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八论述类阅读教师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八 论述类阅读(教师版) 一、高考考点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特点 2012 年考查论述类阅读的省市有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山东卷、广东卷、安徽卷、 福建卷、浙江卷、辽宁卷、江苏卷、湖北卷等 11 个。 考点分布: 省市 考点 概念的含 义 句子 的含 意 筛选整合信息 文章结构 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 分析观点态度 全国卷 第 5、6 题 第 7 题 北京卷 第 14 题 第 15 题 第 15 题 第 14 题 天津卷 第 6 题 第 7 题 第 8 题 山东卷 第 6 题、第 7 题 第 8 题 广东卷 第 14 题 第 12 题 第 12 题 第 15 题、第 13 题 安徽卷 第 1 题 第 2 题 第 3 题 第 3 题 福建卷 第 11 题 第 10 题、第 12 题 浙江卷 第 8 题 第 9 题、第 10 题 辽宁卷 第 1 题 第 2 题 第 3 题 江苏卷 第 15 题 第 16 题 第 17 题 湖北卷 第 6 题、第 7 题 第 9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 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 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 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 含意。对于第二种,应该按照 “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 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 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还原高考】 【还原高考一】(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 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 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 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 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 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 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 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 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 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 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 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 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 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 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 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 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 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 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 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 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 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 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 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 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 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 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 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还原高考二】(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 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 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 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 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 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 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 —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 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 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 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 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 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 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 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 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 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 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 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 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 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杨静远译,有删改) 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高考三】(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 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 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 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 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 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 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 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 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 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 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 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 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 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 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 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 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 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 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 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 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 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 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 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 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 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 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 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 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 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 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 B.从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 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 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 子。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经典例题一】(13 届江苏南京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名单学 何满子 古今中外都讲究名单学,要排出个尊卑等次来,古代叫做礼法名分,现在叫做摆平关系。 排得不妥当,就要出麻烦,甚至闹乱子。所以,各种国际性的集会,以国名的首字母,ABCD 来定先后,这样才能不偏不倚,大家没话说。中国则将三山五岳的英雄一律以姓氏笔画为序, 免得有人叽里咕噜,彼此不开心。其奥妙都基于名单学的原理。 不少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以作者的社会地位、知名度安排其先后,放在显著位置 或塞进边边角角,令人感到官场的名单学也侵入了文场。论资排辈的风习有时诚不可免,似 乎也只宜偶尔为之,可权而不可经。倘一味遵循官场式的名单学,放弃编者的鉴别主张,虽 然省心得多,但也不免和势利眼同调了。 社会地位从来不应作为衡文的标准,可以置之不论。以知名度来论,也很难办。以写小 说知名的人未必在别种文体上是高手,如果此人偶尔也写写诗歌、小品或论文,那他由小说 而得的声名就和别的文体无涉,按理是不能挪用的。小说家写的诗歌、论文,就得到诗歌、 论文堆里去接受检验。有名的大评论家忽然兴致来了,也写写诗歌、小说,如以其由评论家 所得的盛名凌驾于诗人、小说家之上,显然有失公允。有如以造房起屋知名的大木匠师不应 盖过作细木、雕花的匠师一样。梅兰芳如到粤剧班子去也挂头牌,观众是会瞠目不解的。 再说,名作家是以某一作品或某些作品而成名,并非篇篇都是成功之作,可以压倒众芳 冠冕群伦。严肃认真的作家为了珍惜自己的声誉,为了尊重读者,不太像样的东西不肯轻易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示人,这样的人是有的,或很多的;但也并不见得个个如此,盛名之下不少作品其实难副者 比比。更加上,报刊编者为了名人效应,而且名人拿出来的作品比较可靠也是事实,于是纷 纷向为数不多的名作家索稿;有些作家疲于应付,只得草率成文,虽不一定是次货,但某些 文章不如无名新人的奋力之作,也是常事。但文以人重,编者硬是将名家的任何作品都压在 知名度不高或尚无声名的作家之前,文章的质量虽不能以衡器量器来测算,但亦如欧阳修所 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大体可以见出分晓。