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写作教学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写作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4写作《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E,即表达运用。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一、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能力。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写好新材料作文,举一反三,也能写好话题作文。二、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1.命题作文特点(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2.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三、话题作文“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1.写作特点(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3)形象性“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4)审题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2.写作方法(1)、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2)、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3)、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4)、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5)、写出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拟题技巧。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法,也是很重要的。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借、仿、拼、抽、代。“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谈……”“记……”“介绍……”等。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快,拟得更好。3.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一、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能力。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写好新材料作文,举一反三,也能写好话题作文。二、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1.命题作文特点(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2.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三、话题作文“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1.写作特点(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3)形象性“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4)审题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2.写作方法(1)、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2)、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3)、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4)、善于联想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5)、写出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拟题技巧。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法,也是很重要的。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借、仿、拼、抽、代。“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谈……”“记……”“介绍……”等。 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快,拟得更好。3.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考点一审题立意:准、新、深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文字材料1.概括材料明要点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写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多的,还要注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明确材料说理的角度。2.确定性质和倾向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性。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朗,材料的性质往往是蕴藏的,应辩证分析,分析命题人的真正意图。3.关键词语抓得准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词语常常是材料中议论或抒情性的语句或是总结性的语句。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后,要注意语言的转换,可用“只有……才……”的形式把关键词语变成一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如关键词是“适度”可以转换为“只有适度,才能事遂人愿”。4.辨明关系定方向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强与自卑)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5.筛选观点定主题根据材料的内涵,认真分析材料中可能蕴含的各种观点,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筛选出切合材料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题。对多角度多含义的材料作辩证分析,是保证主题正确的必要过程,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之一。【审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有的同学从修船工的角度立意:好人有好报;生活中要发扬雷锋精神。这样的立意虽然也可以,但是大而不当,显得肤浅。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对材料加以提炼,揭示出其隐含的深层意义,就能给人以启迪,也显得深刻。【审题指导】(1)修船工在刷漆过程中是无意间补上漏洞的,这在修船工来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则体现了修船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2)修船工的一个小举动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所以“莫以善小而不为”,细节体现精神,小处表现品质。(3)修船工的地位是卑微的,身份是平凡的,但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拯救性命的壮举。(4)从船主入手来思考。当儿子获救后船主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修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于当今社会那些得到别人帮助而反咬一口的行为是至高无上的。【立意角度】(1)从修船工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责任心、良知、善良、与人为善、平凡、敬业等切入。修船工所谓“顺便补的”,并非“无心”,而是一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有意”——与“善良”有关,与金钱无关;即便非自己分内之事,也要尽责做好,人要有社会责任感。从这个角度,考生还可以写“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责”、“品质”等。(2) 从船主的角度立意,当儿子获救后船主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修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要建立健全对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者进行保护、奖励、表彰等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让好人不吃亏,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有尊严,要懂得感恩。(二)图画材料1.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看图中画了哪些人物或事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上面有哪些文字,文字的表达指向是什么。要找全,找准,不要遗漏。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依据事件的结果,判断图画的性质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中性的。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即命题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要说明什么道理。4.分析原因找说明的道理。即分析命题者为什么提倡,为什么反对,如果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中性的,要辩证分析,找出命题者要说明的道理。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根据画面的性质、出题者的倾向性,确定第一主题。确定主题时,考生要联系头脑中的储备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审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希望……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审题指导】考题有图画,却不同于一般的图画作文,后面出现了四句提示语;有材料,却不同于一般的材料作文,四个短语明确提示了四种角度。可以说,它具有图画作文的外表,材料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的特点。还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不应忘记材料里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表示,只要是与手有关的动作,只要是手掌能够表达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均可成为写作内容。通过这幅图画,你还可以想到“人生的长度依靠双脚行进,人生的精彩只能由双手来掌控”,想到“一个小小的善举,往往能铸就大善大美”之类的立意。至于选择何种立意角度,既要考虑能否出新,又要考虑是否便于下笔。【立意角度】1.伸出双手,付出热情2.摊开双手,放飞想象3.张开双手,学会创造4.捧起双手,收获希望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辨清文体首先要审清楚题目要求写什么文体的作文,近年高考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有的作文标题本身是有明显的体裁倾向性的。如果不顺着标题本身固有的体裁倾向性来写,势必事倍功半。2.明确特指明确特指就是把文章的内容限定在题目外延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首先要明确允许写什么,不允许写什么。3.抓住题眼一个作文题目拟出来,命题者不是要考生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考生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即抓住题眼。题眼抓得准不准直接决定作文写得好不好。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1)词语类文题往往其本身就是题眼要抓住词语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要在参透事物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解读出该命题包含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引申意义以及道理和规律。(2)偏正短语的题眼一般在其“偏”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是命题规定的写作对象,而短语的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命题的特殊要求,因此常被认作题眼。(3)动宾短语的题眼一般在“动”即宾语前面的动词。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表现的是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写作的重点所在。(4)主谓短语的题眼一般是谓语例如“我能”,文题中的“我”(主语)是行为主体,文题中“能”(谓语)就大有讲究了。(5)并列短语的题眼,往往体现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关系,2012年江苏卷的“忧与爱”就是如此。理清出现在文题中诸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这类文题审题的关键。(6)句子类的题眼一般是该句子的谓语这类作文题目往往就是一个观点,或者隐含着一个观点。【审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考生可从三则材料暗示的几个方面,也可从“外界事物”、“人或事物”等许多方面打开思路,作为40多万人同写一题的高考作文,要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关键是化大为小,大题小做,先给“忧”定位,是哪种类型的忧,其次考虑忧什么,为什么,把“忧与爱”化小、化实、化具体,把“爱”落到实处,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立意就显得新颖深刻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很多,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路货”,避免“套话作文”。三、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审题同新材料作文审题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可从和材料有关的不同的角度中任选一个立意,话题作文只能从话题的角度立意。1.审话题的背景材料,明确要点。即材料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事件的结果是什么。2.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认清出题者的倾向性是什么。(赞成、反对、辩证分析、自由选择等)3.辨清体裁。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审准的体裁来写。4.审提示,或抓住话题的关键词,或由因溯果,确定主题。【佳作悟读】分外之事与分内之责核心亮点: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修船工只是顺手做了一件小事,一件分外之事。 我们之所以赞美他,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过于“分工明确”的社会。油漆工只需要刷好油漆,船底有洞,那是船主的事;推销员只需要卖出商品,质量不佳,那是厂商的事;医生只需要做好手术,费用高昂,那是患者的事……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分工带动效率的提高,但也催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理。可这些当真只是分外之事吗?保证船体的安全难道不是修船工的分内之责?关心产品的质量难道不是销售者的应尽之职?关注患者的需求难道不是医者的应有之义?许多天以来,我的脑海中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出一个原本平凡的老师年轻的笑脸。她在讲台上站的时间还太短,以至于没有太多华丽的头衔。但是当载重的货车驶向她年幼的学生,她却愿意用自己如花的青春去交换孩子的平安。教书育人,是她的分内之事,但她却用生命在诠释为人之师所肩负的所有责任。她说:“我不后悔,再选择一次,我依然救学生。”以生命交换生命,世俗眼中,这并不是她的“分内之事”啊!中国人记住张丽莉,正是因为她能够将狭隘的责任大写成做人的原则!为了所谓的“分外之事”,她愿意付出整个青春和生命的代价。然而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连分内之事都无法恪尽职守,更遑论那哪怕只是“一顺手”的“分外之事”。我总是想到微博上那些关于“有关部门”的调侃——对现实的笑骂和揶揄之中,有多少心酸与无奈。当“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唤被写入政治课本,我们却难免要面对公共服务缺失的现实。想到那些进城务工人员年幼的子女,他们没有户口,没有社会保障,街巷里的民工小学时时面临停水、停电的无奈。他们被认为是城市的“分外之事”,他们的父母却为城市的高楼大厦熬白了黑发。想到前不久骇人听闻的“毒胶囊”事件,工业明胶生产商对着记者的话筒言之凿凿:“我的明胶卖出去后,用来生产什么我从来就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也许还包括那些含重金属的胶囊危害了多少人的健康……修船工说,他只是顺手做了一件小事。不错,被请去刷油漆的他只是做了一件“分外”的小事,却挽救了船主的孩子的生命。究竟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分外之事?什么是分内之职?有时只是一个闪念,一件小事,一顺手之事,却是生死相隔的后果。留意那些“分外”的小事,尽好自己的分内之责。我只愿终有一日,医者仁心,师道相传,为政以德,于是我们的时代得以将“责任”二字大写成一种共识、一份信仰。【名师评析】 本文属于既有思想,又有文采;既是很好的自然作文,又非常符合高考应试作文的类型。文章从分外之事与分内之责立意,阐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道德责任心缺失,常以分外之事“踢皮球”相推诿,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思考深入而广泛,忧患意识充盈全文。语言表达颇见功力,读起来余香满口。虽然也用张丽莉的材料,但叙述语言形象生动,论述语言又严谨朴实,与众不同。确实是一篇考场佳作。技巧归纳展示对事件认识的深刻大气立意不深是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写同学间的矛盾、朋友间的隔阂、家庭琐事,取材过于平庸,立意当然也就无从谈深刻。从社会、历史的广度、深度立意,不但有深度,而且写出来大气磅礴。胸中要有大气魄,才能写出恢弘大气的文章。范仲淹正是因为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才写出了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展示对大千世界的深刻思考我们都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思想者,我们应该对大千世界有自己的思考。文章中如能展示深度思考,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通过个别看到一般,从寻常中发现了不寻常,从些微和点滴中发掘出了人生大义,就走向了大我。展示对世事人生的积极关注世事人生,无比丰富多彩。年轻学子,要去关注那些热点、焦点问题,更要用一颗关注的心去思考,在思考中沉淀深刻的认识。用焦点、热点材料写成的文章,本身就显示出一个中学生对世事人生的高度关注,如果能认识深刻,见解独到,文章就脱离了小我的一隅,步入了广阔的大我天地。化虚为实的方法“虚”指的是抽象内容,“实”指的是具体内容。高考作文题一般是较“虚”的。拿到作文题,特别要化虚为实,确定写作内容。