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腾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其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公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在法家看来,国家设置各级各类行政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履行为公的职责,分担公共社会中的事务性工作。《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慎子•威德》中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为平天下而立天子,为治国家而立国君,为管理公事而立官长。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申子•大体》也有:“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要求“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官员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承担应做的社会事务,还有一层涵义是在没有处理好时,官员要受到谴责和制裁。先秦法家完全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而是“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由君王对官员察言、任事、观行、考功,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官员问责机制的早期简单形态,问责的原则是法,问责的主体是君王,问责的方法是赏罚制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秦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都主张放权给大臣,让君主逸乐,大臣任劳,因此,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 B.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虽然遴选出来的官员并非圣 ‎ 贤,但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C.法家要求官员在行使职权时,废私立公,分清公私,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一点对当今 ‎ 社会治理,官员执事也有一定的启发。‎ D.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认为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极容易对公共责任 起冲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阐述了儒、墨、法三家之不同,重点阐释了法 ‎ 家、儒家之体系的内涵。‎ B.第一段向读者阐明了儒家、墨家崇尚圣贤,道家对于圣贤理性抵制,法家则提倡尚法不尚 贤,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成为同一贤愚的绝对要求这一观点。‎ C.文章第一段先总说,接下来的四个段落均为分说,采用的是总——‎ 分的论证结构,其中用了 较多的篇幅介绍法家的治理思想。‎ D.文章最后点明了“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凡事一决于法,即使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 的官员,在事务没有处理好时,依然要受到谴责和制裁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法家所设立的法,维护了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了一个更具有可 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B.“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 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客观进步的。‎ C.任何官员为政的任何环节,只要有所违背或者有所不妥,就必须对其有相应惩戒,法家为官 员问责机制提供了早期的简单形态。‎ D.法家不寄希望于道德说教,凡事一决于法,托是非于赏罚且绝不能枉法而任由之。但问责的 主体是君王,又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就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 ‎③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 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 ‎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待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 ‎ 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作了铺垫。 ‎ B.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 矿,表现了饱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 C.《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 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 ‎ D.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 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  ‎ ‎5.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 ‎6.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河南漫池县段村乡位于漫池县北部深山区,是牛心柿的主产地。这里的牛心柿个大且含糖量极高,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牛心柿加工而成的牛心柿饼又称仰韶柿饼,属“仰韶三宝”之一。‎ ‎ 据了解,段村乡是河南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今年确定以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段村乡种植的牛心柿已经超过3万亩,亩均纯收入近6000元。下一步,段村乡还将积极引进牛心柿深加工项目,使柿子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规模不断壮大。 ‎ ‎(材料二) 把脉河南商丘市虞城,穷根在哪儿?120万人口,年产26亿斤粮食。基础设施差,群众等靠要,政府兜底弱。因病因残致贫就占三成,然后依次是因智、因老、因婚、因求学等。 ‎ 开发虞城,优势在哪儿?毗邻5条高速、3条铁路,有31家上市公司,在全国钢卷尺市场占80%的份额。尤其是开放的虞城人,有看天下的眼光、走四方的精神、闯世界的勇气 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日清周评马上办制度”,紧紧抓住“三个人”——部门负责人党委书记、村支书,紧紧围绕全县带头的3.2万名党员。 ‎ ‎ 每周末的“周评”会是一个增知识、长本领的培训场、练兵场。专家授课,讲规划、讲金融、讲法治、讲扶贫,既讲题也答问,解疑释惑、精准指导。扶贫者脑袋富了,扶贫行动就准了、快了、新了、实了。‎ ‎(材料三) 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不怕“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如果没有“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只寄希望于更好的政策、更多的援助,显然很难根本脱贫。这更证明了“扶志”的重要性。‎ 帮助群众脱贫,推动当地发展,其实正如人的身体,不能只是简单输血。