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虚词教案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 掌握常见的实词含义及推断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常用的18个虚词并在对比中辨别它的用法。 3. 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能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方法。 4. 把握常见的偏义复词、古今同形异义词 5. 掌握文言固定结构 6. 把握筛选信息试题和综合试题答题技巧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掌握常见的虚词 复习过程 1、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巩固练习]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转折)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顺承)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并列)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修饰) 5.骊山北构而西折。 (杜牧《阿房宫赋》,并列) 6.不敢言而敢怒。 (转折)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并列) 8.谁得而族灭也。 (修饰) 9.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苏轼《石钟山记》,顺承) 10.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苏轼《石钟山记》,修饰) 11.壮士听而下泪。 (顺承) 12.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虎丘记》修饰) 1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修饰) 1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顺承) 15.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转折) 16.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转折) 2、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巩固练习] 1、而此独以钟鸣,何哉 (为什么)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 3、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4、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5、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蜀道难》,多么) 6、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什么) 7、如太行、王屋何? (怎么样) 8、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9、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多么)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什么原因) 3、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巩固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疑问)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反问)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然) 4、其皆出于此乎 (揣测) 5、吾尝疑乎是 (对)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于)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在) 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感叹)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商量) 10、巍巍乎可畏 (然) 11、于是乎书 (表停顿) 4、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巩固练习] 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于是)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4、视之,乃庞德也 (就是)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竟然)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可是)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是) 9、唯虚心乃能进步 (才) 10、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才)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然) 12、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就,表顺承) 1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司马迁《鸿门宴》,于是) 14、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张衡传》,才) 5、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巩固练习]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他们的) 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它的)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中的) 4、亦各言其志也 (自己的) 5、妻跪问其故。 (代事)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难道)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那个) 8、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那) 9、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这种) 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还是)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12、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 13、吾其还也 (《崤之战》,还是,表祈使语气) 1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 15、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她的) 16、其能久存乎 (韩愈《祭十二郎文》,难道,语气副词) 17、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韩愈《祭十二郎文》,那,代词) 18、其然乎?其不然乎? (韩愈《祭十二郎文》,表选择,连词) 19、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韩愈《祭十二郎文》,大概,语气助词,表揣测) 20、其无知,悲不几时 (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果,连词,表假设) 21、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那) 6、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巩固练习] 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暂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 (将要)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而且)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况且)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尚且) 6、三军既惑且疑 (又)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况且) 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一边、又) 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那么)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况且) 1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将近) 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白马篇》,尚且) 13、且臣少仕伪朝。 (《陈情表》,副词 况且) 1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而且) 15、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五人墓碑记》,并列) 7、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巩固练习]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如果)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像)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至于) 5、若辈得无苦贫乎 (你们)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 (你的) 7、天若有情天亦老 (如果)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假如) 9、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象) 8、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巩固练习] 1、某所,而母立于兹 (处所,地方)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字结构) 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的方法)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的原因) 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被) 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所字结构) 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座) 8、从弟子女十人所。 (大约)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所字结构) 10、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的) 11、或因寄所托 (所爱好的事物) 1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的原因) 1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的) 14、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虎丘记》,凭借……方法) 9、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2)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 [巩固练习]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成为 ) 1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替) 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做) 14、何以伐为 (语气助词,呢) 3)子墨子解带为城 (作为 ) 1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替) 4)项燕为楚将 ( 是 ) 16、客何为者也 (做,干) 5)窃为大王不取也 (认为 ) 17、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 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被 )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 1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动词,治理;介词,被)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心理 ) 20、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治理) 21、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 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 (担任) 11)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为了) 10、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论语》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词 相当于“之”。例: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师说》 4.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5.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6.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7.副词 怎么、怎样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巩固练习] 1.则将焉用彼相与 ( 怎么) 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它)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之) 4.焉用亡郑以陪邻 (怎么) 5.则牛羊何择焉? (呢) 6.予得专而名焉 (代词,它,愚溪) 7.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词,于此) 8.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语气助词) 11、也 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巩固练习]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判断)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释) 3)是说也,人常疑之。 (停顿) 4)苟政猛于虎也! (感叹) 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反问) 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祈使)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疑问) 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肯定) 12、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助词 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以为 以之为 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巩固练习]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来) 2.虽董之以严刑 (用)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4.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因) 5.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凭) 6.谨拜表以闻 (而,表承接) 7.臣俱以表闻 (介词,用)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 9.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连词,因为) 10.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连词,因为) 1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来) 12.天将以酬长厚者。 (用) 13.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 1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把) 15.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且) 16.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 17.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来) 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用) 19.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而) 13、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巩固练习] 1.因遗策 (动词,沿袭) 2.因利乘便,分裂天下。 (介词,趁着) 3.因河为池 (介词,凭借,依据) 4.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介词,趁机) 5.因退而再拜。 (连词,于是)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由于) 7.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 8.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于是) 9.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趁机) 10.因拔刀斫前奏案 (于是) 11.变法者因时而化 (根据) 1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 13.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而) 14.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为) 15.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沿袭) 16.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于是) 14、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巩固练习]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被) 2.虎兕出于柙 (从) 3.谋动干戈于邦内 (在) 4.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 5.而耻学于师 (向) 6.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 7.其皆出于此乎 (在) 8.东流入于潇水 (到) 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 10.月出于东山之上 (从) 11.今是溪见辱于愚。 (《愚溪诗序》,被) 12.贫者语于富者曰 (对) 13.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和、跟) 14.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到) 15.墨子闻之,起于鲁 (从) 16.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在) 1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 18.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给) 15、与 一、作介词 “跟”、“同”、“替”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为,替) 二、作连词,可译为“和”、“跟”、“同”。 1、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巩固练习]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交好,亲附) 2.与而三矢 (给) 3.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献给) 4.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 (给)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处) 6.孰与君少长? (跟) 7.岂非士之愿与? (吗) 16、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巩固练习]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却) 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就)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就)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就是) 5)临视,则虫集冠上 。 (原来) 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已经) 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就,表条件) 8)公使阳处父追之,则在舟中矣。 (已经) 9).但过午则日光射人。 (《虎丘记》 就) 10).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勾践灭吴》 就) 11).每闻琴瑟必音,则应节而舞。 (就) 17、者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可以译为“。。。。。。人”、“。。。。。。的事物”、“。。。。。。的原因”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2、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相当于“个”“样”等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 4、"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5、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何者?上下之分也。 6、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近者奉辞伐罪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8、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如: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9、“者”前有以名词为主的中心词, “者”为定语后置的 标志。 如: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巩固练习] 1)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的人)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的样子) 3)陈胜者,阳城人也 (句子提顿)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的原因) 5)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表假设?无意义?) 6)二者不可得兼 (种) 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的人) 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用于时间词后,表停顿,不译) 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表陈述) 10)亚父者,范增也 (提顿) 1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的人) 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句末疑问助词) 18、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巩固练习] 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这些话)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的 兵器)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的) 4)王见之,曰:“牛何之?” (他 往) 5)然后驱而之善 (向) 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些) 7)何功之有哉? (宾语前置) 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 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主谓之间) 10)石之铿然有声者 (定语后置) 11)是寡人之过也 (的)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宾语前置的标志) 1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的,结构助词) 14)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动词,往,到) 15)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宾语提前的标志) 1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