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人类历史中,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历来都是各种文化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原因与动力,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双向的文化交流过程,相辅相成,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互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有观点认为,欧洲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欧洲的思想界借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改造。“中学西传”的源头在于西方耶稣会士明末入华,其后,“中学西传”形成规模效应并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持续了211年,而且在儒、释、道精神乃至中医药文化和农耕文明等方面,全方位地影响了欧洲的思想文化。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往来和译介中国典籍等方式,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如意大利会士卫匡国等完成了中国史书的编译,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研究中国学问的目的,既是为了传教的需要——为天主教在中国儒家哲学中寻找对接点,更是为给西方寻找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经由来华耶稣会士传到欧洲的“中学西传”成果,还促成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兴起,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提出了“农民穷则国穷”的主张,这正是来源于儒家的重农思想,他的重农主义社会实际上也是以中国为蓝本的,中国朝廷的亲农政策通过来华传教士发回国内的书信介绍、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诵,这无疑为法国重农主义者提供了思想材料和有力论据。耶稣会士波兰人卜弥格是第一个将中医药知识系统全面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他向欧洲翻译传播的若干重要的中医药著作,促进了欧洲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尤其是促成了欧洲专业汉学的诞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也过书信,向欧洲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为中医药文化得到西方的认知认同作出了突出贡献。 康煕帝派遣法国会士白晋返回欧洲招募来的耶稣会士在华期间,通过翻译活动和科学考察等方式,开创了“中国—欧洲”对话的高峰。成为法国早期汉学的先驱。法国会士还参与了康熙帝组织的全国大地测绘,绘制了中国第一幅实测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是当时中国最科学,最完美的全国地国,2014年3月,习主席访徳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给习近平的德国绘制于1735年的中国地图,其蓝本就是《皇舆全览图》。“中学西传”的贡献不仅在于促进中华文明在西方的传播,影响西方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加深中西之间在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调适与融合,而且在东西文化寻求共同性和互补性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吸收和借鉴。(摘编自王银泉《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学西传”不仅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的认知,也全方位地改造了欧洲的思想文化。B.中国典籍满足了西方教士传教的需要,他们也从中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C.法国重农主义兴起和“中学西传”有关,“农民穷则国穷”的主张源于儒家重农思想。D.中医药知识被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到欧洲,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欧洲入的认知和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文明的交流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为前提,重点论述中华文明对西方文化的影响。B.文章果用“总—分—总”的结构。从思想和科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学西传”展开论述。C.文意运用大量史实,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研究“中学西传”的时代内涵的必要性。D.通过习近平接受德国总理馈赠地图一事,文章把对中西文化互动的论证推向深入。3.下列各项史实不能佐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A.1687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编译了《中国哲学家孔子》,向欧洲首次系统全面介绍儒学文化,该书在巴黎刊印,影响很大。B.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在给法国朋友的书信中这样说:“中医是成熟的,西医不可替代的科学,中医药文化可以造福全人类。C.16世纪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朱熹的《四书》以后,“中国热”兴起,“中国学”成为欧洲显学。D.明清以来,面对中国封建王朝逐渐衰落的困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答案】1.C2.C3.D【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东方”改成“中国”更准确;“全方位地改造了欧洲的思想文化”分析错误,原文是“全方位地影响了欧洲的思想文化”。B项,“他们也从中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分析错误,原文中只提到他们“寻找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楷模”,并没有说已经找到了理想的社会制度的楷模。C项分析正确。