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四)‎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曾言传统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林语堂亦言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总是避开法庭,95%的乡村纠纷是由那里的长者们来解决的。牵涉到一项诉讼中去,本身就不光彩。体面的人们都以自己一生从未进过衙门或法庭而自豪”。‎ 其实,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渗透到广大的基层社会。乡村靠礼俗解决纠纷,产生“轻易不告官”的习惯,出现如费孝通所言的乡土社会“无讼”特点。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俗和累积的经验足以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礼俗文化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人们深受礼俗的浸染,“约定俗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入乡随俗、出入循礼”,“心理有依归、行为有参照”,人们因礼俗而有规矩,因有礼俗而形成德性。遵“礼”、循“礼”、守“礼”而使人们形成对“礼”的基础即“义理”的认同,“义理道德”就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行为依规守矩不在于神性或契约的先在约束,也不在于功利或惩处的后在约束,而在于对义理认同基础上的行为德性。义在心中,心中有约,理在行中,行为有据。‎ 在中国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中,礼俗成为“社会公认合宜的行为规范”。礼俗不同于法律、制度,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甚至具有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夏律中的很多法条就来自远古礼俗,周公制的“礼”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汉朝的道德法律化,一方面表现为把符合儒家原则的道德通过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表现为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即在司法中引经决狱。唐律充分体现了宗法伦理关系中礼的重要性。宋、元、明、清各代的法律,基本依循唐律,遵循“出礼入刑”原则,仅在个别条款的定罪或量刑上略有增减。传统礼法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教化的职能。故而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法律受礼的道德原则所支配,为礼俗文化所浸染。‎ - 28 -‎ 礼俗既是传统道德的题中要义,亦是传统道德的社会展开,更是社会教化的有力保障。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主要靠人们内在的信念、社会礼俗及社会舆论,法律制度只是成为辅助性的保障机制,这与西方缘于信仰基础的宗教道德与源于契约基础上的义务道德有显著的区别。‎ ‎(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1月8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孝通所提的“无法”的社会是指乡村中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总是尽量避开法庭不通过诉讼来解决,呈现出无诉特点的传统乡土社会。‎ B. 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无不深受礼俗文化影响,遵礼、循礼、守礼促成了人们对义理的认同,而“义理道德”成为人们道德的表现形态。‎ C. 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就是周公制的“礼”。‎ D. 中国基于内在信念、社会礼俗、社会舆论形成的传统社会道德与西方源于信仰、契约两方面形成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区别明显。‎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由费孝通、林语堂等大家的观点导入,引出论题,引发读者对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考。‎ B. 文章第三段从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列举了礼俗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来充分论证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 C. 文章第四段列举各朝代法律与礼俗之间相关的特点其目的在于论证礼俗可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 D. 文章尾段把中西方的道德维系的方式进行比较,强调中国的传统社会道德维系主体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感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乡土社会出现“轻易不告官”的习惯从而产生费孝通概括的“无讼”的特点,源自于靠礼俗足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定势。‎ B. “约定俗成”、“入乡随俗”等现象说明行为依规守矩是人们在对义理认同的基础上的共性表现。‎ C. 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和礼俗密不可分,道德训诫中有法律威严,法律规范中含有道德教化。‎ D. 西方的宗教道德和义务道德说明法律制度在西方社会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维系的重要保障性机制。‎ - 28 -‎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礼俗不仅……还直接上升为法律”错误,文中第四段“礼俗不仅通过自身来约束民众,还与法律相结合,化约为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有些礼俗还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强力约束机制”,可知“还直接上升为法律”的主语不是“礼俗”而是“某些礼俗”。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C项,“强力约束机制”错误,原文中 “传统礼法这种关系” 所指的就是“古代法律受礼的道德原则所支配,为礼俗文化所浸染”。前文中所列举的各朝代法律的制定正是对“礼”、“法”之间关系的论证,而非是对“强力约束机制”的论证。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A项,“靠礼俗足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错误,“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俗和累计的经验足以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非仅仅只靠“礼俗”还需要“累计的经验”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C 项,“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都和礼俗密不可分”错误,文中第四段点出“夏律中的很多法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律令的重要来源”说明“都和礼俗密不可分”以偏概全;D项,“在西方社会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维系的重要保障性机制”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所指的法律制度对西方社会传统社会道德的维系是否是重要的机制在原文中并无论述。故选B。