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鲁人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鲁人版必修

琵琶行 并序 命运并非上天安排 我不知道此生命运如何,可我知道,它就握在自己手中。命运并非上天安排,从来也没 有什么救世主。要获得幸福拥有辉煌,就得去耕耘去铸造,就得左右自己,做命运的主人。 我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几多挫折,可我知道,前面的道路有风雨有泥泞。只有迎着风雨 踏着泥泞前行,人生之路才会留下深深的足迹,人生才有缤纷的色彩,生活才不会让人乏味。 我不知道摔倒之后还能不能站起来,可我知道,就此躺下,人生之路就会就此中断。倘 若还能支撑,就应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否则就会成为生活的懦夫、命运的俘虏。如果实 在是筋疲力尽已尽全力,可以无怨无悔。 我不知道耕种了是否会有收获,可我知道,不耕种就永远不会有收获。耕种了,即便没 有预期的秋的收获,至少种下了春的希望,因此就有了盼头,有了盼头也就有了活力有了充 实的人生。这样精神的田野才不会杂草丛生,荒芜一片。 当鲜花和荣誉抛来的时候,我不知道会不会沉醉,可我知道,人生的追求不应停止。如 果就此止步,就只能是暂时的胜利者。要知道最高的荣誉和最美的鲜花还在最前面等待人去 摘取。 我不知道捧出了真诚是否会赢得友情,可我知道,坦诚以待是交友的根本准则,是获得 友谊的前提。重要的是,我们每捧出一份真诚,生活中就多一份纯洁多一份温馨,自己可以 活得坦荡荡,活得实在幸福。我不知道投入了真情是否会赢得芳心,可我知道,如果不及时 挽住每个机遇,爱神就会从身边溜走,也许让人后悔一生。……要爱就勇敢一些果断一些, 敢爱敢恨才是真实的人生。 微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赏读: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 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赏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也表达了这种思想, 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赏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 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赏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 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 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一、作者视窗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29 岁中进士,官 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白居易的诗 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本文属于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 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 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 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二、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 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 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 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 落的不幸。 三、基础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迁谪.( ) (2)荻.花( ) (3)管弦.( ) (4)恬.然( ) (5)霓裳..( ) (6)六幺.( ) (7)嘈.嘈( ) (8)贾.人( ) (9)钿.头( ) (10)嘲哳..( ) (11)呕哑..( ) (12)啼.血( ) (13)湓浦..口( ) (14)水浆迸.( ) (15)虾.蟆陵( ) 答 案 (1)zhé (2)dí (3)xián (4)tián (5)nícháng(6)yāo (7)cáo (8)gǔ (9)diàn (10)zhāozhā (11)ōuyā (12)tí (13)pénpǔ (14)bèng (15)há 2.辨形组词 (1) zhēngzhēng 然 良师 zhèng 友 (2) chāng 女 chàng 片 (3) dí 仁杰 dí 花 (4) 拨 xián xuàn 目 答案 (1)铮铮 诤 (2)倡 唱 (3)狄 荻 (4)弦 炫 3.通假字 (1)曲终收拨当心画.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钿头银篦.击节碎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 划 (2)篦 4.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似诉平生不得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因此作。今义:表原因。(2)古义:遂心如意。今义:志愿实现(多指 满足名利欲望)。(3)古义:突然冲出。今义:凸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4)古 义:年龄大。今义:排行第一的人。(5)古义:刚才。今义: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方式 1.类似联想。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如:引(本义“开弓”)——延引 ——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应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如:兵(本义“兵器”)——士兵 ——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表示反面意义。如:去 (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5.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2)命 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3)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5)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6)为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 (1)话,名词/字,名词/说,动词 (2)叫、吩咐、命令,动词/取名,动词 (3)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数量,名词 (4)短暂,副词/顿时、忽然,副词 (5)哭泣, 动词/眼泪,名词 (6)写、作,动词读 wéi/弹奏,动词,读 wéi/替、给,介词,读 wèi 6.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命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人重.利轻.别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夜,时间名词充当状语,在夜里 (2)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用作 动词,摆酒席 (3)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7.文言句式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徙于江湖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快弹数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斯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 状 语 后 置 句 (2) 状 语 后 置 句 (3)“ 本 ” 后 省 略 谓 语 动 词 “ 是 ” (4)“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5)“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被” 8.名句积累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9.文白对照 琵琶行(并序) 小序部分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琵琶女其人,以及作者写作此诗的缘 起,简单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本段叙写作者江头送客,气氛压抑与人物心境相合,忽闻琵琶声,引出下文。 本段写白居易眼中所见和耳中所听这位琵琶高手弹奏的高超艺术。 本段写琵琶女自述身世。