D项,原文中说“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促进了欧洲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为中医药文化得到西方的认知认同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并非卜弥格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医药文化就得到了欧洲人的认知和认同。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分析错误,文章运用史实论证了“中学西传”对于西方的影响,并未谈及必要性。另外,“层层深入地论证”分析错误,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分”的部分是并列结构,从“译介中国典籍”“传播重农思想”“翻译中医药著作”等方面进行论述的。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D项,“师夷长技以制夷”说的是“中学”对“西学”的主动借鉴和吸收。这份材料不能佐证本文的观点。本文是“中学西传”研究,即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人工智能发展历经波折,历史上经历过两次低谷。传统人工智能受制于计算能力,并没能完成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处理,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较差。2006年,Hinton教授提出“深度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促使人工智能产业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时间事 件1955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AI的诞生1957罗森布拉特发明第一款神经网络Perceptron,将人工智能推向第一个高峰1970计算能力突破没能使机器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和复杂任务,AI进入第一个低谷1982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被提出1986BP算法出现使得大规模神经网络的训练成为可能,将AI推向第二个黄金期1990人工智能计算机DARPA没能实现,政府投入缩减,AI进入第二次低谷2006Hinton提出“深度络使得人工智能性能获得突破性进展2013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取得成功,识别率分别超过99%和95%,进入感知智能时代2016谷歌AlphaGo4:1战胜李世石九段,揭开人工智能新篇章其中,谷歌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对业界产生的轰动效应最大。AlphaGo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2015年10月,阿尔法围棋以5:0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二段选手樊麾。为了测试阿尔法围棋的水平,谷歌于2016年3月份向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发起挑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AlphaGo与传统围棋程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训练,AlphaGo学习了3000万步人类实战的围棋下法,学习完毕后,可以通过“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下棋,在下了几千盘棋局后,AlphaGo能从这些棋局中学习新的围棋策略,这个过程被Deep-Mind称为“强化学习”。正是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谷歌AlphaGo才能迅速达到顶尖围棋高手水平。(选自《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材料二 AI(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AI普及是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AI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甚至成为企业的制胜关键,这正是多家信息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Amazon、Facebook,腾讯和百度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的原因。百度行政总裁李彦宏已表示,百度已不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AI企业,可见AI潜力无穷,企业趋之若鹜。AI的急速发展也引起忧虑,是否会替代更多的工种、扩大贫富差距、冲击社会稳定呢?过去是制造业职位、服务业职位由发达国家外移至发展中国家,AI引发的不止是职位迁移,而是取代,甚至是要求知识与智力的工种,如税务审计、法律、医疗、基金管理等。当然,科技与AI也创造了新工种,如社交媒体主任、AI管理员等。英国牛津大学曾发表报告指出,人类的社交能力、创意等是AI难以取代的。乐观地看,AI无可避免,亦利大于弊。问题是适应过程并不容易,有些传统的白领职位可能要有落差甚至被取代。AI提升了生活,却没有提升某些职业的收入,使一些人日子更难过。财富也更容易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现在的反全球化民粹浪潮未来可能更高涨。应对AI兴起已是各国政府考虑的重要课题,这包括改革教育与持续进修体系、税收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些企业家也提出了建议,如微软创办人盖茨提出征收“机械人税”,让科技企业在享受成果所带来的财富同时,也对失业人士负起部分责任。(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经历过低谷,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B.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低谷主要是因为计算能力突破没能使机器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和复杂的任务。C.人工智能发展技术在今天日渐成熟,全面渗入生活。D.2006年以前,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高峰——低谷——高峰——低谷的发展状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谷歌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九段,从而得以迅速跻身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之列,这也揭开了人工智能新篇章。B.