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第12课失街亭教学案粤教版必修
◆12失街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用人之道去过庙里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微感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卷首词一、作者视窗最能“忽悠”的作者——罗贯中 上榜理由:现在人们对三国史的了解,九成以上是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开始的。作为能把小说写成比正史还值得研究的架空小说作者,罗贯中的上榜当之无愧。颁奖辞:作为一个演义写手,罗贯中三虚七实的风格让三国成为世人眼中最群星闪耀的时代。他让现在的三国网络论坛明确地分为演义派和史实派,他让人们把三英战吕布作为史实研究,他让人们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他让刘关张成为义气的典范。他的小说甚至影响了一个新兴王朝的军事知识教育,他的小说甚至衍生了数以千计的游戏。一己之力,篡改历史,是对罗贯中这位史上最能“忽悠”的小说家最大的褒奖。【注】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段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著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剧本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等。二、写作背景《失街亭》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在此之前,马谡为诸葛亮连出两条妙计。其一是“平蛮”之策,且劝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所以才有“七擒孟获”的故事,为蜀国稳定了大后方。其二是马谡献离间之计。在此次出兵之前,魏国重用司马懿,诸葛亮为此发愁,马谡巧用魏国内部矛盾,派人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言司马懿要造反,结果司马懿被解职还乡,所以蜀军长驱直入。当时诸葛亮以为马谡“亦当世之英才也”。后魏国无奈,又起用司马懿,才有街亭之战。三、文体知识演 义演义,是一种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它与历史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要求客观真实,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不能带有史学家的个人主观情感。演义是文学,要求所写的故事和人物要形象生动感人,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使故事更曲折生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深刻,往往带有作家的主观情感;是作家进行必要的集中概括、适当的想象和虚构的产物;但作品中的基本情节却不能违背史实,更不能杜撰历史。四、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1)单音字①司马懿( ) ②鲧禹( ) ③掎角( )④祁山( )⑤马谡( )⑥汲水( )⑦张郃( )⑧隳( )⑨辎重( )⑩旌旗( )⑪杀戮( )⑫谙熟( )(2)多音字①裨 ②什③栅④参答案 (1)①yì ②ɡǔn ③jǐ ④Qí ⑤sù ⑥jí ⑦hé⑧huī ⑨zī ⑩jīnɡ ⑪lù ⑫ān(2)①pí/bì ②shí/shén ③zhà/shān ④cān/shēn/cēn2.辨形组词(1) (2)(3)(4)答案 (1)撤兵/撒播 (2)叫嚷/攘除 (3)杀戮/戳穿 (4)俸禄/忙碌3.近义词辨析(1)冲要·要道“冲要”指处于全国的或某一个地区的重要道路的会合点,因而形势重要;重要的职位。“要道”指重要的道路,重要的道理、方法。例句:①徐州地处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叉点,是个十分________的地方。②京沪高铁是一条交通________,成了南北大动脉。(2)干系·关系“干系”指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关系”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例句:①贪污案开庭在即,使涉案众官员诚惶诚恐,怕脱不了________。②纳尔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进入前沿市场的时候需要做一种战略的承诺,要处理好客户________,还要确定好政府的伙伴。 答案 (1)①冲要 ②要道 (2)①干系 ②关系4.词语解释(1)军令状: (2)四至八道: (3)言过其实: (4)倍道而行: (5)土崩瓦解: (6)片甲不回: 答案 (1)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2)四至,东南西北四方的界限。八道,八面通行的道路。(3)本意指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课文中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4)用加倍的速度进军。(5)形容彻底崩溃。(6)形容全军被消灭。一、文本助读《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和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结构图示】失街亭二、小组合作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 答案 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首先写马谡立军令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山上。然后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最后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全文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2.作者是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答: 答案 (1)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首先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其次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之间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2)围绕这些矛盾展开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师生探究1.课文中描写了马谡的三次“笑”,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答案 作者突出地描写了马谡的三次“笑”,一“笑”孔明“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他看来,孔明对街亭的战略地位的估计是过多的思虑和操心。二“笑”王平无能——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笑王平的进谏是“女子之见”,轻蔑之意,无以复加,他目空一切,一意孤行,执意不从,最后发展到公然违令的地步。三“笑”司马懿胆怯——当司马懿亲自夜间巡哨街亭,马谡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他自陷绝境,还口出狂言;大祸临头,还自鸣得意。骄横自大已达可悲的地步。三次“笑”,逼真地写出了马谡的傲慢自狂。告诉我们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人是必然要失败的,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2.