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2017-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2017-09)

梁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其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公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在法家看来,国家设置各级各类行政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履行为公的职责,分担公共社会中的事务性工作。《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慎子•威德》中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为平天下而立天子,为治国家而立国君,为管理公事而立官长。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申子•大体》也有:“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要求“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而是“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选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秦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都主张放权给大臣,让君主逸乐,大臣任劳,因此,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 B.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虽然遴选出来的官员并非圣贤,但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C.法家要求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一点对当今社会治理,官员执事也有一定的启发。‎ D.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认为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极容易对公共责任起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阐述了儒、墨、法三家之不同,重点阐释了法家、儒家之体系的内涵。‎ B.第一段向读者阐明了儒家、墨家崇尚圣贤,道家对于圣贤理性抵制,法家则提倡尚法不尚贤,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这一观点。‎ C.文章第一段先总说,接下来的四个段落均为分说,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其中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法家的治理思想。‎ D.文章最后点明了“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即使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的官员,在事务没有处理好时,依然要受到谴责和制裁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法家所设立的法,维护了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了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B.“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客观进步的。‎ C.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法家为官员问责机制提供了早期的简单形态。‎ D.法家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凡事一决于法,托是非于赏罚且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但问责的主体是君王,又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傻子”创造奇迹 卡瓦诺·科伦 就在我为那些次品牛仔服发愁的时候,邻居沃德跟我说:“卡瓦诺,你不如将那些牛仔服拿到安娜太太家去吧,或许她正需要呢!”我看着一脸坏笑的沃德,不相信地问:“可我这些牛仔服都是为那些年轻的顾客准备的,安娜太太怎么会需要呢?要说给她的儿女还差不多,可她根本就没有儿女。再说,这些牛仔服可都是卖剩的次品,她要来有什么用?”沃德说:“这可是安娜太太让我跟你说的,信不信由你!” ‎ ‎  望着沃德远去的背影,我犹豫了。因为是第一次做牛仔服生意,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在将牛仔服卖出去一大半时,才发现里面夹有一些次品。退货的时间已过,发货商肯定不会认账,如果这些牛仔服处理不出去,这次生意肯定会亏本。 ‎ ‎  最终,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安娜太太家。出乎我意料的是,安娜太太竟然很高兴地按市场价买下了我那些处理不了的次品牛仔服。我小心地提醒说:“安娜太太,您可得看清楚了,这些可都是我处理不了的次品牛仔服,您真的需要它们吗?”安娜太太眉开眼笑地边将牛仔服往自己的身上比划,边说:“怎么会呢,这么好的牛仔服怎么会是次品呢,你瞧瞧,穿在我的身上是不是很好看?”说实在的,那些牛仔服穿在安娜太太的身上一点儿也不好看,但为了能将那些牛仔服推销出去,我只得含糊地点了点头。我在心里跟自己说:“说不定安娜太太就喜欢这样的牛仔服呢。” ‎ ‎  从安娜太太家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发现保罗正提着一袋运动鞋往安娜太太家走去。我问保罗这是去干什么。保罗说:“你知道的,我做运动鞋生意亏了本,有一些款式陈旧的鞋子卖不出去,安娜太太让人捎信给我,说她正需要这些鞋子,所以我决定将这些鞋子拿给安娜太太看看。” ‎ ‎  跟保罗告别后,一位瘸腿乞丐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摸了摸口袋,对他说:“对不起,我身上没带零钱。”他说:“先生,不要紧,我只是想向您打听一下,您是从安娜太太家出来的吗?”我说“是的。”他高兴地说“那真是太好了,只要安娜太太在家,她就必定会去菜市场,而她在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肯定会给我五美元的!” ‎ ‎  后来,我从人们的口中得知,安娜太太的神经出了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傻子,因为她所做的事情只有傻子才做得出来。 ‎ ‎  突然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安娜太太。她正在接受电视台采访,跟她坐在一起接受采访的还有本市最出名的心脏病医生哈里。原来,安娜太太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几年前哈里医生就断言她活不了多久,可是最近哈里医生对她的再次检查证实,她的心脏病竟然已经痊愈。哈里医生说:“这真是一个奇迹!因为这种病是药物无法控制住的,病人也受不得一点刺激,治愈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且还只能是傻子,因为只有傻子才不会因刺激而受到伤害!” ‎ 电视台的主持人不解地问安娜太太:“您认为自己是傻子吗?”安娜太太说:“不,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傻子,至少以前不是,而且还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以前,我总是为一些小利跟人计较,有时候气得整晚睡不着觉。后来,我发现自己有心脏病,并且听说这种病只有傻子才有治愈的机会,于是我决定要做一个傻子!”主持人接着问:“那您是怎样将自己变成一个傻子的呢?”安娜太太接着说:“其实做一个傻子很简单,那就是只做跟精明人相反的事情就可以了。慢慢地,我竟然喜欢上了做一个傻子,因为我发现自己由原来的自私、狭隘,突然变得宽容、豁达多了。”‎ ‎ (节选自陈永林编著《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看是平淡的叙述,实则别具匠心:“我”正为那些卖不出去的次品牛仔服发愁,却被告知安娜太太正需要,从而形成悬念,引出下文。‎ B.“安娜太太竟然很高兴地按市场价买下了我那些处理不了的次品牛仔服”,既出乎“我”的意料,又与上文“我”的“不相信”“犹豫相呼应。”‎ C.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及动作神态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我”对安娜太太“小心地提醒”,安娜太太“眉开眼笑”地边比画边说等。‎ D.“我”刚从安娜太太家里出来便发现保罗正提着一袋运动鞋往安娜太太家走去,看似巧合,实则是作者着眼文章的整体立意和布局有意为之。‎ ‎5.小说标题中的“傻子”加上引号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傻子”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出国留学人数(万)‎ ‎60‎ 出国留学人数(万)‎ ‎60‎ 留学归国人数(万)‎ ‎40‎ ‎0‎ 近10年中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统计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同时,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文化归属感。‎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4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才略。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进将诛阉官,欲召并州牧董卓为助。公业谓进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又为陈时务之所急数事。进不能用,乃弃官去。‎ 进寻见害,卓果作乱。公业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共说卓,以袁绍为勃海太守,以发山东之谋。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公业恐其众多益横,凶强难制,独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公业惧,乃诡词更对曰:非谓无用,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如有不信,试为明公略陈其要。今山东合谋,州郡连结,人庶相动,非不强盛,然光武以来,中国无警,百姓优逸,忘战日久。仲尼有言:“不教人战,是谓弃之。”其众虽多,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洲,少为国将,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名振当世,人怀慑服。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三也。”卓乃悦,以公业为将军,使统诸军讨击关东。或说卓曰:“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与,窃为明公惧之。”卓乃收还其兵,留拜议郎。 ‎ 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事泄,颙等被执,公业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B.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C.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D. 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卒,士兵的旧称,属政府正规编制的部队。士兵需要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就是不怕死、有虎劲。‎ C.州郡,为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州沿袭九州之分,郡始于秦,完善于汉。‎ D.仲尼,为孔子,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以仁为本思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太出身显贵,多次不就。郑太为司农郑众的曾孙,多次被举孝廉、辟三府,朝廷征召都不去赴任。‎ B.郑太深谋远虑,见机行事。郑太看到何进召董卓相助,劝谏何进,何进充耳不闻,郑太见机弃官而走。‎ C.郑太能言善辩,足智多谋。郑太引经据典,用三条理由陈述山东不值得用大兵征讨,打消董卓的疑虑。‎ D.郑太乐善好施,胸怀大志。郑太在天下动乱之际,宴请宾客,并与宾客中何颙、荀攸等人合计谋杀董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与,窃为明公惧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但因作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②方回:贺铸字。周密此处以方回自比。‎ ‎14.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上阕前三句作者用豪放笔法勾画出一幅威武鲜明的郊野送行的场面,该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B.