人工智能提升了生活,但没有提升收入,这会让一些人的日子更难过,所以现在的反全球化民粹浪潮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高涨。C.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决战,首局人脑落败,这件事情引起了权威媒体的关注,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D.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财富集中在少数科技企业。它创造了新工种,也取代了很多旧的工种,总体来讲利大于弊。6.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C5.C6.①政府积极作为。改革教育与持续进修体系、税收冉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②企业承担责任。科技企业对失业人员负起部分责任。③个人积极应对。个人要适应人工智能,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生活质量。【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未然当作了已然,“在今天日渐成熟,全面渗入生活”不正确,材料二中说的是“AI技术日渐成熟,将会全面渗入生活”,而不是“今天”已经“全面渗入生活”了。故选C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从而得以迅速跻身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之列”因果失当,从材料一原文可知,谷歌AlphaGo跻身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之列的原因不是战胜了李世石九段,而是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B项,“但没有提升收入”不正确,原文是“却没有提升某些职业的收入”。D项,“让财富集中在少数科技企业”不正确,原文是“财富也更容易集中在少部分入手中”,“少部分人”不等于“少数科技企业”。故选C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概括“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读两则材料,就会发现本题信息集中在材料二,可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概括。由材料二“应对AI 兴起已是各国政府考虑的重要课题,这包括改革教育与持续进修体系、税收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可概括出政府积极作为,改革教育与持续进修体系、税收冉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由材料二“让科技企业在享受成果所带来的财富同时,也对失业人士负起部分责任”,可概括出企业承担责任,科技企业对失业人员负起部分责任。由材料二“AI普及是大势所趋,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却又威胁饭碗,人类实须筹谋应对,以免酿成社会经济问题”可概括出个人积极应对,个人要适应人工智能,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生活质量。【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木心是谁?王张应最早接触木心这名字,是因为一首《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喜欢这首诗,也因此欣赏写诗的那个人,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木心。木心是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他的书,所有答案都在书中。于是我读了木心的好几本书,有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鱼丽之宴》,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有小说集《温莎基园日记》,还有由木心讲述、他的得意门生陈丹青先生记录整理的《文学回忆录》,当然也包括陈丹青的诸多介绍文字。之后,对木心的了解越来越多。木心是谁?已然不是问题。这个问号终于被拉得笔直,成为一个语气肯定的感叹号。 木心就是生于乌镇,成年以后离开乌镇,到过杭州,到过上海,到过大洋彼岸的纽约,最后,又回到了乌镇,终老乌镇的那个一生漂泊又叶落归根的单身男人。他的祖上很富裕,留给他不少田产。木心决意离开乌镇时,将他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木心说:“人穷一点方始像一个人。再者,处于悲伤中的人才符合人的本性,不因得意而忘形才更像一个人……”这话听起来耳熟,让人想起孟德斯鸠,他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木心早已对大师的思想熟烂于心,轻轻松松化作自己的语言了。木心两手空空走出国门,差不多绕着地球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大概正是因为他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像一个人吧,他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他孑然一身,没有子嗣,死的时候,身边却有一大批青年男女给他送终。青年们跟木心无亲无故,他们都只是木心的读者。这种情景,在鲁迅之后,应该很少见了。木心就是曾经在上海的某次会议上,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自己惨遭批斗的那个不识时务的文人。木心就是曾经被囚禁了18个月,在阴暗潮湿的囚室里,使用理应书写交代“罪行”的纸张写作了大量的诗文,在自己画出的黑白键盘上无声地弹奏莫扎特和肖邦的那个没心没肺的中年男人。他对自己过往的遭遇从不控诉,别人谈起时,只是举重若轻地说一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至多再发一声轻描淡写的感慨:“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是的,木心人如其名,他的心态平静安定,总是笑看云卷云舒。木心就是那个56岁离开本土,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寄人篱下,靠卖画勉强度日,以在私人住所里给一二十个华人讲述文学史为乐事,多篇文学作品被收进了美国大学教材的中国人。那些听课的华人,虽远离了故土,在他们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华夏文明血液。弟子们自比颜回、子路,木心理所当然地被弟子们尊奉为孔子。木心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他认为那不能算作他的个人作品。弟子们可不这样认为,当年的孔子不就是典型的述而不作吗?谁能说《论语》不是孔子的作品呢?一部《论语》通篇皆是“子曰”。正是由于弟子们的努力坚持,一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文学回忆录》,在木心身后,才回到故土,并在故土之上开花结果,让更多的后来人,闻到了花之香,尝到了果之甜。