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二8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二8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 8 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由文学本体向历史本体转化的《史记》 李胜召 何伟 以事为中心的史体虽然涉及到人,但它忽略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导致历史成了静止的、 片段的,甚至使历史远不是历史原貌,即历史本体。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先生在《论文学的主 体性》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 历史运动的轴心,看作历史的主人。”文艺创作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主体性。因为“文学作 为一种审美行动,可以将情感的非理性、随机性置于适当的区间,以承诺情感的审美释放与 慰藉而回归自己”。文学近于“存在之本真”,“回归自己”也就是回归作品人物的本真。 因为涉及到人,就有主、客体之分,就有主体的情感和客体的情感之分。《史记》中体 现人的情感因素时分为两方面: 写人物情感即客体的情感。在写人时,侧重写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也就是写人的 心,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可以证明。作者写李斯的五处独白:第一处是当他入厕见鼠与入仓见 鼠之后,曾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当他功高盖世之时,又慨叹 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 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当李斯被赵高胁迫,不得不依附逆乱时,又垂泪长叹曰:“嗟 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当他被赵高囚于狱中,更愤而叹曰:“嗟乎,悲 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第五处是他被杀前叹 息不能与儿子再牵黄犬逐狡兔。司马迁对李斯心理活动的详细描写,使李斯阴险、无耻的品 质更趋于历史原貌。 流露出作者主体的情感。由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地位和审美观的不同,加之作 者写作的目的、角度、视点的不同,呈现出来的文本多多少少都会流露出作者主观的情感和 思维。鲁迅谈到《史记》时讲道:“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所 以《史记》里写出的形象,只能是作者眼中的形象、心中的形象,作品被深深地打上了作者 主观的印迹。如司马迁把项羽归入到“本纪”,把陈涉归入到“世家”里,无不出于自己对 项羽以及陈涉的个人推崇。在《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把拒捕的主角由伍尚改为伍子胥, 把破郢后的“挞墓”、“鞭墓”改为“掘墓鞭尸”。这些都能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审美理想。 由上述推论,我们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史记》所展现的历史时空的存在形式是历史具 体存在,要把握住历史原貌,就要把握具体的历史存在。在用文字这种符号记录时,注重人的 情感,就是尊重人性,尊重历史,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充分认识到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又 因文学即人学,情感所及,发而为文,所以文学比一切文化样式更能表达这种人性的冲动—— 情感,但是文学本体又是不可触摸的。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具体的文学存在形式来把握文学 的本体,继而更进一步去感悟司马迁笔下历史的存在形式。 传记本身就具有文学性,只是后人将历史与文学区分得过于清晰,忽略了人的情感存在、 人的历史主体性。在《史记》中,司马迁把人从历史中解放出来,把他们描写得栩栩如生。 这种文学性的真实才是距离历史本体最近的历史存在形式。 (摘自《作家》,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文学近于“存在之本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倘以事为中心,自然就会忽略人的主体性,从而难以做到“存在之本真”。 B. 《史记》在写人时既注重客体情感又注入主体情感,因此它做到了“存在之本真”。 C. 所谓“存在之本真”,就是要把历史人物当作历史的主人即历史的主要人物来写。 D. 所谓“存在之本真”,就是回归自己的本真,即回归到作者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本真。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的 一项是 A. 《史记》把项羽归入“本纪”,陈涉归入“世家”。 B. 《史记》把伍子胥“挞墓”、“鞭墓”改为“掘墓鞭尸”。 C. 《史记》中的许多形象是作者眼中的形象、心中的形象。 D. 《史记》描写了历史人物的心理,使之更趋于历史原貌。 3.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忽略人的情感存在,后者忽略人的历史主体性。 B. 以事为中心的史体是连续不断的,可以用来还原历史原貌即历史本体。 C. 司马迁把人从历史中解放出来,把他们描写得栩栩如生,这样的人物才是最接近历史存 在形式的历史本体。 D. 《史记》写人尊重人性,尊重历史,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作品的文学性的重视。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根据原文内容,文学作品无论是叙事 还是写人,都不会忽略人的主体性;C 项,“主人”不是“主要人物”,原文没有这样说, 无中生有;D“回归自己”中的“自己”指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根据“肆于心而为文”可知此题要选择的是体现作者主体情感的 内容,D 项,属于客体情感。 【3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 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前者忽略人的情感存在,后者 忽略人的历史主体性”无中生有;B 项,作者认为“以事为中心的史体……导致历史成了静 止的、片段的,甚至使历史远不是历史原貌,即历史本体”;D 项,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人的 历史主体性的重视。