如议论文,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到某一方向、某一类别。如“拒绝平庸”,就可以具体到写作、成长等。化大为小的方法高考作文题大多很宽泛,化大为小,就是要通过在标题或话题前添加词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方面加以限制,最后确定一“点”一“面”内容。如作文题“回到原点”,要回到什么“原点”呢?化大为小,可以是文化方面、教育方面,可以是“善良”之点、“诚信”之点。化宽为窄的方法 可以通过添词法,将写作宽泛的范围逐渐“窄化”为某一方面,某一“点”,就是要“择其一点(面),不及其余”;宁在“点”上挖井,不在“面”上挖坑;宁可断其一指,不可伤其十指。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童谣的旋律在回荡。在长辈的哼唱声中,在小伙伴的嬉戏声中,童谣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请以“童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是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童谣就是一种文学式样,以其为作文题,并无深刻的寓意,体现了一种质朴的命题风格。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探讨童谣的性质,介绍童谣的来历,评析童谣的内容和形式,论说童谣的价值。考生如果在这方面知识不足,也可以将童谣作为引子和线索来演绎故事,刻画人物,抒发情感。例如:考生可以童谣为线索,叙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忆与童谣相关的往事,表达对亲朋故旧的思念之情。例2.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立意指导】漫画的题目为“错位”,漫画的内容是:一个心理咨询台前空无一人,一个算命先生那里人员密集。在现代社会,本该找心理咨询专家解决心理问题的人们错了位,到算命先生那里寻求精神寄托。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的“错位”问题。“错位”是个中性词,它概括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记叙文选材可从生活入手,写自己在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相处过程中自己的错位,当然这容易走向平淡,不易出新出彩;如果能从生活中的某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由表及里,挖掘生活本质或者社会真相,能有警醒的思考,还是会写出上乘之作的。写议论文,很可能泛泛而谈,如若对生活没有积极的、深刻的认识或领悟,是很难打动读者的。考点二文体特征:鲜明、个性考场上写什么文体就应该像什么文体,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极重要的要求。一旦被阅卷老师判为文体不明,就如同跑题一样,得分极低。这是考场“高压线”,触不得。考生要想获得高分,还要能够突出文体特征,写出个性,写出特色。一、议论类文章的写作 (一)论点鲜明,“观”穿全篇写议论文的第一个关键点便是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行文中不断地进行扣题、现题和点题。1.提炼简洁的陈述句表述观点要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的方法很多,可直接以标题作为分论点的叙述主体,也可以标题的关键词作为分论点的叙述主体,还可扩展标题作为分论点。无论哪种方式,表达观点必须简明有力。如2012年湖北卷有的同学把确立的观点表述为: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书信方式逐渐减少,代之以更为简便快速的方式。这个表述既不准确,也不够简洁,若表达为“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利弊相生,更新传统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等等,则更明确简洁,更能突出议论的特点。2.注重扣题、现题、点题(1)扣题:作文的第一自然段要注意紧扣标题展开(2)现题:中间段落要适时凸现标题(3)点题:作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要与标题呼应(二)论据充实,分析有力1.善于叙例事例的叙述(叙例)要做到以下两点:(1)语言要简明陈说事实应简明扼要,力避繁冗拖沓。若所用事例是人们熟知的,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若不为人熟知,也同样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2)叙述要定向同一个事例,由于叙述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以,应根据自己论点的需要,选择调整,进行定向叙述,以做到叙例与论点高度统一。2.恰当议例(1)归纳升华法归纳升华法,即用评点性的语言对所举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论据所体现的共性进行归纳。这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2)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即在列出事实论据后,就论据中事物的成因或结果进行分析:或由果索因,探求本源,揭示本质;或由因导果,进行推断,寻求结论。 (3)假设反推法假设反推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提出某种假设,来强调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进而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如课标卷中一位考生的叙述和分析就很有代表性:这社会与我有关,这关于道义与责任。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与我有关,贵州最美女孩向欣园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湖中救人;与我有关,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靠边停车确保乘客安全;与我有关,拾荒阿姨陈贤妹抱起伤势严重的小悦悦寻求救助。……假如向欣园因事不关己而漠然旁观,假如吴斌因病危而放弃对客车的操控,假如陈阿姨也像那十八人一样旁若无事地走过,他们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可是,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道义与责任将荡然无存,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什么美好可言?上面这段文字省略号后的文字从反面对上面列举的事例进行假设反问,引出一种可怕的后果,从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这种反面假设方法的主要步骤是:―→―→(三)合理布局,“构”铸典范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其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二、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一)写人记事,叙述为主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枝一叶落笔,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二)生动形象,注重细节要写好记叙文,必须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要写好细节,就要有化虚为实的意识,即用细节来代替概念化的东西。好的环境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对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样,人物活动,情节的推进,也离不开细节。 (三)以情感人,含蓄蕴藉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交代人、事、物的有关情况外,更要用好描写性语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集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叙写,也可以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睛之笔,使文章含蓄蕴藉。(四)一波三折,写出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描述情感时,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佳作悟读】议论文让善良之树常青核心亮点:新颖丰富,结构圆合修船工刷漆时,“顺手”补上了航船的漏洞,看似平凡之极的一件小事,却拯救了一群孩子的性命,彰显了修船工善良的美德。愿修船工的美德如绿树常青,绿满天涯,如鲜花常开,香飘万里。让爱心传递,与善良同在;让爱心传递,与善良相伴;让爱心传递,与善良同行——让修船工种植的那棵善良树,永远弥漫着蓬勃的绿意。做善良的引路人,与人为善,用爱心温暖社会。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缺少善良。有“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总问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从捐款到献血,一枚枚硬币、一滴滴鲜血都是他一颗滚烫的善良之心,接过他手中的火炬,将善良传递。“义侠巴郎”阿里木,喧闹的街市上大声放歌,世态没有冷却他的热心。支教模范白芳礼,他用一尺见方的铁皮家当躬身力行做慈善,资助贫困生,为他人的梦想插上了翅膀,这是善良的力量。“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着生命呼啸而来,她挺身而出,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善良的人和事真的很多很多,它们俨然长成了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树林,善良的接力棒继续传递,终会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万古长青。做善良的实践者,为他人的善良感动之余,伸出自己的双手,播撒善良的种子。善良,不必惊天动地,平凡的小事愈显善良的真谛。我们不能像陈光标那样“裸捐” 亿万资产,但我们可以为灾区送去积攒的一枚枚温暖的硬币。我们无法像姚晨那样关注难民,为难民奔波救助,但我们可以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让更多的人免受饥饿。我们无法像特里莎修女那样为每一朵即将凋谢的生命之花送去最后的温暖,但我们可以时而去敬老院探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们不能像春雨那样滋润万顷大地,但我们是晶莹的露珠,亦可以给一棵小草送去甘甜。善良亦是如此,善良不分大小、不分高低贵贱,善良的心都是一样的滚烫火热……朋友,不要再犹豫,不要再畏缩,伸出你的手,播下善良的种子,春雨过后,希望的嫩芽破土而出,用爱心去浇灌,用坚持去培育,善良的常青树定将茁壮成长。让善良之树常青,我们定将在绿意盈盈的土地上享受幸福的滋味。【名师评析】考生从材料中修船工补漏洞积善德出发,确立以“行善”为核心的立意,切合试题要求。标题“让善良之树常青”既涵盖了文章的本质内容,又暗示了自己对做好事献爱心的主张,用比喻手法拟题,增强了形象感。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分论点,“做善良的引路人,与人为善,用爱心温暖社会”“做善良的实践者,为他人的善良感动之余,伸出自己的双手,播撒善良的种子”“善良,不必惊天动地,平凡的小事愈显善良的真谛”,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怎样行善”的问题和“善行”的社会意义,论述全面而深刻。结尾具有形象与动感兼备的特点,说服力十足。丰富、新颖的材料,整齐而有气势的排比,生动的比喻句点缀其间,使语言兼具畅达与生动的特色。记叙文天上之母核心亮点:含蓄蕴藉,个性鲜明人的手,可以触摸到一个生命的灵魂。一生之中,我用双手感受过无数事物,终于有一天,我真切地感觉到了灵魂的温度。我第一次参加葬礼,刚十六岁。殡仪馆积聚多年的寒气仿佛全部集中在这间小侧屋里,人站在里面,仿佛浸泡在蓄满冰啤酒的湖里,冰凉麻木,昏昏欲睡。我的左手轻轻停在她的脸颊,力度真的轻得不像话,因为即使再用力,也弄不醒这个陷入沉睡的女人。我幻想着她会再次睁开那双漂亮的眼睛,然后站起来,走出这座冰棺,无论是诈尸或是复活都好。但这只能是一次充满深情与天真的妄想罢了。她刚被抬来的那会儿,就有一群人在门口打麻将,吵吵闹闹,不绝于耳。起初我很愤怒,但又只能安慰自己,也许这是一种习俗吧,热闹热闹。这里,的确太冷清了。 我用手掌贴着她的脸颊,一丝温温的热度传来,我十分欣喜,脑子里竟然浮现出她苏醒过来的场景。我又去握她的手,但她的手被压在了身下,我舍不得用力拖开,于是只能轻轻贴着她的手背,冰冷的温度,顺着我的手,传遍了整颗心脏。晚上还有道场上的很多事等着我去做,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披麻戴孝,但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总觉得,她在看着我呢。人群陆续到达,我不断地向每一个前来悼念的人下跪,每跪一个人,泪水就顺着我的眼角流下来。时间慢慢远逝,那些哭过喊过或始终面无表情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几个守夜的冰冷的人,他们搬了条板凳,烧起一堆火,围坐着嗑瓜子,说说笑笑,我打了几个盹儿,但每次都被寒冷刺醒,即使挨着火堆,也无济于事。天渐渐亮了。第二天早上,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刻。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突然就哭得不可抑制,但我想我应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吧。我安静的站在一间小屋门外,直到门缓缓打开,我跪下,双手接住了那炽热的骨灰盒,门里的人说:“妈妈会保佑你的。”我双手捧着她,即使烫手也毫不在意,也许这时,她也在里面静静地看着我,而此时,我手托着的,是她古老而永存不灭的灵魂。天堂是永远的家,世上只是学习的地方,我说:“我像个男人一样,洒脱地送你回家。”【名师评析】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记叙文,题为“天上之母”,给人以广阔的思考余地,吸引阅卷人阅读下去。读完全文,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有三个特色:一是视角的个性化,一般人写亲人之死,往往回忆亲人在世的事迹,展现亲人的音容笑貌,但是本文不同,本文主要通过自己双手的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技巧归纳】议论文的并列结构a.并形式Ⅰ论据+分析论证b.并形式Ⅱ论据+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层进结构论证分论点:回答怎么办 议论文的对照结构小结记叙文结构方式之一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段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材料一、材料二)→结尾(抒情、议论)。记叙文结构方式之二时序顺进式:选取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记叙文结构方式之三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模式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其模式为:开头(交代物象,引出材料一)→发展(引出材料二)→高潮(引出材料三)→结尾(抒情、议论)。活动揭示自己对母亲远逝的悲哀,侧面传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眷念。二是语言的个性化,本文语言十分冷峻,阅卷人看后,觉得有鲁迅、余华小说的某些风格,内敛之余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母亲的一往情深,看似极冷,其实极热,既表达了对周围人漠视母亲之死的愤怒,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远逝的悲痛。其二,这篇文章的内涵十分丰富,侧面传达了母爱,正面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顺带微讽了人世的冷漠,引发了人们对死者态度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思考,而超越了一般的悼文或写母爱的文章。其三,这篇文章作为记叙文,显得很有创意,母亲是怎么死的?病死,操劳致死,还是祸患猝死?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天堂是永远的家,世上只是学习的地方”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不管死于何因,似乎都与对孩子学习的担忧有关,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该文内容给分20分,表达给分20分,发展等级“丰富”“有创意”给20分。记叙文结构方式之四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正面和反面材料→结尾(抒情、议论)。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作准备。例1 .奢望指过高的希望。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见证了许多奢望变成现实,也目睹了许多奢望化作一声叹息。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人说,不切实际的愿望只能是空想;也有人说……请以“奢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作文题。“奢望”是一个中性词,本题所给的材料也明确了这个词的感情色彩,这就为考生打开了思路。从褒义上来说,可以把“奢望”理解为梦想,人要敢想敢做,没有梦想也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还谈何成功呢?从贬义上来说,“奢望”可以理解为非分之想,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如果奢望的东西没有现实的支撑,没有一点实现的可能,那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作文时既可以从褒义立意,也可以从贬义入手,当然,如果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就更好了。另外,人的目标是不断变化的,某一个阶段无法实现的“奢望”,也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阶段能够实现的“奢望”,所以作文时如果注意到人生目标的变化性,立意就会更加深刻了。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常常发现: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立意指导】这是一则富有思辨色彩的材料。人总是这样,当自己仰望、羡慕别人的幸福时,却没感觉到自己也正在被别人仰望、羡慕着。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别人比自己幸福,而对自己的幸福却视而不见?俗话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时,考生可以辩证分析这种现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转换视线,回归自我,学会关注自己的幸福,珍惜眼前的幸福。此外,还可以描写一些生活中自己一直忽略的却让人感觉十分温暖的事情,通过别人的观察、感觉及自己的恍然醒悟,说明自己其实是十分幸福的。考点三丰富与深刻一、力戒空洞求丰富(一)“丰富”的标准1.材料角度多样运用材料视角有多样性,如古今中外、事实理论、人文经济等多种不同视角素材能巧妙运用。2.表现方式多种 运用材料呈现方式有多种,如有正面陈述,有侧面印证,有反面例证等。3.组织详略恰当运用材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层次感强,衔接自然,组合恰当。(二)达到“丰富”的方法1.论据充实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充实”是指在确立了议论文的观点之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观点。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正面论据、反面论据,要充足而丰富,避免空洞说理、泛泛而谈。2.形象丰满“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而言的。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特别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要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形象丰满可感。3.