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写作(语言好思辨深)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写作(语言好思辨深)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写作(语言好+思辨深) 学案 第三编 语言好·思辨深——优美文笔动人心 悦读板块一 ‎ 央视《朗读者》之所以能够广受热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节目里包含了太多我们不曾遇见的美好语言,优美、动听、叩人心扉、引人共鸣。这种精美的文字所承载的最为平实的情感,正是考生作文中所缺乏的,因此,静下心来,品品《朗读者》隽永的文字,对于即将迈入考场的中学生至关重要。短时期内,我们不可能学其“神”,但可以仿其“形”;我们全篇不可能这么有韵味,但套用几句就足以让文篇生辉。‎ 主题词(一) 遇 见 ‎    ‎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丁立梅 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 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 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啊,大花鸡!”惹得我们笑弯了腰,有同学老气横秋地点头说:“我们的老师,像个孩子。”‎ 他真的做了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语文。第一天上课,他站在讲台上半天没说话,拿他小鹿似的眼睛,看我们。我们也仰了头对着他看,彼此笑眯眯的。后来,他一脸深情地说:“你们长得真可爱,真的。我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共同来把语文学好,你们一定要当我是朋友哦。”他的这个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们的距离,全班学生的热血,在那一刻沸腾起来。‎ 他的课,上得丰富多彩。一个个汉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们入迷地听他解读课文,争相回答他提的问题。不管我们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着说:“真聪明,老师咋没想到这么答呢?”有时我们回答得太离谱了,他也佯装要惩罚我们,结果是,罚我们唱歌给他听。于是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上语文课,在我们,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 他还引导我们阅读。当时乡下学校,课外书极其匮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回很多的书,诸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之类的。他说:“只有不停地阅读,人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我至今还保留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春天的时候,他领我们去看桃花。他说:“大自然是用来欣赏的,不欣赏,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哄的一声笑开了,跟着他蹦蹦跳跳走进大自然。花树下,他和我们站在一起,笑得面若桃花。他说:“永远这样,多好啊。”周围的农人,都看稀奇似的,停下来看我们。我们成了风景,这让我们备感骄傲。‎ 我们爱他的方式,很简单,却倾尽我们所能: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儿,插进他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饼,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的宿舍门口。他总是笑问:“谁又做好事了?谁?”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 我们念初二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回城养病,一走两个星期。真想他呀,班上的女生,守在校门口,频频西望——那是他回家的方向。被人发现了,却假装说:“啊,我们在看太阳落山呢。”‎ 是啊,太阳又落山了,他还没有回来。心里的失望,一波又一波的。那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得无精打采。‎ 他病好后回来,讲台上堆满了送他的礼物,野花自不必说,一束又一束的。还有我们舍不得吃的糖果和自制的贺卡。他也给我们带了礼物,一人一块巧克力。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 他的母亲千方百计把他往城里调。他是独子,拗不过母亲。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他走的时候,全班同学哭得很伤心。他也哭了。‎ 多年后,遇见他,他早已不做老师了,眼神已不复清澈。提起当年的学生,却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 ‎1.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我们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呢? ‎ ‎2.惊艳于文字的魅力,感慨于在生活累累的琐碎里,幸好还有这样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字!遇见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感动,更是一份心诚。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成为经典的一瞬,或许只是淡然的一瞥。但遇见了,就是一种幸福,珍惜每一次的遇见,感动着人生独一无二的经历,用诚心与爱走进生活,那就是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主题词(二) 陪 伴 ‎   ‎ 为什么陪伴?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陪伴有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有一个名字叫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地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为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长着。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出的泪滴。它那透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让那些地方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人们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孩子们跪下来,快乐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情侣们手拉着手,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丽,感动得直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人生那么长,一路上我们会遇见许多人。每一段相遇不管结果如何,总会陪你走一段或长或短的路。你们或许开心或许忧伤,或许携手同行或许已相忘于江湖,而曾经互相陪伴的时光依然留在心里。真正的陪伴,经得起坎坷,经得起平淡。不需要太多的语言,陪伴就是将对方放在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用爱去无言地守护。‎ ‎2.邀一轮明月,携一缕清风,品一盏香茗,手捧一卷书,任思绪畅游其中。千年的兼葭散发着晚香,细品纯朴的民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铭刻着分手的惆怅;花落人亡红楼梦断,感慨有情无缘的爱情。一路走来,有书陪伴,于是丰满了青涩的青春。‎ ‎3.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这些淡淡的文字,一旦注入了情感,就变成了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正如白云对蓝天的依恋,正如溪水对大海的誓言,与之相伴,生命的彩页会更加绚烂。‎ 主题词(三) 选 择 ‎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 是司马迁的选择。现实生活中,你会看到的是,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选择。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竞答,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 择死与择生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抑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萦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唯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直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规定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司马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起来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2.作为一名演员,王千源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演着配角,直到他出演了《钢的琴》获得了东京电影节的影帝才被更多人知晓。为了拍摄经费不足的《钢的琴》,他推掉了一部能够让他更加成名的电影而无怨无悔,这种选择和坚持,非常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人,能够在逆境中勇于坚持自我,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毫不放弃。‎ ‎3.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演员王千源、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飞等,他们的选择是那么的平淡自然,同时却又闪耀着耀眼的光华。从平凡走向伟大,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他们用激情点燃了梦想,成就了非凡的人生。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感觉就如山间清爽的风的拂面,就如古城阳光的照耀,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透爽。‎ 主题词(四) 礼 物 ‎ ‎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些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米沃什,在诗歌《礼物》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 礼 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算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文字,是作者留下的礼物;朗读,是朗读者们送给大家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礼物是璀璨文明里的星光,花样年华里的馈赠,情感世界的暖阳,干渴心田的雨露。世上太多的美好礼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用心去发现身边那些礼物,便会觉得生活美好。‎ ‎2.孩子是父母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地球是宇宙的礼物,花草是自然的礼物。倪萍的礼物是陪伴她的观众,李亚鹏的礼物是女儿,胡玮炜的礼物是用单车点亮城市,单霁翔的礼物是守护故宫,赵蕊蕊的礼物是女排时期拼搏的日子,赵家和老师的礼物是让更多孩子看到希望。‎ ‎3.礼物是严冬里的一杯温暖的奶茶;礼物是清凉的溪水;礼物是天上的星星,激励着我勇往直前;礼物是千丝万缕的阳光,为我照亮希望的道路。一件好的礼物会让你终身受益,一句激励人的话鼓舞着你奋勇前进。珍爱每一份拥有的礼物,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的。这期《朗读者》以精美的文字、炽热的情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读来让人心笙摇荡,它就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主题词(五) 第一次 ‎ ‎ 人这辈子要遇到很多很多个第一次。著名作家刘震云,第一次给《安徽文学》投稿拿到了70多块钱的稿费,立马就去请女朋友吃饭;许镜清老人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会,但是为了这一天他等了三十年;王学圻二十年前就已经当导演了,但是这部电影拍到最后就剩下了三个人,让他欲哭无泪。‎ 这都是非常难忘而宝贵的第一次,因为它们意味着成长,就像作家汪曾祺说的,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第一次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所以说你的人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你的人生越丰富越多彩。