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散文阅读学案(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散文阅读学案(6)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散文阅读 学案 第二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分为小说的阅读和散文的阅读。‎ 散文考查的要求: ‎ 理解(句子含意),概括分析(筛选、归纳、概括、分析),鉴赏评价(品味、赏析、评价),探究(个性阅读) ‎ 具体标准——五懂: ‎ (1) 懂重要句子(词语)含意;(2)懂句间、段间关系和全文结构思路;(3)懂段落和全文内容主旨;(4)懂写作手法(表达技巧);(5)懂作者情感、观点。‎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的散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写景、写人、记事、状物 、说理。‎ 把握一个归结点。 ‎ 所谓归结点,就是散文的写作目的。散文归根到底就是达意、抒情、言志。但是,不同类型的散文,主旨也是会有所侧重的。 ‎ 文中的事、物、人、景是中介,通过他们去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散文一切内容与形式的作用,根本是为这个归结点服务。明确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散文探讨主旨时,就不应只停留在人或事的表层了。 ‎ 写景散文归结点: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景物的情感态度(赞美、否定、感慨等),表达出对现实的思考,对历史的思索与评价。如《阳关古道苍凉美》,表现了作者对古道苍凉美的感叹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文赤壁》表达了对苏东坡的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壶口的黄河》赞颂了壶口黄河的惊人的气势,从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 写人散文归结点:对这个人的形象的刻画,对这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深入到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如《痛哭和珍》,写出了刘和珍的勇气、毅力、乐观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的批判,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者的凶残。‎ 状物散文归结点: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与志向。如《灯火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在人生中,就算身处逆境,但是还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要你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 总结一种思维。 ‎ 散文难读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散文看上去内容丰厚繁杂,很难把握那么多的材料。其实,散文的思路可以归结为三部曲:主要的人、事、景、物的描写——其它的人、事、景、物的描写——主旨的揭示。 ‎ 把握好“三部曲”,就能概括出高考散文的基本思维过程,能很好地简化散文繁多的内容,迅速地理清基本思路,明确内容和主题。 ‎ 悟出三个意图。理清基本思路之后,还要对上述三部曲的作用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散文的主旨。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主要是起到对比或类比,形成反衬或正衬,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等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形象。 两个关系。一是因果关系。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谋篇、主旨与选材、技巧与主旨、技巧与语言,都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给我们启示: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巧,怎样布局谋篇,都是为服从主旨的。二是句段关系。 理清句段的关系是我们读懂文章、准确答题的重要方法。一般而言,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①并列; ②层进; ③对比; ④承上启下; ⑤为下文做铺垫; ⑥前后呼应; ⑦总起下文; ⑧总结上文。句与句的关系有: ①转折; ②承上启下; ③总分; ④递进; ⑤因果等,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关系,才算真正读懂散文。‎ 整合两种句子 ‎ 把握散文主旨,需要整合两种句子:抒情句、议论句。 ‎ 散文主旨难把握在于很多高考散文并不是在一处明确点出主旨,而是把表达主旨的句子散布在文本的多处,需要我们去归纳。这就要求我们在初读时边读边圈画出抒情议论的句子。但是,圈完画完依旧不明主旨。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出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合并或者相加,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 ‎5.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 高考解题注意事项 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1.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2.看要求。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 ‎3.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 ‎4.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 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高考题的题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在这一题目中就明确指定了答案所在区域是“第三段”。‎ ‎2.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 精心组织答案 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 ‎2.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却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 ‎3.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词?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词还是用动宾短词?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决定。‎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复查验证答案 这个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最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耀眼,那岂不可惜?‎ 典例一:(2017新课标全国2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4.B ‎5.①有形的各种窗子;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6.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每点2分)‎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如本题“窗子”可以指有形的各种窗子;无形的窗子;心灵之窗等。‎ ‎6. 【解析】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如本题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 散文阅读答题要点 散文阅读关键点 ‎(一)抓题目,明确题目和文章主要方面(人物、事件、结构、情感、主旨等)的紧密联系。 ‎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在阅读时,首先应注意题目——往往能最先传达出与作品密切相关的信息。如《上善若水》《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木车的激情》等 ‎ ‎(二)精读并圈画,把握有效信息。‎ 精读文章,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边读边把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用铅笔圈画出来。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 ‎(三)抓关键词句 要重视开头段 、结尾段。重视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引用句等,尤其注意段首、段尾,画龙点晴的句子。 ‎ 重视托物言志类哲理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往往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在了解文章作者观点、要点等阶段的阅读中,所要抓的关键语句应指的是能反映上述内容的有关语句。) ‎ ‎(四)把握行文脉络(思路) ‎ 把握行文脉络,理清写作思路,以散文的思路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散文的思路也就是散文“情”的展现过程,是属于散文脉络、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散文思路分析就是分析各层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更易把握全文的主旨,对解答习题常会产生奇效。‎ 把握思路要点:1.明确线索,2.