意境深远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二、定向挖掘求深刻(一)“深刻”的标准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在作文中,通过记叙、描述、议论某种现象,进一步发现现象的真相,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总结出经验教训。2.揭示事物内存的因果关系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预测其导致的结果。3.观点具有启发性提出的观点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警醒和反思。(二)达到“深刻”的途径1.立意独到千古文章“意”为先。“意”是文章的中心和灵魂。“深刻”,首先看你文章的立意深刻与否。一看你能否化大为小,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往往更能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二看你能否对材料作深入的挖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未发”,道“同学之未道”。 2.技法娴熟“深刻”是有具体标准的。在文中,看你是否使用了几种常用常见的“深刻”技法。如议论文,只能清楚是什么,有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怎么办,不会用内外因果法去分析问题,不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记叙文,只会就事写事,就人写人,这样都不会使文章升华。3.切中时代脉搏观点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阅卷老师产生共鸣。【佳作悟读】议论文那手,那人,那心核心亮点:内容丰富议论深刻初中时和同学去一家特殊学校看望孩子们,刚走入教室,一个七八岁的盲人小男孩便很严肃地叫住我,让我把手伸给他。我伸出手,他把小手放在我的手上,摸了摸,然后绽开了笑容,说:“姐姐,你是好人。”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摸了摸手,你就知道我是好人呢?”小男孩骄傲地抬起头,宣布他的理论:“因为好人的手都是暖暖的呀!”是啊!好人的手是暖暖的。这句话让我永远无法忘却,这句话在那么多双手,那么多个人,那么多颗心中流淌着。暖暖的手,伸出的是慰藉,是依靠,是将心比心。特蕾莎修女在获诺贝尔和平奖时曾说:“我在做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给贫穷困苦的人一双温暖的手。”一次她从下水道中救起一个奄奄一息的流浪者,那人不断咒骂着命运给予他的苦难与不公。特蕾莎修女将他带回修道院,亲自给他擦身、喂粥,为他穿上干净衣服,然后守在他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几小时之后,流浪者死去了,可他的最后一句话不再是咒骂,而是一句微笑的“谢谢”。这是何等的力量!一双暖暖的手也许不能治愈身体上的疾病,却可以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融化心灵的坚冰!温暖的手更是一种依靠。《中国时报》的记者张平宜来到四川凉山的大营盘村时,孩子们便抓着她的手不肯放,他们倚靠着她,向她诉说这个麻风病村的孤寂。张平宜也没有辜负这群孩子,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用十年时间为麻风村盖起了学校,让孩子们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她向这个在迷雾中彷徨的村子伸出了温暖的手,为它提供依靠,引领它走向了明亮、开阔的世界。 一双温暖的手更需将心比心。一位旅行者来到云南一所山村学校,提出为学生免费支教时,校长竟果断地拒绝了他。校长的解释发人深省:“我们发现许多支教者离开之后,孩子们竟不愿再相信他们唯一的老师。那些支教者告诉学生他们的老师教的东西是错的。支教者把支教当作自己的人生体验,却忽视了孩子们以后的日子……”在向他人伸出手时,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只有将心比心,手的温暖才能真正被感知,才能给予人慰藉与依靠。穿着黄衣的志愿者,默默无名的捐款人,街头的一把搀扶,公车上的一次礼让……伸出温暖的手其实是如此简单。这份温暖虽小,却是一份传递的力量,一份足以点燃整个社会的力量。是那手暖吗?是那人。是那人暖吗?是那心。手的温暖,是人的温暖,人的温暖,是心的温暖。心的温暖,其实是爱的温暖啊!【名师评析】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由以下几点特色决定:叙议结合。作者对试题材料的图文理解与把握准确,从记叙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主题,然后展开议论,叙议结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构思精巧。一是选材上详略安排得当。文章选用了特蕾莎修女、记者张平宜、一位旅行者的素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论证“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论据十分典型。小作者在运用素材的时候,善于裁剪,既有较为详细的素材,又有高度概括的素材,使得素材的运用疏密相间,详略得当。二是结构安排上紧密。行文围绕中心,衔接自然,内在联系紧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记叙文父亲的手核心亮点:情感真挚形象丰满父亲的手,即使是在教训孩子,也会给以孩子温暖。——题记自我有了记事能力起,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老实说,父亲并不高大,一米七的个头,略有些发福的腰,微微挺起的肚子,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怎么像个有学问之人,理应是温文尔雅的。谁知在我的心中,他却像个山野村夫一样,有些匪气。 尤其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样厚重。当他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我顿时觉得自己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山”压得无翻身之日。事实上,我也仅仅和父亲的手掌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记得我八岁那年,正值顽童岁月,也是任性的时候,那时我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我便铤而走险——偷。当我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鼻息直喷颈部,我转过头一看,一黑脸大汉正铁着一张脸,剑眉集中,怒视着我。当天,当父亲的“砖头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时,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疼了!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畏惧程度一天天加剧,心中也产生了一丝丝怨恨。在我十五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第二次打了我,当他厚大的手掌劈在我脸上的时候,我感到了火辣辣的疼!十六岁,十七岁时我个头渐高,真有“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势,十七岁的我和父亲站在一起时,个子高他一头。但对于父亲的“施虐”,我丝毫不敢反抗。终于,在一次犯错后,父亲又扬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挥下,我一定有挡住他手的力气。他扬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那是在听老师训斥我时,父亲用他的小拇指,狠狠地插入了他的食指之中。父亲的宽大的手掌,最终还是落下了,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摸了我的头,眼神复杂,不知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我愕然了,我没有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我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想过,当我有力气抓住他挥向我的手时,我会得意地笑,会张狂地笑,会毫不畏惧地和他相对视。但我没想到父亲只是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还留给我一个那样复杂的眼神。父亲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父亲有些驼背了,身子却更胖了,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想到父亲的手,那不仅仅是惩罚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阳啊。回想起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想到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的父亲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点要去学校自习室接我的开着车的父亲的手;想到帮我涂药的那双手;想到抚摸我头的那双——我父亲的手。我忽然对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爸,我会努力的!”父亲身影猛然一顿。终于,他缓缓扬起了手,像太阳一样!【名师评析】本文有以下几个特点:抓住细节,以细节动人。俗话说,细节是最动人的花朵,抓住了细节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魂。例如:第一段写布满老茧的手;然后写“砖头手” ;老师训斥我时对手的详细描写,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实在感人。这是一篇情感真挚的记叙文,通过写父亲的手,先写父亲的严厉,次写父亲的慈爱,字字句句打动人心。精心刻画人物,形象丰满。本文刻画父亲的形象极为丰满,那布满老茧的手,那铁着一张脸的黑脸大汉等等,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是严厉与慈爱的化身,那是温暖的象征。【技巧归纳】独具慧眼,小中见大写作讲究尺幅千里,崇尚一粒沙里看世界。一件看来简单的小事,实则蕴涵深刻的道理。所以以小见大是常用手法。辩证分析,思辨见深远高考作文,要做到立意高远,超越平庸,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立意行文。这里所说的辩证思维,主要指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高考作文中,只有注重思辨、逻辑缜密的文章,才能称之为上品。由实到虚,理论铸深刻要深入到本质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充分挖掘这一事实背后的精神实质,要把行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升到社会观念和人本观念,只有把现象的意义提到这个高度,文章才能从更高的层面给人震撼,也才能做到“深刻”。层层开掘,揭示本质优秀的文章往往能从深处着想,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和蕴涵在表象下面的哲理来。而我们写作时要养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纵向思维习惯,这种层层深入的思维方式最能接近事理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展现思想的宽度与深度,文章自然就显得深刻了。力求创新,独辟蹊径一是扩展式,就是在通常立意上加以扩展,老中求新,是一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二是反常式,也就是与传统的立意对立,正中见反,同中求反,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情节设计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情节过程当中设计起伏;二是写两件以上的事,构成一正一反的曲折对比,在对比中见精神。编织情节可采用误会法、巧合法、变形法等,用梦境、幻觉、回忆、思索等心理刻画手段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特定的精神状态;即使是状物,也可以采取拟人化方式,编织情节,描写细节,产生文学效果。 形神兼备,形象鲜明文章的“神”,要追求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或者是成熟的、深刻的认识。“形”的塑造主要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编织与主题相统一的情节;二是把每一个环节都写丰满,用力塑造较为典型的形象。善用细节,生动感人生动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使人物神态毕肖,性格鲜明。如有篇高考佳作《父亲的布底鞋》,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细节,文章通过聚焦父亲的布底鞋,写出父亲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的美好品质。情景交融,借物写志不论是记叙类还是议论类的文章,作者所抒发的情,表达的“志”,都应该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之中。只有情与景的融会,才能创设出深远的意境,给读者以审美的体验与享受。蕴藉含蓄,余味绵长善于挖掘平凡小事的不平凡之处,借助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自然地融入到记叙和描写中。可以在具体叙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关键处,水到渠成地加入一些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起读者的思考;也可以透过生活的表象,剖析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将之升华为哲理。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段歌词这样写道:“走过了春天走过了秋天,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我们的心不变。”其实,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地行走,沿途既有阳光,也有风雨……请以“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作文题。所给材料起到了提示作文内容与作文立意的作用。它告诉考生,“走过”需要与人生紧密结合。“走过”的既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一种心境;“走过”的路上既可以有阳光,也可以有风雨。同时,可以将材料中的省略号视为省略号式立意,只要结合人生,与“走过”有关,就算是正确的立意。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明确“走过”的是什么,而不能空谈“走过”,导致文章空洞无物。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牛、马的眼里只有草原上的青草,却看不到草原上的花朵,然而草原因青草更加富饶,因花朵更加美丽。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青草、鲜花、蓝天、白云才构成了人们喜爱的天堂。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鲜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根据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确定立意时,关键是理解材料中“青草”和“鲜花”的比喻义。材料里,牛、马的眼里只看见青草,而看不到鲜花。“青草”可以用来充饥,维持身体的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可以视为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鲜花”是用来观赏的,可以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可视为精神生活的象征。由此不难看出,从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的角度进行立意较为恰当。文章的最佳立意,应当是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求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写作时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应落到“青草”和“鲜花”,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考点四文采与创新一、炼词炼句出文采(一)“有文采”的评价标准1.词语生动句式运用富有表现力,语言生动活泼、简明有趣。2.句式灵活句式运用富于变化,各种句式能灵活地穿插运用。3.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各种常用的修辞手法。4.意蕴丰富文句要有内容、有情感、有哲理。(二)讲究文采应注意的问题1.记叙文(1)使语言具有画面感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就是要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2)使语言具有流动感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即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式形式流畅自由。读者读了这样的句子,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 (3)使语言具有含蓄性记叙文的语言忌直白浅露。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当然,点题的语言不可过于含蓄。2.议论文要努力避免单调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种陈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文都是逗号,段尾才有一个句号,连一个问号或感叹号都没有,文章真是静如“止水”,淡如“蒸馏水”了;有的议论语言概念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饰限制,进而导致表达不严谨,影响说服力。在写作时,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有其他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脉有流动感。否则,拘泥于一种表达方式,会给人呆板的感觉。考生在写作时,运用对偶句,可以使语言凝练;骈散结合,则会使语言富有流动性;运用排比,能给语言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运用适当的反复,则可以使文章富有一咏三叹的韵律美。二、手法多样重创新(一)“有创新”的评价标准1.提出的观点不人云亦云,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有独到的看法、主张。2.构思新巧,分析推理方法有特色,运用材料有新鲜感,语言表达风格鲜明。(二)考场作文如何创新1.调整思路法有意识避开多数人容易采用的思考角度,选择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思考问题,另辟蹊径构思文章。2.反弹琵琶法运用逆向思考方式,从中形成有独特价值的观点,提出别人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和见解。3.表现创新法文章选用材料要注意给人新鲜感,避免题材撞车;表现手法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在谋篇布局上创新。4.在所选的文体上力求创新 构思新巧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之处。考生应充分展开想象,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构思出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在这方面,记叙文得天独厚。【佳作悟读】道是“有限”却“无限”核心亮点:视角独到文采斐然冯骥才先生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在我看来,道是“有限”却“无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跑出无限生命价值的“路程”才是王者。当一块突如其来的铁块击中他的肝脏时,他用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他强忍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停车,打开车门,疏散乘客,自己却轰然倒下。