‎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难忘而又宝贵,它意味着我们的成长。其实细想来,每一个人都是在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不是吗?这条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上,正是许多不可复制的第一次,让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人生第一次 香水丽影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摔跤,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被误解,第一次约会……无论欢笑、伤痛、自豪、失落、甜蜜,它都永远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宛如古树上的年轮,纷呈着我们的生命之路。‎ 小时候,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无数个胆怯的第一次因妈妈的呵护而变得甜蜜;稍大后,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数个羞涩的第一次因师爱、友情而倍感亲切;工作后,穿梭在熟悉又陌生的人海里,这时的第一次,尽管有酸痛、压抑,但终因同事的抚慰不再恐惧;结婚后,我如新生的婴儿,不知又迎接了多少个第一次,而这次,我只有靠自己了。‎ 一个多月前,老公的手背上突然长了个“瘊子”,原以为不要紧的,听大夫一说,我真是吓坏了:冷冻以后,不能把水泡弄破,不能洗手,不能洗脚,不能……总之,三个月之内这只手就是贡品。大夫很轻松地说着,我却如五雷轰顶,听出一身冷汗:我的妈呀!这可怎么办呢?我看着他肿的窝窝头似的左手,是既恨又爱:我恨死了这只该死的“瘊子”,又怜爱他遭此大罪。老公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不以为意地说:“没办法,这下辛苦你了,不过至少三个月!”‎ 我的苦日子真的来了!‎ 第一周:上班、做饭、洗刷、收拾屋子、孩子的衣服、一家三口的袜子,当我干完这些时,快11点了。(周一、二、四晚7:30~9:00朋友说他孩子上课没听懂,快考试了,要我帮忙辅导一下。友情可贵,岂能不从?)本是该休息的时间了,但迷恋于网络的我,每晚都喜欢像耗子一样在网络世界里乱窜,待午夜的钟声敲响后,才心满意足地摸进卧室。‎ 周日,去婆婆家吃饭,饭后就想诉诉苦,刚开口,婆婆便说:“豆豆的衣服多,脏的别洗了,周末拿来我们洗!”婆婆的一番好意,无意间却帮了倒忙——我怎么好意思拿给她老人家呢?我可是孩子他娘呀!在平日里,稍脏点不洗也就罢了,现在行吗?不行!我不能让家里人以为离开老公我的地球就不转了!‎ 饭后,回到了自己的小窝。打开电视,却突然想起,老公的头没洗。于是,叫过老公:快过来。当过了你的保姆、佣人、厨师,今天当一回美发师!老公是真的想洗发了,急忙乐不可支地跑过来,乖乖地站到了洗脸盆前。我摆出比专业人员还专业的姿势,迅速地拢起衣袖,拿过喷雾“唰唰唰”一阵狂喷,老公不由打了个激灵,猛地抬起头,很不高兴地喊:“干啥?干啥?报仇哩是不是?”“干洗!干洗,你知道吗?先不喷湿怎么干洗?”‎ 老公像打赌打输了的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玩笑归玩笑!我倒上洗发精,在掌心,兑上水,轻柔地将它搓匀,小心地涂抹在老公的发间,一丝丝,一缕缕,任由我指间滑过。我怕手的力度太重,不舒服,便不停地问“重不重?”“重不重?”,大概是第一次让老婆洗头,他倒腼腆起来,除了几声“不重”再没有了言语。“你看看,你们这些男人呀,老婆给洗头,便闷不作声,要是在理发店呢,像立刻换了个人似的,先前是和小姑娘有说有笑,后来呢,各个微眯着眼,一脸色迷迷的甜笑。”说着,我几下狠抓,老公哭笑不得。‎ ‎“我是模仿人家小姑娘的,你想想,她们哪有这个耐心,还不就‘噌噌噌’几下,洗法都一样,只不过小姑娘的手比老婆的柔嫩罢了!”老公孩子般抿嘴笑了……‎ 日子像手中的念珠滑过了一颗又一颗!伴着每一个日出日落,我依然重复着同样的活。平日里倒没什么,当生活的担子真的压在一个人肩上时,竟是沉甸甸的!生活中的男女大概都如此吧!当我们在电视前,书报上,看到某人常年如一日照顾自己亲人的报道时,在感动中,都说,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当事情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又有多少人除了无奈只能叹息!连我们都如此,何况是那些男人呢?每次给老公洗手、洗头时,我都不由得感慨,我身边或者远在异乡的陌生人中,有多少人用平凡书写着伟大,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女同胞们,日子尽管清苦,但她们不遗不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就能挑起一个家——即使这个家已风雨飘摇!她们是女性的骄傲,又怎么不使我敬重呢?‎ 当老公手上的疤痕快掉的时候,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欢喜——我们又将去医院,日子又将是新一轮开始……‎ 人生中,所有的第一次也不过如此,前面,我走过来了,以后还有什么挺不过去的呢?!‎ ‎1.电影对于王学圻来说就像一个走不出的梦境,“赶鸭子上架”成就了王学圻导演生涯的第一次,15遍剪辑换来了电影《太阳鸟》的最终问世,作品拿到了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特别评审团大奖。王学圻朗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形象和他为了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就像当年《太阳鸟》剧组的一面镜子,王学圻将朗读送给当年的主创团队!没有大家的坚持,就不会有《太阳鸟》这部电影。“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为梦想奋斗,为人生的每个第一次努力!‎ ‎2.这些流畅的文字直击人的灵魂深处,又给人以尽善尽美的享受。我们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力量、中华文化的精深。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第一次”见证了我们的苦难与执着,见证了我们的幸福与诗意,也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历程。面对第一次,我们不要犹豫,不要怯懦,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灿烂的阳光就在前方。‎ 主题词(六) 眼 泪 ‎  ‎ 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软弱?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张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争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她说,她过去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导演陆川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爱流眼泪,所以有时候,他会抗拒眼泪;斯琴高娃,一位一直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眼泪的优秀的演员,她说在现实中她也流泪,现实中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属于她自己。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    ‎ 有泪水的牲口 耿 翔 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的一盘井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 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毛上,隆起一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由不会说话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 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还有一种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 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夜晚里,这样悄悄地流。‎ 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自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我也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 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面对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 我也在诗里写道:“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或耧耙/深入土地的心脏,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节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文艺作品里有太多关于“流泪”的描写。《红楼梦》里第一回就有“用一生所有的眼泪去还他”的说法,而今天当我们回望这些与眼泪有关的经典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唤起内心的共鸣。原来,生命的体验是如此接近,感觉直接表达着我们的内心与心路历程。睹物思人,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情人之间难免会“执手相看泪眼”,“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成了对故土家园最深沉的告白。眼泪,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润着我们的生活。‎ ‎2.她是《归心似箭》中的玉贞,她是《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她是《大宅门》中的白家二奶奶,她是《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她是斯琴高娃。完美的荧屏形象与淋漓尽致的演技征服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在观众眼中,她是“大女人”,如此刚强,坚毅,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她也是有泪不轻弹,即使是拍戏受伤,三次从马上摔下来受伤,变成半残废,依然没有流泪,这世上多少男儿也望尘莫及。然而在斯琴高娃的母亲眼里,她却成了永远让妈妈最牵肠挂肚的女儿。这位同样坚毅的母亲,没有因为60年代后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流泪,但却会因为想念孩子落泪,看到《康熙王朝》中老年扮相的斯琴高娃而落泪,她不希望看到女儿比她老。这便是母亲。‎ ‎3.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当我们将要谢幕人生的时候,又是在别人的泪水中告别了这个世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忏悔还是宽容,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就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实的生命印记。感人的情怀,不一样的记忆,每当我们想起“眼泪”这个充满悲情的词眼时,那种从灵魂深处透出的颤栗便会让我们感动得无以复加。纯美的文字,真挚的情怀,读来让人心里暖暖的,就让“眼泪”伴我们成长吧!‎ 主题词(七) 告 别 ‎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的告别。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学会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 目 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地、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2.如果说背影是生命里的点,目送则是连接点的长长的线,一点一线串成了无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轮回。而我们面对这种告别,能做的,便是任时间自然流淌,因为,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平淡朴实的语言,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是生命的领悟,这就是这期“告别”给我们的感受。‎ ‎3.王蒙,从时间的坐标上来看,他是一位老人,已经迈入了耄耋之年,但是从人生的舞台上来说,他还是个年轻人,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即便这一生荣辱浮沉,他却依然有着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他的人生当中有两次很重要的地狱的告别:告别北京去新疆,告别新疆回北京,是他生命中的大起大落;与妻子的告别,是他人生最后的告别。我记得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讲王蒙先生的妻子,说“我用俄语唱遥远,用英语唱情怀,用维吾尔语唱眼睛,用不言不语唱景仰墓园”,墓园便是他妻子现在骨灰安放的地方。