‎ - 28 -‎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澳大利亚考虑到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与中国当局可能存在关联,这两家公司参与建设战略性基础设施将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决定把这两家公司从本国的5G网络建设中别除出去。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否认了上述指控,并对此决定表示遗憾。专家们指出,澳大利亚重复了美国的行动。2018年,美国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对华为公司关闭了本国大部分市场。‎ 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发文称:“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极不开心的结果。华为公司在5G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公司。在过去的15年内,我们在无线技术领域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中国5G技术的成就有目共睹:世界上首个CPE商用客户终端是华为公司研发的;系列5G基站是中兴公司研发的。在过去的3年内,中国建设了35万个新基站,最终使现在的基站总量达到200万个。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在这段时间内只建设了3万个新基站。‎ ‎(摘编自《澳大利亚为何拒绝中国的5G技术?》)‎ 材料二:‎ 一名匿名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的观察员说:"这里谈的多半不是所谓安全问题,而是竞争问题。”从5G技术的成熟度来看,中国的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确实超越了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如果澳大利亚真的拒绝包括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在内的中国技术,这会对澳大利亚的电信业影响几何?对此,专家表示,或许这对澳大利亚的5G建设来说是“损失惨重”的,具体来看: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真的拒绝中国技术,虽然目前世界上有一些替代厂商一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等,不过,那样一来,澳大利亚就需要等待其他国家的生产商专门为此重建自己的供应链,这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这些技术还不一定能有保证;第二,加大澳大利亚的网络建设成本。总之,澳大利亚近期很难找到性价比与中国公司相似的生产商。‎ - 28 -‎ ‎  (摘编自《好端端的,为何澳大利亚禁止华为、中兴参与5G建设?看完后通彻!》)‎ 材料三:‎ 专家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5G的发展,美国、韩国、日本、欧洲都力争在这几年上马。美国和韩国分别要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开展5G的商用部署,日本、欧洲则是在2020年。”目前,5G的标准化制定正在进行。“这是一个大国博弈的过程。2G的话语权在欧洲,3G,4G的话语权在美国,5G则是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 除了5G标准验证,国内外手机芯片巨头也在5G芯片上加快布局。高通、三星、华为等国际性芯片巨头已经加紧了对5G关键芯片的布局,高通已经率先推出了骁龙X50,华为则是国内5G芯片的领头羊。‎ 对于5G智能终端的面市,国内手机厂商也跃跃欲试。据了解,OPPO、小米等中国厂商相继宣布了商用5G智能手机的研发进展。2018年8月30日,vivo宣布基于手机平台完成了商用5G的开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5G将带动中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 ‎(摘编自《中国5G商用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 专家称资费难大幅上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为、中兴两家公司与中国当局有一定的关联,这让澳大利亚政府担忧它们可能会在5G网络建设中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 B. 中国的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的5G技术是高于一般竞争对手的,对澳大利亚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C.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华为公司在无线技术领域为澳大利亚提供过十分安全可靠的支持,并没有威胁到其国家安全 D. 2G时代的技术权威是欧洲,3G、4G时代的技术权威是美国,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里,中国的5G技术水平和美国不相上下。‎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澳两国找借口将中国公司驱逐出去,表明5G网络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远不是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那么简单。‎ B. 中国的5G网络建设速度令世界瞩目,近3年来,美国新建基站的数量尚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中国已最先进入5G时代。‎ - 28 -‎ C.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电信业布局已久,近期澳大利亚在5G网络建设上很难找到能替代中国公司的生产商,拒绝中国技术,会损失惨重。‎ D. 无论是5G技术的发展部署还是相关产品的研发布局,竞争都分外激烈,技术领先、产品对路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6. 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拒绝中国公司参与其国家的5G网络建设,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认为中国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答案】4. A 5. B ‎ ‎6. 问题:①这表明这些国家对中国心存戒备、不信任。5G网络建设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国家安全,这些国家不愿意让自己不放心的中国公司参与本国的5G网络建设;②这表明中国公司在5G技术上拥有领先优势,这些国家只好用行政手段干预商业竞争。‎ 措施:①中国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形成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掌握足够的话语权;②中国企业要努力开拓市场,行政干预的力量、大国博弈的考量有时不是企业凭自身力量就能扭转的,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市场,不必因为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而陷入苦苦竞争的境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华为、中兴两家公司与中国当局有一定的关联,这让澳大利亚政府担忧它们可能会在5G网络建设中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澳大利亚考虑到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与中国当局可能存在关联,这两家公司参与建设战略性基础设施将威胁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可知“华为、中兴两家公司与中国当局有一定的关联”是澳大利亚政府的主观臆测,材料中是“可能存在关联”。