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7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7 一.【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①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 关注。但是火灾发生 5 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论关切。针对此次事 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 1 月 8 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 结果打了 15 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踢皮球”之后,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 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 ②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 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 强硬的“堵”、“压”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 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 ③当下,媒体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可或 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一报两刊”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 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 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 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人人都有喇叭”的时代,还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维来应 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 ④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 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 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 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⑤善待媒体,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忽悠”媒体,更不是 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 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⑥舆情并非“敌情”,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 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 ⑦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 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 ⑧好在,1 月 9 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了 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 (《中国青年报》2013 年 1 月 10 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中“舆论的不满”指的是公众对民政部在兰考火灾后迟迟没有回应舆论以及 事后相互推诿的态度表示不满。 B.执政者要学会适应当今媒体环境改变的全新时代,正确认识、对待媒体,这理应成为执 政者所必备的重要素养和能力。 C.执政者面对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刻意推诿回避,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在与媒体的互动过 程中缺少沟通交流平台造成的 D.文章最后一段回到兰考火灾事件上,交代了事态的最新状况,这样写既呼应了开头,又扣 紧“互动”这一文章的关键词。 2.作者为什么说“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看来,执政者怎样才能做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C 1.“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缺少沟通交流平台”的说法有误,应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缺少沟通 交流平台”。 二.【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闻一多的转变 从 1927 年到 1943 年秋参加“民主运动”时,对现实满腔热血又备感无奈的闻一多一直埋头 书斋,对《诗经》《周易》《楚辞》、远古神话和金文甲骨等传统文化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作为学兼中西的诗人学者,他将中国传统的考据校勘之学与西方现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熔为一炉,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其成就迅速享誉学界。 此时的他埋头故纸堆,有意过着避世的生活。抗战初期避难云南时,除上课外他平日很少下 楼,以至友人皆劝他“何妨一下楼呢”,他竟因此得到 “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 过,生逢时时面临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要成为对政治毫不关心的学者几乎没有可能。 