‎ 主题词(八) 勇 气 ‎ ‎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勇气。‎ 莎士比亚说,有得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勇 与 畏 张开勇敢的翅膀,不惧万丈的深渊,雄鹰翱翔在广阔的天际;绽开勇敢的花朵,不惧寒冷的冬季,梅花傲立于冰封的雪地。是勇者,便不惧任何的艰难,抬头挺胸,抗过一波又一波的挫折。‎ 勇敢的人,紧紧追逐着心中的那一方净土,纵使身陷恶境,也毫不畏惧地注视着那一盏明灯。‎ 谭嗣同高喊出“有力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激昂篇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点燃了最猛烈的火焰;鲁迅以笔为枪,毫不手软地打出一发又一发的子弹直捣敌人的胸膛,即使受到攻击也毫不退缩;巴金记录下自己惭悔的心,随《随想录》一起公诸众人,即使遭到谴责也坚强地承受。他们都是勇者,从着自己的良心,凭着自己不畏惧的精神,于昏暗的世界中点亮了自己的明灯。他们是执灯人,不惧前路的艰险,牵引着浑噩的世人走向光明,走向清醒,勇者从不会畏惧。‎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勇者,甚至有人甘愿做懦夫,丧失了自己的尊严,沦为他人的笑柄。‎ 亡国之时,陈后主竟带着妃子猥琐地躲到枯井之中,耻辱地被敌军拉起并俘虏,丧失了一国之君的尊严;慈禧的忍气吞声造成了劫匪们的肆无忌惮,让一代泱泱大国沦为他国的殖民地,政府也成为别人的傀儡;“范跑跑”的“自救”之举弃几十名学生于不顾,惊慌失措的表情下显露出的是他那懦夫的一面,自私与虚伪使他玷污了教师的称呼,受到了国人的谴责。懦弱的表现,是对艰难的恐惧,懦夫不会有“勇者无惧”的大气磅礴,也不会有勇者的不屈不挠,他们只有唯唯诺诺,只有令世人心寒的胆怯。‎ ‎“勇者无惧”固然慷慨激昂,但无惧并不是指毫无计谋地横冲直撞,而是权衡利弊后的三思而行。正是吴用出神入化的计谋,才让梁山108位好汉个个是英雄,个个是勇者,个个无所畏惧。是勇者,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实力,斩除一切障碍,不惧任何艰辛!‎ 骆驼是勇者,不惧大漠中的孤独寂寞,甘作过路人的“沙漠之舟”;落红是勇者,不惧泥土中的黑暗冰冷,愿作明花的养分。成为一个勇者,无所畏惧地拼搏在人生道路上,让所有的愿望成真,让所有的困难胆怯!‎ ‎1.文学家喜欢说永远的敦煌、永远的莫高窟。而真的是一位老人(樊锦诗),为了“永远”这两个字,付出了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坚守。感谢这世界所有的勇气,正是这些勇气在改变着历史,创造着奇迹!‎ ‎2.这是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但她对敦煌所做的一切被季羡林先生誉为“功德无量”。自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只是为了与莫高窟的千年衰亡之命搏上一搏!她和先生,相识在未名湖,相爱在珞珈山,相守在敦煌。但是她说,她为敦煌奉献了一生,却觉得对不起家庭。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这个女子就叫樊锦诗。‎ ‎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勇气,看似普通的字眼,却给我们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勇气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主题词(九) 家 ‎ ‎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纽带。作家梁晓声有句话: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不一样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家 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一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二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 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三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普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1.家是什么?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是“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数变迁,是“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的百转回头。家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缕缕愁思。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许许思念,是“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的无限感伤。‎ ‎2.每个人都有家,而每个人的家是那样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潘际銮的家是为祖国焊接事业的无悔付出,是才子佳人的六十年相守;冉莹颖的家是外刚内柔的互相守护;赵文瑄的家是充满小动物的自然天堂;梁晓声的家是艰难生活中的患难与共;毕飞宇的家是漂泊之后的守望宁静;王耀庆的家是跨越海峡的千里寻根。家是灵魂栖息的彼岸,家是心灵停泊的港湾。‎ ‎3.家是什么?家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愁;家是一潭清水,可以洗涤繁杂的心灵;家是一束阳光,可以融化心头的积雪;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的归路……‎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依然温馨。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永远的归宿。欣赏着这一期的卷首语与开场白,又让我们想到了充满温馨的“家”,想到了“家”,灵魂也就有了归宿。‎ 主题词(十) 味 道 ‎ ‎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秋雪”也别有风味;“踏雪寻梅”是一种味道,“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妙味横生。“满目沧桑”是一种味道,“婀娜多姿”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蹁跹。也总有一些味道给予警示,让我们避而远之,洗净它们,重获新生。‎ 生活的味道,文字的味道,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流连忘返!朋友,你喜欢什么味道呢?张小娴曾经说过:“会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上他身上的味道。”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如果我要问你最有味道的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什么答案呢?‎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冬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儿,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有人说,诗词存在于苦难,诗词承载着苦难,就如同叶先生的一生。就像一首慢声低吟的长诗,充满着聚散离合各种悲欢,但是最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爱和希望。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这是人生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民族精神的味道。‎ ‎2.你们讲述的故事,记忆开出的花朵,沾满了你们的味道,我用朗读把它定格。叶嘉莹的味道是起承转合的诗词之味,张艾嘉的味道是口感醇厚的成熟之味,叶锦添的味道是博大精深的东方之味,张小娴的味道是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胡忠英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中国之味,吴纯的味道是苦难洗礼的坚强之味。‎ 主题词(十一) 那一天 ‎      ‎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就像“面对行刑队时,想起了父亲带着自己去看冰的那天。”这是《百年孤独》里,奥雷利亚诺上校的回忆。‎ 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那一天”。‎ ‎“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那是《社戏》里,迅哥独特的记忆。‎ 而我们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安文彬作为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总指挥,说起那一天,他热泪纵横,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为了那一天,一个民族等待了一百五十年。‎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 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那一天都因为他的独特性,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它注定了我们是谁。‎ 你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十九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 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 今天就让我们和一位又一位朗读者一起,来回顾那一天。‎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 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得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 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中国海岸线之长而且弯曲,照现代艺术家说来,这象征我们母亲富有曲线美吧。‎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 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1.那一天的寒江孤舟里,柳宗元遗世而独立;那一天的梦游天姥中,李太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那一天,徐志摩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康桥;那一天,三毛一切随心寻找自由……那一天,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我们生命有了特别。那一天,记录了光阴的故事,注定是难忘的回忆。‎ ‎2.时光悄然而逝,思绪攀缘而上;记忆里的回声百结千绕,那一天的清辉划过眉梢;椅窗伴阁相望,回味那天味道,难忘美好抑或荣耀,你来我往短暂停靠,感悟成长相伴奇妙,那一天的故事总有味道。那一天,在一段故事里;那一天,在他们笔尖的文字中——你的“那一天”,又有什么故事呢?‎ 那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抑或是他乡遇故知。那一天,我们生命里有了特别,有了我们一生难忘的回忆。‎ ‎3.“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董卿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如箫音悒悒,琴声潺潺,情歌萦萦,像香甜的酥油茶,沁人心脾,愉悦身心;像母亲的摇篮曲,亲切自然,平和心境;像高山的清泉,与天地共鸣,启迪心智。“那一天”正从我们手头静静流去,但在我们心中那最为柔软的地方,却再也抹不去“那一天”的记忆。‎ 主题词(十二) 青 春 ‎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他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炙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过:“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我们今天这一期的主题词是“青春”。‎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 今天就让我们在那些也许正青春,也许不在青春的人们的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理 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1.她24岁获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金牌,以她为代表的五连冠女排队员们被称为“80年代人最深刻的记忆”。她的青春除了辉煌的金牌,更多的还有付出与汗水。