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 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 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 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 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 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 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 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 ‎ 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 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视频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是生活的具体事件,而本文论述的悲剧是“文学作品”。选项混淆范围。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文章倒数第二段“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选项C“这样人们就不会获得悲剧感”错误,曲解文意。“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的原因是“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选项强拉因果。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对“以悲为美”的解释错误,这是一道涉及文章中心的题目,“以悲为美”应该是“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选项“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应该是“悲剧感”,在这种“悲剧感”的基础上“欣赏”才能陶冶情操,获得美感。解答此类题,一定要仔细阅读选项,然后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加以翻译,和选项内容加以比较,看看是否有不同之处。难度不大,考的其实是考生的细心和耐心。通常会有范围扩大或缩小,已然和未然判断失当,表意是否绝对化,因果关系推断失当,时间错位,无中生有,对象不当等错误类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名 医 袁炳发 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这是苇子沟的人公认的。‎ 梅家是鼎鼎有名的中医世家。关于梅家的来历有很多版本,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梅子涵的祖父梅春鹤早年是宫里医术高深的御医,后来因为无意被牵扯进宫里的一个事件,不仅丢了差使,还险些丢了性命,就一狠心跑到了东北的苇子沟。‎ 许多年下来,梅家在当地已是屈指可数的殷实人家了。‎ 梅子涵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白天从塾师攻读经书,晚上随祖父、父亲学医。他对医学有着特殊的爱好,在弱冠时就已通读了《本草纲目》《千金方》《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这便为日后行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祖父的教导下,梅子涵的医术日臻成熟,各科兼能,得到远近推重。祖父过世后,梅子涵独挑大旗,继续光大着梅家祖传的医德医道。凡是来他医室治病者,不待启口言明病情,他已在视行、听声、切脉、望色中,即能揭示是何病症,言之确凿,就似见到病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般。对于疑难杂症,有的就在患者平日不良嗜好中找到得救之法;有的并不示方,只告患者谨慎起居饮食,化病于不药之中。‎ 大凡别人医不好的病,到最后就只能求到梅子涵的门下。如果梅子涵再治不好,这个人恐怕就时日不多了。今天来的病人是这样的,家里已经为他备好了入殓的棺木和寿衣,来这里是因为仰慕梅子涵的大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来此一试。‎ 梅子涵一边细听家人讲述病人的病史,一边走上前为病人细细切脉,回头开出一个方子,而这方子外人是难得一见的,只留作自家的医案。随后,梅子涵又亲自到后院自家药房配药,梅家的这一规矩始自于梅春鹤。待药配好后,梅子涵又亲自将药煎好,要病人立时服下。他嘱咐病人的家人:“如果此人能在子夜时分醒来,说明还有存活希望,不然就真的无药可救啦!”‎ 说来也奇,这位病人在服下药不多时,便有了动静,不到子夜时分,只见他已能微张双眼。此后数日,几副药服毕,病人的状况竟一天好似一天,最后竟能自己起身了。病人的家人为此感激不尽,特地将一面写有:“妙手神医起死回生”八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了梅子涵的府上。‎ 梅子涵治病救人的奇事轶闻,在苇子沟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医,称他的医术为仙术。经他手医好的病人到底有多少,就连梅子涵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年行医下来,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困扰着梅子涵。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传承他医术的合适人选,梅子涵膝下有一儿一女,但这一儿一女对祖传的医术竟都毫无兴趣,谁也不肯去接续梅子涵的衣钵。‎ 岁月如驷之过隙,转眼梅子涵已年届花甲,眼看着祖传的医术就要在他这一代失传,梅子涵心急如焚。无奈之下,他只好登出启示,招徒传艺。最终从应招者中挑选了两个人跟自己学医。这时的梅子涵恨不能在一日里,就把自己的所知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徒弟,但他又深知欲速则不达这个理,这最是急不得的事,只能慢慢来。‎ 不料,天有不测,三年之后,梅子涵突然患病,他自己给自己配了一副药,服下却未见好转。不久,病情竟日益加重。两徒弟见状痛心不已,于是各自小心翼翼为师父切脉、诊病,并各自开出了一个方子,可踌躇半晌,竟都不敢轻易给师父下药,都怕自己药方不当,而延误了师父的病。‎ 几日后,梅子涵病势加重,两徒弟只得跟梅子涵的家人商量,把师父送进省城的一家中医院。一名年轻的中医在诊过梅子涵的病后,马上开出了方子,谁料,不等药煎好,梅子涵就断气了。‎ 师父突然撒手人寰,两徒弟心存疑惑,便追问那位年轻的医生,问自己的师父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会这么快就走了!那位医生告诉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难病,只是一般普通的肺热,但因医治不及时,虚火上升转而成了急症,如果当初医治及时是不致搭上性命的。