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向“数字创意产业”转型发展。2018年1月,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方向,全面推动“互联网+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展望未来,伴随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在“全人文化”环境中从事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数字人文还处在萌芽期,对此我们要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以应对新的挑战。 (摘编自《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光明日报) 材料二: 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腾云峰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指出,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要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让文物尽快数字化,建立起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但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需要跨领域合作。 - 24 - 过去3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与探索,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故宫QQ表情、《奇迹暖暖》的故宫传统服饰主题、以故宫南迁历史为素材的原创漫画《故宫回声》、“玩转故宫”地图导览小程序、天天P图——“故宫国宝唇彩”换装和《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等10多个项目,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了“国潮”。 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2019年9月,双方又达成一项新合作,将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并推动数字化采集行业标准的建立,形成一套面向未来的数字解决方案。“科技、艺术和文化,都是推动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也是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持续推进与故宫和敦煌等文化机构合作的初心。未来,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程武表示。 (摘编自《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 中国文化报) 材料三: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带来了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比如网络游戏;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比如数字出版。当时,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不强,还处在跟随阶段。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开始形成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传统文化机构利用自身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寻求与数字文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 (摘编自《“数字+文化”,跑出跨界融合加速度》 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5G时代到来,超带宽带来的高速度和低时延,将使整个世界更加快速而广泛地连接,为各种新技术如VR、AR的应用打开大门。程武预言,“未来10到15年,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这是一个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认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将呈现出三个特点,即以5G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都可能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从国内市场竞争迈向全球市场竞争。 (摘编自《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产值逾3万亿元》 北京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使我国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 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无法做到让文物数字化,需要跨领域合作。 C. 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在2019年9月达成的新合作,将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 D.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已超越跟随阶段,并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 24 - 2. 以下最能反映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和趋向的一项是 A. 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B. 文物单位与数字传播平台合作,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C.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 D. 传统文化机构利用自身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 3. 结合四则材料,请概括画线语句“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的含意。 4.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 B 2. C 3. 以文化资源数据库、数字传播技术为平台,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4. ①国家政策扶持。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②科技力量引领。科技进步带来的数字技术提升,使科技与文化结合成为了可能,并推动了二者的加速融合。③跨界共享理念得到接受。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需要跨领域合作。④文化原创能力提升。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开始形成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标志的IP。