更多的人,也因此知道了木心。他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之中,他的二十本凝注着大量心血的文学作品手稿,被人夺去付之一炬。这让他心疼不已,却不能动摇他对文学的追求。后来,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正是这个坚定的信仰使他得以度过劫难。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并不时刻关爱他,有时还不免捉弄他,给他制造些麻烦甚至苦难。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他说:“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就是快乐。”木心的快乐,是一种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这种快乐,来得容易,也容易被忽略。木心牢牢把握住了这种低成本的快乐。至此,木心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许多人陆续读到了木心的书,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名叫木心的人,一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家。(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木心是谁?”为标题,不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整篇文章正是以探索“木心是谁”为主要内容展开的。 B.开头引用的《从前慢》片段,交代了作者探究“木心是谁”的缘起,引出下文,并与第三段“木心是谁?已然不是问题”形成对比。C.作者在叙事中抒情,通过选取木心人生经历中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追求、品质等,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D.文章结尾段说“木心是谁,已经不再重要”,表明作者对自己曾经好奇的木心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其中隐含着对木心的钦佩之情。8.请根据作品,分析“一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家”这句话的含意。9.文中写到孟德斯鸠、鲁迅和孔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B8.①"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不同流俗,有非凡的志趣、气节、性格追求等。[或答:"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离开乌镇时,将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不识时务"(不惧权贵,坚持正义),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惨遭批斗;木心看淡苦难,遭遇从不控诉,觉世事皆可原谅;木心心态平静安定,总是笑看云卷云舒;木心淡泊名利,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等。分号前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似乎"指的是木心又并非远离生活、枯燥乏味,而是能把握生活中低成本的快乐。(或答:"似乎"指的是木心热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木心热爱生活,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木心牢牢把握住了生活中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分号前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③这句话是作者对木心形象和品格的概述,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的钦敬之情。9.①拿他们与木心形成类比(或"正衬木心""映衬木心"),借他们对木心作出评价;②表明木心像孟德斯鸠一样睿智(或"博学多识"),像鲁迅一样受人爱戴(或"影响力之大"),像孔子一样被学生尊敬,他的文学讲稿像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一样价值非凡;③丰富了文章内容。【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形成对比”错误,没有形成对比,只是做了铺垫。故选B。【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由原文“他的祖上很富裕,留给他不少田产。木心决意离开乌镇时,将他名下所有的田亩,半卖半送,寸土不留。木心对身外之物看得透彻”和“木心就是曾经在上海的某次会议上,因看不惯某位“‘要员’嘲弄诗人海涅,便挺身而出,当面指斥权贵,结果自己惨遭批斗的那个不识时务的文人”可知,“不食人间烟火”指的是木心不同流俗,有非凡的志趣、气节、性格追求等。由原文“他爱文学,坚持文学写作六十余年”“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并不时刻关爱他,有时还不免捉弄他,给他制造些麻烦甚至苦难。他对生活深爱不移,无怨无艾”“木心的快乐,是一种随处可遇、简简单单的快乐。这种快乐,来得容易,也容易被忽略。木心牢牢把握住了这种低成本的快乐”可知,"似乎"指的是木心又并非远离生活、枯燥乏味,而是能把握生活中低成本的快乐。这句话是作者对木心形象和品格的概述,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的钦敬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考虑,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基调的作用。还要从“情节作用”考虑,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由原文“这种情景,在鲁迅之后,应该很少见了”可知,像鲁迅一样受人爱戴;由原文“让人想起孟德斯鸠,他说过,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木心早已对大师的思想熟烂于心,轻轻松松化作自己的语言了”可知,表明木心像孟德斯鸠一样睿智;由原文“弟子们自比颜回、子路,木心理所当然地被弟子们尊奉为孔子。木心生前不愿意将其讲课稿出版行世,他认为那不能算作他的个人作品。弟子们可不这样认为,当年的孔子不就是典型的述而不作吗?谁能说《论语》不是孔子的作品呢?”可知,像孔子一样被学生尊敬,他的文学讲稿像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一样价值非凡。拿他们与木心形成类比,借他们对木心作出评价,丰富了文章内容。【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毎焚契免责。乡人甚敬重之。