‎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8 -‎ B项,“中国已最先进入5G时代”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过去的3年内,中国建设了35万个新基站,最终使现在的基站总量达到200万个。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在这段时间内只建设了3万个新基站”,引用中美近三年建设的基站数量是用来说明中国5G技术的成就,并不表明中国已最先进入5G时代。同时根据材料三“5G则是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也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并不正确。‎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本题的题干为“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拒绝中国公司参与其国家的5G网络建设,说明了什么”,回答这一问题可以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来思考,就文中材料来看,“澳大利亚重复了美国的行动”“美国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对华为公司关闭了本国大部分市场” 表明这些国家对中国心存戒备,不愿意让中国公司参与本国的5G技术建设;“这里谈的多半不是所谓安全问题,而是竞争问题”“从5G技术的成熟度来看,中国的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确实超越了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说明中国公司在5G技术上拥有领先优势,这些国家想要用行政手段干预商业竞争。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可以结合国家一些对外政策,结合中国企业面临的形势给予相应的对策。根据材料“这是一个大国博弈的过程。2G的话语权在欧洲,3G,4G的话语权在美国,5G则是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中国企业应该形成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掌握足够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大国博弈的过程”,中国企业还要做更多的努力,要开拓更大的市场等等。‎ ‎【点睛】一般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8 -‎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 ‎“论理你跟我该彼此早认识了,”他说,拣了最近火盆的凳子坐下:“我就是魔鬼;你曾经受我的引诱和试探。”‎ ‎“不过,你是个实心眼儿的好人!”他说时泛出同情的微笑,“今天呢,我们也算有缘。有人家做斋事,打礁祭鬼,请我去坐首席,应酬了半个晚上,多喝了几杯酒,醉眼迷离,想回到我的黑暗的寓处,不料错走进了你的屋子。‎ 这时候,我惊奇已定,对来客说:“承你老人家半夜暗临,蓬蔽生黑,十分荣幸!老人家觉得冷么?失陪一会,让我去叫醒佣人来沏壶茶,添些碳。”‎ ‎“那可不必,”他极客气地阻止我,“我只坐一会儿就要去的。并且,我告诉你”-他那时的表情,极像向医生报告隐病时的病人——“反正我是烤火不暖的。我少年时大闹天宫,想夺上帝的位子不料没有成功,反而被贬入寒冰地狱受苦刑。我通身热度都被寒气逼入心里,变成一个热中冷血的角色。我曾在火炕上坐了三天三夜,屁股还是像窗外的冬夜,深黑地冷……‎ 我惊异地截断他说:"巴贝独瑞维衣不是也曾说……‎ ‎“是啊,”他呵呵地笑了:“他在《魔女记》第五篇里确也曾提起我的火烧不暖的屁股。你看,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什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 ‎“这不是和自传的意义违反了么?”我问 他又笑了:“不料你的见识竞平庸到可以做社论。现在是新传记文学的时代。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为题目来发挥自己。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的轶事。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我听了不由自主地佩服。‎ 我忍不住发问说:“也有瞻仰过你风采的人说,你老人家头角峥嵘,有点像……”‎ - 28 -‎ 他不等我讲完就回答说:“是的,有时我也现牛相。这当然还是一种象征。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所以我的牛形正是谦逊的表现。我不比你们文人学者会假客气。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像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壁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 我一向只遭人咒骂,所以全没有这种虚荣心。不过,我虽非作者,却引起了好多作品。在这一点上,我颇像……”‎ 他说时,毫不难为情,真亏他!只有火盆里通红的碳在他的脸上弄着光彩,“我颇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自己并不写作,而能引起好多失恋的诗人的灵感,使他们从破裂的心里-不是!从破裂的嗓子里发出歌咏。”‎ 我说:“我正在奇怪,你老人家怎会有工夫。全世界的报纸都在讲战争。在这个时候,你老人家该忙着屠杀和侵略,施展你的破坏艺术,怎会忙里偷闲来找我谈天。”‎ 他说:“我要跟你解释几句,你说我参与战争,那真是冤枉。我脾气和平,反对用武力,相信条约可以解决一切,譬如浮士德跟我歃血为盟,订立出卖灵魂的契约,双方何等斯文!我当初也是个好勇斗狠的人,自从造反失败,驱逐出天堂,悟到角力不如角智,从此以后我把诱惑来代替斗争。你知道,我是做灵魂生意的。人类的灵魂一部分由上帝挑去,此外全归我。谁料这几十年来,生意清淡得只好喝阴风。一向人类灵魂有好坏之分。好的归上帝收存,坏的由我买卖。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到了现在,即使有一两个给上帝挑剩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旧书的灰尘,再不然还有刺鼻的铜臭,我有爱洁的脾气,不愿意捡破烂。”‎ 他不说了。他的凄凉布满了空气,减退了火盆的温暖。他忽然站起来,说不再坐了。我开门相送。‎ 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 ‎ (选自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与魔鬼对话的方式,钱钟书对现代病态社会的诸多方面展开了无情的批判,鞭辟入里,催人警醒。‎ B. 魔鬼是阴冷可怖的,作者却借魔鬼之嘴来批评社会,表达不满,这样更能突出社会病症隐藏之深,病情之急,危害之重。‎ C. 文章语言诙谐幽默而又冷峻,描写人物纤毫毕现,鞭挞时弊一针见血,读来既可让人喷饭,又常让人深感悲凉。‎ - 28 -‎ D. 景物描写虽少而精。在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既抓住了魔鬼阴冷可怖的特征,又形象写出了他深夜长谈的疲惫 ‎8. “他那时的表情,极像向医生报告隐病时的病人”,结合全文,仿照示例,概括分析魔鬼报告了哪些“隐病”。‎ 示例 专制病:对异己力量的残酷镇压,将其“贬入寒冷的地域受苦”。‎ ‎9. 魔鬼自认为是一个“热中冷血的角色”,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他这一“角色”的认识。‎ ‎【答案】7. D 8. ①虚伪病:个人传记假话连篇,假客气、假谦虚盛行。②浮夸病:“世人好吹牛”,连魔鬼也不免俗;③贪婪病: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璧奉还,等下属加倍相送。④空虚病:十九世纪以来,除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 ‎ ‎9. 冷:①魔鬼的处境是冷酷的,统治者专制残酷,人们冷漠自私;②他对待社会的方式也是冷言讥讽。‎ 热:他曾经满腔热血,大闹天宫;失败后的冷言冷语也掩藏不住他那颗寄希望社会变革人心向善的依然砰砰跳动的火热的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D项,“又形象写出了他深夜长谈的疲惫”错误,根据前文内容“他的凄凉布满了空气,减退了火盆的温暖”进行分析,此处“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是烘托了他对世界失望的悲凉。