早在清华读书时,深受渐进改良思想影响的闻一多就对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激进思想十 分反感,认为是只破坏不建设。1925 年留美回国后,他参加过几次国家主义派在北大召开 的反苏反共大会,几乎每次都与共产党人发生激烈冲突。这更加深了他对共产党的反感。 30 年代初闻一多曾在青岛大学任教两年。此时,“九•一八”事变使爱国学生运动日益高涨, 青岛大学亦三次爆发学潮。在每次学潮中,闻一多都站在校方一边反对学生罢课,主张开除 学运积极分子。学生也将矛头对准闻一多,甚至发表《驱闻宣言》,指其为“准法西斯蒂主 义者”。 直到 40 年代初,闻一多仍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对国民政府虽有种种不满,但基本立场 还是站在国民党一边的。西安事变爆发时,清华大学的教授几乎一致反对,闻一多的态度更 为鲜明。平日在课堂上从不提课外话的闻一多此时抛开讲义,怒气冲冲地说:“真是胡闹, 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 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这次转移 让这些一向待遇优厚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突然贫困化,许多教授要靠业余经商、到中学兼 课 或卖文售字才能维持生活。要养活八口之家的闻一多只得给人治印,勉强维持日用。生活的 平民化,把这些知识分子彻底赶出了安逸的象牙之塔,使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 要的变化。于是,社会下层的生活与执政者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真切地暴露在了他的面前。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 1943 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 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连自由 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 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 一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 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 不了的。”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 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开始成为一位斗士。这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 翼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给他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 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一九四四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 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全 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直到 1947 在发表激烈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一次 讲演”后被特务杀害。 (摘编自雷熙《闻一多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闻一多虽然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享誉学界,但埋头故纸堆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这只是 满腔热血的他对现实失望后的一种无奈选择。 B.闻一多想远离政治,并曾因此获得“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过,他又不可能对 政治毫不关心,因为当时的中国时时面临民族危亡。 C.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对义和团精神有所肯定却在挑战五四民主自由的精神, 这让深受五四精神影响的闻一多难以接受。 D.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等左翼书籍让闻一多对共产党和延安有了新的认识,延安的新 社会秩序也让他看到了实现民主的希望。 E.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以 1943 年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为界,介绍了闻一多 的转变,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 2.40 年代初及此前,闻一多的基本立场一直站在国民党一边。这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 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一多思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闻一多的转变”中“转变”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选 B 得 3 分,选 D 得 2 分,选 E 得 1 分。 2.①反感激进思想,参加反苏反共大会;②反对爱国学生罢课,主张开除学运积极分子;③ 认为西安事变是军人称兵叛乱。 3.①对下层的生活和执政者严重的贪腐有了真切了解,②不能接受蒋介石专制主义思想,③ 受田间诗歌战斗精神的鼓舞。 4.含义一:“转变”指闻一多由学者变为斗士。①由埋头书斋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到全身心投 入争民主的运动;②由对现实的无奈逃避到为现实呐喊;③由研究成就享誉学界到为民主献 身。 含义二:“转变”指闻一多政治态度的变化。①由站在国民党政府一边到抨击其反动统治; ②由反感共产党到希望加入共产党并接受其领导;③由对蒋介石的维护到认清其思想之专 制。 