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 -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49 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11 分)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失其所与..: (2) 顾.计不知所出耳.: (3)愿大王少假借..之: (4)素善.留侯张良: 2 翻译下面句子(7 分)。 (1)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9 分)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 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 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①。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 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②,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 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 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 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 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 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 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 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 《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 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③。所不去者,医药卜筮 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注解:①枝辅:辅助。②田常、六卿之臣:田常,春秋时齐国大臣,杀简公拥立 平公,自任相国,从此齐国之政尽归田氏。六卿,指春秋后期晋国的范氏、中行氏、 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六卿互相争斗,晋君不能控制,最终韩、赵、魏三家 瓜分了晋国。③城旦:秦汉时刑罚名。白天守边防寇,晚上筑长城,刑期四年。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 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B.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 - 2 - 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C.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 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D.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 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博士,古代学官名。仆射(yè),官名。秦始置。秦代重武,以善射者掌事, 故称仆射。 B.五帝,相传上古有五位帝王,说法不一。其一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 喾(kù)、尧、舜。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C.侯,春秋时期爵位的一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卿,古代对人的敬称。表示敬称的词还有陛下、执事、足下、寡人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博士淳于越认为秦始皇拥有天下却不师法殷朝、周朝,分封子弟功臣,这是 不恰当的,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 B.李斯认为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 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说明时代在变化,情况各不同,不必事事 师法古人。 C.李斯认为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皇帝一人,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典籍全部焚 毁,以免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D.秦始皇同意丞相李斯的意见,下令在全国烧毁秦国以外的典籍,只留下医药、 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并禁止儒生们在一块儿谈议《诗》、《书》,如有违反,处以重 罚。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 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 分)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 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 参军。 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 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 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 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 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 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 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 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 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 - 3 - 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 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 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 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 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 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 /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 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 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 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记录了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时期的历史, 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 吏。 C.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 季最小。 D.古代宴席座次以东向为尊、西向为卑;而古代君臣座次则是面北称王、面南 称臣 。 9、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到 他的拒绝,后来他凭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 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赏; 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情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 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及 农田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 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 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面的小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 4 -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诗中自始至终没有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 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他位至宰辅,与下 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青衫湿”中的“青 衫”含意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 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12 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三、理解性默写(共 10 分) 13 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1)《烛之武退秦师》中阐述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中,既借悲凉乐声渲染气氛,又通过对送行者的侧面描写来烘托 荆轲慷慨赴国难的精神的句子是: , 。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最合适的追击时机是: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 是: , 。 (5)《论语》中阐述对待知识的聪明态度即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的句子是: ,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形象 侯发山 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 又急又窘,还带着气。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莲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 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 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她们大眼 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爹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 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车 来了。”