她是被称为“铁榔头”‎ 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她有着永不褪色的排球梦,致力于培养年轻队员和年轻教练,让中国女排在2016年重回世界之巅。她的青春由泪水和汗水铸造,她的青春因梦想而延续。‎ ‎2.青春是花,美丽却易飘零,假如不去呵护,就会凋谢枯萎;青春是雨,朦胧却不多情,假如不去把握,就会变成眼泪;青春是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假如不去挽留,就会在不经意间消逝,无情地飘走无踪。人生就是一张白纸,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只画笔,未来就靠我们的双手去绘画出来,因此我们应该用五彩缤纷的画笔,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 悦读板块二 ‎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特别强调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认识评价,要求能具体、深入、辩证地分析问题,提出见解,而不是老生常谈、泛泛而论。要想使作文分析周密、说理透彻,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审辨性思维。本部分内容推出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时评,展示出时评文的独特魅力,意在引导大家对思辨能力的培养。‎ 新闻焦点(一) “刻章救妻”暴露了什么?‎ ‎[事件回放] 十年前,廖丹的妻子被查出尿毒症,因没钱给妻子治病,廖丹找人私刻了医院的收费章,以免去高额透析费。多年未被发现。事发时涉案金额高达17.2万余元。廖丹以涉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今年5月16日,廖丹的妻子杜金领去世了。廖丹表示感谢大家帮助:“不要像我一样做违法的事”。‎ ‎[时文1] “刻章救妻”暴露的医疗短板补齐没有?‎ 叶祝颐 ‎“刻章救妻”的廖丹曾让无数人动容。我们也看到,廖丹最后收到了50万元捐款,解决了妻子治理的医疗费用难题。尽管身患尿毒症的妻子杜金领最终离他而去,但是捐助者的爱心令人感动,“刻章救妻”的悲壮之举留给我们太多思考。值得追问的是,廖丹“刻章救妻”暴露出的医疗短板、救助短板补齐没有?‎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仅廖丹付不起尿毒症妻子的医疗费用,像农妇剖腹自救、农民自锯病腿这样的悲壮案例也不鲜见。与“刻章救妻”一样,媒体报道这些患者的遭遇以后,相关部门与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帮助,也有一些不幸的家庭慢慢走出了困境。但是,个案救助只能解决个案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救助机制作支撑,即使刻章救妻、自锯病腿的患者个体得到了救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更多因病致贫的家庭,更多无钱治病的患者,又该怎么办呢?‎ 因此,贫困患者付不起医疗费,实际上扯出了救助机制不完善,普通群众无钱看病的沉重话题。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面对身患重症的现实,困难群众力不从心。重大疾病患者需要好心人奉献爱心,更需要完善的救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兜底。‎ 众所周知,现有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农合医保是一种低水平、广覆盖的互助救急模式,很难解决患者治疗重症的问题。正如一位基层医院院长所言“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司空见惯的生活困境背后,隐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在我看来,无论是廖丹刻章救妻,还是农民自锯病腿,实际上羞辱了不完善的医疗体制、救助制度,说明大多数百姓家庭经济能力十分脆弱,根本没有抵御意外事件和疾病折腾的能力。‎ 对此,不仅社会应该伸出爱心之手,政府拿出诚意与行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给公众提供低价优质的公共医疗产品,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补齐大病救助的医疗短板,显得十分重要。‎ 来自国家卫计委的消息说: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将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逐步降至30%以下,力争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我认为,像农民刻章救妻,慈母跪爬为眼癌女儿筹药费,农妇剖腹自救,农民自锯病腿,外来工裸身下跪求助这样的案例就是一条条深刻的医改建言。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完善医改政策,地方政府对弱势群体医疗问题体现责任担当,给予更多财力支持,民众拭目以待。‎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早已生效。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按照法规的要求,前移社会救助窗口,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让遇到特殊困难的低收入群众依法享有救助服务,帮助更多重病患者、苦难家庭渡过难关。让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病有所医、难有所帮,检验着政府的责任担当与民生温度。事实上,政府压缩形象工程与“三公”消费支出,国企拿出部分利润充实社会救助基金与医保基金,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针对“刻章救妻”事件,作者没有停留在对人间大爱歌颂上,也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廖丹做法的评判上,而是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指出完善医疗体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缜密,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层层深入,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本文立意精准,构思巧妙,选材新颖且极具时代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 ‎ ‎[时文2] “刻章救妻”案中情与法的谦抑 邓海建 为救尿毒症妻子,廖丹私刻医院收费章,蒙混过关,四年间涉嫌骗取医院17万余元。12月7日,廖丹终于等来了法院的一纸判决。北京东城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廖丹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这样的判决,让廖丹和妻子杜金领都长吁了一口气。‎ 此前,检方以诈骗罪提起公诉,建议法庭在3年到10年间对其量刑。用法官的话说,廖丹没有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无法对其做出过轻的判决;但廖丹退赃属于从轻处罚的情节,可以在基准的3到10年的量刑区间内,最多减少30%以下的刑期。今日看来,“判3缓4”的结果,可谓皆大欢喜:既周全了司法的威严,又彰显了人性的悲悯,情与法在对立统一中达成价值最大化的谐和。‎ 一方面,法律是底线的规则,所谓“法不容情”,是强调司法的严肃与稳定。廖丹涉嫌诈骗犯罪,无疑应进入司法程序,接受法律的制裁;何况,此案涉案金额已高达17万余元,在刑事司法中已属“数额巨大”。尽管其有悔罪、退赃等情节,但违法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情感可以战胜社会的底线规则,那么,法制的刚性就难免会在各色“不得已”或“特殊情况”的考量中而成为“绕指柔”。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外开恩”的冲动,看似拯救了廖丹一家,戕害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公平。‎ 另一方面,“法不外乎情”,再严厉的律法也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即便是最为严肃的刑法,也有温和的本色,譬如“微罪不入刑”“微罪免刑罚”,以及关于缓刑、减刑、假释等规定。正如专家所言,“刑法是一个完整的理性体系,它在出台前就已经预见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现实并为其做了弹性设计——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就是此弹性设计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便廖丹没有能力退赔赃款,法律也得特别注意到其“救妻”的特殊情节。再说,刑法第63条第二款还有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判3缓4”的结局,彰显了“刻章救妻”案中情与法的温情与谦抑。当被问到情与法哪个更重要时,廖丹称,“当然是法律重要,但是没办法,总不能看着她死”。是的,一个以契约和规则打底的公民社会,没有什么比恪守并敬畏法令更重要。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Daniel Batson)的研究发现,“当共情与公正原则或者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人们不自觉地会选择偏心于共情的对象而违背公正的原则或者忽略公共利益”。难得的是,公众在“刻章救妻”案中,理性表达了人性良善的情感诉求,更不至于动辄就以践踏司法尊严为代价。 ‎ 当然,“刻章救妻”案更大的价值,也许并不仅仅在于情与法的有序交融,更体现在另外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刻章救妻”事件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广东珠海市政协常委陈利浩以及微博名人薛蛮子等发起了捐助,其中用于廖丹妻子透析用的善款金额达到50万元,可维持其透析10年;而在警方调查取证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当事医院还是继续为廖丹的妻子进行治疗,并且这三个月的费用最后也没有计算到廖丹诈骗的金额当中;二是此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我国大病医保制度的全面施行。最近,大病医保政策落地——城乡居民因患大病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可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再次报销50%。这一政策的社会价值在于,最大限度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减少下一个“廖丹”出现的可能。‎ 当情、法、制度在“刻章救妻”事件中寻求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悲剧才有了柳暗花明的转身。祝福廖丹一家,更盼望“穷人”‎ 的基本社会保障能再少一些悲怆,再多一些温暖。‎ ‎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从引用材料入手,简明扼要地提出观点,接着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情与法”之间的关系,继而探讨“刻章救妻”案背后的价值,收尾处呼吁尽快建立并施行更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能够“再多一些温暖”。作者行文从容,思维缜密,纡徐有度。文中多用长句,逻辑性较强,易于理性思维的表达,特别是对“情与法”辩证关系的分析,毫无偏颇之嫌,彰显出作者高超的行文驾驭能力。‎ 新闻焦点(二) “网络打赏”打了谁的脸?‎ ‎[事件回放] 两个月内,熊孩子通过支付平台偷偷把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存款统统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处在“打赏门”事件漩涡中的彭家,就租住在新塘镇上的一处出租房内。‎ 事情发生后,彭师傅用儿子的账号登录了触手TV,去看儿子到底在玩什么看什么。越看他越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游戏,这样的游戏直播有什么好看,为什么要花真金白银去送给一个连面都见不到的女主播。‎ 在直播间里,各种弹幕都是在讥讽小彭,讥讽大人没有管好孩子,女主播还在主页上公布了小彭的个人信息,彭师傅大怒:“你骗了他的钱,还把这些信息发上去干嘛?”‎ ‎[时文1] “男孩打赏女主播”,拯救孩子别迷失 陈孝斌 有句话说得好,偶然背后总存着诸多必然。“男孩打赏主播16万”事件亦是如此。熊孩子小彭之所以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将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积蓄,一笔一笔打赏给女主播绝非偶然。归根结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管理教育迷失了方向。‎ 首先,是家庭教育缺失开了第一道“门”。为了让小彭不当留守儿童,小彭父母将其接到了自己身边,但却双双忙于生计,经常半夜才能回家,让小彭基本成为了事实留守儿童。这让小彭长期缺乏基本认知教育,而难以明辨是非、欠缺自制能力,以致深陷网络世界的虚幻诱惑难以自拔。其次,是学校管教不力开了第二道“门”。小彭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学校是知情的,也进行了管教,但总体看力度还不够,特别是没有和家庭形成合力,让小彭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再次,是社会监管不完善开了第三道“门”。