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有距离,但艺术和人生并不是漠不相关的两件事。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窄狭。一般人误以为它们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些人又想把艺术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范围里去。这是误解艺术,也没有认识人生。我们把实际生活看作整个人生之中的片段,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自相矛盾的。人生本来就是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如同一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应有的美点。-26-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都可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陶渊明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最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没有一件和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生命史中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的。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捧心颦眉在西施是创作,东施效颦则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枯竭,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艺术的生活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学得有趣味”就是欣赏。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无暇流连风景,这世界便成为了无生趣的囚牢。因此,我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奉赠:“慢慢走,欣赏啊!”(节选自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作为整体是多方面的,完满的人生中各个方面是可以分别的而却不互相冲突。B.把艺术硬纳到“实际人生”里的想法不但误解了艺术,而且没有认清人生的实质。C.好文章整体与部分息息相关,生活亦然,人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是人格的表现D.生活不能俗滥,若生活没有本色,总是蹈袭别人的陈规旧矩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阐释了艺术和人生的关系,倡导人们要学会欣赏生活。B.文章取譬设喻,把过生活比作写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艺术的生活的本质。C.第五段举陶诗被误印的例子,证明好文章作为有机体,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D.第七段紧扣论点,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说理充分。-26-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无所谓人生,只有有情趣、有创造、懂欣赏的人生才是实际的人生。B.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广义的艺术,又说生命史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这显然自相矛盾。C.李清照感叹“人比黄花瘦”体现的是闺阁之思状态下的特有情趣,所以能够让人一读就觉和谐优美。D.艺术的生活是情趣丰富的生活,因此,只要我们放慢节奏,就能够富有生活情趣,生活就会艺术化。【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若生活没有本色,总是蹈袭别人的陈规旧矩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原文无此意。原文只是说“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可见该选项说的没有本色的生活就没有生活的妙处,原文并没有此意,“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层层深入”错,这部分是并列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26- A项,“实际的人生”错,偷换概念,实际人生和艺术是有距离的,这里应该是“艺术的人生”。B项,二者并不矛盾,原文的意思是说人生都可以是艺术的,只不过因人不同,结果便不同。D项,“只要我们放慢节奏,就能够富有生活情趣,生活就会艺术化”说法过于绝对。只能说,我们放慢节奏,就可能富有生活情趣,生活可能会艺术化。故选C。【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中国成立初期约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在满足消费需求、倡导诚信经营、传承和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26-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但是在当代城市更新及经济模式的转换中,许多老字号企业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倒闭或濒临倒闭。作为传统社会遗产,老字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资源并进行转化才能体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材料二:老字号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传统工商业的精髓,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社会遗产,老字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资源并进行转化才能体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老字号建筑就是中国重要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透过一个个店铺、一块块匾额,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尽显眼前。北京的大栅栏是形成于明朝中期的著名商业街,成就了许多老字号,大栅栏传统商业文化保护街区,1990年被定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大栅栏商业建筑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华老字号”共有77处。依据相关规定,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店铺、生产工具、牌匾、器物等会进入文物的行列。对许多老字号而言,其历史文化价值还通过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体现出来,如老字号的品牌、传说、工艺流程、商道文化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许多老字号企业的技艺与文化,如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一些重要的技艺、产品和民俗只有在老字号企业的生产和实践中才能活化起来,从而得以传承和传播。”老字号的发展与否,不仅是关乎企业命运的问题,还关乎传统社会遗产能否传承和延续的问题。(摘编自2020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网《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材料三:在南京,古南都集团旗下老字号品牌门店全线上线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用数字化技术助力经营恢复。“古南都集团旗下老字号资源丰富,比如马祥兴菜馆、绿柳居菜馆都是百年老字号。但遇到疫情后,餐厅堂食生意受到影响。我们就考虑通过饿了么拓展外卖销路,很快就上线了。”古南都集团餐饮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金灿介绍说,目前古南都在南京的十多家门店全线上线饿了么,市民在家里下单,就可以享受到陪伴了南京几代人的熟悉味道。金灿表示,上线饿了么,是古南都借力数字化技术以适应餐饮行业新形势的既定战略。