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 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 的香味。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 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 - 5 - 怎么说, 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让起来。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 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 起来。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 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父亲忙说:“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 疼,“光吃这个会中? 没钱了给家里说。” 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 500 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 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丽娟瞪着父亲说:“爹,您 没去?” 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丽娟说:“爹,别心疼钱……给您了,就是让您花的。” 父亲低着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红红过意不去,走过去劝丽娟:“在乡下理个发洗个澡,十块八块的就能解决, 叔叔肯定是俭省惯了,含不得……你别埋怨叔叔,老人家都这样。” 父亲的手还插在口袋了,似乎要把钱摸索出来。 丽娟说:“爹,您别掏了,留着花吧。” 天将黑的时候,父亲坐末班车回乡下了。 当天晚上,丽娟看当地电视新闻的时候,忽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电视:画 面上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围观了不少人,指指戳戳的,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 正在过马路的父亲看到后,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忽然,老人一 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老哥,谢谢你!”随后从口袋掏出一沓钱,又说:“老哥,这是 1000 块钱,别嫌少。”父亲给搞糊涂了,周围的人也糊涂了。老人咧开嘴笑了:“我是 故意跌倒的,若是谁把我扶起来,就奖励谁 1000 块钱。”这时,一个背摄像机的记者 过来了,问父亲:“大爷,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脸红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 “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记者又问:“您 就没想到被讹诈了? 现在电视上这类新闻不少,您也可能看过……”父亲挠了挠头发, 说:“哪会呢,那种人还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中,怎么擦,也擦不干。此时,红红 和其他几个姐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都说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了,都说丽娟的 父亲很伟大。 丽娟待自己平静下来后,打电话给父亲:“爹,我明天回家……我、我也几个月 没回去了。” “这闺女,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今天不是刚见了面?” “爹,人家不是奖励您 1000 块吗,我想让您请客。” “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 想把那 1000 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 500 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 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 - 6 - “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 “净胡说,爹一个乡下老头会给你长啥脸?” “……”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红等几个姐妹对丽娟的父亲很是亲热,一点也不嫌弃,体现了职业女性的 修养和对丽娟父女的尊重。 B.丽娟拿 500 块钱给父亲,一是不想在姐妹们面前掉份,二是真心孝顺父亲, 希望父亲打扮清爽帅气些。 C.小说描写红红吃粽子的系列动作“接”“闻”“吃”“叫”,可谓细致入微,生 动表现了女孩的贪嘴活泼。 D.作品标题“形象”耐人寻味,既指父亲形象,也指丽娟形象,还指公民形象, 可谓含意丰富,隽永悠远。 15.文中描写丽娟有两次流泪的情节,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丽娟落泪的具体原因。 (4 分) 16.小说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20 年,是中国 的“航天元年”。在北斗全球卫星系统星座 全面完 成一个月后,7 月 23 日中午,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 )。按照计划,“天问一号”还将飞行数 月,才能完成这次最远跨越达 4 亿公里的拜访。这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也将迈入更广 袤的宇宙。任务如果实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首个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 中国人为什么要上火星?发展航天事业,进军深空探测,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 直接体现,也是着眼未来太空时代的现实需求,因此,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共识。中 国火星探测任务 2016 年才正式批准立项,但却进步迅速。中国人为什么能取得如此 成绩?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以“ ”来总结航天精神:“一切要靠自己,不 能靠别人。” 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问”系列的科研成果必将惠及全 人类,这也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名副其实 部署 自力更生 毋庸置疑 B.货真价实 布置 自食其力 毋庸置疑 C.货真价实 布置 自力更生 毋庸置喙 D.名副其实 部署 自食其力 毋庸置喙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天问”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即将踏上新征程,也将拉开中国航天向更遥远深 空探索的序幕。 B.中国航天人踏上新征程的标志是“天问”,它拉开了中国航天向更遥远的深空 探索的序幕。 - 7 - C.“天问”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已踏上新的征程,也拉开了中国航天向更遥远深空 探索的序幕。 D.拉开中国航天向更遥远深空序幕的是“天问”,它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人踏上了 新征程。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任务如果实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 B.如果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 C.任务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首个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 D.如果任务实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次首个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国家。 六、作文(60 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 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战争中涌 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毛岸英等英雄人物,他们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 雄赞歌,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70 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新主题。然而,世界并不安宁, 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弘扬伟大 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回顾抗美援朝的战斗历史,阅读习近平抗美援朝 70 周年的演讲稿,联系现实生 活,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语文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一 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 1 同盟者,所结交的人 ;只是…罢了;原谅,宽容;与…交好 2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要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以报了,燕国被 侮辱的耻辱也可以消除了;我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的 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3 C 找出对偶、排比、对称的句子确定断句,如“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一和入是并列句 - 8 - 式,可在“出”前断开。根据句意,“如此弗禁”不能断开,选 C 4、 D 寡人是谦称,即寡德之人。 5、 A 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错,2 只是认为一旦出现像齐 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救援,没有辅佐,就会乏人救援。 6、 (1) 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 (2) 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来为害当矫饰虚言来 挠乱名实 7.B 8.D 面南称王,面北称臣。 9.C C 项,“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是在“察访陕西”时。 