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匀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的。相应地,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9: 16的竖屏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大量网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速反应。在剧集播出不到21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篮》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敏锐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众群。优酷在2017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选择出来的。‎ ‎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 ‎ 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传统文艺还是网络文艺,其形式的发展、接受都会影响所适配的媒介形式。‎ B.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而是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C.出于对受众的关注,网络小说会控制章节、段落字数,设置大量悬念以加快进展。‎ D.数据分析能抓住观众的“看点”,有助于对创作进行调整,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尽可能大的观众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述了互联网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并指出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面临的课题。‎ B.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用户思维的介入和传播方式的改变。‎ 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能适应手机竖屏显示。‎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反馈。‎ B.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结果参与创作。‎ C.依据弹幕和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网络文艺创作者们就可以提供更好版本的作品,‎ 选出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演员。‎ D.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受众审阅、评价文艺作品的反馈时间缩短,并且可以参与文艺创作,能够对一部作品的走向产生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 ‎,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如何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未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节,浏览量累计达到了9.94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名学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2020年1-2月“云学习”情况统计 ‎ (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 材料四:‎ 在线教育要稳健发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盲点是定位不清晰,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具体体现:一、市场上大部分在线课堂以补习知识为主旨,以刷题为评价手段,通过过度训练、超纲挖掘、提前授课等策略,实现“提分”‎ 目标。二、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课程资源与学生的互动为主线,但我国没有统一建立中小学教学专业资源库,缺少体系完备且具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没有专业、适需的资源支撑,技术再翻新也是空壳,学生们没有兴趣点击,即使强制也粘不住。这已成为在线教育不能给师生赋能的关健所在。这些都与21世纪教育理念和框架不符,影响着青少年高阶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所以我国在线教育需要颠覆性重建。具体做法:一、建立与全球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二、搭建与区域发展基础及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供给服务体系;三、构建教育与企业多元共建实施体制及在线教育准入机制、评级机制等。总之,要通过政策的、资本的、技术的、研究的等多措并举,加快全国在线教育整体能力有序进化。‎ ‎ (摘编自吕文清《疫情催生在线教育2.0变革》)‎ ‎4.下列对“云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云教誉,基于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供教育方、受教育方等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 B.“云教育,在我国己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让我们对未来教育产生了许多绚丽的想象。‎ C.据统计,自2月17日至3月24日,已经有近2亿人次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 D.春节后我国教育学习APP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春节增加7.5分钟,教育学习人群活跃时段的占比较平日增加一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所搭建的平台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实现育人任务,但是不管在什么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 B.