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 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 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年二十,师事预章太守会稽孔冲, 受《诗》《书》《礼》《易》及《孝经》《论语》。学竟,还乡里。冲在郡丧亡,孜闻问尽哀, 负担奔赴,送丧还会稽,蔬食执役,制服三年。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 县之东山,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或愍孜羸惫,苦求来助,孜昼则不逆,夜便除之。① 每一悲号,鸟兽翔集。孜以方营大功①,乃弃其妻,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 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孜怅 惋不已,乃为作冢,埋于隧侧。猛兽即于孜前自扑而死,孜益叹息,又取埋之。自后树木滋 茂,而无犯者。积二十余年,孜乃更娶妻,立宅墓次,烝烝朝夕,奉亡如存,鹰雉栖其梁, 薝鹿与猛兽扰其庭圃,交颈同游,不相搏噬。 元康中,郡察孝廉,不起,巾褐终身。年八十余,卒于家。邑人号其居为孝顺里。咸康 中,太守张虞上疏曰:“臣闻圣贤明训存乎举善,褒贬所兴,不远千载。谨案所领吴宁县物 故人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当其奉师,则在三②之义尽;及其 丧亲,实古今之所难。咸称殊类致感,猛兽弭害。虽臣不及见,然备闻斯语,窃谓蔡顺、董 黯无以过之。孜没积年,其子尚在,性行纯悫,今亦家于墓侧。臣以为孜之履操,世所希逮, 宜标其令迹,甄③其后嗣,以酬既往,以奖方来。②《阳秋传》曰:“‘善善及其子孙。’ 臣不达大体,请台量议。”疏奏,诏旌表门闾,蠲复④子孙。其子生亦有孝行,图孜像于堂, 朝夕拜焉。 (选自《晋书》) 注:①大功:丧服名,五服之一,服丧期九个月。②在三:《国语·晋语一》:“‘民 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 也,故一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③甄:造 就。④蠲复:免除赋税或劳役。 4. 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竟,还乡里竟:完毕 B. 邑人号其居为孝顺里号:名称 C. 与物恭让,言行不贰贰:背离 D. 臣以为孜之履操,世所希逮逮:赶得上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孜“至性孝友”的一组是( ) ①冲在郡丧亡,孜闻问尽哀 ②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 ③立宅墓次,烝烝朝夕,奉亡如存④元康中,郡察孝廉,不起⑤孜没积年,其子尚在⑥疏奏, 诏旌表门闾,蠲复子孙 A. ①②③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自己的老师去世后,许孜就带着行李前去奔丧,护送老师的灵柩回会稽,吃粗劣的食 物,担任劳役,坚持服丧三年。 B. 许孜在父母去世后因哀丧过度骨瘦如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在为父母建立坟墓时, 却仍不接受乡人的帮助。 C. 由于许孜的孝敬以及规范的驯养,那些栖息在他屋梁上的鹰和雉以及庭院中的鹿和猛兽 都亲密共处,不互相斗咬。 D. 咸康年间的一位太守张虞认为,自己尽管没有看到许孜的孝行连禽兽都打动了的场面, 但至少认为蔡顺、董黯也不能超过他。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愍孜羸惫,苦求来助,孜昼则不逆,夜便除之。 (2)臣以为孜之履操,世所希逮,宜标其令迹,甄其后嗣,以酬既往,以奖方来。 【答案】4. B 5. A 6. C 7. (1)有的人怜惜许孜病弱劳累,苦苦请求来帮助他(背土),许孜白天就顺从他们的好 意不拒绝,到晚上就把他们背的土去掉。 (2)我认为许孜的行为德操,世上很少有人比得上,应该标榜他美好的事迹,培养造就他 的后代,以酬报以往他所做的事,以勉励将来的人。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 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B 项,号:动词,称呼,号称。 【5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信息筛选能力的题目,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 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 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题中④表明许孜淡泊名利,不愿 为官;⑤只是陈述 许孜已没、有子尚存的事实;⑥写的是许孜去世后,皇帝对他及其后人的奖励,排除这三项 即可得到答案。 【6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C 项,“规范的驯养”于文 无据,无中生有。 【7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或:有的人;愍:怜惜;除:去掉;之:代词,背的土;以 为:认为;履:行为;逮:比得上;宜:应该;酬:培养造就。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 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 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 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许孜字季义,是东阳吴宁人。(他)孝敬友爱恭谨谦让,聪明又爱好学习。二十岁时,拜预 章太守会稽人孔冲为师,(向他)学习《诗》《书》《礼》《易》以及《孝经》《论语》。学成后, 回到故乡。孔冲在郡中去世,许孜听说后非常哀痛,带着行李前去奔丧,护送孔冲的灵柩回 会稽,以粗米、草菜为食,担任各种劳役,穿孝服服丧三年。不久父母去世,(因哀伤过度) 骨瘦如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在县的东山建造坟墓,他亲自背土,不接受别人的帮助。 有的人怜惜许孜病弱劳累,苦苦请求来帮助他(背土),许孜白天就顺从他们的好意不拒绝, 到晚上就把他们背的土去掉。①每次悲痛号哭,鸟兽就聚集过来。许孜因为正在服丧,就休 了他的妻子,整天就住在墓地,种植松柏,松柏排列成行绵延五六里。