此前,绿柳居菜馆就和口碑、饿了么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清晰掌握用户群体的年龄分布、口味偏好,并据此研发菜品、预测销量,效果很明显。“众多老字号上线外卖之后,我们会充分利用积累的数据,在平台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提升经营策略”。-26- (摘编自2020年2月中国江苏网《南京百年老字号用数字化助力经营恢复》)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字号不仅历史悠久,行业众多,而且信誉良好,文化底蕴深厚。B.“六必居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生动道出六必居酱菜的特色。C.“同仁堂”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药品上,还包括技艺与中医药文化等。D.北京的大栅栏是我国重要工商文化遗产的载体,属非文化遗产范畴。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数量众多的老字号曾经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我国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宝贵财富。B.全聚德之所以能成为北京的象征,是因为它的烤鸭是中华第一名吃,是北京历史传统中一种重要的商业贸易景观。C.作为中国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的老字号建筑,不光是传统工商业的精髓,还反映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D.老字号遗产资源价值重大,保护发展老字号一方面关系到老字号的命运,另一方面关系到传统社会遗产的传承和延续。6.对于老字号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你打算给出哪些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表述。【答案】4.D5.D6.①立足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老字号的资源,彰显其社会价值;②传承传统技艺,传播企业文化,扩大产品影响,激发老字号发展活力;③借助数字(现代)技术,转化提升企业经营策略,引领老字号发展方向。④适应当代城市和经济的模式。【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北京大栅栏……属非文化遗产范畴”错。材料二有明确表述“老字号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老字号建筑就是中国重要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可知北京大栅栏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不属于非文化遗产范畴。故选D。-26- 【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因此……”强加因果。材料一只说“中国成立初期约有老字号1万多家,……,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通过这些语句看不出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故属于强加因果。B项,“是因为……”原因表述不全。原文说“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由此推知,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还有文化的因素。C项,“中国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错。原文说“老字号建筑就是中国重要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由此可知选项中“中国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应该是“中国重要工商业文化遗产的载体”,本选项属扩大范围。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于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二第一段说“作为传统社会遗产,老字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其资源并进行转化才能体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由此推知,要立足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老字号的资源,彰显其在当今的社会价值;材料二第三段说“对许多老字号而言,其历史文化价值还通过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体现出来,如老字号的品牌、传说、工艺流程、商道文化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许多老字号企业的技艺与文化,如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一些重要的技艺、产品和民俗只有在老字号企业的生产和实践中才能活化起来,从而得以传承和传播。”由此可知,要传承传统技艺,传播企业文化,扩大产品影响,激发老字号发展的活力,使其得以传承和传播;-26- 材料三说“在南京,古南都集团旗下老字号品牌门店全线上线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用数字化技术助力经营恢复。”由此可知,要借助数字技术,转化提升企业经营策略,引领老字号发展方向。材料三说“上线饿了么,是古南都借力数字化技术以适应餐饮行业新形势的既定战略。”“此前,绿柳居菜馆就和口碑、饿了么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清晰掌握用户群体的年龄分布、口味偏好,并据此研发菜品、预测销量,效果很明显。”由此可知,要适应当代城市和经济的模式,以期取得明显效果。【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2.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骑桶者卡夫卡所有的煤都用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炉子散发着凉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因此,我现在必须快马加鞭,到煤贩子那里去寻求帮助。对于我一般的请求,他一定会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非常清楚地表明,我连一粒煤渣都没有了,而他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空中的太阳。我必须像乞丐一样前去,——当那乞丐由于饥饿无力地靠在门槛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主人家的女厨师才决定给他喂点残剩的咖啡——煤贩虽然很气愤,但他一定会在“不可杀人”的戒律光芒的照射下,不得不把一铲煤扔进我的煤桶里。-26- 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一个最简单的辔具,费力地转下了楼梯。但是,到了楼下,我的桶就上升起来,了不起,真了不起!那些伏在地下的骆驼,在指挥者的棍棒下晃晃悠悠地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如此而已。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了冰冷的街道,它的高度好极了,有几次我被升到了二楼那么高,但从来没有下降到门房那么低。我异乎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贩的地下室门前,那贩子正蹲在地下室的一张小桌子边写着什么。为了放掉屋里多余的热气,他把门敞开着。“煤店老板!”我急切地喊,低沉的声音刚一发出便被罩在呼出的哈气中,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混浊。“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我都能骑在它上面了。行行好,一有钱,我马上就付给你。”煤贩把手拢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得对吗?有一个买主。”“我什么都没有听到。”那妇人说,她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靠着炉子取暖。“噢,是的,”我喊道,“是我,一个老主顾,忠诚老实,只是当下没有法子了。”“老婆,”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你这是怎么了,老头子,”妇人把手中的活贴在胸脯上,停顿了一下,说:“谁也没有,街道是空的,我们给所有的顾客都供了煤,我们可以把煤店关几天休息一下子。”