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6)

‎2019届二轮复习 写作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哭与笑 经典素材:‎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有了!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第四个问题——一直向前走,会怎样?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第五个问题——春雨好不好?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乐观者说:好,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时新素材 二战期间,伊丽莎白•康黎女士的独生子在战场牺牲了。那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的命啊!她心灰意冷,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了此余生。‎ 当她清理行装时,她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儿子到达前线写的。信上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勇敢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你为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热泪盈眶,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身边炽热的望着自己,关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 伊丽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告别痛苦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动,我应该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后来,伊丽莎白•康黎写了很多颇有影响的作品。‎ 清词丽句背一点§xx§k.Com]‎ ‎1.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3.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能不痛苦、伤心呢?‎ ‎4.我认为人生中不能没有爽朗的笑声,爽朗的笑声是家庭中的太阳,我希望能有打内心里为他人的喜悦而喜悦的余裕。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中,每一天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明朗愉快的东西,只看人的阴暗面的生活态度,最后只会扩大阴暗抑郁的世界,从而导致自己的失败。‎ ‎5.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将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们回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我要用我的笑容感染别人。‎ ‎☞技能再提高 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现在高考一般以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所以作文(议论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观点,然后就是选材论证的过程。‎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跟题型是有直接联系的:‎ 一、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的论证结构。‎ ‎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其它形式的议论文(包含话题作文)一般体现在:‎ ‎ “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的论证结构。‎ 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当然,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即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多种,一般我们要求掌握一二种适合自己写法的议论文模式,下面列举几种常用易写的几种模式,供同学们选择:‎ ‎1.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2.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 ‎3.对照式结构(正反对比、转折补充)‎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来 文体特征分明,情感真挚感人,篇章结构严谨 第一大类:层进式结构(内容深刻美)‎ 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内容上,以深入深刻见长。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 (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第二类: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 结构模式:‎ 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每段一个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论点(分论据)。‎ 分论点三:‎ 结尾: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 留给明天 我要把清澈的溪流留给明天,我要把湛蓝的天空留给明天!我要把我这最纯美的心灵留给明天! ‎ ‎ ——题记 ‎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种,一路花开,嗅着鲜花的芬芳,人生便不觉孤单。”读后,我哭了,我读出了关爱——一种能唤醒人心底某种东西的强烈力量。她阳光洒满大地,如细雨滋润万物,我们又有什么权利拒绝播撒关爱呢?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 翻开书,看到了罗斯福,这位美国的钢铁总统。由于意外,他中年下肢瘫痪,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拄着拐杖重新叱咤风云于美国政坛……从中,我读到了他那份坚毅与刚强,理解了史铁生与地坛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丽华那除了舞姿之外的永恒美丽。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脆弱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分论点一)‎ 闭上眼,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他邀请对他进行百般折磨的监狱看守人员参加他的就职仪式的惊人之举。在就职仪式上,他说:“我要感谢这些看守,在狱中的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它让我学到很多,尤其是宽容。”‎ 我很钦佩曼德拉,这位黑人运动的领袖,欣赏他的执著与刚强,更欣赏他的乐观与宽容。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需要宽容呢?你一脚踩扁了装满鲜花的花篮,而花却留给了你满脚的芬芳,这就是宽容,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狭隘抛在今天,我把宽容留给明天。(分论点二)‎ 思绪纷飞,我又想到了尾山洪。这位执著的日本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为了真理而战,为了正义而战!他搜集日军侵华的证据,狭隘的民族情感没有泯灭他的良知,困难也没有使他退却,他为的只是一生无愧于人的良知,无愧于正义!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错误抛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给明天!(分论点三)‎ 今天,我抛弃了自私、脆弱、狭隘……,留给明天的是关爱、刚强、宽容……而实现今天到明天的摆渡,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一份执著。我坚信:我拥有这份信念和执着!(05天津,命题作文:留给明天)‎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论据并列式议论文)‎ ‎ ‎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此句为全文的论点,无分论点,下面三个事例是三个论据)‎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论据一)‎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了深圳的“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爱!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论据二)‎ 是的,只要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穷,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不了什么,苦难也只是一种磨练。只要还有爱,天使为什么雕琢不出来呢?(论据三)‎ 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有谁还会毫无思考毫无进取地抱怨自己没得到天使的眷顾呢?其实,天使就在我们心中呀。