按名按资排列,对名作家来说是僭 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 话本《拍案惊奇》中有一篇《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面也有个属于名单学的排座次的 情节。那位波斯国的巨商是以贸客的货单定席位的,以拥有奇珍异宝挟资丰厚者坐上席,“余 者看货轻重,挨次坐去,不论年纪,不论尊卑”。于是那些有猫儿眼、祖母绿等珍宝的客商 坐上座;小说中的主人公,携带着不自知其价值的鼍龙壳的文若虚“满面羞惭,坐了末位。” 不料这回却大错特错了,直到筵散后开始发货,巨眼识宝的波斯老板一见鼍龙壳,才“满面 挣得通红”,惭怅地忙向文若虚赔礼道歉,重新再摆较前更丰盛的筵席,尊文若虚为首座, 连赔不是,以纠正先前排位不当的失误。 看来,这种不论大小尊卑看货排位的名单学,倒值得文场、报章杂志效法。文章的鉴别 当然不像鼍龙壳那样难,必须有识宝的高手,但评价质量也必须有一定的眼力,这点眼力也 是编者所应该具备的。否则,编排文章次序的编者就成了接应宾客入座的招待员了。 (有删改) 1.本文批判的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 答: 3.第五段讲述了《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答: 【经典例题二】(13 届襄阳市 3 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 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 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一 是打造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 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 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 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倒是《中国达人秀》才艺无门槛,感人的故事是其最独特之处, 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一个有益的突破。 而《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 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 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 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 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 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 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 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 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 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 后”“90 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 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 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 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 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扣积极的价值观。这 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 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 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 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 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 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 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 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 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 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 年 8 月 7 日)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在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出现是中国近年来 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结果。 B.《中国好声音》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看重音乐的专业性, 让“好声音”成为推荐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 C.《中国好声音》关注了“80 后”“90 后”青年一代的焦虑,并加以具体的指点,展 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D.《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一个让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给了选手们一个梦想开始的 起点,让他们体味奋斗和梦想所带来的幸福感。 2.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选秀节目要想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就应该积极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选 手,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 B.选秀节目要想赢得公众,就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 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学习努力的过程。 C.选秀节目要想获得公众认可,就应该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 与到节目中来,以增强节目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D.选秀节目要想经得住质疑和追问,就应该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达人秀》不是只注重单纯的才艺,而是注重以情动人,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 的充分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选秀节目的一个有益的突破。 B.《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体现了公众对 选秀节目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C.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这些 新人并收其为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这是《中国好声音》的一个独特之处。 D.《中国好声音》并非完美无缺,有几位选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经不起追问。节目应 该要求每位选手有诚信,有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名题巧练】 【名题巧练一】(13 届安徽师大附 中高三第七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和政府们在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 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 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 增长的战略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是一种线性经济, 这种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 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 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 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 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与较早期的环保经济理论(或绿色经济理论)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在国 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环境整治运动的 70 年代及 80 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至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 理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及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 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总的来说,绿色经济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 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系统地认识到了与线性经济相伴随的末端治理的局限 性,并以此建立了一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 3R 原则),每 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 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 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 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1.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指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且以资源化或以再生利用为原则的经济模式。 B、指既关注经济活动的生态后果,又关注经济运行机制本身的经济模式。 C、指物质和能源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的经 济模式。 D、指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加以提取,然后又把所产生的垃圾返回生态系统的经 济模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相比,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建立,又对经济发展没有任 何好处,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B、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必须把生态系统当作经济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这样才能杜绝污染。 C、循环经济理论的 3R 原则是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战 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D、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物产生之后该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少数国家缺少思想上的 重视和政策上的举措。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循环经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 促进经济的增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B、环保经济理论不仅仅关注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且致力于研究经济运行机制 本身的发展规律。 C、传统工业社会往往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 来实现经济增长。 D、循环经济理论的“3R 原则”中的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 务的时间强度。