“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没有知觉的眼泪冷冰冰的,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向上面看一下,你们会立刻发现我的,我求你们给我一铲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会高兴得发疯。其他顾客确实都关照了,但还有我呢,啊,但愿能听到煤在桶里发出格格的滚动声。”“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可那妇人抢先一步站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呆着,如果你坚持要上去的话,那就让我上去吧。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桩生意,而且是臆想出来的生意,就忘了老婆孩子,也不想要你的肺了。好,我去。”“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好吧,”妇人说着,上了街道。当然她立刻就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煤,一铲最次的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拉回去,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但现在还不行,现在不行。”“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26- “他想要点什么?”煤贩问道。“什么都不要,”妇人向下面大声喊,“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除了6点的钟响。我们关门吧,天太冷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赶走。遗憾的是她成功了。我的煤桶具有骑乘动物的一切优点,它没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你这个恶魔,”当她半蔑视、半得意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回店时,我回头喊着,“你这个恶魔!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于是,我爬上冰山,让自己永远消失。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向煤贩子借煤无果的故事,表现了小人物命运的悲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B.第一段中,“我”认为煤店老板会遵循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训导,将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说明“我”根本不了解煤店老板。C.主人公对现实世界只有一铲子最次的煤的小小需求,但所有的沟通和努力都被现实世界粉碎,这样写更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D.小说中的“我”生活贫穷,战战兢兢,自怨自艾,寄希望于别人的同情与可怜,不懂得自救,是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形象。8.老板娘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9.荒诞是卡夫卡小说的特征,文中哪些情节是荒诞的?有什么用意?【答案】7.B8.①和煤店老板形成对比,揭示现实世界的残酷。煤店老板几次准备借煤,而老板娘不肯借煤。老板娘的无情和煤店老板的善良对比鲜明,揭示善良敌不过无情。②老板娘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小说的情节张弛有度。老板娘一次次阻止老板借煤给我,引出我一次次的请求哀告,把主人公从充满希望一步步推向绝望,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③突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无情,有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老板娘对于“我”借一铲煤的哀告无动于衷,甚而把“我”推向死亡,有利地表现了有产者的无情和现实世界的残酷。④有利于表现主人公的内心的凄凉无助和命运的悲惨老板娘的言行让我从请求哀告到泪眼模糊再到绝望咒骂,老板娘的冷酷衬托了“我”的凄苦悲惨。9.①骑桶。表现骑桶者迫切借到煤的心理(表现骑桶者唯恐借不到煤后急于逃离的心理);衬托骑桶者的穷困潦倒。②主人公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冰山上。暗示主人公严寒中离开人世的结局;体现现实的冷漠无情,隐喻小人物内心的无助与命运的凄惨。【解析】-26- 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浏览选项,带着选项当中的信息去阅读文本;其次要简要分清“内容理解类”选项和“鉴赏评价类”选项,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再次,本着“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B项,“说明‘我’根本不了解煤店老板”说法错误,根据文中煤贩子的语言和动作,“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可见我是了解煤老板的,煤店老板听见了我的祈求声,并且也打算有所行动,只是被他的妻子屡次阻挠了。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次要人物往往担当着特定的角色,有一定的叙事功用,起到线索作用。2.侧面衬托,凸显主要。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26- 本题中,从人物形象上来看,煤老板听到了我的祈求,“‘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可见煤老板是准备借煤的,而老板娘则坚决不肯借煤,两人的态度形成对比,揭示了揭示现实世界的残酷——善良敌不过无情。其次,我从坚信“对于我一般的请求,他一定会麻木不仁”“煤贩虽然很气愤,但他一定会在‘不可杀人’的戒律光芒的照射下,不得不把一铲煤扔进我的煤桶里”到向煤老板寻求帮助,再到“没有知觉的眼泪冷冰冰的,模糊了我的双眼”,再到我完全绝望,咒骂“‘你这个恶魔!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有利于表现主人公的内心的凄凉无助和命运的悲惨。老板娘的言行让我从请求哀告到泪眼模糊再到绝望咒骂,老板娘的冷酷衬托了“我”的凄苦悲惨。从结构上看,当煤老板听到了我的祈求,准备借煤的时候,老板娘“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靠着炉子取暖”,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可那妇人抢先一步站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赶走”“她半蔑视、半得意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回店”,老板娘多次阻拦煤老板借煤,把我从充满希望一步步推向绝望。她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小说的情节张弛有度,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从主题上看,老板娘对于“我”借一铲煤的哀告无动于衷,在煤老板多次要借煤的时候反复阻拦,以至于把“我”推向死亡,有利地表现了有产者的无情和现实世界的残酷。【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从五个方面去考虑:一是考虑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二是考虑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三是考虑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四是考虑情节的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五是考虑情节的安排对读者心理的感受,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展开想象等。答题时,第一步是要审读题干,明确题型;第二步是选定角度,寻找对应。本题中,根据小说的内容,借煤、被拒、从希望到绝望等情节都充满了真实性,但首先,“骑桶·”这个情节无疑是荒诞的。文中说“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一个最简单的辔具,费力地转下了楼梯。但是,到了楼下,我的桶就上升起来”“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了冰冷的街道,它的高度好极了,有几次我被升到了二楼那么高,但从来没有下降到门房那么低。我异乎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贩的地下室门前”,“骑桶”去借煤速度快,而且能将煤直接装进桶里带回家,表现骑桶者迫切借到煤的心理;衬托骑桶者的穷困潦倒。