这一过程用了76秒。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多么短暂的76秒,人生却走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路程,那个路程不是用公里来衡量,而是用人生的大爱来铺就。出殡的那天,一座城市送别一个人。长街两旁,灵车走过的路程,就是一个“有限时间”和“无限路程”的哲理之路啊。吴斌的生命价值在其生命的最后76秒里,灿烂燃烧,化一世芳华,暖暖地照耀在人生的跑道上。当遭遇迎面撞来的车辆时,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爱。正在滚动的车轮下,她用身体把学生撞离死亡险地,而她却被卷到车轮下,双腿被碾折而倒在血泊中。她就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二十九岁的金色年华的她,在生与死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果断选择。人性光芒闪耀的一瞬,延长了感天动地的最美的生命价值。有位哲人说过: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延伸生命的宽度。张丽莉老师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价值意义中去”,她所跑的路程很长很长……当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时,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位商业精英的智慧。他是时代的骄子。56岁的生命不长,但他开创的苹果之路,不因他的离世而断路。他把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简约平民化,不断追求卓越。他就是乔布斯。比尔·盖茨在悼词中说道:“世上很少有人能像乔布斯对人类产生如此深远影响,而且是影响很多代人。”乔布斯在有限的生命里,延伸对世界对生命的价值。“人的一生,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生活平庸而愧疚。”乔布斯就是这样,用有限的生命在人生的跑道上跑出很远很远……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用18年的寂寞坚守,延伸桃李芬芳的价值;海子用25年的浪漫,延伸诗歌生命的价值;王万青用43年的草原之路,延伸医者仁心的价值:他们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人生的跑道上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无须刻意用种种触目惊心的浓艳来描绘生命的多彩,即便是千千万万或隐于市或出于庙堂的平凡之人,也会用最美的姿态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中的赛跑,道是“有限”却“无限”……【名师评析】这篇文章亮点纷呈,美不胜收。首先,立意有深度,思想深刻,能彰显思辨色彩。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这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得贴切到位。其次,长句短句相间,整句散句并用,抢占了语言的制高点。文中的句子短则三四个字,长则二三十个字,短句简洁有力,长句表意丰富。特别是主体部分的第二段、第四段、第六段的段首均用“当……时”的介宾短语构成排比段,设置特定的场景,具有引人入胜之功效。第三,选例典型新颖,作者选用最新的社会热点素材来阐述文章的主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另外,恰当地引用名言,既彰显了作者的积累底蕴,又使说明形象生动,让文章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技巧归纳】用词贴切、准确1.讲究辞藻美。遣词造句生动、活泼,巧妙运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叠词等。2.讲究词语丰富性。词语丰富,同义词使用准确,富于变化,反义词运用得当而又对比鲜明。3.讲究用词自然美。用词还要讲究自然、优美,不造作,机智幽默,饱含情感。一是引用格言警句求鲜明。恰当运用格言警句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二是活用俗语、歌词求情趣。生活中的一些俗语极富生活情趣,还有很多歌词也很经典。考生灵活地把它们运用到作文里,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例1.请以“比________更宝贵的”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纸上,然后作文。【立意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命题人给了考生更多的写作空间,考生需先补充相关词语,形成自己作文的题目。考生可以从人生的经验、事业的成败、家庭的幸福和谐等方面构思:比如“比美丽更宝贵的是善良”“比金钱更宝贵的是诚信”“比成功更宝贵的是追求本身”等等。在作文时,要抓住“宝贵”前后的关键词,围绕“宝贵”去选材论证。例2.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指导】本题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审题时,要牢牢把握“耕种”一词,“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感悟;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考点五打造亮点,高效增分下面这份报告相信同学们看了会深受启发,同时也提醒我们,除了平时正常的写作训练,考场上有意识地打造一些亮点极其必要。在阅卷中,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一些问题:1.内容方面(1)立意偏离。如评价船工为无操守的船工,只谈细节决定成败,或者谈孩子要有信心、要自立。凡此种种,均脱离了材料中心含意。(2)内容空洞。通篇自说自话,只讲道理,不摆事实,导致说理苍白,论证无力,丧失说服力。(3)逻辑混乱。行文缺乏严谨缜密的思考,使文章选材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材料不能证明观点,观点难以自圆其说。(4)脱离现实。无论什么作文命题与现实总能产生关联,考场作文贵在写出时代特色。而这次作文不少考生对现实诸多鲜活事例置之不理,仍挖空心思从故纸堆中搜寻素材,缺乏与现实对接的意识,缺乏命题者所期待的时代感。2.形式方面(1)题目不扣中心。不少标题过于随意,或不够凝练,或不够明朗,均缺乏艺术性。如《小事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辉煌》等偏离中心,就只能判为三类立意。(2)入题缓慢,论述滞后。有的文章铺垫过多,照搬原材料,然后评析原材料,到展开议论时行文已过一半。论证滞后导致文章信息量小,内容不够充实,论述缺乏力度,让人感觉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导致思想不深刻,影响整体得分。(3)结构不够明晰。不注意段间的过渡、衔接、照应,行文缺乏明晰的思路,毫无章法可言。(4)不联系原材料。完全抛开原材料作文,对材料不做一点引用。(5) 缺乏布局意识。考场作文要考虑阅卷者的视觉感受,除了书写,文章布局的清晰、美观也非常重要。不少考生缺乏布局意识,信笔写来,段落长短不均,有的一段就占据了文章一半的篇幅,不仅读来费劲,还可能产生文章亮点因深藏段中而不被发现的问题。(6)书写。书写潦草、卷面脏乱、标点错误等问题仍需特别注意。3.备考建议2016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在作文备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训练仍然是复习备考的重点,但“新命题作文”(主要命题形式是“题目+限制”或“引导语(或阐释语)+题目+限制”)的训练不能舍弃。(2)加强审题训练。审准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要事,在审题上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3)各种作文文体都要练一练,尤其要加强议论文规范写作训练。选例要准确、典型、多样、新鲜;叙例要简明概括、角度适当、倾向鲜明;要会议例和扣题。(4)写文章一定要点明中心。建议考生写明白文,开头或结尾要点明中心,或运用抒情句或议论句点明中心。如果写议论文,最好在第一段就明确点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写记叙类文章,一定要用巧妙的议论抒情点明中心。(5)文章结构要完整。不管什么类型的文章,在结构安排上都应该注意:首尾圆合,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尤其是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要懂得“凤头、猪肚、豹尾”等写作常识。强化布局意识,段落安排应匀称合理。(6)字体要美观大方,起码要端正清晰,不要随手涂抹;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把错别字(包括运用不规范的标点符号)纠正过来,但不可以涂大涂黑。不要在文章中出现不规范用语(如夹杂英语、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等)。考场作文打造亮点的技巧高考作文不比平时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因为考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阅卷老师一直处于疲惫状态,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分数就有可能上去了。要打造好以下几个亮点:(1)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阅卷老师的眼;(2)以闪亮的标题“煽起”阅卷老师的情;(3)以靓丽的“凤头”激起阅卷老师的兴趣;(4)以优美的文笔打动阅卷老师的心;(5)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阅卷老师的魂。一、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一)精彩标题的特征 贴切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标新立异,平中见奇;貌似平淡,大巧若拙。不好的标题常具有以下特征:题目偏离了话题或材料的限定;题目不新颖,落入俗套;题目过大,很宽泛,没有针对性;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文不对题。(二)拟写精彩标题有“七招”第一招:扬长避短,选择最拿手的文体。这是写作的基础,是在立意落笔之前要做的事。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拟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标题来。第二招:巧借东风,化用古诗词名句。这样的标题往往会溢出浓浓的文化醇香,体现出作者的个性与创造性,如“若为成功故,奋斗不可抛”“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责任,我所欲也”。还可以借助耳熟能详的歌词拟写标题,如“从零开始——想说爱你不容易”“谁不说俺家乡好”“潇洒走一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招:活用符号,效果另当别论。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能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如“成功=志+力+物”“多解的题:规矩=?”“联想1+1”“成绩≠素质”。第四招:妙用修辞,定能画龙点睛。比喻、拟人、夸张、设问等修辞能使语言形象生动,能使标题更加新颖含蓄,具有极强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如“夫子,我想对你说”用呼告的手法拟题,显得亲切自然;“你真的断奶了吗?”用反问手法提出了文章的论说内容,暗示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标题都使用了修辞手法,你能说出它们的妙处吗?“勿以善小而不为”、“绽放心中的玫瑰”、“顺手一小事,爱心一大步”、“事不关己,贵在管起”、“带着善良上路”、“您在哪里,我那脸生黑痣的阿姨!”第五招:巧“嫁”术语。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老师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心灵的审判”(司法)、“心灵变色卡”(化学)、“心灵实验报告”(实验)、“催化人生”(化学)、“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物理)、“真空下的加速度”(物理)等。第六招:逆向思维,并列词语扣心弦。运用逆向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从而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有志者未必事竟成”“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脚”“眼见一定为实吗?”“ 享受挫折”“要敢于走麦城”。拟题时可以充分地利用、挖掘生活语言,利用相似词语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如“打假与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钱看与向前看”“减负:让我欢喜让我忧”“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第七招:生拉活扯,巧用成语五字诀。(1)“引”字诀。直接引用成语作文章标题,如“暴风骤雨”“朝花夕拾”“春华秋实”“柳暗花明”等。(2)“嵌”字诀。将成语镶嵌在标题中,使标题更加明确,观点更加突出,含义更加深远。如“别开生面的一节课”“发人深省的一件事”“三顾茅庐请能人”“切莫拔苗助长”“不能舍本逐末”。(3)“拆”字诀。将成语临时拆开使用,如“志同方能道合”“拾得巨金而不昧”“开卷未必有益”“弄斧就要到班门”等。(4)“改”字诀。去掉成语中的某一个字,换上你需要的另一个字,往往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颗粒归框”“水之不存,人将焉附”“提倡能者为徒”等。(5)“省”字诀。省去成语中的一些关键字,留下空白,这样既能给人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又能达到点到为止,甚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望子成……”“闻过则……”等。二、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一)精彩开头的共性精美的开篇有三点共性:一是“明”,要“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二是“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置悬念、用典故、引名言、反弹法等等;三是“简”。(二)写好开头的技巧记叙文精彩开头抓分技法1.引用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唯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的果实。”2.使用修辞,文采飞扬(1)巧设比喻,形象生动。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2)拟人上场,趣味盎然。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3)排比造势,气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4)巧妙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3.讲究章法,黄河九曲(1)暗含伏笔,扣人心弦。(2)欲扬先抑,别有洞天。(3)对比映衬,言此为彼。(4)由物及人,巧埋线索。(5)语音出场,先声夺人。(6)渲染气氛,酿造情绪。4.情意深切,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地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邈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做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三)议论文精彩开头抓分技法1.事实导入法文章的开头先叙述一个故事,或一个寓言,从而引起议论,展开论证,观点具体化,它们既是对作者观点的诠释,又是对这一观点的证实。采用这种方法开头。要注意落点一定要在“议论”上。用故事开篇,针对性强;用寓言开头,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引用导入法 引用诗词、熟语、歌词、名言警句等导入正文,不但文采斐然,增强了文化内涵,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先声夺人。3.类比导入法利用相似联想,不仅给文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而且能够自然地导出中心论点,大气磅礴,匠心独运。4.排比导入法(1)以自然现象导入排比。如:“锐锋出于钝石,明火炽于暗木,贵珠产于贱蚌,美玉琢于丑璞。一切事物都在岁月中变换着,因为每一条路都充满了转折。”(2)用生活事例导入排比。如:“浮华喧嚣浸染了纯净心灵,摇滚乐代替了田园诗,都市人身上的烟草香水淹没了森林里花朵的芬芳。人们习惯装饰好自己,穿梭于车流人海,却忘了还有一片飞舞着樱花碎片的森林向他们敞开。”5.开门见山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立论,这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方法。如:“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6.设问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用设问开头,直接提出问题,引起论述,特点是入题较快,简洁、明快、有力,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读者,启发思考。运用设问导入,可使文章论点清晰,引人深思。7.比喻导入法用比喻开头,尤其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开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8.对比导入法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就难得成就事业。由此,我们可以说:勤则成事,惰则败业。”(《说勤》)三、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一)精彩结尾的作用好的文章结尾,能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作品主旨得以升华。正如古人所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要撞得响亮,既干净利落,又余音袅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写好结尾的原则是:或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或能戛然而止,干净利索;或能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二)精彩结尾的技巧记叙类文章的结尾技法:1.自然收束,总结全文记叙文在主体部分详尽叙述之后,结尾往往只需简单小结点题即可收束,而不必拖泥带水。2.富有感染力的抒情在结尾抒情,往往可以进一步打动或感染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3.引经据典,余味无穷记叙文的写作不像议论文的写作,在主体部分往往无法引经据典,但是却可以在结尾适当引用。这样,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又可以收到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4.充满哲理,发人深思在文章的结尾,如果适当地立足主题,加几句充满哲理的语句,就会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5.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按照行文的规律,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往往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会让阅卷者感觉考生思维缜密。6.对比式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如高考佳作《与永恒拔河》的结尾:“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7.反复式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如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的结尾:“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三)论述类文章的结尾技法1.