‎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文本内容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需要考生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 28 -‎ 根据示例“专制病:对异己力量的残酷镇压,将其‘贬入寒冷的地域受苦’”得出该题的作答形式。然后根据小说具体内容来分析解释这些病症,如“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为题目来发挥自己。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的轶事”可见,造假盛行,从“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可见,假客气、假谦虚等,有“虚伪病”;从“世人好吹牛”“我颇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自己并不写作,而能引起好多失恋的诗人的灵感,使他们从破裂的心里--不是!从破裂的嗓子里发出歌咏”等可见,魔鬼嘲笑世人爱吹牛,他自己也同样有吹牛的行为,体现出人人难免的“浮夸”毛病;“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璧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可见,人性贪婪。“谁料这几十年来,生意清淡得只好喝阴风”“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到了现在,即使有一两个给上帝挑剩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旧书的灰尘,再不然还有刺鼻的铜臭”可见,魔鬼收集不到灵魂,人们精神空虚,没有灵魂。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格式,条理清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由文本中“不料没有成功,反而被贬入寒冰地狱受苦刑。我通身热度都被寒气逼入心里”可见,他是被专制环境逼迫而冷;“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什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说明人们的冷漠自私;从他的语言“不料你的见识竟平庸到可以做社论”“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我有爱洁的脾气,不愿意捡破烂”等可以看出期间充满讽刺意味,对待世人也是冷言冷语。“我少年时大闹天宫”是他的“热”,曾经热血;魔鬼虽然对世人竭尽讽刺之能,但“他不说了。他的凄凉布满了空气,减退了火盆的温暖。他忽然站起来,说不再坐了”等可见,他的冷言冷语中也不乏希望人类向善变好的愿望,这是他内心的热。‎ - 28 -‎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瑀,在高宗时为监察御史,以笃行直道著闻。瑀没,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熹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讣闻,干持心丧三年。时韩侂胄方谋用兵,吴猎帅湖北,将赴镇,访以兵事。干曰:“闻议者谓今天下欲为大举深入之谋,果尔草草,必败。”猎雅敬干名德,辟为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事有未当,干必输忠款力争。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淮西帅司檄干鞠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干释囚桎梏饮食之,委曲审问无所得。一夜,梦井中有人,明日呼囚诘之曰:“汝杀人,投之于井,我悉知之矣,胡得欺我。”囚遂惊服,果于废井得尸。知汉阳军,重庠序,先教养。值岁饥,籴客米、发常平以振。制置司下令,欲移本军之粟而禁其籴,干报以乞候干罢然后施行。荒政具举。旁郡饥民辐凑,惠抚均一,春暖愿归者给之粮,不愿者结庐居之,民大感悦。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是岁大早,干祈辄雨。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逾月,巨浸暴至,城吃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后数年没,特赠朝奉郎,谥文肃。‎ ‎(节选自《宋史·黄干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B. 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C. 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 28 -‎ D. 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心丧”,古时一种丧礼,是指老师去世,弟子守丧,身无丧服而心存哀悼。‎ B.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名称,国家最高学府称“太学”,后改为“国子监”。‎ C. “常平”,指常平仓,古代政府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D. “辐凑”,也作“辐犊”,文中代指车辆。“辐”指车轮的辐条,“凑”指车轮辐条聚集到中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干师承贤哲,备受倚重。黄干师从儒学大家朱熹,朱熹不但指点他入仕为官,更在病重时将自己平日所穿深衣和撰写的书稿交付于他,对他寄予殷切期望。‎ B. 黄干眼光独到,见识高远。韩侂胄谋划大举深入兴兵北伐,黄干却认为草率出兵,北伐必将失败,这一见解也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看法不谋而合。‎ C. 黄干为政有方,政绩显著。黄干极力劝勉百姓卖粮、捕捉蝗虫以对抗临川旱灾;他用计谋最终使和州案囚犯服罪;他主持修筑的安庆城历经战乱和洪水都安然无恙。‎ D. 黄干体恤百姓,受民爱戴。汉阳旱灾,黄干多种荒政并举,坚持买进外地粮米救灾,对奔赴汉阳的外地灾民也予以恩惠,不愿回去的让他们在汉阳盖房定居。百姓都非常感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淮西帅司檄干鞫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干释囚桎梏饮食之,委曲审问无。‎ ‎(2)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答案】10. C 11. D 12. D ‎ ‎13. (1)淮西帅司命令黄干审理和州的案件,这案件过去因为有疑问而一直没有判决,黄干(来到后)除去囚犯的刑具并招待他吃饭饮酒,详细审问也没有收获。‎ ‎(2)百姓都感激黄干,相互说道:“不被敌寇摧残,不被洪水冲淹,使你活下来的是黄父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 28 -‎ 本题中,“光山”做“破”的宾语,在其后断开,由此可排除选项AD;“城”是名词作动词,修筑城墙,做“安庆”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B。  ‎ 句子翻译:不久,黄干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而沿边地区多有敌兵入侵之报警。安庆离光山县不远,民众的情绪因此震惊、恐惧。于是请求朝廷,修筑安庆城池以备战守,没有等到回答,即日动工兴建。 ‎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文中代指车辆”错误,根据文本内容,此处代指其他郡县的灾民聚集到他的郡县。‎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需要考生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D项,“对奔赴汉阳的外地灾民也予以恩惠,不愿回去的让他们在汉阳盖房定居”错误,原文表述为“不愿者结庐居之,民大感悦”,意思是不愿意回去的人可做茅屋居住下来,民众因此感到很高兴,这与选项表述并不一致。