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家书文化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 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 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内容大多积极向善,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批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 (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时代,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文学、婚姻、情爱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 B.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不但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 C.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子孙,直到今日,批卷览阅,仍觉得受益良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明清时代的家书中,有些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B.“书信”的最早含义应该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虽然字面上与现在相同,但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C.明清时期文人学士都注重读书,这在他们的家书中都有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光宗耀祖。 D.明清文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传周王后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禁在冷宫,申后于是策划了一个宫女之计。中国的书信就来源于这一段传说。 B.“家书”是书信的一种,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但凡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信。 C.家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时期的家书内容大多积极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至广,令人赞叹。 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定要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动人故事,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后人成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请吃饭 (1)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就跟他们打了电话,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周小五在酒店订好包厢,早早地赶到了。 (2)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 (3)周小五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远,但他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4)又过了一会儿,请的人一个也没到,周小五就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里了。上司在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副恍然大悟的口气,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趟,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5)周小五说:“没关系,你忙你的。”他说完,把服务生喊过来,说:“请把套餐换成380元钱那一档的,有一位朋友不能来……” (6)这时,电话来了,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说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来了…… (7)周小五忍不住自己的失望,问:“必须你处理吗?” (8)上司说:“是的……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9)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小五也只好认了。他又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元钱那一档的?” (10)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周小五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说,又有朋友不能来了,不想浪费。 (11)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周小五想,这么要好的哥们,到门口吃个大排档,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吃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赶紧上菜。 (12)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服务生指着几盘生肉和生菜,问:“现在下锅吗?” (13)周小五点点头,服务生就将几盘菜倒进了煮锅。 (14)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他身体很不舒服,得去医院挂盐水,实在对不起,改天一定摆酒谢罪。 (15)周小五好一阵沮丧,沮丧过后又为难了:这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呢?打包?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再说,好多菜已经下锅,根本不能打包。 (16)这时,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问周小五:“今天是周末,你回家吗?” (17)周小五说:“忙,不回了。” (18)父亲说:“你空了就回来看看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妈老是念叨你。” (19)周小五嘿嘿笑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 (20)父亲又问:“你现在在哪里?” (21)周小五说:“在酒店……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你们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22)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会,然后问周小五:“你刚才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吃饭?” (23)“是啊是啊,我请你和妈来吃饭。” (24)放下电话,周小五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 (25)父母一会儿工夫就赶了过来,看来是叫了出租车。他们脸上全是笑容,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一家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最低档次的套餐。 (26)周小五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27)吃完饭,周小五和父母一起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28)星期一一上班,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周小五:“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逢人便讲,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29)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周小五所订的套餐从起初的680元,后降为380元,最后降到180元,可以看出他不想花太多钱请别人吃饭。 B: 作者运用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周小五,如电话联系两个上司、相处多年的朋友,以及预约者未到时的沮丧,全都可以看出他为人真诚,目的单纯的想请他们吃饭。 C: 小说故事性强,层层铺垫,环环相扣,“请吃饭”这一情节贯穿全文,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亲情出现的问题,引人深思。 