魏孝眀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绢千匹,元忠唯受一匹,杀五羊以食之,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送。”奴如其言,贼皆舍避。永安初,就拜南赵郡太守。值洛阳倾覆,庄帝幽崩,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因进从横之策,备陈诚款,深见嘉纳。时刺史尔朱羽生阻兵据州,元忠先聚众于西山,仍与大军相合,擒斩羽生。即令行殷州事。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度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寻兼中书令。天平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莱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兴和末,拜侍中。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园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遇会饮酌,萧然自得。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庭室芜旷。谓二公曰:“不意今日披藜藿也。”因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其年卒于位,年六十,谥曰敬惠。(选自《北齐书·李元忠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B.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做不在嫌嫉之地C.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樁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D.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以微谴失官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技”又叫“方伎”,指医卜星相各种技术;文中的意思指医药及养生之类的技术。B.“车”指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露车”指没有车盖、车帷的比较简陋的车。C.古代使臣奉命出行要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使持节,一种官职。D.“藜藿”是两种野菜的名称,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元忠仁爱宽厚,治疗有病乡亲。李元忠因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后来只要看到有病的人,不论这个人高低贵贱,都为他治疗。B.李元忠赤胆忠心,深受高祖信任。在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时,李元忠拜见高祖,向高祖陈述纵横的策略,体现出他的赤胆忠心,让高祖十分信任他的为人。C.李元忠不慕虚荣,做事实事求是。光州遭灾,担任刺史的李元忠上书请求赈灾,朝廷准许发放一万石粮食,李元忠不图虚名,最终发放十五万石,后受到朝廷的嘉奖。D.李元忠不事家产,爱好饮酒作乐。李元忠虽身处要职,但不把物质利益放在心上,以音乐、饮酒自娱,以致庭院荒芜、室内空旷,妻子也穿着不曳地的短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2)二公相顾叹息而去,大饷米绢衣服,元忠受而散之。【答案】10.B11.D12.C13.(1)李元忠的家境平素就十分富厚殷实,他家里的人多是靠借贷给别人获利,而李元忠会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2)二人相顾、叹息而去,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许多的粮食、丝绢衣服,他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如“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后”“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从动词“论述”分析,其宾语是“旧事”;从动词“抚掌”分析“笑"也是“高祖”的谓语,由此判定“笑”后停顿。再如“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斛斯椿等以元忠淡于荣利/又不以世事经怀故/不在嫌嫉之地”,从主语“斛斯椿等”分析,其动词谓语是“以”分析,“于荣利”是“淡”的倒置状语,由此判定“荣利”后要停顿;从“以”分析“经怀”后要停顿等。最后通过排除法得到答案。 点睛:回答这个问题,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的正误,一是根据正确的停顿点使用排除法得出答案。【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D项“古人一般把自家比较好的饭菜说成藜藿,是自谦的说法”错误,“藜藿”指粗劣的饭菜。【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不慕虚荣”错误,原文有“徒有虚名,不救其弊”,意思是每家发放升斗粮食不能赈灾,只是徒有虚名,不是说李元忠“不慕虚荣”。【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句子翻译。(1)补充句首主语“李元忠”,“素”译为平素,“焚契免责”译为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2)“去”译为离开,“饷”送来,“受”译为接受,“散”译为分发给了周围的人。点睛: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素”“利”“责”“散”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参考译文】李元忠,赵郡柏人人。当初,李元忠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就专心医药,研习数年,于是精通医术。李元忠仁慈忠恕,看到有病的人,不问贵贱,都帮忙治疗。李元忠的家境平素富厚殷实,家里的人在乡里多靠借贷给别人获利,李元忠会常常烧掉契约,免掉他人的债务。因此,极受乡人敬重。魏孝明帝时,贼寇蜂起,清河有五百人戍守西方边境,回家时经过南赵郡,由于道路被阻,一同投奔了李元忠。他们奉送的千匹绢帛,李元忠只收下一匹,宰杀五头羊招待他们,最后派奴仆做向导,李元忠说:“如果遇上寇贼,就说是李元忠派来护送的。”奴仆按照他的话去做,寇贼们都回避而放过他们。 永安(北魏李庄帝年号)初年,拜南赵郡太守。适值洛阳陷落,北魏孝庄帝在被囚禁中驾崩,李元忠便弃官回到了故乡,暗中图谋起义。会高祖率众自东出兵,李元忠便前往逢迎。李元忠乘坐着没有帷盖的车,车上放着素筝浊酒,见到了高祖,并向高祖表述很多方法、谋略,话语中显露了赤诚忠心,赢得高祖的信任。此时刺史尔朱羽生据州府阻挡来兵,李元忠先在西山聚集兵众,然后与大军会合,一下子捉住了羽生,并杀了他。高祖就命令他主持殷州政事。每当高祖在宴席上谈论旧事,就拉着元忠的手笑。后由于隐晦地批评朝廷,李元忠丢掉了官职。