‎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檄”,邀请;“鞫”,审讯;“饮食”,作动词,给他饮食;“委曲”,委婉地。  ‎ ‎(2)中,“德”,感激;“滔”,淹没;“生”,使动用法,使……活,挽救。‎ - 28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亲黄瑀,在高宗的时候担任监察御史,以行为诚实、正直守道而闻名。黄瑀死后,黄干去见清江县刘清之,刘清之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现时的学问并不适合于你。”因此,令他去朱熹门下受业。宋宁宗即位之际,朱熹命黄干奉表上奏,补任将仕郎。病重之际,朱熹把制服及所写的书授给黄干,手书诀别语说:“我的学术思想就托付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听到讣告,黄干在心中悼念老师三年后,调任嘉兴府石门酒库监察。当时韩侂胄刚打算用兵北伐,吴猎被召令赴荆湖北路任将帅,将要赴任之前,以兵事访问黄干,黄干说:“听到人们议论说,现在天下想实施大举深入北伐的打算,果然这样做的话,一定失败。”吴猎很敬重黄干的名义德行,请他担任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事有未当之处,一定心怀忠心,努力力争。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举荐他担任临川县令,当年天旱,他劝卖粮捕蝗极其用力。改任新淦知县,官吏百姓都知道他在临川的政绩,都高兴,不出令而政教行。淮西帅司邀请黄干审讯和州狱事,狱事先前存疑而没有判决,黄干释放了囚犯的桎梏而给他饮食,委婉审问,没有所得。一天晚上,梦见井中有人,第二天召捕囚犯审讯他说:“你杀了人,投之于井中,我都知道了,你不要来欺骗我。”囚犯于是惊服,果然在废井底中寻到了尸体。黄干不久担任汉阳军知军。正值那年歉收,买进外地的粮米,开常平仓以赈济。制置司下令,想移本军的粟米而禁止他们买入外地的粮食,黄干回答说请待黄干被罢职后再这样施行。荒政都施行得很有条理。其他附近州县的饥民都集中到汉阳军来,他同样优抚惠顾,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愿意回归的人送给他粮食,不愿意回去的人可做茅屋居住下来,民众因此感到很高兴。不久,黄干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而沿边地区多有敌兵入侵之报警。安庆离光山县不远,民众的情绪因此震惊、恐惧。于是请求朝廷,修筑安庆城池以备战守,没有等到回答,即日动工兴建。城池完工的时候,恰逢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断。这一年天大旱,黄干祈祷立刻下雨,雨就下下来了。后二年,金人攻破黄州沙窝各个关隘,淮东、淮西都因此震惊,唯独安庆凭依城墙之险如故,泰然自若。接着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雨,巨大的洪暴席卷而来,城邑屹然无虑。舒地一带的人都以为他德高望重,相互称道他说:“没有受到金寇的残暴掳掠,没有淹没于滔滔的洪水,挽救了我们的生命的人是黄父母官。”后来过了几年去世,朝廷特地赠赐他为朝奉郎,赐谥“文肃”。‎ - 28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折杨柳 卢照邻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人物、节令,“依依”一词形象地写出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B. 主人公因黄莺啼鸣、杨柳吐绿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春天又来了,言语中饱含伤感之情。‎ C. 前两联诗人选取了“杨柳依依”“莺啼”“条变”等意象描绘出暮春时节凋零的景象。‎ D. 诗歌尾联委婉含蓄,借折柳表达闺中相思,以“音信稀”表达军中战事之紧。‎ ‎15. 请结合颈联内容分析“凝”“乱”两字表达效果。‎ ‎【答案】14. C 15. 凝”本意是凝结,句中形容因惆怅而紧蹙的双眉:“乱”是凌乱的意思,句中形容舞者的服饰。主人公看到叶面的露珠而愁眉不展,看到纷飞的落花而无心起舞,使得舞衣凌乱。 “凝”“乱”两字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表达了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 C项,“描绘出暮春时节凋零的景象”说法不当。“杨柳依依”“莺啼”“条变”等意象是春天常见的意象,表现的是生机勃勃的画面,诗句中是以乐景衬哀情。 ‎ 故选C。‎ ‎【15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诗歌的炼字,“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副词,还可以活用词语。炼字题的答题步骤:①点出手法。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③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④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还要关注结构上的作用。 ‎ 先解释“凝”在诗句中的含义,本是凝结之意,在这里形容的是因为内心伤感所以就算看到叶子上面的露珠就双眉紧蹙。“乱”字是凌乱的意思,这里是说因为看到风吹落花儿而伤感,所以无心起舞,风吹得舞衣凌乱。这两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因物而触发内心伤感之情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表现出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点睛】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选项内容。‎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其中“忧”表现为“_______”,而“喜”表现为“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叙述的方式写出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和到达的地点。‎ ‎(3)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淫雨霏霏”时的天象是“_______”,而写“春和景明”时的夜晚的天象是______,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呼应。‎ ‎【答案】 (1). (1)泣涕涟涟 (2). 载笑载言 (3). (2)单车欲问边 (4). 属国过居延 (5). (3)日星隐曜 (6). 皓月千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泣、涕、涟、载、单、属、延、隐、曜、皓。‎ - 28 -‎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文化基因、价值源泉,它(  )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独特的个性决定了中国画的审美特色、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黄宾虹在《画学篇》中说:“变易人间阅沧海,不变民族性特殊。”变化发展的中国画有着稳定不变的东西,这就是笔墨精神,它是中国画的核心与灵魂。而弘扬中华文化正是中国画创新的(  )。‎ 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对其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国画注重营造意境为追求,而意境是超越具体的物象,画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感悟。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谢赫的“气韵生动”、倪璜的“逸笔草草”、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都体现了“大象无形”的审美(  )‎ 自古以来,“书画同源,诗画互补”是中国画的重要特色。历代画家都强调画家除了——①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像王维和苏轼,他们既是(  )的文学家,_____②。