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暴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惨淡情形,这强烈的反差怎么不让商家黯然神伤呢?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字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着读者,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C.乐观的人注意到的是生活中的美好,并尽情享受;悲观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中的灰色,因此他们常常泱泱不乐。 D.用词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会把文章的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废解甚至误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B项,“水乳交溶”改为“水乳交融”; C项,“泱泱不乐”改为“怏怏不乐”; D项,“废解”改为“费解”。 故选A。 【点睛】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以梅艳芳为原形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窜改 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A项,安之若素: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跟平常一样。使用正确。 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这里用来形容大学生显然不合适。 C项,原形:指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原型:指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显然此处应用原型。 D项,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含贬义。窜改:指改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此处为历史,且文含贬义,故用篡改。 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后,最接近原意的一项是 A.这次夺冠可能性很大的省足球队甚负众望(深孚众望),兵败于家门,实在是令人嗟叹不已。 B.向社会公开招干的启事一登出,报名者便纷至沓来(接踵而至),报名处热闹非凡。 C.秋雨初霁,阳光和煦,公园里游人如织,人们个个喜笑颜开(喜出望外)。 D.我们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同爱国的民主人士肝胆相照(同舟共济),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项,甚负众望:指辜负了群众的期望。深孚众望:指很使群众信服。二者意思相反。 B项,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意思相近。 C 项,喜笑颜开:强调的是满面笑容。喜出望外:强调的是出乎意料。虽然都表示高兴但是侧重点不一样。 D项,肝胆相照:强调对人忠诚。同舟共济:强调齐心协力。侧重点不一样。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撤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我们切不可马马虎虎,随意而为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B项,九牛一毛:这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渺小、轻微,或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修饰“大量无线发射台”,不合语境。 C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D项,终身大事:指关系一辈子的事情,一般多指婚姻。如父母担心女儿的终身大事。 故选B。 【点睛】成语辨析题的设错角度: 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 三.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四、语义重复。成语的意义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五.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六. 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政府简政放权以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出租车管理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其控烟力度很大,此条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地方性法规。 D.这一商业地产项目的负责人表示,此次基准地价平均水平约为同区域公开出让地块成交价格的75%左右,市场成交价格与基准地价差异明显。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可以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出主干,检验主干是否有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语病。还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不仅”改为“不是”;C项“目前”后缺少介词“与”;D项成分赘余,可把“约”或“左右”去掉。故选A。 【点睛】辨析病句,可以依靠语感,从语感上察觉出语病。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读起来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从地方“车改”中冒出来的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则是体制性的。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利益会被触动,困难也会更多。 B.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C.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已经结束了的四次国庆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D.矿难发生后,大批子弟兵在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救援现场,第一时间对获救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进行心理治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没有语病;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C项,动宾搭配不当,将“结果”改为“效果”,或将“收到”改为“达到”;D项,中途易辙,应将“在”提到“大批子弟兵”前面。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 B.目前,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出《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 C.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D.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 【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出”去掉“在”。C项,“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句式杂糅,把“发射了”改为“发射的”。D项,“七月与安生尽管”语序不当,“七月与安生”应放在关联词“尽管”之后。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8.