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庞 朴 ‎①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②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理想的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③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大概要推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了。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有从忘食忘忧而达到忘我的意思,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 ‎④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因为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称伯夷为“圣之清者”,因为他洁身自好;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因为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但三人都不及孔子集三人之大成,成为“圣之时者”。所谓“时”,是进退、出处、远近、迟速,都能因其所宜而为之,这是统摄忧乐而又超越忧乐的境界。‎ ‎⑤在庄子谈到人格类型时,我们也看到了任、清、和、时的影子。在《应帝王》篇中,有一位壶子,能显四种相,其一是“地文”,相当于孟子的“圣之清”;其次是“天壤”,相当于“圣之任”;再次是“太冲莫胜”,相当于“圣之和”;最后是最高的相叫“未始出吾宗”,相当于“圣之时”。‎ ‎⑥佛学有所谓四门诀——无门、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与孟子的四圣、庄子的四相,完全是一个套路。这一切又都可以化约为忧和乐,归之于忧乐的圆融。‎ ‎⑦圆融既被推为儒道各自学说的最后一言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所以,他们走了“仇必和而解”的光明大道,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使得中国文化能顺利迎接外来的佛学,不盲从和自馁,相反却以圆融去容纳,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⑧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 ‎⑨我们久已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选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 ‎ ‎ 解析:阅读文本,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各层意思。①②两段为第一层,作者提出的忧乐这两种精神“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是关键信息,由此可概括出本层意思。③~⑥段为第二层,作者分别从儒道佛三个角度分析忧乐圆融这一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最后三段为第三层,⑦⑧两段分析圆融的作用,第⑨段发出号召,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参考答案:首先,提出本文观点:忧乐精神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其次,从儒道佛三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具有忧乐圆融的特点;最后,阐述圆融的作用,并号召人们要敬重和发扬圆融精神。(每点2分。如将第三层分为两层也可以)‎ ‎2.根据第②段,概括“忧乐杂陈的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 ‎ ‎ 解析:解答此题,应抓住第②段重点语句提炼作答。从“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中可提炼出第一个要点;从“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可提炼出第二个要点;从“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中可提炼出第三个要点。‎ 参考答案: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风貌;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神韵情采;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 ‎3.为什么“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6分)‎ 答: ‎ ‎ ‎ 解析:解答本题,需先找出第⑦段和第⑧段中与试题相关的语句,再结合文本内容提炼出答案。从圆融“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一句中可提炼出前两个要点;从“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个人文精神作为……基本性格”几句中稍加提炼,可归纳出后三个要点。‎ 参考答案:①这种精神能够检验儒道学说能否一以贯之;②这种精神能够考验儒道人格能否臻于至上;③这种精神建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④这种精神能容纳外来文化;⑤这种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给青春更多飞扬的机会 盛玉雷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语)中国改革开放40年,青春活力串联起无数个经典瞬间。1977年,570多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标注“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1984年,一个中国小伙子在长城上的照片,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中国的新面孔”高举改革大旗;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特意提出,“我要握一握年轻人的手”,在此之后,一大批青年从机关下海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92一代”。某种意义上,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中国奇迹,正是一个“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过程。‎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活力迸发,离不开朝气蓬勃的青春之歌。这也为过去5年的生动实践所证明。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年轻技工,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共享单车敲开了共享经济的大门,创业团队却多为80后、90后……‎ 然而,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80年代的青年曾面对“潘晓之问”,而今天的青年也有着别样的成长烦恼。“葛优瘫”“丧文化”“佛系”等说法,也许只是部分群体的戏谑,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青年的困惑:面对现实压力,奋斗是否还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宝?面对上升压力,拼搏是否还能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低欲望社会”如果提前到来,到底去哪里寻找诗和远方?“有三岁之翁,有百年之童。”青春活力无关年龄,而是一种积极心态,一种对未来的正向预期,一种追求卓越与成功的冲动。正因此,为了激荡青春梦想,整个社会都应该与青年共同成长,既让他们树立对未来的正向预期,同时解开他们的心理困惑。‎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语)一方面,机会来自制度给予的机遇。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抑或是命运的改变,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才能在新时代最大限度激发起青春活力。另一方面,机会来自内部的自我生长。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创新挺进“无人区”、发展开拓“新蓝海”,这些领域没有既得利益,也没有论资排辈,恰恰适合青年开疆拓土、挥斥方遒,只要站上风口,机会就能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为什么不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奋斗的土地上,让自己成为机会眷顾的那个有准备的人呢?‎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鲁迅曾如此寄望于青春活力。青春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是一种带来可能性的力量,是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万众瞩目的新时代,不仅需要而且必将激起这样的磅礴伟力。‎ ‎(选自2018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答: ‎ ‎ ‎ 解析: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合并同类项”,进行层次划分,在分层的基础上概括层意。第一段列举事实说明改革开放40年青春活力串联起的无数个经典瞬间;第二段第一句是中心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引出下文所列举的近5年的事实。这两段可归为一层。第三段指出当代青年的困惑,提醒全社会关注、解决青年成长中的烦恼;第四段从外部制度与青年自身两个角度谈激发青春活力的途径。这两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归为一层。第五段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为最后一层。‎ 参考答案:首先,联系改革开放40年及近5年的事实,指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年人的活力;其次,指出今天的青年所遇到的成长烦恼和困惑,并从外部制度和内部自我生长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鼓励、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每点2分)‎ ‎2.文中有多处引用,画线的三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 ‎ 解析:三处引用分别在文章开篇、中间和结尾,要结合引用在文本中的位置来分析。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中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论证论点等作用。结尾引用名人名言往往有得出结论、强化中心的作用。明确了这些,再根据三处引用的话语的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引用李大钊的名言意在引出论题,并把青春活力与国家、社会活力联系起来;②引用高尔基的名言意在引出下文如何激发青春活力的内容,同时也是道理论证,增强说服力;③引用鲁迅的名言意在再次呼吁青年激发青春活力,强化中心。(每点2分)‎ ‎3.如何激发当代青年的青春活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 ‎ ‎ ‎ 解析:文章标题是“给青春更多飞扬的机会”,文本第三段在指出青年的困惑后说“为了激荡青春梦想……同时解开他们的心理困惑”,这是一点答案。接下来一段又从外部和内部提出激发青春活力的办法,考生要抓住文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提示作用,分点作答。‎ 参考答案:①全社会要同青年共同成长,帮助青年树立积极心态,解开心理困惑,树立对未来的正向预期。②‎ 国家要从制度层面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为青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③青年人自身要努力奋斗,大胆创新,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方面大显身手。(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