苏轼“诗画本一律”“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的思想,欧阳修“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的诗句,都强调画家要有诗人的深思妙想与高雅情趣,善于在画境中营造诗境。没有深厚的文化修为以及独特的领悟力,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表现力的中国画来。‎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无论时代如何发展,————————③。在当前中西方艺术思想碰撞与交锋的过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文化价值,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隐含   出发    倾向     名垂千古 B. 蕴含   出发     取向      名垂千古 C. 蕴含   着眼点    倾向      彪炳千古 D. 隐含   着眼点    取向      彪炳千古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画以营造意境为追求,而意境是画家超越具体的物象,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感悟。‎ - 28 -‎ B. 中国画注重营造意境,而意境是超越具体的物象,画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 C. 中国画视营造意境作为追求,而意境是超越具体的物象,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画家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 D. 中国画注重营造意境,而意境是画家超越具体的物象,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7. B 18. D ‎ ‎19. ①要有精湛的笔墨技艺②也是成就卓越的书画家③传统文化都是中国画的根基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第一处,隐含:隐约含有、暗中包含。蕴含:里边含有,包含,较为抽象。这里强调中华传统文化里面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应用“蕴含”。  ‎ 第二处,出发点:最主要的动机或着眼点。着眼点: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这里强调弘扬中华文化正是中国画创新要着重考虑的方面,应用“着眼点”。  ‎ 第三处,倾向:偏向于一方,还指发展变化的趋势。取向:选择确定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方面、方向。这里是说这些著名画家画画方面的特点都体现了“大象无形”的审美方向,应用“去向”,搭配“审美”。  ‎ 第四处,名垂千古: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这里形容这些文学家名声一直流传,并不是说业绩,应用“名垂千古”。‎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 28 -‎ A项,结构混乱,属于句式杂糅,句子的宾语中心词应是“感悟”,应该在“传达出”后加“的”。‎ B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意境”,后面暗换为“画家”,需要在“独特的”前加“以”,将“画家”放在“超越”前。‎ C项,结构混乱,“中国画注重营造意境为追求”杂糅,要么说“中国画注重营造意境”,要么说“中国画以营造意境为追求”。‎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①语段后面“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应是强调画家本身要具有的基本的素质,可填“要有笔墨技艺”,与“”相对应的可以填“精湛的”加以修饰。‎ ‎②前面说他们既是很有名的文学家,这里要强调他们也是出名的画家,后面可以用“也是”来连接,此处可填“同时也是名垂青史的书画家”。  ‎ ‎③后面在强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文化价值”,这里应再次强调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关系,呼应开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文化基因、价值源泉”,可填“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画笔墨精神的根基和脉络”。‎ ‎【点睛】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 ‎(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2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请把所给材料组成适合指定情境的对联。‎ 材料:白日  何处  我  拔地  秋水  黄河   第一楼 珠帘  画栋   人  凌空  独游 长江   三千丈 ‎(1)题鹤雀楼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 ‎(2)题滕王阁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2). (2)珠帘画栋人何处 秋水长江我独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要求掌握对联式仿写。写好对联的关键要注意“词对”和“意对”,所谓“词对”主要指形式上的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平仄相对等,所谓“意对”主要指感情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能够相对。‎ 本题首先要了解和鹳雀楼和滕王阁相关的诗词,鹳雀楼相关的诗句可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材料中可选的词语有:“白日”对“黄河”,然后根据语意可以得知,鹳雀楼是黄河的第一楼,“第一楼”可对“三千丈”。“凌空”修饰“白日”,“拔地”修饰“黄河”。所以鹳雀楼的对联是: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剩下的词语属于滕王阁,按照对联的要求选择对句,“人”对“我”,“何处”对“独游”,按照语意可以得知“珠帘画栋”是一组词,可对“秋水长江”。然后按照语意排列,根据王勃的《滕王阁序》可以得知,上联应是:珠帘画栋人何处,下联是:秋水长江我独游。‎ ‎【点睛】对联的种类有春联、婚联、挽联、寿联、书画联、行业联等。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对,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同,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忌重字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重复。做对联题必须要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了解常规的对子,了解对联的基本原则,并且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文学常识。对对联时,需要切合题目要求,针对具体场景,积累足够的同义词反义词使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相关或相对的事物。‎ ‎21.观察下面的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月朦胧鸟朦胧”这一中心,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90个字左右。‎ ‎【答案】晚霞早已经褪去,月儿却没有如期而至,漠漠 - 28 -‎ 云彩隐约可见,远远近近的苇草东一棵西一棵慵懒地站立,朦朦胧胧的,鸟儿也倦了,倚靠在桅橘般的苇秆上,既不发问也不回答,共同守候这份静谧。‎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作答前,要认真观察画面。然后围绕题干中“月朦胧鸟朦胧”这一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首先要点明时间,应是傍晚时分;画面上淡淡的云彩,还有苇草和小鸟;要通过语言描述出一幅“月朦胧”“鸟朦胧”的安静的画面,体现出一种静谧的意境。