在划线处补上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为合适的选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分析横线前后的内容,确定前后句的主语以及句子的句式,最后根据这些进行选择。本题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描写性的句子,要求选择的是语段第一句,从后面“坟地”“残碑”“枯水”等景象可知,这里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 A项,“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中“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与语段情境不合; D项,“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中“透明”格调清新,也与语段的凄凉沉重不谐,故A、D项要排除; 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故排除C项。 只有B项,“冷” “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为正确答案。 故选B。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 , 。 , 。 , ,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①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 ②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 ③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规范 ④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仁”是一种道德规范 ⑤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⑥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 A.④⑥⑤②①③ B.②④⑥③①⑤ C.④⑤②①⑥③ D.②⑤④⑥③①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用句式。考生仔细分析后可知,④与⑥是前后递进关系,故④应放到⑥句之前;③与①是前后因果关系,故应将③句放①句之前:②与⑤是前后条件关系,故②句应放到⑤句之前。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三种:①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②排列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③承接题,只给定上文(句),要考生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下文(句)。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掌握“句式知识”“命题规律”“解题方法”等;平时多读些名家作品或时文中的精美语段,增强语感;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等;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要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 10.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①挽伯母 ②挽母 ③挽岳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D.①挽岳母 ②挽母 ③挽伯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明确儿子、女婿、侄子对死者称呼的不同,最后做出选择。本题中,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情怜犹子”中“犹”意为“好像”“犹如”,这说明不是亲生子女,应为侄子所赠;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春雨萱花”称母亲,人们常用“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康,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喻父亲,“萱草”为忘忧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亲,可见这应是儿子所赠;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东床袒腹”“乘龙”都是说女婿,可见这应是女婿所赠。故选B项。 11.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 B.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 C.信末的祝福语,可用“雅训永存”“福禄双全”。 D.署名下的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答案】C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结合语言使用的环境、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求在表达时注意用语文明,还要根据表达的场合、对象的身份、表达内容的需要、表达的目的等恰当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解答此类题目,要积累一定的文明用语,掌握词语的表达特色,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C项,“雅训永存”,“雅训”,雅正的教训;“永存”,长存不灭。常用在挽联中,而题干中所给的语言环境是“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故不合语境,错误。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12.下面一幅题为《目标》的漫画,其寓意与格言不吻合的一项是 A.翱翔始于学步,登高起于足下 B.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足下始 C.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D.一步登天终成空,脚踏实地才是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漫画中一个人踮着脚尖攀爬第一名的领奖台的位置,显然寓意讽刺不切实际,妄图一步登天的人。 A项,“翱翔始于学步,登高起于足下”与漫画中描述的孩子吃力攀登寓意相符。 B项,“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足下始”切合这幅漫画的寓意。 C 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与漫画寓意“讽刺不切实际,妄图一步登天”不符。 D项,“一步登天终成空,脚踏实地才是真”切合漫画的寓意。 故选C。 【点睛】漫画类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看清要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有准确的方位),有标题的要写上标题; 3.客观描述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 4.通过夸张变形处挖掘隐含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 16 天撰写了 450 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蒸蒸日上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答案】13.B 14.D 15.A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分析,选用“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主要写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发展,选用“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结合“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一战成名”分析,选用“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结合“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分析,选用“杞人忧天”。