时常有鹿啃他的松树 苗,许孜悲叹到:“只有鹿不体谅我啊!”第二天,突然看见鹿被猛兽杀死,(并且)被放 在啃坏的树苗下。许孜非常惆怅惋惜,于是为鹿修了一座坟,把它埋在墓道旁。猛兽就在许 孜面前自己撞击而死,许孜更加叹息,又把它埋了。此后树木茂盛,而且没有人或兽来破坏。 二十多年后,许孜才又娶妻,在墓旁建房居住,早晚孝敬双亲,敬奉亡亲就如他们活着一样, 鹰和野鸡栖息在他的屋梁上,家鹿和猛兽都被驯服在庭院中,亲密共处,不互相攻击捕食。 元康年间,郡里察举(他为)孝廉,没有出仕,终身为平民。八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乡 人称他住的地方为孝顺里。 咸康年间,太守张虞上奏疏说:“我听说圣贤让人们明白教化的方式在于推荐德才兼优的人, 褒贬的兴起,不以时间久远而废止。(我)谨慎地查考所管理的吴宁县已故之人许孜,天性 孝训和善,节操清白高尚,待人接物恭让有礼,言行一致。当年他侍奉老师,就极尽敬师之 义;到他的父母去世时,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古今之人难以达到的。人们都说他的孝行感动 了禽兽,连猛兽都停止了作恶。我虽然没亲眼看见,却尽知这些美谈,我认为蔡顺、董黯也 不能超过他。许孜已死多年,他的子嗣还在,品行淳朴诚实,现在也把家安在墓旁。我认为 许孜的行为德操,世上很少有人比得上,应该标榜他美好的事迹,培养造就他的后代,以酬 报以往他所做的事,以勉励将来的人。《阳秋传》说:“‘好好对待善人延及到他的子孙。’ 臣不识大体,请朝廷商议。”奏章呈上后,皇帝下诏表彰许孜的家族,免除他的子孙的赋役。 他的儿子许生也有孝敬的德行。在堂上挂着许孜的画像,早晚跪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紫骝马 【南朝·陈】祖孙登 候骑①指楼兰,长城迥②路难。嘶从风处断,骨住水中寒。 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抽鞭上关路,谁念客衣单。 注:①候骑: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 ②迥:远。 8. “骨住水中寒”一句中的“住”字换成“在”字好不好?试作简要分析。 9. 最后四联表达了征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8. 不好。因为“住”字生动地表现了战马被冰水冻住而无法前行,只能停住的状 况,凸显了边地的苦寒。“在”字只能客观地陈述马行进在寒冷的冰水中,不能真切生动地 体现环境的恶劣。 9. 颈联表现了征人一边策马飞驰,一边暗暗落泪的情形,真实地反映了即使战争生死难料、 边地生活苦累,征人也不得不策马前驱、奔赴前线的无可奈何的心理。尾联“谁念客衣单” 抒写了征人远赴边关途中的艰辛和悲叹。 【解析】 【8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炼字的题目,要求回答“骨住水中寒”一句中的“住”字换成“在”字好不好, 答题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结构、手法、意境的创设以及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原因, 如“不好”,然后从意境的创设角度分析原因,“住”字生动地表现了战马被冰水冻住而无 法前行,只能停住的状况,凸显了边地的苦寒;“在”字只能客观地陈述马行进在寒冷的冰 水中,不能真切生动地体现环境的恶劣。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 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 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分析最后四句表达的情感,注意抓住句中的 关键词语“落泪”“谁念客衣单”分析“即使战争生死难料、边地生活苦累,征人也不得不 策马前驱、奔赴前线的无可奈何的心理”和“征人远赴边关途中的艰辛和悲叹”。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 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 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 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 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引壶觞以自酌,___。倚南窗以寄傲,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____,彩彻区明。_______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答案】 (1). 眄庭柯以怡颜 (2). 审容膝之易安 (3). 云销雨霁 (4). 落霞与 孤鹜齐飞 (5).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6). 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 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眄”“柯”“销”“鹜”的 写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村庄的灵光 厉彦林 我的故乡,那个小山村,坐落在沂蒙山区东部的岭膀上,三面环山。我小时候,村庄四 周那茂密的树林,是百鸟和孩子们的天然乐园。村庄的夜幕蓝得透明,点缀着一轮圆圆的皓 月和一片贼亮的眨眼睛的星星,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飘散着淡淡的酒香和菜香。脚步声、 说笑声、狗吠声、碰杯声、婴儿啼哭声,集体上演着温馨优美的村庄协奏曲…… 记忆中,村头的大槐树下,几位驼背的老人吧嗒着长长的旱烟袋,坐成夕阳下一道苍凉 古老的黑剪影。 留恋村庄,不是因为我生长在农村、我的亲人都是农民,而是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充实 欢乐的童年,那个曾经满身泥巴和草屑,在土地上滚爬摸打、学会面对风雨的童年。想起这 些,我的胸口便涌动着幸福与感动。大自然和村庄恩赐了我很多,我却把村庄贴心暖肺的关 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 我坚信,在亘古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面前,任何语言都苍白,任何描述都无力。我的脑 海里时常闪现这样一幅画面:皮肤黝黑的农夫,佝偻着腰,迎着正在升起的朝阳,在空旷的 山地上开始步履蹒跚地耕作。刚刚翻过的黑油油的鲜土上,留下一行沉重的深脚印。 当我们凝望无垠的田野,领略绿油油的麦浪,观赏金黄的油菜花的海洋时,的确能从中 感受到一份诗意,那是自然的力量,是生命的奇迹,也是人类的杰作。但经营这份美丽靠的 是艰辛的付出。秋收季节,山道在运输沉甸甸的丰收硕果,场院上机器在脱粒,整个村庄都 在喜悦地抖动,到了深夜便合奏起甜美的鼾睡声。 