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无法做到让文物数字化,需要跨领域合作”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一段只是说“但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需要跨领域合作”,据此不能倒推出“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无法做到让文物数字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材料要求选出“以下最能反映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和趋向的一项”。 C - 24 - 项,材料一中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在‘全人文化’环境中从事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此为标准来衡量,选项中“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最能反映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和趋向。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结合四则材料,概括画线语句‘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的含意”,考生要到文中找到划线句,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其含义。材料二中说“未来,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这句话的中心是“诗意栖居”,而“诗意栖居”的主语是“人类”,结合几则材料“展望未来,伴随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要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让文物尽快数字化,建立起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主动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寻求与数字文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可知,这“诗意栖居”是指人类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而“数字世界”是指以文化资源数据库、数字传播技术为平台进行这一系列活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筛选的要求,如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然后浏览四则材料,圈出促使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2018年1月,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方向,全面推动……”,这是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如材料二“过去3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与探索,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2019年9月,双方又达成一项新合作”,这是科技力量的引领;如“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需要跨领域合作……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要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这是跨界共享理念的指引;如材料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带来了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比如网络游戏;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比如数字出版”“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这是文化原创能力的提升。这些都促使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 - 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我猛然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段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的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 24 -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了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我因车费超出原计划而误解车夫,到后来得知缘由而逐渐对车夫另眼相看、心生敬佩,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B.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是因为我看到车夫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爬上了坡,我便不再担忧。 C. - 24 -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这既表现出我对朋友对人力车夫心存偏见而不满,也暗示了我与朋友之间思想上产生了较大的隔阂。 D. “独腿人生”作为小说的标题,不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即便人生有再多的不如意,也要乐观、顽强的生活下去。 6. 小说行文中插叙了独腿车夫载着两个韩国人蹬车八十多里逛成都的事情,有何用意? 7. “我”认为独腿车夫拥有“一种圣洁的东西”,请结合独腿车夫的形象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5. B 6. (1)插叙这一事件,有利于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独腿车夫留百十米距离不走,不是怠惰,而是出于关心。朋友不理解车夫的用意妄加揣测,我因而不满,坚决要走。(2)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小说插叙这一情节,让独腿车夫用幽默轻松的语调自述,从而将独腿车夫善良、乐观、坚强的一面展现出来,使独腿车夫的形象更生动丰满。(3)有利于深化本文主旨——即使是面对艰难的人生,也要拥有一颗善良、乐观的心,坚强、自信的生活。 7. 纵观全文,独腿车夫拥有的“一种圣洁的东西”,便是他身上所具备的美好的精神品质。(1)他,为人诚恳、善良。例如:当我最终以3元钱坐上了他的车,车夫诚恳的告诉我以后要再往前一站再下车,即使是知道价钱不合理,也依然答应载我去朋友家,哪怕觉得我当时误解了他也不改他的柔和语气。(2)他,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例如:在上一段缓坡的时候,即使我提出下车推车,他仍然坚持要骑上去,即使独腿蹬车艰难前行也要坚持,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证明了自己。