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检测 ‎ 高二语文试题(2019.4)‎ ‎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纵观中西古代艺术史,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理性精神。‎ 中国从先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美,到两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代韩愈等人的“文以明道”,到宋代程朱理学的“言理不言情”,弘扬的都是理性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鲜明地倡导人的理性精神。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每个人都应该有知识。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用,他在《理想国》中就把培养哲学家作为社会的头等任务。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不只文学艺术,其他艺术也体现了这一理性精神。建筑不只是为避风雨,更是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音乐舞蹈等表演不去创造幻觉的真实,而是更多诉之于理解、想象的真实。这明显高扬的是人类的理性精神。‎ 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人来到这个社会,就一定要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意识,不同的意识导致不同的面孔。社会角色规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以及相联的行为模式,预定了处于该位置上的人的言谈举止的基本准则。在儒家思想起主导作用的中国艺术王国中,人的角色意识非常强烈: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孔孟制定的这些道德规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绳。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服从的是前者。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王昭君因爱国纵身投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程婴以父子的死来救孤儿及全国的孩子;而公孙杵臼则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使程婴父子活下来。在面临生死的重大时刻,他们几乎都不存在心理上的冲突,都没有“自我感情”的考虑;考虑的只是个人在社会上所处的某一地位并由此而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中国人是重社会而轻自我,西方人是重自我而轻社会。这并不准确,起码在古代社会不是这样。荷马史诗中的氏族首领大部分都是勇敢无私的。阿喀琉斯的母亲曾经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者过和平生活而长寿,或者在战斗中早死。为了得到荣誉和尽职,他选择了第二种命运。赫克托尔的妻子规劝丈夫不要上战场,他响亮地回答:“保卫特洛亚是我的职责。”‎ 中西方古代艺术所揭示的人的社会角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层认识。人一生下来,就首先面临着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人的角色意识是处理好这种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是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必要环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从中产生的。它高扬的是人的自觉性,是人的理性精神。‎ 当然,高扬理性既有正价值,亦有负价值。人一切从社会要求出发,扮演好自己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势必把自己看成是具有群体生死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个体;势必以理驭情,以社会利益来压制个人的欲望。这样,个体的主观情感、本能欲望被排斥在精神生活之外;合理的要求常常被当作有害的东西而加以压制,个人的创造探索也往往被视为异端而遭扼杀。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艺复兴史纲》,有删改)‎ ‎1.关于“理性精神”,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理性精神是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精神。‎ B.理性精神表现出的纯粹的哲学思辨,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中也有体现。‎ C.理性精神在古代西方也很受推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就是西方文化传统的精髓。‎ D.理性精神不只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建筑、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领域也有明显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用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强调培养哲学家的看法,阐明了古代西方也注重倡导理性精神。‎ B.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法,用中外古代故事证明正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产生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境界。‎ C.屈原投江自尽,介子推割股奉君,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D.文章第五段在前文论证高扬理性精神具有正价值的基础上,又辩证分析了其消极作用,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3.下列关于“社会角色意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意识又让人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社会上。‎ B.王昭君、程婴等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社会角色意识,反映出儒家道德规范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准绳。‎ C.阿喀琉斯最终选择在战斗中牺牲的命运,体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勇敢无私”的社会角色意识。‎ D.人们只要有了社会角色意识,就会产生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开会 王安忆 ‎ 县里号召开三干会的通知发下来了。“三干会”的全称是“农村干部会”,即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规模很大。‎ ‎ 收到通知后,大队里就开始筹划去县城开会的事情。先是定开会的人。再要定的是必须带个做饭的去,叫谁去呢?就叫孙侠子去。孙侠子这姊妹聪明肯干,而且没小心眼儿,前说好了婆家,沫河口的,来年就要出门子了。孙家人会过日子,到了开春还有两顿稀一顿稠,从来不欠账,是个正经人家。第二条要筹划在哪做饭,还是像往年那样,在大队会计的表舅家。事情就这么筹划下了,很顺利。‎ ‎ 孙侠子也开始筹划了。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过门子了,在家做姊妹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 ‎ 孙侠子最后决定的是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黑和黄两种颜色的格子,里头衬了毛线衣,是婆婆家送的聘礼,一斤半毛线,还是从蚌埠买来的。在这开春不久的气候里,她这一身有些单薄了;可县城百貨楼里的那些女营业员,一冬都不穿棉裤,不是也没冻着。‎ ‎ 太阳也近午了,队长从台子上走过,喊她走了。一路上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县城南头的分洪闸。到了分洪闸跟前,他们就跟孙侠子分手了,他们要到县城北头的人民剧场报到,开会。孙侠子一个人从分洪闸旁边的一条坡道,缓缓地走到了底下。‎ ‎ 到了县城街上,太阳正晌午。孙侠子首先去了百货大楼,是在县城中心,两条大街交界的地方,年前起的二层楼。