1.A 项“埋头故纸堆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C 项说《中国之命运》 一书“对义和团精神有所肯定”不妥,“义和团精神”只是闻一多借以形容此书中的专制主 义思想;E 项“让读者体会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中的知识分子只是像闻一多一样的 知识分子,而非全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三.【题文】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郑达山退休 张晓静 郑达山是走着回来的。他昨天还拥有而今天已换新主的专车,虽然还受命最后送他一 次,他觉得那不过是得意非凡的空洞礼貌,就很怅然地拒绝了。郑达山一只脚刚从门外伸进 来,保姆就将拖鞋递到他脚前,然后站起来接过他的公文包。郑达山换过鞋,朝会客厅走去, 面部表情无任何波澜,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 退休前的那些日子里,郑达山总是让司机把车停在小区的林荫道口,然后沿着池塘边碎 石路步行回家。郑达山需要碰到一些向他或是他要打招呼的人,需要妻子、女儿、女婿日复 一日迎接英雄般迎接他归来。今天刚正式退休,就没有了这样的场面。外孙们刚放暑假,由妻 子带着,在女儿、女婿陪同下逛游乐园去了,晚饭也许要在外面吃,然后去听最近轰动全城的 外国某演奏家的萨克斯演奏会。他虽然事先知道,还是觉得有些不快。 会客厅红木茶几上,刚泡好的龙井茶,还冒着热气。郑达山靠在沙发上,呷了几口茶,目 光转向阳台。盆栽植物高大葱郁,笼子里鸟的鸣叫声清脆婉转,鱼缸中笨重的大海鱼缓慢游 动。难得有这样清静的下午,屋里只剩下挂钟走动的声音。心绪复杂的郑达山从不快中抬起 眼皮,将客厅的挂钟扫视一遍,确信在客厅呆了近一个小时后,便露出了过分惊讶的表情。往 日里,郑达山除非有极重要的客人,一般在会客厅只待五到十分钟,然后进房休息。他需要 跟人保持一种距离。 怅然中的郑达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可干,决定去散散步。他有个习惯,绝不在小区 的草坪、亭边、树阴下散步,他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出了小区,就到了河边广场。古柳浮 动,远山与古河一起融入灯光初上的暮色里,很合他此时的心境。郑达山在拉二胡的老人身 边坐下。好几年了,郑达山几乎每天都跟老人天南海北地闲聊。亲戚中有几个跟自己同样年 纪的人,郑达山一直跟他们保持礼节性交往,他却乐意跟这个陌生人老友似的闲话家常。有 时,也只是坐着,在二胡凄凄切切的声音中,听老人诉说自己传奇的经历。老人也是军人出 身,跟郑达山一样,只是两人结果太不相同而已。 这多少引起郑达山的感慨。假使许多年前那次陪赵司令上山的不是他郑达山,而是别 人;假使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只顾往上走,没有注意到赵司令在半山休息;假如他没有停下脚 步陪司令聊天儿,一起上山顶,赵司令会知道有个叫郑达山的人吗?会提拔他郑达山吗?郑 达山有些庆幸。尽管心烦时他也羡慕人家清清静静的平常生活,但要让他用现有的生活去换, 他还是不愿意。对郑达山而言他得到的是他这辈子最需要的,他郑达山既已改过来,就再也 改不回去。 黑夜笼上来,灯光越闪越多。郑达山叹口气。他希望离职后家里跟往常一样热闹,起 先他以为这并不难,但今天家里的冷清,带给他的却不止是感伤。拉二胡的老人也沉浸在二 胡声中:这辈子没白活,年轻时该走的路都走了,老来子孝,只是老伴儿走早了,把他丢在 孤独中。看着老人孤寂的表情,郑达山想到自己的妻子。年轻时的磕碰早都过去了,这些年, 她处处顺着自己,从不抱怨,如今真的离职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对妻子和孩子们有点补偿? 还是回去吧,郑达山又叹了口气。 郑达山走到家门口,呆住了。妻子、女儿和外孙像往日一样站在那里迎接他,三个女 婿在下厨,家里跟往常一样热闹。晚饭时,心绪很复杂的郑达山就多喝了点儿酒,看来有点 儿醉意。女儿们劝他少喝点,其他人也关心地来劝他。郑达山看看妻子,妻子正对着他微笑。 喝了一辈子酒,这一点儿根本就不能让他醉,妻子明白,女儿也是明白的。 郑达山起身进房休息,这次他没想跟任何人保持距离,是真的心累了。这一晚,郑达 山做了一个并不离奇的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郑达山退休后第一天回到家里,虽然脸上是和往常一样的表情,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在保 姆面前掩饰自己波澜汹涌的内心。 B.第三段描写郑达山家阳台上的盆栽植物、鸟鸣声和鱼缸中的大海鱼,营造出一种宁静的 氛围,表现了郑达山此时的清闲。 C.郑达山绝不在小区的草坪、亭边、树阴下散步,是因为在这里会遇到熟人,他觉得与这 些人的相互寒暄是不必要的麻烦。 D.小说在描写郑达山退休第一天生活的同时,还穿插描写了他退休之前的一些生活情况, 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人情的冷暖。 E.这篇小说通过塑造郑达山这个形象,反映了部分官员退休后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具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深刻的启示。 2.小说中有几段文字写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达山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最后写郑达山当晚“做了一个并不离奇的梦”,有人认为,郑达山梦见的还是退休前 的生活;有人认为,郑达山梦见的是退休后与家人在一起的平静生活。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谈谈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选 E 得 3 分,选 A 得 2 分,选 B 得 1 分,选 CD 不得分。 2.①表现郑达山内心对与人交流的渴望,②用老人的经历反衬郑达山一生的幸运,③用老人 对生活的坦然态度反衬郑达山的不知满足,④用老人对妻子的追思引出郑达山对亲情的反 思。 3.①贪恋权位,喜欢被捧;②城府很深,表里不一;③为官谨慎,懂得自保。 4.观点一:郑达山梦见的还是退休前的生活。①郑达山退休后仍喜欢在位时被捧的感觉;② 退休后的生活让他感到无聊冷落;③文章的后半部分虽然写他认识到亲情的重要,但他并未 从失落中完全走出。 观点二:郑达山梦见的是退休后与家人一起的平常生活。①郑达山受拉二胡老人的影响认识 到家人的重要;②晚饭时家人的关心让他体会到亲情的温暖;③官场也有心烦的时候,他也 曾羡慕平静的生活。 