输血只能救急,让人体自身可以“造血”,这才是保持人体健康的正确方式。“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 精准扶贫需要用心扶志。扶贫干部不能急躁,不要埋怨,要多些耐心,善加引导,努力让制定的帮扶措施更加扎实细致,更加符合贫困家庭的实际。要“多开院子会”“多交政策底”,让贫困群众看到改善境遇的希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与斗志。‎ ‎(材料四)脱贫攻坚首战之年,进展喜人。然而,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 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上。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 这些扶贫领域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一些人对扶贫事业缺少应有的敬畏之心,依然抱有功利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帮扶连接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看病上学,即使脱钩后,看着曾经的帮扶对象因为发展能力没有培育起来而再度返贫,那些光授人以鱼不授人以渔的帮扶干部如何心安?打着扶贫的幌子却不干帮扶实事,这样的企业如何承受扶贫济困的道义之重?‎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南漫池县段村乡有关精准扶贫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发展特色产品牛心柿的己有成就和具体规划,以此论释了精准扶贫的内涵。‎ B. 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河南虞城与精准扶贫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河南虞城穷困的根源、脱贫的优势以及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等。‎ C. 材料三是从扶贫干部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问题,作者认为这些扶贫干部不怕困境,但会因时间长以及扶贫对象的问题而产生偷懒现象。‎ D. 材料四是一篇时评类文章,主要分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 ‎8.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述目前我国进行的“精准扶贫”中的哪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4分)‎ ‎9.阅读材料三、四,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 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 B.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 C. 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 D.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 B.出,此处指由于升官到地方任职。在古代,类似的说法还有“谪”“放”“黜”“贬”等。‎ C.下车,文中是指官吏到任。“衡下车,治威严。”(《汉书 张衡传》)中的“下车”与此处同义。‎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 B.范述曾能力出众。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 ‎ 集的难题。明帝因此对他很是赞赏,特地下诏褒扬他。‎ C.范述曾深受器重。竟陵王把他称作“周舍”,太子左卫率沈约把他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贤臣 汲黯。‎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 有资产。‎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 ‎(2)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地边境要塞。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命不堪、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 业未就的隐忧。‎ 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升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可心忧国家。此诗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15.本诗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描写了宋武帝刘裕 ‎ 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的雄浑气魄。‎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对于书中的金玉良言,要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对于书中的糟粕要及时剔除。‎ ‎② 中纪委在调查中发现,这起贪腐窝案涉案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大,覆盖系统之多,涉案金额之巨,令人侧目而视。‎ ‎③ 深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味品头论足,改革何时才能成功?‎ ‎④ 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软约束或是置之度外的一纸空文。‎ ‎⑤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①②④       B. ③②④      C.①③⑤      D. ①②⑤‎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 B.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D. 我国成功发射的脉冲星实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 ①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  ②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  ③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  ④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  ⑤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 ⑥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A. / 往往 并且 也 可是 况且 B.但 却 / 往往 / 并且 C.并且 / 而 却 原来 并且 D.可 似乎 而 也 其实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     ①  ,"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   ②  ,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    ③   。‎ ‎21. 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6分)‎ ‎26.4‎ 规律:①                                        ②                                      启示: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C(A项,“都主张放权给大臣”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可见并非放权给大臣。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但还必须遵循一切为公的原则。