(3)他,面对质疑,乐观自信、自尊自爱。例如:两个韩国人,不怀好意偏要坐他的车,但他自尊自爱,积极应对,乐观自信的心态让他改变了两个韩国人的态度,也使读者深受感染。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是因为我看到车夫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爬上了坡,我便不再担忧”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对独腿车夫与命运抗争精神的敬佩和赞赏。 故选B。 【6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插叙和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要求,如本题“小说行文中插叙了独腿车夫载着两个韩国人蹬车八十多里逛成都的事情,有何用意”,然后到文中找到这部分内容,接着结合插叙的作用从形象、情节、主旨几个方面分析。“插叙”作用有四:一是,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二是,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三是,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四是,加上插叙,有时可以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就本文来看,小说中间插入插叙了独腿车夫载着两个韩国人蹬车八十多里逛成都,“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车夫的幽默、乐观和坚强,丰富了人物形象,这是形象上的作用;文中写独腿车夫载我留下百十米不走,看似怠惰,结合插叙的内容可以看出车夫不是怠惰,再结合车夫的解说可以看出是出自对我的关心,插入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是情节方面的作用;从主旨的角度来看,车夫的人生可以说是艰难的,但车夫表现出的生活态度依然是坚强、乐观的,深化了主旨。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题干要求考生结合独腿车夫的形象来谈自己的感受。题干已经明确指出“我”认为独腿车夫拥有“一种圣洁的东西”,那么考生应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这“圣洁的东西”是什么。从文中来看,车夫告诉“我”“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以实情相告,表现出车夫的诚恳善良;如载“我”上坡的时候,“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这展现出车夫虽然身残却志坚的精神;如车夫面对韩国人时候,他的乐观自信,这些都是“圣洁的东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 24 -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 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C. - 24 - 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 D. 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 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C. 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D. 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2)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 12. 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有何作用? 【答案】8. A 9. D 10. C 11. (1)邻近的县城修造器械,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日夜喧闹,但还是完成不了。 (2)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12. 对比突出魏德深从容不迫而把器械备办完成的才能;为元宝藏嫉妒陷害魏德深的举动埋下伏笔。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意思是“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圈出句子中名词、代词,如“毗”“郁林令”“德深”“隋文帝”“挽郎”等,然后根据句意、语法进行排除。 - 24 - “为”动词,宾语是“隋文帝挽郎”,动宾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C项。 “迁”是动词,宾语是“贵乡长”,故在“乡长”后断开,排除B项。 “书佐”是官职,与前面“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都做“历”的宾语,且“以能迁贵乡长”的主语都是“德深”,不是“书佐”,故排除D项。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错误,“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未必是“出使外国”。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错误,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前来自首。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中,“营造”,修造器械;“递相”,交替;“督责”,监督责令;“济”,完成。第二句中,“必”,表假设,如果;“归”,归附;“相禁”,宾语前置,应为“禁相”,制止你们;“何为”,宾语前置,为何,为什么;“自苦”,宾语前置,应为“苦自”,使自己受苦,折磨自己“自苦如此”,状语后置,应为“如此自苦”。 【12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到文中找到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然后分析这一情节对主人公魏德深有何作用,并根据这一情节所在的位置,分析该情节与后文的关系。从文中来看,文中先说元宝藏备办器械非常狼狈,接着写魏德深备办器械非常从容,由此可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是突出主人公魏德深的形象;从结构来看,元宝藏做的不好,而魏德深却做得很好,下文写到元宝藏嫉妒陷害魏德深,这与上文有关系,由此可知,为下文埋下伏笔。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参考译文: - 24 -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他的祖父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在弘农安家。他的父亲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长。他治理地方喜好清静无为,不采用严厉的办法而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到处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驱使。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物资多寡能够调剂,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朝廷要求的全部满足了,百姓也没有受到惊扰。