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7(写作 作文专项突破(四) 主体)第04课 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67(写作 作文专项突破(四) 主体)第04课 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一、(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这个观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莫让灰尘掩住名著之光 日前,有学校撰文称四大名著有太多负面影响,因此不适合儿童阅读。这一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讨论。‎ 诚然,四大名著中确实有负面的内容:毕竟《水浒》中有血腥场景,毕竟《西游记》单调乏味,毕竟《三国演义》有阴谋诡计,毕竟《红楼梦》悲剧收场。‎ 但这只不过是一些“缺点”,是一些灰尘罢了。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被灰尘迷住双眼,而是“拂其尘,彰其光”,看到四大名著的美。‎ 因为,从《水浒》我们学到了忠义,从《三国演义》我们学到了胆识与谋略,从《西游记》我们学到了坚韧,从《红楼梦》我们学到了世事无常。‎ 儿童是一张不谙世事的白纸,用纯洁无瑕的白色映射着世界的斑斓。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永远呵护这一片白色,而应当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勾线、上色,直到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美丽画作。因此,处于成长初期,懵懂无知的儿童,正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正需要价值理念和文化素养的建立和积累。‎ 为此,“四大名著”不失为一个最佳选项。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阅读而忽视了指导。因为儿童全凭兴趣阅读,难免会“跑偏”,受到负面内容的误导。这时,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便凸显了出来。“拂其臣,彰其光”,教育者们此时便应充当“向导”的角色,使儿童 们避开负面内容的险沟,绕开“封建思想”的暗石,同时,看到“忠义智勇”的光芒,学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积累起传统文化的因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不拘泥于微小缺点,大胆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注意真正会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因素。我们是否应当积极地节能减排,为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是否应当坚守规章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我们是否应当乐于助人传播正能量,为儿童创造更好的道德环境?我想,答案显而易见吧。‎ 所以,与其纠结于四大名著上的一丝微尘,倒不如多关心社会时事引导社会价值观;与其夸夸其谈博人眼球,倒不如潜心多做几个学问;与其过于强调四大名著中的缺点,不如“拂其臣,彰其光”,把里面的精华带给全社会,也多少算是贡献良好的环境。‎ 所以,不要让灰尘掩住了名著之光!‎ ‎【解析】‎ 对材料做综合解读:‎ 首先,四大名著(传统文化)——儿童阅读。‎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巅峰作品,何其大雅,影响深远,我们理应传承;当然就儿童阅读而言,其负面影响也一定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实四大名著应该是瑕不掩瑜,因此就不应该因噎废食,对之我们应该引导和引导儿童,让他们明白应该有扬弃、扬什么弃什么、如何去扬弃。‎ 其次,四大名著——儿童——阅读。‎ 阅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路径,即便那些“瑕”影响孩子,但成长不能在真空中,唯有在现实中磨练才能真正成长。孩子在这样的阅读中提升辨析能力、是非判断能力,才是真正的儿童阅读。‎ 二、(浙江省2018届高三8月联考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做人要像山;有人说,做人要像水,有人说,做人就要做太阳;有人说,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不好吗?‎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亊,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 ‎【答案】‎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 ‎  这天一直在下雨。春树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喂了饭后,就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向门外望去,看着朦胧的远方发着呆。   春树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这个潦倒的家而出走,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树和父亲住在这破旧的屋子里。