‎ 两徒弟听后立时都红了脸,愧疚地低下头。‎ 后来,当省城的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被自己诊治的人,就是苇子沟大名鼎鼎的梅子涵时,禁不住大惊,继而摇头叹息:“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4. 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交待“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开门见山,既点明标题,也引出下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 小说介绍梅子涵的家世,意在说明梅子涵的医术来自家传,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 C. 小说的语言平实朴素,在疾徐有度的叙述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令人唏嘘的故事。‎ D.‎ ‎ 在梅子涵救活垂危病人的情节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梅子涵的艺术高超,不负“名医”盛名。‎ ‎5. 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6. 小说以“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一句结尾,请结合文本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 ‎【答案】4. B 5. 情节上:是故亊情节发展的一部分,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人物上:用省城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两个徒弟因为师傅的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主题上:最后由年轻医生点明故亊的主旨,一代名医死于小病上,道出故事的可悲性。有讽刺意味。 ‎ ‎6. (1)医术传承断档:梅子涵药方不外传,亲自配药,没有及时找到医术传承人。(2)收徒晚,又不能速成:无奈之中招收两个学生,教授医术只能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3)学生不自信,不敢轻易医治:学生小心翼翼地为师父切脉、诊病,都怕自己的药方不当,延误了师父的病。(4)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结构,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语言,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不当,祖父只是成为名医的一个因素。‎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注意从小说的结构、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文章的主旨的角度分析,此题从情节上看,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从人物上看,用省城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两个徒弟優于师傅的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从主题上看,一代名医死于小病上,道出故事的可悲性。有讽刺意味。‎ 点睛: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要求回答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注意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从主观的角度看,医术传承断档,收徒晚,又不能速成是主要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看,学生不自信,不敢轻易医治,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B.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C.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 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9. 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 ‎【答案】7. D 8. CE ‎ ‎9. 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①“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②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③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现代文阅读答案《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弥补节目的不足:①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②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③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C项,“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D项,材料二“寓贬于褒”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另外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的说法不符合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要求,没有根据。C项,“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D项,结合文本内容“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分析,“仍持怀疑态度”错误。‎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题干问的是“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考生可以就《朗读者》节目的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建议,优点应继续保持,考生可以把文中有关优点的文字圈出来,并进行概括。如“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等。缺点应予以弥补,同样圈出不足之处,给出改正的方法。