其次,主人公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冰山上这个情节也是荒诞的。“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赶走”“它没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我爬上冰山,让自己永远消失”,这样的情节暗示主人公严寒中离开人世的结局;体现现实的冷漠无情,隐喻小人物内心的无助与命运的凄惨。二、古代诗文阅读(一)古代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项羽之死-26-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B.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C.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D.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26-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阕,歌曲或词的一首称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则称“下阕”。B.平明别称平旦、昧旦。古代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平明指天刚亮时。C.侯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封赐爵位的一种。春秋时期周王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D.籍是项羽的字。古人有名有字,同辈或者下属只许称尊长的名而不能称字,自称可称名或称字。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项羽勇猛豪爽但也多情善感。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B.项羽极端自负自尊却不知自省自责。项王因受农夫欺骗,人马陷入大泽中,项王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归咎于天命,认为上天要自己灭亡。C.项羽骁勇善战,身先士卒。东城溃围之战,他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斩杀一员汉将和一个都尉,叱退赤泉侯,使之避退数里,最终追杀了赤泉侯,突围成功。D.项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乌江边面临一线生机,他不愿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选择了慨然赴死;末路遇故人,慷慨赐头,自刎而死处处都显现出英雄气质。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答案】10.B11.D12.C13.(1)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追赶的汉军有几千人。(2)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解析】10题详解】-26-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句意为: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骑马跟在后面的部下壮士有八百多人。句中“于是”作句首状语,“项王”作主语,“上”名词作动词,在句中作谓语,“马骑”指坐骑,是一个词,中间不能停顿,作宾语,所以应在“马骑”后停顿,排除A、D项。“麾下壮士骑从者”作主语,“八百余人”是项羽的“骑从者”,作谓语,不作“溃围南出,驰走”的主语,所以应在“八百余人”之后停顿,排除C.项。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籍是项羽的字”“同辈或者下属只许称尊长的名而不能称字,自称可称名或称字”“自称可称名或称字”错。项羽名籍,字羽。同辈或者下属一般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称其名,自己称呼时用名。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C项,“追杀赤泉侯”错误。原文,“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可知项羽只是叱退赤泉侯,并没有追杀赤泉侯。故选C。【13题详解】-26-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句子翻译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重要实词的意思,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还要注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等是否译对。第一句关键点:“引”,带着;“东”,向东逃跑;“乃”,只、仅仅;“汉骑追者”,定语后置句,追赶的汉。第二句关键点:“地方”,土地纵横;“众”,民众;“王”,称王;“愿”,希望。【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26-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躯体。(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远景,颔联转写近景,由远及近,由实及虚,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小衬托出别样的悲怆。B.-26- 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对仗、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前两联对仗十分工整,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颈联表明作者即使遭遇苦境停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自己气魄壮大而弥坚。D.“鲲鹏”“图南”是化用《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未卜,也表明了诗人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15.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答案】14.A15.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掌握关键信息,最后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A项,“由实及虚”说法错误。首联先写远景,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颔联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而不是“由实及虚”。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先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26- 本题中,要求从意境营造的角度对“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进行赏析。首先要对这一联中诗人所使用的意象进行分析:诗人写出了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的画面。岸边的船、舱内寒灯、舱外风浪夜雪,都是构成意境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冬夜羁旅图。其次,从意象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的角度来看,冷风,寒灯,漫天飞雪衬托出了别样的悲怆,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鸟兽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李煜《虞美人》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4)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果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2).猿猱欲度愁攀援(3).万里悲秋常作客(4).百年多病独登台(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6).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尚”“猱”“度”“攀援”“常”“胜”等。