土地和家园是乡亲们灵魂的永久住所。站在村头向远处眺望,在沟壑纵横的山套里,住 着许多人家。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熟悉的村庄里生存、生活了几十年,留下神秘的生命 基因和互为亲人的缘分。农民与土地生死不离,庄稼一茬茬地被播种收割,农民在一茬茬地 轮回。有人站起来,有人倒下。站在山顶喊一声爷爷、奶奶,山谷里会响起久久的回声。在 这广袤而干瘦的土地上,一辈辈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他们辛劳地耕种, 用执着与沉重支撑着城市膨胀的浮华与欲望。 村庄是人类生命的图腾,它虽然简陋却更具内涵和质感,虽然原始却自然真实,虽然贫 瘠却纯粹安谧,承载和创造着农业文明史。现代工业文明正在冲破农耕文明和传统道德的栅 栏,更替田园牧歌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里的路,有宽,有窄;有牛羊吃草行走的羊 肠小路,有拉运庄稼粮食的沙土路,有通向集镇的柏油路,还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心路。 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一幅卷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一次次地被季节摊开,甚 至被无数次地描摹;就像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一次次地被亲情和愿望反复翻阅和咀嚼。一 缕风、一朵云、一滴露,都闪动着生命的灵光,蕴含着淡淡的乡愁。心有千结,情有万缕。 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宽厚和仁慈的土地,凝结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即使被 踩在脚下,也依然坚韧、博爱。这就是土地的秉性和品格。 一个人最幸福、最感人的时刻,就是思故乡、忆童年的时刻,对于游子来讲,这种想念 更真切、更深刻、更幸福。唇齿相依的城乡血肉相连, 城市人享受眼前的现代生活,思绪 却时常被农村那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牵引。蓦然回首,发现一棵树、一条狗、一眼井、一座 破庙, 甚至连挂不上嘴的逸闻趣事原来都那么珍贵,青山绿水涵养着刻骨的乡愁,拴系着 生命的根脉。 乡村情结依然盘扎在我的心坎上,像开春的白杨树般蓬勃向上。建筑、服饰、饮食、传 统习俗这些与泥土血脉相连、气息相通的乡村文化符号,放射着命运的灵光。静心思念这朴 素原始的村庄, 我的耳边传来报春鸟轻轻的鸣唱, 养心暖人,亲切悠长…… (摘自《春天住在我的村庄》,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怀念沂蒙山区小乡村,因为那是他的故乡,是他成长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充实 欢乐的童年。那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散发出温暖的灵光,也放射出命运的光芒。 B. 乡村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他的快乐所在和情感所系,他感谢它的恩赐。但作者也很惭 愧不安,因为他在城市的繁华喧嚣中把故乡遗忘了。 C. 一辈辈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他们辛勤地耕作,因为城市膨胀的浮 华与欲望必须由他们来支撑。 D. 现代工业文明在改变、更替着农业文明,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在作者的心中,村庄依然 是人类生命的图腾,是人生的坐标系。 E. 文章将农村与城市对比,突出朴素的村庄散发出的人性的魅力与灵光,表现了很多城市 人在享受现代多样的物质生活时却难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 12. 村庄带给作者的感悟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3.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结合文本及自身体验,探究并简要概括出现这 一文化现象的原因。 【答案】11. DE 12. ①村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②村庄是人类生 命的图腾;③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④村庄是一种文化符号,放射着人类命运的灵光;⑤村 庄能给人以诗意、力量、幸福和温暖。 13. ①故乡是人远离家乡后的一种精神寄托,我国有很多人或因战争和灾难而流离失所,或 为了理想离家闯荡,或为了维持生计被迫离乡。他们离家后因有家难回便有了乡土情结。② 城市的浮华和欲望使人感到身心疲惫,从而更向往乡村自然淳朴的生活。③中国传统观念中 的安土重迁、叶落归根、告老还乡、归隐田园等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使离家的人们常 常对故乡魂牵梦萦。④故乡是很多人生命的起源地,故乡的每一处景象都深深地铭刻在他们 的心中。当在外的他们遭遇失意时,便更容易回想过去,思念故乡。 【解析】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 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前四项考核内容,E 项考核手法,其中 A 项,“那 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散发出温暖的灵光”错,“每一处”太过绝对化;B 项,“把故乡遗忘了” 错,属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把故乡遗忘;C 项,强加因果,原文并未说明农民辛勤地劳作 是因为他们要支撑城市膨胀的浮华与欲望。 【12 题详解】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要求概括村庄带给作者的感悟,答题时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 句子,根据重点句子进行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土地和家园是乡亲们灵魂的 永久住所”“村庄是人类生命的图腾”“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一个人最幸福、最感人的 时刻,就是思故乡、忆童年的时刻,对于游子来讲,这种想念更真切、更深刻、更幸福”“建 筑、服饰、饮食、传统习俗这些与泥土血脉相连、气息相通的乡村文化符号,放射着命运的 灵光”概括答题要点。 