这一时期,朝廷离心,起义的人多遭猜忌。斛斯椿等认为李元忠淡于名利,又不以进事放在心上,故不属嫌嫉之利列,不久。兼中书令。天平四年,授使持节,光州刺史。当时州内灾荒,人多菜色,元忠上表请求赈贷。待秋收后归还。朝廷同意,准许使用万石。元忠认为万石赈民,平均算来,一家只有升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敝,于是拿出十五万石进行赈济。事情完结后上报朝廷,皇上嘉奖了他。兴和未年,拜待中。李元忠,虽然提任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渴酒,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武定元年,授东徐州刺史,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李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李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两人相看,叹息而去,随后给李元忠送来了许多粮食、丝绢衣服,他接受后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这一年死。年六十,谥号敬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凉州注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旨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头酒相逢须醉倒。【注】凉州: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描写明月升高、银光铺泻之下的凉州城,且运用顶真手法,使语句递接紧凑。B.诗歌中再次出现琵琶,带有浓郁的边地情调,“肠堪断”表现出琵琶缠绵哀婉的特点。C.诗歌显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人生易老、久戍未归的悲凉,又有人生的自信与豪迈。D.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秋天边城与此地音乐,但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15.有评价者说,诗人参加的这场夜宴,“兴会淋漓,豪气纵横”,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环境美好:在月光朗照下繁华安宁的凉州城宴饮。②老友重聚:诗人与在幕府的多位老友,别后几年得以欢会重聚。③气氛热烈:以酒助兴,笑声爽朗,不甘贫贱老去,渴望建功立业。【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C项分析错误,诗歌描写的意境阔大雄浑,表达了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以及对前途、对人生充满信心的情感,诗中无“久戍未归”之感。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境、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找出诗中所写景物(意象),指出景物特点,描绘出所写画面,然后概括出画面特点来。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诗歌描写了环境的美好:在月光朗照下繁华安宁的凉州城宴饮。描写了老友重聚的场面:诗人与在幕府的多位老友,别后几年得以欢会重聚。同时描写了夜宴气氛的热烈:以酒助兴,笑声爽朗,不甘贫贱老去,渴望建功立业。从而表现了这场夜宴的“兴会淋漓,豪气纵横”。【点睛】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诗歌赏析: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下一句,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他们能歌善舞,多半会弹奏琵琶。不用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慢慢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乃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强了。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子过得非常辛劳,以此表达其内心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极写曹操军队在获胜后的军容之盛。【答案】(1).夙兴夜寐(2).靡有朝矣(3).先天下之忧而忧(4).后天下之乐而乐(5).舳舻千里(6).旌旗蔽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夙、寐、靡、忧、舳舻、旌、蔽。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正如当年AI技术风靡一时,人人都在谈论AI的价值一样,()。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能够提供至少十倍于4G 的峰值速率,还将在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械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下衍生出丰富的新功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标准,5G时代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Gbps量级,峰值速率为20Gbps。也就是说,一部8GB的HD电影,3G网络下载需要70分钟,4G网络需要7分钟,5G网络只需6秒便可。这种的“速度与激情”,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除峰值速率外,5G更追求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从三大应用场景来看,5G的互联特性将展现得。以大规模机械通信场景为例,5G可以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髙密度连接,通过降低网络能耗满足智慧安防、楼宇监测的要求,由此,智慧城市的设想似乎也不再是。作为前沿核心科技,5G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5G时代的较量因而愈发令人期待。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5G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B.5G今天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C.5G今天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D.今天5G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大功告成令人瞩目酣畅淋漓海市蜃楼B.大功告成令人神往淋漓尽致空中楼阁C.