“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是如何展现诸葛亮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答: 答案 文章主要是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来展现他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三哭心 情作用挥泪马谡跟随自己多年征战,出生入死,又“义同兄弟”,情如手足;今番生离死别,以子相托,不禁悲从中来!这是伤心之泪。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表现了诸葛亮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流涕面对蒋琬的求情,孔明岂是铁石心肠!但法不容情。想你马谡“坑陷吾军”,毁我大事,不杀不足以稳军心,不杀不足以明法纪!你犯下死罪,我救不了你。这是无奈之泪。大哭不已想起先帝遗言果真应验,因自己一时麻痹,不仅误了国事, 还害了马谡性命。这是悔恨之泪。3.街亭之失,谁之过?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 (观点一)街亭之失,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谡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果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军的方向发展。(观点二)街亭之失,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认“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阅读延伸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惊悉街亭失守,阁下深追先主遗言,思过责己,且自贬三级,窃以为不智也。先生既为“中化智星”,又有“鬼神不测之机”,应善为自谋,如何能陷自己于不义,自毁前程呢?小子虽不敏,也愿为先生谋划一二。其一,街亭之失,马谡之过。两军相接之初,先生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且一一授以战术要诀,可谓劳心尽力,周详之至。然马谡违先生节度,举动失宜,最终失了街亭。先生完全可以“舍车保帅”,将干系推得一干二净,何苦大包大揽呢?自古“刑不上大夫”,先生贵为一国丞相、三军统帅,即使担当“领导责任”,亦不过检讨反省、做做样子而已。而先生竟自贬三级,亦太过耳。其二,失掉街亭有道,保全军民有功。街亭既失,先生并未惊惶失措,而是指挥若定,设疑兵扰敌,设伏兵断后,令修剑阁,以备归路,使蜀兵尽回汉中。且智收姜维,拔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入蜀,粮草辎重并无一失,保存了出祁山、定中原的实力。更不用说于空城之上,焚香操琴,以一人之力退十五万魏兵。如此看来,先生非但无过,而且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功。而先生居然不懂辩证法,看不到北伐的大好形势,只盯着“阴暗面”,“钻牛角尖”,先生虽谓孔明,何其不明也!其三,可虚美,可隐恶。街亭之失,往好处想,可以说为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积累了经验(哪怕是负面的)。按时下的说法,只当交了“学费”。先生一出空城计,军民看得真切。可以差一支“笔杆子” 写成《三尺瑶琴退雄兵》的长篇报告文学,在《蜀国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曾嘱咐,马谡其人,不可重用,这段历史委实对先生不利。但除了先生之外,谁能知之?不想先生竟在诸将面前抖露此事,弄得一班酸腐文人吠吠不已,直到如今还在搞什么“失街亭,谁之过”的讨论。有人更是把矛头指向先生,说什么“知人不明,用人不善”,严重影响了领导的威信,以后的工作如何开展?真是“成也宣传,败也宣传”呐!先生深谙行军用兵之理,于为官之道则一窍不通。长此以往,怎能不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故为先生谋划,望先生三思。【赏析】 本文作者穿越时空,致信1700多年前的蜀国名相,以杂文的形式、诙谐的语言结构全篇,颇具“旧瓶装新酒”之妙。全文以街亭失守后孔明思过责己、自贬三级为话题展开,在信中“为先生谋划一二”:一是提醒先生应将街亭之失的罪过尽皆推与马谡;二是嘱咐先生要懂辩证法,别盯着“阴暗面”,“钻牛角尖”;三是告诫先生学会“虚美”“隐恶”。行文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巧妙联系当今社会上的不良倾向,以古讽今,文笔揶揄,富含机趣和幽默。二、写法迁移用好对比 写活人物正反对比、衬托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用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诸葛亮部署的正确,用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用司马氏父子的机警善谋反衬马谡的无能。对比手法写人的两种情况:一是通过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人物的变化;二是通过两个人的对比,突出一个人的特点。无论是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还是两个人对比,都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进行。可以在一个方面如外貌、动作、语言、爱好、性格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对比。【我来练笔】请你选取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物来写一个作文片段,注意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300字左右。答: 答案 (示例)“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等到罚了款,他,这个混蛋, 才会明白把狗和别的畜生放出来有什么下场!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你去调查清楚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我问你们:这是谁家的狗?”“这条狗像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个人说。“日加洛夫将军家的?嗯!……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会咬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到你的手指头?它身子矮小,可是你,要知道,长得这么高大!你这个手指头多半是让小钉子扎破了,后来却异想天开,要人家赔你钱了。你这种人啊……谁都知道是个什么路数!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魔鬼!”……“我自己也知道。将军家里的狗都名贵,都是良种,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东西!毛色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下贱胚子。……他老人家会养这样的狗?你的脑筋上哪儿去了?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上,你们知道会怎样?那儿才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转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赫留金,受了苦,这件事不能放过不管。……得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不过也可能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他家院子里就见到过这样一条狗。”“没错儿,是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嗯!……叶尔德林,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怪冷的。……你带着这条狗到将军家里去一趟,在那儿问一下。……你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你送去的。