10.(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 (2)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可以激励世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 (二)古代诗歌鉴赏 11 解析:选 B 项,“志向高远,希望他住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 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 12 参考答案: ①对友人的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 ②对友人的同情,頷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表达了同情; ③对友人的劝诚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 ④对友人的鼓励:尾联鼓励他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白话诗歌】 我称赞你文章通达,当年才华有志。 可惜时光荏苒匆匆白头,宦海一生却官位轻微。 如果没有遇到明主就不要展露自己,安于低位不要发半骚。 如果遇到盘根错节却值得做的大事,就发挥自己的才干好好地做一番吧! (三)理解性默写 13 情景默写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参考答案】C 【解析】理解片面。“表现了女孩的贪嘴”错,红红那样做那样说是为了化解丽娟父女的尴 尬,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15.【参考答案】①第一次泪流满面是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说“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 不伸手,轮到自己 老了咋办”后,想到自己的父母无人陪伴的孤独,反思自己对父亲的态度 不好,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而愧疚、 后悔;同时,也为父亲的行为感动。为下文提出回家作 铺垫。 ②第二次忍不住啜泣。是为自己有心地善良 的父亲而骄傲,而激动。 16.【参考答案】①憨厚慈祥。父亲出场时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看到红红吃得那么香 也“嘿嘿呵呵地笑 了”,可见父亲的憨厚;见到女儿吃方便面就心疼地说“光吃这个会中? 没钱了给家里说”,表现父亲的慈爱。 ②勤俭朴实。父亲搭便车去城里送粽子给女儿吃,舍 不得坐班车或打的;丽娟给他 500 元钱去洗澡、理发, 他到外面转了两个小时还是舍不得 花,这些都表明父亲的勤俭。记者问他为什么搀扶摔倒的老人,他只说“我 也没想啥”,毫 不夸耀和吹嘘,显得十分的朴实无华。③心地善良。一是见老人摔倒,“赶过去,没有丝毫 - 9 - 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二是见学生娃家庭困难到街头讨钱,便把老人给的 1000 块钱连 同女儿给的 500 块钱一起送给人家。这些行为都表明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 【参考答案】A(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货真价实:货物是真货,价钱也 实在,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话,后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不假。部署:安排,布置。布置: 分布陈列,分布安置;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构思布局;根据某种需要,对环境加以装饰等 意义。自力更生:形容靠自己的力量从事建设或解决问题。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 来生活。毋庸置疑: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毋庸置喙:不 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 18. 【参考答案】C 19. 【参考答案】B(原句有三处错误,意识关联词“如果”位置不当;而是“任务”和“实 现”搭配不当;三十多项定语“首个”与“首次”顺序不当。) (六)作文(略) 参考译文:(1) 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仆射(yè)周青臣走上前去 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 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 功业可以传递万代。您的威德,自上古到现在无人能比。”始皇十分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 上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拥 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 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 阿谀,来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所为)。” 始皇把他们的意见下交给群臣议论。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 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 相反,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起万世不朽之功,这本 来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里值得效法 呢?从前诸侯并起纷争,才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 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 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百姓。丞相李斯冒死罪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 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来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来挠乱名实,人们只欣赏自己 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建立的制度。当今皇帝已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决定于皇 帝一人。可是私学却一起非议法令,人们一听说有命令下达,就各根据自己所学加以议论, 入朝就在心里指责,出朝就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异说法以 抬高自己,在民众当中带头制造谤言。像这样却不禁止,在上面君主威势就会下降,在下面 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禁之为好。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 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 起烧掉。有敢在一块儿谈议《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借古非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 知道而不举报,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和城旦之刑。 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秦始 皇下诏说:“可以。” 译文(2)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 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他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 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 - 10 - 守放任自己的性情执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承之毅然力争。郡守生气地说:“下 属敢这样吗?”承之曰:“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那 就应当遵循三尺之法了。”郡守很忌惮他的话。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 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 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 说:“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另一天,皇 帝对他说:“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 李承之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 后上奏朝廷《役书》二十篇。 李承之升任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当时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 过制度规定。李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不正确的数额。他 升任集贤殿修撰,又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任枢密院都承旨, 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回京代理三司使。蔡确负责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很 多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屈服了。李承之向皇帝讲明了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 赶紧派使臣去调查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升李承之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 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二人孝敬友爱,足可以 劝勉世人改善社会风气。李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有商人违 犯禁令,卖北方产的珍珠,竟是为公主卖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决。李承之说:“朝廷的法 令,怕皇帝的女儿就不实行了吗?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听闻后说:“执法部门就应当这 样啊。” 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 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 州。历任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长官后去世。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