【13 题详解】 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的原因”,答题时注 意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概括分析,此题注意从“在这广袤而干瘦的土地上,一辈辈农民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他们辛劳地耕种,用执着与沉重支撑着城市膨胀的浮华与 欲望”“一个人最幸福、最感人的时刻,就是思故乡、忆童年的时刻,对于游子来讲,这种 想念更真切、更深刻、更幸福。唇齿相依的城乡血肉相连, 城市人享受眼前的现代生活, 思绪却时常被农村那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牵引”“一缕风、一朵云、一滴露,都闪动着生命 的灵光,蕴含着淡淡的乡愁。心有千结,情有万缕。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宽 厚和仁慈的土地,凝结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即使被踩在脚下,也依然坚韧、博爱。这就是 土地的秉性和品格”概括答题要点,然后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点睛】散文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 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 达方式变换的句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铁路之父”詹天佑 钟蕾史艳娜 詹天佑孩童时代所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中西结合。在私塾接受的传统教育和在广州城 对西洋机械的耳濡目染,造就了詹天佑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 因家境困难,读完私塾后,在老友的帮助下,詹天佑到香港应试幼童出洋预备班并顺利 通过。到美国后,詹天佑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78 年,志向远大的他考入了美 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他之所以选择铁路,一方面是由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另一方面, 西方正兴起以铁路起飞带动经济起飞的理论,美国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詹天佑亲身 经历着这一切,意识到铁路对于振兴祖国的迫切重要性。 练就了一身本领,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回国后的詹天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所学献 给中国的铁路事业。然而,当时的中国铁路事业在顽固派的百般阻挠下刚艰难起步,帝国主 义国家觊觎修建铁路的利益,纷纷逼迫清政府任用外国工程师,铁路事业的技术管理层被外 国人垄断,完全没有中国人的容身之地。詹天佑后来回顾他回国时的情况说:“我在毕业后 即回国,但是那时,在国内没有修筑铁路的工作,我被迫进入海军福州船政学堂做学员,学 习航海。”1888 年,在老同学的推荐下,詹天佑进入中国铁路公司工作,这成为他献身中 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参加滦河大桥的铁路修建工程,詹天佑小试牛刀。滦河下游河宽流急,河床泥沙淤积很 深,地质结构复杂。在几位外国工程师接连失败的情况下,詹天佑迎难而上。经过缜密的测 量与调查之后,詹天佑将中国传统的桥梁打桩方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采用新式的 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这显示了詹天佑过硬的技术水准和惊人的 才干,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随后,詹天佑第一次独立主持承建了新易铁路。新易铁路的修建,在政治上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它是在没有“借外债”、“用洋匠”的情况下建成的,而且是中国工程师自修铁路 的开端。詹天佑用 4 个月的时间,以每天 15 个小时的工作量,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这鼓 舞了中国人民用自己的人力财力建设铁路的勇气和信心,为后来修筑京张铁路准备了条件。 1905 年,清政府决定在北京至张家口兴建铁路——京张铁路。这一举动遭到了列强的 插手,英俄都想插足建设,遭到中国人的强烈反对,随即,英俄使臣威胁清政府:如果京张 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两国将不提供任何帮助。国外报刊上的讽刺舆论四起:“会修 铁路通过关沟段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而自己修铁路,就算不 是梦想,至少也得过 50 年才能实现!”关键时刻,詹天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京 张铁路的修筑任务。他坚定地回击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 以为耻!” 京张铁路由丰台经北京西南门至张家口,虽然全程只有 200 多公里,但中间隔着居庸关、 八达岭,重峦叠嶂,陡壁悬崖,要从这里开辟四条隧道,艰难可想而知。詹天佑亲自带着测 量队勘探、选线,穿梭于悬崖峭壁之间。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 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 1909 年 9 月 24 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原计划要 6 年才能修完的铁路,4 年就完工了, 工程费用比原估预算节省了 30 多万两白银。詹天佑将政府对京张铁路工程提出的“花钱少、 质量好、完工快”的三项要求全部实现。京张铁路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信心。 (摘自《詹天佑》,有删改) 1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詹天佑从小就对西洋机械耳濡目染,后来到美国学习,并选择学习铁路,他认为当时的 中国只有靠铁路才能发展经济,振兴中华。 B. 清末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并逼迫清政府任用外国工程师,中国铁路的 管理权也被外国人垄断。 C. 詹天佑学成回国后立即投入到能够报效祖国的铁路事业中,先后主持修建了新易铁路、 滦河大桥的铁路、京张铁路等,这些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D. 