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 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漱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年,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智慧解决问题,则何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 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 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智慧。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 (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有改动,《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B.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C.作者批评了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的怀疑态度。 D.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 B.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 C.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 D.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我们能以儒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 B.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C.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D. 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 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巳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 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 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 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 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6. 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 《百花园》,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 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 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 D. 从小说开头对徒弟的千叮万嘱到结尾不卖泥塑反送刀的做法,一个传统、质朴、钟情于手工艺的画匠形象跃然纸上。 8. 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6分) 9. 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习凿齿,字彦威。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 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曰:“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 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 (节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B. 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C. 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D. 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主簿,官职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不设。 B. 棺,棺材,常见以木、铜、石等物料制造,分内棺和外椁,棺: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 C. 星宿,古代天文术语。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 D. 荆州,九州之一。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扬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习凿齿才干突出,很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 B. 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访问习凿齿请求他帮忙,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 C. 习凿齿恪尽职守,忠于朝廷。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后来他居住郡里时,撰述《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 D. 习凿齿臧否人物,实事求是。他用“生平所未见”来高度评价简文帝,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忠于朝廷的愿望,违逆了桓温的意愿,于是被贬为户曹参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 (2)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注]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4.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 B. “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 C. 颈联作者极目远眺,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 D. 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 15.后人读此诗颔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处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到“ , ”,以此表达了自己决心奉养祖母到最后的愿望。 (2)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目前我国要真正 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 ,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 。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行之有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措手不及 B. 卓有成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措手不及 C. 行之有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手足无措 D. 卓有成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手足无措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 B.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C.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D.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B. 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C. 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D. 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20. 下面是某大学一则社团招新声明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根据《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规定,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一经发现,校团委将联系相关学院,并报保卫处给予负责人相应的纪律处分。请全体同学共同遵守,若发现非官方组织打着社团的幌子招收新生、收取资金,请赶快向校团委办公室检举。 ① 修改为 ② 修改为 ③ 修改为 ④ 修改为 ⑤ 修改为 21. 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而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作者的态度不是“批评”,而是“承认”,是辩证分析。作者分析,如果我们知行不一、知行分离,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就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我们知行合一,坐言起行,提高执行力,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消除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 2.B(不是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而是突出“以儒家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这一观点,“局限”之说无中生有。) 3.A(B项推论不成立。不是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是指出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是错误的,孔子的智慧本身没有问题。