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滕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 B. 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 C. 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 D. 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的趋势,平均3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1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 B. 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 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 D.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 B.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 C. 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 ‎4. 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 ‎【答案】1. B 2. A 3. D ‎ ‎4. ①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 ‎②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 ‎③提升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自然疫源地地区”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可知疫灾大多发生在“自然疫源地地区”,这一点应属于“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错误,材料二“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可知“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不能理解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 项,“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错误,“完全阻止”表述绝对。相关信息材料二,“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D项,“……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错误,材料三“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可知需要转变的是“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通过古代防疫措施和现代防疫措施的对比”错误,材料一讲“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即疫灾发生的诱因和古代疫灾频发;材料二讲我们如何应对“新冠肺炎”;材料三讲国家治理要转型。可知选项“通过古代防疫措施和现代防疫措施的对比”表述有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三第二段“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可知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第三段“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可知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第四段“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可知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红楼梦》阅读分析 ‎5.金钏儿投井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事件,不同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请分析他们各自这样说的原因。‎ ‎(1)王夫人口中: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第三十二回)‎ ‎(2)贾环口中: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第三十三回)‎ ‎(3)宝钗口中: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第三十二回)‎ ‎【答案】①王夫人用“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掩饰自己赶走金钏儿的真实原因,以此保护她和宝玉的名声和脸面。②贾环对宝玉常怀嫉恨,所以夸大事件,改变性质,以此达到在贾政面前祸害宝玉的目的。③宝钗为了劝慰王夫人,减轻王夫人的自责,所以将其投井说成为“失了脚掉下去的”,把责任归为金钏儿自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 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1)王夫人:“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几下”“谁知他这么气性大”,王夫人用“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掩饰自己赶走金钏儿的真实原因,以此保护她和宝玉的名声和脸面,然后又说是金钏儿气性大,自己要投井,与他人无关。‎ ‎(2)贾环:“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贾环对宝玉常怀嫉恨,所以夸大事件,改变性质,以此达到在贾政面前祸害宝玉的目的。‎ ‎(3)宝钗:“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宝钗为了劝慰王夫人,减轻王夫人的自责,把责任归为金钏儿自己。‎ 可见,以上三种说法没有一种是真实的,但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身份、立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也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话。‎ ‎【点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鼠疫(节选)①‎ ‎【法】加缪 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不过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在开始考虑问题了。但只要每个大夫掌握的病例不超过三两个,便没有人想到要行动。其实,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仅仅几天工夫,致死病例已在成倍增加,而在那些关心此怪病的人眼里,很明显,那是真正的瘟疫。贝尔纳·里厄的一位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同行卡斯特尔,正好选在这个时刻,前来看望他。‎ ‎“您自然知道那是什么,里厄?”卡斯特尔说。‎ 里厄回答说:“我在等化验结果。”‎ ‎“我可明白,用不着化验分析。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巴黎也见过几例这样的病,只不过当时谁也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罢了。舆论,很神圣嘛:它说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呵呵。里厄,您和我一样清楚这是什么病。”‎ 里厄在思忖。他从诊室的窗口眺望着远处俯瞰海湾的悬崖。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 ‎“是的,卡斯特尔,”里厄说,“这难以置信。但这很像是鼠疫。”‎ 卡斯特尔老大夫起身朝门口走去。他边走边说:‎ ‎“你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我们:‘鼠疫在温带国家已经绝迹多年了。’”‎ ‎“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里厄回答时耸耸肩。‎ ‎“是啊,别忘了:大约二十年前,巴黎还发生过呢。”‎ ‎“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里厄说完,便沉默下来。