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年10月30日9:00—11:30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20届第三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陈雨薇窦玲审题人:余游江闵育森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一幅好的画一样,可以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新的启发。一般来讲,艺术作品的创作,主观性很强。作者希望它能影响人,或者希望这个小说使人性发生变化。一旦预设了这个立场,在搜集资料和观察人性的过程中,就会特别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的就故意排除。只要有预设立场,对人性的观察面一定是比较窄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所以《红楼梦》才会成为伟大的作品。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红楼梦》在现代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在作者笔下,人性是复杂的,它有时候会堕落,有时候会有各种自己控制不住的欲望。面对人性的这种复杂,他觉得这些向下堕落的人性跟所谓向上的、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必须全部加以描绘,使读者在看《红楼梦》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可以把读者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读者,他认为,读了一本书以后自己就可以变好。那种所谓格言式的或者道德教训方面的书,也许会对他有帮助。第二种读者则认为,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读书会从中发现人性的复杂。如果你是第二种读者,你在读了《红楼梦》第九回以后就会思考,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一个课堂,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么办?你也许会大骂他们一顿,说他们不守规矩之类的;然而你也可以借此了解你不在的时候学生的样子。这中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我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提醒自己,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身上有贾政的部分,也有贾瑞的部分。我不觉得我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   好的文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这些部分。我以前常常会有那么几天,总想骂学生,就像贾政一样。有一天读了《红楼梦》,恍然大悟,自己怎么变成贾政了?之后就变得好一点。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有时候是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贾政,有一点薛蟠,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充满人性的弱点,而人性本来就有弱点。这个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区别,我读《红楼梦》的时候真的不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选自《蒋勋说红楼梦》,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了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启发,所以它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B.《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没有预设立场,它对人性的观察面是比较宽的。C.阅读《红楼梦》,要知道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区别,要把自己慢慢放进去,去真正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D.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做第二种读者,知道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才能在读书中发现人性的复杂。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的做法的一项是(3分)A.认识到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的身上可能有贾政的部分,也可能有薛蟠的部分。B.审视作品人物,对其进行赞美或批判,真正了解人性,从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获得帮助和成长。C.《红楼梦》第九回,会引发“如果我是老师……”这样的思考,使自己走进作品中的情境,或者借助作品了解现实。D.读了《红楼梦》,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整天骂人的贾政了,之后就会调整自己,善待他人。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把爱作为权威的借口,这不是真正的爱;曹雪芹则给予笔下人物真正的爱,即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B.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红楼梦》,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那些堕落的人性跟所谓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C.一种读者希望自己读了一本书就会变好,这类书不是文学书;另一种读者通过读书发现人性的复杂,这类书是文学书。D.《红楼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因为作者在搜集资料和观察人性时,不是有意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材料一:网红指的是在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社交资产变现(变现方式通常包括广告与网红电商)的人。网红的商业价值正在被逐渐挖掘。相比较于粉丝经济的“漫灌”营销,网红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网红兼具广告或流量费相对较为便宜以及更为平民化的特点;二是网红们凭借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能够更精准地将产品导向粉丝需求,实现“精灌”营销,提高了消费转化率。在网红产业链中,主要的成员包括小型社交平台、综合社交平台、网红、网红经纪公司、电商平台以及为网红提供产品的供应链平台或品牌商。(摘编自《网红产业链深度解析:揭秘网红店为何成为热点》)材料二: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借着“消费升级”的春风,相关产业链均展示出了强大的经济动能。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在消费者欢快“剁手”的背后,更多的人看到了 “新零售”带来的成千上万的新商业机会、新岗位需求,其中,“电商网红”作为直接连接消费者和产品的一环,其巨长的流量价值和变现能力已经得到验证。