“止”字法 对所论之事的剖析和推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不为写结束语而写结束语。好处是自然简洁,干脆利落。2.“照”字法一是照应文章开头,形成首尾照应;一是紧扣文章的题目,形成文题照应。这样的文章结构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美感,让人觉得考生的构思是严谨的。3.“举”字法在结尾处引用名言、诗文,既可以有力地突出论点和概括全文,又能显示出作者开阔的知识面,也可以举出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4.“问”字法结尾处以疑问、反问、设问来收尾,能收到增强感情、激起共鸣、引发思考的效果。5.“志”字法卒章显志,这里的“志”可以是作者所表露的胸怀、志向,也可以是写作意图,要求能昂扬向上、鼓舞人心。6.“告”字法采用呼告的手法,提出号召、希望、要求,或者告诫人们不能怎样做。7.“文”字法巧用修辞,回肠荡气。如《劫后》的结尾:“于是学会了为阳光感谢——因为阴晦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平静而索味的日子感谢——因为风暴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粗食淡饭感谢——因为饥饿并非不可能。甚至学会了为一张狰狞的面目感谢——因为有一天,我们中间不知谁便要失去这十分脆弱的肉体。”此外,还有总结法、引申法和补充法。诚然,文无定法,文章结尾应该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只要作者依据自己的表述重心和写作意图等实际情况悉心斟酌,首尾兼顾,讲究一定的技巧,就一定能写出一个别致而令读者满意的结尾。【佳作悟读】一花一世界核心亮点:句式多变论证有力绿荫、倒影,交相辉映,水不会阻断她们的柔情。——题记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悬于绿叶尖儿上的剔透晶莹,但是绿叶懂得她的情意。 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浮于空中反射出来的阳光的绚烂,但是孩子们懂得惊叹彩虹的多姿。也许那一滴水不会明白融于波浪后激起千堆雪的雄壮,但是诗人们懂得欣赏海洋那博大的情怀。一滴水虽小,但透过它可以看到一个浩渺的世界,真可谓一花一世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说过:“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委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家。”这便是水,给我们一个透明而博大的世界。或许,我们可以把车尔尼雪夫斯基话中的“它”改换为“她”。因为水就像是一位充满柔情又填满智慧的女子,温柔地抚摸着世间的一切,告诉我们处世的哲学。同样,她也温柔地提醒着我们去读懂世界,留一股清泉在心中游荡。明察一滴水,摒弃心灵的罅隙,留下一段佳话。“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我们谙熟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美好的结局。在蔺相如完璧归赵、智对秦王之后,虽然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居其右并扬言遇他必辱他,但是蔺相如手握一滴宽容的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处处谦让。这不是蔺相如怯懦,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情怀,更是包容的处世之道。倘若没有这一滴水,廉颇心中的嫉妒仇恨就不会散去,就填充不了心灵间的罅隙,便沉淀不了不满与敌意。明察一滴水,用恬淡的心情聆听花开的细语,坦然地面对人生风雨。虽说人生几多风雨几多愁,可是因着对官场的理性审视,苏轼手握一滴豁达的水,活得坦荡,活得潇洒,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诠释了那种令人欣羡的达观、潇洒,东坡的人生因此豪放不羁。明察一滴水,心随大海,走在大爱的路上。看过《冰心传》,我才知道告诉了我们人格才是最高学位这一深刻道理的世纪老人为何那么从容。这份从容便是来自于海。自幼长在海边,与海为伴,这位海的女儿手握一滴爱的水,读懂了海的深邃,获得了宁静,将一份份爱写进了《繁星》和《春水》。我们有时会觉得,面对着这个逐渐浮躁的世界,自身犹如穿梭在偌大的迷雾森林之中,找不到前行的路。那么冰心老人这一个世纪一路走来又是如何做到始终诚挚真切的呢?应该就是一滴水吧。水让她明白温柔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这一切也会温柔地拥抱你。 一滴水仿佛就是世界。手握一滴水,仿佛就握住了太阳的生命,握住了雪的前世今生,握住了花的心语和燕的呢喃。就好好地握住吧,不要一个趔趄,丢了一切,不要徘徊在是与不是的黑暗深渊里。手握一滴水,用水的澄澈来清洗浑浊的泥,还世界一个本真!【名师评析】这篇考场佳作有三个特征。首先,结构清晰,思路流畅。开头醒豁地亮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证,最后再总结全文,扣材料,扣文题,首尾圆合,形式完整。其次,句式多变,语言灵动。选择句式得当,长句、短句相间,整句、散句结合,语言活泼,有一种灵动的美。第三,文笔老道,论证有力。善用排比,气势充沛。文章开头、结尾成功运用排比,语言酣畅淋漓,很有表现力。恰当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论述令人信服。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技巧归纳】慎用题记一个好的题记可使一篇文章锦上添花、增光添彩。虽然题记有如此的作用与魅力,但毋庸讳言,也有相当多的题记写得并不精彩,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题记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考生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题记,运用与否要看具体情况,千万不可滥用。否则,还会影响得分。莫忘点题——又闻此语重唧唧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采用的是快速浏览式阅读,所以,考场作文必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考生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点题,就能大大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1)不断出现文题词语(命题作文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紧扣话题、材料作文紧扣主题),文中点题扣题的字眼宜多不宜少,不断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作文没有偏题。(2)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标题、开头、结尾肯定不能忘,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在段尾分别点题。是议论文的,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之时,要让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铺排句群写作议论文,有时可以在一段文字中连续使用由多个论据组合而成的论据群来论证观点(论据群常常在“点面结合”中“面”的铺陈时使用)。论据群是一种精心编辑而成的高密度的论据组合,可增强论据力度,优化论证过程。论据群的组合依据和方式非常多样,比如时序、纵横、多元、叠加、正反,等等。论据群一般用排比句来表达。倾力打造主旨句 在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内容予以条理化、层次化。主旨或关键句子可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形成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可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教师视觉的冲击力。例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则是“后”的优势。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与思考。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第一部分列举了许多跟“先”“后”有关的成语、俗语,并说明“先”“后”各有优势。命题人将两者形成对照,省略号提示考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第二部分提供了写作范围一“先”一“后”。考生可以从第一部分中提供的词语选择来作文,也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思考来选择其他写作范围,如“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先小人后君子”等。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如果”这个词,寄托了成百上千的梦想和假设,承载着无数憧憬的快乐和不能实现的懊悔。她总能蒙着神秘的面纱,偶尔露出容颜,人们却又总是无法将她描述。请你以“如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作文题。“如果”表示假设,是难以实现的假设。当然,无法实现会给人以痛苦,但是心里有假设就有了实现的期盼。作文材料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给考生提供了写作的参考。“如果”是寄托的假设,既能带给我们憧憬的快乐,也能带给我们无法实现的痛苦。如果我们都知道明天要发生什么,我们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如果我们都知道很多的机会要适时把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的落寞;如果我们都知道真爱一生只有一次,我们又怎会轻易错过!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世上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人们常说如果,却不知珍惜现在才最为重要!不要让未来在犹疑中迷失,不要让幸福在如果中随风飘落,不要让爱情在猜疑中失去,不要让岁月在懒惰中蹉跎,不要让家人在等待中受伤,不要让生命在晦暗中度过。人生本没有如果,应该牢牢把握今天!做你该做的事,走你该走的路,爱你该爱的人,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1.【2017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答案】略那么在解答该题目时,一定会失分。第1题要求学生叙述《平凡的世界》的情节并作简要点评。本则作文要求根据《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故事来点评《平凡的世界》里类似的故事,考生可以从孙少平或孙少安中任选一个,简单评述他们经过苦难的磨炼取得成功的事迹,从而给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的益处。第2题要求学生用一种花来比喻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的一人,并依据原著简要陈述理由。考生首先要熟悉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好选一种比较熟悉的花来比喻其中的某一个人,简述理由主要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花的相似性的角度来分析。第3 题要求学生选择题目中指定的一人,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本题写作指向非常明确,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考生就可以以这些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最好选自己熟悉的人物,这样才有话可说。考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原著的内容,不能随意篡改原著的内容。2.【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达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答案】说纽带纽带有很多,血缘、地缘,共同的理想、经历、利益等,都可能构成“纽带”。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数千年以来,文明间的融合让各自“一荣俱荣”。“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罗马帝国将地中海包揽为“内湖”的时候,欧洲文明开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时也孕育出内在的多元性。当大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中原,在中亚、西亚乃至更开阔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即使如东晋十六国、蒙元时期,客观上也起到了通联诸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说,郑和的船队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将中华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纽带接住和平的商贸活动愈发紧密。 然而,思考历史,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往,更在于反思当下与想象未来。不言而喻,人类文明的确在不断进步,其依赖的便是这张不断扩充而又不断更新的大网,它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连接起来。但有的时候,只有经历教训,人们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纽带关系,也会造成历史的创伤。正如在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第一片土地时,他没意识到眼前陌生的土著与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经历血与火的杀戮后,人们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联手合作的收益胜过零和式火并。纽带关联的双方,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更稳固,这符合当代经济学的逻辑。但并不是所有的关联都要服膺于资本,更具人道情怀的关联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论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饥荒罹难,还是在印度洋海啸、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戕害里救援伤者,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在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于国内的经济落后地区,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展开定点支援与精准扶贫。这样的纽带关系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强者帮助暂时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逻辑,折射的是纽带关联中人性的光辉。进而言之,历史的进程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论西方学者爱讲的“世界是平的”还是“历史终结论”能否继续维系,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趋势与合作一体化的浪潮不可逆转。而关联紧密后,风险的传播也会更快、影响更大,这就需要人们在合作共享的同时,共同担起责任和义务,协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风险,尽力维系和睦的纽带关系,这才是纽带关联造福人类的关键所系。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岁月流转,时光跌宕,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岁月拷问中走向百年华诞。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往,激动、感恩打心底升起。100年之前的今天,一个新的名字响彻世界,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100年后的今天,我的国,我的家,我的共和国,我要为你拍张照。街头上的小孩在妈妈的摇篮中牙牙学语,温柔的春絮在静静述说着春天的故事。街旁的人坐在一起愉快讨论着柴米油盐的琐碎,对待路人,他们总是能相互一笑,那慈爱的笑容让人在初暖乍寒的时刻心中一暖。而最温暖的莫过于,每一个人在抬头之时,蔚蓝的天空总会留下飞机划过的痕迹,如同画家精心绘制的别样画卷,这一刻,我的照片叫作“我眼中的环境”。 硕大的办公写字楼里,满满的大屏幕充当了日常的“格子间”,时常能听到从荧幕中传来的爽朗笑声,每个人在荧幕中接受着领导安排的工作,又在虚拟的共处空间中与领导同事讨论着最近哪部电影好看。这一刻,我把镜头对准了这些笑语声中的荧幕,我的照片叫作“我眼中的工作”。最近发现小区楼下又多了一幢“行走的房屋”,据说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把一个不足10平米的空间被布置得一应俱全,听说是造型颇具特色还获得了国家推广。一排排整齐的“行走的房屋”让刚刚毕业的青年无论到哪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听说远在河南的舅妈家的表弟今年要高考了,想着打电话过去鼓励一下,舅妈乐呵呵地告诉我说不用操心,目前全国各省的大学数量都是按历年考生人数调整设置的,河南省现在的重点大学也好几所呢,其他省份在豫招生也都比以前多了。并且舅妈还告诉我,作为农村的孩子,表弟上大学同等批次的分数线可以比城市的低5分呢,听着舅妈的唠叨,这一刻,我想把镜头对准所有今年的高考考生,同学们,大胆去努力吧,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我的照片叫作“我眼中的公平”。站在这百年华诞的起点,共和国,我为你拍张照,它们是岁月的馈赠,是善良的力量,是一串串的踏实脚步与光辉印迹。里死读书,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写这个作文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讲起,更有层次感。比如上来可以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纽带,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纽带,这个纽带是一种价值上面的认同,再一层一层引申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之间要产生认同,要包容,要互学、互建。所以作文要层层递进。“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阔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题目在具体要求上注意小切口,大开掘。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写作要求上,除了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之外,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有描写”,这是针对考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问题提出的,不仅是阅卷的评分参考点,也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引导作用。【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3.【2017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答案】单车上的生活美学他常骑一辆单车,背着双肩包。我也有过骑单车上班的体验:耳边是熟悉的叫卖声,行道树吐着浓浓的草木味,哼一支小曲,不疾不徐,车轮缓缓转动起一个清亮的早晨。 而这些美感是我们开车时所无法享受的。一旦驾驶汽车,我就不会如此松弛,我会时刻警惕周围车辆行人,关注红绿灯的闪烁。尽管如此,必须承认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汽车、火车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感。岭南、塞北不再是遥远的眺望,长安、洛阳也可朝发夕返。在城市化进程中,汽车、火车等更是一路呼啸着向前,带着亢奋,把城市的边界不断拓宽。然而,我们在享受交通工具升级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交给节奏,交给忙碌。高铁时代,我们似乎被裹挟进快节奏、高速度的潮流中,一路兴奋着向前狂奔。