“宝带”两句使词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的神气。‎ C.“秦关”六句实写友人北上经过的路途和友人走后的作为。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山河依旧。‎ D.下阕最后三句意思是:我的相思之情只能靠折的梅花来表达。表现作者对友人真挚恳切的怀念之情。‎ E.下阕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的情景。“冰河月冻”,这阴冷景象与上阕热烈欢快形成鲜明的对照。‎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死而后已,道路遥远。因此,《论语》中曾子对士人提出“ , ”的要求。‎ ‎(2)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没有噱头和哗众取宠,有的只是单纯汉字知识的比拼。‎ ‎②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大地黄金灿灿,送走了七月流火的时光,夏去秋来,迎来美好的金秋。‎ ‎⑤近年来,为推广宜兰优质民宿,宜兰乡村民宿协会每年都举办乡村民宿节,诚邀海内外旅客来体验宾至如归的美好。‎ ‎⑥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A.②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日前Mayo医疗机构的研究者发现,心音和心脏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这意味着在未来医生可能会把声音分析软件当作一种无创的互补性诊断工具。‎ B.青海16名驴友被困深山,经过30余名民警近5个小时的徒步搜救,终于确定驴友被困大致方位。随后,民警在一悬崖上发现被困人员。‎ C.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围绕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D.连日来,云南彝良交警结合辖区实际,加快了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了持续深入的严管态势,有效遏制和减少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1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牛津字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德顺楼饭庄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王辰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妻子一家五口,住在琅琊区的一个村子里。‎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   ①   ,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  ③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村村通公路,这也给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村村通公路,连接到大城市,方便快捷,肯定能让农民过上跟城市一样便捷的生活,一定能让农民活得健康,比城里人更长寿;其次,村村通公路势必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①村村通了公路也不一定能让农民过得比城市更便捷的生活。‎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新浪微博对年龄在22岁----32岁的人进行的一项网络问卷显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社交软件、明星演唱会、创意广告、个性工艺品、进口电影、美食、减肥、街头采访、炒股、子女教育”等话题较为感兴趣。‎ 请从中选择一两个事物来表达你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师长、朋友、上级介绍一下你的观点,选择的事物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 C(A项,“都主张放权给大臣”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可见并非放权给大臣。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但还必须遵循一切为公的原则。B项,“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说法过于绝对。D项,“极容易对公共责任起冲突”错,原文的表述是“但法家也非常开明地承认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 ‎2.A(文章重点阐释法家体系的内涵,而对于儒家,只是文章开头进行简略描述。) ‎ ‎3. A(变未然为已然,由原文第一段,可知选项内容只是法家的构想。)‎ ‎4.B(B项,表述欠妥,应为写“安娜太太竟然很高兴地按市场价买下了我那些处理不了的次品牛仔服”目的是表现出“我”的意料,同时又与上文“我”的“不自信”“犹豫”相呼应。) ‎ ‎5.(1)表示否定,意在强调“傻子”不傻;(2)利用读者的好奇心,引起读者的注意;(3)和后面的“创造奇迹”组合在一起,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6.(1)①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在没有任何药物可控制的情况下,竟然痊愈;②争取到了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像傻子一样,不因刺激而受到伤害。(2)①要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凡事多替别人着想;②要学会宽以待人、豁达处事,凡事不必斤斤计较。‎ ‎7.A(A 项,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AC(B 项,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D 项,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E项,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 ‎ ‎9.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营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⑤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 ‎10.B(首先通览语段,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语意。