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26- 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片段延展犹抱琵琶半遮面思接千载B.节选延续养在深闺人未识思潮起伏C.片段延续养在深闺人未识思接千载D.节选延展犹抱琵琶半遮面思潮起伏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化遗产曾有过去的辉煌,也应该有闪光的如今,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B.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如今,并且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C.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D.文化遗产曾有过去的辉煌,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还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B.不仅为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深厚滋养,还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C.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提供深厚滋养。D.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答案】17.C18.C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熟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26- 本题,片段:名词,整体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生活、经历等)。节选:动词,从某篇文章或某本著作中选取某些段落或章节。语境说的是“每一个文化遗产”是历史生活的一段,故选用“片段”。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延展:延伸,扩展。结合“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分析语境说的是让文化根脉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故选用“延续。”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的娇羞,也可以指一个事物看不清楚,不知道它的走向。养在深闺人未识:原指妇女生长在深闺里未被人知。后也比喻某些地处偏僻的事物不被外界所了解。结合语境“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理解,此处说的是要让文化遗产被外界所了解,成为日常所需,故选用“养在深闺人未识”。思接千载:专心致志的思考,思绪连接古今。思潮起伏:思想活动极频繁。结合语境说的“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此处是说思绪要连接古今。故选用“思接千载”。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中心词要与各自的修饰语对应,即“过去”是“曾有辉煌”的,“现在”是“闪光的”,“未来”是“充满生机”排除A、B、D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不仅……还……”是递进关系,先构成“文化基座”,再“提供深厚滋养”,这样就应排除A、B项。再根据逻辑关系,先说“生生不息”,然后才能“发展壮大”,排除C项。故选D。【点睛】-26-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肆虐,为使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防疫抗疫标语(金句)纷纷亮相。以下三类你喜欢哪一类,请任选其一说明理由。第一类:“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第二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第三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答案】(1)喜欢第一类。这样的标语比较接地气,也比较顺口,通俗易懂易于被老百姓接受,有很强的警示作用。(2)喜欢第二类。这样的标语语气郑重坚定,反映了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让百姓看了安心,也能把防范措施牢牢记住,在短时间内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3)喜欢第三类。出自古诗词,熟悉且典雅,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情感深厚,看到了文化之美、文明之美,吸引人且暖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进了广大人民团结一心打赢疫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注意符合特定的情境;其次,要注意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再次,要正确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最后,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此外,要准确理解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本题中,首先要“任选其一”,明确地指出自己更喜欢哪一类标语。然后要阐述理由。比如,如果喜欢第一类标语,就要指出其中“神仙也要戴口罩”“不集会,莫串门”的口语化效果,警示作用强,接地气,通俗易懂,受众很广,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如果喜欢第二类,就要指出“命令”“责任”“第一责任人”这些词句的郑重,语气的坚定和不容置疑,这样的语气反映了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能让百姓感到安心,也能把防范措施牢牢记住,在短时间内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如果喜欢第三类,就要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句子都出自于古诗词,它们的特点是典雅大方,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而且都是人民大众熟知的诗词,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之美、文明之美,也提高了广大人民团结一心打赢疫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21.-26-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是外交部设立的新闻发言人,以外交部的身份发言,并回答记者提问,就国内外事务说明情况,表明我国政府的态度等,是我国向世界发声的口舌。2020年6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外国记者向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提问:推特(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站,类似中国的微博)公司今天表示,中国外交官越来越频繁地通过推特平台表达观点,你对此有何评论?针对外国记者提问,请你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阐明我方观点表明我方态度。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这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使用推特是中国外交官入乡随俗、与外国民众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和平台。很多外国驻华外交官和驻华记者在中国不也是使用我国的微信和微博吗?示例二:推特充斥着大量针对中国的恶毒谎言、谣言。需要我们发出真实、客观、公正的声音,如同在漆黑的夜里擦亮一些火柴,发出一些光亮,让世人了解事实和真相。【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注意符合特定的情境;其次,要注意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再次,要正确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最后,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此外,要准确理解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本题中,针对外国记者“推特司今天表示,中国外交官越来越频繁地通过推特平台表达观点,你对此有何评论”这一提问,要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来阐明观点和态度。