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海南省定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定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语文 科 期中考试试题(文、理) 一.现代文阅读 (一)一般论述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 “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刘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 有关《诗经》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 A. 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 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 《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 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 “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置疑。 C. 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 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 《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 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表述的内容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依据。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浏览选项,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表述错误,原文中分析的原因是“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表述也不对,主要针对的是《诗经》的作者这一疑问。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作者并不反对对《诗经》的学术研究;C项“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表述错误,原文只是说“在学术界存在”但说“现在依然十分严重”过于武断;D 项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罗银胜 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他们的精神支柱。 1949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氏夫妇的寓所,亲眼目睹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钟书。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两位住着一所教授住宅,他俩也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此外,没有了。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就是快谈。” 当时,杨绛、钱钟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可谓是深居简出,晚上的空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辛勤耕读的好时光,他俩不愧是一对“读书种子”,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着自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还是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以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所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杨绛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她心系科教兴国,毅然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赠给“好读书”的学子。这一慷慨之举,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这是杨绛以丰涵人生历练的经验,来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因而全书充浸着人性的美感。 《走到人生边上》可以看作是杨绛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一次终极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唯其如此,尤为可亲。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1949年,正在静夜攻读的钱钟书夫妇面对不速之客黄裳,虽然非常高兴,但也想尽快结束谈话,以便继续夜读。 B. 杨绛把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儿”,形象地表达出她独特的读书感受:读书,不受时间限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C. 在杨绛看来,书中别有天地,书中也有人物,书的世界没有阻隔,书的内容包罗万象:读书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 D. 杨绛不仅自己读书,而且鼓励他人读书;不仅读别人写的书,而且写书给别人读,如2007年夏推出《走到人生边上》。 E. 本文通过记述杨绛先生爱读书、苦读书的事迹,具体展现其书香世界,刻画出一个酷爱读书、淡泊名利的学者形象。 5.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大量地进行引用,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从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中,你获得哪些有关读书或人生的启示?请结合全文,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C 5. ①引用黄裳的话,从侧面印证了钱氏夫妇辛勤耕读,不愧为“读书种子”。 ②引用杨绛自己的话,直接展示其“书香世界”。 ③丰富传记的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④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杨绛先生的书香气质和享受读书的形象。 6. 观点一: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①读书可以汲取人类文化精华,充实自己的心灵;②读书可以丰富经历,增长见识,摆脱愚昧;③读书可以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④读书应该潜心、有恒、广博。 观点二:每个人都要努力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思考、探索人生意义。 ①学生不能缺少书香,要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②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应该追求精神享受;③要摆脱世俗陋见,尽力帮助他人,报效国家;④要进行反思,积极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D项“写书给别人读”不够准确,这部书“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 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A项“但也想尽快结束谈话”不正确,文章中没有这样的表述;E项,“苦读书”不正确,杨绛先生以读书为乐。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的作用。首先要找出传记中相关的引用:第一处:引用了黄裳先生的话,主要是为了证明文章提出的“杨绛与钱钟书都是读书的种子”这一观点; 第二处和第三处:引用杨绛先生自己的话,通过她的话,我们看到她眼里的书籍的世界,精神的宇宙;总之这几处引用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传主的风采,对刻画传主形象起着关键作用。 点睛:引用是传记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的作用如下: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④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本题相关涉的答题点有三个,就是杨绛先生以书为乐的三个原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 “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8. 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答案】7. D 8. 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 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③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9. 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有误,B“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不当,C“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插入段的作用。第四段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该节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插入的关于柳树的介绍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 点睛: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分析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闻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B.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C.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D.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幼年丧父,“独”指老而无子。 B. 文中出现的与官职任免有关的说法中“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均表示暂代官职。 C.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头、黎元、氓等。 D.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或“越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 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 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 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 (2)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 【解析】 10.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注意句子中意思的转换。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句子中意思的转换。 11. 