有大碍。春树的儿子已经在城里成家立业,一直说要让父亲进城去享福。春树却死活不同意,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说这句话时,春树满是皱褶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哀伤。儿子便不敢多说了,只能由着他。‎ 春树疼老婆是出了名的。老婆梨花喜欢梨花,春树就种了满园子的梨树。每年梨花盛开,千枝万朵,一片洁白,美得让人心醉,更让春树心醉的是老婆梨花的笑容。‎ 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包揽重体力活,但绝不做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春树不管,洗衣做饭抢着做,这一度引起了村里男人的鄙视和女人们的羡慕。‎ 也难怪春树心疼梨花,梨花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了儿子后更是病病歪歪如风倒杨柳。春树的万般疼爱依然没有留住她柔弱的生命。梨花弥留之际握住春树的手说,一定要把我埋在咱家的梨园里,我的魂儿会化成树陪着你们的……‎ 梨花如烛火摇曳的目光,舔过儿子稚嫩的小脸,定定地黏住春树泪糊糊的双眼。春树咬着颤抖的唇,眼泪噼啪噼啪掉。他使劲地点了点头,你放心。‎ 梨花过世后,春树按照梨花的嘱咐将她安葬在了梨园。‎ 每天清晨春树都会来到梨园里。这时候的小村很安静,只有他和梨树痴痴相望,他觉得梨花正微笑着看着他。他靠着树干坐下,点燃一支烟,吸一口徐徐吐出轻声说,梨花,我和儿子好着呢,别摔着……在那边好好地,等有一天我来找你的时候,我也变成树陪着你……‎ ①风儿吹来,梨树的枝条轻轻晃动,摇落点点露珠。春树便笑了。‎ ‎ ‎ 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春树倒并不觉得孤单。就算儿子飞去了城里,春树的生活依旧有条不紊。现在突然说果园要被征用,能不叫他愁肠郁结?‎ 思虑再三,春树跨进了村支书的家。村支书很客气,为他端上了热茶。他赶忙接过又匆匆的放下,舔了舔嘴唇问:“能不能不用这块地?可以用别的地……”‎ ‎“当然不行,方案出来不是随意能改的。”‎ ‎“……我不想惊扰了梨花……”‎ ‎“我们已经安排了公墓。”‎ ‎“公墓能种梨树?”‎ ‎“当然不能,只能安放骨灰盒。”‎ ‎“可是梨花不能没有梨树。”‎ ‎“你可以挖起来换个地方种。”‎ ‎“梨花一定要和梨树一起的……”‎ ‎“那我就没有办法了。”村支书的目光突然变冷了,“不可能为了你一家打乱全盘规划!”‎ 春树蔫蔫地走出村支书家,又蔫蔫地来到梨园。②正是阳春三月,梨花开得正旺,一树树一枝枝,洁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一如当年梨花在世时候。‎ 梨花啊梨花,我对不住你……春树看着梨花,流下了两行泪。‎ 儿子赶回来看他,再次劝说他去城里。“我不会走,我的根在这里!”春树的语气异常坚定,儿子知道父亲的脾气,心想等地真被征用了,父亲也就不会再坚持了。‎ 儿子回城里后没几天却被村人紧急叫回了家,因为春树出事了——春树在修剪梨树枝的时候摔下来。‎ ‎“你说这果园都快没了,他还修剪啥?唉……”村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 ‎“爸,你这是何苦……”儿子哭出了声。‎ 气若游丝的春树,对儿子笑了笑,说:“梨花落了,我去陪你妈妈了……” ‎ 村人跑去梨园一看,真的,③满园的梨花都落了,地上就像下了一层雪。 ‎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述了春树哀感动人的故事,集中笔墨写春树的“梨花情结”,表现了人性美、人情美,也表现他将失去寄托深情的梨园的无奈与悲哀。‎ B.小说开头段着意描写了清新自然、美丽淳朴的小岛春天,为人物提供了活动背景,并引出下文,同时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的美。‎ C.小岛被征用,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这情节引出了矛盾冲突。作者设置这情节,旨在揭开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 D.小说中以插叙的方式叙写了春树爱妻子以及妻子过世的故事,照应上文春树说的“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并为下文做铺垫。‎ ‎8. 小说中描写了春树与村长的对话。这段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说多次写到梨树梨花,文中几处描写梨树梨花的划线句子对塑造人物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略通大义。及长,倜傥有大志,当时号为名公子。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迥又遣宇文胄、宇文成复攻仲文。贼势逾盛,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檀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檀让以余众屯城武,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飨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书曰:“当群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叔翼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罪戾。伏愿下降云雨之施,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上览表,俱释之。‎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B.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C.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D.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髫龀,儿童七八岁。