‎ 疫情发展到现在,适才是里厄医生第一次承认“鼠疫”这个词。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暂且把贝尔纳·里厄留在窗前,让笔者对大丈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天灾人祸本是常见之事。然而当灾祸落在大家头上时,谁都难以相信那会是灾祸。人世间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两者的次数不分轩轾,然而无论面对鼠疫还是面对战争,人们都同样措手不及。里厄大夫与我们的同胞一样措手不及,因此我们必须理解他为什么会焦虑不安而同时又充满信心。就如同一场战争爆发时,人们会说:“这仗打不长,因为那太愚蠢了。”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他们认为天灾只是一场噩梦,很快就会过去。他们继续做买卖、准备旅行、发表议论。他们如何能想到会有鼠疫来毁掉他们的前程、取消他们的出行、阻止他们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无拘无束,但只要大难临头,谁都不可能无拘无束。‎ 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时,面对所谓“前景堪忧”的鼠疫,他几乎感觉不出在他心里已产生了轻微的沮丧之情。他竭力回想着自己对此病所知道的一切。一些数字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他想,在历史上大约发生过三十次大规模的鼠疫,大约造成一亿人死亡。但死一亿人算什么?人只有在打过仗时才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既然人在死亡时只有被别人看见才受重视,分散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亿尸体也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大夫不耐烦了。他这是在听任自己遐想,不应该这样。几个病例算不得瘟疫,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就行了。不过必须抓住已知的情况不放:昏迷、虚脱、眼睛发红、口腔肮脏、淋巴结炎、极度口渴、谵语、身上出现斑点、体内有撕裂般的疼痛,而出现这一切之后……这一切之后,里厄大夫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正好成了他在手册里列举症状后写下的结束语:“脉搏变得极为细弱,稍一动弹就骤然死亡。”是的,那一切症状之后,病人危在旦夕,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 大夫仍在凭窗眺望。窗玻璃那面,天高云淡,春意盎然;这面却还能听见“鼠疫”这个词在屋里回荡。这个词不仅有科学赋予的内涵,而且有一长串与这个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城市很不协调的图景:瘟疫肆虐的雅典连鸟儿都弃它而飞;中国的许多城市满街躺着默默等死的病人;君士坦丁堡医院里硬土地上潮湿霉臭的病床、堆放在米兰的一片片墓地里的还活着的人、惊恐万状的伦敦城里那些运死人的大车,还有日日夜夜到处都能听见的人们无休无止的呼号。‎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惟有那鳞次栉比的灰暗屋群后边涌动的大海才能证明,这世界上还有令人忧虑和永无安宁的东西存在。里厄大夫凝视着海湾,不错,“鼠疫”这个词是说出来了;不错,就在那一刻,疫病已使一两个人罹难。但那没关系,有办法可以阻止疫病蔓延。目前应当做的,是明确承认必须承认的事实,消除无益的疑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随后,假如鼠疫停止了——这最有可能——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假如情况并非如此,大家也可以知道什么是瘟疫,知道是否有办法先处理它,后制服它。‎ 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喧闹声骤然增大了。一台机锯千篇一律而又短促的咝咝声从隔壁的车间传了进来。里厄振作精神。坚定的信心就在那里,在日常的劳动中。其余的一切如系游丝,都由一些毫无可取之处的意念左右,可不能停留在那里面。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里厄医生想到这里,大步流星地走出门去。他要向省政府提出一个也许会被认为不得体的谏言与要求。‎ ‎【注】①长篇小说《鼠疫》首版发行于1947年,选文刘方译,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一句中作者用煞有介事的口吻,犀利讽刺了媒体有意掩盖疫情的行为。‎ B. 在与卡斯特尔的讨论中,里厄医生两次“难以置信”的言语和“耸耸肩”这一细节描写,都暗示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可能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 C. 小说细腻描摹了里厄医生面对疫情从焦虑又乐观,到沮丧不安,再到回归理智、下定决心面对灾难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D. “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无非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等表述一方面提醒着读者应该及时审视自我,另一方面也点破了生命的虚无感。‎ ‎7. 下列与小说艺术特点有关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其他译本中,画波浪线句也被译为“舆论不可惊动:不能慌乱,切不能慌乱”,这种翻译虽然简洁有力,但两者相比,选文更生动,也更符合情境。‎ B. 小说擅长营造反差。叙说口吻与故事的反差、人们的预期与即将到来的鼠疫的反差、惨烈图景与平静小城的反差都使小说在短小篇幅中迸发巨大张力。‎ C. 选文建构多层象征,如“经历过多少鼠疫和战争”、“人只有在打过仗时”都在暗示残酷的战争与鼠疫的对应关系,而这恰好契合了小说的创作背景。‎ D. 虽然作者是以里厄医生关于“鼠疫”的联想为单一线索来展开叙事的,但他却能旁征博引,借史诗般的悲壮话语,勾勒出跨越时空的人类苦难图景。‎ ‎8. 本文节选自加缪的同名长篇小说。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里厄医生终于承认,他就是故事的叙述者。作者这样安排对选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 “而四成有三成的病人——这是准确数字——都按捺不住去做这个难以觉察的动作,加速他们的死亡。”这句话包含着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 ‎8. ①在后文说明叙事者就是里厄医生,可以给选文这样的大段心理描写提供合理性,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②避免直接使用第一人称,使叙事口吻冷静客观,形成一种史诗的气魄。③丰富小说的主题,使选文变成了带有反思人性意味的心灵独白。正是通过真诚的反省,里厄医生找到了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实现自我救赎。正如选文中所言“笔者对大丈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 ‎ ‎9. ①多数病人都会在鼠疫病痛的折磨下,脉搏变得虚弱,骤然死亡;②“这是准确数字”是对前文政府和媒体刻意隐瞒的无声反驳,颇具讽刺意味;③用冷静、平淡的语气描摹出鼠疫的凶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都暗示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可能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错误。结合“‘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里厄回答时耸耸肩”“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等分析,“耸耸肩”表现的是里厄医生的不以为然,他并不认同“鼠疫已经绝迹”这个观点。‎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与小说艺术特点有关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艺术特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为单一线索来展开叙事的”错误。并非单一线索,小说中明显还有一条线索,即窗外的景色。景色的变化与里厄医生的心绪变化相协,与小说的叙事节奏一致。如:“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窗玻璃那面,天高云淡,春意盎然”;“在窗玻璃那边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喧闹声骤然增大了。”