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分析,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摸索”的先后顺序,是先“学习”,后“摸索”。分析选项内容,D项衔接恰当。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原句有两处错误,中途易辙,前面主语为“俄罗斯”,后面主语为“‘张小明’记者”,排除C项、D项。 成分残缺,缺介词,“并”后面应该加上介词“以”,排除B项。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_____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答案】16.B 17.D 18.D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本题可先根据最后一空的前后内容“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______的《桃花源记》”,此处指《桃花源记》收人称赞合适,选“脍炙人口”,排除CD。再根据第三空前后文“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强调“他”办事果断而有魄力的,所以选“大刀阔斧”合适。故选B。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两项主客体颠倒,C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故选D。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题根据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项。故选D。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共5题,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数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 悦平,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魏孝武入关,褒叙勋义,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梁宜丰候萧循拒守积时,后乃送款。武问诸将进止之宜。开府贺兰愿德等以其食尽,欲急攻取之。达曰:“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穷兵极武,仁者不为。且观其士马犹强,城池尚固,攻之纵克,必将彼此俱损。如其困兽犹斗,则成败未可知。况行师之道,以全军为上。”武曰:“公言是也。”乃命将帅各申所见。于是开府杨宽并同达议,武遂受循降。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 ——《周书》卷二七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 济:成,成功 B.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让:辞让 C.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逆:背叛 D.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 藉:凭借,借助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因而抚之 不如因善遇之 B.太祖闻而嘉之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C.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D.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 赵氏求救于齐 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B.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C.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D.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贵建议迎接太祖主持军务,诸将犹豫未决。赫连达却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这是委婉地反对赵贵的建议。 B.太祖见到赫连达后放声痛哭,询问赫连达来这里的原因,赫连达才以实相告,太祖于是领数百名骑兵南赴平凉,率军向高平进发,并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这说明太祖对赫连达还是信任的。 C.赫连达在跟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时,达奚武让开府杨宽等人同赫连达商议,将帅各述己见,达奚武最后接受了萧循的投降。 D.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赫连达说:“羊被送入我的厨房,而用官府仓库的东西去回报,是欺瞒上司。”这体现了赫连达遵奉法度,品性廉洁的特点。 2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 ⑵且观其士马犹强,城池尚固,攻之纵克,必将彼此俱损。如其困兽犹斗,则成败未可知。 【答案】19.C 20.D 21.A 22.D 23.(1)远近的黎民百姓,大多被贼寇管制,现在如果趁便抢掠捆绑他们,怎么能称为讨伐罪人、安慰百姓!不如趁势安抚他们,以表明义军的仁德。 (2)况且我看对方军队还很强大,城池尚且坚固,我们纵然攻打获胜,也必定会两败俱伤。如果逼得对方做困兽之斗,那么胜负都无法预料。 【解析】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C项,句意为:因为赫连达首先迎请元帅,匡复秦、陇,给他进爵为魏昌县伯,封邑有五百户。逆:迎接。 故选C。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项,因:介词,趁机。 B项,而:连词,就。 C项,为:介词,被。 D项,于:介词,被/介词,向。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行台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今天的事情,非此公不可。赵将军的建议是正确的。我请求率领轻骑去报告哀讯,并迎请他前来。” “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中,“事非”不是一个词语,之间断开,排除BC; “达请轻骑告哀”中,“哀”是“告”的内容,之后断开,排除D。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项,“赫连达却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这是委婉地反对赵贵的建议”错误,夏州刺史宇文泰和太祖是同一人,赫连达同意赵贵的意见。 B项,“太祖见到赫连达后放声痛哭”错误,是赫连达见到太祖后痛哭。 C项,“达奚武让开府杨宽等人同赫连达商议”错误,“开府杨宽并同达议”的意思是“开府杨宽等都同意赫连达的提议”。 故选D。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值:遇见,碰上;吊:安慰;因:趁;受制于贼:受……于:表被动,被贼寇管制。(2)士马:军队;固:坚固;克:获胜;如:如果。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是赫连勃勃的后裔。他的曾祖父库多汗,因为避难而改姓杜氏。赫连达性情刚强鲠直,有胆力。他年轻时跟随贺拔岳征战有功,被任命为都将,赐爵长广乡男,又迁任都督。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军中惊扰不安。赵贵建议迎接宇文泰主持军务,诸将犹豫未决。赫连达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行台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今天的事情,非此公不可。