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吴汉东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对知识产权 的 运用与管理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为创 新活 动进行产权界定并提供激励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产权保护并提供市场规范机制。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发祥地。1623 年,英国《垄断法 规》 最早对新技术、新领域的发明与引进作出类似专利制度的规定。1709 年,英国《安娜 法令》首 次授予作者、出版商专有复制权利,激励人们对创作和兴办出版业进行投资。这 些早期的知识 产权法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美国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 作者。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对其知识产权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一方面,在国内 建立促进知识经济发 展、科学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实施知识产权保 护与对外贸易直接挂钓的 政策。近年来,美国通过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高新技 术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极力推行美国标准。我国要顺利实现 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的目标,必须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此,应着力做好以 下几项工作。 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 版 权为制度支撑的文化产业涉及软件、电影、音像、广告、传媒、图书出版等行业。据 88 个国家和地区专利机构的统计,2008 年,全世界拥有 6 70 万件有效专利,比 2007 年增加 5.3%,其中近 28%由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目前,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有效专利持有国,拥 有全球 47. 5% 的有效专利。我国应科学运用版权战略、专利战略,积极将文化和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为知识产 权,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多更好创新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以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为重点,构建创意产业群。有资料表明,美国的硅谷地区、日本的 关 西地区、德国的巴登富腾堡地区、意大利的都灵和米兰地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 等,都是 通过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来形成在全国乃至在全球有影响的创意产业集聚地。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7 我国应立足 自身国情和产业基础,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提高创新能力,构建一批具有代 表性的创意产业 群,形成强势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当前,应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动漫产 业、游戏产业,振兴电 影和音像产业,促进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同时注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 业。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制 度 支撑,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基本规则。从国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 成为国际 社会对投资、贸易环境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既是文化 与科技产品引 进的基本前提,也是外商投资合作的重要环境要素。从国内市场来说,知识 产权是市场主体进行 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 为,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 境,才能使市场主体将人力与物力更多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实 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1.下列关于文章前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对知识产权数量的拥有和对其运 用 和管理的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B.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为创新活动进行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井为之提供激励机制和市场 规 范机制。 C.英国是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发祥地,《垄断法规》和《安娜法令》这些早期的知识产 权法 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 D.美国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作者。近年来,美国通过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在知 识产权国际事务中极力推行美国标准,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目前,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有效专利持有酉,拥有全球 47.5%的有效专利。据统计, 2008 年,全世界拥有 670 万件有效专利,比 2007 年增加 5. 3%,其中近 28%由美国专利 商 标局授权。 B.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 战 略着力要做的工作之一。 C.我国应立足自身国情和产业基础,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提高创新能力,构建一批具 有代 表性的创意产业群,形成强势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这也是实施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 途径。 D.从国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成为国际社会对投资、贸易环境进行评估的重 要 内容。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这是吸引外商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8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才能顺利实现到 2020 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 标。 B.我国应科学运用版权战略、专利战略,积极将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 这样 才有可能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 C.软件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电影和音像产业,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等产业, 是我 国目前构建创意产业群的重点对象。 D.从国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加强知识产 权保 护,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就能达到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 目的。 【名题巧练三】(13 届四川绵阳高三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禅宗“第一义”的本性便是“不可说”。有人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 向尔道,是第二义。”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禅师提问,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说,“白菜三分钱一 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个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莫名其妙,难 以理解。其实,禅师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 领会,便得彻悟。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称之为“心”,就是强加 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对它施加了限制。禅宗称之为落入“言筌”,即掉进了语言的网罗。慧 能有一个再传弟子马祖,曾有人问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马祖回答:“为止小 儿啼。”问:“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另一个徒弟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 者(与万物都无关系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由这一点来看,任何佛经也无法和第一义挂钩。因此,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禅师曾说:“你 如欲得如法所见,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 要识得“无”这个第一义的真谛,就是对“无”的意识,这是“识”。因此,修行的方 法也只能是“不修之修”。传说马祖在成为怀让禅师的弟子之前,“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 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一日将砖在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做什么?”师 云:“磨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由 此而悟,乃拜怀让为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9 因此,按禅宗的看法,修禅成佛的最好方法便是“不修之修”。 行事为人,无所用心,就是说,一切顺其自然。义玄禅师曾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 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许多一心修持的 人,不能照这样去做,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做法没有信心。义玄禅师说:“如今学者不得,病 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修行的途径就是如此,那么这样进行修持的人和不从事修持的 人还有什么区别呢? 对这问题的回答是:尽管吃饭穿衣是寻常事,要在做时无求无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举例来说,人们通常喜欢漂亮衣着,当衣着受到别人称赞时,心底便不禁顾盼生姿、得意起 来。这些都是由穿衣引起的滞着。禅师们所著重的是澄心凝思,一无滞着,这时,以平常心 做平常事,自然便是修持。在开始时,或许要用一番心,才能做到无心无待,正如人若要想 忘记一件事情,开始时需要提醒自己去忘记。到了后来,渐渐可以“做而无所为”,这时, 就需要脱去那一层对自己的勉强,正如人最后忘记了他需要忘记。 (节选自冯友兰《禅宗:潜默的哲学》,略有改动) 1. 下列关于“第一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禅师提问,禅师常常答非所问,这是人们认为禅宗莫名 其妙,难以理解的原因。 B.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说就掉进了语言的 网罗,就是落入“言筌”。 C. 马祖对于别人“即心即佛”问题的回答是:“为止小儿啼。”这个回答没有违背禅宗 “第一义”不可说的原理。 D. 义玄禅师说:“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任 何佛经也无法表述“第一义”。 