正如小彭父亲给记者发短信所说,“我衷心恳请各大直播平台完善视频实名登记,人脸识别,不能用QQ、微信直接登录直播等游戏平台,以免伤害到其他未成年人”。这说明社会在监管未成年人上网的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漏洞,导致了此类问题的发生。无独有偶,不只是小彭,光今年以来就出现过多起未成年人“巨额”‎ 打赏主播事件。比如,内蒙古16岁男孩沉迷网络打赏主播,两个月花掉家里29万;12岁男孩疯狂打赏游戏主播5秒钟甩出去6万元……毫无疑问,要防止此类令社会、家庭痛心的事件再次上演,就必须要紧紧关好家庭教育、学校管教和社会监管三道大门。‎ 但孩子是铸错者,却也是受害者。纵观事件,最该反思的除了孩子之外,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常说,知错能改依然是好孩子。事已至此,接下来最要做的,不仅是通过合法途径挽回16万多元的损失,更在于拯救这个走入迷途、处境艰难的孩子。显然,小彭父母在处理这一事件上是理智的,也是充满温度的。舆论洪水滔滔而来,但小彭父亲却对小彭讲道,“这十几万块钱就当买个教训,不管能不能拿回来,爸爸都不会怪你。是爸爸的责任,没有教你懂得更多的法律法规,没有在你青春期时帮你疏导……但是你要相信,只要爸爸妈妈在,只要爸爸还有一双手,我都会尽全力培养你,你只要好好读书”。‎ 错误,有的时候会打垮一个人,但有的时候也能重铸一个人。舆论已经形成,重压就在头顶。如此境况下,小彭父亲这段话胜过了千句责骂,必然会给小彭带来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该像此前一样,在管教孩子上继续迷失、失守大门。而是要理性地做好后续工作,既要努力为孩子减压、施以保护,也要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感化孩子的合力,鼓励孩子在跌倒处爬起、从迷途中返回,走上为自己美好明天刻苦努力、放手拼搏的光明正道。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快研究论证步伐,出台未成年人上网的相关细则,为他们网上成长撑起“保护伞”,构筑坚固的社会防线。如此,才会在处置好这一事件、拯救出年轻心灵的同时,将此类事件的痛点改写成一个真正的句点。‎ 本文开篇由材料引出观点,揭示出问题的根源,简要分析后,作者将文章重点转入如何拯救类似于小彭这类走入迷途、处境艰难的孩子,指出理性做好后续工作的重要性。整篇文章,作者安排了清晰的论证条理,表现出详略得当的剪裁效果,并能够以恰当的过渡性语句,使全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虽然篇幅短小,但针对性强,避免空洞地说教,接地气,有说服力,言简意赅,可读性较强。‎ ‎ [时文2] 网络打赏不能“变味”‎ 陈 一 近年来,“网络打赏”成为网民之间表示支持与表达情感的新手段:网游玩家之间、原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网络红人与粉丝之间,往往靠“打赏”的方式互动。曾有报道说,某知名游戏主播凭玩家“打赏”,一个小时能挣到数千元;也有自媒体人仅靠网友“打赏”,月入十多万元。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说,“打赏”是一种支持原创、鼓励作者的好方法;然而,最近连续出现“网络打赏”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也折射出不少社会问题,“打赏乱象”的情况时有发生。‎ 青少年因为“打赏”‎ 而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发布虚假信息,博得网友同情,以接受“打赏”的方式获取不义之财;二是为了给别人“打赏”,相互比拼“烧钱”,从线上骂战到线下人身伤害;三是为了筹钱“打赏”,侵占他人财产,或是用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不法借贷。‎ ‎“打赏乱象”反映出青少年沉溺网络以及背后的虚荣心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层出不穷的玩法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从最早的网络冲浪,到后来的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互联网以青少年为“生产力”,制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也不断把青少年的日常活动网络化。在这两年流行的网络直播中,最流行的莫过于给主播送虚拟的礼物,博得对方的好感,很多青少年因此欲罢不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通过“打赏”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是虚无缥缈的,更不会意识到“打赏”意味着正常的人际交往被降格为金钱关系。‎ 当代青少年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网络上存在某些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向。独生子女大多在家庭的百般呵护下长大,一方面,他们上网的费用有一定的保证,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打赏”的时候有一种“花钱无所谓”的心态;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渴望有人陪伴,一旦有人和他说话,陪他唱歌,甚至表演节目给他看,他们会产生本能的亲近感。基于虚拟交往模式之上的“打赏”,让青少年“一掷千金”之后获得了满足感,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打赏乱象”反映出青少年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缺位也是问题的一个诱因。‎ 青少年喜欢参与“打赏”活动,但是板子不能都打在青少年身上,网络平台和某些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推手”“诱饵”和“教唆”的角色。‎ 某些网络媒体上充斥着“某富二代一次给网络主播打赏7万”“某流行音乐组合一小时直播获得30万”等新闻,直接给“打赏”风潮推波助澜。浏览各种网上直播平台,各种虚拟的“礼物和道具”明码标价:从几分钱的“一朵小花”到数千元人民币的“跑车”“邮轮”,先让你养成“打赏”的习惯,当“打赏”的额度不断加码,“力比多”与“荷尔蒙”的冲动战胜了平日的理智,网络平台圈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浙江一个32岁公司职员,挪用公司30万元资金去“打赏”网络女主播,每次出手都是几千元,惨痛的案例让人扼腕。‎ 美国的一些网站上也有类似的小额支付和送礼物功能,但是用的人并不多,中国网上“打赏”的兴盛,有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原因。从几元的“小意思”到几千元的“送大礼”,参与“打赏”的人数之多,金额也有很大悬殊,这与国人长期形成的“围观”“看客”的文化心态有关。我们既习惯于聚拢围观,又喜欢看到有人“玩票”“捧角”,各种网络上的评论、“打赏”,与当年北京天桥耍把式的艺人高喊的“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不也有些类似?时代不同了,当年那些乱哄哄的场面,怎该再出现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打赏乱象”‎ 反映出青少年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缺位也是问题的一个诱因。‎ ‎“打赏乱象”也折射出新媒体金融领域风险防控等“题外话”。‎ 变味的“打赏”与近两年一哄而上的互联网金融也有一定关系,是互联网金融乱象在青少年领域的表现。为了追捧某个网红,赢得他的青睐,有人铤而走险,用违法的手段去获取金钱,也有人经不住诱惑,借助于各种风险极大的网络信贷产品。‎ 由于没有稳定的劳动收入,青少年以前很少成为金融产品的营销对象,今年以来多地大学却曝出了大学生参与的民间借贷危机。大学生借款的目的多种多样,其中不乏用借款去参加网络“打赏”的。更可怕的是,在被大学生“打赏”的网络主播中,有的还在为各种大学生借贷平台做宣传推广,极力鼓动大学生去借钱消费。网络主播两头拿钱,最后受伤害的是普通大学生,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生贷款——‘打赏’花钱——平台和放款人盈利”的链条已经形成。同时,这个链条是非常脆弱的,年轻人可能一时冲动完成了借贷,一旦他无法偿还高额的利息,则会给自己和借款平台带来无尽的烦恼。‎ ‎ 文章写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开篇直指“打赏乱象”,高人一招。文中批评了青少年缺乏现代法律知识,只知沉溺网络,一味荒废青春,强调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重要性,警示新媒体金融领域要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本文立意高远,时代感强,结构严谨,论证缜密,层层深入,通篇语势充沛,激情昂扬,内容丰富,切中时弊,可圈可点。‎ 新闻焦点(三) “无现金时代”来到你身边 ‎[事件回放] 继杭州和武汉之后,近日,又有两个城市——天津和福州加入了“无现金城市”。昨日,天津市和福州市分别和蚂蚁金服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今年内,天津市城市公交、高速等逐步实现支付宝购票、扫码乘车,医保移动支付等也将逐步开展试点。甚至还上线了支付宝电子校园卡,全国首个将校园卡装入手机。‎ 数据显示,天津支付宝实名用户690万,目前已上线5大类44项支付宝城市服务,212.7万市民通过支付宝享受到政务、医疗、车务等领域的便民服务。,福州副市长杭东说,今年内,福州90%以上实体店有望全实现无现金。未来交通出行、民生服务、商业服务和政务服务4大领域扩大无现金范围。‎ 据悉,福州有500万支付宝用户,80后、90后占比80%,95%的出租车、85%的超市便利店、80%的餐饮门店都支持移动支付。‎ ‎[时文1]   “拒收现金”,公共服务部门要有触动 朱昌俊 ‎“无现金城市”概念,近年在各支付平台与商家的共同营销之下,愈发火爆。这里面当然首先是利益驱动,但移动电子支付是大势所趋无法否认。这一背景下,“无现金日”‎ 活动的开展其实很正常,只是一些商家囿于平台返现的利益激励而一概只认电子支付而拒收现金,显然就有点极端和操之过急了。‎ 无现金社会,并不等于完全拒用现金,更准确的说法其实应该是支付方式多元化社会。所以,换个角度,看似极端的商家“拒收现金”,对于推进社会支付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一些公共服务部门支付方式的与时俱进,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敦促。‎ 客观说,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相较于极个别商家拒收现金,多数人的支付烦恼,恐怕更多还是不少地方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只收现金”而拒绝电子支付。典型如,目前全国多数城市的地铁站仍不支持手机支付购票,一些市政部门的服务性窗口,也只接受现金。不少人都有过通过电子支付在陌生人那里换现金的经历。就此而已,一些商店拒收现金,理应给那些仍然坚持只收现金的服务部门一些启发。‎ 站在经营者的角度,不管是拒收现金,还是只收现金,都只能是极个别现象。毕竟,仅仅为了支付方式而牺牲顾客和生意的商家,不可能太多。这次一些商家拒收现金,也仅是在支付平台推出的“无现金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其初衷是为了拿到平台的返现。所以,消费者大可不必担心商家只收现金或只支持电子支付。‎ 真正需要特别关注的,还是公共服务部门。它们往往对于服务方式有着习惯性的路径依赖,收惯了现金,或囿于电子收费可能额外产生的成本,往往会对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改造动力不足。而这恐怕才是建设“无现金社会”的难点和痛点所在。‎ 一般商家,为了跟上社会支付方式的变革,接受多元化的支付方式,不过是顺其自然的事,无需外部力量的特别干预和指导。但一些公共服务部门,适应不同的支付方式,却未必有那么自然。比如,现金、电子支付都支持,意味着服务时要随时切换方式。关键是,不同于商家有营收压力,公共服务部门欠缺这种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动力,更多时候仍是民众来适应和迁就它们的便利。‎ 事实上,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据媒体报道,武汉等打造“无现金城市”,就着重率先在社保、医院、机场、公交、地铁等领域推行移动支付。而最先提出打造“无现金城市”的杭州,该市副市长就曾指出,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政府部门的数据尚未完全开放,难以形成一张网。所以,建议把积极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并以“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深入每个民众身边,率先实现无现金。‎ 因此,打造“无现金社会”,不管是支付平台还是管理部门,都不妨把推动公共服务部门的支付方式多元化作为重点。在这点上,一些商家的拒收现金,与其说是一种任性,不如说是一种明喻:多元化支付时代已经来临,一些部门仍停留在只支持现金支付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过时了。‎ 从表面看作者是在批评那些只认电子支付而拒收现金的商家,认真分析后不难发现,其实文章的用意是在提醒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支付体系,否则必然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文章就事说理,解剖现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蕴藉,耐人寻味。