赵将军的建议是正确的。我请求率领轻骑去报告哀讯,并迎请他前来。”诸将中有的人想要向南追回贺拔胜。有的人想要向东报告朝廷。赫连达又说:“这些都是远水不救近火,没什么好说的。”赵贵于是把迎接宇文泰的计划定下来,命令赫连达立即赶往夏州。宇文泰见到赫连达痛哭,问他缘故,赫连达将情况如实讲出。宇文泰于是带领数百名骑兵南赴平凉,率军向高平进发,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当时百姓惶惧不安,四散奔逃的人很多。有几个村的百姓,正扶老携幼,驱赶牲畜,想要入山避难。赫连达部下的军士都想抢先劫掠他们。赫连达说:“远近的黎民百姓,大多受制于贼,如今要是遇到就加以抢掠捆绑,怎么能称为讨伐罪人安慰百姓!不如因此来加以安抚百姓,以显示义军的恩德。”于是以恩德信义来加以安抚,百姓都乐于归附,此后百姓相互转告,都恢复旧业。宇文泰听说后颇为称赞。 侯莫陈悦被平定后,加赫连达为平东将军。宇文泰对诸将说:“当清水公(贺拔岳)遇害之时,你们的性命都控制在贼人手中,虽然想要来告诉我,但无路可通。杜朔周冒万死的危险,远道来向我报告,于是我们才能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然这是靠众人的力量,但他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这样的功劳还不加以酬报,怎么能劝人行善。”于是赐给赫连达二百匹马。赫连达一再辞让,宇文泰不许。魏孝武帝入关后,褒赏助劳,因为赫连达首先迎请元帅,匡复秦、陇,给他进爵为魏昌县伯,封邑有五百户。 他跟随大将军达奚武进攻汉中。梁宜丰侯萧循抵抗许多日子以后,才表示愿意投降。达奚武询问诸将应采取什么对策。开府贺兰愿德等人认为梁军粮食已尽,想要猛攻以消灭梁军。赫连达说:“不作战就能取得城池,是最上策。不可把得到他们的子女当利益,不可贪图他们的钱物。穷兵黩武, 仁者是不这样做的。而且看他们的将士马匹还很强,城池也很坚固,即使能攻克,必然将是双方都损失巨大。如果他们困兽犹斗,则成败尚未可知。何况行军作战之道,以保全军力为上。”达奚武说:“你说得很对。”就命令将帅各述己见,于是开府杨宽等都同意赫连达的提议,达奚武遂接受萧循的投降。 初建六官制度时,赫连达被任命为左遂伯。赫连达虽然不是文官,然而性情质朴正直,遵奉朝廷法度,虽多施用鞭刑,而对判处死罪十分慎重。他性格又很廉洁俭朴,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想要与胡人相结交,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赫连达说:“羊被送入我的厨房,而用官府仓库的东西去回报,是欺瞒上司。”命令取自己私人的锦帛给予胡人。有见识的人都很称赞他这种仁厚的行为。不久,他又被进爵为乐川郡公。周武帝建德二年,他进位为柱国,同年去世。 三、名篇名句默写(一空1分,共8分) 24.(1)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2)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_______,于予与何诛? (3)《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来表现其奢侈之风。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5)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辩”“弘毅”“鼎”“铛”“砾”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四、语言表达运用(共5题,26分)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许多人以为凡刻有文字的石头都称为碑,_______。所谓碑这个东西,本来只是一块大石板,中端穿一个圆洞,用以办丧事和祭祀。大约在西汉晚期,有人利用这块石板,_______,记述墓主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放在墓前,这个东西,称为“墓表”。以后,________,详细记述了墓主的姓名、家世、生平和事业,还加上了颂扬和悼念的诗铭,这祥的石板,就称为“墓碑”。从此以后,人们以为碑是刻有文字的石板。 【答案】 ①这是个错误的观念 ②在上面刻上文字 ③石碑上刻的文字渐渐多了起来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第①空,根据后文“所谓碑这个东西,本来只是一块大石板,中端穿一个圆洞,用以办丧事和祭祀”可知,不是所有的“碑”都“刻字”,所以此空可填:这是个错误的观念。 第②空,根据后文“记述墓主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可知,此空可填:在上面刻上文字。 第③空,根据后文“详细记述了……”可知,此空可填:石碑上刻的文字渐渐多了起来。 【点睛】应对此类题目要注前后文在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文段脉络,理清句子关系。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找出前后文的关键词,注意合理推导。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字数合规。 26.这是某报“庆祝改革开放40 年·数说”系列报道的开栏语,在标点、字形、数字规范使用、语言得体等方面存在六处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说明“改革开放为世界造就了一个‘中国奇迹’。”敝报从今天起推出“数说”系列报道,通过数据和图表,全面反应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逢山开路、遇水驾桥的开拓精神,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务必关注。 (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 【答案】 (1)“18 年”改为“2018 年” (2)“‘中国奇迹’。”中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 (3)“敝报”改为“本报” (4)“反应”改为“反映” (5)“驾桥”改为“架桥” (6)“务必”改为“敬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提示“某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系列报道的开栏语”,用语应该规范,如应该把“18年”改为“2018年”。 “中国奇迹”为一个词语引用,“‘中国奇迹’。”中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外。 “敝报”,“敝”,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改为“本报”。 “反应”,为因为事件所引发的回应,改为“反映”。 “架”,用做支承的东西。“驾桥”改为“架桥”。 “务必”,意思是指一定,必须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关系之间要求对方一定要完成委托的事情。改为“敬请”。 2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日前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它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答案】①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②国防科工局发布了这一消息。③无数国人忧虑它能否在第三个月昼正常自主唤醒。④同时又祝福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的考验祝福。 【解析】 本题考查长句化短句的能力,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第一步,抽取原长句主干,使之独立成句;第二步,将长句里复杂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与其修饰的中心词分别组成独立的句子(句子的数量要视题干要求而灵活处理);第三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化成的短句。注意,长句化短句的过程中不能改变原意。本题可根据长句的内容,找出做主语的四个关键词,如“玉兔号月球车”“国防科工局”“无数国人”“无数国人”,然后根据长句,再按照主谓宾的句式进行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8.