2. 下列关于“修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由此而悟,这个例子说明修禅的方法是一 切顺其自然的“不修之修”。 B. 许多修持的人,因为他们对“无所用心,一切顺其自然”的修禅的方法没有信心, 所以不能做到“不修之修”。 C. 不从事修持的人和进行修持的人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穿衣,受到别人称赞时要顾盼 生姿、得意起来,后者则不会。 D. 禅修要抛弃一切得失考虑,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来做到“不修之修”。要达到这个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0 境界,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 “一口吸尽西江水”,是马祖的一个巧妙的说法,他希望问者能悟到“与万物都无 关系者”的宏大辽阔。 B. 因为修行的方法是“不修之修”,无所用心,一切顺其自然。所以禅“第一义”的 本性便是“不可说”。 C. 只要学禅的人有自信,知道禅的根本问题不可说,明白修禅的方法,就能不被一切 外境所转,得到自由。 D.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一缕丝。”是说禅师们已经对 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目。 温暖的“时间银行” ①从第一家“时间银行”成立至今,美国现已有 115 家“时间银行”,还有 100 余家正 在酝酿中,并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受益者近 2 亿人。 ②“时间银行”模式是这样的: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一 小时服务,换别人的一小时服务;而且不用马上兑换服务,先在“时间银行”储存起来,需 要时再提出来换取别人的服务。 ③与原始的以物易物不同,“时间银行”的所有顾客,不用互相提供服务,每个人的所 有工作,最终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价值,无论为别人做什么事情,每工作一小时的报酬 均为 1 个“时间币”。 ④ “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不同,它不像传统货币那样,可能因汇率贬值而导致财产 缩水,它不仅不会贬值,还可以储存,也可以转让,甚至还能预支,交易时也不用纳税。 ⑤家住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 28 岁姑娘玛丽亚·比利亚克雷塞斯,计划于今年 5 月结 婚。而就在筹备婚礼时,因手头紧而犯愁。关键时刻,她想到了所在社区的“时间银行”, 便提出自己用一个月时间,以担任医疗翻译、帮人照看宠物等方式来获取“时间币”,再用 这些“时间币”换取自己婚礼的所需。 ⑥一个月后,玛丽亚赚够了足够的“时间币”,然后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1 和她一样在“时间银行”赚取“时间币”的一位化妆品销售员顾客,为她精心化好新娘妆, 另一位在“时间银行”打工的蛋糕师,也为她送来了一个 7 层高的结婚蛋糕,这些都让玛丽 亚喜出望外。整场婚礼隆重而热烈,刚好花去了玛丽亚一个月所赚取的 200 个“时间币”。 换算下来,为她节省了大约 2000 美元。玛丽亚说:“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去规划哪怕是一 件非常简单的小事,不仅要花费我不少美元,还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借助了‘时间银 行’这个外力,一切都很容易得到了解决,确实一举两得!” ⑦实践证明,“时间银行”能让拥有时间的人,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既化解了 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使每个人在找到自己生命另一扇窗的同时,也让需要 援助的人从别人的帮助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⑧正如首先在美国创立“时间银行”的埃德加·卡恩所言:“这个世界目前最需要的是 重建信任,以及确立新的人生价值。所以对‘时间银行’来说,总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我始 终相信,‘时间银行’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而受回馈的每个人,也会感到生活比以前 更温暖,更幸福。” 1.下列对“时间银行”或“时间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服务去兑换别人相同时间的服务。 B.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不同,“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之间的“交易”都比较灵活。 C.“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都是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 D.“时间币”同一般货币的最大区别是可储存、可转让、可预支,交易时还不用纳税。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时间银行”首先在美国成立,已经遍布全球各个地方,现在已经发展到 115 家, 还有 100 余家在酝酿之中,让近 2 亿人受益。 B.婚礼当天,玛丽亚用一个月赚得的“时间币”刚好换取了化妆品销售员为她精心化 的新娘妆和蛋糕师为她制作的一个 7 层高的蛋糕。 C.玛丽亚认为,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办事,会花去很多金钱,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借助“时间银行”,一切事情都容易得到解决。 D.“时间银行”既能够解决一个人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的团结,还能让社 会上所有需要援助的人感受到别人的关怀与温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2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无论做何事,工作 1 小时的报酬都是 1 个“时间币”,因此, 成员间用以交易的劳动就不存在强弱轻重之分。 B.每个人在“时间银行”里的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如果各成员计较个人得失,不 相互信任,“时间银行”就无法正常运转。 C.“时间银行”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因此,“时间银行” 会让每个人都感到比以前更温暖、更幸福。 D.人们在“时间银行”里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因此,趁年轻时在时间银行里 存储大量时间币,年老后就一切无忧了。 【名题巧练五】(13 届四川遂宁高中毕业班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网络与文学 蒋德均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也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那么,网络 究竟能否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呢? 当前,尽管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 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也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 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因此,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 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正如评论家吴思敬指出:“诗歌传播新 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 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 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 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 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 新与唯美。就像评论家吴骏晨所说的:“诗歌的本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人对自身 以及环境的思考,是向人性深处挖掘的结果。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它和其他的出版媒介没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3 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使得诗歌作品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我也同意诗人黄梵所说的: “我不认为网络可以改变诗歌,网络的便捷并不等于诗歌的便捷,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 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当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为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也 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催生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网络作为虚拟 空间,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也为作品的阅 读、批评、存储等提供了空间的方便和时速,尤其是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文学的阅读视野空 间迅速扩大和极度方便。同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 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它 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出现由 写作软件生成的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广遭人们诟病。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 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但 是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绝不以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同或先进与否论高下,文学 艺术存在的意义仍要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 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 年 03 月 11 日第 07 版) 1.下面对文中有关“互联网”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 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B. 互联网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 它能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C. 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 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D. 互联网促使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新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 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评论家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的形态因受互联网技术影响而变化,传播新媒体使诗 歌传播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4 B.互联网虽然无法改变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但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形态,让文学艺术 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如纸质的,电子的,多媒体的等等。 C.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网 络便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网络使诗歌作品只是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D.