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铺面很大,四圈都有柜台,中间还有一圈,依然很宽敞。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孙侠子弄明白了从哪里上楼,可却没了上楼的兴趣,还是走了出去。‎ ‎ 街上更静了,太阳呢,也更暖了。孙侠子穿了这一身,正好。孙侠子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莱,又见有卖小糟鱼的,卖鱼的是个猫子,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有二斤的光景。还剩一些钱,留着买油醋。这下就齐全了。‎ ‎ ‎ ‎ 提了这么些东西,往回赶着,又有一摊子做饭的事等着她,孙侠子就不由地郑重起来。走过百货大楼,她也没停留,而是一径地走过去,眼都不回一下,心里嘀咕着:人家有事!她的衲得很结实的布鞋底,快快地擦着水泥的街面。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 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 ‎ 她顺了坡道七拐八绕地进了大队会计他表舅家的小院。家里只有老奶奶和孙子在,表舅和表妗还没有回来。老奶奶说,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孙侠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这样几个下酒菜:烫菠莱、拌辣皮、煮小鱼、腊肉炒鸡蛋。稀的喝面条,千的贴饼子。真是一顿很丰盛的宴席。她合计完了,就动起手来。孙侠子将水倒进缸里,便切腊肉,切辣皮,装上盘子。老奶奶烧了一锅疙瘩汤,点上香油,满屋都飘香。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进去了,说:给我小表弟吃。转身就去和面,擀面。等她把面条细细地切出来,抖落开,老奶奶那边已经和孙子在喝疙瘩汤了。‎ ‎ 这边油进了锅,那边她方才打鸡蛋。她将鸡蛋哗哗地打起老高,就像连在筷子上似的,渐渐起了沫。她斜了碗,一溜圈下了鸡蛋,打松的鸡蛋一着热油,“潽”地起了半锅,再下腊肉,一起翻炒。真过瘾啊!孙侠子什么时候这么痛快地大油热锅地炒过菜?过年时,下材料的莱都是她娘上灶,怕她糟蹋了东西,可她不是炒得很出色!不仅菜炒得出色,时间也扣得准,她这边刚起盆,那边,开会的人就来了,堂屋里坐得满满的。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 ‎ 屋里的酒喝上劲了,猜起拳来。孙侠子往匾里的面条上抖了一些面,再提溜了几下,怕它们粘了。这时候,孙侠子才觉出身上有些冷,忙出的一身汗,又在风里站了一时,吹凉了。她往灶里添进一些掰碎的秫秸,让火种略旺一点,又往灶下偎了偎。不知什么时候,孙侠子睡着了,这一个瞌睡也不知是一眨眼工夫,还是一大会儿。她醒来时,听到堂屋里还在闹酒呢!这些爷儿们,一喝上就忘了时间。那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吗?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小说关于孙侠子“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的文字,暗示了孙侠子对此行的重视程度以及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复杂心境。‎ ‎ B.小说以孙侠子为视角,展示了县城的景致风貌;而这些景致的叙写,也暗示了城乡的差别和不同的人情人性。‎ ‎ C. 小说中“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虽未出场,却与乡村姑娘孙侠子形成似有若无的联系,成为她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窗口。‎ ‎ D.小说以“开会”这一生活事件为背景,借助孙侠子为会员做饭的日常化情节,表达了乡民渴望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 ‎5、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简要分析孙侠子的具体心态。 (6 分)‎ ‎6、小说在淡化情节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细节化描写,请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吏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谘祭酒。‎ 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顗遇害,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 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 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B.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C.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D.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尚书郎,官职名。东汉始置,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D.左右,左右两边。文中指在旁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句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彬少称雅正,不汲汲于权位。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顗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王彬能够得到族人信任。他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4分)‎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3分)‎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 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自嘲之意。‎ ‎12.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 ,_________ 。‎ ‎(2)《石钟山记》中苏轼提倡实践考察弄清事物真相,反对 , 。‎ ‎(3)《登泰山记》中描写看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的两个句子是 , 。‎ ‎(4)《老子》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通达的两句是 , 。‎ ‎(5)《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这两句话是 , 。‎ ‎(6)王国维以词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经三种境界,第二境是 , ,即奋斗求索阶段。‎ 三、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及课外阅读(共8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典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 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水到渠成  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B.水到渠成  一应俱全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C.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D.顺理成章  一应俱全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1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1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 A. 于反复不宜卤莽 B. 大道之行也 C. 佳冶窈窕赵女 D.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8.下列句子和例句用法一样的一项是(3分)( )‎ 例:既来之,则安之 A. 蚕食诸侯 B.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C. 抑本其成败之迹 D.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为 何以伐为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 B.而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C.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 信而见疑 D.