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15 正确分析文学类文本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难点15 正确分析文学类文本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常见的“民族心理”有:1.富有凝聚力;2.富有同化力;3.爱好自然,追求光明;4.主静,爱好和平;5.中庸,稳重;6.具有一统性;7.知足。‎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可以从“一积累,两善于”入手。‎ ‎“一积累”指积累有关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 ‎“两善于”指: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政治的角度、教育的角度、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的角度来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根据文本内容多方位联系,选择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的视点。可以假设自己具有多重身份,然后分别以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审视,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掘的目的。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获得个性化的理解;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分析文本的历史意义;联系社会现实,分析其现实意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让孙女儿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来斤,面条有三十多斤。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80岁的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也没帮衬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 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乱七八糟的东西把鞋子都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沾了一些草籽,也没弄干净,就这么急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拍拍衣服。”‎ 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父亲就坐在我拿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来,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第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往年院子里没有见过的东西,有车前、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等,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了一株野百合。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个百草园吗?‎ 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 只有我明白它们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父亲从山野来,纯真质朴,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充斥心灵的多是冷漠与残酷,这样的我们,能给世界留下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但是,比起他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我的父亲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了我们。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原文有删改)‎ 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写到“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1)这句话的含意是指当代人自以为可以任意践踏一切,除了自私、冷酷,什么也没有留下;(2)以“我们”的冷漠、功利反衬父亲的高尚与纯朴;(3)联系社会实际,批判当代人冷漠、功利的生活态度,增强现实针对性;(4)升华了文章主旨,将怀念父亲的个体情感升华为一个具有广泛反思意义的社会问题。 ‎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所谓“角度”,实际上就是从不同视角对文本做多侧面的分析。具体说来,有以下角度可以考虑: ‎1.作者角度。所谓“言为心声”,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 ‎2.‎ 作品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探讨,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3.读者角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考生要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此类试题解题策略: ‎1.‎ 要开门见山,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且观点要站得高,体现出探究意味。 ‎2.