试题分析:苍头,指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或奴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苍头,指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或奴仆。 12. 试题分析:“以布政使的身份”理解不正确,原官是“按察使”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以布政使的身份”理解不正确,原官是“按察使”。 13.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擢”“巡”“抚”“问”“廉”“任”“问”“廉”“任”。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擢”“巡”“抚”“问”“廉”“任”“问”“廉”“任”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 ,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 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 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 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 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D. 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E. 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手法,而是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沿情布景,通过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15. 这首词的下片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DE 15. 相同之处:①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②两首词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③两首词都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④两首词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的内容以及手法的分析理解。D项“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表述错误,上阕写的应是离别时的情景,写“饮散”离别后不断“回头”的惜别留恋之意和所见的凄迷景象。E项“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手法”错误“浮生长恨飘蓬”中“恨”是直抒胸臆。 点睛:这是诗词5选2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比较见,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阅读。根据题干要求先总结出相同之处,然后结合词句内容从意象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从内容上分析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从意象的选择上分析:柳词选取杨柳、晓风和残月等意象,这些是表达依恋、凄恻和诀别之情的三个极富表现力的典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哀婉动人的意境,本词也选用“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手法分析: 本次下片“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月色朦胧。晨风轻浪,离愁之意更加浓烈。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想象了未来旅程中将要面临的顾忌,来表现出此时心中离别的哀愁。柳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6. 默写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逍遥游》中用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陈情表》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心远地自偏 (2). (2)朝菌不知晦朔, (3). 蟪蛄不知春秋 (4). (3)本图宦达, (5). 不矜名节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晦”“蟪”“矜”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三.语言文字应用题 1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是 ,以为谁也比不上他。 ②你瞧他那 、得意忘形的样子,真让人讨厌。 ③学习要虚心下来,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学, 是学不好的。 ④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A. 自命不凡 趾高气扬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B. 骄傲自满 自命不凡 自以为是 骄傲自满 C. 骄傲自满 自以为是 趾高气扬 自命不凡 D. 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 骄傲自满 趾高气扬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依次把下列成语填入各句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成语的意思。“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与第一句中“以为谁也比不上他”意思一致。“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与第二句中“得意忘形”意思一致。“骄傲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与第三句中意思一致。“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与第四句意思一致。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B. 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企业广泛受益。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录取”和“名额”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按着”后面没有中心词;D项,结构混乱,“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句式杂糅。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D“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①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②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③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④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⑤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⑥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 ①⑤②④⑥③ B. ①⑤④⑥③② C. ④③①②⑥⑤ D. ④⑥③①⑤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④是紧承前面“民俗”,⑥③为一组,紧承④陈述“民俗”,①⑤为一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答案】 (1).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2).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3).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解答这类题,需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①处由后文“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有失身份”可以推断;②处前文谈论的内容以及后文“还极爱下厨房”可以推断;③处由后文所举事例可以推知。 21. 如图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项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总的框架说起,然后再说枝架,再说小的分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初夏,小孩见自家葡萄架上一串串青翠的葡萄,便迫不及待地摘下葡萄放进口里,刚一咬破,就感到一股强烈的苦味刺激着舌根,小孩条件反射地把葡萄吐了出来。 葡萄不是甜的吗,为啥咱家的葡萄是苦的呢?小孩不解地问父亲。“葡萄当然是甜的。”父亲说,但所有葡萄的甜,都是苦过来的。葡萄现在正处于苦涩的阶段,你尝到的,当然是苦;待葡萄成熟了,苦酿成了甜,你再去尝它,你尝到就是甜葡萄了。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思考与感悟?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苦葡萄与甜葡萄 小时候,他家的房前,有一排葡萄藤架。初夏,见一串串青翠的葡萄,便忍不住伸手去摘,当他迫不及待地把摘下来的葡萄放进口里,刚一咬破,就感到一股强烈的苦味刺激着舌根,他条件反射地皱起眉头,把口里的葡萄一古脑儿地吐了出来。 葡萄不是甜的吗,为啥咱家的葡萄是苦的呢?他不解地问父亲。 “葡萄当然是甜的。”父亲说,“但所有葡萄的甜,都是苦过来的。你现在摘下的葡萄,正是葡萄处于苦涩的阶段,你尝到的,当然是苦的;待葡萄成熟了,待葡萄的苦酿成了甜,你再去尝它,你尝到的就是甜葡萄了。不只是葡萄,世上有很多果子,它们的甜,是由苦酿成的。” 大学毕业后,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整日无所事事,他内心感到空虚和无聊极了。一日,他向父亲诉说内心的痛苦。 “长大了,就不苦了。”父亲说。“可我已经长大了。”他说。 “可你指的长大,是年龄的长大,是身体发育的成熟。”父亲说,“人生有一种更重要的长大和成熟,那就是内心的长大和成熟。你内心没有长大和成熟,当然会觉得痛苦。”说完,父亲拿来两枚果子,一枚成熟的,一枚未成熟的,然后再把两枚果子从中间切开,要他对照一下这两枚果子的横切面有什么不同。 他仔细对照了一番,发现那未成熟的果子内心是空的,而那成熟的果子内心是实的,另外,成熟的果子内心有果核,而未成熟的果子却没有。 当他把他的发现说给父亲听时,父亲对他说:“未成熟的果子之所以是苦的,那是因为它内心还没有长大和成熟。内心怎样才算长大和成熟呢?就像这枚成熟的果子一样,内心永远是充实的。另外,成熟果子里有果核,而未成熟的果子却没有。这果核代表什么呢?” 父亲指着那枚成熟果子里的果核问,“其实,这果核就是果实的种子,它代表着内心的希望和信念。也就是说,当一枚果子内心永远是充实的,永远充满着希望和信念,那么就证明这枚果子已经成熟了,内心自然也就变得甘甜了。一个人也是如此,当他内心充实,饱含着希望和信念,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内心充满甜蜜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文中父亲的话,“葡萄当然是甜的。”父亲说,但所有葡萄的甜,都是苦过来的。葡萄现在正处于苦涩的阶段,你尝到的,当然是苦;待葡萄成熟了,苦酿成了甜,你再去尝它,你尝到就是甜葡萄了。通过这句很朴实却充满启发性的话,可以立意为人生的苦尽甘来。 点睛: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评论性的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文有深度。考生要注意结合自己和他人身上成长的历程来写作就会更好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