春树小时候被开水烫过脸,在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虽然村民们都很淳朴,没有排挤他,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块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读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顾父亲——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父亲身体越来越差。   春树很喜欢看课外书,从课外书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楼大厦,有摩天轮,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亲,他的脸,都让他无法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雨渐渐停了,春树站了起来,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闷,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个果农在采摘水果。那果农见着他,就咧开嘴笑了:“哎呀呀,来得正好。来,揣几个橘子给你爸爸吃。这橘子啊,可销得好了,它可是要运到全国各地的呀,贵着呢!”春树看着一棵棵橘子树,它们的形状并不好看,扎根在又脏又湿的泥土里,却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几天前寄来的信。有几张城市风景的照片,突然发现背后有几行字:“弟弟,大城市虽美,但繁华背后也有无尽落寞。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在家乡有所作为的!”   若干年后,还是这个村庄,那里虽不富裕,但村民仍很淳朴。你只要走进那里惟一的小学,就会看到一群小学生坐在老师周围,满脸笑容地听他讲课。老师瘦瘦的,脸上有疤,但他的声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动听。他在这里教了好多年书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哥哥”,他教的小学生,有的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有的毕业后,又回到了这所小 学。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办小学。他平静地说:“只想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记者想采访他早年经历,他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总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后来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 【解析】‎ 材料要紧扣“做人”二字来写,如替换为 “人生”,或变为“有的人像山”,则不妥当,应降等给分。‎ 三、(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9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诚实的华盛顿》、《爱迪生救妈妈》……说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少人会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这些小学课文堪称经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让人从中学到许多可贵的品质。‎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感人而隽永的小故事,竟然可能是假的!有历史学家查证,华盛顿家里根本没有樱桃树,这个故事出自一位美国书商。爱迪生小时候,阑尾手术还没发明,小爱迪生不可能在妈妈的阑尾手术上展现聪明才智。‎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校长、教师等纷纷吐槽,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造假,遗患无穷;而有人认为“华盛顿是否砍过树”这样的问题并不重要,只要有教育意义,就算“真人假事”,也没什么关系。‎ 对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教育之本,实为先 处于人生启蒙期的小学生,所学习的课文竟有作假之疑!名人被标榜上各感人小故事,以此种编造的故事来教育、启蒙孩子实为不该!故事的真假实则关联到孩子往后人生对诚实的定义,乃为重事!此“真人假事”之法,取不得。教育之本,应实为先。‎ 诚然,编造的故事确能在一段时间内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一面,让学生们能感知到智慧、爱心在名人身上所折射的光芒,并想向他们学习。而若某天,他们得知所推崇的名人好事全为捏造,我想这种信任轰然倒下之感必会给孩子往后的“真实”的定义造成影响。教科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所承载的还有孩子人生观塑造之责。如此严肃之物来不得半点戏弄,“真人假事”必须严格查证。教育之本,实为先!‎ 育人之基,在于诚。梁公梁启超先生给孩子写家信时曾写到:“切要说实话、作实事,不得苟也。”梁公兢兢业业的一生始终以“诚实、真实”为宗旨,并以此来要求孩子。而如今,孩子接受的知识竟有编造之疑。无论此名人被编造的故事多么令人鼓舞或感化人心,此都如浮光泡影,稍纵即逝,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对真善美的定义。