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 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 ‎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 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比较评价,最终消解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景物。‎ 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一定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肯定美学,对比论证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 B.文本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论证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 C.肯定美学的观点对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比较评价就无法确定保护的重点。‎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文章论述肯定美学和传统美学都觉有片面性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的流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 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美学的“去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 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关注人的权利,又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 ‎ 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 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让人不安。《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远比“明星蹦蹦跳跳”‎ 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 ‎(摘编自2017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国家宝藏>持续热播 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 材料二:‎ ‎ 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 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看自己喜欢的明星”。‎ ‎“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 ‎“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 ‎ 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念留存下来”。‎ ‎(摘编自2018年1月9日中国教育网《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 材料三:‎ ‎ 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 ‎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所“意外”‎ 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 ‎《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摘编自2017年12月26日中国新闻网《<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肯定了央视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节目《国家宝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B.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C.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 D.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成功,但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B.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 C.《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众意识”,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铁盒里的秘密 朱士元 ‎(一)‎ ‎ 雪停了,大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路面被一层薄冰覆盖着,车子行驶在上面发出“咔咔“的响声。‎ ‎ 真是不巧啊,刚到淮阴就一连下了几天雪,今天终究可以出门啦。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显得很兴奋。‎ ‎ 爷爷,我们还得等一等,路面现在有点滑,车子不能开。孙子华振不打算急于现在就开车走。‎ ‎ 孙子啊,我真的有点等不及了。‎ ‎ 您别急,我们到了这里不就是等于到了卫爷爷的家了吗?‎ ‎ 不是还有20里的行程吗?‎ ‎ 20里转眼间就到了。‎ ‎ 好,好,那就再等一会儿吧。这个雪,和我们那年在战场上一样,一下就是好几天啦,雪停了以后,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二)‎ ‎ 华伟是1949年2月参军的,那年他刚满20岁。到了部队,他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班长卫国。‎ ‎ 解放家乡的战斗打得很激烈,捷报也频频传来。华伟跟在比自己大两岁的卫国身后,学会了很多打仗的本领。‎ ‎ 战斗休息期间,卫国教华伟识字,还教他打枪扔手榴弹,还为他补衣服。很快,华伟视卫国为亲哥哥,卫国也视华伟为亲弟弟。‎ ‎ 要去海南了。部队离开家乡的前一天晚上,华伟的母亲煮了20个鸡蛋送了过来,她要儿子不要饿着。华伟无法面对母亲,劝她连夜回去了。‎ ‎ 华伟把20个鸡蛋分给了全班人,班长让他留着自己吃,华伟一个也没留。‎ ‎ 那么多的战斗,华伟经历了。他看着好多战友离开了他,心里想起来就会难受。‎ ‎(三)‎ ‎ 华伟,我们马上要去朝鲜参加抗美接朝的战斗了。你怎么想?卫国问。‎ ‎ 保家卫国,这是七尺男儿的担当,我一定去!华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 高望山战斗是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进行的。战士们已经断粮两天了,粮食还是送不上来,雪是他们唯一充饥的来源。‎ ‎ 敌人再一次反扑过来,战士们怒目圆睁,等待敌人靠近些,再靠近些。‎ ‎ 打!首长一声令下,敌人倒下了一片,余下的缩着头拼命往回逃窜。‎ ‎ 轰!一颗炮弹落在华伟身旁炸响。班长卫国掸了掸身上的泥土和雪花,睁眼看了看,只剩下他一个人能够站起来了。他看了看华伟正在向他招手,已不能说话。‎ ‎ 班长卫国走到华伟身边一看,伤情十分严重。他立即叫来担架,要他们立即将华伟送到战地医院。‎ ‎ 雪还在下着。雪花打得人眼睛睁不开。‎ ‎ 华伟对卫国说,你也负伤了,要去,你去,我在这里守着。‎ ‎ 你在这里已无意义了,得赶快走,有我在,敌人就别想上来。卫国坚定地说。‎ ‎ 哥哥,我是含不得你何!华伟流泪了。‎ ‎ 弟弟,有军人在战场上流泪的吗?‎ ‎ 我委托你一件事,把我这枚军功章送到我淮阴老家,也好让爹娘高兴一回。卫国说。‎ ‎ 接了卫国的军功章,华伟便被担架队抬走了。‎ ‎(四)‎ ‎ 卫国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消息是连长告诉华伟的。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那一年。‎ ‎ 华伟离休以后,写了无数封信去查询卫国的家乡,可一个回音也没有。