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是我国在线教育的一次破冰之旅,但在线教育在定位、资源、产品等方面的不足阻碍自身发展。‎ C.建立与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提供体系完备且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在线教育能够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 D.综合以上材料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们须多措并举,加快在线教育整体能力的有序进化。‎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云教育”的发展趋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头像 ‎ 林斤澜 ‎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这天傍晚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鼓鼓的,装着刚得的奖品。这个奖才设三年,老麦年年都得上了。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 ‎:一个十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撅子,背一把二胡。评选时大家觉着革命传统教育观太需要了,理当上选。最后一讨论,军事题材的就这一张,一下子名列前茅……‎ ‎ 礼堂门口还很拥挤,老麦骑上车,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一路美滋滋地回味着,不知不觉就拐到了老同学梅大厦所在的马驹胡同。这位姓梅的,是老麦学生时代的好哥们,学的是雕塑,虽然是同行,却有三年没有见面了。老麦是忙于三来:来信,来访,来约稿;梅大厦是到处不露面,连逢年过节串个门吃顿饭都不作兴了,三年来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字……‎ ‎“梅大厦,在吗?”‎ ‎“吃饭没有?正好,给你下挂面。”三年不见,劈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老麦走进屋,扫了梅大厦一眼,梅大厦一身劳动布工作服,往哪一拍,都少不了粉尘飞扬。花白的乱蓬蓬的头发,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驼点儿腰。只有当他伸出两只手来,那是皮肤紧绷,月几肉鼓胀,伸缩灵活的年轻的手啊。‎ 趁这年轻的手专,V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书架上摆的全是陶瓷,有飞禽走兽,也有散花天女、扶锄老农、白衣战士。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货架上摆的是石雕,。有汉白玉的头像,大理石的热带鱼、北极熊,最多的是绿色、紫色、杂色斑驳的玉石,有的像牛,有的像鹰,有的连行家也一下子看不出来像什么。‎ 这些东西老麦多半没有见过,是这三年的作品吧,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那临时随手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人物,有的还是半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老麦行家的、安闲的、挑别的眼光不安起来了。这些木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不是从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泥瓦匠般的老同学,有探索,有创造……‎ ‎ 老麦的眼睛就在架子上来回溜着,忽然看见书架顶板上,不像是摆,倒像是撂着一个女兵,辫撅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落了不薄的尘土了……‎ ‎ “那是三年前的东西了,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挂面已熟,梅大厦指着“女兵”高声说。‎ ‎ 老麦心里“咭味”往下一沉。‎ ‎ 挂面吃完,梅大厦走到货架前,指点着那一排排玉石,他皮肤紧绷、肌肉鼓胀的年轻的手,落在一块黑紫黑紫的玉石上,那是一只鹰,振翅飞翔前的一刹那,合着翅膀伏着身子的鹰。‎ ‎ “这是去年做的。多好看的颜色,多漂亮的材料,你看这一块淡紫,这两根线条,多简单哪,写意画哪,多经看哪。‎ ‎ 梅大厦年轻的手,不住地扫时莫着他的鹰。从无数店孔良的毛孔里,发射着疼爱的电子,石头的鹰暖和了,生动了……年轻的手倏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 漂亮吧?再也找不着这样的材料,就是再有这样的材料,我也做不出来第二个了。”那手灵活地迅速地摸摸侧面,摸摸正面。‎ ‎ 老麦不觉叹道:“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 ‎ “管它那个做什么。”梅大厦两手一拍两腿,劳动布的工作服冒烟一般飞起粉尘。他也有要一飞的意思,“现在是我工作最好的时候,因为最自由。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 ‎ 梅大厦的花白头发,有的倒立,有的披散在额角,那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光芒。老麦暗想:这样的光芒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 梅大厦年轻的手往那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扫过去,好像将领指点他的士兵,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这是一块黄杨树顶,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型长脸。老麦立刻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脸的三分之一。弯弯的眉毛,从眉毛到眼睛,‘竞有一个鼻子的长度。眼睛是半闭的,这以下是写实的端正的鼻子、写实的紧闭的嘴唇。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索盘旋不开。哦,这个少妇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追求现代表现之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老麦这样想着的时候,感觉到有一道目光,盯在他的脑后。那是那个头像的长长的眼皮下边,那半闭的眼睛里射出来的。他感叹:“三年不见,你的进展矛和决呀!’,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晴里,射出了光亮,和头像的目光仿佛。