一蹴而就令人瞩目淋漓尽致空中楼阁D.一蹴而就令人神往酣畅淋漓海市蜃楼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B.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C.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D.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7.A18.B19.C【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语境是从时间写起,所以把今天放前面与上文形成鲜明对照,排除BC;前语境的主语是人人,所以要填的句子也要应该以“人们”为主体对象衔接会更好,据此排除D。句式对应前文,“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引出下文。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①大功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根据语境重在比较、强调大功效,所以选择“大功告成”。②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神往,心神向往。(主观感受,与5G让人“憧憬”对应)令人瞩目:使人注视。强调客观行为,不如令人神往更强调突出人们的情感,而且照应下文的“吊足了人们胃口”,所以选择“令人神往”。③淋漓尽致: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强调人的舒服的主观感觉,句中说5g特性展现的情况应该搭配“淋漓尽致”。④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最后一空强调人类不再是空想,正好照应“空中楼阁”。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①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主语不同,“虽然”应提前;②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根据前文语境中的“提前”“抢先”,强调是时间性,“才能”应提句子前面;③事理逻辑错误,“拉开”的是自己与“其它参赛者之间”的距离,而非“与其它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否则,只能横着“拉”。故选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面是一则张贴在某公告栏上的告示,请你找出五处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寻狗启示本人奉养数月的泰迪狗吉美(母的,嘴长,腿长,棕色短毛),于5月8日下午在瑶海区和平路附近走失。本人现在内心慌得很,如果您有吉美的消息,请尽快联系我本人,让我和爱犬早日重逢,必有酬谢。【答案】(1)“启示”改为“启事”(2)“奉养”改为“养育”或“饲养”“喂养”(3)“母的”改为“雌性”或“母”(4)“慌得很”改为“焦急”(5)加上联系方式【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1)“启示”指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的意思是指用来公开声明某些事情的文书,可以刊登在报纸或者杂志这些有一定阅读量的公众读物,或者是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墙壁及公示墙上;第一处应改成“寻狗启事”;(2)“奉养”的意思是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此处宾语是泰迪狗,“奉养”改为“养育”或“饲养”“喂养”;(3)“母的”口语化,语体色彩不协调,“母的”改为“雌性”或“母”;(4)D项,“母的”口语化,语体色彩不协调,“慌得很”改为“焦急”;(5)符合语境,注意联系方式。21.阅读下列对联,请你选择一副,说出它歌颂的是哪位文人,并为这位文人写一篇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得超过100字。(1)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3)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我选择(),这幅对联歌颂的是()。我为他写颁奖词:【答案】(1)范仲淹。 【颁奖词示例】他,纵使居庙堂之高,仍心系苍生,先忧后乐;他,纵使处江湖之远,仍情牵朝政,立志报国;他,纵使身陷泥潭,仍然傲骨铮铮,顶天立地。他就是范仲淹,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男儿。(2)辛弃疾。【颁奖词示例】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3)杜甫。【颁奖词示例】走过安史之乱,见证李唐的衰败。他,一代诗圣;他的诗,一部史;他的心,一种情。不在乎官职的卑小,不在乎房屋的狭促。年少不舍为官梦,朝扣富门暮随马。心未冷,梦不灭,家国天下在心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表达应用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平时多积累。颁奖词要点明人物的事迹,简要概述,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彰显人物的精神,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1)上联“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概括了范仲淹的历史功绩。他不但是勇于改革的政治家,还是屡建战功的统帅。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范仲淹被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上联所说“甲兵富于胸中”即指此。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歌颂了他先忧后乐的宽阔博大的胸怀。苏台,即“姑苏台”,是战国时吴国的王宫所在。这里借指姑苏。范仲淹是姑苏(今江苏苏州)吴县人。俎豆,俎和豆都是盛豆的器具,这里指祭祀用品。这句说,在“范文正公祠”,纪念他的香火一直不断。忧乐关乎天下,范仲淹有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 “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达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3)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曾客居成都浣花溪草堂,又自号“少陵野老”。颁奖词点明人物的事迹,简要概述,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彰显人物的精神.