‎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节选自加缪的同名长篇小说。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里厄医生终于承认,他就是故事的叙述者。作者这样安排对选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可以结合小说的叙述人物、结构安排、主题等方面分析。结合“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仅仅几天工夫,致死病例已在成倍增加,而在那些关心此怪病的人眼里,很明显,那是真正的瘟疫”“舆论,很神圣嘛:它说不要惊慌,千万不要惊慌。呵呵。里厄,您和我一样清楚这是什么病”“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时,面对所谓‘前景堪忧’的鼠疫,他几乎感觉不出在他心里已产生了轻微的沮丧之情”“里厄大夫凝视着海湾,不错,‘鼠疫’这个词是说出来了;不错,就在那一刻,疫病已使一两个人罹难。但那没关系,有办法可以阻止疫病蔓延”等分析,在后文说明叙事者就是里厄医生,可以给选文这样的大段心理描写提供合理性,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选文没有用“我”来叙述,使叙事口吻冷静客观。结合“你知道人家会怎样回答我们:‘鼠疫在温带国家已经绝迹多年了’”“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我们暂且把贝尔纳•里厄留在窗前,让笔者对大丈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作些解释”“人们总是过高的看待自己,他们认为天灾只是一场噩梦,很快就会过去。他们继续做买卖、准备旅行、发表议论。他们如何能想到会有鼠疫来毁掉他们的前程、取消他们的出行、阻止他们的议论?他们自以为无拘无束,但只要大难临头,谁都不可能无拘无束”“其余的一切如系游丝,都由一些毫无可取之处的意念左右,可不能停留在那里面。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等分析,丰富小说的主题,使选文变成了带有反思人性意味的心灵独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用还原法来答题。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结合“是的,那一切症状之后,病人危在旦夕”“脉搏变得极为细弱,稍一动弹就骤然死亡”等分析,多数病人都会在鼠疫病痛的折磨下,脉搏变得虚弱,骤然死亡。结合“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报纸只管街上的事。不过省政府和市政府已在开始考虑问题了。但只要每个大夫掌握的病例不超过三两个,便没有人想到要行动。其实,如果有谁想到把那些数字加一加就好了,因为加起来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等分析,“这是准确数字”是对前文政府和媒体刻意隐瞒的无声反驳,颇具讽刺意味。用准确的数字,冷静、平淡的语气描摹出鼠疫的凶险。‎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候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B. “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 “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 “太子”是古代储君的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 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C. 李斯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 李斯被判腰折,跟他的次子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次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13. 请分别解释李斯三次“叹息”的原因。‎ ‎14. 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1)第一次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富贵荣华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2)第二次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 ‎(3)第三次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幸福。 ‎ ‎14. (我们)今天却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的霸业,使天下才土都退缩着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入秦国,这正是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 ‎“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中,“胡亥所”的“所”是“地方”,即在胡亥之处,作“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其后断,排除ABD。‎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D 项,“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长子,称太子或世子”错误,应为“嫡长子”。嫡长子是指古代宗法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西周时期,周王实行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因此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至此,嫡长子继承王位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时”错误,“为寿”在此文里,只是“敬酒祝人长寿”之意,不指“庆祝寿诞”。‎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第二段“李斯喟然而叹”“嗟乎!‎ 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意思是,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即第一次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富贵荣华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第三段“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意思是“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胡亥即位之后,就任命赵高作了郎中令。”即第二次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第四段“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意思是“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即第三次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幸福。‎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黔首”,百姓;“资”,帮助;“却”,拒绝;“裹足”,止步;“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这正是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第二年,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胡亥即位之后,就任命赵高作了郎中令。‎ 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 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惩处李斯案,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话丛台①‎ ‎【唐】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②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注:①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②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 B. 