考生在答题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和字数的限制。‎ ‎【点睛】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步骤:  ‎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冬天到春天,时光走了两季;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78天、经历了凶险之极的彭博,因为人间大爱,战胜了死神。出院时,彭博对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谢。他说:“治病救人,在你们看来,是尽职尽责;但在我看来,是给了我生命。”‎ 彭博感恩的话语中含有多元视角:“治病救人”在医者的自我视角中也许微不足道,在患者的他人视角中却无比伟大。自我视角中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该做的事,也能获得他人视角的点赞;自我视角很伟大的人,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也难逃他人视角的差评。‎ 当然,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视角的伟大而写就非凡人生,伟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视角的普通而更加伟大。‎ 那么,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视角,又渴望获得怎样的他人视角,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测试 ‎【答案】例文 - 28 -‎ 非凡巅峰源于平凡之路 珍珠有美丽的外表,无数爱美的女士为它而着迷;蝴蝶有华丽的外衣,多少天真的孩童被它所吸引。‎ 女士可否知道,珍珠原是那沙滩上平庸的砂砾;孩童可否知道,蝴蝶原是那草丛中平凡的毛毛虫。‎ 平凡之人用志气磨去那平凡之石化为非凡的珠;平凡之人用信念褪去那平凡之茧化为非凡的蝶。‎ 有志之人,即使出身卑微也能鹏程万里。美国“伟大的解放者”林肯出身于贫苦之家,仅仅拥有小学文化的他只有四处为他人打工才能勉强度日。但即使是这样的低微也不能阻碍他的成功之志,他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自学法律,通过艰苦的奋斗他终于成功当上律师。可是他的志向还未止步,他挺身闯入了政界并最终以50岁高龄当选美国总统。林肯的出身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可有志之人不畏于身份的卑微,坚定的信念使他成为了一粒珍珠,闪耀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有志之士,即使身体残疾也会身残志坚。出生于中国一个平凡家庭的王苏菁,出生时因难产使他罹患脑瘫,但他的心志不残。他像霍金一样坚忍不拔,他用努力;来证明自己,他在吉林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生物协会所认可,他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版霍金”。虽然出生的不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可有志之人却无视身残的障碍,坚定的信念使他化茧成蝶,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绚烂。‎ 无志者,像依赖温室的花朵,禁不住风雨的拍打。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成龙之子房祖名被过分溺爱,身出名门的他就像那花朵一样,即便美丽,却少了那份坚韧,却少了那股向上奋进的精神。那些生长在最艰难环境中的人有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有经过努力拼搏从而变得不平凡的信念。‎ 虽平凡但进取,用自身的能量也能使之不平凡。现代雷锋郭明义,身为普通工人,但有奉献的爱心。他奉献自己的大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帮助他人。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生命的坚毅和价值,展现了自己的不凡。‎ 正如毕淑敏所说:“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指和手掌的力量。”踏实尽责,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用志向作为向导,用信念作为动力,走完自己的平凡之路,登上平凡的人生巅峰。‎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暗含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材料关注社会热点,由战疫中的一个镜头引出“不同视角看人生”话题;话题内涵丰富,有“我是谁”哲学命题成份,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多元化视角”思维能考查考生思维广度和深度作文关键能力;考题切中了中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内容,引导考生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深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出“立德树人”考查目的。‎ 材料内容有四段。‎ 解读①段:引子。彭博的话是关键信息。医生以平凡的工作职责来完成治病救人的工作使命,病人向医生再三鞠躬致谢表达救命之恩。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你的平凡就是我眼中的伟大。”‎ 解读②段:引申。由具体的事件引申到一个“二元视角”,阐述正反两种内涵。‎ 正:自我视角平凡,做该做的事;他人视角看“你”很伟大,并点赞;‎ 反:自我视角伟大,却做了不该做的事,他人视角看“你”很差劲,给差评。‎ 核心信息: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该做”和“不该做”“平凡”和“伟大”“点赞”和“差评”。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平凡之人做该做的事,因平凡而伟大;那些自视过高之人,做不该做的事,往往难逃追责和差评。”‎ 解读③段:拓展视角已经转由“二元”转向“多元”,有两个意思:‎ ‎1.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视角的伟大而写就非凡人生。‎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很普通;但是普通的人珍视自己的存在,发掘自身的潜能,或善待平凡的职业,乃至怀有高远的追求,也能成就非凡,演绎精彩。‎ ‎2.伟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视角的普通而更加伟大。‎ 分析:许多伟人或名人,他们把自己看得很普通,姿态很低,所以接地气,得民心,正是因为这份回归“普通”、自认“平凡”的心,让他们更显伟大。‎ - 28 -‎ 解答本题,考生需要深思两个主要内容,即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视角?渴望获得怎样的他人视角?万象归一。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伟大的人,无论是自我视角还是他人视角,都要恪守一个准则: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有一种尽己所能的责任担当,有一种虚己待人的谦卑自持,这样才能平凡中见伟大,伟大中寓平凡。不论是哪种视角,我们都应该坚守我们的职责操守,为人做事有底线,我们每个人对这样的人都抱有崇敬之心,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论述的角度是多元化的。指向只有一个: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比如从“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国防卫士,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人民公仆,“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在平凡岗位上铸就生命的精彩华章,擦亮了道德星空,树起了时代标杆,挺直了民族脊梁。