‎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 第三大类:对照式结构(互补严密美)‎ 特点:文章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构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辨正分析,论证严密全面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 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议论文过渡技巧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三大文体中不论哪种文体,巧用过渡,都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议论文也是如此。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1.材料与观点的过渡。‎ 高考试题中,前几年的材料作文到近年来的话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事实上写议论文的人不少,许多学生往往依据背景材料或生活实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鉴赏,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在对材料分析概括的基础上,鲜明自然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读完这则材料,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 如一位学生写《诚信的思考》:“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文中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就是一个过渡句,由材料过渡到了中心论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自然衔接。‎ ‎2.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话题作文,学生从话题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阐述见解。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常用的表述方式:‎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物犹如此,人亦然。‎ 如: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3.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A.若先进行理论论证,再进行事实论证,过渡文字一般是对理论的阐释,用“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常用的表述方式:‎ 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你随意拾起一朵浪花,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B.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用“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常用的表述方式:‎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让我们牢牢记住……并让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吧!‎ ‎ “……”,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 “……”这句话颇有道理(说得多好啊!)它道出了……的真谛。‎ ‎ “……”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的意思是……,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其真正含义。‎ ‎……曾说过……,是的,只有……才……不……又怎能……‎ 生活中有这样一名俗语,叫做……‎ ‎ “……”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4.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一样,正反结合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和说理全面、析理透彻,这是议论文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常用的表述方式:‎ 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如: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5.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常用的表述方式:‎ 无独有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如: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6.辩证过渡 A.欲进先退[.K]‎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如: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再如: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B.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常用的表述方式:‎ 当然 ‎……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如: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及的几种过渡形式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结。‎ ‎1.用词或短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有:“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言之”“相反地”“因此”“其实”“那么”“但是”“然而”“不过”等短语或关联性词语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段落的开头。另外,时间词、序数词、方位词等放在段首,往往也起过渡作用。‎ ‎2.用句子形式过渡。在论述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转换,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句式、相反句式等,或用连接内容的句子,放在段末或段首,起穿针引线、勾连前后文的作用。以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本文首段沉痛追述马克思的逝世,2段开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提出悼词的中心论点,3段紧承中心论点写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4段开头“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写第二个发现,5段开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写马克思各个领域都有深广研究和独到发现。6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以上几段从马克思对科学理论的贡献和认识角度“论述了他的逝世对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7段用“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过渡,强调他的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8段开头“‎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从反面鲜明衬托了马克思的伟大成就。9段采用悼文常用的格式收束全文:“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将永垂不朽。”全文既根据逻辑事理,组织安排材料,又使用大量过渡性句子,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前后连贯,步步深入,结构十分严谨。‎ ‎3.用段落过渡。这种方法记叙文说明文中使用比较普遍,议论文中例证转换,跳跃性较大的段落间,也应该使用段落过渡。这种过渡段一般都不长,有的仅是一个句子。有的文章中心论点独立成段,醒目突出,紧密联系上下文。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第4段批判“送去主义”,接着另起一段说:“我在这里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是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此过渡段先总结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这样,上下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 ‎☞基础提升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网传浙江大学某学生会干部在和赞助商聊天时,大耍“官威”。‎ 在网曝的聊天记录截图中,可以看出这位自称“浙大的副党委书记也不敢和他这么说话”的学生言语粗鄙,甚至辱骂和威胁活动的赞助商。‎ ‎11月7日,浙江大学针对此事回应称,“网传事件中的同学就是一个学生社团的普通学生,也不是学生干部,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已向赞助商道歉。”‎ 事件中的赞助商也发布了相关声明:针对网上热传我司与学生“辉辉锅锅”沟通活动的微信截图,当事学生已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向我司郑重道歉。‎ 然而,网络上被曝光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生耍官威”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就在11月1日,有网友曝料,江苏盐城技师学院学生会某学生,因在群内回复学生会干部“哈哈哈”三个字,竟被罚写400字检讨。‎ 从7月份中山大学学生会充满“官僚气”的干部任命公告再到9月份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森严的学姐等级制度以及社团干事因称呼学生会主席为“学长”而被教育,还有被要求发“节日祝福”,一些高校里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官气”十足让人震惊。