“就是要做,赶紧做,现在是我一生最好的时候。”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扯。‎ ‎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想组织一个像样的展览会……‎ ‎ 老麦骑上车,因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没有人也没有车,他把铃档打得山响。‎ ‎ (选自《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梅大厦蜗居破院,头发花白蓬乱,“细眼睛挂红丝’,”一身劳动布工作服”,过 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表明他安于清贫,专注工作的品质。‎ B.小说多次提到梅大厦那双“年轻的手”,这与他衰老的外表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特征,又让人感受到他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C.小说以“头像”为题,意在通过那尊木雕头像讽刺老麦在艺术上的不思进取,也表现了梅大厦在追求现代表现方法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D.小说叙述了两位老同学相见的故事,极为平常的场景和细节,却尺水兴波,小空间 容纳大世界,展示了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8.小说在情节发展中两次出现“女兵”作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老麦和梅大厦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瑀,在高宗时为监察御史,以笃行直道著闻。瑀没,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熹病革,以深衣①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讣闻,干持心丧三年。时韩侂胄方谋用兵,吴猎帅湖北,将赴镇,访以兵事。千曰:“闻议者谓今天下欲为大举深入之谋,果尔草草,必败。”猎雅敬干名德,辟为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事有未当,干必输忠款力争。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淮西帅司檄干鞫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干释囚桎梏饮食之,委曲审问无所得。一夜,梦井中有人,明日呼囚话之曰:“汝杀人,投之于井,我悉知之矣,胡得欺我。”囚遂惊服,果于废井得尸。知汉阳军,重痒序,先教养。值岁饥,籴客米、发常平以振。制置司下令,欲移本军之粟而禁其余,千报以乞候干罢然后施行。荒政具举。旁郡饥民辐凑,惠抚均一,春暖愿归者给之粮,不愿者结庐居之,民大感悦。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是岁大旱,干祈辄雨。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逾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后数年没,特赠朝奉郎,谧文肃。‎ ‎ (节选自《宋史·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B.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C.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D.寻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丧”,古时一种丧礼,是指老师去世,弟子守丧,身无丧服而心存哀悼。‎ B.“库序”,古代地方学校名称,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太学则是中国古代设在京城 的全国最高学府,‎ C一常平”,指常平仓,古代政府为了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 仓。‎ D.“辐凑”,也作“辐揍”,文中代指车辆。“辐”指车轮的辐条,“凑”指车轮辐条聚集到中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干师承贤哲,备受倚重。黄干师从儒学大家朱熹,朱熹不但指点他入仕为官,更 在病重时将自己平日所穿深衣和撰写的书稿交付于他,对他寄予殷切期望。‎ B.黄干眼光独到,见识高远。韩倪胃谋划大举深入兴兵北伐,黄干却认为草率出兵,‎ 北伐必将失败,这一见解也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看法不谋而合。‎ C.黄干为政有方,政绩显著。黄干极力劝勉百姓卖粮、捕捉蝗虫以对抗临川早灾;他 主持修筑的安庆城历经战乱和洪水都安然无恙。‎ D.黄干体恤百姓,受民爱戴。汉阳闹灾荒,黄干多种荒政并举,坚持调用本军粮米,‎ 禁止买入外地粮米,对奔赴汉阳的外地灾民也予以恩惠,百姓都非常感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淮西帅司檄干鞠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干释囚梗桔饮食之,委曲审问无所得。‎ ‎(2)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 咏笼莺 ‎ 纳兰性德 ‎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 有心惊晓梦,无计咐春风。‎ ‎ 漫逐梁间燕,谁菜井上桐。‎ ‎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衣客”点明莺来自远方寄人篱下的境遇;“栖栖”形容笼莺栖栖逞逞焦躁不安的情态。‎ B.颇联写黄莺的啼叫美妙动听,唤来缠绵撩人的春意,却把春梦给故意搅散了,“有心”表现了它勇于斗争的力量。‎ C.颈联写燕子飞于梁间、莺鸟在梧桐上筑巢,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莺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D.“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 ‎15.尾联的“恨”字汇集了万语千言,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 , ”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星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明镜,既贴切又形象。