‎ ‎ 66年过去了、老人的心愿一直没有了却,这早已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病。‎ ‎ 华伟的叹息声,唤起了孙子的一种想法。孙子对爷爷说,爷爷,我上网给您查询,再请志题者们帮忙,一定能带来希望的。‎ ‎ 孙子,这有可能吗?华伟用疑感的目光看着孙子。‎ ‎ 试试吧!‎ ‎ 好!‎ ‎ 3个月过去了,华伟老人的孙子收到一条信息,上面显示的与老人要找的卫国的家乡和家人完全吻合。‎ ‎(五)‎ ‎ 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了。老人坐的车启动了 ‎ 卫国的侄儿已是年近80的老人了,见到华伟老人后泣不成声,说,叔叔有下落了,叔叔有下落了。‎ ‎ 华伟老人从小包中取出一个小铁盒递到卫国侄儿的手中,说,这是一枚军功章。‎ ‎ 卫国的侄儿用手轻轻地打开小铁盒一看,只见那枚军功章熠熠生辉。‎ ‎ 爷爷,这么多年,您一直不让我们看这个小铁盒,原来藏的是这么大的秘密啊。华伟老人的孙子既惊讶又感慨地说。‎ ‎ 是的,这个秘密可以洗清我叔叔那些传说中的不白之冤啦。卫国的侄儿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那枚军功章。‎ ‎ 这么多年了,真的难为你们啦。华伟老人把卫国侄儿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 谢谢您何,华叔!您的小铁盒藏了我叔叔的一生啊。卫国的侄儿忍不住流下泪来。‎ ‎ 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郑重地说,我的任务完成了 ‎ 卫国的侄儿向华伟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小铁盒里的秘密”为标题,既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情节发展,到最后真相大白,更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B.班长卫国教华伟打仗、识字,华伟把母亲煮的20个鸡蛋分给全班的人吃,突出表现了在战争年代战士们所结下的浓厚战友情与兄弟情。‎ C.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行文,其实卫国的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华伟老人,他们要用军功章洗清卫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受的不白之宽。‎ D.小说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中间插叙回忆内容,娓娓道来,质朴的语言中透露着对革命友谊和华伟一生信守承诺的举动的赞美。‎ ‎(2)小说中华伟老人在送军功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有三处对雪的描写,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 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 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 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用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担心别人会受到损害,便退钱领回了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引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地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②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领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 ‎“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 ‎(2)《劝学》中的“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人兵临城下的紧张气势和将士整装待发的高昂斗志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今天,“德国制造”俨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 140 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 1886 年 1 月 20 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竟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 为了 ,他们还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企业倒下了。 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 C.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D.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8.(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中学一高三教室里前后墙上分别张贴如下高考标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②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 上述标语是经过全班学生公选后张贴的。请分别从语言特点、学生心态两个层面加以评论。‎ ‎9.(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晒盐。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可怎么晒盐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这就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邻居是一位书生,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了一段话,老奶奶一听,对呀!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愁了。整天乐呵呵的。‎ ‎ 请你依据故事前后的内容,推测书生对老奶奶说了怎样一段话。要求符合逻辑,语句通顺,语言简洁,不超过70字。‎ 四.作文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材料一:二战时期,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德国战败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政府允许居民进山伐树。林业人员先在森林中寻找老弱树或者劣质树并画上红圈。政府规定:居民只能砍伐画有红圈的树。当时的德国政府已名存实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但令人惊讶的是,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的事,所有居民砍下的都是画有红圈的树。‎ ‎ 材料二:关于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用了四句话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应该具备这四种素养。‎ ‎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 的思路也使肯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价因素纳入其中。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去了伦理价值。‎ ‎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权利,也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 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比较评价,最终消解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景物。