“《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等。要有自己的真实、积极的想法。‎ 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考生需要到文中圈出介绍《朗读者》这一节目优点的内容,这些应保持;同时圈出不足之处,然后指出该如何弥补这些不足。考生可以利用第一个选择题中的D项,明确《朗读者》优点和不足所在的部分,最后进行概括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神龙中,节闵太子难,奸臣诬构安国相王与谋,朝廷大恐。兢上言:“相王仁孝,遭荼苦哀毁,以陛下为命,而自托于手足。若信邪佞,委之于法,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累迁起居郎。寻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有诏拜谏议大夫,复修史。睿宗崩,实录留东都,诏兢驰驿取进梓宫。以父丧解,宰相张说用赵冬曦代之。‎ 始,兢在长安、景龙间任史事,时武三思、张易之等监领,阿贵朋佞,酿泽浮辞,事多不实。兢不得志,私撰《唐书》、《唐春秋》,未就。至是,丐官笔札,冀得成书。诏兢就集贤院论次。时张说罢宰相,在家修史。大臣奏国史不容在外,诏兢等赴馆撰录。进封长垣县男。久之,坐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以史草自随。萧嵩领国史,奏遣使者就兢取书,得六十余篇。累迁洪州刺史,坐累下除舒州。天宝初,入为恒王傅。虽年老衰偻甚,意犹愿还史职。李林甫嫌其衰,不用。卒,年八十。‎ 初与刘子玄撰定《武后实录》,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颇言“说已然可,赖宋璟等邀励苦切,故转祸为忠,不然,皇嗣且殆。”后说为相,读之,心不善,知兢所为,即从容谬谓曰:“刘生书魏齐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玄已亡,不可受诬地下。兢实书之,其草故在。”闻者叹其直。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世谓今董狐云。‎ ‎(节选自《新唐书·吴兢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B. 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C. 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D. 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B.‎ ‎ 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 梓宫,指我国古代皇帝、皇后的棺柩,如:《晋书·帝纪》“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D. 县男,爵名,唐始置,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秦汉时二十等爵制内无“男爵”,“县男”跟“男”爵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兢读书广泛,为人正直。他从小就有抱负,精通经学和史学;他只和魏元忠、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宰相后,向朝廷推荐吴兢写国史。‎ B. 吴兢忠于国家,议事无畏。节闵太子之乱,奸臣诬陷相王参与阴谋,朝廷大惊,吴兢上奏为相王辩解,劝皇上消除疑虑,保持了朝政稳定。‎ C. 吴兢修史严谨,不阿权贵。武三思等人主管修史的时代,史官多阿谀权贵讨好佞臣,记事多不真实,吴兢不满意,就私撰《唐书》等史书。‎ D. 吴兢修史不顺,仕途坎坷。母亲、父亲的去世让他离职中断修史;仕途上先因被判记事不当而遭贬,又在洪州刺史任上受牵连而被贬舒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 ‎(2)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1)守丧期满,他自称写史书有了头绪,家穷不能备办纸和笔,希望给一点俸禄来完成剩余的工作。(2)张说多次凭感情请求他改写,他推辞说:“照顾您的私情,那叫什么实录呢?”终于没改。‎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天下望”是“失”的宾语,不要断开;“未有”一个词语,不要断开;“异姓”作“委任”的宾语,后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县男'跟男'的位相同”说法错误,应是“的位不同”,唐朝设县男爵,宋朝有男爵,明朝不设男爵。‎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保持了朝政稳定”文中无据。‎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服除:守丧期满;具:备办;少禄:一点俸禄;终:完成;希:通“稀”;舍:放下;作:站起来;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撰:才能;之:结构助词,的。‎ 参考译文:‎ 吴兢是汴州浚仪县人。从小很有抱负,同时精通经学和史学,他的正直很少有人比得上。他只和魏元忠、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了宰相,推荐吴兢的才华能写国史,朝廷命令他在史馆任职,写国史。后升任右拾遗内供奉。神龙年间,节闵太子之乱,奸臣诬陷安国相王参与了阴谋,朝廷大惊。吴兢上奏说:“相王仁慈孝顺,遭受苦难悲伤,和皇上相依为命,认为自己和皇上情同于足。如相信奸臣,把他杀死,会有损皇上的仁德,使天下人失望。历来杀死骨肉,任用不同姓的人,没有不灭亡的。儿子兄弟就是国家的树根和河源,怎能杀死他们呢?希望皇上能保全兄弟情谊,安慰被谗言诬陷的弟弟,这是国家的万幸!”他多次升官后任起居郎。不久他因给母亲守丧离积。守丧期满,吴兢自称写史书有了头绪,家穷不能备办纸和笔,请求给一点俸禄来完成剩余的工作。皇帝下诏封为谏议大夫,又写国史。唐睿宗去世了,皇帝实录留在洛阳,有诏命吴兢乘驿车取回放进灵柩中去。他又因父亲去世离职,宰相张说任命赵冬曦取代他。当初,吴兢在长安、景龙年间任史官,当时武三思、张易之等人主管修史,史官多阿谀权贵讨好佞臣,编造吹捧,记事多不真实。吴兢不满意,私下撰写《唐书》、《唐春秋》,没写完。到这时,求官职领俸禄买纸笔,想能把书写成。有诏命吴兢等到史馆里去写。升任长垣县男爵。一段时间以后,因被判记事不恰当,贬任荆州司马,他将史书草稿带着赴任。萧嵩主管编史书后,上奏派使者到吴那里去拿书稿,得到了六十多篇。他多次升官后任洪州刺史,因受牵连贬为舒州刺史。天宝初年,进京任恒王傅。虽然年老体衰背驼得厉害,心里还想再任史官。李林甫嫌他衰老,不任用他。后去世了,享年八十岁。他最初和刘子玄编撰《武后实录》,记载张昌宗引诱张说为魏元忠事作伪证,写道“张说已同意了,靠宋璟等人拦着苦劝,才改变主意进忠言,不这样,皇族就危险了”。后来张说任宰相,看了这话,心里不高兴,知道是吴兢写的,就来便假装对他说:“刘子玄记魏齐公的事,一点不顾我的面子,怎么办呢?”吴兢说:“刘子玄已去世了,不能在土里受冤枉。那是我写的,草稿还在。”听说的人都赞叹他的耿直。张说多次凭感情请求他改写,他推辞说:“照顾您的私情,那叫什么实录呢?”终于没改。