D: 当一桌菜无法打包时,周小五就打电话请很久没在一起吃住的父母来酒店吃饭,周小五的父母很高兴,也没问原因,就坐出租车很快来到酒店。 5. 作品主人公周小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6. 小说以周小五父母逢人便说儿子请自己吃饭,周小五听到之后泪流满面结尾,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严耕望: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余英时 1973—1975年,严耕望是哈佛燕京社的访问学人。那时他已在中古政治制度史的领域内卓然成家。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每天早晨在图书馆前面等着开门,下午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1979年春,严耕望应聘到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教授。和哈佛时代一样,他天天早到晚退,伏案用功。哈佛和耶鲁两度共学,我亲身体认到耕望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真正达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他自己曾明白说过,他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因此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1979年他在耶鲁的期间,正值大陆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前来访问,我在家中接待代表团,邀请耕望与会,但他婉辞了,因为他坚守其“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这种“澹泊自甘、寂寞自守”的性格和他治学的勇猛精进、锲而不舍,恰好互为表里、刚柔相济。 耕望的生命虽然彻底地与学问合一,但他既不是不晓事的书呆子,更无世人想象中那种专家学者的傲僻。相反的,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最通情达理并且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无论是对他的家人、师友、学生或同事,他都抱着一份诚挚的情意:任何人曾对他有过一点帮助,他都永志不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他那些大著作的序跋,便可以获得生动的印证。在学问方面,他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然而他在摘发别人的失误时却从无例外地隐去失误者的名字。他曾说, 他一向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这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解剖。他从不争浮名和权位,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低到无可再低,宾四师说他的性格“似为柔退”,这些确可以说是近于道家的,然而也未尝不与儒家相合。他平常表现在外的是“柔逊”,但在大原则上却持之甚坚,内心自有不可逾越的尺度。 耕望的研究领域是制度史和历史地理。他的著作无一不从规模浩大、笼罩全面的研究中产生。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而言,表面上看来似为一种概括式的专史,但认真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精密考证的创获。不过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证,而不像多数考证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全面考证必须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之上:第一、事前有周密的通盘计划,第二、从计划到执行需要长时期的持续努力。据我的大略估计,《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完成先后越二十年;《唐代交通图考》更是惊人,几乎是半个世纪了。耕望的著作初看好像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其实由于他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不是传统史学所能范围。他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卷》便已参考了一部《各国地方政府》的中译本,《唐仆尚丞郎表》从传统一方面看固可说与清代徐松《登科记考》同属一类而精密过之。 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他于四大家的优点则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绝不是幸致的。 苏东坡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现代中国史学界没有人比耕望更能自用其才的了。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耕望木讷寡言,终其身与“议论”无缘,他走的是彻头彻尾的“朴实”的道路。 (选自《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严耕望是一个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他一生不慕名利,不晓世事,专心治学。 B: 严耕望认为自己是一个,“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的人,作者也很认同他的这种自我评价。 C: 严耕望的“以道家自处”是指他“不争”“寡欲”的生活态度,性格柔退谦逊,不争浮名,对物质要求极低。 D: 严耕望的“以儒家待人”是指他珍惜人情的忠恕心理,对人真挚、重情义、记恩、待人宽厚。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严耕望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超出了传统史学所能达到的范围,他的著作也不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 B: 严耕望终身致力于学问研究,他的每一项研究都经过精密、全面的论证,因此,他的著作问世都要经过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努力。 C: 严耕望做学问“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这说明严耕望在做学问研究时,自我要求很高,决不借助他人成果或资料。 D: 本文弘扬严耕望做学问的朴实精神,反衬出当下学术界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以及在学术上贪图终南捷径的学者的浅薄。 E: 作者引用苏东坡的话、陆象山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恰当地评价了严耕望的成就和精神,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9.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严耕望在史学研究上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同知贡举。易简幼时随父河南,贾黄中来使,尝教之属辞;及是,悉为同列。 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虽坦率,中有城府。由知制诰入为学士,年未满三十。属文初不达体要,及掌诰命,颇自刻励。在翰林八年,太宗遵旧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后正台辅,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遂参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杀父执切责之,易简泣曰:“不谓及此,易简罪也。”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节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10.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B.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C.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D.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古代无论男女到了二十岁都要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但因尚未至壮年,故称“弱冠”。 B.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子女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停职守制。丁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丁内艰,则是指母丧。 C.