‎ ‎(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 ”,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 ”,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 。绘制于这些古建筑之上的彩画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识。中国古建筑彩画分为官式彩画与地方彩画,它们各具特色,既是中国建筑文化 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修缮保护仍沿用传统的人工修复方式,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彩少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少,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已 。近年来,专家们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数字存档,这既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又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的 。运用数字技术完整记录、整理、修复、存储古建筑彩画遗存信息,( ),搭建新的学习平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树一帜 多样性 刻不容缓 案例 B.自成一家 普遍性 事不宜迟 案例 C.自成一家 多样性 刻不容缓 个例 D.独树一帜 普遍性 事不宜迟 个例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 B.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 C.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占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一亡。‎ D.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一亡。‎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 B.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 C.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 D.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 说来有趣,21世纪最时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现代医学,与中国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传统中医 ① 。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据此积累下来千百万人的“医疗大数据”,再通过医生的大脑来存储、“加工”,进而开出药方;而今天的智能医疗,则是给医生加上了一个“超强大脑”,它能海量存储、超速计算、深度学习,给人类增添摆脱病魔的能力。尽管争议与困难重重, ②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成大势所趋。有学者这样描述,未来的医学影像中。。好比飞机驾驶舱,是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体; ③ ,需要做的是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21.下图是某市一社区针一对出现发热状况的患者而做的就诊流程图,请据此拟写一则广播稿。要求信息完整,表达简洁、流畅。(5分)‎ 各位居民:‎ 大家好!‎ ‎ ‎ ‎ ‎ ‎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积极配合,谢谢大家!‎ 四、写作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 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群众不必人人都有。‎ ‎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文体特征明晰:不要套作和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A项,主客颠倒,原文是“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B项,“不是”错,原文是“不只是”; 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 ‎2.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高。)‎ ‎3.C(曲解文意,原文还有“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的选择演员条件。)‎ ‎4.C(曲解文意,选项中“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错误,原文表述为“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5.A(说法绝对,选项中“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错误,原文表述没有“不管在什么时代”之意。)‎ ‎6.(1)线上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将使“云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助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与举措将促进“云教育”继续发展。(3)随着内容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云教育”整体能力得到有序进化。(每点2分,共6分)‎ ‎7.C(“讽刺老麦在艺术上的不思进取”表述不当。)‎ ‎8.(1)有利于凸显人物形象。老麦因为作品获奖而高兴,而梅大厦却不满旧作,对艺术精益求精,两相对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2)有利于深化主题。相同题材的作品,人物对待它们的态度不同,彰显了不为流俗所动,坚守艺术信念的主题。(3)使情节有波澜,为下文写梅大厦的头像作品作铺垫。(每点2分,满分6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示例一:梅大厦是小说的主人公。