作者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 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 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16. 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评论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对诗中的稚俗气韵多有褒扬之意。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赏析。‎ ‎【答案】15. B 16. ①“变成”“留作”都是平常字眼,看似普通,但两个词语,运用比喻手法,把丛台由盛转衰缓慢的过程,形象地加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②使昔日的弦歌齐鸣、舞袖翩翩的繁华热闹场面与今日山鸟乱啼、野花丛开的荒芜败落的画面,对比更加鲜明,把丛台之荒凉,写得有声有色。‎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作者站在丛台上”说法有误。由诗歌标题可知本诗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诗歌首联写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所以站在丛台上的不是作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等。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拟人、通感等;(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解释诗句意);(3)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颈联中“变成”“留作”是动词,弦管指管弦乐器,代指音乐;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这里写音乐变成了山鸟叫声;五颜六色的丝绸衣饰变成开放的野花。这两个词使诗句构成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当年丛台上弦管齐奏,歌声婉转,舞袖翩翩;众多美貌妃嫔和绝色宫女,身着绮罗,环绕台前,那是多么欢乐。如今早已风流云散,只剩得山鸟乱啼,野花怒开,古今形成鲜明对比,使表达有着很强的抒情效果,且用语清新,耐人寻味,写景如画,富有景致。‎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只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天下就很容易治理了。‎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 (1). (1)可使有勇 (2). 且知方也 (3). (2)幼吾幼 (4). 以及人之幼 (5). (3)王者不却众庶 (6). 故能明其德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庶”“德”的书写。‎ ‎【点睛】‎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 ‎1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也未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哀。‎ ‎②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船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③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④现代住房讲究采光与通风,但有的装修却弄巧成拙,将许多本来光线充足的房间搞得不明不暗,通风效果也大受影响。‎ ‎⑤虽占有备位“总统”的战略优势,但她的言行一再前合后偃,不仅失去了主导局面的先机,还沦为各方都不讨好的境地。‎ ‎⑥《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琳琅和康熙,二人你侬我侬,举案齐眉,尽显甜蜜。‎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①“杳无音讯”,指没有一点消息,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使用正确。‎ ‎②“顺水推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情势说话办事。使用正确。‎ ‎③“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使用正确。‎ ‎④“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此处用于“光线”,用错对象。‎ ‎⑤“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不稳。不能用来描写“言行”,对象错误。‎ ‎⑥“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点睛】成语辨析题总体答题技巧:‎ ‎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2.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3.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4.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5.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19.下列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选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杂剧是 前代戏曲艺术 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进入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 记》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A. 在 和 已 和 B. 在 以及 以 和 C. 从 以及 已 以及 D. 从 和 以 以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多用排除法。本段文字在讲述杂剧的发展历史。“在”与后面句中的“基础上”能 搭配,而“从”不能,所以先排除C项和D项;后面是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应是“已经”的“已”,排除B项。‎ 故选A。‎ ‎【点睛】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 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 理”和“正义”的。‎ C. 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 和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 D. 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成分赘余,“大约是关汉卿四十岁左右”中“大约”和“左右”重复赘余,可删除一个;‎ B项,成分残缺,滥用词语“让”造成主语残缺,可删除“让”;‎ C项,句式杂糅,“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将“该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和“该故事在《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中都有记载”杂糅,可取其一。‎ 故选D。‎ ‎【点睛】句子结构混乱,一般也称句式杂糅.它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即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出现杂糅语病,往往是组织语言时,先选用一种说法,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又换成了另一种说法,结果两种说法套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副似是而非的面目,半截是这种结构,半截是那种结构。句式杂糅无论是“共时杂糅”还是“历时杂糅”,在表达格式上都是使用了多个句式,而每一个句式都不完整。‎ ‎21.