我们赢得了速度,却放逐了审美;获得了时间,却迷失了自我。救赎之途何在?物为人役,而非人为物役。李泽厚说,美是自由的意志。在骑单车与开汽车之间,人原本可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时间感常常逼迫我们自觉地放弃这份选择权,无意识地沦为汽车的附庸。于是,成为弗洛姆所说的“占有”而非“存在”的生活状态。选择单车,意味着选择缓慢,主动创造出欣赏美的可能。蒋勋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碌、效率是美学的死敌,美学天生与缓慢、从容相联。骑单车,可以将开车所忽略的过程重新复原,审美体验也变得新鲜而饱满。在这种舒缓的状态中,“人”站立得挺直而拙壮。孔子在吱吱作响的牛车上,洒下一路晶莹发亮的句子;安徒生在夜行的驿车中,酝酿出一部忧伤甜蜜的爱情诗篇。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回归牛车时代——事实上也无法回归。我所强调的是,在高铁时代,我们依然要珍惜、追求单车上的美感体验。有审美在,“人”就会变得更完美。现在的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东京等,已陆续出现很多社区不准汽车开入,被称为“人行步道区”。我相信,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出行美学,让你重新回归到人类步行的原点,恢复身体的速度感。这其实也提示我们:你可以有车,可是你也可以不开车。 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四个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答案】让温暖长存书店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市场经济的今天,有这样一座书店,是一抹别样的温暖。正如店员所说“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尊重每一个阅读者,让温暖长存。 阅读,获取知识乃众生之权利,神圣而不可犯。24小时书店将最珍贵的尊重给予了来这里的人,让他们在生活的艰辛与风霜之余,还能坐拥一小片书香,安宁地陶冶身心、获取知识,享受生命的美好,着实令人欣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有进步和提高的权利,因而每个人都有权阅读,有权获取知识。中国有句俗语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多少年了,又有多少人为这样的思想所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所以,在我们看到祝英台为了学习而女扮男装时才会那么动容,在我们看到《小城三月》中翠姨为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坚持要上私塾是才会感到敬畏。24小时书店接纳流浪者和拾荒者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令我感动,因为它尊重了每一个阅读的灵魂,尊重了每一个人的阅读权,尊重了每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权利。孔子曾有云:有教无类,大概此理。来者不问出处,功名君可自取,尊重每一个求知的灵魂,于是我们所仰望的星空,群星闪耀。古有宋濂借书“手自笔录”而习之,“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求学的精神,坚韧的毅力,还有对阅读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如今条件相对优越的我们不也该如此吗?除了尊重自己的阅读权,我们更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阅读和求知的权利。这一点,是我对24小时书店的行为的感悟。曾有新闻报导,杭州图书馆接纳流浪者和拾荒者入内引起热议,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一句话简短有力而富有智慧,令人无法反驳的同时又发人深思。或许我们曾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但马丁.路德金高喊:我们不需要匍匐在教皇的脚下;或许我们曾生活在以财取人的社会,但王尔德轻笑:迷人的不是财富,而是非凡的人;或许我们曾生活在充满歧视的社会,但林肯用政令证明:请给每一个生命以生命;或许我们曾生活在殖民压迫下,但孙文先生怒斥笔戟:中国之国民政府,乃一切国人之政府,乃独立之政府!始终怀揣一颗宽容与尊重之心,明白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对各种身份的阅读者怀有敬畏,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多一份仁爱,多一丝包容,尊重他们的阅读权,尊重他们的求知权,让温暖长存。 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修养是不分身份地位和时间地点的;另一方面,可以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维护这种好的人文环境;第三,还可以谈一谈对商家这种行为的感恩思想。从这件事的影响来思考,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的大环境下,24小时书店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探讨一下这种经营模式的意义价值有哪些;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深层次思考商家以自己之力营造这种人文环境,对政府有什么启发等等。立意角度参考:(1)要物质更要精神(2)包容别人成就自己,胸怀宽广方成大事(3)多一点人文怀,尊重他人(4)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阅读的意义,阅读即是进步(5)懂得感恩(6)传播文化我们应该做什么。【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2017年高考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我的父亲,我的书我是暑假到家才知道父亲原来已经病重卧床多日。在父亲的床前我不禁回想这十几年来我和父亲的战争。 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曾经用毛笔在报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打倒法西斯”,贴在父亲的办公室。我上初中以后战局开始有了转机,虽然挨打,但我方气势十足已是输阵不输人。每每开战,必是我先断喝一声:“不准打人!”常常是话音未落就先吃了一耳光。父亲大人有时心情不顺施刑于我,我一脸大义凛然,自以为没有错就绝不认错,常常气得父亲吃头痛药。印象中上高中以后就没有挨过打了,也许是因为父亲要仰起头打我不很方便,也许是因为我还能一把抓住他扇过来的巴掌——我常作此遐想,过瘾得很。我们采用了实力较为均衡的较量,就是吵架。在吵架方面,父亲的优势是嗓门大,而且有一种毫无根由的居高临下感;我的武器则是三段论。譬如高二选择文理科,父亲一直坚持要我读理科,理由是莫须有的。我的反驳推论如下:大前提:聪明而且感兴趣的人读文科绝对可以在人文领域开疆拓土,其成就绝不比读理科差。小前提:我符合聪明和感兴趣的条件(这一点父亲不能推翻)。结论:我当然可以而且必须读文科。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在或大或小的战役中一点点地收复失地。当然,父亲的抵抗从来没有退缩过,他是中文系的研究生,读过圣贤或非圣贤的书,这使我们之间的战争有了些文化含量。我们常常在吃饭的时候争得脸红脖子粗,然后两人一起丢下饭碗各自冲进自己的寝室。我和父亲各有两个书橱,一阵哗啦哗啦拉开玻璃门的声音之后,我俩各持一卷冲杀过来。我在历史方面不如父亲,不过有些东西我个人偏执地认为不知亦不为耻。父亲的劣势在于知识构成过于单一,对方位上偏西方和年代上偏当代的东西近于无知,而且理论基础薄弱,这让我有了耀武扬威的天地。有一次,父亲在饭桌上说起余杰骂余秋雨的文章,一边摇头作惋惜状一边感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父亲是喜欢余秋雨的,但他不知道他的儿子当时是余杰狂热的崇拜者。我问:“你有没有看过余杰的书?”父亲说没有。我说:“没有看过就不要乱说!”得胜的感觉至今想来不胜快哉。 吵架之后,以笔为枪以笔为矛的战斗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有戏剧色彩的战役是我和父亲同题相竞,结果两篇文章发表在同一报纸的同一版面上;拿着同一天寄到的同一数目的稿费,我们互相得意地对望一眼。以至我现在在外求学,父亲常寄他发表的文章给我以示挑衅。父亲不知道的是,在我心里,他就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一本书。不觉间,父亲已经醒来。见我劈头就是:“这半年读了什么书?稿件全部拿出来!”我一边打开包摸出厚厚的一沓稿件递给他,一边说:“凶啥子凶!你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打赢我?”父亲说:“来嘛!你还嫩得很!我当年练举重的时候……”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血压计,笑了。我端着可口的午饭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趁母亲不在悄悄地对我说:“我吃口辣椒。”我用勺子把盘子里的辣椒舀出来,扔掉,盛起一个嫩肉丸子塞到父亲的嘴里,说:“你也有今天!”表意重心。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长辈”。三、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五、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6.【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我可爱的中国亲爱的外国青年朋友们,欢迎你们到中国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礼仪之邦的一员,我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向你们说说我可爱的中国。 欲说太多,仅择二三。就让我从你们最为关注的几个“中国关键词”开聊吧。来到中国,你们首先关注吃得怎么样,“民以食为天”嘛。“中华美食”,会让你听得耳热,看得眼馋,吃得陶醉。中华美食风味多样,四季有别。它的口味有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有着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别。它注重菜肴的色、香、味的完美结合,给人以视觉和食觉的绝妙享受。此外,它还有好听的名字、耐听的故事,真是趣味十足。更为称奇的是,中华美食讲究“医食同源”,做的菜既讲究好吃,又对身体有医疗保健之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党领导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仅使“中华美食”给人以鲜美的口感享受,还让人感到一种陶醉的人文关怀。物质和精神丰富了,自然使充满了情爱的人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物质丰足的中国,注重了居住环境的建设。难怪你们关注中国的“美丽乡村”呢?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一个个环境美、生活美、心灵美的美丽乡村,让八亿农民过上整洁、富裕、文明的生活。这,是全党的愿望,是全民的愿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实现中国梦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自古热爱和平和发展。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陆上贸易,促进了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如今,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合作精神,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带一路”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国人民相交相知,共享和平富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开放的中国愿意以诚实包容的姿态,笑迎宾客,共谋发展,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吃则美,居则安,交则诚,这就是美丽中国向你展开的笑颜。和平、温情、包容,这是一个大国的美丽情怀。是啊,我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可爱的中国! 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7.【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高考: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我看高考 高考的话题,读小学时就从老师的口里灌进了我们的耳朵,到了高中,各科老师更是不约而同、不厌其烦地在我们耳边唠叨。不管是老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还是亲眼所见所闻的铁一般的事实,都让我们对高考的体会日益加深。高考,真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为了这一天,我们不知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苦。盼考、迎考、参考,这些高考路上的一个个关口,无一不是对我们意志和毅力的无情考验!盼考。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止一次地教育孩子:“好好学习,长大后考大学。”老师也天天啰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看你咋办?!”从此,大学这个梦想便在我们心上扎下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历的升高,我们对“大学”的理解越来越清楚,原来,考大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给父母亲脸上争光,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渐渐地,考大学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种理想,我们莫名其妙地期盼高考的到来。真是盼得小树冠如盖,盼得父母鬓如丝!这中间,尤以家长为最。他们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早日考上大学,让自家门楣生辉。迎考。十年寒窗苦耕耘,一朝考试见分晓。终于到了高三,就像进入紧张的战备状态一样迎战高考。这时,不光学生心理压力明显增大,老师也承担过重担子。老师废寝忘食,编制和选用试题,阅卷评分,仿佛是统帅布局谋阵;学生则完全陷入题海,科科都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师生们头昏脑涨,腰酸腿痛,满脑子全是试题!吃不香,睡不好,苦不堪言。再加上家长念的“紧箍咒”,年轻学子本来已经很紧张的脑袋,那能经受如此多的压力!参考。好不容易熬到了进入正式考场的日子。考场内一般有三个监考老师,个个脸上很严肃。一位老师宣读“考场规则”,一位对照“准考证”是否是否相符,以排除替考人员。一位检查有没有拿手机、拿参考书和课本等“作弊”行为。当开始考试的铃声一响,考生便完全进入“战斗”状态。考场内鸦雀无声,只听到钢笔的沙沙声和翻卷子的声音。监考老师则像侦探一样,仔细侦察,发现作弊者。考试期间偶有上厕所的考生,监考老师一定要捂着鼻子跟踪至那散发着不良空气的地方。一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过,监考老师命令全体考生起立,放下手中的试卷,排队走出考场。一场考试宣告结束,等待下一场战斗。可过完了这些关口,等待我们又会是些什么呢?须知,考试结束后对考试分数的期待,那才是度日如年的煎熬啊!啊,高考,想说爱你真不容易!我怎么说你呢?高考,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答案】读海•做人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无一利。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 海,辽阔无限。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对于文体,本则作文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1.【2016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请给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②很多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请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150字左右。③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答案】略【解析】此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这三道题目分别是考查对“建议” 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对评论的写作能力和对抒情性文字的写作能力。写作时,要抓住题干要求,例如,第一题要抓住“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学习最需要注意什么”来提建议,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二题,能准确简洁概括材料内容;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即“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三步骤。另外要注意字数限制。以此类推即可。【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答案】参考例文保护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子孙后代享受这些文化遗产。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唐朝时期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鼎盛时期,其中重要的便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而清朝时期中国闭关自守,使中国与西方先进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令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用来测风水和做鞭炮、爆竹;而西方人却用指南针确定航向周游世界甚至侵略中国,用火药做炮弹、子弹击垮清朝政府自认为坚不可破的城墙,并盗取中国珍贵文化遗产。于是,变出现了现在,圆明园兽首在海外拍卖的事件。因此,对本国文化过分自信是不可取的。一个小偷,竟然可以这样公开拍卖他曾犯下的罪行,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现代的青年人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抱以鄙视的态度,很多人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热衷于美国大片,盲目追赶时髦,追求外国名牌,总认为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也许外国的一些东西确实好,一些科技确实比我们先进,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追崇。俞敏洪说:“你是一只猪,不要因为贴了一只时髦的标签就以为自己不是猪了”。因此,盲目的推崇外国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日剧.韩剧,而韩国却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小学生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难道说,以后我们吃粽子的时候,要告诉我们的后代,这是韩国的节日吗?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儒、道、墨、法、兵……虽然立场不同,却不曾相互诋毁和排斥,每个学派各抒己见。《诗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待人处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郑和七次下西洋到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想要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享受祖先留给他们的文化财富。