‎ 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一定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章围绕肯定美学,对比论证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 B.文本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论证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 C.肯定美学的观点对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比较评价就无法确定保护的重点。‎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文章论述肯定美学和传统美学都觉有片面性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的流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 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美学的“去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 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关注人的权利,又凸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略 ‎【解答】1.A 2.B 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篡改文意,“而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错误,由原文“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可知,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的是“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不是“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选项曲解文意,“论证了激进环保主义者的过激做法。”错误,根据原文“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可知,举例只是想说明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选项表述绝对化,原文中“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是作者提出的参考建议,而非必要条件。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点评】略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 ‎ 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 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让人不安。《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远比“明星蹦蹦跳跳”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 ‎(摘编自2017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国家宝藏>持续热播 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 材料二:‎ ‎ 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 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看自己喜欢的明星”。‎ ‎“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 ‎“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 ‎ 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念留存下来”。‎ ‎(摘编自2018年1月9日中国教育网《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 材料三:‎ ‎ 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 ‎ 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 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所“意外”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 ‎《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摘编自2017年12月26日中国新闻网《<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材料一肯定了央视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节目《国家宝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B.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C.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 D.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成功,但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B.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 C.《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众意识”,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1.B ‎2.D ‎3、①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感知、亲近。②历史节目的制作要坚持真实又轻松好看,寓教于乐。③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要有“受众意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以偏概全,“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错误,由原文材料一第3段“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可知强调成功的原因是“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选项曲解文意,“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错误,根据材料二“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可知,是想说明“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B选项“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错误,没有体现“时效性”。C选项张冠李戴呢,“带动了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的不是《国家宝藏》,由材料三“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知,应该是“博物馆经济”。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材料一“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可知要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感知、亲近。