此种“真人假事”切不可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启蒙期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应都为考证过、有真正意义的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育人之基、教育之本,皆应以“实”为先!‎ 连蒙带骗式教育,往往害大于利。有人以为“真人假事”并不重要,只要有教育意义就行。而愚以为此种教育意义是非常短见、非常脆弱的。它只能给孩子一时的教悟,而当此种教育中假的一面被推倒以后,带给孩子的不就只有编造、作假等反面教材吗?如此为何不给孩子教以真实之事,以其真来教化孩子,不是更好之事吗?教育于人不应只是一时之须又或仅为一时之见,教育应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沉淀、给人以春风的。“真人假事”此种无前景、不经推敲的课本应杜绝于学生课本之外,坚持以实为育人之本。‎ 必须字句切实,教育才有意义。《爱迪生救妈妈》此种“真人假事”实则对孩子对真善美的领悟是无多大益处,若至此小故事仅为编造更是对幼小价值观念的反面影响。“真人假事”的编者或许初衷是借名人效应来更好地教化孩子,但他忘了教育孩子知识之前,教会孩子“真诚、真实”地做人更为重要。无考证的编造课本于孩子的教育是无意义的。教材与童话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切误把编造之事所带教材,必须做到教育之本,实为先才是对孩子有益之策。‎ 师者,除传其道解其惑之余,更应以求真、求实之态授于学生,让学生在求实之中学以真理。教育之本,应实为先。‎ ‎【解析】‎ 参考立意角度:(1)教材课文有关名人轶事的内容往往含有虚构成分,这种文学虚构,仍是教人求真尚美的,其教育价值应予以肯定,不必过于苛责;(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语言教材名人故事类课文应该秉持真实的原则,虚构固可认同,但虚构不可蜕变为随意编造;(3)“尽信书同,不如无书”,历史学家的查证,校长、教师的质疑,都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值得赞赏,教材编写者应虚心接受批评,修订、改编好教材选文,力求真实可信,以便更好地育人;(4)教材课文中存在与事实不符等瑕疵,教师完全可以将其感同身受教学资源,以激发、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的精神,在去伪存真中更好的接受经典的熏陶;等等。‎ 四、(河北省定州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束缚”,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 突围 这年头,在很多人眼里,专家成了“砖家”,即专门忽悠人的家伙;而教授则成了“叫兽”如今,知识分子频频“中枪”,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知识分子露脸太多,走明星路线,是他们“中枪”的“物质基础”;知识分子内心浮躁,离学术之城越来越远,是其“内在原因”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 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前贤有孔孟老庄,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许多文人学者沉醉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清高自守正是这份清高自 守,使他们可立于尘世而不被遮蔽耳目,从而保持自我,坚守操行,从而思索宇宙,探求本心。‎ 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呼吸到围墙外的新鲜空气,历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性论”争鸣等,终于一次次地打通了那堵围墙,突围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突围是值得肯定的,是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冲破了种种旧思想的桎梏,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中国学术开拓了新天地。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 然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却逐渐蜕变成一个个职业明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易中天、阎崇年、于丹、钱文忠频频露脸,戏说历史,娱乐大众。不少专家学者的文凭来自“克莱登大学”,故宫锦旗“‘撼’卫”不住学术的脸面……丢掉了知识分子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 鉴于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 是的,我同意大学就应当是永远的“象牙塔”,无形的围墙将它与世俗隔离,使它不被名利之风吹及如此,便会少些无聊的争斗、论文抄袭、文凭造假之类的下作。‎ 是的,我同意学术界应当是一方净土,研究是基于自己的专业追求,是为学术而做学术,是陈省身的“数学好玩”,是远离名缰利锁。‎ 是的,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份清高。