琵琶女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 本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了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本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一、文本助读 【内容概览】 通过聆听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遇,白居易联想到自己,在琵琶女身上寄托着一种“同病相 怜”的感情,并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体现出来。 【结构图示】 二、小组合作 1.诗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人物以及写这首诗的原因。 2.诗中是怎样描写无形的音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请看白居易眼中所见和耳中所听这位琵琶高手弹奏的情状:她先调试了一下弦 音,只不过三两声,还没有弹奏曲子,就已透出一片深情。这是第一层。那悠扬的乐曲刚刚 开始,低沉舒缓的节奏、“弦弦”“声声”,都如怨如诉地倾吐着她那曲折的经历和无限的 感慨。而至此,还只是“信手”弹来,似乎并未用很大的力气。这是第二层。再往下,弹奏 人的情绪逐渐高涨,她纯熟地运用了“拢”“捻”“抹”“挑”,也就是扣弦、揉弦、顺手 下拨和反手回拨等多种技法,奏出了动人心魄的乐章。只听“大弦嘈嘈如急雨”,音色沉重 悲凉;“小弦切切如私语”,音色细促哀切。“嘈嘈切切错杂弹”,就产生了“大珠小珠落 玉盘”的效果。多种乐音,清脆响亮,玲珑婉转,自然衔接,浑然一体。这种曲折比喻的手 法,使读者的听觉和视觉都有了明晰的感受。下文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才听到花底黄莺 婉转的鸣唱,又听到冰下泉水难以流动的呜咽声。乐曲正表现了琵琶女先甜后苦的生活道路。 往事涌上心头,今昔对比,怎能不“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弹奏者与听众的 心都凝固了起来,的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人物心理活动的状态。 这是第三层。弹奏似乎已经结束,正在一片沉寂中,突然响亮的几声,犹如瓶破水溅,万马 奔腾,刀枪齐鸣。当如锦帛断裂般的一声响后,听众尚未清醒过来,曲子已经奏完。不知何 时聚拢到四周船上的听众,都悄无一言,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琵琶声中,唯有江心的明月,散 发着寒光。这最后的第四层,正弹出了她满腹的辛酸和愤慨。 可以看出,白居易在描写中除采取上述如预设悬念、分层铺开以及步步加重、渲染等手 法外,还广泛运用了比喻、重叠、衬托等艺术手段。如“弦弦”“声声”等,都起到了强调 作用。而莺唱花底、水咽冰下,则又是自然界习见的情景,双关地比拟音乐境界和弹奏者的 遭际。为表明弹奏出色,作者并不直说,却只用听众的寂静无声和江心月光的清寒等加以衬 托。全篇从声响、色彩、神态、形象,以及感觉的冷暖等多种角度描写,使读者耳目并用, 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3.诗中几次写景,各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 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 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 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 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被音乐中的感情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 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 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景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 (并序)》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感人。 三、师生探究 读完全诗,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 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 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苦的 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伎们的悲 惨命运。 诗人的自我形象,主要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 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 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 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 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抒写了自己官宦失意的痛苦和感伤以及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 激愤。 一、文本审美 (1)结构精巧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十分巧妙,琵琶女的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 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三次弹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 女没有出场,但客人和诗人都听到了其悲凉的弹奏。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应诗人邀请出场 弹奏是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这里主要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 果补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2)形象鲜明 这首诗出色地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生活中充满了欢笑,日日醉生梦死——“钿头 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待到年长色衰,“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 人妇”,可是商人又“重利轻别离”,并不关心她的感受,她只好孤苦伶仃地“转徙于江湖 间”,过着凄苦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 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3)音乐描写传神 描写音乐主要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像“如急雨”“如私语”,如“莺语花 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其次,运用侧面烘托,以 显乐声之魅力。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听众沉浸于琵琶声中,不能自拔。 二、写法迁移 【角度】本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 【我来练笔】 请你写 400 字左右情景交融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不知什么时候,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地从那令人神往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那瑰丽的六角花瓣,烟一样轻,玉一样润,云一样白,悄悄落到大地上,为大地妈妈盖 上了一层棉被。放眼望去,整个世界白茫茫的犹如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落光了叶子的树 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房檐上挂上了水晶般的小冰笋,为房檐镶上了一道玲珑剔透的花 边。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一朵朵迷 人的小雪花,像洁白的小天使一样清纯可爱,来自那令人向往而神奇的天空,千姿百态,美 极妙极…… 雪,你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希望。诗人、画家赞美你美丽和纯洁无暇,农民伯伯赞美你 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希望,孩子们赞美你为他们创造了广阔的娱乐天地。 纷纷扬扬的雪花似玉屑、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 么轻盈。哦,雪,你是真善美的化身,我喜欢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