B项,“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说法过于绝对。D项,“极容易对公共责任起冲突”错,原文的表述是“但法家也非常开明地承认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 ‎2.A(文章重点阐释法家体系的内涵,而对于儒家,只是文章开头进行简略描述。) ‎ ‎3. A(变未然为已然,由原文第一段,可知选项内容只是法家的构想。)‎ ‎4. D ‎ ‎5.(5分)①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形成顺应,也与后文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 ‎ ‎②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衬托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 ③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 ‎6.(6分)①“缝山针”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体现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精神。(2分) ‎ ‎②由开发高阳山到“用针缝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2分) ‎ ‎③“缝山针”预示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 ‎7、C 材料三中的"懒"指的是扶贫对象,即他们只想得到好政策和更多的援助而没有自己努力奋斗的斗志与行动。选项张冠李戴。‎ ‎8、[参考答案]①发展特色产业。牛心柿是段村乡的特产,因其产量大,收益高,所以扶贫工作就围绕牛心柿进行,扩大种植面积,积极引进牛心柿深加工项目,完善柿子产业链条。②发现优势。虞城县是农业大县、地理位置好、钢卷尺规模大;虞城人有闯世界的勇气等。③抓住扶贫关键人,提高扶贫者的知识素养。虞城县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用"周评"会的形式,提高扶贫者的知识水平,以此推动精准扶贫。‎ 试题分析:回答问题,可以通过概括段意的形式思考问题,然后对相关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比如材料一,第一段主要介绍段村乡的特产牛心柿的优点,第二段主要介绍精准扶贫是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牛心柿来实现的,由此可以概括出"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即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同样,材料二,主要表述了虞城县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即发现优势、抓住扶贫关键人等。‎ ‎9、[参考答案]( ①精准扶贫要用心扶志,教给贫困户致富的方法要增强贫困户的信心,培养他们树立"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②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对精准扶贫有敬畏之心。③‎ 不能为了凸显政绩,抢摘贫困帽子。要让贫困户真正富足起来,要授人以渔,培育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材料三、四强调的重点问题。比如材料三,是从扶贫干部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的,由扶贫干部的感受,指出应用心"扶志";材料四讨论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一些地方扶贫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现象、一些贫困地区为凸显政绩抢摘帽等。由此可以看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还要下功夫的地方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 10、 A 11、 B(“出”,在文中是指京官外调到地方任职。一般是贬职,不是升职。)‎ 12、 B(因果关系不当。“明帝对他很是赞赏,特地下诏褒奖他”是因为他“励志清白,不受馈遗”)‎ 13、 ‎(1)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采纳),但也不怪罪他。(得分点:謇谔、谏争、用、弗之罪(宾语前置句式),每点1分,句意1分。)‎ ‎(2)(范述曾)在永嘉郡任职时,保持志行清正廉洁,不接受馈赠(馈送赠予),明帝听闻(他的事迹)很是赞赏,下诏书褒扬赞美他。(得分点:清白、馈遗、甚、嘉,每点1分,句意1分)‎ 14、 BD(B项中的“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与“抒发报国无门的悲叹”理解有误,颈联主要是抒发功业未就的慨叹。D项“前两联写景”说法错误,颈联的上句是叙事,下句是抒情。)‎ 15、 ‎ 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是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 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繁,诸弟分离,长期阻隔,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诸弟隔”表明了对兄弟的思念)‎ ‎③漂泊之悲:“天涯涕泪”“一身遥”表达了诗人流落天涯、飘零悲惨的人生际遇 ‎(注意: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词句作有效的分析。答题范围是只能围绕颔联来分析,结合其他联诗句分析的答案都不能给分 ‎16.(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3)一蓑烟雨任平生 ‎17  C 金玉良言: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使用正确。‎ 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句中形容令人吃惊,不合语境。‎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使用正确。‎ 置之度外:形容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使用对象不当。‎ 莫衷一是:强调很多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使用正确。‎ ‎18 D (A项搭配不当,“蕴含”与“发现”不搭配。 B项句式杂糅,“对于……看来”是“对于……来说”或“在……看来”两种结构的杂糅。C项中途易辙,首句主语是“翁偶虹”,末句的主语变成了《桃花 村 》。) ‎ ‎ 19 D ‎20、①“腹有诗书”是基础 ②先有文化 ③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道题目,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本题第一空根据前面的“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和“"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得出“‘腹有诗书’是基础”;第二空由后面的“再有理论”得出“先有文化”;第三空根据“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得出“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 21、规律 ①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 ‎  ②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或 ①在识记某一知识后,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 ‎ ②一天之后遗忘速度趋缓。‎ 启示: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效果越好。‎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