网络写作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使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 甚至有人还写出了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 3.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互联网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 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写博客、发微博、对话聊天等。 B.文学艺术之所以能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是因为网络为文学艺术催生了新的美学 因子和艺术元素,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美学追求加入音乐、绘画、动漫等其他艺术元 素。 C.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 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由此到来 了。D.因为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 思考决定着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艺术的价值的高下不能从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 层面来判断。 【名题巧练六】(13 届广东汕头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 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 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 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 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5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 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 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 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 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 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 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 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 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 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 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 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 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 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 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1.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 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 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 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 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 【答案】DE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6 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 【名题巧练七】(13 届江苏盐城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相见以诚 郭沫若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违背事 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待 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逾花巧,逆效果来得便愈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7 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你是怎 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然是忌“巧速”而 贵“拙迟”。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 明了。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么“巧”,多么“速”。1942 年打进了 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不知道会心地微笑了好多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 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没有那 样的事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治的人似乎都中了 些苏秦、张仪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 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的丑态, 彻底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把污垢掩盖不了,理 由很简单,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视自己 的过错,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要怎样才能够“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老老实实的做人,说话,做 事,不存一点损人利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 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 没有诚意的人便没有勇气。这种人鬼鬼祟祟,专门损人利己,做不来一件堂堂正正的事, 说不来一句堂堂正正的话。一耍装腔作势,立刻便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但他们也有一项外来 的资本,便是靠他人也没有诚意。只要你有一毫私心,有一点软弱,他们便抓到了你这项缺 点。于是威胁,利诱,千层的蜘蛛网便罩到你的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四处都是,而以黑字写 在白纸上的特别明显。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拿出诚意来,大家正大光明地做些 对得住人民,也对得住自己的事。 (选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有删节) 1.文章开篇并未直接从“相见以诚”的论题切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8 【名题巧练八】(13 届广东梅州高三总复习质检)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 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 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 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 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 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 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 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 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 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 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 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 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 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 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 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 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 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 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 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 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9 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 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 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 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 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 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 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 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 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 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 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 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 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 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 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 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 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 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 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 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 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 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0 并非另类。 2.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 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画的特点。 