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接到朝廷命令逐捕盗贼,每当进剿失败,总是把军械丢得干干净净,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调,动不动以军法要挟百姓,这种情况屡次发生。邻近的县城修造这些器械时,官吏们交替监督责令,无论白天黑夜都喧闹不止,但还是完成不了。而魏德深只是分别询问大家各自想承担哪方面的任务,让大家看怎么方便就怎么修造,官府里很安静,总像是没事一样。魏德深只管着负责营造的官吏,告知他们所修造的器械不必超过其他县,以免让百姓辛劳吃苦。然而因为他的部下各自尽心尽力,所修造的器械又常常是各县中最多的。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贵乡县的官吏和百姓听说之后,都叹息流泪。等到将要赴任时,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号泣的声音,在整条道路前后相闻。他到馆陶后,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了父母一样。有个奸人员外郎赵君实,他跟郡丞元宝藏深相勾结,前前后后的多任县长官,没有哪个不受他挟制的。但自从德深来到馆陶县,赵君实只能躲在家里,从未敢随便出门。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贵乡县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朝廷去请求让德深留任本县,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而馆陶县的父老又来到郡里提出诉讼,认为贵乡县的文书是假的。郡里无法作出裁决。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来,两县的人们都来到使者这里提出诉讼,于是使者就作出判决,顺从了贵乡县的民意。贵乡县的官吏百姓满路歌唱欢呼,互相庆祝。馆陶全县的人们则全都悲伤痛哭,趁此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元宝藏深深嫉妒德深的能力。适逢越王赵侗从郡里征兵,元宝藏于是命令德深率一千士兵前往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带着武阳县投降李密。魏德深所率领的,都是武阳人,这些人思念亲人,就走出都城门口,面向东悲伤哭泣,然后返回都城。有人对他们说:“李密的兵马就在金墉,很近,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多里。你们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这些人都落泪说:“我们是和魏明府一同来的,不忍心弃他而去,哪里是因为道路艰难啊!”魏德深深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后来,在与贼寇的战斗中,魏德深死在战场上。贵乡、馆陶两县的人们到现在都还怀念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四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赏春 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 24 -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3. 下列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不属于“唱反调”(翻案)的一项是 A. 赏春 罗邺 B. 雪 罗隐 C. 西施滩 崔道融 D.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14. 请赏析崔道融《西施滩》诗中“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这两句 【答案】13. A 14. 当年西施浣纱的溪里春水急湍喧哗,好像在为这不公正的说法表示不满。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观念投射到客观事物上,情景交融、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表达自己对西施身受恶名的同情,很有感染力。以景语收束诗歌,使“西施陷恶名”的议论显得自信确切,又为诗歌增添了文学韵味。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既考查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选出“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不属于‘唱反调’(翻案)的一项”。考生需要分析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中所写的人、事、物,体会情感,看是否是“唱反调”。 先看第一首诗歌,罗邺《赏春》通过咏赞芳草和春风来讽喻世态人情,诗中说“芳草”如烟,不管是贫家陋巷还是权门要路,处处长得青葱一片,写春风年年都来查点人间万事,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春风身上看不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凉。这不是唱反调。 - 24 - 第二首《雪》中提到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属于唱反调。 第三首《西施滩》,前面说“西施陷恶名”,后面说“似有不平声”,这是唱反调。 第三首《汴河怀古》,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属于唱反调。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句中所写之景以及景的特点,然后分析是否使用什么技巧,达到什么效果。题干要求赏析“崔道融《西施滩》诗中‘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这两句”,这两句诗意思是“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像在为西施述说身世的不平”,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的议论和抒情,诗人在为西施辩诬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的奔流,好像在为她所蒙上的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是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是诗人的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感叹。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与其仰望星空耽于空想,不如脚踏实地学习实践。 (2)《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沉舟侧畔千帆过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言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须臾、鉴、畔。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齐物论》,就好像忽然从汪洋恣肆、自由自在、适意飞翔的九万里高空掉进了“槁木死灰”般寂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________的突兀困惑感。尽管《齐物论》开篇有关“地籁”的描写被誉为“大风赋”,足以引发人无穷的________。