以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0.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三项句式不一样的一项是(3分)( )‎ A. 而辙也未之见焉 B. 无乃尔是过与 ‎ C. 观其容貌之秀伟 D. 何以伐为 ‎21.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很多处写到了歌声,下列关于歌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孙少安听到这甜蜜的歌声,他想起来以前自己和田润叶正是一块坐在这河边的。)‎ B.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条船?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根杆?几十几个艄工来把船扳?‎ ‎(孙少安在黄河边,看到船工们都光着身子,拼命地喊着这歌曲。)‎ C.快乐的风啊,你给我们唱个歌吧!谁要快乐就能微笑,谁要做就能成功,谁要寻找就能得到。‎ ‎(这是苏联电影《格兰特船长的孩子们》中的插曲,是田晓霞喜欢唱的歌。此时她和孙少平开始交往,怀着兴奋的心情。)‎ D.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王满银离家在外,兰花在山里劳动时,她常能听见不远处沟坂上传来那种酸溜溜的信天游。)‎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2019.4‎ ‎ ‎ ‎1.D A项,“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精神”错,原文第二段为“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用”;B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为“这种理性,不仅仅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应是“理性精神”,不是“哲学思辨”;C项,没有柏拉图,原文第二段为“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 ‎2.B 论据和论点关系错,应该是证明“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 ‎3.D “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第四段为“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从中产生的”。‎ ‎4、D(文中没有改变命运的主题体现)‎ ‎5、①出发之前,憧憬新事物,渴望发生不寻常的事情做纪念。②初到县城,感到格格不入,自卑窘迫。③买菜途中,逐渐找到了城里人的自信状态。④做好饭后,仍在惦记老奶奶在外做工的儿子儿媳,想了解城里人的生活。(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6、①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孙侠子做饭时给老奶奶的孙子打鸡蛋的细节,表现出孙快子质朴又伶俐的个性。②延缓了情节的推进(大量生活细节淡化了情节的戏剧性):文章通过穿衣、买菜、做饭等琐碎具体的日常组节,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舒缓了情节节奏。③有助于表达主题:小说通过农村姑娘孙侠子走向陌生世界时的言行和心理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④这些细节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不夸张,简笔勾勒,让读者在细节书写中品味人生况味。(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7.B(“何跪之有”是宾语前置,不宜断开。“殊无惧容”不宜断开。)‎ ‎8.D (“然视其左右”中的“左右”意为“左边右边”。)‎ ‎9.D (原文“深以为恨”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 ‎10.(1)这就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所以”“同异”、“及”每处1分,句意1分,共4分)‎ ‎(2)(3)(4)略 ‎11.B (B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 ‎12.(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抒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 ‎13.(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4. B [从文意来看,括号内的句子是过渡句,括号后的句子强调的是“新意”,而不是“打开方式”,据此可排除A、C、D三项。]‎ ‎15.C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顺理成章: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根据语境,应选“顺理成章”。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根据语境,应选“包罗万象”。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无病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根据语境,应选“无病呻吟”。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根据语境,应选“鱼目混珠”。]‎ ‎16.A [B项,语序不当,应先“想象”,再“建构”。C项,递进关系不当,根据语意,应先说“大历史”,再突出“小人物”。D项,搭配不当,“建设”应改为“建构”。]‎ ‎17.C ‎ ‎18.D ‎19.B ‎20.C ‎21. 答案D. 兰花听到的信天游应为“人家都是一对对,孤零零撂下你干妹妹。卷心白菜起黄苔,心上的疙瘩谁给妹妹解?打碗碗花儿就地地开,你把你的白脸调过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是金波立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地唱着的歌,唱着他与那位藏族姑娘爱情的赞歌。‎ ‎ ‎ ‎ 参考译文:‎ 王彬字世儒。从小就以品行端正著称,二十岁时,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后来与其兄王廙一起渡江,任扬州刺史刘机的建武长史。元帝召他为镇东贼曹参军,转任典兵参军。参预征讨华轶有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他为尚书郎,以道路险阻没有就任。升任建安太守,调任义兴内史,没有就职,转任军谘祭酒。‎ 中兴以后,逐渐升任侍中。堂兄王敦举兵入石头,皇帝派王彬去慰劳。正碰上周顗遇害,王彬向来与周顗友好,就先去哭周顗,非常悲痛。然后去见王敦,王敦奇怪他面有悲容,就问他为什么。王彬说:“刚刚去哭伯仁,感情还没有平复。”王敦生气说:“伯仁自己招致处死,而且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你,你这又是为什么!”王彬生气地数落王敦说:“兄长起兵造反,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灾祸殃及家族。”言辞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大怒,厉声说:“你狂妄悖乱到这种地步,以为我不能杀你吗!”当时王导也在座,很为他担心,劝他起身谢罪。王彬说:“自从有脚病以来,见了天子还不想拜,现在怎能下跪!这又有什么可谢罪的!”王敦说:“脚痛哪比得上脖子痛?”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后来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王彬苦苦劝谏。王敦变了脸色,示意左右把他抓起来,他严肃地说:“君往年害兄,现在又要杀弟吗?”在此之前,王彬堂兄豫章太守王棱被王敦杀害,王敦因王彬是亲戚所以容忍了他。‎ 王敦死后,王含想投奔王舒,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含:“大将军平常和王江州关系怎么样,你还想投奔他?”王应说:“这就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别人衰危,必定产生怜悯恻隐之心。而王荆州墨守条规,岂能超越常规行事!”王含不听,于是一起去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投入江中。王彬听说王应要来投奔,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感到十分遗憾。‎ 王敦之乱平定后,有关部门上奏说王彬和兄弟之子安成太守王籍之是王敦的亲戚,都应除名。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的近亲呢。”就宽恕了他们。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