紧扣文本,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做分析阐述,切忌脱离文本。‎ 一、(2018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丑琴操 邓跃东 祖父会拉琴,好事者命令他带上两个会拉胡琴的侄儿一起演出。在邻村第一次巡演时,我大伯父刚拉了过门,台下就扔来一只鞋子,砸在他头上。他们指责大伯父的胡琴有问题,硬是逼着他锯掉了琴杆上的龙头……‎ 这件事我是听一个叔父说的,几个伯叔不愿回忆这些旧事,唯有我堂二叔反应异常,他大口大口地吸着烟说:“琴头是我砍的!”我知道二叔一直钟情于胡琴,没想到他竟是这件事的亲历者。透过浓浓烟雾,我看到了二叔眼里流露出的几丝幽怨。‎ 那晚他们受到了批评,被要求将琴头处理掉,否则后果难以想象。祖父答应一定处理好,但不是当场锯掉的。这把琴是大伯父在县城读中学时带回的,却成了二叔的至爱。那时祖父被贬职从学校回乡,思虑最多的是要保住侄子们的性命,要不就对不起大哥。祖父就给二叔做工作,二叔十五六岁,很不配合。祖父发了怒,责问他:“是人头重要还是琴头重要?”二叔噙着泪,含着怨气,在祖父的逼迫下锯下了琴头。祖父说:“这个琴头雕刻得精致,你先收着,日后可能会用上。”二叔不吭气,捡起琴头一把甩进了灶膛。‎ 丑琴无头,祖父他们也无脸面,操琴的模样十分滑稽,总不被人正眼看。当然,心里最憋屈的是二叔。他很年轻,无端被人嘲笑,其实他拉琴是很有水准的,但是心里不平,音色起伏大。丑琴让二叔的脾性也丑了起来,他变得十分倔强,不太理会祖父——以前他们经常一起谈琴论艺,慢慢地不怎么说话了。‎ 没过多久,伯叔姑姑们不能读书了,因为村里不准。二叔二次被生产队长从中学赶回,他聪颖好学,无奈初三未读完,就再也未进过学堂的门了。二叔积下一肚子的愤懑和怨恨,别人拈轻怕重,在生产队混工分,他年纪轻轻就去学泥水匠的手艺,每天用砖刀砍砍剁剁,其实是在发泄不满,他要砍平种种崎岖。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他感到轻松,他的虎口被震烂,血流不止,也不能释放心中的怨气。他又想起了无头琴,每天劳作回来,把自己关在房里,只有丑琴懂他,眼里的泪、虎口的血,遗落在琴上,他浑然不知。‎ 二叔独自拉琴,长夜不息。祖父知道他心里苦闷,就开导他说:“拉琴可以消解磨难,但不能宣泄情绪,你指上的怨气太重了。”二叔说:“你不是说琴音传递的是心声吗?”祖父反问:“你心里向往的是什么?”二叔不吭声了。听琴知音,得失寸心。二叔对祖父的视听修养极为钦佩,他为自己更名为“清明”,自此静心练琴,研习音律。‎ 清明通透,方有流音。二叔反复体悟,寻求彻悟——人跟丑琴一样,没有脸面,可琴还是琴,心里有音,仍可自然地发声。他的心慢慢地融入了丑琴,琴声开始从心里流泻出来,没有了早时的发泄,音色一片柔美。‎ 二叔认真地看着我说:“琴已无头,人得有名。”‎ 二叔那时带着这把丑琴,一次次地参加上级安排的演出。他用丑琴发出的优美琴声征服了众多同行,感染无数心田。有一次,上级首长要来观看,领导提出给他换把琴,说这琴太丑了,影响县里的形象。二叔说,人能换但琴不能换。‎ 在本村的一场集会上,全家人都被责令到场陪斗,批斗的对象是二叔的母亲。大冬天里她被拉到学校操场上,被风车对着猛吹,她不服软,直挺挺地站了一夜。有人起哄要我家的人拉琴造势,祖父跟他们交涉能不能换人,他们说不行,故意要我二叔拉。祖父尴尬不已,二叔却轻松地拉开了弓子。凝望着受难的母亲,他如入空谷,心若止水,怀中丑琴一如昔日,不动声色。后来我得知,二叔拉的是刘天华先生的《光明行》,他心里存有光亮!‎ ‎(选自《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倒叙开篇,叙述大伯父演出时的遭遇,奠定了文章压抑悲怆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二叔性格的变化做了铺垫。‎ B.“琴已无头,人得有名”的生活体悟既是二叔多年后人生积淀的总结,也是当年促使二叔琴音转变的原因,此句话在文章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花大量笔墨写“我”家遭遇的种种不幸,意在反映生活磨难容易钳制人的精神,从而点明本文人性因生活的不公而异化的主题。‎ D.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来讲述“我”家所发生的“旧事”,虽然“我”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本身并没有进入故事中,但故事却因此显得真实可信。‎ ‎2.文章多次提到“丑琴”,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3.二叔这一人物在文中的生活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2017—2018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寒山寺悟禅 王本道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平心而论,《全唐诗》中所收张继的40余首诗中,其他诗作称不上是上上佳品,唯独这首《枫桥夜泊》堪称精品。诗使寒山寺更加名重禅林;寺又使张继和他的诗远播重洋。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了这千年古寺。‎ 大雄宝殿的香火很旺,身着各色服装的善男信女虔诚地顶礼膜拜着,众位高僧也手持木鱼,双目紧闭。肃穆地为膜拜者口诵经文。据说,寒山寺的古钟只有午夜时分才可敲响,千余年来,那108下钟声不知震撼过多少人的心扉。然而让我奇怪的是,眼下还是正午时分,伴随着大雄宝殿庭院里的袅袅青烟,钟楼里的钟声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寺内碑廊陈列的碑刻闻名遐迩,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张继的这首诗,历来的注释一直比较低调,称其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绝。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特别是三、四两句,以往普遍认为是凄楚的钟声使旅人的愁情更加浓烈。而我却以为,恰恰是这钟声使作者自省自警,从一腔愁绪中得到了解脱。按佛经的说法:“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当年张继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羁旅枫桥,冷月西斜,栖乌惊噪,难免悲从中来。