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全球积极筹款,举力修缮世界文明瑰宝的“老坐标”;故宫文创产品“爆款”频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东方传统文化的“坐标”绽放新光彩;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实现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人类太空探索又添“新坐标”……文明的“坐标”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需要人们敬畏继承和创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为人类文明坐标保驾护航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全球筹款,举力修缮世界文明瑰宝的“老坐标”;故宫文创产品“爆款”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坐标”绽放新光彩;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实现多项创新、人类太空探索又添“新坐标”,的确,文明的“坐标”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我们需要为它保驾护航!文明的“坐标”是没有国界的。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一分子。时间和空间是这张巨大文化织绵上的经纬,在历史的不断加酿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用超凡的智慧创造对美的表达,共同建造了人类的精神文化家园。我们需要敬畏它、守护它、传承它、创造它。 因此,巴黎圣母院并不是巴黎的。巴黎是它的守护人,但不是它的拥有者,它属于全人类。正如故宫并不只是北京的,它是世界的;金字塔不只是埃及的,它是世界的。文化的遗存在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守夜人”。这些历史遗存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守护,传到今天的人手上,就有更多的义务、更大的责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守护好它,并将它传承下去。1994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著名的利塞奥歌剧院在大火中被完全烧毁,1996年,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的凤凰剧院被大火烧毁,2008年,在韩国被称作“第一国宝”的首尔崇礼门被彻底烧毁,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2000多万件藏品被烧毁……每一次意外,都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一次损害,守护者都应向全世界表达歉意,并在这样沉痛的教训中引以为鉴。丘吉尔曾言:“我宁愿失去十座城市,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呀,财富可以累积,经济可以发展,而古物一旦被破坏文化就难再拾,遗迹一旦遭铲除历史就难重温。我们一路执守的,不仅有古建筑的完整,更有精神家园的完善。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让千古遗迹不绝,让文明圣火长燃。守护,不仅是每一个国人应尽的义务,更是华夏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做的不是站在独行者的身后鼓掌,而是以身作则,认真践行;不是期待有关部门的良心发现,而是以呐喊表达我们的决心。站在历史的悬崖边上,拼力拽住每一个濒临经济深渊的文明。让我们守护好宝贵的人类文明的坐标,在文化长廊间漫享古韵古香。在岳阳古楼上体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在京口北固亭下再抒“舞榭歌台,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慨叹,赤壁矶前“想当年”“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情形,“雕栏玉砌”间触摸“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即便一块石,一片瓦,一断墙,也承载着文明之重,覆盖着文化之根,维护着民族之魂。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一路守护,一路传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段材料主要是在写文明的坐标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需要人们敬畏、继承、创造。所以主要就是围绕如何继承、敬畏、创造文明立意即可。立意的主要角度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发展,对文明保持敬畏之心,对文明要进行一个创新衍生。阐述看法的话要结合自己的总论点来进行分论点阐述。最佳立意:永恒的瑰丽——人类文明的坐标文明的指向标如何对待人类文明坐标?敬畏、继承、创造文明素材积累:1 .徐老汉退休后,开始拜师学画。他不画人物,不画花鸟,他画他们县各处的古建筑。有人不解,对他说:“这些旧楼旧亭有什么画头?”他说:“这些古建筑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建设,好多古建筑都被拆除了或正面临被拆。我用画笔记录尚存的古建筑,希望能给后世人留下一点文化资料。”他一画就是十年。为买上好的颜料,他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但他无怨无悔。他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很多人加入保护古建筑的行列中来。相关部门顺应民意。出台了保护古建筑的相关资料。2.拯救传统文化,有人正行走在路上!他是率先提出保护北京旧城的倡导者;是唐代古寺的发现者,是保护古建筑要让它延年益寿而非返老还童的提出者。他,就是梁思成。面对改造北京旧城的窘境,是他携着满腔悠悠,奔波于拯救传统文化的路上。只因有他,我们才让得以聆听长城脚下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3.拯救传统文化,亦有他的身影。还记得那位菊儿胡同的设计者吧?还记得那位虽年已老体不再健却依旧坚持做自己能做的一点点,做自己希望做的一点点的建筑大师吧。他,就是吴良镛。他用浓浓的深情编织着拯救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不为名利,只为多给后人留下一些古韵留香的建筑。只因有他,我们才得以徜徉古城旧道,用心品味那绵延悠长的古色古香。4.拯救文化遗产,他是众人的楷模。他被誉为“昆曲冰人”,他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操刀手,你用行动征服了西方人。他,就是白先勇。他用悠悠的心浓浓的情守护经典,传承文化。你对自己说:不能再等了,要做《牡丹亭》。就是现在。只因有你,才让我们欣赏到文化长廊间绽放的各色绚丽花朵。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