而关于2016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显示,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网红”以54%的惊人数据高居第一。(摘编自《齐鲁晚报》)材料三:2020年前全球的互联网活动90%将与在线视频有关,而超过70%的人将以在线视频替代电视作为观看影片的主要方式,庞大的在线视频商机将因之浮现。根据Go-Global的统计资料,中国是在线视频成长潜力最大的国家,2013年约有5.7亿在线视频的观看者,2015年在线视频观看者已上升至7.1亿。2014年的在线视频产值约240亿人民币,预估2018年约900亿人民币,平均每年以超过35%的速度增长。中国在线视频产业规模示意图(摘编自《2016年中国网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材料四:自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微博直播观看人数迎来新一轮增长,除了秀场直播发展迅猛以外,多个垂直领域日均观看人数也成倍增加。其中,美食和游戏领域增长最快,分别为341.8%和342.6%,时尚、搞笑、母婴、美妆等领域增长率接近或已超过100%。日均观看人数增长较多的领域是美食、母婴等垂直领域,说明直播对用户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各领域内容与直播结合程度继续提高,网红内容开始向直播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转移。2016年,短视频市场迎来爆发性扩张,网红短视频内容消费量也随之大量增加。从2016年5月起,微博网红原创视频播放量稳步增加,到2017年3月同比增长209.4%,这期间月增长率高达75.4%,涨势喜人。网红短视频内容播放量的持续增长,意味着网红内容形式份额比例不断改变,大量图文内容被信息量更丰富的短视频所取代,短视频也开始相应地迎来网红数量与用户量的逐步增加。(摘编自《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介绍了网红产业链的成员构成,及网红经济相对于粉丝经济更有优势的重要原因。B.材料二突出了“新零售”的巨大影响:促进消费的升级,带来巨大的商机,增加了就业岗位。C.材料三图文结合,用数据揭示了网红在线视频产值将以超过35%的年均速度增长的趋势。D.材料四显示,短视频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各种垂直领域的微博直播的观众人数增长迅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粉丝经济的一大缺点是“漫灌”营销,难以将产品精准导向粉丝需求,因为粉丝的偶像在特定的产品领域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 B.2016年超半数的高校毕业生向往当网红,这无疑与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红已得到验证的巨大流量价值和变现能力有关。C.网红原创视频因为比图文内容的信息量更为丰富,所以取代了网络上的图文内容,吸引了大量网民,使得短视频用户量激增。D.从Go-Global的统计资料看,中国的在线视频成长潜力最大,由此可以推测,中国的在线视频商机也最多,网红的用武之地很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生沈从文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众人嘻嘻地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地结束了。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儿,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地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的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察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场中剩了七个人。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地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城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有删改)6.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地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地倒下”,除了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最主要的是借摔倒来宣泄心中的丧子之痛。C.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打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D.本文语言朴实,作者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位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7.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6分)二、古诗文阅读(46分)(一)阅读《劝学》(节选),完成8~10题。(9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识广博B.而闻者彰彰:清楚C.而绝江河绝:横渡D.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青,取之于蓝②而寒于水B.①輮使之然也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①故木受绳则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而绝江河10.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译文:所以木头经过墨线的比量就会变直,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译文:我曾经整日思考,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文: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却能看到远处的人。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君子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擅长借助外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才略。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进将诛阉官,欲召并州牧董卓为助。公业谓进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又为陈时务之所急数事。进不能用,乃弃官去。进寻见害,卓果作乱。公业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共说卓,以袁绍为勃海太守,以发山东之谋。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公业恐其众多益横,凶强难制,独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公业惧,乃诡词更对曰:“非谓无用,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如有不信,试为明公略陈其要。