当时人称他为当代的董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在辋川隐居时的生活,其状写精细传神,抒情流畅自如,意境恬静优美。‎ B. 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C. 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D. 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E. 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15.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答案】14. AE 15.‎ ‎ “染”与“然”,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古诗”错误,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E项,“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错,是“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诗句此处用典,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考查诗歌体裁知识,B项鉴赏诗歌首联的内容,C项鉴赏诗歌的风格,D项鉴赏诗歌颈联的内容,E项鉴赏诗歌尾联内容和手法。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中,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指出君子资质与常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客观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以夸张手法描写人行蜀道,手可触摸星辰的情景,表现了蜀道高入云天的特点。‎ ‎【答案】 (1). 乡书何处达 (2). 归雁洛阳边 (3). 君子生非异也 (4). 善假于物也 (5). 扪参历井仰胁息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生”“扪”的写法。‎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8年,网络直播依然火爆,为吸引粉丝推高流量,网络直播无所不用其极,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监管部门必须从重从严进行处罚。‎ ‎②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加上又是旅游旺季,来西湖的游客很多,难免会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在湖边脱鞋、洗脚等,这无异于焚琴煮鹤。‎ ‎③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初出校门的年轻人,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决不能胶柱鼓瑟,和一次次机会擦肩而过。‎ ‎④馆外望眼欲穿,馆内像春节庙会,看展的人重足而立,每幅作品前都凑满了人头,不光看,还得抢着从人缝中抓拍作品。‎ ‎⑤汇聚优秀师资和生源的所谓“超级中学”看似风光无限,可对那些本该健康发展的普通高中来说,却不啻于釜底抽薪,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争夺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掀起了红包大战,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不合语境。‎ 焚琴煮鹤:指把鹤煮了吃,拿琴当柴烧,比喻做煞风景的事。‎ 胶柱鼓瑟:比喻 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含贬义色彩。‎ 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合语境。‎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望文生义。‎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看,在中国未来的10年内依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可是这个行业需要洗牌,需要价格和利润回归正常。‎ B. 在“雪龙”号进入北极圈后,科考队将在楚科奇海进行综合调查,回收一套沉积物捕获器,并完成4~6个冰站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任务。‎ C.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D.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依然”前缺主语。C项,搭配不当, “挖掘”与“造诣”搭配不当。D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游客”为主语。‎ 点睛: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常见的错误。‎ ‎19.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题干要求选出“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的选项,考生应该抓住“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特点选择,依据①“笙歌”“古衣冠”②“多关节”“绘声绘影”③“雅曲”“高山流水”④“开幕”“舞台”可以确定答案为B。对联的考查,多数在于上下联的对应。对联的基本规则,基本要求,概括地说,是八个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1)对仗工整。对仗工整的要求是四点:一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一幅对联出句字数的多少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几十个字都可以,但两边的字数必须相等,决不能一多一少,否则就不叫对联。二是两边的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介词对介词、„„。三是两边的句式结构相同。如主谓桔构式、动宾结构式、复句结构式等,上下联的句式结构必须相同,不能更改(2)平仄协调。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即平声对仄音,仄声对平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情形。对联的平仄协调还有一条重要规则,那就是:不论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上联的句脚必须为仄音,下联的句脚务必为平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视频 ‎20. 