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不垂涎世人汲汲的名利;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以一颗沉静的、对科学几乎虔诚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我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重回“象牙塔”,再开学术之花——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 ‎【解析】‎ 这个作文题目是个比喻性的文题。 围城在这里不是实指,而是一个比喻,它所指代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是阻碍人前行的事物,如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人生的束缚,也可以是舒适的生活、优越的环境,甚至父母的关爱、亲友的帮助等等。‎ 突围的意义有:对陈旧僵化意识的剔除,只有这样创新意识才有生存的土壤;对人生繁冗的束缚的挣脱,只有这样人生才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更加自信; 突围 是自我独立成长的开始,只有这样我才能变得坚强自信; 突围是自我精神上的奋起,只有这样,我的生活才能变得更有价值。选取恰当的突围角度,把它的意义表述出来,就会成为一篇合格的好文章。‎ 五、(吉林省梅河口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痛饮生活的满杯 向前看,向后看,向左走,向右走……生活中我们总在选择着某个方向,我们想向着一个选定的方向走得坦然,走得畅快,那么,哪个方向的终点才属于成功呢?‎ 哲人说:“向后看才懂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可哲人是哲人,我却更想环顾四周,看车水马龙看四季变换,看人来人往看云起云落。是的,我只想拥抱我此刻的生活,痛饮这生活的满杯。‎ 也曾怀念以前的生活,向后看着从前走过的那条似平坦似艰难似快活似痛苦的路,那布满了我脚印与汗水的路。我看见了我的出生,看见了我啼哭,看见我第一次踉踉跄跄的走路,看见我第一次背上红书包,看见我第一次离开家,看见我为了生活与学习苦恼或开怀,看见我与家人朋友一路相伴的点点滴滴……‎ 向后看,仿佛饮一口浓茶,一口之间品尝尽百种滋味千种心情万种感慨。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还以为这一刻已将生活的种种看清看懂,以为是尽更世事、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却不知回头一看,依旧是不见尽头的漫漫长路。‎ ‎“风前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后面还是道路。”每当向前看我的生活时,就总能想起这句诗。我总是展望,展望后却总也舒展不开那皱缩在一块儿的心情。因为路一直都在,所以脚步不能停,梦想不能灭。因为向前看,我要告诉自己告诫自己的太多太多:我会拥有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我会经历无数回的坎坷与磨砺,我必须从每一刻每一秒开始坚定信念,不能放弃……可是,我脚下的道路呢?我是否应该让他开满了鲜花,好让我回首时依然感受到芬芳?‎ ‎“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海子虽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却保持着生命的清醒,在浪漫中努力抱紧当下的生活。我们就该活在当下,趁着不小也不老,青春正当年少,干一杯生活的烈酒,且歌且行,用某种豪迈某种激情某种不言而喻的气度痛饮生活的满杯!‎ 前,后,左,右,哪边都蕴藏着生活真实的气息,或芬芳,或苦涩,却永远让你无法忽视掉它的任何细节。可我们要学着心疼我们宝贵的一闪而逝的生活,过好每个六十秒,六十分钟,六十小时,直至你拥有持续灿烂的六十年。‎ 那时,向后看,你读懂了生活的美;向前看,你生活的更加坦然无畏。‎ ‎【解析】‎ 首先,宜将哲人说过的这句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思考,不宜肢解成两个独立的句子。也就是说,应该将“向后看”与“向前看”联系起来立意构思,而不应该仅谈其中一面,舍弃另外一面。命题者设计的启导语是:“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明确提示考生,哲人所说的“这句话”是一句话,是一个由两个条件复句组成的并列复句,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感想”应该建立在“这句话”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是“这句话”中的某个分句。据此,命题者制订的评分标准中规定:“仅谈一点,视为‘基本符合题意’。”我想,这样评判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必须正确把握哲人说过的这句话的重心,不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哲人这句话有四个关键词:“向后看”“懂得生活”“向前看”“生活”。哪是重心所在?要作具体分析。原句的两个分句中,都用了关联词“才(能)”,说明句中两个关键词构成的是 条件关系,句意强调的是“向后看”“向前看”的重要性和效用。审题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立意时必须准确地把握住“向后看”“向前看”这个重心。如果重心把握失误,大谈“生活”的哲学或“懂得生活”的方法途径,不单将语言理解能力薄弱之弊暴露无遗,而且大有被判为“偏离题意”的危险。‎ 第三,应该落实“感想”二字,对“这句话”有个人的感悟与理解,而不应该停留在原句上,仅对“这句话”作简单印证唯唯应和。写作本文,如果仅仅是各举大量实例印证哲人说法,显然是不够的;考生必须根据“这句话”,形成“我”的某个认识或某些认识,这样才能切合“你有何感想”的题意。