今山东合谋,州郡连结,人庶相动,非不强盛,然光武以来,中国无警,百姓优逸,忘战日久。仲尼有言:‘不教人战,是谓弃之。’其众虽多,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洲,少为国将,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名振当世,人怀慑服。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三也。”卓乃悦,以公业为将军,使统诸军讨击关东。或说卓曰:“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羽,窃为明公惧之。”卓乃收还其兵,留拜议郎。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事泄,颙等被执,公业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六十》)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B.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C.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D.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B.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范围一样。C.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仲尼,即孔子,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的思想。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太出身显贵,为司农郑众的曾孙,曾被举孝廉、辟三府,朝廷征召,但他都不去赴任。B. 郑太深谋远虑。他看到何进召董卓相助,于是劝谏何进,何进却不听劝告。后面又陈述了几件紧急的事情,皆不被采纳,郑太只得弃官而走。C.郑太为官有担当,遇事也能随机应变。群臣对董卓很是畏惧,不敢忤逆,而郑太却敢直言。当董卓因此而生气时,郑太马上编了一套诡辩之词,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以平息董卓的怒气。D.郑太乐善好施,胸怀大志。郑太在天下动乱之际,宴请宾客,并与何颙、荀攸等人合计谋杀董卓。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2)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自题①白居易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②。傍看③应寂寞,自觉甚逍遥。徒对盈尊④酒,兼无愁可销。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被贬谪江州司马时所作。②趁朝:上朝,这里指到庭办公。③傍看:在别人看来。④尊:同“樽”,酒器。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老”字表明诗人做官时间很长,经受挫折之多,官场处事老道,心理已经成熟。B.颔联描写诗人在江州司马任上,一年四季文案不多,还可以不用到庭办公,生活自由。C.颈联通过“傍看”与“自觉”对比,突出了诗人不觉寂寞,自觉逍遥自在的生活情趣。D.尾联表明,诗人本欲用酒来排解心中忧愁,却恍然发现,喝酒反而加重空虚寂寥之感。16.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9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4)《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5)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II卷(非选择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________。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________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要“量身定做”,不要“_______”。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 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________,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手忙脚乱千人一面蜂拥而上崭露头角B.眼花缭乱千篇一律一哄而上脱颖而出C.眼花缭乱千篇一律蜂拥而上崭露头角D.手忙脚乱千人一面一哄而上脱颖而出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21.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明天下午期末考试完了,学生们先回教室,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然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在班主任部署了相关事宜后放暑假。请注意休假安全!22.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人说,最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装满了标准答案。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1.CA项,“在不同……和启发”是一部作品成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但具备了这个条件并不意味着就必然是一部好作品。B项,因果关系推断绝对化,《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没有预设立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D项,“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做第二种读者”“必须”不准确,属无中生有。2.B题干问的是“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的做法”,作者在此文中探讨的也正是这一话题,结尾他提到本次的写作目的“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那么前文就是探讨的过程,而上一节中“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则证明A项中的“从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获得帮助和成长”是不符合要求的。3.DA项,“曹雪芹则给予笔下人物真正的爱,即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曲解文意。文中是说“《红楼梦》在现代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这个“它”指的是《红楼梦》,而不是作者曹雪芹。B项,原因推断不合文意,语境是说“《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而选项所说的“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那些堕落的人性跟所谓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是作者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的想法。