‎ 参考角度:‎ ‎①自我角度。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材料中医生所言,治病救人,这就是我的平凡的工作职责。答案就是做该做的事,体现出一种责任、担当和奉献。一个人希望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我很平凡,哪怕我很伟大。这里面有奉献和谦逊的品质。‎ ‎②他人角度。怎样看待他人?材料中的感染新冠病毒的彭博,医生就是他的救命恩人,鞠躬致谢,终身难忘。答案是学会铭记和感恩,并的过来影响和激励自我。‎ ‎③平凡角度。平凡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担好自己的一份责,这是最平凡的道理,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伟大的人,自认为自己很平凡,所以才伟大。‎ ‎④伟大角度。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就是伟大;平凡的人有远大的志向,能成就人生的伟大;伟大的人从不自认为伟大而高高在上,他们的伟大寓于这份平凡之心。伟大的人,做出不该做的事,声名门败裂,沦为渺小和低劣。‎ 参考命题:‎ 人生恰如多棱镜;多元视角下的精彩人生;平凡与非凡;你眼里的平凡,就是我心中的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感谢你的平凡,成就人间不凡;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做好本分事,已是不凡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精彩人生各不同;伟大的时代由平凡者创造;立足本职,缔造不凡;以我草色微,赠君春意浓;既如微尘小,亦若天地宽;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明珠孕于凡贝;平凡也精彩,最美普通人;受光庭户,何妨照四方?感谢人世间的平凡;做好自己,就是不凡;绽放平凡人的精彩;珍视平凡人生,抵达不凡之境;归于平凡的伟大;低到尘埃里的伟大。‎ 行文构思:首先拟一个观点明确的标题,如《非凡巅峰源于平凡之路》;然后开篇用珍珠、蝴蝶的自然引题,句式整齐;正文部分列举事例阐述平凡如何达到非凡,结尾部分引用毕淑敏的名言收束全篇,呼应标题。‎ 素材:‎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3.自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论语》)‎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 28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名言警句)‎ ‎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金缨《格言联壁》‎ ‎8.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拿破仑、高尔基,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9.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10.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11.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12.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13.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的渺小。—— 约翰·保罗 ‎1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仲马 ‎15.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穆克 ‎16.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17.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马明·西比利亚克 ‎18.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9.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20.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21.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有的人》臧克家)‎ ‎2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5.只要人人进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曲《爱的奉献》》‎ ‎26.“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28.你只管善良,福报已经在路上。‎ ‎29.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30.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28 -‎ ‎31.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视角?这是一个人如何定位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自我评价——我眼中的自己。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自己我的人生定位也不尽相同,但只要在社会上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自己角度看,做好了自己,也就无怨无悔;从他人角度看,这样的“你”是了不起的,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 ‎32.渴望获得他人怎样的视角?这是一个人渴望得到他人认同的问题。也就是他人评价——别人眼中的我。“马斯洛效应”认为人的最高心理需求是“被人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平凡人和普通人都一样,都需要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价值认可,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其实这里面是一个辩证关系,一个人做好了自己的事情,自然能获得别人的认可,点赞也是必然;一个人如若做不该做的事情,你在平凡中渴望伟大那是笑话,你自认伟大又有什么意义呢?而那些伟大的人,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事,做出了名堂还自认普通,这才是高境界。‎ ‎33.经此一疫,中国人民有很大的牺牲,单是医务人员就有1716名感染新冠肺炎,更有一些人最终以“烈士”的形象让我们铭记。我们应该在悲伤、感恩的同时,珍惜当下,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去理解生命更深层的内涵。我们都以普通人为起点,都应该有“不普通”的自我视角,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那样,我们都能彼此获得“不普通”他人视角。‎ ‎34.大学保安奋发图强考上名牌大学,快递小哥脱颖而出夺得诗词大会冠军,中国技工刻苦钻研勇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他们在平凡中成就了伟大。奋战在扶贫一线的“80后”驻村干部,用脚底泥土滋养大山深处的小康;在实验室中起早贪黑的“90后”科学家,以才华和智慧构筑指引未来的科研高地;还不满20岁的“大国工匠”,勇夺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项,用一身本领成就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还有千千万奔忙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流动中国”…… 14亿平凡的中国人创造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8 -‎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