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只是革去现有职务,有重新起用的可能;削籍,则意味着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了。 D.弃市是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刑法。古代死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枭首等,弃市为死刑的一种,商周时期就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听说苏易简好奇心强,喜欢“欹器”这件事后,劝诫他要“慎终如始”,不要玩物丧志。苏易简在翰林任职多年,太宗准备等他名望大了再委以重任。 B.苏易简的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他续写《翰林志》,皇上赐诗嘉奖;皇上认可他关于郊祀和京中朝官任用的建议,让他掌管吏部选官,升为参知政事。 C.苏易简聪明好学,二十岁就考取进士,才思敏捷,临殿复试时,很快完成了三千字的答卷,后来,他和曾经教他作文的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考试。 D.挚友何光逢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时替人代考,被苏易简清除出来,于是怀恨在心,捏造谤书,因苏易简的举报被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此受到母亲的指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 (2)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 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 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 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 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 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 , 。”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香港春节既沿袭着世代相传的中国传统习俗,也融入了很多国际化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香港年味”。 ②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小男孩,有着天籁一般的嗓音,他只要张口发声,就会让听者如沐春风,沉醉其中。 ③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自1993年首次出现以来,“任仲平”总会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发生时,发出黄钟大吕之声。 ④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如今他的沙画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仍然没有停滞。 ⑤注目着雄奇壮美的自然风物,人类很难不慨叹自身的渺小和平凡:登高自卑,本乃人之常情。 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很多公司提出更隐蔽的歧视条款,对前来应聘的女性敬谢不敏,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再次遭遇到了性别歧视。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孟加拉的成衣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知名品牌生产商的高度关注,孟加拉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 B.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C.环境保护部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优化官吏系统,独立有效地开展审评、检查和执法等监管活动。 D.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智能互联是未来发展大势,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属必然。① 值得注意的是,它② 有待完善。随着数据规模的迅速提升,人工智能美好愿景③ 会受制于相对不足的计算能力。④ ,在认知判断和情感表达上,人工智能研究⑤ 刚刚起步,⑥ 其中还涉及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人工智能向前推进,还有很多理论和基础研究工作有待解决。 A: 可 却 / 当然 不仅 而且 B: 特别 还 将 其实 / 况且 C: / 更 也许 其次 因为 所以 D: 但 仍然 可能 此外 / 何况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不少消费者总是认为,喝果汁和吃水果是等同的, 一个水果中除了含有大量维生素的汁水外,在其果肉和果皮上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如果单纯只拿一个水果来榨果汁喝,固然能够通过汁水摄入维生素,但遗憾的是: ,因此,消费者需要明确的是: 。 21.下面是某单位“迎春联谊”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4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鹤岗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答案】 C 混淆概念。“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开始出现”表述错误,这里混淆了“书信”和“家书”的概念。 2.【答案】 A 张冠李戴。原文中是“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3.【答案】 D 无中生有。“定要引用古人名言警句”的表述在文中没有根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3分) C A项,见于原文第②段“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可见周小五为了面子是舍得花钱的。选项分析鉴赏不恰当。 B项,见于文章第①段“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请三个吃饭是出于某种利益目的的。选项分析鉴赏不是很恰当。 D 项,不是周小五主动打电话请父母吃饭,而是父亲打电话来时,周小五顺便请。 5.(5分) ①敢于拼搏,勤于钻研。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②做事灵活,熟谙职场规则。周末请人吃饭,邀请的人是两个上司,一个相处多年的朋友,因被邀者未到,依次将套餐从起初的680,后降为380元,最后降到180元。 ③知错能改,懂得感恩。先前没有想请父母吃饭,后来在朋友未到时顺便请父母吃饭,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回家住了一晚,得知父母逢人边讲自己请他们吃饭,周小五泪流满面。 6.(6分) 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现了周小五父母朴实善良,维护儿子的尊严的性格特征;从周小五泪流满面可以看出他理解父母、懂得反省。 ②在情节发展上,这样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照应了上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更能够突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奢求回报的,年轻人应该反思自己,多关心一下老人,抽点时间陪陪老人。 ④在表达效果上,这样结尾渗透着作者对周小五父母身上那种朴实无华品质的赞美,呼吁人们不要只为了自己而忽视了关爱老人的思想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 (3分)A 不晓世事理解错误。 8.(4分)(对一个2分,两个4分) CE C项,见于第②段,“假借”在文中意为“宽容”而非“借助”,选项说“决不借助他人成果或资料”错误。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和概括不正确。 E项,见于第⑤段,引用苏轼之语是为评价严耕望尽展其才,引用陆氏之语是为说明严耕望所走治学之路为“朴实”,选项说“恰当地评价了严耕望的成就和精神”错误。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和概括不正确。 9.(5分)(答对一条1分,答对两条3分,答对三条4分,答对四条5分)① 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 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② 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学中:他已在中古政治制度史的领域内卓然成家.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③ 治学严谨,决不稍有假借:他的著作无一不从规模浩大、笼罩全面的研究中产生;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精密考证的创获。