考生应该不满足于哲人的观点,而应该尽可能地“登高处看”或“往深处掘”,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或阐析“向后看”“向后看”的辩证关系,或说明“向后看”“向后看”的前提条件,或指出“向后看”“向后看”都必须立足现实服务生活,或论述“向后看”“向后看”都应该由我主宰为我所需利我进步……总之,不能仅仅作哲人的“应声虫”,而应该有“感想”有主见有拓展。要做到这些,自然有难度;但不这样做,却属不切题。写作本题,做到“符合题意”不太难,要做到“切合题意”,非得落实“感想”二字、写出独到体会不可。‎ 六、(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中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十八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同学们依次踏上红毯,由家长给他们戴上“成人帽”,同学们向父母恭行“拜谢礼”。然后父母和孩子携手步入“成人门”,踏上“成才路”,面对一只巨型蜡烛,许下愿望,并在《感恩的心》的动人旋律中,家长和学生互换书信。接着,几个身穿汉服的男女学生走上舞台,献上诗朗诵《青春的十八岁》。最后全体学生起立,庄严宣誓。‎ 对于诸如此类的仪式有人大加赞赏,有人则不以为然。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仪式,怎么看待?‎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现代化的仪式感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仪式感也越来越被人重视,我们应该赞赏这种仪式感,它说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它给人以力量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十八岁成人礼同学们走过红毯,戴上“成人帽”等一系列活动启示着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我们要勤奋刻苦,为爸爸妈妈分忧,在这种仪式上我们的正能量喷涌而出,它是丰富我们精神的力量,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 在当下社会,仪式很多,感动中国颁奖仪式彰显了社会的真善美,每一个杰出人物都促进我们心灵的升华,仪式感不能不以为然,还要认真对待。弘扬社会正义,继承传统美德,仪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活动,一次经历,而是一次次心灵上的感动与成长。 ‎ 为什么我们在升国旗时庄严肃立,脱帽敬礼呢?因为这就是仪式感,国旗不仅仅是一个标志,而是用中华民族人民的鲜血筑成的,我们需要尊敬它。仪式感不仅仅存在于大型活动中,一次小小的班会课,一次小小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用心体会,就会感觉到仪式感的存在。 ‎ 没有仪式,何来表扬?没有表扬,又怎么传播正能量?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我们被深深震撼与感动,仪式感会鼓舞人的力量,会激励中华人民前进的步伐。 ‎ 我们要经历的仪式很多,成人礼只是其中之一,在高考冲刺中,我们每天都要在心中宣誓,今天的一天不能有一丁点儿浪费,今天苦了,明天就会甜了,仪式感陪伴我们每一天,工作的人需要加油鼓劲,学习的人需要奋力拼搏,在大的公司里年底会举办年会的仪式,这不就是鼓励员工来年更加努力工作和对上一年的总结吗?仪式感存在于生活中的小事中。 ‎ 仪式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举办活动,更要领会仪式中给人们带来的无线动力,重点在于过程,仔细品味其中的美妙,仪式会使我们的生活绚烂多彩,充满正能量,减轻成活压力。‎ ‎【解析】‎ 时下作文新概念“任务驱动”引领了高考作文新潮流,此作文题目亦有体现,“对于诸如此类的仪式……你……类似的仪式,怎么看待?”明显是有一个任务指令:你怎么看待此类仪式?有些同学忽略此指令,而大谈“成人”“成人礼”,如果立意重心在“成人”上,就会大大削弱对“仪式”的探讨与深入思考,甚至还可能被迫否定“成人礼”进 而否定“仪式”,将自己置于不能辩证思考的窘境。如果立意重心在“成人礼”上,就会将文章拘泥于狭小的思辨空间,文章格局不能打开。‎ 这提示考生,如果作文题目中有指令性词句,必须做到心中明了“指令”是什么,才可能针对性地完成立意、构思、行文,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这里所说的指令性词句,即对考生发出指向、命令的词句,如2015年全国Ⅰ卷“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立意已定,如何行文呢?这涉及到全篇构思,构思全文好比排兵布阵,心思要巧。文章开头应简要分析材料,我们提倡单刀直入、干净利索,要针对指令和中心立意做出明确判断,宜用判断句和反问句式。‎ 开头之后要深入剖析,我们通常称之为“挖根源”,剖析角度的切入要巧,首先要问一个为什么,此处要避免用力太实而成蛮力,如有的同学针对“保持生活的仪式感”直接发问,“为什么要保持生活的仪式感?”因为……这样就直接谈到“仪式感”的好处、作用,后续再谈时就不太容易有层次感。这时可以宕开一笔,问一个“什么是仪式?”对其概念进行深入、明晰地界定,如“仪式”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让平常变得特别,它是抽象的精神内涵的外在呈现,举行仪式时,灵魂在场,这样自然过渡到对“为什么要举行仪式”、仪式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影响的探讨。‎ 开头至结尾,处处巧思,排兵布阵,而又紧紧围绕中心立意,文章旨意明澈清晰,这样的考场作文就颇为可喜。从阅卷结果来看,凡是结构有巧意、旨意明晰的文章皆为高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