髫,指小儿下垂的短发;龀,指小孩子换牙。‎ B.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成为专通一经、教授生徒的官职。‎ C.起家,文中指于仲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初步踏上仕途。‎ D.黎元,文中指百姓。古代“黔首”“豪右”“黎庶”均指百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仲文少年聪慧,深得太祖赏识。他从小沉迷读书,认为读书能帮助父亲、侍奉君王,行忠尽孝,周太祖非常赞叹。‎ B.于仲文坚守大义,不与叛军为伍。他拒绝了尉迟迥的引诱,多次受到攻击,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死战得以脱身,到达京师。‎ C.于仲文精于谋略,多次获得胜利。他趁檀让懈怠,攻取城武;夺取金乡,斩杀徐善净;俘获檀让,平定黄河以南。‎ D.于仲文勇于自辩,获得皇帝宽宥。他主动向皇帝上书,力陈自己的叔父于翼在动乱的时局中立下了功劳,最终和叔父一起被释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未几,其叔父太尉翼坐事下狱,仲文亦为吏所簿,于狱中上书。(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示秬秸①‎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②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jù 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②遶rào,同“绕”。‎ 14. 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清冷空寂的氛围。前句实写,后句虚写。‎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群山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高险。‎ ‎(2)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4) 《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总结“师道不复”的原因,揭示士大夫不愿从师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________。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________。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________,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________。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以复加 举不胜举 习以为常 坐井观天 B.无所不至 屈指可数 习以为常 盲人摸象 C.无以复加 屈指可数 视而不见 坐井观天 D.无所不至 举不胜举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18. 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19.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 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近日,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红,片中申公豹的口吃撑起了全片近一半的笑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种言语障碍,口吃以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说话时经常非自愿地重复、停顿或者延长。① ,但就是在表达上有困难。口吃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般都是在5岁前形成,也最容易在幼儿期矫正,如果不及时矫正,② 。口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③ ,儿童在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斥或突然而强烈的精神打击时,就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说话时就会结结巴巴,时间一久就会形成口吃。‎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4分)‎ 在2019年6月6日—8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称准备与中国分享有关研制超重型运载火箭的信息,并提议两国联手打造月球基地。罗戈津表示,“现在我们正与中国朋友举行谈判,并坦诚分享有关研制重型火箭的信息,其中包括一些参数以及有效载荷”。此外,罗戈津还向中国提议,两国联手打造月球基地,打造遥感卫星群。“我们希望发展太空监测系统,研究外太空,未来在小行星和彗星安全方面实现国际合作。让我们联手从事这方面工作。”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个性;还有人说虽然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8级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 ‎1.C.题中A项,“导致了土地增加”偷换概念,应是“导致了田地增加”。B项,“遏止了现代科技的进步”于文无据。D项,“把花木藤草、鸟兽虫鱼作为书写对象”错解文意。原文是“最重要的书写对象”。‎ ‎2.C .“科技发展跟不上人类繁衍的速度”是“地球的生态压力就无法减轻”的前提。