C项,推论过于绝对。4.C项,材料三所说的“每年以相过35%的速度增长”的是在线视频产值的增长率,而不是网红在线视频产值的增长率网红在线视频只是在线视顿的组成部分。5.DA项,虽然网红在特定领域有专业性知识,但这并不能说明粉丝经济中粉丝的偶像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B项,原文中说的是“2016高校毕业生”中,“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网红’以54%的惊人数据高居第一”,并不是2016年超半数高校毕业生向往当网红。C项,“所以取代了网络上的图文内容”错误,原文说的是“大量图文内容被信息量更丰富的短视顿所取代”并非网络上所有的图文内容。6.DA项,“冷漠无情”看不太出来,作者也没有“淋漓尽致地描绘”看客们的“冷漠无情”;B项,“宣泄”常常是暂时性行为,而老人已经这样演了十年,所以最主要的是以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孩子深沉的怀念,对造成儿子死亡的赵四的复仇,对无常的命运的反抗;C项,作者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7.①情节上,结尾揭晓了老人行为的原因,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与前文照应,使人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 形象上,丰富了老人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对孩子深沉的怀念,对无常的命运的反抗。③主旨上,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8.A9.CA项,前者,从;后者,比;B项,之,前者代词,代指前文中提到的事物;后者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是一个介词和连词的关系,主要用来强调“须臾”。C项,二者均为“就”的意思。D项,前者表修饰关系;后者为转折关系。所以选C。10.C11.B本题画线句子中,“张孟卓”是人名,“东平”是地名,“长者”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故“张孟卓东平长者”后应断开,排除A项。“坐不窥堂”现代汉语中是已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孔公绪”是人名,故“坐不窥堂”后应断开,排除C项。再比较BD两项,“嘘枯吹生”现代汉语中已经是一个成语,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答案为B项。12.BB项,“和今天的山东省范围一样”不正确。“山东”是古今异义词,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和今天山东省的范围不一样。故此题答案为B项。13.CC项,“郑太马上编了一套诡辩之词,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不正确。从原文来看,郑太并没有否定自己的观点。故此题答案为C项。14.(1)董卓强暴残忍,不讲道义,欲望没有满足。如果把大事交给他,将会放纵他邪恶的欲望,一定会危害到朝廷。”(2)等到山东义兵兴起,董卓召集公卿商议,大举征召部队讨伐义兵,百官不敢违反董卓的意旨。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强忍”,强暴残忍;“寡义”,少义,不讲道义;“厌”,通“餍”,满足;“以”,介词,把;“若授以大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语序为“若以大事授(之)”,如果把大事交给他;“恣”,放纵;“必”,一定;“危”,危害。(2)“及”,等到;“会”,召集;“发卒”,征召部队;“忤”,违背。15.AA项,首联中的“老”字只是表明诗人已是老年,“官场处事老道”无中生有,曲解诗意。16.①从容淡定。他认为人老了做官应当从容淡定,不必锋芒直露。②自我安慰。他认为,自己虽然被贬僻地江州,但依赖俸禄,日子可以过得殷实;文案不多,可以享受清闲逍遥的生活。③心潜忧愁。尽管诗人已经进入淡定境界,但并不是没有愁思,名曰“兼无愁可销”,实则忧愁满满,只是努力压抑而已。 1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8.B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可知应用“脱颖而出”。19.CA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B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D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句式杂糅,是“人才数量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人才数量是评价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末句同B项末句一样,表意不通。20.AB项,“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与“是否”“能否”存在着两面对一面的问题。C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既扩大了概念范围,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D项,“用得好”与“留得住”语序不当,应予以调整。21.①“完了”改为“结束”②“学生”改为“同学”③“收拾”改为“整理”④“部署”改为“安排”⑤“休假”改为“假期”。22.【答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参考译文: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是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有才干谋略。起初被举为孝廉,三府征辟他,公车征召他,他都不就职。等到大将军何进辅政后,任郑公业为尚书侍郎,又升任御史。何进将准备诛杀宦官,想召并州牧董卓为帮手。对何进说:“ 董卓强暴残忍,不讲道义,欲望没有满足。如果把大事交给他,将会放纵他邪恶的欲望,一定会危害到朝廷。”(郑太)又向何进陈述了几件当前紧急的重要事务,何进不能采纳,(郑太)于是弃官离开了。何进不久被杀,董卓果然作乱。公业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一起劝说董卓,委派袁绍为勃海太守,以促成山东起兵反董卓的计划。等到山东义兵兴起,董卓召集公卿商议,征召大举部队讨伐义兵,百官不敢违反董卓的意旨。郑公业怕他兵多了更加骄横,凶恶强暴难以遏制,就独自说:“治国在有德,不在于兵多。”董卓不高兴,说:“照你这样说,军队没有用吗?郑公业害怕起来,于是诡辩对董卓说:“我不是说兵没有用,是认为山东不足以调用大量部队攻打而已。您如果不信,我试着为明公陈述要点。现在山东合谋,州郡连接,百姓一起行动,不可说不强盛,然而自从光武以来,中原平安无事,老百姓生活富庶安逸,忘记战争多年了。孔子说道:‘不教人民战争,而使他们去战,这是抛弃人民。’所以他们的人虽然多,不能称为祸害。这是第一。您出身西州,年轻即为国家的将帅,熟习军事,多次参加战斗。这是第二。袁本初是公卿大臣的子弟,生长在京城,张孟卓是东平的道德先生,举止目不斜视。孔公绪只会清谈高论,抑扬褒贬人物。这些人并没有指挥军事的才能,使用兵器的本领,临阵交兵,不是您的对手。”董卓才高兴了。以郑公业为将军,使他统率各军讨击关东。有人对董卓说:“郑太智谋才略超过一般人,却与外寇勾结谋划,现在提供他兵马,使他的党羽获得成功,我私下里替您担忧这种情况。”董卓于是收还了给郑公业的军队,留下任命他为议郎。董卓迁都长安,天下饥荒动乱。他与何颙、荀攸共同谋划诛杀董卓。事情泄漏出去,何颙等人被捕,郑太则脱身自武关逃走,向东投奔袁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