“天籁”,甚至成了对音乐最高境界的褒奖之词,而结尾那_______的“蝴蝶梦”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绎,但深究起来,( )。这不仅仅是由于庄子《齐物论》的文辞隐晦独特,其中论及的许多概念抽象玄奥,也由于自魏晋以来,涌现出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各取所需,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虽然《齐物论》的确读之不易,但此文在《庄子》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影响却不亚于《逍遥游》。如果说《逍遥游》是以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的庄子思想的框架,那么,《齐物论》则主要以抽象思辨的方式对这一框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补充与说明,两篇文章______,构成了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堪言状 联想 脍炙人口 相得益彰 B. 不可名状 遐想 脍炙人口 相辅相成 C. 不可名状 联想 朗朗上口 相得益彰 D. 不堪言状 遐想 朗朗上口 相辅相成 17.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还是十分费解,这《齐物论》究竟说了些什么 B. 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十分被人们所费解 C. 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还是让人感到十分费解 D. 不知说了些什么的《齐物论》,让人感到十分费解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说《逍遥游》是形象地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勾画出了庄子思想框架 B. 《逍遥游》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 C. 既然说《逍遥游》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用了寓言、比喻的庄子思想的框架 - 24 - D. 如果说《逍遥游》是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 【答案】16. B 17. C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 不堪言状:堪,能够。言状:用语言形容。情况令人十分厌恶,难以对人叙说形容。 不可名状: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从前文可知本空填“不可名状”。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遐想”侧重想象的漫无边际与无限可能,更合语境。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朗朗上口: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不合语境。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前文提及《齐物论》对《逍遥游》作了补充与说明,所以此处应选“相辅相成”。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段中人们并不是不知道《齐物论》“说了什么”,甚至对其“地籁”“天籁”“蝴蝶梦”还有评价。人们费解的是它“要说些什么”,即对它的内容实质解读并不明朗。另,从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出发,主语应是《齐物论》。进而排除A、D两项。B项,“被……所”表述杂糅。 故选C。 【18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本题原句存在表意不明和前后矛盾的问题。 A项,“形象地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勾画出了”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应为“介宾+表情态形容词”,故应为“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 B项,成分残缺,缺关联词; C项,不合语境,既然表示已然,与假设语境不合;表意不明,一系列庄子思想还是一系列框架,另,前后矛盾,后文提到“这一框架”,此句宾语中所指为“一系列框架”。 故选D。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匠人”,叫某人为“大师”,________?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________。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在不断构思新东西。另外,二者的区别还体现在,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________。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 【答案】 (1). ①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2). ②他的突破和创新 (3). ③提升为理论,靠规律运作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题,首先要浏览整个语段,把握主要内容和中心话题,然后重点研究横线前后的句子,根据前后句的内容和句式进行拟写。第一处,此处是一个问句,前面说有两种称呼,即“匠人”“大师”,后面说这二者的区别,由此可知,此处的问句内容应该是这二者有什么区别。第二处,此处是说大师的做法,且是说判断大师高下的依据,结合前面“绝不重复”“新样子”和后面“构思新东西”可知,判断高下的依据应是大师的“突破和创新”。第三处,前面说“二者的区别还体现在”,可见后面是说“大师”和“匠人”的区别,且分号前面已经说了“匠人”的特点,即“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分号后面是说大师的,现对于“匠人”,大师是把这些“提升为理论,靠规律运作”。 20.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答案】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本则材料为新闻类材料,压缩一句话新闻时可通过找关键句及提取新闻要素的方式来作答,抓住“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从中提取时间: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地点:故宫(或“紫禁城”);主体事件及其意义价值: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整合答案时注意字数不能超限。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4 - 高中军训实弹射击项目训练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向本班同学布置了一道思考题:请大家结合项目实践和体验,分析“实弹射击”“真枪实弹”“荷枪实弹”三处的“实弹”的含意。 你觉得这位语文老师这样布置思考题有价值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发表你的意见。 【答案】例文 梦中有山河,岂惧子弹飞 立正,向齐,转身,齐步走;卧倒,射击!一身尘土一身汗臭的枯燥军训,其实蕴藏着家国天下、未来人生奋斗的暗喻。虽然冷色调,却内涵丰富。 日日实弹射击、真枪实弹、荷枪实弹,能够冶炼出意志中最硬的骨骼和坚韧的筋。