下列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 B. 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范(主要指演员的动作) 和剧名等构成。‎ C. 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杂(末、旦、净以 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中“王实甫”错,王实甫应为郑光祖。‎ 故选D。‎ ‎【点睛】解答文化常识题的技巧:‎ 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过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2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D项错误,“素车白马”是借代。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窦娥冤》的悲剧冲突价值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窦娥最后的抗议,对这个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疑问,最想做顺民以求得生存下去的顺民都被逼无奈,对这个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这种抗议是非常深刻有力的。‎ ‎①在一系列悲惨遭遇发生在她身上后 ‎②但她这最起码的要求都被扼杀了 ‎③封建社会塑造了窦娥这样的妇女 ‎④她还是想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生存下去 ‎⑤却没有给她们生存之地 ‎⑥窦娥温顺善良 A. ④③①⑤⑥② B. ④⑤⑥②③①‎ C. ⑥①④②③⑤ D. ⑥⑤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设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借助关联词、代词、标点符号等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采用排除的办法选出答案。‎ 这段文字是谈论《窦娥冤》悲剧冲突的价值,⑥是总起句,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故⑥应为首句,排除AB两项;‎ ‎①④是窦娥“温顺”具体体现, 根据句意,应将④放①后。②中的“这最起码的要求”指④中的“生存下去”,故②放④后。 ③⑤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与补充,应放最后。⑤在内容上紧承③,且⑤中的“她们”指③中 的“窦娥这样的妇女”,故⑤放③后,排除D项。‎ 故选C。‎ 四、写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又要到母亲节了,每年的母亲节这一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也可以写写自己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要求文体鲜明,不少于800字。 ‎ ‎【答案】范文 别让亲情飘空中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虚拟空间示爱,实质上就是自欺欺人。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我以为这恰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现实生活陪伴,是对虚拟示爱的精彩反击。“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我们的母亲不是网络中虚拟的存在,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我们的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陪伴,是最朴实的示爱,是最真切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本题为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说母亲节这一天,各种祝福母亲的方式,还有网友的各种评论。作文涉及到网络与情感、虚拟与真实、道德绑架与情感绑架等多个方面。材料中所反映的一些人在母亲节刷屏来晒孝顺的现象,确实值得反思。孝,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许多网友来说,更实际的问题是:与父母身处两地,并不能岁时陪伴在父母身边,在母亲节这天发一条朋友圈祝福母亲,更多是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无奈。而朋友圈祝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节日,引起重视。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对于一些年纪稍长、并不使用的父母来说,发在朋友圈的祝福和感激等于不存在。‎ ‎【立意】感恩母亲,让爱刷屏又何妨;比起隔空祝福,付诸陪伴的行动才更实在;道德绑架与情感绑架;社会亟需加强亲情教育;孝不能只喊在嘴上,更要切实行动起来,让父母获得真正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孝是一种美德,不应夹杂高调作秀的成分,不应有丝毫的虚伪的表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孝心,用“晒”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情感的表达要回归本真,回归实在,不应仅仅停留在“晒”之上。‎ ‎【结构】文章并没有新颖的观点,没有创新的结构,但清晰的逻辑和通顺的语言就足够得到不错的分数。朋友圈晒祝福不能慰藉母亲;网络虚拟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情感隔阂,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情感的沟通;母亲需要的是真正的陪伴;做顿饭、散散步都是很好的陪伴;期望下一个母亲节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文章流畅地完成了表明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发出号召的过程,值得模仿。‎ ‎【素材】1.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2.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忌浸染作秀风气。近年来,报端常现误读“母亲节”的新闻,比如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明德小学100‎ 名学生相聚在校园,通过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迎接“母亲节”的到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集体下跪,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再如武汉市不少中小学甚至大学给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如给母亲送花、洗脚,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但尤其不要生硬地把母亲节演变为“洗脚节”、“下跪节”等。对母亲感恩,又何必非选择某一天来洗脚和下跪呢?感恩母亲,应当把每天都当成母亲节来对待,亲切自然地去关爱母亲,去表达情感,去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子女最真挚的情怀。‎ ‎3.一些人呼吁,让母亲节“去商业化”,恢复亲情节日的本来面目,然而母亲节成为公共节日的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母亲节的母亲”,商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权为母亲节赋予自己所喜欢的任何定义——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那些无伤大雅、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围的花朵、礼物和祝福,哪怕掺一点点假,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关系?作为母亲,难道不会笑着接纳儿女们所回馈的一切吗?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节日习惯”,也未尝不能给“自家的母亲节”添色。‎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