但作者的情绪并没有止于此,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来,他深受启迪,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这千古绝唱。或许也正是这钟声才清除了他不第的烦恼,促使他继而刻苦攻读,再次进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果真如此,我想,那《枫桥夜泊》大概应该归于禅诗一类了。‎ 本人并不信佛,也不谙禅事,但进得庙来也想体会一下各种滋味。要学禅事进入禅的境界还真是件难事,只有靠自己的灵性去认识或领悟。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意思是到了水穷之处不但不烦不恼且产生了观云的兴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被罢官后贬到边陲的心境,尽管孤独寂寞,却仍有“寒江独钓”的兴味。而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一种大境界、大超脱。正由于这样,我国历史上众多的知识分子尽管一生之中在宦海几经沉浮,但大多都能虚怀若谷,安之若素。‎ 走出寒山古寺,朗日已经西斜,毗邻寺庙的古道之上,长街人流,裙带飘香,“人面桃花相映红”。许多人周身洋溢着朝拜之后的虔诚与满足。其实,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正设置着种种诱人的机遇和恼人的坎坷在等待着他们。是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既然进庙烧香,就要有个禅的心态,否则,欲无止境,当了皇帝还想成仙,天生的幸运儿总想锦上添花,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物极必反,喜极生悲。只是哪得诸般都占尽呢?凡人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安心静虑,平和地待人、待己、处事。即使是华盖当头又回天无力,那就学学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还能落得个“知足者常乐”的结局呢! ‎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详细叙写了作者游览寒山寺的经过,以时间为线索,把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B.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关于寒山寺的传说,记叙目睹的景象,联想到禅意诗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世态的感悟,行文看似平淡,实则厚重可感,意味浓烈。‎ C.作者对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理解与一般注解不同,他认为“夜半钟声”使诗人自省自警,进而从一腔愁绪中得以解脱出来。‎ D.尽管作者在文中自称不信佛,不懂禅事,但可以看出,他对光怪陆离的尘世和人处其中的境界的认识是颇通禅意的。‎ ‎2.“走出寒山古寺,朗日已经西斜,毗邻寺庙的古道之上,长街人流,裙带飘香,‘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张继的事例,按照作者的感悟,你对为人处世有何感想?‎ 一 ‎1.B ‎【解析】A项,“文章以倒叙开篇”说法错误;C项,本文的主题不是“人性因生活的不公而异化”;D项,“本身并没有进入故事中”有误,原文“二叔认真地看着我说:‘琴已无头,人得有名。’”,可知“我”进入到故事中了。‎ ‎2.①丑琴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二叔的人生经历;②丑琴象征着二叔人生的起起落落;③丑琴虽丑,但琴音却能一片柔和,暗示了勇于面对逆境也能完成自我救赎的主题。文章以“丑琴”为题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解答本题时可以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主题、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情节上来看,丑琴是小说的线索,串起故事的情节,即二叔的人生经历;从塑造人物形象上来看,塑造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二叔的形象;从主旨上来看,借丑琴暗示了在苦难中依然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3.由琴头被砍、遭遇不公正待遇时的偏执、倔强变化为正声清音,心怀光亮;这种变化是生活智慧的体现,展示了面对逆境永不退缩的精神,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二叔遭遇不公,用极端方式发泄心中不满,沉溺于苦难现实让自己痛苦不堪;祖父教导二叔心中有追求有向往就应积极向上,心怀光亮;心有体悟的二叔能平静、勇敢地面对逆境,找到了积极生活的意义,也因此感染了很多人。‎ 二 ‎1.A ‎ ‎【解析】A项,“以时间为线索,把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结合起来”有误,本文不是游记,不以时间为线索,重点在感悟而不在见闻。‎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文游览途中联想感悟,通过这一句,行文又回到游览的结构上来,收到言归正传的作用,而这篇文章又不是简单的游记文,重点还是“悟”,这一句又顺利成章地将文字由张继个人和那些诗文里的古人引向了现实生活世界里的形形色色的人们身上。‎ ‎【解析】解答本题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注意句子所处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进行分析。内容上要前后贯通,呼应主题。‎ ‎3.张继科举不第,垂头丧气,满怀愁绪中,受钟声的惊醒,能超脱一时得失,转悲为喜,积极乐观求学生存,终而及第。人生世间,不能因一时得失而丧失信心,不能过度满足欲望,要能辩证地看待人事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福相依,要有知足、安常、感恩的胸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