其次抓住关键词“者”进行断句,然后抓住“军旅之才”“执锐之干”结构对称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11.D( “以仁为本”为孟子的思想。)‎ ‎12.D(根据原文“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文中并未交代何颙、荀攸的宾客身份。)‎ ‎13.‎ ‎(1)董卓强悍而不义,贪得无厌。如果让他参与朝政,把大事交给他,将会放纵其邪恶的欲望,必将危及朝廷。(“若”“授”“恣”各1分,句意2分)‎ ‎(2)郑太才智谋过人,而勾结外面敌寇,如今交给他士卒兵马,让他去靠近他的同党,我私下为明公担忧。(“略”“资”“党与”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是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就有才干谋略。起初被举为孝廉,三公聘,朝廷召,一概不去。等到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任命郑太为尚书侍郎,又升任侍御史。何进要杀宦官,想召并州刺史董卓为助。郑太对何进说:“董卓强悍而不义,贪得无厌。如果让他参与朝政,把大事交给他,将会放纵其邪恶的欲望,必将危及朝廷。”又向何进陈述几件当务之急的事,何进不听,于是就弃官而去。‎ 何进不久被害,董卓果然作乱。郑太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一起劝说董卓,委派袁绍为勃海太守,以促成山东起兵反董卓的计划。等到义兵兴起,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要大举发兵去征讨,众官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旨意。郑太怕他兵多了更加骄横,凶恶强暴难以遏制,就独自说:“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人多啊。”董卓不高兴,说:“像你这么说,兵是无用了?”郑太害怕了,就假意说:“不是没有用,而是我觉得山东不值得用大兵征讨罢了。如果不信,我试着为明公陈述其要点。如今山东合谋,州郡连结,众人互相鼓动,不是不强盛。然而自光武帝以来,中原无战事,百姓富足安逸,忘记战争多年了。仲尼说过:‘不教人学会作战,这叫抛弃他们’。他们人虽多,却不能称为祸害。这是第一。明公出身于西洲,年轻时就做国家武将,熟习军事,屡次经历战场,名震当世,人人畏惧。这是第二。袁本初是公卿子弟,生长在京城里。张孟卓是东平的道德先生,举止目不斜视。孔公绪只会清谈高论,抑扬褒贬人物。这些人并没有指挥军事的才能,使用兵器的本领,临阵交兵,不是您的对手,这是第三。”董卓这下高兴,任命郑太为将军,让他统领各军讨伐进击关东。有人劝告董卓说:“郑太才智谋过人,而勾结外面敌寇,如今交给他士卒兵马,让他去靠近他的同党,我私下为明公担忧。”董卓这下收回他的兵马,留在朝内为议郎。‎ 董卓迁都长安后,天下饥饿动乱,士大夫大多得不到应有的职事。而郑太家有余财,每天引宾客宴会歌舞,所救济的人很多。于是他和何颙、荀攸共同谋杀董卓。事情泄漏,何颙等人被抓,郑太从武关逃走,投奔袁术。‎ ‎14.CD(C项,“实写友人北上经过的路途和友人走后的作为”错,这应该是想象,也就是虚写。D项,“我的相思之情只能靠折的梅花来表达”错,应该是“我的相思之情即使折尽梅花也难以表达”。)‎ ‎15.①表达词人对友人极为真挚恳切的怀念之情。因为这是一首送别诗,通篇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从“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等处都能看出对友人的思念。②含蓄表达对友人仕元的不满。从词作上片最后三句可以看出,词人担心友人到北方,有了高官厚禄,忘记友人,忘怀故国。③词作“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表达了身为遗民的惨淡心情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诗意】朝觐天子的马车即将启程,旌旗映照原野, 平沙万里,天阔云低。饯行宴上,腰系宝玉饰带,身佩金章,鹿皮小帽被风吹起。秦关,汴水,是途径之地,想你登临之时,必有新诗吟咏不已。陪伴着密集的鼓响和清越的胡笳声,纵情游历,骑骏马,携美姬。‎ ‎ 酒酣耳热时,面对的是燕山茫茫白雪,冰封的河,僵冷的月,更有那拂晓时的飞云雾霁。‎ 吾老矣,风烛残年,这江南的方回,谁会惦记?春风来时,渐渐染绿西湖岸旁的杨柳,大雁回归人不归,最伤情的是,即使梅花折尽,也相思难寄。‎ ‎16.(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17. C(①哗众取宠: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依赖和支持。②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此处望文生义。③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此外褒贬误用。④七月流火:天气转凉。望文生义。⑤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⑥秘而不宣:保守秘密。)‎ ‎18. A(B项,主语残缺。可将“经过”调到“30余名民警”后。C项,句式杂糅。可以删除“围绕”。D项,搭配不当。“加快”改为“加大”。)‎ ‎19.C(A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20.①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③惊蛰并不一定都有雷声/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 ‎21.②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让农民比城里人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③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22.思路点拨:本文是材料作文,写作此类作文首先要吃透所给材料,先筛选出关键字眼,然后将这些关键字眼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综合,初步定下一个写作的方向。方向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确定主题(中心),然后再确定文体。针对本则材料中所列举的10种事物或现象,都是22岁----3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在写作的“熟悉度”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基本上可以保证“人人有话说,事事有材料”,在下笔之前,要确定一个吸人眼球的标题,结构上要有一定的章法可循,这样可以让阅卷老师第一时间能够找到你的写作思路,能为自己的作文增分不少。‎ 立意指导:(1)时尚与责任;(2)个性与创新;(3)继承与发展;(4)责任与担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