明确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3.明确前后关系。 ‎ ‎(五)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 在对文章内容要点、思路脉络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去揣摩作者意图,把握作者情感或观点,以求对文章有较深的理解。重视其对现实生活、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等的思考、反思及哲理。 ‎ (六) 把握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散文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包括三大方面:1.表达方式的运用及作用(效果)。2.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效果)。3.主要表现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效果)。‎ 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发上津城 梅 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表达人反复无常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 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负责接待的朋友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的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有战争!啊,陕鄂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古城是多么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秦关楚塞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举足轻重!如果从三国时魏始设平阳县算起,一千多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上的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嘶鸣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厮杀;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金元蒙古人占领上津居然达八十年之久!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也征战于此……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官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周长仅一千五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镏金大字“向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五百余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候,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目的是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只把这个词作为“表达人反复无常”的意思的误解。‎ B.作者对比描写了秦楚两地人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作为湖北人的作者,显然更钟情楚地文化。‎ 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 D.作者引用杜牧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的由来,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又指出上津这座古城的重要交通地位。‎ ‎【答案】C 技法点拨 依据不同角度,明辨散文中的常见表现手法的类型。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修饰语言的手法有比喻、夸张、对偶等,表现事物的手法有铺垫、衬托、象征、渲染、以小见大等,安排情节的手法有悬念、铺垫、照应、过渡、抑扬等。‎ 组织主观表述题答案时要先答出手法,然后再摘引原文典型例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表达效果。要注意的是,既要分析其一般作用,还要分析其具体作用。如比喻,明确手法之后,要结合文本分析把什么比作什么,答作用时既要答出形象生动的一般作用,还要结合文本分析使文中的什么形象生动 。‎ ‎2.作者着墨上津城时,写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历史悠久;(2)地理位置重要,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地;(3)文化气息浓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 先从文本中找到描写上津城的相关词句,然后对相关词句进行筛选整合,修饰性词句可直接提取,描述性和评价性词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 括。如根据第四段中的“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可推知它历史悠久;根据第六段中的“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嘶鸣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可知其是军事重镇,还可推知其是商贸重地等。‎ ‎3.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答案】此句强调上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承上启下,上承对“朝秦暮楚”这一成语的误解,引出 下文对上津悠久历史的记述,表达作者对上津的景仰之情。‎ ‎2.明确句子的位置,准确把握句子的作用。句子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同。开头部分的作用往往是开门见山,点明题旨;统领全文,交代写作原因;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等。中间部分的作用往往是照应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某个情节,承上启下等。结尾部分的作用往往是照应标题、开头,强化或深化某种思想或感情;卒章显志,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或主题。如上题,画线句子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规范作答,既要给出答题术语,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述。如上题,答出承上启下的一般作用后,还要指出上承对“朝秦暮楚”这一成语的误解,引出下文对上津悠久历史的记述。‎ ‎4.联系作者表达的情感。要求赏析的句子一般含意丰富,包含着作者的褒贬态度,是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具体分析时,要进行深度挖掘,指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如上题,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上津的景仰之情。‎ 主旨概括类型题目的解答 文章的主旨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 常见提问方式: ‎ ‎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 ‎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概括主旨“三”“三”法 ‎“三”遍阅读法 ‎ 第一遍:速读。快速浏览文本,概括各层大概意思,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 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注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 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就能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 第三遍:速读。 依文体,抓关键。散文是要抓住叙述和描写中那些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旨。‎ ‎ “三”种概括法 ‎ ‎1.“关键整体结合”法 ‎ 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 ‎ 2.“段意串联”法 ‎ 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儿,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到一个集中点。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提炼,是归纳文章主旨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使传统的方法。是各层意思的相加且又是一种“意思的综合”。‎ ‎3.“因文而异”法 ‎ 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中心意思,写人叙事散文常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哲理散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 特别关注:概括文章主旨,往往需要综合以上各种方法,另外还需要关注文章写作背景、小注等一些细节。‎ 概括主旨语言组织形式多为:本文通过……(内容),表达了……(思想感情)。‎ ‎【2017年天津卷】‎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 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9.(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答案】‎ ‎19.(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