人口剧增才是“刀耕火种已不再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的前提。‎ ‎3.D. 逻辑错误。原文是“科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宝,也是生态文学创作不应绕过的话题”说明二者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是因果关系。‎ ‎4. B.“这反映了他们就业时的功利心态”理解错误,从表二可以看出,大学生关注企业更多的用人要求的目的是提升自身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企业,这反映的是就业的理性心态。‎ ‎5. B.题中A项,“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一样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帮扶需求”理解错误,呈现出的期望和需求与以往相比不会完全不一样,存在共性。C项,“这是老员工不具备的”理解错误。新人能给企业带来新颖的思考角度,不能因此推断老员工就不能提供新颖的思考角度。D项,“最根本的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到位”理解错误。高校指导很重要,但从文中看不出这是“最根本”的。‎ ‎6. 整体特征:①户口,工作城市要求在降低。②看重薪酬水平也看中未来的发展空间。③既关注专业对口也希望结合个人兴趣。困惑:①期望与现实的矛盾②信息不对称③就业歧视。(每点1分)‎ ‎7. C .“旨在揭示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有误,从村民收到的公文与村民的反映看,此说毫无根据。 ‎ ‎8. ①这段对话是春树为留住梨园所做的努力的具体呈现,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趋于高潮。(2分)②丰富了人物形象,既表现了他对亡妻的爱与怀念,又刻画他忠贞执着的性格。(2分)③春树村长在对话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促人深思,有助于突出“爱”的主题思想。(2分)‎ ‎9. ①第一处写风吹梨树摇落露珠,将梨树写得似乎通晓人情,烘托出了春树思念亡妻的强烈心理。(2分)②第二处写梨花满树,反衬春树争取留下梨园未果后的无奈与悲伤,更突出了春树对妻子梨花的深爱。(2分)③第三处写梨花落,以梨花飘落映衬春树去世的结局,深刻表现了他的爱具有神奇力量,彰显春树形象的伟大。(或:梨花飘落,暗示了春树去世的结局。)(2分)‎ ‎10.B.“仲文”做“伪北”的主语,不能断开,故“仲文”前断句,排除选项CD。根据文意是“‎ 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所以“大败让军”中间不能断开,故“让军”后断句,排除选项A。‎ ‎11.D.选项“豪右”指百姓错误,“豪右”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 ‎12.C.选项“斩杀徐善净”错误,原文“仲文执之,遂取金乡。”只是说于仲文捉拿住徐善净,于是夺取了金乡。并没有说斩杀他。‎ ‎13.(1)(于仲文)冲破包围逃走,被贼人追赶,边战斗边逃跑,跟随他战死的骑兵有十之七八。‎ 溃:冲破。遁:逃走。且……且……:边……边……。所从骑死者:跟随他战死的骑兵。十七八:十之七八。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于仲文也被官吏收押,他在狱中上书。‎ 未几:不久。坐:因犯……罪。下狱:被关进监狱。为……所:被。簿:收押。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 B.“虚实结合的手法”错,这两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景的。前句视觉,后句听觉。‎ ‎15.(1)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2)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给予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的表露,均语浅而意深。(每点3分)【解析】做此题,审题是关键,答题思路是诗歌“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在文本中的具体依据;拟写答案时,“平实”要从遣词造句的语言风格形式上来作答,“有韵味”要从内容上来探究。‎ ‎16.(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每空1分)‎ ‎17.D 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语境指点评范围的广,所以用“无所不至”;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屈指可数:形容数目极少,扳着指头也能数过来。语境中是指这样的例子多,所以用“举不胜举”;视而不见: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语境是指对错误的点评视而不见;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语境是指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所以用“盲人摸象”。故答案选D。‎ ‎18.A 根据前文的语境可知,句子的主语是“文章点评”,所以选项中填写的句子不能改变语境中的主语,故答案选A。‎ ‎19.D 选项中的句子“以往”不修饰“评点”,A.B错;“主要”不修饰“选本"和“评点",A.C错。故答案选D.‎ ‎20. (1)脑子里很清楚自己想说什么(2)就可能伴随终身(‎ ‎ 就可能难以治愈)(3)心理因素是其发生的原因(每空1分)(解析:第一处横线上的语句于后面的“但是”构成转折关系,从“在表达上有困难”可以得出答案来。第二处横线上的句子与前面的“如果”构成了假设关系,前面是假设的条件,横线上就应该填写其结果。第三处联系前一句的“多种原因”和后面儿童“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可以推知,这里填写的关键词是“心理原因”。)