1.B 项,描写阳台环境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反衬其心绪的复杂;C 项,对原文“不必要的麻烦” 理解错误;D 项,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郑达山内心的失落。 四.【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之前,汉字书写以朱砂书、漆书、墨书并举,所用的研磨器,虽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掘 实物可考,但据推测,其形制基本延续史前。从史前直至夏商周秦四代,人们就地取材,选 择自然、适用的石块充当研磨器,没有在原石基础上进行磨制加工或刻制纹饰。因此,根据 目前所知的文字资料与考古发现,只能认定汉以前的砚或研尚处于萌发期,尽管其历史年代 远远长于砚的成熟期。 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中的有关记载表明,西汉时,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砚之形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与命名,乃为砚之性质所定。汉末训诂学家刘熙于《释名》(卷六)中将砚之性质概括为: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无论以研石压研抑或直接以墨条研磨,形式不同,其结果均 以“研”之外力推动,使墨“和濡也”。刘熙此话言明研墨之工具与行为,于汉时已成定制。 汉代班固在《汉书•薛宣传》中说:“(薛宣)下至财用笔砚,皆为设方略,利用之,省费, 吏民称之。”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砚冻释,命童幼入小学篇章。十一月 砚冻,幼童读孝经论语。”从上述典籍可以看到,砚在汉时已为日常所用。 汉人制砚不仅在完全意义上完善了砚的整体功能,而且在前人研磨器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 “下意识”利用美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让砚具有美的欣赏功能。汉砚已由过去单纯实 用及就地取材、随形而用,步入工艺制造行列。这是个质的飞跃。从形状上看,汉砚有两种 类型。一是饼形砚,即由汉代之前的自然扁平形研磨器变为磨制较为规范的圆饼形砚,上附 研石。个别砚立面还雕刻有纹饰,有的砚底有字款。二是板砚,即以长方形薄石板做底,再 配以石研钮或陶研钮。东汉时期,饼形砚发展为砚上配圆雕盖、砚身雕三只附足的砚形。汉 三足砚乃为有足砚之发端。西汉时,墨锭尚未出现,墨呈颗粒状或饼状、丸状,研墨时将墨 丸置于砚中,以研石压磨碾碎,因而西汉石砚沿袭先秦,多带有研石。东汉开始出现松塔形 墨,直接用手持墨即可研磨,研石从此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汉砚无论是硕大的三足有盖砚还是扁瘦的石板研,整体造型详略得当,特别是在立意上,取 大势、略细节,以势写实,以静寓动。其装饰雕刻纹样普遍采用“四神样”、“云雷样”、 “方相氏样”等纹饰,在雄浑古拙之中,飘逸出神秘与浪漫之气。汉砚具有这样的艺术风格, 首先是因为汉代的社会伦理还是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汉时审美风尚的功利性也就 使器物的造型、花纹承载了礼乐和神秘主义的功能。再者,刘汉政治集团的统治以“霸王道 杂之(汉宣帝刘询语)”,即以暴力和权术来进行政治统治,集团成员多出于楚地,汉朝的 文化风格主要是由楚文化(老庄及巫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而成,它所表现的雄浑古拙之中, 仍带有楚文化特有的浪漫气质和巫的意识。 (摘编自黄海涛《砚上汉风》) 1.下列对于砚的形成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现证明,但据推测,从史前直至夏商周秦,研磨器的形制基本 相同,通常意义上的砚尚未完全形成。 B.目前已经认定,汉以前是砚或研的萌发期,人们直接选用合适的石块作为研磨器,没有 对其磨制加工,也未刻制纹饰。 C.砚的形成由砚的性质决定,汉末训诂家刘熙对砚的性质所做的概括表明,作为研磨工具 的砚在汉代已成定制。 D.在汉代,砚已经完全形成,不仅如此,根据班固与崔寔在相关典籍中的记载可知,此时 的砚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砚由过去单纯实用及就地取材、随形而用,步入工艺制造的行列,从此开始具有美的 欣赏功能,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B.不同于以前形状自然扁平的研磨器,汉代的饼形砚经过较为规范的磨制,呈圆饼形状, 有的饼形研还雕有纹饰或字款。 C.西汉石砚多带有研石,到东汉时研石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因为东汉出现了不需 要研石即可研磨的松塔形墨。 D.汉代的社会伦理还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器物的造型、花纹具有礼乐和神秘主 义的功能,汉砚便是如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以砚研墨有研石压研和直接以墨条研磨两种不同形式,但目的都是以“研”之外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推动,使墨“和濡也”。 B.汉砚中的饼形砚和板砚应为西汉所特有,因为它们都有研,而这时的墨呈颗粒状或饼状、 丸状,需要用研来磨。 C.无论是硕大的三足有盖砚还是扁瘦的石板研,汉砚的整体造型雄浑古朴,其装饰雕刻纹 样又呈现出神秘与浪漫之气。 D.汉砚具有神秘与浪漫之气,原因之一是刘汉政治集团的成员多出于楚地,汉朝的文化风 格具有楚文化的特色。 答案: 【答案】1.B 2.A 3.B 1.“目前已经认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目前只能认定”。 2.“从此开始具有美的欣赏功能”说法有误,原文为“在前人研磨器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 ‘下意识’利用美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让砚具有美的欣赏功能”,亦即以前的研磨 器也具有欣赏功能,只是它不是制砚者“有意识”的行为。 3.“汉砚中的饼形砚和板砚应为西汉所特有,因为它们都有研”的说法有误,不能根据饼 形砚和板砚有研就断定,它们为西汉所特有,因为根据原文,东汉只是开始出现不用研的松 塔形墨,因此东汉应该也有带研的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