④ 治学勇猛精进、锲而不舍: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证,而不像多数考证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式的 ⑤ 做学问既能延续传统又能吸纳新观点:耕望的著作不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他还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⑥ 兼收并揽四大家的优点: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3分)C“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根据意思这是个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排除A、D两项;“坐赂削籍/流寓京师”句式一致;“光逢”是句子的主语,所以应该在其前断开,排除B项。 11.(3分)A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12.(3分)A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意思是“希望陛下保持已成就的盛业,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是苏易简劝诫皇上,不是皇上劝诫苏易简。 13.(5分)(1)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授职将作监丞。(“就”“擢”“解褐”各1分,语句通顺2分) (5分)(2)(皇上)召薛氏进入宫中,问(薛氏)说:“(你)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成为这样有用的人才?”(薛氏)回答说:“年幼时则用守礼谦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禁中”、“令器”、“何以”宾语前置 ,“幼则束以礼让”状语后置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译文: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年满二十,考中进士。太宗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授职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易简年幼时随父亲到河南,贾黄中任使者来河南,曾经教他作文;到此时,成为同列官吏。 淳化元年,遭父丧。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有一天,苏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来试验欹器(古代一种计时个工具)。皇上暗地听说这件事,趁晚朝的时候,命令(苏易简)取来试玩。易简奏:“我听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器物装满了就会倾覆,事物繁盛后就将衰败。希望陛下保持已成就的盛业,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来加固宏大的基业,那么天下就非常幸运了。”遇上(碰上、恰逢)郊祀典礼,易简充任(担任)礼仪使。这之前(先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先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下达诏书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易简表面虽然坦诚直率,心中却有城府。由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年纪不满三十岁。写文章开始不达要点,到掌管诰命,非常刻苦磨练。在翰林任职八年,太宗遵照旧有制度,想等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苏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被选拔任用,因为及时谈论时政得失,于是参与大政。 蜀人何光逢,是苏易简的挚友,曾经担任过县令,因贿赂被削除官籍,客居京城。正遇上苏易简主管贡部,何光逢替人代试以收取费用,苏易简在考试的人群中把他清除出来。何光逢于是捏造谤书,指斥朝廷政事,并且讥刺苏易简。苏易简获得他的谤书告诉皇上,逮捕光逢,官司审结,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杀光逢不是本意,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其母薛氏以杀死父亲挚友严厉责备他,苏易简哭着说:“本认为不会致死,是我的罪过啊。”苏易简任参知政事后,(皇上)召薛氏进入宫中,问(薛氏)说:“(你)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成为这样有用的人才?”(薛氏)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仪谦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1)选 C3 分,选 E2 分(C 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E 项“感情激昂”有误,全诗感情深沉委婉。) 15 (6分)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 经很难找到;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 哪里相见;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 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答出 其中 3 点即得 6 分,每点 2 分,其中“感情”1 分、“结合诗句分析”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 (3分)(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风格。(2)如沐春风: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吹拂一般。 (3)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4)炉火纯青:学问技艺已达到纯熟完美境地。 (5)登高自卑:喻做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6)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用作自谦。 18.C。(3分)A项,搭配不当,把“吸引了”改为“引起了”;B项,否定失当,最后一句改为“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再发生”;D项,搭配不当,改为“提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 19. D (3分) ①处,根据前后文可判断此处为转折语气,“但”与“可”都可以表转折,但“但”多用于书面语,“可”多用于口语,且“但”的语气强于“可”;“特别”表示强调,不合此处语境。故此处应填入“但”。 ②处,“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即人工智能还是与以往一样,存在一些不足;“还”与“仍然”同义;“更”表示递进,“却”表示转折,不合语境。故此处可填入“仍然”或“还”。 ③处,“可能”表示估计,不很确定;“也许”表示不很肯定。“将”表示未来的情况,不合此处语境。故此处应填入“可能”。④处,“此外”表示补充说明,根据前后文,可知后文是对前文人工智能不足的补充说明;“其实”表示强调实际情况,“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其次”强调次第,均不合语境。故此处应填入“此外”。⑤⑥处,“不仅…… 而且……”表示递进;“因为……所以……”表示因果,不合语境。“何况”与“况且”都能表示进一步提出新的理由,放在语境中都说得通。 20.(5分)① 实际上并非如此 ② 膳食纤维却被浪费了 ③ 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意思题意符合即可。对一句得1分,对两句得3分,对三句得5分) 21.(6分)本次“迎春联谊”活动计划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室内活动首先由领导致辞,然后自由选择参加棋牌、品茗或乒羽活动。室外活动是在农庄垂钓和采摘蔬果,晚上在烧烤场开篝火晚会。(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另注:领导致辞必须放前,否则扣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四、22写作(60分) 写作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对这则材料而言,很容易得出褒贬的对象,赞扬孙女、批判爷爷。 所以从正反两反面都容易立意。从孙女的角度可有参考立意:明辨是非;素质不分年龄;道德素质是为人之本等。从爷爷的角度可有参考立意:言传更要身教;切实做好榜样。另外,从公交司机的角度可有参考立意:遵守规则;责任大于特权;宽容待人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