‎ ‎[时文2] “无现金日”商业雄心,不能无视法律 欧阳晨雨 在信息新时代的摧枯拉朽下,现金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无现金”大概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前出门,兜里总要装上好几百元,以防万一。如今,只要带上自己的手机,基本的购物、餐饮、娱乐消费都能“无现金支付”,既安全也方便了不少。‎ 不过,因为“无现金支付”的随处可见,就认为无现金社会已经到来,显然还是一种超脱实际的幻想。毕竟,在社会大机器的某个“小旮旯角”上,或者是哪个“零件”上,可能使用的还是“老产品”。比如,在公共交通方面,如果没有带公交卡,就还得备上点零钱,否则就只好望地铁兴叹。‎ 其实,如果真的是“无现金城市”了,倒也是好事。但现实却是,在大街小巷的商铺,尽是“无现金城市”“无现金周”“无现金日”等移动支付营销战,这反而说明了,现实距离“无现金”还有不少的差距。在这种“不完美”客观情势下,商家以“无现金日”为由,强迫接受移动支付方式,无形中增加了顾客的消费困难。‎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商家拒收现金,实质是在“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已有违法之嫌。‎ 况且,《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在《人民币管理条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否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拒收权”,当然也包括了所有商家。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有关商家接受现金交易。‎ 一种社会类型的出现,总是社会需求与社会进步的结合体,而不是某种商业活动的“副产品”。虽说,一种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的新锐商业模式,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助益,但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决定性的力量。审视“无现金日”的实质,并非政府强制性命令,而是一种商业推广活动。在商业雄心的布局下,推动“无现金日”引导大众消费,固然是一件好事,如果无视法律、揠苗助长,则很可能会沦为刺激违法的“温床”。‎ 是以,对于充满现代气息的“无现金日”,不仅应对线下商家的拒收现金行为给予负面评价和行政干预,还应针对愈演愈烈的移动支付营销战,尽快弥补法律的“真空地带”,依法引导和制约,有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地迎接无现金时代的到来。‎ 文章立意高远,指出“无现金社会”实际上“是一种超脱实际的幻想”,而“无现金日”也只不过是一种商业推广活动,这种活动背后的推手无视法律,损害的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者态度鲜明,质疑线下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同时呼吁政府尽快弥补法律的“真空地带”,对商家依法引导和制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整篇文章高屋建瓴,论证有力,引用的事实论据独特而典型,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堪称时评中的精品。‎ 新闻焦点(四) 阜阳男孩戒网瘾死亡的背后 ‎[事件回放] 阜阳市临泉县一名18岁男孩因为上网成瘾,家长把他送到了庐江县的一家戒网瘾的封闭式特训学校。校方承诺用心理疏导、体能训练等方式帮男孩戒除网瘾,绝不会体罚。男孩来到学校不到48小时,校方通知家长称男孩不行了,已经被送到医院。当家长赶到时,男孩已经死亡。据家长反映,男孩的遗体上遍布伤痕,鼻子、嘴里还有血。目前,该特训学校因非法办学已经被查处,而学校的负责人也被警方控制。‎ ‎[时文1] 男孩戒网瘾身亡,特训学校岂止是非法办学 王钟的 安徽省阜阳市一名18岁男孩因为上网成瘾,家长把他送到了一家戒网瘾的封闭式特训学校。校方承诺用心理疏导、体能训练等方式帮男孩戒除网瘾,绝不会体罚。男孩来到学校不到48小时,校方通知家长称男孩不行了,已经被送到医院。当家长赶到时,男孩已经死亡。除了身上20多处外伤外,还有一些内伤。‎ 据报道,这所戒网瘾的封闭式特训学校属于非法办学,曾多次收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停止办学通知。事发以后,该校已经被当地镇政府查封。‎ 以杨永信开创的网瘾电击疗法为代表,一些声称对治疗未成年人的网瘾有奇效的机构,获得了家长的信任。他们有没有治好未成年人的网瘾不说,使用残酷手段折磨和虐待未成年人,恐怕比网瘾造成了更严重的身心伤害。很多从这种机构出来的未成年人,都留下了不堪回首、痛至骨髓的记忆。‎ 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弱,过度沉迷网络的确会影响其健康成长。但是,一些家长在发现问题后,不反思自身的教育责任,总想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解决问题。其实,治疗网瘾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往往生活在一个成员之间沟通难言顺畅、关系并不和睦的家庭之中。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未成年人寻求在虚幻网络解脱的土壤依然存在。‎ 即使父母想要委托专业教育机构矫正孩子的网瘾,首先要具备甄别教育机构水平的能力。然而,一些家长在焦虑之中,一看到某些机构对戒网瘾功效的夸大宣传就信以为真,把它们当成救命稻草一样,无条件地把孩子送过去。这样的做法破坏了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信任,给家庭关系造成了更长期的损害。‎ 这些戒网瘾机构对外宣称是教育特训学校,有关部门在查处时,也是从非法办学角度开展执法的。但是,使用暴力、非人道手段“矫治网瘾”,显然不是教育方法是否妥当的问题了。他们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已涉嫌违反刑法,应当由公安机关主导开展调查。‎ 现在看来,这些非法特训机构,是有组织、有策划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伤害。不管是在言语上侮辱未成年人,还是在肉体上折磨未成年人,其行为实施都有一定套路。非法特训机构有组织者,有执行者,如果其行为真的触犯刑法,说他们是违法犯罪团伙,并不为过。‎ 在此之前,还发生过“孩子在戒网瘾学校坠楼”“高墙铁丝网,每天都要擦厕所”等负面新闻。恐怕没有哪家正常的教育机构会这么做,仅仅指责这些机构非法办学显得太轻飘飘了。一旦有哪家机构涉嫌虐待未成年人,就应该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角度开展整治。如此,才能给非法特训机构以震慑。‎ 因为戒网瘾导致的悲剧大多发生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反倒是在互联网普及更早、程度更高的大城市,很少有家长把孩子送到这种封闭式的机构戒网瘾。这跟家庭教育水平更高的家长,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孩子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目的有关。生活在乡镇的未成年人精神生活容易空虚,没有那么多的课外娱乐活动,才让网络占领了他们的大脑。‎ 公立学校、政府管理机构、社会组织有必要为家长们做好服务,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以及对孩子所谓“网瘾”表现的甄别能力,阻止他们亲手把孩子送进非法机构的陷阱。‎ 本文不是脱离材料空谈道理,也并非生搬硬套堆砌事例,而是结合“男孩戒网瘾身亡”这一新闻事实,层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种“封闭式特训学校属于非法办学”,他们“使用残酷手段折磨和虐待未成年人”已经涉嫌违反刑法,公安机关理应对其开展调查。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切实负责,给那些陷入网瘾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此文构思独具特色,层层剥茧抽丝,最终水到渠成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足见作者的逻辑思辨能力之强。‎ ‎[时文2] 戒除网瘾还应从教育上寻找正解 ‎ 王友进 网瘾少年在戒网瘾学校非正常死亡的悲剧再次上演,除了让人难过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反省和思考:谁该对网瘾少年的死负责?‎ 网瘾少年、青春期叛逆的少年通常都被称作“问题少年”,出了问题总要解决,不能放任不管。一些家长在该管教的时候没有管教,等到管不了的时候就想通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特殊治疗学校”‎ 的出现给了家长希望,他们希望将孩子送到学校去,能够起到包治百病的疗效,可是又有多少家长没想到,这样的方式也可能是将孩子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近年来,在“特殊治疗学校”发生事故被曝光的事件不在少数,这些学校游走在法制的边缘,大多数不符合标准,没有严密的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体系,多数是采取强制约束甚至是禁闭体罚的方式,强力地对孩子进行矫正。笔者以为,叛逆、网瘾少年的出现归根结底还要从教育上面找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外力的作用矫正。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问题少年“改邪归正”还应从正规教育入手。‎ 其实,青少年网瘾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形成之初家长为何没能引起重视,何以会到了孩子网瘾大到戒不掉了,出现厌学情绪了再来想办法?学校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每天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为何没能及时纠正?‎ 让从传统教育中脱轨的孩子回归正途,一方面主流教育机制要完善健全教育理念,加强对校园中出现问题苗头的学生的教育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让其进入泥沙俱下的“社会教育”中。另一方面,工商、教育、卫生部门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目前这些“矫正机构”都是盈利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表面上来看是正规的教育机构,但其教育方式并不是非常合理,还需有关部门对其加强监管。‎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引起诸多的问题,错误的家庭教育有时也会让孩子进入歧途。还希望家长们能够正视对孩子的教育,将管口前移,不要等出了问题再追悔莫及。‎ ‎ 文章辩证分析,有思路,有深度。无论是从开篇的导入,还是中间的议论分析,抑或是结尾的深入剖析,读来都令人感到深入内心。作者行文简洁有力,一针见血地将“叛逆、网瘾少年”的出现归结到教育上来,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构完整,开合有度,内容丰富,说服力较强,值得一读。‎ 新闻焦点(五) “住院先考试”,你怎么看?‎ ‎[事件回放] 近日,一篇“看病前先考试,考试不及格不给住院”的文章把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银屑病科的张英栋医生推上了舆论的漩涡。据病患介绍,入院考试确实存在,考试的内容全部出自张英栋医生出的四本书,在张英栋医生处看病的患者很多人都被他推荐购买过书。张英栋医生告诉记者,考试只要求住院的病人参加,从未强迫患者去购买自己的书,而考试、推荐购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病。‎ ‎[时文1] 病人住院先考试,谁病了?‎ 乔志峰 病人住院先考试,闻所未闻。这年头,要没点文化,难道连看病的资格都没有?可是,那些不识字的老年病人怎么办?并且,如果考试不及格就不给看病,万一病人耽误了治疗,涉事医生和医院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想考试及格,就得买书,医院的医生会发给患者一个微店地址,张英栋著的四本书捆绑销售价为130元。这推销技术那是相当的高明,虽然没明说是强制购买,可将买书跟看病结合起来,患者怎么敢不买呢?大老远跑来了,总不会为了省这100多块买书钱就回去吧。于是乎,看病花多少钱先放一边,看病之前就先要给医生奉上一笔买书款。一个患者100多,患者多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或许,医生这也算是“多种经营”呢。‎ 别拿“考试、推荐购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病”来做借口。如果真是为了让患者对疗法有更多的了解,完全可以安排医护人员详细讲解嘛,效果应该比患者直接看书要好得多。即便医护人员人手有限只能通过患者看书自学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由医院提供免费书籍,患者学习后再归还医院。这样循环利用书籍,既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同时还节约了不少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病人住院先考试,谁病了?归根结底是医生的医德出了问题——只顾自己方便、赚钱,而罔顾患者的利益和感受。据涉事医院官网介绍,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铁路中心医院)成立于1939年,是山西省目前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由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直管,是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如果属实,应该是规模不小的公立医院,而非备受诟病的“××系”。