【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答案】张扬个性活出自我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是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只有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本真的自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解析】未必是创新,个别未必是个性。不过,如果你连此意识都没有,庶几危矣。这则作文题呼应社会创新主题,跟上了时代,而展示个性,又深得年轻人心声,作文充满时代气息,符合社会跳动的脉搏。文体不限,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其他文体,如小小说、散文等。不过,联系考场作文实际,当以规范议论文为保险。写作基本功强的学生,不妨展示个性,有创新精神,即使写成诗歌,也未尝不可,只要你有这份心。文体上的放开,也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上的突破。然而“个性”或“创新”的口袋都很大,一不小心,什么东西都往这个筐里放。聪明的考生,知道要把口子切小,重点放在怎样保持个性、怎样创新上。而在这之前,要给“个性”和“创新”要有自己的定义。可从反面的角度说,什么不是个性,什么不是创新,我们要真正的个性,要真正的创新。为了稳妥,考生只可选一个深入细说,要么说个性,要么说创新,切不可两者都混说,结果变成四不像,什么都说不清。余秀华写诗,是个性,是坚持。杨绛坚持做自己,是个性。而创新,在当今社会,不创新,不创业,不走自己的路,就没有出路。这已经是常识。创新与个性也可融合,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确立“牢牢把握自己的话语权”的观点,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一带一路” 的提出,南海风云,只要稍微关心时事,都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把作文写好,不关心时事,是不容易写好的。【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答案】你的行囊——在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亲爱的同仁们、同学们、校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更是举行我们山东师大附中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庆贺这个隆重而幸福的历史时刻。就在前天(2016年6月7日),我们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同学同时以“行囊”为题材撰写了一篇作文。我忽然萌发了也去写篇作文送给我们1439位即将毕业学子们的强烈念头。于是,就有了我今天的演讲——《你的行囊》。行囊是什么?许顺居在他的散文中写到,行囊,“也许是一个美丽的词儿,像一路鲜花,绽放在我们的路旁,轻曳着诱人的芬芳;也许是一个温暖的词儿,如一袭母爱,捧着我们皲裂的双手,暖意浸透我们的心灵;也许是一个甘甜的词儿,似一场春雨,洒着缕缕清爽,滋润我们焦渴的日子;也许是一个苦涩的词儿,仿佛一杯苦酒,挥发着丝丝苦味,麻醉我们的神经。” 从呱呱落地,你的小小行囊父母就已经为你备起,里面有你饿了就会用小嘴四处寻找乳汁、饱了就会对妈妈甜甜微笑的初始生存能力;上学了,你的小小行囊逐渐鼓起,你学会了阅读、学习、交友、分享、乐观、原谅、合作、质疑、给予、自尊、自爱;进入附中了,整整1002天的温暖陪伴,是88位老师最长情的告白,你的行囊越发充盈,你学会了自信、自主、自省、承诺、责任、义务、团队、创新、同理心、信仰,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成长为了一个具有山师附中特质烙印的学子;9月份,一段令人憧憬的美好大学旅程即将开始,已经成年的你,背囊里又该添加哪些“物件”,伴随你一直走向远方呢?作为你的校长,我又该给你什么样的建议呢?我想了很多,筛选了下,你的背囊中所添加的至少要包含感恩与担当、悦纳与批判、情感与理智这三组“物件”吧。第一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感恩与担当。很多人会把感恩当成一种付出,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忽然想起某个人曾经对你的好,内心便会涌现出一股感动,这便是一种幸福。感恩能使你更有担当,更加强大,这将是你创造人生价值的核心动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母校,感恩爱你、对你好的所有人,你终会发现,感恩是担当责任的基石。第二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悦纳与批判。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总能愉快地接纳,这是一种人生的修养。悦纳快乐,也要悦纳痛苦;悦纳成功,也要悦纳失败;悦纳赞美,更要悦纳批评。悦纳的同时,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是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美国杜克大学对中国学生SAT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指出:“中国学生的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也成为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2016届毕业生中,目前已有包括被牛津大学录取的姜文川、姜善麟两位同学在内的190余人被国外名校录取,也有在国内通过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初审的249人次学生,我是多么多么地期望,若干年后,你们再也不是西方研究所眼中的“穿白大褂的农民工”或者世界500 强的“高级打工仔”,而是成为把“中国制造”更名为“中国创造”的急先锋!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教育家、体育精英、企业巨子等国家栋梁。第三组要添加的“物件”是情感与理智。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是制动器或是执行者。世上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情感和理智这对合作的小伙伴,它们之间也可能发生冲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所以,好好把控理智与情感,你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提到情感,你会说,自然不能漏下爱情!是的,进了大学,你终于可以恋爱了!据说,“女生和女神只差一个大学四年。”你们都将亲眼见证这一奇迹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爱,真正缺少的是爱与被爱的能力。我特别推荐大家阅读一下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他从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是一本指导人生意义的哲学著作。我祝福大家都能享受到美好、纯真、成熟的爱情。斯宾塞说:“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我和你们的老师,以及餐饮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服务员、宿舍管理员和保安人员,心里很是欣慰,三年来附中为你的美好生活作了诸多准备,你源源不断地往自己的行囊中添加了很多宝贝。接下来,我将第一次称你们为“校友”,你们也将第一次称你最爱的附中为“母校”。孩子们,背上你的行囊阔步前行吧,让附中精神代代传承、绵延不息。记得常回家看看,母校随时都在关注着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最后,祝福孩子们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祝愿家长朋友们、老师们、校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王玉璋2016年6月9日【解析】 【立意参考】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②适当的的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开朗。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2016年高考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以人为鉴知得失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东西.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对待忠心耿耿进谏的忠臣,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残暴.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时也对逆龙鳞的魏征恨得咬牙切齿。我们普通人呢?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由“文斗”到了“武斗”。这就难怪,想听意见,却只能听到赞歌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的意见。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道德上的灰尘怎么发现?我们思想上的不足怎样找到?我们创意上的失误怎样避免?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评价”。评价,有面对面的或公开的评价,如对面交谈,工作互评,网络评论等;也有私下里的不公开评价,“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背后不说人”,自古皆然。评价有好有坏,有中肯的有违心的,评价内容涉及广泛,可以说应有尽有,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让人如沐春风,有的让人痛不欲生。有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候说过即烟消云散。参考立意:①评价无处不在,评价优劣都有,要正确看待,说的对的我们照着做,说的不对的我们引以为戒,这样才能不断进步。② 他人的中肯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掌握社会规则,赢得社会的认可。我们虽然很累但依然会把公交车上的位置让给老人,因为我们期望在别人眼里是有礼貌的,有教养的;到一个新班级上学,我们会注意新同学的一言一行,模仿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以免懵然无知中触犯众怒。③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总是会让人患得患失,是不自信的表现。特别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会让一个人无所适从,情绪低落。人,不管何时都要做到自信而不自负。④可以几种观点兼而有之,少于侧重即可。也可以从如何评价他人,或看待被评价的他人方面来考虑。评分标准一类卷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四类卷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卷: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2016年高考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读海•做人海,辽阔无垠。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海鸟在海面上鸣歌,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这样于事于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海,辽阔无垠。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严肃冷酷。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 于是乎,我想起了做人。做人有时也该雷厉风行,这一点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海,辽阔无垠。但你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它的博大吗?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流,若它只是固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也应当吸纳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历程。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雷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解析】关,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观点,进行拓展。2.对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的思考,探讨其背后的本质,是时代的变化,还是生活心态的转变,但是一定要注意,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不能脱离自己的体验,单纯谈现象,更需切合题目要求。注意事项:①审清题干要求。一定要注意,不仅仅是阅读,而是“我的青春阅读”,所以内容上一定要有“我”的阅读体验。虽然文体不限,但是由于有“我”,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者散文,最易于把握的是议论性散文。②联系现实,强调向生活延展。经过分析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考生应该多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阅读体验并进行延伸,确保立意贴切、深刻。平时对此有所思考的考生,应该更如鱼得水。也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关注生活,多思考,不要只是“藏身”象牙塔中。【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春风化雨,学会爱一幅漫画,画中有人,人中带情,情中含理。唇印与巴掌的交相映衬,不免让人思考,首当其冲的是当下的教育。诚然,完美的100分令人愉悦,它代表着荣誉,书写着辉煌。追求完美乃人之常态,这好比战场上的征服,成王败寇,历史终由胜利者书写;亦如考场上的拼搏,排名录取,出类拔萃者方显英雄本色。但静己思虑,在物欲横流中野性拼抢,并以成败来论英雄的论调是否有失偏颇?“唯结果论”“唯分数论”的教育问题是不是应该直面正视了?其实,一个成功的教育,是不应该以结果为直接导向的,它应该更多的怀抱温暖,关注成长。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行为,有风格之异,却无好坏之分,但因为人心的塑造,才让教育的效果和技艺有了高下之风。55分之与61分,进步不大,也虽仅及格,但加诸于的是一份重过程的鼓励,对人格的尊重和成长的关爱,它体现了施教者成熟的智慧,那个唇印,显得美丽且富有诗意,因为它触动了人心最希望被肯定的渴望,从而会努力修正个体的不足,不断进步。今天的中国教育,家长和学校常常用悄悄抢跑和拔苗助长的方式,批量生产出一一个个望之俨然的“成功人士”,他们只能在“鹰爸虎妈”的严厉苛刻中寒窗苦读,沉重机械的学习和唯分数论的应试机制下一次次感受心理的无力和挫败,他们丢失了对精神世界最美丽的追求,他们务实功利,少年老成,赢尽同学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盛赞,然而他们的内心总印着那一个现实世界中清醒的巴掌,只要没有100分,他们的人生便会在98分,这个是现实领域的不分低分中渐渐失色。 又想起那个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凌冽的北风看似威力无穷,但它却让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紧,温暖的南风徐徐吹动,却让行人心悦诚服。教育,应如南风,丝丝入扣且多一份温情,这样便能够润物无声般的化为力量,无论是进步中的60分,还是努力后的98分,都应该赢得的是唇印,而不是巴掌。物质丰盈,精神苍白,结果导向,缺乏温情是这一代教育的硬伤,当我们的教育过度的关注结果而没有给予精神世界发育、建设及关怀的时候,那时的100分,不是肯定,而是嘲讽。7.【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语文素养来自生活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 ,当然是必须的,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解析】从立意角度看,学生要全面把握材料,写出以下内容,比较三个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写出自己受益于哪种阅读,这种阅读给自己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了哪些好处,进而肯定语文学习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只要比较三种阅读就不会跑题。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9.【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急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合作共赢小羽将自己的专利分享给了大家共同致富,使她不必再为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而浪费精力,可以潜心创新,终成致富带头人,她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合作才能共赢。无论是紫藤萝还是牵牛花,它们柔弱的枝茎都无法支撑它们的花,但它们可以紧紧的缠住枯树,借用枯树的枝干给它们以支撑,让它们更好地接受阳光和雨露,而枯树也因它们重新焕发了生机,重新找回了存在的价值。犀牛和犀牛鸟也是一对不错的搭档,犀牛虽然个体庞大,皮糙肉厚,但皮肤皱褶之间却又嫩又薄,常受一些寄生虫的困扰,而犀牛鸟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时自己也获得了食物来源,有了生存的能力。通过合作它们各取所需,互帮互助实现了共赢,也成了自然界懂得合作的范例。我想它们或许并不懂这些,它们只知道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在如此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相对而言我们人类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那么我们还需要合作吗?答案是毋庸质疑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良好的合作可以给我们省去很大的麻烦,有了合作我们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有了合作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更有走下去的勇气,有了合作,痛苦会缩小而快乐会放大。可是偏偏有人忘了合作的诸多好处,一意孤行落个身死人手的下场,可怜又可悲,其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包容的心胸,有的只是为利益不顾一切的卑鄙。 还记得在学田忌赛马时,曾为孙膑的才华钦佩不已,又为他的伤残万分惋惜。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知己朋友,如今却对他下了毒手,庞涓难怪你会落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悲兮?快哉!假如你收回那颗嫉贤妒能的心,代之以坦诚,我想你和孙膑依然是朋友,你们一定能书写一段属于自己传奇,如果真是那样,你可以拥有更好的才学,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而孙膑可以拥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和你畅谈兵法,一展宏图,这是一举多得的事,但它需要良好的合作,需要一颗宽容坦诚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乃至多赢,可惜你断送了所有的美好。同是古人心境却不尽相同,鲍叔牙拥有坦诚待人之心,将管仲引荐给齐桓公,共创伟业,结果呢,管仲得到用武之地,尽心辅佐,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鲍叔牙也因此得到后世人的赞扬,传唱。因为淡泊的心境,他们之间有了很好的合作,也正是因为这场合作,让他们为此受益。“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那么合作便是通过别人来弥补自己,而这个过程别人往往也会受益,这便是合作共赢的意义。大海因为有了浪花的涌动而更显波澜壮阔,浪花因为有了大海而变化多姿;航船因为有了灯塔的照耀而不会迷失方向,灯塔因为有了航船而至关重要;梅花因为有了白雪陪衬而更显高洁傲岸,白雪因为有了梅花而不再单调。在合作中它们取长补短,因为有了合作共赢便不再遥不可及,合作共赢,我们的追求。