【名题巧练九】(13 届广州毕业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1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吴以义 ①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 屑的微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 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药,都是科学 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 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 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作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 ②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 16 到 18 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 志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 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 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少的大侦探吗? 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 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 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 ④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 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 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 说明。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 还真的说不上来呢。 ⑤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 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 常常导致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 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⑥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 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 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 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 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 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 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 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 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 了 1879 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2 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和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 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 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 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⑧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 “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⑨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 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 第一个“科学”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 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 【注】①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B.16 到 18 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 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 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 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根据文意,下列例子能体现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 ) A.爱迪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明留声机和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世界带 来了光明和欢乐。 B.霍金对广义相对论以及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 一种崭新的思路。 C.比尔•盖茨的微软操作系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使我们的 生活快捷便利。 D.袁隆平利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培育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 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B 【学科网名师解析】A.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C.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D.遗传育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3 不要活在新闻里 熊培云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 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 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 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些官员腐 败了,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 已经令人发指;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 某地有人在政府门前集体下跪了,为了解决问题;某人遭遇了巨大的不公正,而你对此无能 为力…… 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 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化解悲情,至少 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就像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 信息的一种能力。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4 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 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势一片大好” 的宣传不能够遮蔽现实的贫困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 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 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 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去执政,难 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又必须承认的是,媒 体大张旗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 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伴随着自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的相关报道是否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 的一些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但另一方面, 公众或者政府过度批评媒体的负面报道,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一种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 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 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 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 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 气。说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 种死不能够让社会去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体起了坏作用,并大加讨伐, 实在是用错了力。 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 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 维特自杀的风潮。说“风潮”,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 活了下来,帮他们消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选自熊培云《自由在高 处》,新星出版社)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媒介素养,是指各大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修养。 B.作为媒介受众,人们要在各种负面新闻中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新闻不是生活的全 部。 C.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完全出于媒体所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但不在这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5 新闻里丧失判断力,则关系到媒介素养问题。 D.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是消除社会上自杀现象的根本途径。因为自杀往往有其 更深层的原因,停留于对媒体的指责是不正确的。 E.对政府而言,如果某些媒体经常报道一些负面新闻,就应该调查这些媒体所包藏的 不 可告人的目的。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人们通过新闻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这也是媒体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政 府和个人都应理智接受“说人性坏话的新闻”。 B.如果媒体报道了一些负面新闻,结果引起很多人的悲观绝望情绪,这说明媒体将个 体的绝望变成了集体性的绝望,应该受到责备。 C.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我们不能指责媒体起了坏作用,只能让社会 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 D.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发表,使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 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6 4.回想 2010 年,国内频发校园砍杀事件,从 3 月 23 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到 4 月 30 日发生在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不到 40 天的时间内发生了 5 起校园血案。那么,我们应该如 何正确看待媒体在这些恶性事件中的责任呢?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