由材料二“‘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初中历史教师说,”可知历史节目的制作要坚持真实又轻松好看,寓教于乐。由材料三“《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其实就是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可知要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要有“受众意识”。‎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点评】略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铁盒里的秘密 朱士元 ‎(一)‎ ‎ 雪停了,大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路面被一层薄冰覆盖着,车子行驶在上面发出“咔咔“的响声。‎ ‎ 真是不巧啊,刚到淮阴就一连下了几天雪,今天终究可以出门啦。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显得很兴奋。‎ ‎ 爷爷,我们还得等一等,路面现在有点滑,车子不能开。孙子华振不打算急于现在就开车走。‎ ‎ 孙子啊,我真的有点等不及了。‎ ‎ 您别急,我们到了这里不就是等于到了卫爷爷的家了吗?‎ ‎ 不是还有20里的行程吗?‎ ‎ 20里转眼间就到了。‎ ‎ 好,好,那就再等一会儿吧。这个雪,和我们那年在战场上一样,一下就是好几天啦,雪停了以后,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二)‎ ‎ 华伟是1949年2月参军的,那年他刚满20岁。到了部队,他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班长卫国。‎ ‎ 解放家乡的战斗打得很激烈,捷报也频频传来。华伟跟在比自己大两岁的卫国身后,学会了很多打仗的本领。‎ ‎ 战斗休息期间,卫国教华伟识字,还教他打枪扔手榴弹,还为他补衣服。很快,华伟视卫国为亲哥哥,卫国也视华伟为亲弟弟。‎ ‎ 要去海南了。部队离开家乡的前一天晚上,华伟的母亲煮了20个鸡蛋送了过来,她要儿子不要饿着。华伟无法面对母亲,劝她连夜回去了。‎ ‎ 华伟把20个鸡蛋分给了全班人,班长让他留着自己吃,华伟一个也没留。‎ ‎ 那么多的战斗,华伟经历了。他看着好多战友离开了他,心里想起来就会难受。‎ ‎(三)‎ ‎ 华伟,我们马上要去朝鲜参加抗美接朝的战斗了。你怎么想?卫国问。‎ ‎ 保家卫国,这是七尺男儿的担当,我一定去!华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 高望山战斗是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进行的。战士们已经断粮两天了,粮食还是送不上来,雪是他们唯一充饥的来源。‎ ‎ 敌人再一次反扑过来,战士们怒目圆睁,等待敌人靠近些,再靠近些。‎ ‎ 打!首长一声令下,敌人倒下了一片,余下的缩着头拼命往回逃窜。‎ ‎ 轰!一颗炮弹落在华伟身旁炸响。班长卫国掸了掸身上的泥土和雪花,睁眼看了看,只剩下他一个人能够站起来了。他看了看华伟正在向他招手,已不能说话。‎ ‎ 班长卫国走到华伟身边一看,伤情十分严重。他立即叫来担架,要他们立即将华伟送到战地医院。‎ ‎ 雪还在下着。雪花打得人眼睛睁不开。‎ ‎ 华伟对卫国说,你也负伤了,要去,你去,我在这里守着。‎ ‎ 你在这里已无意义了,得赶快走,有我在,敌人就别想上来。卫国坚定地说。‎ ‎ 哥哥,我是含不得你何!华伟流泪了。‎ ‎ 弟弟,有军人在战场上流泪的吗?‎ ‎ 我委托你一件事,把我这枚军功章送到我淮阴老家,也好让爹娘高兴一回。卫国说。‎ ‎ 接了卫国的军功章,华伟便被担架队抬走了。‎ ‎(四)‎ ‎ 卫国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消息是连长告诉华伟的。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那一年。‎ ‎ 华伟离休以后,写了无数封信去查询卫国的家乡,可一个回音也没有。‎ ‎ 66年过去了、老人的心愿一直没有了却,这早已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病。‎ ‎ 华伟的叹息声,唤起了孙子的一种想法。孙子对爷爷说,爷爷,我上网给您查询,再请志题者们帮忙,一定能带来希望的。‎ ‎ 孙子,这有可能吗?华伟用疑感的目光看着孙子。‎ ‎ 试试吧!‎ ‎ 好!‎ ‎ 3个月过去了,华伟老人的孙子收到一条信息,上面显示的与老人要找的卫国的家乡和家人完全吻合。‎ ‎(五)‎ ‎ 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了。老人坐的车启动了 ‎ 卫国的侄儿已是年近80的老人了,见到华伟老人后泣不成声,说,叔叔有下落了,叔叔有下落了。‎ ‎ 华伟老人从小包中取出一个小铁盒递到卫国侄儿的手中,说,这是一枚军功章。‎ ‎ 卫国的侄儿用手轻轻地打开小铁盒一看,只见那枚军功章熠熠生辉。‎ ‎ 爷爷,这么多年,您一直不让我们看这个小铁盒,原来藏的是这么大的秘密啊。华伟老人的孙子既惊讶又感慨地说。‎ ‎ ‎ ‎ 是的,这个秘密可以洗清我叔叔那些传说中的不白之冤啦。卫国的侄儿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那枚军功章。‎ ‎ 这么多年了,真的难为你们啦。华伟老人把卫国侄儿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 谢谢您何,华叔!您的小铁盒藏了我叔叔的一生啊。卫国的侄儿忍不住流下泪来。‎ ‎ 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郑重地说,我的任务完成了 ‎ 卫国的侄儿向华伟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说以“小铁盒里的秘密”为标题,既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情节发展,到最后真相大白,更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B.班长卫国教华伟打仗、识字,华伟把母亲煮的20个鸡蛋分给全班的人吃,突出表现了在战争年代战士们所结下的浓厚战友情与兄弟情。‎ C.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行文,其实卫国的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华伟老人,他们要用军功章洗清卫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受的不白之宽。‎ D.小说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中间插叙回忆内容,娓娓道来,质朴的语言中透露着对革命友谊和华伟一生信守承诺的举动的赞美。‎ ‎(2)小说中华伟老人在送军功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文中有三处对雪的描写,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1.C ‎2.①寻找卫国的家人一直没有结果时:心里惦记,成了心病;②快见到卫国的家人时: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理;③见到卫国的家人时:激动和如释重负的心理。‎ ‎3①第一处“雪停了,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烘托人物兴奋的心情,引出华伟老人对往事的回忆;②第二处“雪还在下着。雪花打得人眼睛睁不开”,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战斗的激烈。③第三处“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了”,交代场景,暗示华伟老人将完成心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C项,“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行文”说法错误,本文没有采用明暗两条线索,只采用了一条线索,还有“卫国的家人其实也一直在寻找华伟”于文无据。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文章中对人物的叙述描写,以及人物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概括。