可以提出如“新媒体时代,外交官应该入乡随俗”的观点,也可以提出“推特上有许多不实言论,需要我们公正发声”的观点。阐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比喻、拟人、反问等较易使用的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外交发言的礼仪性和规范性,用语要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有人说,是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战士;有人说,是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有人说,是疫情期间自律学习的学生;也有人说,是响应号召全家皆宅的国民……你认为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6- 【答案】范文: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风光无限的名门闺秀,是天真纯洁的幼小孩童,还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或许,每个人内心都有着不同的答案,而在这新冠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在这国难当头的紧要关头,我心中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钟南山——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想必这个名字,全国人民都已如雷贯耳。零三年,正是非典病毒无情肆虐的时候,年过六旬的他,率领着医疗队伍,坚守一线。如今,17个春秋已过,八十岁高龄的他,面对新冠病毒又再次回到了前线。他说:“没事不要去往武汉。”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去往武汉的后果,但钟老就是这么义无反顾地驶往武汉。在最前线与“死神”日夜搏斗。“心底无私天地宽”是钟南山院士最真实的写照。他是一个心中装着国家、百姓和民族的人。我想医者仁心,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定在他心底翻腾。道义是什么?道义就是知难而上的坚韧,就是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就是心怀天下苍生的悲悯!钟老就是这样一位坚守道义之士!珠海秀——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当一段关于她的视频打开后,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双憔悴但仍炯炯有神的眼睛,以及那浓浓的黑眼圈。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只比我大上6岁,一心报国的她,瞒着父母奔赴前线。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在她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记者问她:“你想念父母吗?”她颤抖地说:“我不敢跟父母说,我不想哭,一哭护目镜就花了,就做不了事了。”多么质朴的一句话,多么平凡的几个字,但却感动着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感动着无数炽诚的心。“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自己发光”。向这些英勇无畏的白衣天使致敬!赶赴黄冈地区的益阳医疗者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这原本也不发达的小城益阳,为了支援湖北,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政府也派出了由28个人组成的一支救援医疗队,协助黄冈地区的医生们。在临行出发前的那一天,他们或许还未与家人们告别,或许未曾与家人们团聚,或许没有与爱人见上一面……无数个或许,无数个遗憾,都也阻止不了他们前行的脚步。风雨交加,日夜兼程,为了与时间赛跑,为了与病魔斗争,他们甚至没有吃饭,只是咬了几口蛋糕,喝了几口水……他们用行动在荆楚大地上展示了银城医疗工作者的光辉形象。-26-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所有心怀“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之人;是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之人;是心怀“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情操之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们,你们是时代的英雄,你们是最美逆行者,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本则材料审题很简单,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很多,可以是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战士,可以是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可以是疫情期间自律学习的学生,可以是响应号召全家皆宅的国民……具体写作时,你认为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都可以,关键是要选好写作主体,情感要鲜明,主题要集中,思想要积极。参考立意:(1)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战士最可爱(2)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最可爱的人(3)自律的学生最可爱(4)响应号召全家皆宅——你我皆可爱可用素材:(1)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2)最美逆行者,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面对疫情,广大医护工作者,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运输司机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第一线。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冲锋陷阵,为抗击疫情、稳定局面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26- (3)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峰,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天使。(4)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来不缺英雄,可爱的人会有许多。在这次大疫面前,医护群体冲在了最前沿,他们为我们抗击病魔,抵御风险。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英雄。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提灯天使”,这就是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参考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题目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最可爱的人”这个关键词,正文部分开篇点题:“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心中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形式分别列举了钟南山、珠海秀、赶赴黄冈地区的益阳医疗者们这三个事例,证明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文章结尾处进行总结:“为抗击疫情逆风而行的医护工作者们,你们是时代的英雄,你们是最美逆行者,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文章文笔细腻,语言流畅厚重,文意连贯紧凑。语言犀利中有一股哲理意味,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范文。【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2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