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要求: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连日阴霾,天上结着一层厚厚的云,如一片巨大的铁幕压人心头,又如心中浓浓愁思挥之不去。如此,想必寒霜也会下来得晚吧,才留下了这一池残荷供人欣赏。秋风萧瑟,曾经碧绿满眼的水面只剩下一枝枝枯黄黯然神伤地耷拉着,不正似寂寞憔悴的我么?一阵阵秋雨袭来,时而“沙沙”,时而“吧嗒”,敲打着人的耳朵,思绪就在这或轻或重的夭籁中如水墨弥漫,直至天外。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扩写语句的能力。题干要求扩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内容适当展开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意向“秋霜”“ 残荷”“ 雨”。 29.由古老的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以“老”为例,甲骨文作 ,这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很像一位驼背的老人,手中拄着拐杖,头发看上去很稀疏,正在慢慢地前行。“孝”与“老”有相似的构件要素,请参考“孝”字的字形演变例图,分析“孝”字的本义,并围绕它拟一则公益广告词。(不超过15个字) 【答案】字形从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顺从侍奉老者长辈当为孝的本义 例如: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汉字本义、拟写公益广告语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明确公益广告语的特点,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要有宣传鼓动效应,要有感染力,能够打动读者。“孝”是会意字。早期金文的“孝”,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后来把老人的头、发、身、手合并简化为“耂”(“老”字头),最后演变为汉魏隶书及今天的楷书形体。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广告语围绕“孝顺父母”来写。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公益广告词的编拟方法有:运用修辞,如对偶、对比、比喻等;语言质朴,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编拟公益广告词;押韵口诀,就是由字数相等并且押韵的两句话或多句话作为公益广告词;字词巧排等,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既有要求,又有标准,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五、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战友。(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能,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在全国大面积复工复产的当下,依旧可以看到如此“硬核”的标语遍及一些城市小区,毋庸置疑,不同类型的宣传横幅在防疫初期确实起到警示作用。 在大众对新冠肺炎还不够重视的情况下,乡村大喇叭,街头社区的横幅,成了有效的宣传工具,这些犀利的横幅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大众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以及自我防护的基本知识。 前阵子日本在捐助中国的时候,写了诸多的中国古诗,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一时间打动了无数中国人。当然,在打动大家的同时,很多人惊讶和感叹日本人为什么对中国文化如此了解。还有一些人,把“武汉加油”跟这些诗拿出来比较,来自嘲我们对祖宗文化的丢失等。 如果我换一种说法来出一道考题,请问“武汉加油”用古诗如何表达?那大家也会很容易找到类似“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的诗句。但大家再想想,如果对着镜头或拿起电话要让你说一句鼓励武汉的话,你说的不是“武汉加油”,而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或“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那我觉得你不是文化水平高,而是精神有问题。 所以,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效,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本次作文材料是疫情期间的标语,这些标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二是日本友人的富于文学气息的标语。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①乡间的这些“土味”标语,甚至有些“雷人”,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让我们一起提高防范意识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②乡间的这些“土味”标语,简单粗暴,有悖精神文明; ③特殊时期,疫情重于泰山,不该过于纠结语言的表达。 【立意】语言的“得体”并不意味着随时随地的谦和温良,而是在于“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 防疫时期,我们需要借助人民群众的智慧,不仅是语言方面,更有其他方面; “语言得体”并不等于文雅; 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 【素材】读诗歌是对情感的美学领域的追求和探索, 古人对壮志未酬的哀叹,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对背井离乡的忧伤,对戍边将士的激昂,对回归田园的恬淡闲适,这些情感因为境遇的变迁而风格各异,但却同样千古流传,隔着时空共鸣。 古典的诗集文集,都是一把把情感的钥匙,能够打开人们内心世界的大门,门后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致天堂。如果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去衡量诗词价值,那么,就是怀着可食之肉的心态,去叩打诗词竹林的柴门,那门自然要紧闭。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饱读诗书者,气质自然高雅。墨香飘艺苑,丹青绘人生。诗词是上古先贤精华之荟萃,博览诗词,你可以感受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春日清丽,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灿烂,体验到秋风中的,人比黄花瘦的寂寥,冬天雪地中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 每一首诗词歌赋里,都有一种精神的流贯,都有一份情感的跳荡,都有一个个意象的飞舞,一个个意境的绚烂,幽幽墨香,不朽情怀,传承下去,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诗词应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信仰,是中国人的优雅的风貌,是我们泱泱大国,诗词国度的精致的名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一些地区,当地工作人员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横幅,以接地气的形式呼吁居民们做好防疫工作。看了这些标语横幅,你就明白为什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了。 【结构】本文开篇引用材料中的标语,强调在“防疫”的特殊时期,这些“土味”标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着分析标语的现实意义;然后和日本友人富于诗意的标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 【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