本题要求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华伟老人在送军功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分析小说中华伟老人在送军功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需要结合文章对华伟老人在送军功章的过程中的介绍,华伟老人的行为神情心理描写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本题要求注意文章中插叙部分,华伟老人寻找卫国家人未果要放在前面。比如,文章第四部分“66年过去了,老人的心愿一直没有了却,这早已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病”,华伟老人一直寻找卫国家人,寻找了66年没有结果,心里惦记,成了心病。文章第一部分,“真是不巧啊,刚到淮阴就一连下了几天雪,今天终于可以出门啦。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显得很兴奋”“爷爷,我们还得等一等,路面现在有点滑,车子不能开。孙子华振不打算急于现在就开车走。孙子啊,我真的有点等不及了。您别急,我们到了这里不就是等于到了卫爷爷的家了吗”快见到卫国家人时兴奋和迫不及待心情。文章第五部分“华伟老人把卫国侄儿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郑重地说,我的任务完成了”见到了卫国的家人,把卫国的军功章给了卫国家人激动和如释重负的心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环境描写作用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小说内容分别分析文中有三处对雪的描写的作用。答题时可按照上述思路对照原文进行分析作答。具体作答时,先找出文中三处对雪的描写,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第一处对雪的描写在文章第一部分,“雪停了,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根据后文“刚到淮阴就一连下了几天雪,今天终于可以出门啦。坐在轮椅上的华伟老人显得很兴奋”‎ 可知此处的对雪停后太阳露出笑脸的雪景的描写烘托了雪停了华伟老人终于可以去看卫国家人,完成卫国交给自己嘱托的兴奋心情,同时也引起华伟来人对往事的回忆。第二处对雪景的描写在文章第三部分,华伟老人回忆自己与卫国当年参加高望山战斗时情景,“高望山战斗是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进行的。战士们已经断粮两天了,粮食还是送不上来,雪是他们唯一充饥的来源”“雪还在下着。雪花打得人眼睛睁不开”,结合当时的战斗情景“一颗炮弹落在华伟身旁炸响。班长卫国掸了掸身上的泥土和雪花,睁眼看了看,只剩下他一个人能够站起来了。他看了看华伟正在向他招手,已不能说话”,可知此处雪景描写渲染了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恶劣。第三处雪景描写在文章第五部分,该部分写华伟老人经过66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卫国老人的家人,此时“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了”,华伟老人坐的车子启动了,此时雪景的描绘交代了华伟老人见卫国家人的场景,冰雪融化暗示了华伟老人将要见到卫国家人将完成心愿,也就是完成卫国老人交给自己任务﹣﹣把卫国军功章交给卫国家人。‎ ‎【点睛】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第四步,深化文章中心(主题)。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主题)来表达。‎ ‎【点评】略 二.古诗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 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 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用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担心别人会受到损害,便退钱领回了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却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引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地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②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1.C 2.B 3.D ‎4(1)向人借贷,则要附加十倍的利息,以致有人出卖子女、割让田地,都不能偿还。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就用年轻力壮之人补充。‎ ‎(2)穆宗尽管凶狠残暴,但能减省徭役,减轻赋税,人人都过得很快乐。总计穆宗一朝,无罪而被杀的,还没有超过这次秋山狩猎的死伤之数。我因此认为穆宗贤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内省嗜欲”与“外罢游幸”结构对称,中间断句,“幸”后断句,排除A、B、D.故选C。‎ 句子翻译为:盗贼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无限制地征收赋税,以致民不聊生。现在我在内节制嗜欲,在外停止巡游,使天下安静,那么盗贼自然就没有了。‎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选项“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错误,在古代,“廪”指官府储备粮食的仓库。“帑”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选项“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说法错误,由原文为“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可知皇上命他删去,他先是删了,出宫之后又记录了下来。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假:借;鬻:卖;逋:逃;物故:死去(2)暴虐:凶狠残暴。终:总计。戮:杀。过:超过。‎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点评】略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领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性,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1.C ‎ 2.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睡眠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写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觉,体现了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霜叶满阶红”,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选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误,“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点说明、概括,再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着注释逐联分析诗人的形象。首联直接点出老翁的特点“安闲”;颔联,抓住“卧迟”和“睡美”进行分析;颈联,抓住“香添暖被笼”进行分析;尾联抓住“晓晴寒未起”进行分析。解答时,先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再进行分析。‎ ‎【点睛】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来概括入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点评】略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封狼居胥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赢得仓皇北顾 ”的结局。