正规医院出了这种奇葩事儿,怎么就没人批评、没人叫停?‎ 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都将参加考评。考评分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等三个步骤,每年进行一次。不知道涉事医院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医德考评,涉事医生的考评结果如何?事实证明,对医德的考评除了医院的内部考评,还必须依靠广大患者和群众来评价、来监督。唯有如此,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的作用。对要求“病人住院先考试”的医生和医院,不妨请患者先打打分!‎ 这篇文章立足新闻事件,行文中先提出观点,再分析事件的实质,指出其危害,提出改进措施,有理有据,思辨性强,扣题精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浅层次分析上,而是抓住“先考试”背后的利害关系,指出这种做法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再联系国家的政策法规,强调这种做法就是违反“医德”‎ ‎,理应给予严厉的批评。结尾处颇具警醒意义,彰显作者思想的深刻。‎ ‎[时文2] “住院先考试”非健康教育正途 胡印斌 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要视病情是否严重到必须住院治疗而定,患者向来不需要过考试这一道门槛。所以,张英栋医生的“要住院,先考试”之要求,乍一看确实挺奇葩。‎ 不过,张英栋医生称,考试是为了让病人认识到治病不能只治表面问题,还得让病人知道怎么才能不得病、得了病怎么办。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医疗界有个说法,“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而中医治病则有一个“三分治、七分养”的指导思想,不主张完全依赖药物。故而,以所谓的考试,倒逼住院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与养护要注意的事项等,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何况,这种考试零散进行,有时两三个患者一起考试,有时七八个患者一起考试,随来随考。而急性发病的患者则都会先被救治,等病情稳定后再参加考试。这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医院一般不会对住院患者专门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达到“知(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治疗目的及护理要点)、信(信任医生与护士的医疗能力)、行(将健康知识付诸行动,配合治疗)”,这一课亟待补上。要补上这一课,就需要医院及医护人员进行多方探索,科学的探索也值得鼓励。‎ 而张英栋医生的另类探索,为何惹来无数网友“拍砖”?主要问题就在于,他用来考患者的内容全部出自其四本著作,许多患者也都被他推荐购买过书。这就具有变相卖书之嫌,这是不明智的。用网友的戏谑之言来说,四本书捆绑销售的价格为130元,“医生随便多开个药,多开个检查的提成就够了,何必为了130元钱搞这些小动作?”我们既要反对医生过度开药、过度开检查,也要反对医生利用职务之便将谋财手段发挥到极致。你要搞“住院考试”那一套,就要有避嫌意识,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医学知识试题;你要推广自己的独特疗法,可以引导患者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学术论文,或者摆相关书籍在门诊或住院部,让患者随手翻翻。这些都未尝不可。‎ 所以说,尽管张英栋医生的初衷良善,但手段使用得不当。这就容易被人质疑目的不纯粹,甚至被人指责医德有问题。如何既搞好住院前的健康教育,又让医生远离利益牵绊、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是所有医院都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将相关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医生相关专著中的重要内容,扩印张贴于科室门诊和住院病房。当然,也可以就这些知识点组织住院前的健康教育与考试。相信这样的做法更受欢迎,能够促进患者更早康复。‎ ‎ 这篇文章独辟蹊径,从正面立意,指出张英栋医生的这种“住院先考试”做法的合理性,然后话锋一转,分析这种做法遭到非议和指责的原因,由此提出“既要搞好住院前的健康教育,又让医生远离利益牵绊、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的看法。文章的论证既体现出层次感,也彰显出逻辑的严密性,彰显出作者的思辨能力。就论证语言来看,文章既不排斥形象性,更不回避强烈的主观感情,因此,在严密的说理之外,极富感染力。‎ 新闻焦点(六) 驾车疯狂追逐藏羚羊 ‎[事件回放] 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森林公安部门6日审理涉嫌“追赶、碾压藏羚羊”的7名涉事人和两辆涉事车,根据调查,涉事人存在追赶藏羚羊行为,但无碾压藏羚羊,也尚无藏羚羊因此伤亡的情况。‎ 根据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包括视频和图片,以及当地专业管护队员的核查,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森林公安部门认为,网上流传的“越野车追赶藏羚羊”的视频和图片是10月4日拍摄的,拍摄地点位于那曲错鄂湖附近。‎ 据了解,事发时7名涉事人分乘两辆越野车,想近距离拍摄藏羚羊,整个追赶过程持续约一分钟多。当时,目击者正在当地拍风光,看到两辆越野车追逐行为后拍摄下相关视频和图片,并在6日早上发布。‎ ‎[时文1]   驱车追逐藏羚羊,即便拍照也不行 刘保生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6日下午有微博网友发布图片称“越野车追逐碾压藏羚羊”,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拉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拉萨”当晚通报,6日下午5点,拉萨市公安局联合森林公安已成功将两辆涉案车的7名游客控制。经初步核实,游客只是在追赶拍照,并没有进行碾压和碰撞。‎ 还好,这些疯狂的游客只是在追逐藏羚羊,而追逐也只是为了拍照,并没有网传的碾压、碰撞情节,也没有因此导致藏羚羊死亡。有意思的是,拉萨警方在向外界表述时,将“追逐碾压藏羚羊”置换为“追赶拍照”。尽管追逐者确实有“拍照”的可能,但警方这种温和表述本身也透露出某种微妙的态度,这一事件的性质也因之陡然改变——非但不再具有此前嗜血、冷酷、愚顽等诸般属性,反而变得“情有可原”起来。似乎是在说,不知者无罪,游客只是好奇心太盛。‎ 驱车追逐就是驱车追逐,即便非要说成“追赶拍照”,也并不能改变其野蛮干预动物生活的性质。警方办案当然要秉持公正原则,但似乎也没有必要在“追逐”与“追赶”之间抠字眼。若那7个人果真是徒步追赶藏羚羊的话,网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愤怒。‎ 目前还不知道这两辆涉案车的7名游客究竟是什么身份,以及他们为什么能够顺利进入野生动物栖息区域。但无论是什么人、以何种原因进入保护区,只要其驱车追逐藏羚羊的行为属实,则无论是不是有碾压、碰撞的后果,都是不可原谅的。‎ 一则,藏羚羊有着相对稳定的种群聚落,外力的野蛮追逐、粗暴干预,将会对这些群落产生破坏,进而影响到其繁衍生息。这种追逐行为虽然不同于猎捕、杀害,但同样是对野生动物正常生存的强力惊扰。我国最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虐待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的角度看,追逐已经对其构成了生活的惊扰和身体的虐待。‎ 再则,涉案车7名游客对于其不当的追逐行为是有清醒认知的,这一点可以从其入住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酒店时卸掉车牌并将车身藏匿一事中看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心虚,担心被人发现;再就是看到了微博上的汹涌民意,害怕了。而无论哪种情况,均表明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是知情的。‎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随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知名度的提升,藏羚羊也广为人知。尽管偷捕滥杀及走私现象迄今未能杜绝,但至少公众层面的保护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起“越野车追逐藏羚羊”事件才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说到底,这些游客并不是没有正常理性,也不是不晓得追逐野生动物的危害。他们的行为不过是一种恣意而为的任性罢了——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一脚油门下去,看着那些野兽们惊惶的神情、翻飞的蹄子,快意无与伦比。‎ 藏羚羊的栖息地面积已经在不断缩小,这些“高原精灵”们已经很难安静地繁衍生息了。如果再听任豪客们追逐取乐、驱车寻欢,而地方政府又习惯性地将之“轻描淡写”,那它们可真是躲无可躲、藏无可藏了。‎ 这篇文章是针对“越野车追逐碾压藏羚羊”事件有感而发,作者避开只对涉案者进行指责的常规写法,而是将笔触深入到事件背后,找出其危害,揭示其本质,提出深刻独到的见解,抨击豪客们的恣意妄为,批评地方政府的“轻描淡写”。整篇文章思路畅达,大气磅礴,非同凡响,语言雄健,针对性较强,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时评文。‎ ‎[时文2] “越野车追逐藏羚羊”不可原谅 张诗茹 据报道,10月6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两辆白色越野车追逐、辗轧藏羚羊,致使数只藏羚羊受伤、死亡。对此,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回应称,事件发生在5日下午的保护区内,并未造成藏羚羊受伤或死亡,已对涉事司机进行了处理,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据越野车司机事后解释,看到藏羚羊群出于好奇便将车辆驶离公路进入保护区,以便更近距离观察。‎ 从工作人员的回应来看,此前网传的“越野车追逐、碾轧藏羚羊,致使数只藏羚羊受伤、死亡”说法,显然并不属实。而从越野车司机事后的解释来看,当时的追逐行为,恐怕也并非故意“碾轧伤害”藏羚羊。‎ 但即便如此,上述行为仍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即使只是出于“好奇心”‎ ‎,这种做法仍是十分危险的。不仅可能威胁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藏羚羊的生命安全,而且就算“并未造成藏羚羊受伤或死亡”,事实上也会对藏羚羊原本自然和谐的生存状态造成惊扰,甚至构成某种“动物福利”意义上的虐待。‎ 因为,众所周知,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虽然在高寒缺氧高原环境下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存能力,但与此同时,藏羚羊又是一种天性非常胆小、非常害怕惊扰的动物。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两辆越野车便在高原上开足马力疯狂追逐藏羚羊,将会对这些“高原精灵”带来怎样的惊扰,可想而知。‎ 而站在动物福利角度,将这种惊扰和创伤,称之为“动物虐待”,也并不为过。而我国最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明确,“不得虐待野生动物”。就此而言,上述“越野车追逐藏羚羊”事件,即使“并未造成藏羚羊受伤或死亡”,实际上也同样可能涉嫌违法。‎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其实不只是在肉体上不伤害像藏羚羊这样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同样也包括在动物福利层面不打扰这些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当然,相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同样也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有效预防、进而减少避免这种可能严重损害野生动物福利现象的发生。‎ 此外,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规定,“不得虐待野生动物”,但仅限于“人工繁育”过程中,而且也没有相应配套的惩罚条款。‎ ‎ 作者先提出观点,再引述有关新闻材料,接着剖析问题的实质,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对游客错误做法的分析独辟蹊径,告诫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只是“在肉体上不伤害”,更重要的是要“不打扰这些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这种看法新颖别致,具有独创意识,这也成为了本文的一大亮点。‎ 新闻焦点(七) 农民放电影触痛了谁的神经?‎ ‎[事件回放] 十年前,广西钦州农民罗衍宗花500元买了台二手放映机,开始走村串巷,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义务放映电影,一放就是10年。近日,他因无经营许可证被取消放映资格,2017年起不能再为村民放电影。