……你说以后不要把它放到街上来。也许是名贵的狗,要是每个猪猡都拿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它作践死。狗是娇嫩的动物嘛。……你,蠢货,把手放下来!用不着把你那根蠢手指头摆出来!这都怪你自己不好!……”(节选自《变色龙》)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街亭,王平建议马谡按掎角之势扎下营寨,目的是占据有利地理位置,更有效地打击魏军。B.为了更快的阻击敌人,在向导的带领下,小分队倍道而行,从另一个方向翻过大山,拦截敌军。 C.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双方登陆部队在多方炮火的支援下,势如破竹,迅速登上预定的岛屿。D.美的“每晚一度电”空调的宣传言过其实,属于虚假宣传,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切莫轻易上当。E.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俯拾即是,旌旗队伍,甚是严整。答案 BE解析 B项“倍道而行”用加倍的速度前进。E项“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可改为“漫山遍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失街亭》写的是诸葛亮想要北定中原而出兵祁山,魏蜀之间在街亭作战。B.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C.《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D.易中天教授关于“空城计”在历史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时所用,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发明权”的观点,受到不少观众的质疑。答案 D解析 A项将“作战”改为“的一场战斗”。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C项将“事迹”改为“形象”。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A.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合成B.不仅有机合成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而且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C.有机合成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D.既有机合成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又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答案 C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解析 解答该题,可以结合语境考虑,本段文字的主语是“它”,也就是“网络阅读”。然后可以通过比较四个选项,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从逻辑顺序上来看, 应当是先阐述“合成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然后再表述“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可以排除A项,在表述过程中,这应是一个长单句,因此其中不能加入关联词语,可以排除B、D两项,故答案为C。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林家铺子(节选)茅 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的,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乘快班。今天一早乘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讲述了年关发生的“收账”的故事,描写的人物不多,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了众多的时代场景,能够让读者窥见广阔的社会生活。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赞扬林先生是好人,有本事,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又要求”再加一点吧”,这些细节表现了他生活的艰辛。C.林小姐百无聊赖地“站在街边”看“冻雨”.这引发了林先生酸楚的情绪;“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使情节突起波澜,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D.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醒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相信“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办法。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办法”的表述于文无据。5.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 答案 看清单,打算盘,点检银钱数目,说明林先生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关心妻女,担心收账,忧虑时局,说明林先生是个本分怕事的人;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说明林先生是个诚信厚道的人。(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林先生这一形象进行分析,答题时要找出文中对他进行描写的内容,关注他的言行,并注意文中直接对他进行概括的词语。如通过林先生对时局变化的担心,害怕生意往来的账目不能按时收回等,可见他是个本分怕事的人。6.选文情节安排巧妙,多条线索交织在短短的篇幅中。请列出三条并简要分析其作用。答: 答案 线索:①上海客人生意艰难,来找林先生收账;②林先生等寿生收账回来,好还上海客人的钱;③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遇险。作用:①使得小说情节紧凑,故事容量加大,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阔大的社会背景;②使得主要人物性格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形象更加饱满;③使得林家铺子面临的困境更具典型性和普遍性,强化了小说城乡经济日渐艰难行将崩溃的主题。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选文中有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就是这篇文章交织并进的三条线索,贯串并推动情节发展, 回答对应准确概括各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分析线索的作用时,可从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来考虑。三、语言运用7.下面是《三国志》中关于诸葛亮的句子,每个句子都包含了一个成语,请把它们写在后面的横线上。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③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答案 ①方寸大乱 ②如鱼得水 ③坐以待毙8.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马谡刚愎自用痛失街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用三个字简洁严肃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骄必败!答案 (示例)关羽大意轻敌痛失荆州 项羽沽名钓誉自刎乌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