阅读下面这首题为《付出》的哲理小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诗句。‎ 不要说你得到的太少太少,①__________________ 。‎ 多的还会化成少,少的还会化成多。‎ 不要说你今天有的明天还会有,不要说你今天没有的明天还会没有。‎ 星星升起来了还会落下去,月亮落下去了明天又会爬上山坡。‎ 挖出石头凿成磨,削开竹篾织成箩。‎ 种瓜的得瓜,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有什么,还会有什么。‎ ‎【答案】 (1). ①不要说你失去的太多太多 (2). ②种豆的得豆 (3). ③只要你付出了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不要说你得到的太少太少”“多的还会化成少,少的还会化成多”分析可知,不要说你失去的太多太多;第②处是一句熟语,平时积累即可;第③处结合“挖出石头凿成磨”“该有什么,还会有什么”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付出的多少。‎ 点睛: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21. 下面语段有多处逻辑问题,请就其中三处加以具体说明。‎ 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于是不敢吃或吃得很少,这大错特错。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结果不仅会引起糖尿病,而且导致冠心病等诸多疾病。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搭配些粗粮。‎ ‎【答案】①“都”范围扩大。 ②“必然多吃零食”的说法太绝对。③“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的说法太武断。④“主食”和“粗粮”概念并列不当。‎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逻辑问题,并就其中三处加以具体说明。既然是逻辑问题,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有关逻辑思维之处,如“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都”范围扩大。“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必然”说法过于绝对。“必然多吃零食,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就会”说法武断。“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搭配些粗粮”,“主食”和“粗粮”的概念并列不当。‎ 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脱鞋的背后是对平等的迫切 农民工能够免费上公家厕所,为了不弄脏公家的地,农民工主动脱鞋。乍看时,确实有些感动,但冷静思考,我们才会发现这已然不是脱与不脱,脏与不脏的权衡,而是我们的社会还有没有平等的质问?在我看来,脱鞋上公家厕所的背后是我们对平等缺失的迫切要求。‎ 网友大呼感动确实可以理解,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功利化的时代,我们早已习惯了用身份凭地位去评估一个人,农民工免费上公家厕所着实令人感动,感动于装修华丽的公家厕所愿意接受一个穿着破旧的农民工。农民工脱鞋并予以感激,或许真该如此,因为他们难得的得到了别人的接受。感动感激之余,我更愿意思考,我们的平等哪去了?‎ 人生而是平等的,但随着自我身份的演替,渐渐的,人与人被划分了。我们习惯的用财富的多少区分人,于是有了富人与穷人,我们执着于凭借职业的贵贱去区分一个人,于是有了白骨精与农民工。划分之后,我们一边强调这“缩小贫富差距”,“职业无贵贱”,一边却创造各种环境让穷人让农民工抬不起头。平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人是平等的,我们又怎么可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不同的人呢?‎ 在功利的酱缸里跑得越久,我们对平等越是迫切。农民工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为了城市的发展,背井离乡,承担着最苦最累的活儿,为了工作,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儿女,于是有了6100万“父母双全的孤儿”。然而,尽管他们付出努力,城里的人却总是以主人公的姿态,以自己的优越感看待普通的农民工。他们嫌农民工太脏,衣着太旧,甚至嫌他们降低了城市的形象。然而,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该消除对农民工固有的偏见了?我们应当卸下功利的面罩,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为城市的美好明天奋战中的农民工。不要嫌他们鞋子脏,因为他们正为人们清洁的道路努力打扫,不要嫌他们鞋子旧,因为他们正用微薄的工资支撑自己的家。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农民工,将心比心,如果你是他么一员,你又愿意别人怎么看你?‎ 平等的缺失只会让我们走向极端,富越富,穷更穷,我们的大同理想岂非越走越远。平等的缺失早已渗透每一个角落,岂止农民工,当北大才子陆步轩街头卖猪肉的消息传开时,为何刺激了那么多人的神经?因为在我们的惯有思维里认为卖肉是低贱的工作而知识分子理应享有高贵的职业。平等的缺失,让每一个想要尝试的人都被当作异类,难道所有人都应在固有的枷锁中迷失吗?我们呼唤平等,因为我们希望每一个努力中的人都能得到尊重,每一个职业上奋战的人都能得到平等看待。我们呼唤平等,我们不希望贫与富贵与贱时时左右我们的思维,我们希望我们与美好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脱鞋背后是对平等的关切,感动感激之余,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脱下有色眼镜,摆脱功利的束缚,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人。‎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新型作文题,对于此类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然后再根据材料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农民工脱鞋如厕,对自己能免费上公共厕所心怀感激,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由此,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作文题目,《感恩常存心间》《存感恩之心,显人性之美》《感恩是一道彩虹》《为民工兄弟点赞》。‎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