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京张铁路”,在列强的强烈反对和要挟下,詹天佑挺身而出,接受 任务,他攻克重重技术难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E. 文章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一位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形象,令人振奋。对我们今天的中国 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在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人才。 15. 请简要概括詹天佑的性格特点。 16. 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4. DE 15. ①勤奋刻苦,热爱科学,孜孜不倦;②勇于作为,敢于创新,勇挑 重担;③独立自强,刻苦钻研,乐于接受新事物;④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⑤思维灵活,专业过硬。 16. ①他一生维护民族权益,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到美国后,詹天佑 勤奋学习,矢志报国,成绩始终名列前茅;③求学中意识到铁路对于振兴祖国的重要性,继 而刻苦钻研铁路技术;④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回国后致力于建设铁路;⑤为国争光,面对 外国人讽刺中国的舆论,勇挑重担,并最终获得成功。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只 有”过于绝对;B 项,偷梁换柱,“中国铁路的管理权也被外国人垄断”错,原文的表述是 “铁路事业的技术管理层被外国人垄断”;C 项,“立即投入到能够报效祖国的铁路事业中” 错,通过原文可知,詹天佑先进入海军福州船政学堂做了一名航海学员,1888 年才进入中 国铁路公司工作。 【15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 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詹天佑的性格特征,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造 就了詹天佑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到美国后,詹天佑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志 向远大的他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练就了一身本领,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回 国后的詹天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所学献给中国的铁路事业”“这显示了詹天佑过硬的 技术水准和惊人的才干,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关键时刻,詹天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 接下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概括答题要点。 【16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 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是怎样体现的,注意根据 文中的重点句子“到美国后,詹天佑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78 年,志向远大的 他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詹天佑亲身经历着这一切,意识到铁路对于振兴祖国 的迫切重要性”“练就了一身本领,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回国后的詹天佑迫不及待地想把 自己的所学献给中国的铁路事业”“詹天佑迎难而上。经过缜密的测量与调查之后,詹天佑 将中国传统的桥梁打桩方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采用新式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 耻!”“京张铁路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分条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 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 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17.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兵同志自幼随父亲王震将军辗转多地,在炮火硝烟中成长,在耳闻目睹中形成了他坚 持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生观。 B. 纪录片《大黄山》立意高远,思想深刻,画面精美,直观地纪录了黄山市得天独厚的生 态与文化优势,充分展示了科学发展观在黄山取得的丰硕成果。 C. 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流光溢彩欢聚一堂,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 D. 不少旅客出游时都爱大声喧哗、乱丢垃圾,这些陋习严重影响了国家整体的文明形象, 目前文明出游成当务之急。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 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B 项,得天独厚:指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 特别好。A 项, “耳闻目睹”应为“耳濡目染”,两者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但“耳闻目睹”只指听到看到,不一定受到影响;“耳濡目染”则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 无形之中受到影响。C 项,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 烁,不合语境,结合前后语意,此 处应改为“张灯结彩”。D 项,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前面的 “目前”重复。 