‎ 你对大学生言语粗鄙、官气十足的现象怎么看,哪些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你有解决的措施吗?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K]‎ 低调做人 最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其实不仅仅是音乐方面,这句话应当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大家一定都知道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吧,他一心琢磨《正义论》,沉浸与其中,无法自拔。整整十五年,他没有像其他的学者一样,一有突破进展,就广邀媒体来采访,就在媒体前炫耀自己的成果,他远离了鲜花与掌声,淡泊名利,守得住寂寞。最后随着一本《正义论》的问世,全世界都投来关注的目光,而这本书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至今来说,研究《正义论》的著作已经有了5000余部。‎ 试想,当初的罗尔斯没有低调做人,而是一直高调的宣传着自己,热衷于鲜花与掌声,向如今的许多“学者”一样,四处开讲,高调出书,怎么可能有足够的经历与时间去沉浸于研究中。‎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人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那么在当今社会,与人相处,我认为关键是要学会低调!‎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盈若亏,不娇不狂.低调也许只是针对为人而已,如果对人生,对事业太低调,会埋没人才.对于事业,应该有崇高的追求和执着的创新,同时,要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自己的智慧,.....为人低调并非是妥协、退让、懦弱,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是一种对人的尊重.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一种做人的最佳姿态。‎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对时事本身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款名为“我的哲学气质”的测试刷屏了。仔细一看,这款网易哒哒出品的测试和2个月前网易云音乐联合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测试”玩法套路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主题内容做了差异化,前者套用了经典哲学理论,后者号称是基于荣格心理学。虽然所基于的标准不同,结论却是一样的空泛,“浪漫”、“单纯”、“感性”等词几乎对每个人都成立,不具备太确切的意义。而网友们却依旧孜孜不倦地进行测试和转发。‎ 对网友的行为,你怎么看?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 ‎“测测你的哲学气质”小程序为什么会刷屏?‎ 以前朋友圈里也总会时不时地刷屏一些测试类的小程序,大家都会晒一晒自己的标签。人们大多是这种心理:你认为很了解自己,但你无法用简短的词句来总结自己,所以,你需要一个软件,帮你总结,并给出标签。其次,你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在别人心里给自己定下一个人设。或者说,你希望在别人心中,营造出一个怎样的你。‎ 对于这些小程序,大家总是趋之若鹜。简单动动手指,花几分钟精力,就能看到一个和自己相关的标签,的确是很有意思的消遣。仔细想来,这种小程序能让一堆人转发也是有着充分的理由。‎ 首先,测试结果带着博彩的性质。再开始测试之前,你完全不知道你会得到怎样的标签;这个标签会把你形容的很好,还是完全不是你想的样子。非得是亲自参与了,才能得到答案。就好像是博彩,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好运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只能一把接着一把的尝试。好奇心,是人类开始活动的源动力。而博彩类的游戏和测试,则是引发好奇心的绝佳手段。‎ 其次,人往往倾向于支持那些自己本来就认同的事情。每个人对自己都有预期,有的人清晰,有的人模糊。有的人自己就能总结他的标签,而有的人则需要你去帮他下定义。经过测试之后,小程序都会给到每个人一个标签。而且大多数都不相同。这会让你认为,自己非常独特。而当这个标签也恰好暗合了你对自己的了解的时候,人们就会对测试结果表示相信。就比如,星座分析。寥寥几句将一个星座的性格特点总结一下,用词泛泛。但就是有很多人对号入座,深信不疑。‎ 第三,人,需要被认同。来自别人的认同,能让一个人在群体当中充满存在感。毕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太多的信息会被淹没。想被人注意到都很难,更别说被人认同了。当你的个人标签既简单又正面,并且还有其他人经过测试得到了跟你相同的标签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在互联网的空间里建立了连接,得到了认同。‎ ‎“测测你的哲学气质”有它的独特之处。‎ 首先,它很美。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要色调,给人以冷静,理性的氛围,暗合了哲学思考的审美内核。‎ 其次,问题设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过去的,这很有意思!每个人都拥有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现在和将来,都和过去相关。所以第一个问题,它让你从思考过去开始。哲学思考的问题,是科学无法解决的。比如生死。‎ 题目当中,还包含一些比较典型的哲学命题。像是这个“乌鸦都是黑色的吗?”因为在逻辑上,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这个论断,于所有不是乌鸦的东西度不是黑色的等价,但后者显然不对。这就是逻辑和直觉的冲突。‎ 这样的测试小程序往往只会持续一天。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它已经不能再用了。不过,它留给我的思考仍在。除了上面关于这类小程序为什么传播快的几点浅析之外,最让我认同的一点是,“人,必须要时刻保持思考力。”我们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质,就在于思考。大脑,是造物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然而很多时候,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大多倾向于用情绪去解决问题。能及时回归理性,审慎思考的人并不多。有的时候我在想,哲学探讨生死,探讨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探讨生活的方式方法。它面向的问题虽然宏大,但有一些却是我们实实在在,需要亲身去经历的。但是,有几个人,真的去思考过这些问题呢?‎ 今天,是世界哲学日,它提醒我们,停下来,给自己一顿饭,或者一杯咖啡的时间,让真正的理性回归。当你再次放眼生活的时候,也许会有不同的体悟吧。‎ ‎【解析】‎ 法,这就给考生限定了立意的范围,考生只能从“网友的行为”这一角度来写。对于“网友”热衷于“测试”的行为,考生可以多角度立意,首先,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一方面人人都有好奇心理,这种测试迎合了网友的好奇心理,给测试者设置了悬念,使网友欲罢不能,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同,这种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友的需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需要适当放松,并且没测试中给出的“浪漫”“单纯”“感性”等词语对每个人都成立,而且多是从正面总结一个人的特点,因此这种小测试可以让人们在劳累之余获得一定的快乐,得到放松。第二,可以写对网友这种行为的态度。可以写认同网友热衷测试的行为,分析这种测试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写反对网友这种热衷测试的行为,批评网友的做法,分析其危害性,如指出网友热衷于测试其实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应自立自强等;还可以写冷静看待网友这种行为,谈对这类现象应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等。总之,只要能够围绕网友热衷于测试的行为谈出自己的看法,都是符合要求的。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当今一些类似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有一些测运气的小程序风靡一时,一些测算姓名的小程序受热捧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学科*网 立意角度参考:‎ 网友热衷测试有内因亦有外因;网友热衷于测试,反映出人们渴望被认同的心理;测试小程序无妨大碍,应冷静对待网友的行为;等等。‎ ‎【点睛】此类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如题干要求“对网友的行为,你怎么看”就是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能力捷进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读海•做人 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无一利。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 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 海,辽阔无限。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 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卷书),“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 对于文体,本则作文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