‎ ‎21. ①2019年6月6日—8日,②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③俄称准备与中国分享研制超重型运载火箭信息,④提议联手打造月球基地和遥感卫星群。(每点1分)‎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浏览本则新闻,找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本段文字中,第一句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时间是“2019年6月6日—8日”;事件所在是“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事件对象是“俄国”,事件是俄国“准备与中国分享研制超重型运载火箭信息,提议联手打造月球基地和遥感卫星群”。‎ ‎22.作文:‎ 审题限制性 ‎1. 内容限制。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介绍重视文明礼节的价值意义和当前一些人对“礼节”的不当认识。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引导语“请结合材料内容”提醒考生必须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和思考,并选取其中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根据写作要求,行文时还要注意“提出希望与建议”。‎ ‎2. 立意限制。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即这是对立意的限制,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内容”,从中选择合理的角度,围绕“礼节”这一关键词进行立意。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来立意,避免空喊口号,空洞无物。‎ ‎3. 价值取向限制。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材料对“礼节”持正向肯定态度,“可是”这个转折体现了命题人对后面不认可“礼节”的三种认识的否定,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行文时必须肯定礼节的重要性,挖掘其价值,或批评、否定社会上一些人的不合礼节的言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开放性 ‎1. 立意角度是开放的。立意时可以立足材料的前两句,从正面谈重视礼节的价值意义,也可以立足材料的第三句,写对礼节的三种不当认识的批评与否定。可以选一个方面,也可以兼谈多个方面,立意角度是多元开放的。‎ ‎2. 对“礼节”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礼节绵延千年,融于生活。一人独处可以守礼;家人互敬、兄友弟恭是礼;社会上公民遵守规则、讲究秩序是礼,国家间交往也要循礼。考生的认识和思考是开放的,可写的角度很多。‎ 切题立意:‎ ‎1.乘文明之舟,扬礼节之帆。2.秉文明礼节,谱人生华章。3.我为“礼”发声。4.重视文明礼节,谱写时代华章。5.注重礼节,家国永昌。6.重视礼节,你我同行。7.新时代仍需注重礼节。8.崇尚文明,注重礼节。9.讲究礼节,心行合一。10.讲生活礼节,树文明新风。11.让礼节与个性齐飞。12.礼节个性,可以兼得。13.讲求礼节,绽放个性。14.礼节虽小,其善甚大。15.颂礼节之诗,歌文明之章。‎ 偏题立意:1.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扩大了“礼节”的概念)2.内心认同比实践礼节更重要。(观点有待商榷)3.人,贵在真实。(脱离了关键词“礼节”)4.道德为立身之本。(将关键词换成了“道德”)……‎ 附文言翻译: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于仲文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中都讲些什么事?”于仲文答道:“帮助父亲,侍奉君主,只是些忠孝之事罢了。”太祖非常赞叹。于仲文后来跟随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大概知晓书中的要义。等到长大之后,胸怀大志,气度超凡,被当时的人称为名公子。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迟迥发动叛乱,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尉迟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宇文成进攻于仲文。贼人的势力更加旺盛,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包围逃走,被贼人追赶,边战斗边逃跑,跟随他战死的骑兵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活捉了五千多人,斩杀了七百人。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迟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迟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于是夺取了金乡。俘获了擅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不久,他的叔父、太尉于翼因事犯罪被关进监狱,于仲文也被官吏收押,他在狱中上书。书中说:“正是群雄图谋夺取政权的时候,百姓缺乏主君的时候,我的叔叔太尉于翼一起抵御燕、赵两国,南面和群贼相邻,北面捍卫外族入侵者,内外一起安顿抚慰,应该免了他的罪过,我希望陛下能降云雨的恩施,记录下这小小的功劳,那么死灰都会再次复燃,枯骨都能长肉,我不胜感激。”皇上看了他的奏表,一起释放了他和他叔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