18.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邵逸夫全传》讲述了邵逸夫一手打造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电影帝国,创建“东 方诺贝尔奖”,捐助内地教育达 47 亿元等。 B. 为了偿还债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潘俊坚不得不向全校 34 名教师以月息 1 分的利率, 借款 43.5 万元,一年分两次支付利息。 C. 欧洲在债务危机后取代美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被更多提及的衰落地区。欧洲真 要衰落了吗?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D.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 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 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成分残缺,应在“等” 后加“故事”。C 项,成分赘余,“过虑”中的“虑”就是“想法”的意思,可将“其实这 是过虑的想法”改成“这过虑了”。D 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 交流、融合”。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 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 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 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 多年教学经验 的(c 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 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 名词)女(f 名词) 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 (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 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 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 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 D 项逻辑语序不当。 19.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展到今天,“汉学”甚至从“中国研究”中被切割出来,成为在象牙塔中专门研究语 言文字、文学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窄”学。汉学研究支离破碎,学者们基本上各自为战, 鲜有协调与合作。“汉学家”一词在学术界成为专指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的学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学”研究却越来越狭隘, “汉学家”的圈子也越来越小。 ①使其成为停滞于农耕经济中依然“之乎者也”的孔孟之道 ②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③也有意无意地想把汉学变成一种博物馆文化 ④而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学者则不属于这一范畴 ⑤一些西方学者或者致力于汉学的人 ⑥中国越来越强大 A. ④⑤③①②⑥ B. ⑤①③④②⑥ C. ②⑥⑤③①④ D. ④⑤③⑥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 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 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 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根据第一条横线前最后一句可知,紧接的一句应该涉及学者,且与 前一句构成一定关系,由此推断出第一句应为④,它与前句构成转折关系。又根据最后一条 横线后的一句可知,横线中也应是“越……越……”的句式,且与后文构成对比关系,由此 推断应为⑥句。⑤另换角度讲其他学者,③句紧承⑤句,①句是③⑤导致的结果,②⑥句总 结上文,并照应下文。因此答案为 A。 20.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①_______,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 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②______,“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 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③____。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 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答案】 (1). ①于今也有 (2). ②“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 (3). ③还是描写 臭汗好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 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于古有之”和后文 “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可知应该填写“于今也有”,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是描写香汗好呢” 可知应该填写“出的是香汗”;第③空根据前文“工人出的是臭汗”可知应该填写“还是描 写臭汗好”。 21.21.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针对这则新闻内容,进行简要评述。 在马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许多人发现,今年这个开工日有点“特别”:行政机关、事 业单位员工讨新年红包的习惯改了,雷打不动的开年饭不见了,往年常见的上班迟到、脱岗 拜年等现象也少了。