C项如果……就,此处假设不成立,过于绝对。D项条件缺失,必须知行合一,并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才可能解决国内问题并走向世界。) 4.C(“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不正确,原文为“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并不等于“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5. D(“没有真正以人为本”曲解文意,原文为“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6.材料一侧重介绍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及现状,突出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就及目标;材料二着重阐释智慧城市的概念、实质及其三个基本特点;材料三侧重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7. B(这篇小说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8.波折一:画匠年老,满心希望徒弟精益求精,但徒弟决心放弃这个手艺,这令画匠很失望。这个情节转折显现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败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与结尾送刀形成对比。 波折二:好不容易盼来个顾客,可这个父亲却用金钱来询问“这堆泥巴”的价值,这个波折让画家很不舒服。这显现了传统手工艺价值无法得到公正认识的现实,为结尾的心满意足蓄势,暗扣主题。 波折三:在画匠生气决定不卖的情况下,小伙子的身份和对泥塑的痴迷,使画匠看到了希望,画匠将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个结尾显示了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的宏大主题。 (每点中波折和作用各1分。答对一点给2分) 9.①洁白、优雅、贵重的“象牙刀”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②“象牙刀”作为一个重要的线索贯穿全文,它串联出了一系列的人和事。 ③揭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其传承需要重新认识的主题,形态各异、功能齐全、历经传承的“象牙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激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 A 11. A( “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不设”说法错误,中央机关和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 12.D (“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忠于朝廷的愿望”说法不妥。) 13. (1)我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来,今奉桓公旨意自裁,无法使自己的尸骨返乡。(“被命”“自裁”“致其骸骨”各1分,句意2分。) (2)又过了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想要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适逢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寻而”“反正”“典”各1分,句意2分。) 14.D(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提升了诗歌的格调”错。诗歌所表达的是愁苦如万里春江,绕矶远逝,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绵长浓郁,而非消解。再者以景结语扩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调)。 15.虚实结合,今昔对比。(1分)上句想象:身在异乡春风乍起,想故园何处风吹柳拂,但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2分);下句写实:远离故人,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实感叹已身“雨雪霏霏”之风霜(2分)两句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 16.(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7. C(“行之有效”与“卓有成效”都有“有效”的意思。“卓有成效”从结果着眼,强调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行之有效”则从措施、过程着眼,强调办法实施起来有成效。原文句意强调在解决太阳风暴带来的灾害预防问题时要“真正做到应对灾害”,故用“行之有效”更为恰当,因为这些解决方法是将来减缓太阳风暴的灾害所用的,目前还不能看到其效果。//“汗马功劳”与“丰功伟绩”都有“立下功劳”的意思。“汗马功劳”偏重在“立功的艰辛”,“丰功伟绩”偏重在“功劳的卓著”,一般用于领袖人物。原文句意是强调“两个卫星为地球站岗”立功的辛劳,故用“汗马功劳”更为恰当。//“未雨绸缪”与“有备无患”都有“事先做好准备”的意思。“未雨绸缪”强调“绸缪”,即事先做好准备;“有备无患”强调“无患”,即可以避免祸患。原文句意强调“事先做好准备”,故用“未雨绸缪”更为恰当。//“手足无措”与“措手不及”看起来相似,实则有不同之处。“手足无措”形容临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措手不及”指临时来不及应付。原文句意侧重于“一旦灾害来临,人类不做好应对就会手忙脚乱”,故用“手足无措”更为恰当。) 18. B(A项不合事理,该句主干“我国科学家呼吁发射一颗类似卫星”没有错误,但是从宾语部分的修饰语看,“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卫星”不合事理。C项成分残缺,该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语“这种呼声”。D项有歧义,后一分句的主语“它”所指不明,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这种呼声”,也可以理解为“卫星”。) 19. D(前面有“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这个前提条件,所以此处需要填写的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项“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属于恰当选项。A项“只有……才……”和B项“除非……否则就……”都表示必要条件,C项“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在此处均逻辑牵强。) 20.(1)“潜入”改为“进入”(2)“钱”改为“费用(会费)” (3)“不可以”改为“违规的(不被许可的)” (4)“打着社团的幌子”改为“以(假借)社团的名义” (5)“检举”改为“举报(反映)” 解析: “潜入”,暗中进入,不合语境,改为“进入”;“钱”,口语化,改为“费用”;“不可以”,口语化,表示程度也不够,改为“违规的”; “打着社团的幌子”,口语化,改为“以(假借)社团的名义”;“检举”,指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不合语境,改为“举报”。(修改1处给1分。) 21. 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如下:本校读者如果是首次上机阅读,首先要出示借阅证,然后办理用户信息,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可上机阅读。如果不是首次上机阅读,只需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上机。(6分) 22.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本题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 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 参考译文: 凿齿,字彦威。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征召他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桓温便升迁他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 当时桓温有野心异志,将蜀地一位通晓天文术数的星人请来,夜里握住他的手询问国家命运气数的长短。星人道:“( 国运)绝无忧患,到五十年以后就难以预测了。”桓温不高兴,便不再追问。过了一天,桓温送给星人绢一匹,钱五千文。星人便急忙奔告习凿齿说:“我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来,今奉桓公旨意自裁,无法使我的尸骨返乡。因为足下仁厚慈爱,请为小人备棺立碑安葬于黄土。”习凿齿问其缘故,星人说:“桓公赐绢一匹,是让小人自缢,钱五千,是置办棺材之费。”习凿齿说:“足下差一点因误会而死!足下曾听说过懂天象,知吉凶有不杀之义吗?桓公这是用丝绢跟足下开个玩笑,赐钱是供路途费用,这是让足下离去回乡而已。”星人大喜,第二天天一亮就去辞别桓温。桓温询问他离去的本意,星人以习凿齿之言作答。桓温笑道:“习凿齿担心足下因误解而死,足下倒是因误解而得生。然而这真是三十年白读儒书,不如一问习主簿。” 习凿齿多次升迁,任别驾从事。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当时做丞相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见。”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当时有个僧人释道安,俊逸善辩有高才,从北方到荆州,与习凿齿初次会见。释道安道:“弥天释道安。”习凿齿应声道:“四海习凿齿。”当时人认为这是绝妙对句。 当时桓温图谋篡位,习凿齿居襄阳郡里,著写《汉晋春秋》裁定正逆来节制桓温,书起于汉光武帝,终止于晋愍帝。等到襄阳被前秦苻坚占领,苻坚平素多闻习凿齿的大名,便用轿子将习凿齿与弥道安一起送往长安。相见后,与他交谈,十分欣赏他,赐赠礼物非常丰厚。又因为习凿齿跛足,苻坚给各镇的文书中说:“从前晋朝司马氏平定吴国,利在获得陆机、陆云二位才士;今日我平定汉南,所获得仅仅是一个半人而已。”不久习凿齿因病返回襄阳。又过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打算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适逢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