日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文广局对此做出回应,罗衍宗无证放映电影不能缺失监管,做公益事业也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取得放映许可证、明确放映范围、明确影片来源。回应同时表示,不存在其他领取放映补贴的同行举报或恶意竞争。‎ ‎[时文1] 农民放电影,叫停不应是结束 胡印斌 ‎“为何做好事,也会有人阻止?”‎ 罗衍宗的这个疑问,相信也会盘旋在很多人的心头。既然当地官员也承认“罗衍宗干了件好事”,那么,为什么不能够遵循正常的认知准则与行为逻辑,帮助他把好事办得更好,反而要叫停?甚至,不惜引发舆论波澜也要坚持将“叫停”进行到底,这未免失之武断。‎ 罗衍宗不过是一个热心点的农民。他之所以起意放电影,无非是希望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多点色彩、多点热闹、多点快活。这与政府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宏大主旨并不冲突,恰恰还是一种有益、必要的补充。‎ 就算如回应指出的那样,当地村村建有文艺队,经常自发组织开展活动,也不存在没有电影看的现象,但这与罗衍宗放电影是两码事。既然老百姓喜闻乐见,愿意凑在罗衍宗张罗起的银幕下,说说笑笑娱乐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政府也承认并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活动”,那到了罗衍宗这里就不应变成双重标准。‎ 据媒体报道,“热心人”罗衍宗除了义务放电影,也义务帮助村民“平事”,据说,他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民间话事人”,附近村民遇到困难都希望罗衍宗能帮忙反映,他也乐此不疲。诸如修路、装路灯等公共事务,他都是冲在前面的那个人……这些行为尽管得到了政府认可,但也可能招致侧目,当地回应的“不存在其他领取放映补贴的同行举报或恶意竞争”,恰也说明这当中存在引来嫉妒的疑问空间。这也就是说,不排除罗衍宗的“热心”触动了一些人的敏感与利益。‎ 但话说回来,有这样一个民间“热心人”,义务放映、调解矛盾、处置麻烦、推动各方面做事情,有什么不好?罗衍宗的行为,恰应该得到当地的引导与帮助,形成良性的官民互动模式。‎ 各级政府应该习惯并支持这种来自民间、来自体制外的助力,这样的个体善举也是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无论是从培育社会的层面,还是从激活民间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来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政府应该多一些包容和帮助。‎ 放电影当然需要监管,但也切忌选择性执法,要解释好其中的疑问。事实上,从目前的回应看,当地已经着手与其沟通协商。简单的叫停不应是这件事的结束,而应当在解决好法律与监管的障碍,与保护当事人积极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尽可能地予以协助,让这件事能有更加完满的结局。‎ 罗衍宗的努力所在,某种意义上看,恰恰可以填补政府力有不逮的地方。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罗衍宗的存在,是对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务民众的一个提醒。如何从其身上汲取更多有益于补充文化服务短板的启示,这也是值得政府思考的。‎ 罗衍宗义务放电影被叫停,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就颇耐人寻味。作者抓住这个由头,条分缕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义务放电影”的价值和意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简单的叫停不应是这件事的结束”,提醒各级政府要从“罗衍宗的存在”‎ 上多做反思,找出解决该类问题的途径。文章思想厚重,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论据使用重点突出,有些语句富有哲理意味,读来令人感悟深刻。‎ ‎[时文2] 规范义务电影放映,不能漠视精神价值 ‎ 刘 朝 乡村电影放映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文娱活动,其带来的还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地方之间的紧密相连。像全村聚会一样的露天观影场景中,蕴含着乡村日常生活中淳朴的社群底色。试想:放映员下午带着设备进村,孩子们蜂拥而来,或帮忙,或捣乱,乡亲们晚饭后呼朋唤友、扶老携幼地出门,是一幅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多年来的坚守和支持,让放映员和村民们彼此熟识、形成友谊,而观影情景,也成为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围绕电影,乡亲们不仅多了一个有趣的谈资,为单调重复的生活带来活力,更重要的是,它是乡村社群情感中的一个重要纽带。‎ 然而,随着我国农村劳动人口的不断流失,农村观影人数逐年减少,大多数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一些乡镇为减少额外负担,砍掉了部分原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如此情况下,年近60岁的罗衍宗,10年间走村串巷义务放映1 200多场电影,在为不少留守村民带去轻松和欢乐的同时,也客观上填补了某些政府服务的缺失。‎ 取消罗衍宗的露天电影放映资格,钦北区文体广电局于1月5日给出了叫停原因:“一是违反《电影管理条例》规定;二是其公开放映行为不在监管范畴,因罗某某不服从统一的放映管理,曾经与我们正规放映队在同一村庄、同一时间播放电影,造成资源浪费;三是电影公开放映必须在广电局和电影公司的许可及组织下进行,因为里面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涉黄涉暴涉政等播放安全问题的隐患,不能缺失监管。”‎ 上述理由的确合理,但如此板板正正地叫停,未免无情。像罗衍宗这样十年如一日的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员,为守住乡村电影放映土地所付出的热爱和热血,是值得鼓励和认可的。他放映10年电影的风雨和艰苦不能被漠视,而这些年通过放映电影系下的情感纽带更不能被漠视。用“资源浪费”等字眼描述其奔走上百里的放映工作,扑灭的不仅仅是公众的公益热情。‎ 规范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工作确有需要,但逐步规范的过程中,要能看到人情的暖意。五年前,广电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关于妥善解决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身体健康、未满60周岁,尚有工作能力的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经培训取得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资格证后,应优先上岗。”综合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员年龄较大、经济状况较差的现实,建议实行标准适当放宽,如为其调高年龄限制、加大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资格证考试的实操比例、减免部分手续费用、提供相关扶持补助资金等,让这份通过电影熟悉的乡情,维系更久。‎ 舆论关注之下,钦北区文体广电局局长表示,罗衍宗近期将到区文体广电局和钦州第二电影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和接受业务培训。义务放电影10年的罗衍宗,向放映正规化迈出了第一步。期望罗衍宗的乡村电影放映之路走得顺利,期望拥有搬小板凳围观露天电影记忆的人不会消失。‎ ‎ 乡村电影放映,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项简单的文娱活动,但实质上更是乡村社群情感中的一个重要纽带。取消罗衍宗的露天电影放映资格,扑灭的不仅仅是公众的公益热情,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理应得到改变。文章叙议精当,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意蕴丰富,颇有新意。‎ 新闻焦点(八)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事件回放]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纵火以及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时文1] 祭奠,以国家的名义!‎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12.13”,血泪书写的日期清晰如昨,伤痛如昨;“300000”,白骨堆起的数字,标识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记录着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祭奠,以国家的名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在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苦难中,在那望枯双眼也望不到尽头的长夜里,他们怀揣着无法实现的家国梦想,倒在日寇的枪炮下、刺刀下、毒气里、战火里……成为一个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永远忘不掉的痛。‎ ‎“祖国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在那血火交织的年月里,在那血流成河的战场上,这是亿万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梦想。他们梦想不再兵荒马乱、不再山河破碎,他们梦想耕读工商、安居乐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最顽强的梦想。‎ 今天,我们以历史性发展告慰死难同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死难英灵。在曾经血火交织的南京中华门,在重庆较场口大轰炸惨案遗址,在“三光政策”蹂躏的华北平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以“铭记”坚守历史的真相,以“仪式”延续爱国的情感,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奋斗在他们的梦想里!‎ 他们安息在我们的誓言里!‎ 全文激情澎湃,在思辨中显示出哲理。开头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写起,引发读者的思考;接着以深沉的笔调反复陈述我们为什么要祭奠死难者同胞,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深刻反思,对日本法西斯罪行的极大愤慨;继而指出我们今天应怎样祭奠死难者英灵,提出牢记历史,延续爱国情感,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的主张。作者立意高屋建瓴,紧扣主题,铿锵有力的语言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文章的抒情风格。‎ ‎[时文2] 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 ‎     ——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3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最终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80年过去了,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南京城的不绝哀号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为南京大屠杀惨案和侵略战争翻案的丑恶行径,不仅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将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谴责和唾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以国之名,我们呼唤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崛起之功业,民族复兴之愿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而曙光在前。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以国之名,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不忘历史,矢志复兴。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正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新华社北京2017年12月12日电)‎ ‎ 这篇时评标题醒目,内蕴深厚,凸显出文章的观点。开头引南京大屠杀碑文正面切入,先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再回顾民族深重的灾难,继而指出“以国之名”‎ 公祭死难者的意义,最后情感真切地再次强调“不忘历史,矢志复兴”的论点。全文情感充沛,层次清晰,逻辑思辨性强,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深沉思考,使文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读来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