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一年有余,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 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节日期间不正之风”,“猛药”一剂剂地下,“顽疾”一样样地 治,今年春节终见效果。别样的春节,别样的开工日,新风扑面。 【答案】(1)主要内容:马年开工日别样新作风 (2)评述示例:马年春节,是对八项规定实施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吃喝风被刹、送礼风 不再、节俭风劲吹。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 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 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 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 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 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新闻,注意导语中的“今年这个开工日有点‘特别’”, 评论时注意抓住材料的重点句子“别样的春节,别样的开工日,新风扑面”然后补充“别样” 的内容即可。 六、写作(60 分) 22.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楚国有位钓鱼的高手叫詹何,他凭着一套简单的钓具,用小米作饵,短短时间就能从湍 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能装满一辆大车的鱼。楚王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每 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在抛出钓 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 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或泡沫,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专注•成功 专注是什么? 专注是桀骜不驯的江水边李冰父子手持长锸的守候。 专注是四季阳光下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展旅游业的希望。 专注甚至是风雨过后蜘蛛编织扯碎的蛛网时的凝重…… 于是,跌宕的时空坐标轴上,一丛丛墨影此起彼伏,一抹抹声音萦绕耳旁。 还记得吗?是谁的一片丹心造就了繁花似锦的蜀国,是谁手握长锸,挥舞着流动的江水, 又是谁秉持着一份执着拯救了八百里的沃野青城……一座古老的城池,一片紫色的桑田,千 百年前还是一块干涸的荒地。就这样,你专注地伫立在江边,寻田野,制良方,改河道,设 机关,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旱涝无常的江水啊,牵动着蓉城的存亡,注定了蜀地的贫瘠。然 而,因为你的专注,这肥美的盆地中,无处不流淌着你绯红的血液;因为你的专注,才点染 了赤诚的丹青;因为你的专注,才守候了这心中的圣地。 秋意不胜寒凉,山的衣襟遮不住夜的苍茫,一缕笛音便可穿透心房。胡笳长笛的声音轻 柔淡雅,历史的铿锵中,它已无处找寻,这是多少年来多少中国人为之痴狂的乐曲啊。然而, 曾有一个人被它的声出如丝、裂石穿云所震撼。他用 12 年的时光追溯这段渊源,四处走访、 查阅史籍,水乡的雅致、庭院的古朴乃至地上的一砖一瓦……才铸就了今日余秋雨的《笛音 何处》。12 年的时光里,他专注如一日,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不只湿透了多少张手帕,昆 曲才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才得以挽救。 我也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演说家比尔在新房的后院里装了一台喂鸟器,却被几只 淘气的蹦蹦跳跳的小松鼠打翻,食物被抢走了,鸟也被吓跑了。后来比尔到五金店买来“防 松鼠喂鸟器”,却又一次被小松鼠打翻,结果仍是鸡飞蛋打。当他忿忿地来到五金店要求退 货时,经理问:“请问您每天用多少时间让松鼠远离您的喂鸟器?”“大概 10~15 分钟。” 比尔答道。经理又问:“那么你猜,松鼠用多少时间来接近你的喂鸟器呢?”比尔立即认识 到,是醒着的每个时刻。强弱、胜负往往不只是一瞬的事,一个上得天空、下得矿窑的演说 家真的对付不了一个脑子只有人眼球大小的松鼠吗?当然不是!只是当对手比你更专注一 点,他就更易接近成功。 古有恪守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而专注于济世的热血男儿孟 轲;今有专注于原子核的研究为中国核事业做出贡献的朱光亚。 古有临池专心学书,池水尽黑,终成就“飘若行云,矫若惊龙”书法艺术的王羲之;今 有专注于爱心事业,历经 12 年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爱心大使张平宜。 古有从“钟鸣鼎食”到“举家食粥酒常赊”而专注于创作的曹雪芹;今有轮椅上思考人 生,专注于求索生命价值的史铁生。 成功必以专注为依托,我们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纵然达•芬奇的智商超过 200,舟 舟的智商只有 30,然而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都已掌握对梦想的专注这一成功的秘笈。 专注让他们的人生如此美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可以以“专注”为切入点,以“专注,成功的秘籍” 为主旨,广为联想,内容丰赡,充分彰显形散神聚的特点。参考立意:(1)专注才能成功 (成功的诀窍在于专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2)做事要排除干扰(做事 要一丝不苟;排除外扰,得以成功)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 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 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寓意:具 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 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 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每个陈 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