(1)故事讲述老麦去看望梅大厦,重新认识梅大厦,情节围绕梅大厦展开;(2)老麦在小说中和梅大厦形成对比,衬托梅大厦的艺术操守,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3)小说中大量的笔墨是在直接描写梅大厦,展现了梅大厦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品格;(4)塑造梅大厦焕发艺术青春,坚守艺术信仰的形象,主题意蕴更具有社会时代价值。(每点2分,满分6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老麦是小说的主人公。(1)小说叙述了老麦获奖后去看望老同学,以他的心态变化构成故事的主体,他的言行贯穿始终;(2)梅大厦的形象通过老麦引出,没有老麦就没有梅大厦,梅大厦起到了衬托老麦的作用;(3)老麦从梅大厦身上反观自身,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反思性的主题意蕴使小说更具有冲击力。(每点2分,满分6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 ‎11.D(“文中代指车辆”错误,文中指其他郡县的灾民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到他的郡县。)‎ ‎12.D(“调用本军粮米,禁止买入外地粮米”是制置司的命令,不是黄干的举措。)‎ ‎13.(1)淮西帅司发公文征召黄干审讯和州案件,这案件过去因为有疑问而没有判决,黄干除去囚犯的刑具而给他饮食,详细审问也没有收获。(“檄”“狱”“释”各1分,大意2分。)‎ ‎(2)百姓都感激他,相互称道他说:“不被敌寇摧残,不被洪水淹没,使你活下来的是黄父母官啊。”(“德”“滔”“生”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干字直卿,是福州闽县人。父亲黄瑀,在高宗的时候担任监察御史,以行为诚实、正直守道而闻名。黄瑀死后,黄干去拜见清江县刘清之,刘清之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现时的学问并不适合于你。”因此,令他去朱熹门下学习。宋宁宗即位之际,朱熹命黄干奉表上奏,补任将仕郎。朱熹病重之际,把日常所穿的家居便服及所写的书授给黄干,写信和他诀别说:“我的学术思想就托付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听到讣告,黄干在心中悼念老师三年。当时韩侂胄刚打算用兵北伐,吴猎被召令赴荆湖北路任将帅,将要赴任之前,以兵事询问黄干。黄干说:“听到人们议论说,现在天下想实施大举深入北伐的打算,果然这样草率的话,一定失败。”吴猎向来很敬重黄干的名义德行,征召他担任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事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心怀忠心,极力争辩。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征召他担任临川县令,当年天旱,他劝卖粮捕蝗极其用力。改任新淦知县,官吏百姓都知道他在临川的政绩,都高兴,不出令而政教行。淮西帅司征召黄干审讯和州案件,案件因先前存疑而没有判决,黄干除去了囚犯的刑具而给他饮食,详细地审问,没有所得。一天晚上,梦见井中有人,第二天召捕囚犯审讯他说:“你杀了人,投在井中,我都知道了,你不要来欺骗我。”囚犯于是惊服,果然在废井底中寻到了尸体。黄干不久担任汉阳军知军,重视学校教育,以教养为先。正值那年歉收,买进外地的粮米,开常平仓以赈济。制置司下令,想调拨本军的粟米而禁止他们买入外地的粮食,黄干回答说请等自己被罢职后再这样施行。应对灾荒采取的各种措施都得到施行。其他附近州县的饥民都集中到汉阳军来,他同样优抚照顾,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愿意回归的人送给他粮食,不愿意回去的人可做茅屋居住下来,民众因此感到很高兴。不久,黄干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而沿边地区多有敌兵入侵之警报。安庆离光山县不远,民众的情绪因此震惊、恐惧。于是请求朝廷,修筑安庆城池以备战守,没有等到回答,即日动工兴建。城池完工的时候,恰逢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断。这一年天大旱,黄干祈祷立刻下雨,雨就下下来了。过了二年,金人攻破黄州沙窝各个关隘,淮东、淮西都因此震惊,唯独安庆凭依城墙之险如故,泰然自若。接着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雨,巨大的洪暴席卷而来,城邑屹然无忧。百姓都很感激他,相互称道他说:“没有被金寇残暴掳掠,没有被洪水淹没,挽救了我们生命的人是黄父母官。”后来过了几年去世,朝廷特地赠赐他为朝奉郎,赐谥“文肃”。‎ ‎14.B (黄莺的叫声是喜是恼随人而异,本诗作者托物抒情,“有心”“无计”是说黄莺非但不能唤来春意,连春梦也给故意搅散了。)‎ ‎15.(1)前四句虽未着“笼”字,却紧扣“雕笼”这个典型环境,从外貌、动作、声音等方面描绘了黄莺在笼中的不得自主、备受束缚,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2)尾联点出“雕笼”,将矛盾推向顶峰,表达了黄莺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3)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笼莺抒发自己追求自然、渴望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每点2分,共6分)‎ ‎16.(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3)低眉信手续续弹 轻拢慢捻抹复挑 ‎17.A 18.D 19.C ‎20.①竟有不小的相似之处②但没人能够否认③未来医生则相当于飞行员(每点2分,意对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2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果您出现了干咳、乏力、发热症状,请佩戴外科口罩到附近妇幼保健机构以外的公立医院就诊,配合医院预检分诊台工作人员完善个人信息,在完成疾病初检后,如果您没有流行病学史,则在该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如果有流行病学史,您将由接诊医院安排专用车辆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治疗。(信息完整3分,表达简洁、流畅2分,意思对即可)‎ ‎22.参考立意:(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能预见危机的人,才能行稳致远。(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个人或者国家都应常怀忧患之思。(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复兴中华,我辈争先。(考生若不联系社会现实,赋分降一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