‎ ‎(2)《劝学》中的“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人兵临城下的紧张气势和将士整装待发的高昂斗志的句子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胥)‎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重点字:生)‎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重点字:鳞)‎ ‎【点评】《劝学》中的名句辑录:‎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今天,“德国制造”俨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 140 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 1886 年 1 月 20 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竟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 为了 ,他们还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企业倒下了。 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 C.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D ‎ A.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D.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2)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3)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解答】(1)B.“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可将“行动”改为“运动”,“都需注明”表意不准确。C.“都需注明”错误,应改为“都须注明”以强调其必要性。从语意上来看,是必须注明,而非需要注明。“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应改为“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因为句子是以德国产品为中心展开的,要将德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标明,以此来表示其不是英国的产品。D.“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故选A。‎ ‎(2)结合下文“他们不再盲目的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 可知,反省内容是对之前错误做法的否定,应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A.不恰当,原文中德国仿制产品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其放在句首以示强调。B.不恰当,低价格和高质量形成对比应该放在一起。C.不恰当,语句不当,应当先否定错误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做法。故选D。‎ ‎(3)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自己和别人,形容不肯面对事实。掩人耳目: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骗别人。句中德囯人的做法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而不是欺骗了自己,故排除A项、B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结合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等分析,选用卧薪尝胆。排除D项。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不相上下:指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故选C 答案:‎ ‎(1)C ‎(2)B ‎(3)D ‎【点评】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做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 ‎8.(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中学一高三教室里前后墙上分别张贴如下高考标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②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 上述标语是经过全班学生公选后张贴的。请分别从语言特点、学生心态两个层面加以评论。‎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1)“语言特点”示例:①运用化用手法,幽默诙谐;②运用对偶(对比)手法,整齐、上口。‎ ‎(2)“学生心态”示例:①在高考的压力下,渴望激发学习斗志。②标语折射出学生功利化的心态,值得深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上述标语是经过全班学生公选后张贴的。请分别从语言特点、学生心态两个层面加以评论”,然后分析标语的意思、语言方面的特点,再分析所在的场合,体现出的学生心态。“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个标语化用《论语》中句子“吾日三省吾身”,接着以“滚去学习”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幽默诙谐;“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这一标语结构对称,构成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比,非常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再看这两条标语展示出的学生心态,第一则连续使用几个短句,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表达出在高考即将来临之时渴望激发学习斗志的心态;第二则,“熬”的目的是“享一生荣华富贵”,折射出学生功利化的心态。考生围绕这些分析作答即可。‎ ‎【点评】略 ‎9.(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晒盐。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可怎么晒盐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这就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邻居是一位书生,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了一段话,老奶奶一听,对呀!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愁了。整天乐呵呵的。‎ ‎ 请你依据故事前后的内容,推测书生对老奶奶说了怎样一段话。要求符合逻辑,语句通顺,语言简洁,不超过70字。‎ ‎【考点】82:口语交际.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如果雨天,那么您大儿子买伞挣钱:如果晴天,那么您小儿子晒盐挣钱,不论雨天还是晴天,您儿子总有一个会挣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根据老太太的语句,其推理过程是,如果雨天,那么我小儿子没法挣钱;如果晴天,那么我大儿子没法挣钱;不管雨天还是晴天,我儿子都有一个没法挣钱。在此基础上,写出邻居书生说的话;要考虑说话的内容、对象与语气。‎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点评】略 四.