实弹射击,养成目标意识;荷枪实弹,培养竞争戒备准备意识;真枪实弹,粹炼敢于开火的无畏精神。人生,不是小孩过家家,所有严酷训练,都是为了临阵的那惊艳一枪:或一击中的,或被一击中枪。 实弹,随时要在枪膛中。实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练习开火,准备开火,准确开火。 只有梦中有山河的勇士,只有不懈地永葆初心的志士,只有夜夜枕戈待旦的烈士,才能真正做到一生实弹射击训练,荷枪实弹上路,真枪实弹上阵。58岁的王继才,32年不换岗,无怨声无悔守岛卫国,可谓随身荷枪实弹、随时真枪实弹的英雄。我们作为一个尚未步入人生竞技场的高中生,应对几场模拟考试,在烈日下进行一个星期的军训,实弹射击那么几次,算得了什么呢?这仅仅是摸摸冰冷的钢枪、体验一下冰冷斗争的感觉而已。 真正的竞争、斗争、战争,比这严肃冷酷多了。没有漫长的实弹射击、真枪实弹、荷枪实弹,是不行的。如果有一天,当国家、人生需要我们荷枪实弹戒备时,我们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辨别出目标吗?如果有一天,当国家、人生需要我们真枪实弹上阵时,我们能够不眨眼地准确开火吗?那时候,才是军训合格与否的证明。否则,今天的军训只是你的一场游戏。而人生却不是游戏,也不是拍戏,没有彩排和预演。人生应该是《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钓鱼:为生存而钓,不为游戏入险境,大海只有阳光或风暴,巨浪容不得阴影。 - 24 - 国家、民族、人生的竞争,发射的都是实弹,不是橡皮子弹,胜利者站立,失败者倒下,没有躺枪这一说,只有手无寸铁者才有躺枪的可能。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一个有规划、有实力的人生,怎能空手出击?敢于“实弹”的国家、民族、人生,才会强悍,才有言战谈和的资格。没有“实弹”的民族和人生,是待宰的肥猪。记得美国空军的设计和战斗原则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这就是“实弹”练成的胆略、信心和嚣张。 让我们的中国梦,不但梦中有山河,梦中有假想敌,而且手中有枪,枪膛有科技、经济、文化、军事的“实弹”。让我们的青春从“实弹射击”开始,以“荷枪实弹”的心态面对那些隐蔽在暗处的竞争挑战,以敢于“真枪实弹”沉着大胆向目标开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来谈对材料中这位语文老师如此布置思考题是否有价值的看法。 审题:首先分析材料。材料中语文老师在实弹射击项目训练前布置词语含义思考题,这不仅体现了语文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更体现了其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语文的眼光来观察、思考和交流的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与时更新,语文教学不应该囿于教科书和讲堂,应该走入实践中,走进生活里。课堂上枯燥的词语含义解读辨析,在实践中会变得生动灵活起来。在“实弹射击”“真枪实弹”“荷枪实弹”等不同的词语中,“实弹”的严肃性、实战性和警戒性意味,会在实践中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在实弹射击中,同学们会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军训,这也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立意参考: 1. 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2.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思维的培养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 学而不思则罔 5. 生活留心处有语文 6. 咬文嚼字处 实践出真知。 素材: 1.语文老师让高中军训的学生分析“实弹射击”“真枪实弹”“荷枪实弹”三处“实弹”的含意。个人私下认为,这位语文老师这样布置思考题没有价值。 2.很明显,这三个短语中的“实弹”,其含意不就是真实的子弹吗?再解释书面一点,即“由真实枪械发射出的能够杀伤或杀灭生物的圆柱形武器”。一看明其意和一言以蔽之的问题,拿来给正在辛苦军训的学生来分析,是显得有点无聊呢还是故作高深呢? - 24 - 3.当然了,如果要分析,这三个短语的结构倒是还有可分析之处。“实弹射击”是偏正短语,强调的是射击时用的是真实子弹而不是橡皮子弹;“真枪实弹”是联合短语,强调的是所用的武器是真家伙而不是玩具枪;“荷枪实弹”是联合短语,强调的是武装人员已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了。三个短语,在三个语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语境义。虽如此,但落实到“实弹”的含意上,意思却是一样的。 4.这样分析,是不是很无聊呢?确实无聊!是不是显得很高深呢?那倒未必!在自然界中,在人类社会中,有极其复杂高深的问题,也有极其简单浅显的问题。复杂高深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深入分析,简单浅显的问题无需分析无需解读。长者或智者,拿着简单浅显的问题或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让后辈分析,会让后辈莫名其妙惊出一身冷汗的,进而云里雾里,左分析来右分析去,越搞越偏。此种做法,无疑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5.其实啊,把简单浅显的问题拿来分析是过度解读,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做法,是不符合方法论的,在现代文阅读或古文阅读里,有些选择题的选项设置,故意弄一些与文本有点差别的文字来迷惑考生,搞文字游戏同考生打圈圈。美其名曰还授之以各种技法:什么偷换概念,什么以偏概全,什么无中生有……本来文章的大意考生读懂了已经达到了阅读目的,结果经过你这么一故作高深的打圈圈,考生瞬间就懵圈了。事实上,躲在暗处的人打圈圈,站在明处的人往往是不明就里的。当年苏区的红军躲在深山老林里到处打圈圈,国民党军只能处处挨打了。有人说,这样出题,不是很好地考到了考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吗?拉倒吧,你整出一些无用的知识还冠以高大上的说法。且不说你的设置选项是否科学合理,单说你这玩文字的手法不正是在玩文字游戏吗?这种做法,与孔乙己问“回”字的四种写法,本质上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6.恕我直言,在中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里,学生做的题目有很多都是浅显而无聊的,没有价值。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做做做呢?唉!有关方面要考考考啊!于是乎,学生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有做不完的重复无聊的题目,不少小学生深更半夜恸哭哀嚎……减负,看来还是要从源头上动刀子啊。 7.简单问题就是简单问题,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就是一种形式主义。在平时的学习中或生活中,放眼周边形形色色的部门和个人,这种脱裤子放屁的形式主义还少吗?!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亮丽的标题——《梦中有山河,岂惧子弹飞》,表明观点。其次由描写性的画面开篇,并对此做出评价。正文主体部分先结合材料对实弹训练的价值进行分析,接着由材料中的实弹联系生活中坚守岗位的事例,分析这种精神在民族国家层面的意义。结尾部分回归材料,呼应标题。 - 24 -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