【解析】参考立意:合作共赢,学会分享,宽广的胸襟成就美好人生,目光远大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和谐社会需要规范,有勇气才有创新和发展。【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0.【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习作例文】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16年前,我萌生了创办亚马逊的想法。彼时我面对的现实是互联网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我从未看到或听说过任何增长如此快速的东西。创建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店的想法令我兴奋异常,因为这个东西在物理世界里根本无法存在。那时我刚刚30岁,结婚才一年。我告诉妻子MacKenzie自己想辞去工作,然后去做这件疯狂的事情,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如此,而且我不确定那之后会发生什么。MacKenzie告诉我,我应该放手一搏。在我还是一个男孩儿的时候,我是车库发明家。我曾用水泥填充的轮胎、雨伞和锡箔以及报警器制作了一个自动关门器。我一直想做一个发明家,MacKenzie支持我追随内心的热情。我当时在纽约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同事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我的老板也很有智慧,我很羡慕他。我告诉我的老板我想开办一家在网上卖书的公司。他带我在中央公园漫步良久,认真地听我讲完,最后说:“听起来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对那些目前没有谋到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主意会更好。” 这一逻辑对我而言颇有道理,他说服我在最终作出决定之前再考虑48小时。那样想来,这个决定确实很艰难,但是最终,我决定拼一次。我认为自己不会为尝试过后的失败而遗憾,倒是有所决定但完全不付诸行动会一直煎熬着我。在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那条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热情。我为那个决定感到骄傲。明天,非常现实地说,你们从零塑造自己人生的时代即将开启。你们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你们又会作出怎样的抉择?你们是被惯性引导,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你们会墨守成规,还是勇于创新?你们会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选择一个奉献与冒险的人生?你们会屈从于批评,还是会坚守信念?你们会掩饰错误,还是会坦诚道歉?你们会因害怕拒绝而掩饰内心,还是会在面对爱情时勇往直前?你们想要波澜不惊,还是想要搏击风浪?你们会在严峻的现实之下选择放弃,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前行?你们要做愤世嫉俗者,还是踏实的建设者?你们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展示聪明,还是选择善良?我要做一个预测:在你们80岁时某个追忆往昔的时刻,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对内心诉说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会被你们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填满。最后,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为你自己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谢谢,祝你们好运!【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15年的浙江作文题目,跟2014年的“门与路”一样,还是属于二元思辨类型的题目,但立意的角度比去年更明确,故而考生不太容易出现立意的问题。“文如其人”,或者“文不如其人”,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其一。第一则材料“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应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文如其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见其人品、志向、情趣。第二则材料“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指的是:写作仅是一种技艺,艺术作品的高雅不能证明为人的脱俗,文不一定如其人。 虽然立意明确,但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素材的要求上,难度倍增,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而且考生要明确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正面的文如其人的例子:柴田丰作品乐观积极,正像她孩童一般的心境。三毛的作品灵性自由,无牵无挂,不受拘束,正像他的人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向人们昭示了他坦然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追问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反面的例子,比如顾城,比如歌德,比如郭沫若。例子示范(写张爱玲):“文如其人,不论是《倾城之恋》中那一恋倾城的悲歌,还是《半生缘》里那一场水月镜花的痴心,不论是《花凋》《流言》还是《小团圆》,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她作品如同她的人,精致,市俗,哀伤,苍凉,但是美到极致。她是旧上海的一抹月影,满盛着苍凉的底色,倾诉着人生无尽的波折流转。张爱玲,一个众人眼里的传奇,一道时代转身的苍凉背影,一抹时光拂过的岁月迟暮,一缕昔人独憔悴的美丽芳魂……”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材料所叙述的内容改自林清玄自己的一个生活经历,林先生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两个启示:一是一个人要的只是站稳脚跟,努力向上生长,只要结出果实,一切纠缠就自然没有了;二是顺应自然,因果是必然的,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本分即可。考生在审读材料时可以抓住关键句“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从而得出上面两个立意角度。但单纯看这则材料,考生可能更多地会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来审读立意。比如从父亲的角度,可以肯定父亲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否定父亲的实用主义;从儿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儿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议儿子向生活学习等等。这则材料作文可写的角度非常宽泛,考生可以通过开放式思维进行个性化写作。3.(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智慧是什么?智慧和大自然有何相同之处?考生只要抓住这两点,理清关系,即可成文。显然,智慧可以是对具体知识的处理,这一点所有的考生都能想到,从这个角度立意不跑题但却缺乏新意。根据文意,智慧可以是“一种经验”,即对生活的“阅读”与理解,包括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我们遭遇不公时的反应,我们饱尝喜悦后的狂欢……所以这些也都是“智慧”的体现;其次,智慧可以是“一种能力”,即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从实践中总结规律的能力,从文本中提取观点的能力,等等。最后,从文意中可得知,智慧还可以是“一种境界” ,知识分子的归隐之美,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处世之道,不急不躁不骄不馁的超然世外,也都属于“智慧”的闪光。那么,智慧和自然又有什么关系?首先,自然是不朽的,智慧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从书本中还是从生活中收获到的智慧,都会永久保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会随时间的逝去而消逝,更是外力所无法夺取的。其次,自然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于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我们收获的知识越多,便愈加了解到自己的无知,所以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动。再者,自然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一方面,自然为我们提供生命的土壤,让人类得以生长繁衍,构建文明;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现象,如火山、地震、海啸也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应该是简单的顺应,而是要加以改造和利用。同样的,对待智慧也应如此,经验、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会让我们飞升,但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骄傲和自满的情绪,甚至有可能让我们利用智慧做坏事。所以我们在智慧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持理性和提高修养。当然,考生也可以在围绕材料对“智慧”进行释义时,加入对智慧来源的分析,但切不可喧宾夺主,需要对材料进行谨慎的深入阐释。在选材上,“智慧”的代表可以是中国古代先哲,也可以是当代的学术精英。如果考生对材料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审视,只是背诵了一些关于“智慧”的名篇、名段、名句,对材料缺乏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则很难写出具有含金量的考场佳作。4.(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给了我们两种角度,一是远观自然,通过互联网、百科全书等资料了解自然,我们可以了解得翔实,但是没有真正的“亲近”,没有实地的感知——遗憾。二是近观自然,与自然为邻,在花木草木间诗意地栖居,但是我们无法从历史的维度,更广大的视角去了解自然——遗憾。两个角度任选其一去立意,均不跑题。这是我们之前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提供多种情况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之一:选取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成文,确保不跑题。但是对于高分作文来说,仅仅不跑题是远远不够的,立意需要达到“深刻”的标准。我们可以将之融合,弥补“远”和“近”自身的缺陷:我们远观自然,可知生物的演变与进化,可知全球的气候与变化,这是我们的书斋里需要储备的知识——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远观”意味着积累;我们近观自然,目之所及,亲身感知,谛听风声,聆听鸟鸣,获得真正的美的收获——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近观”意味着实践。事实上,不仅仅感知自然需要“积累”和“实践”的融合,了解世界的方法也是如此。若考生能从“感知自然”的角度继续深入,则可推出自己对于了解世界的方法的认识——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亲身的实践。5.(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材料虽短、事件虽小,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兼具情感性与思想性。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强现实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它能引导人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孩子要求司机等待妈妈上车,乘客由不满、抱怨到沉默,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思想?体现了和谐健康的精神走向。”具体而言,可以从宽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价值和平和心态四个方面进行挖掘。总的来说,这次作文不容易跑题,审题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却需要平时眼观社会、思考社会、心系他人、胸襟开阔、情感饱满。写作时,考生们既可以从情感性入手,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要力争立意深远、视角独特、拟题新颖,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写出“人味”“情味”“思味”。6.(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三种方向。一是写出大智若愚的意思,此处的老实若愚,只是龙潜深渊,深藏不露,不以真身示人罢了,这是一种老到、一种修炼。二是写真老实即是真聪明,老实人不等同于笨人,老老实实为人做事,最终实现理想,获得成功,因为老实人做实事,走一步是一步,另外老实人不可怕,易获他人好感、指点与帮助,没道理不成功。三是所谓的聪明人,大多也伴随诸多毛病,骄傲、飘浮、懒惰、虚伪等等,这种聪明人很难成功。7.(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感悟和联想?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多个材料的作文形式为“多话头”作文,这三句话可以独立存在,各自成为一种观点,就是三个话头,如果题目要求学生自选角度,那么只要从中选择一句话来立意即可。另一方面,如果把三句材料组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命题很封闭,论证结构都已经很明确了,只需把三句话演绎成文。如果要写出彩的文章,可对这三句话进行反思或逆向思维。例如,材料第一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因为任何观点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这句话也值得反思,一条路走的人越来越多,一窝蜂涌向同一条路,也许会变成一条死路。”如果考生能从思辨的角度分析命题材料,把我们所熟悉的道理转化成另一种矛盾,用逆向思维的立意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这样出彩的几率比较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本题紧扣当下的社会现象——做事情是遵循规则还是打破规则,另辟蹊径?生活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固然不错,但适时灵活变通也未尝不可。结合作文材料,可以参考立意如下:①变通是通向成功的捷径;②敢于打破常规;③合作共赢,彰显智慧;④守正与创新。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下笔前应先读懂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材料内容不多,意思也不难懂,表面讲的虽然是关于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问题,实际却可以联系到对孩子、对亲人、对学生应该抱什么态度才算是关爱的问题。3.(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这则作文材料紧贴时事要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旨在要求学生能对现实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审题时,要跳出演戏,而联系社会和生活去立意。可从“坚持和改变”“不迷信权威”“创新突破”“遵守规则”等方面进行立意。4.(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老规矩”这个材料话题,同时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只要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具体事件、思潮与现象,并且思考它与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可从“老规矩与民族文化”“重提老规矩,构建新文明”“老规矩不老”等几个方面立意。5.(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本题的材料有两个主体,一个是老王,一个是老板,这就需要从两个角度写。好心的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在病愈之后没有一走了之,并且要回报老板,报效社会。他们之间建立一种递进关系,不能总写一个人要知道充满爱,每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美好。本题对审题难度较低,不容易出现离题的情况。要想写出深刻且出彩,关键要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材料,还要注意文章中素材的人文性、新颖性和典型性。6.(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在审题时,要紧紧抓住“空谷”“悬崖”“栈道”“桥梁”几个词,进行寓意化理解,联系自身或现实,适当延伸、挖掘,既要准确扣题,又要写出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面对空旷幽深的山谷,可以有几方面的联想,一面是从消极角度,由“空旷”“幽深”想到孤独、压抑、寂寞等感受,(本题材料归结为“悬崖”),写身处“空谷”的困难、艰难、痛苦和寻求突破的愿望;另一面是从积极角度,从“空旷”“幽深”想到贤者隐居、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人品高雅等,写身处“空谷”的独到妙处;再一面则默认“空谷”的消极特性,但重点不放在对“空谷”的评价上,而是放在对“空谷”现状的改变方法、策略、手段上,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7.(2014·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1)【选取立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本则材料由两则小材料构成。第一则小材料是言与其他任何事物相比,“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则小材料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会老”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青春是短暂的”。立意可以是“青春不朽”“永恒的青春”,也可以是“生命短暂”“青春不再来”,更可以写“青春的不朽与短暂”的辩证关系。8.(2014·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1)【选取立意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写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拟定题材】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作指导】文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抓手,不是抽象地说“自由与不自由”,而是通过“穿越沙漠”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更容易地领会“自由”的意思。这则题目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比较好的发挥,“自由和不自由”的问题,可以从非常小的事情入手,也可以考虑到高层次的东西,思考的空间很大。通过题干的提示可知,必须穿越沙漠,所以最终是“不自由”的,而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所以过程是“自由”的。题干揭示的是在“不自由”条件下的“自由”选择,但对人类来说,我们恰恰渴望追求的是终极的“自由”。人总是争取自由的,但又无法任意,一定是在受约束、有条件的环境下。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