作文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材料一:二战时期,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德国战败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政府允许居民进山伐树。林业人员先在森林中寻找老弱树或者劣质树并画上红圈。政府规定:居民只能砍伐画有红圈的树。当时的德国政府已名存实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但令人惊讶的是,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的事,所有居民砍下的都是画有红圈的树。‎ ‎ 材料二:关于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用了四句话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应该具备这四种素养。‎ ‎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 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既是职责,也是义务。‎ ‎ 关于遵守法律,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对神不敬被“当权者”判了极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务必去遵守。”也许有人会说苏格拉底迂腐,但他用生命捍卫法纪尊严的精神,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 大家都明白,如今的世界是一个法制的年代,法律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武器,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法律法制不断地完善,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及礼貌高低的标志。‎ ‎ 俗话说:“小事情,大道理。”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不良习气影响,带来不良习惯行为,比如:不讲社会公德,打架斗殴、惹事生非,在校园不遵守校纪校规等等。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纪校规大不了扣几分,对自己今后造不成严重影响,无所谓,却不明白如此的想法对自己十分不好,此刻忍不住常常违纪的同学,以后到社会也会忍不住干些违法的事,所谓习惯成自然,这样小事就会转成大事,违纪也就逐步转成了违法,这些绝不是危言耸听。‎ ‎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纪守法也是这样,我们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在校园遵守校园纪律和规章制度,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争做遵纪守法的小模范。我们正担负着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就能做到一个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好学生。‎ ‎ 当马路、红灯不再因为我的乱闯而酿成车祸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 当矛盾不会因为我的粗口、冲动而动手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 当别人的物品不会因为我的贪婪而占为己有时,我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 遵纪守法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一种礼貌的习惯,做一个礼貌的人,那么,我们便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的社会也会因为你我的遵守变得更加和谐、完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一立意参考:遵守、敬畏规则,制度需要共同自觉维护;自觉、守法的公民意识、道德素养和文化教养。材料二是梁晓声关于文化的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关于德性与教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关于素质与自律;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关于遵规守纪;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关于人际为人与行善。结合起来看,思考的核心是如何做一个自觉守法、遵守规则、严于自律的现代公民。引导学生要有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与思考,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不良言行来批判和反思,也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立意:‎ ‎(1)以遵纪守法为荣 ‎(2)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3)遵纪守法 ‎(4)遵纪守法我先行 素材:‎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2)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毛泽东)‎ ‎(3)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邓小平)‎ ‎(4)子文遵法: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子文的家属中有人犯了法,法官拘捕了他。但听说是宰相家族的人,就所他放了。子文听说后,非常生气,把法官叫来,训斥了一番,又将族人送回去,并且说:“如果你不处罚他,我就去死。”法官害怕了,就判了子文族人的罪,楚成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到宰相子文家,对他说:“我年龄小,任命的法官不适当,违背了先生的意志。”于是成王罢黜了徇私渎职的法官。‎ ‎(5)苹果堆旁忍饥渴: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塔山英雄团”进驻锦州地区。这个地区盛产苹果,当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战士们连续作战,有的部队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喝不上一口水。部队住在老百姓的苹果园里,有的就睡在老百姓的苹果堆旁,想要吃苹果,那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们宁愿忍受饥渴,也不去拿群众一个苹果。毛泽东得知后,高度赞扬了他们这种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 ‎(6)周总理借书:一次,周总理要向图书馆借一些书籍。他听说馆里规定这些书不外借,只能到图书馆去看,就冒着大雨过去。管理员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在电话里问清楚是谁要借书,周总理却表扬他能够按章办事,做得好。‎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出观点:遵纪守法,既是职责,也是义务。举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例子,表明他用生命捍卫法纪尊严的精神,却让我们肃然起敬。文章进一步阐述法律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及礼貌高低的标志。然后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明小事就会转成大事,违纪也就逐步转成了违法。文章最后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点评】略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7:16:45;用户:qgjyuser10041;邮箱:qgjyuser10041.21957750;学号:2198504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