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20届高二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退一步讲,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义”与“利” 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合理地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把“义”放在首位,以义统利。毕竟“好义”和“欲利”是两种人性,其中虽有交集但并不是不可共存。于个人而言,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不可陷于个人的利欲之中,为人处事应见利思义,应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站到“义”的一方。 正如《礼记纂言序》讲“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对于此处之“义”,我认为,截然者,乃界限分明之意;裁制者,乃束缚之意。“义”于我们,更多的应是一种道德的准则与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有了“义”的准则约束,我们在“利”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自我。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或许也是在表达后世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浅薄,知者已鲜矣。而《大学》的结语又重在义利之辨,颇具深意。或许我们着实需要铭记《大学》的结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由是则使国人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由是则得以国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才可以实现“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当今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让“义”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用“义”这种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稳步发展,这无疑对当世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选自杨喆《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追求富有和高贵的地位,厌恶贫穷和低贱的地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合情合理,不主张“重义轻利”。 B.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是否定人求“利”,认为“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利”。 C.儒家强调的义利观,可以引导人们在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找到一个平衡义与利的支点。 D.董仲舒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的“必以仁义为先”都阐明了只要先讲求了“义”,就可追求大利的道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提及孔子关于“富贵”与“贫贱”的言论,旨在阐明儒家并不是杜绝求利的欲望,一味追求义的。 B.文中先贤们有关“义”“利”的观点,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论证了在利欲问题上,儒家倡导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C.文章论述近代革命人士舍生取义之举,为阐述儒家义利观对我们的民族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例证。 D. 文章运用例证法、引证法,从儒家义利观对各时期人们的不同影响的角度,论述了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淡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句,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 B.现代的人们应该理解、继承和发扬儒家义利观,从而在思想行为中避免唯利是图,践行以义为先。 C.当今社会,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儒家的义利观,鄙视那些追求正当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们。 D.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还从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的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文章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C.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D.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人物红苗的形象特征。(6分) 6.“转弯”一词,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共享出行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在纽约的同类调研对比:中国一线城市的网约车比公共交通更具交通时间短的优势,这体现出中国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及便利性仍有改善空间;其次,中国消费者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于美国消费者,因此,未来推动网约车消费可以在高性价比、便利和强化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继续提升。此外,跟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占到四分之三左右。 (摘编自《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 材料二:在如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万众创新的新的方向。从滴滴打车到摩拜单车,“共享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企 业参与进来,也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网约车平台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他们都是在调动社会资源来为用户带来优惠便利。在以前没有这些平台的时候,我们出远门是靠拦出租车,甚至雨天还多加钱等等,离得近我们会选择买个新自行车,骑车出门。在共享经济的今天,这些出行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带一个手机,这些问题就已经全部解决了。不但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从共享经济的特点来看,重要的是使用,而不是拥有。所以才会出现了类似于滴滴出行、小猪短租、春雨医生等一系列具有这种特质的产品。我们期待在这样共享经济的新环境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发舒适、方便快捷。 (摘编自搜狐新闻《出行万象》2017.4.12)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所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以小猪短租、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材料四: 中国的传统出租车企业面临互联网时代的窘境。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告诉记者,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给传统的公共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正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15%左右。“原先每天的调度量为3万车次,现在大概1万车次都不到,下降了60%左右”。“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杨国平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公司正在筹划“大众出行”的APP等平台,预计下个月就会正式推出。 “正规车就是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有顶灯,有租赁牌照和保险的正规车辆,正规人是指所有的司机都有营运资质并经过培训,并提供规范的服务。凡是接到投诉,就会线上线下结合,在当天就给出回复。” 与此同时,据传,滴滴快车公司也在探索与传统出租车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摘编自新浪财经《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出租车公司窘境如何破?》)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经济”浪潮的出现,给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向。 B.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而网约车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等产品更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不是拥有。 D.传统出租车企业在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面临极大的窘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出行必将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困扰人们的雾霾等环保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B.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相结合的方式才是其打破困局的解决之道。 C.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跟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有一定关系。 D.与国外相比,我国共享经济起步晚,参与人数和比重也明显少于发达国家。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共享出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五事,帝不能尽用。进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率副将许自强赴援,游击潘可大、知县陈尔铭等守桐不下。贼乃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遣守备朱士胤趋潜山,把总张其威趋太湖。十二月,诸城并全。国维为人宽厚,得士大夫心。属郡灾伤,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迁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岁大旱,漕流涸,国维浚诸水以通漕。山东饥,振活穷民无算。十四年夏,山东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帝召国维代之。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檄 赵光抃拒螺山,八总兵之师皆溃。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帝念其治河功,得释。南都覆,逾月,潞王监国于杭州,不数日出降。国维连复富阳、于潜等地,联合方国安及王之仁、郑遵谦诸营,为持久计。顺治三年五月,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六月国维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节选自《明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B.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C. 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D.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通过殿试录为三甲的,都称进士。 B. “漕运”是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地方的运输方式。 C. “献俘”是一种军礼,军队凯旋,向皇帝敬献战俘,以示战功。 D. “檄”是一种重要文书,其用途主要是任命各级官员、征召晓谕或声讨揭发罪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国维不畏强权、心系国事。在刑科给事中任上,弹劾魏忠贤的同党,还陈奏了关乎国家的政事,其忠诚为国之心可鉴。 B. 张国维忧患国事、善于用兵。流贼侵犯桐城,官兵覆没,国维一夜之间须发变白;流贼围攻多地,国维调度有方,最终保全诸城。 C. 张国维治灾有功、心系灾民。下辖之地有灾情,他为民请命,还筑城、建塘、修堤,因这些举措,山东闹饥荒时,救活了不计其数的灾民。 D. 张国维全力抗清、宁死不降。他联合多位将领,打算与清军打持久战,顺治三年, 诸军缺饷溃败,张国维看局势难支,就作绝命词后赴水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进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5分) (2)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帝念其治河功,得释。(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黎 简 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注]。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注】《后汉书·儒林传》:“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首联描写初冬之夜的一场火灾,先写黑云密布,渲染氛围;再写火灾之大,烈焰冲天,犹如万丈朝霞,令人惊骇。 B.颔联紧承首联,气韵贯通。一写判断,远处有火灾发生,地点不明;二写祈愿,希望立即降雨止风,不使大火蔓延。 C.颈联诗人视通千里,由眼前之景想象五岭一带百姓的悲惨生活情状,使人们或破产或逃难,十室九空。 D.尾联一个“尽”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食不果腹、如随风飘转的蓬草般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15.赏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句子是“ , 。” (2)《论语》中提到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 。 (3)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 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 地推销自己,力图卖个好价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 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一片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人的精神练习之一。”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哪个自爱并且爱孩子的母亲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捧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 ),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侃侃而谈 大张旗鼓 不堪入目 先声夺人 B.侃侃而谈 兴师动众 俗不可耐 先发制人 C.夸夸其谈 兴师动众 不堪入目 先发制人 D.夸夸其谈 大张旗鼓 俗不可耐 先声夺人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B.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C.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D.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 B.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虽然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 C.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的人却懂得沉默的价值 D.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这种人懂得沉默的价值 20.下面是某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写给一个中学的自荐信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在用语等方面不恰当,请找出并改正。(5 分) 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八次总评,囊括六个第一。本人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本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学们玩得非常融洽,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如能在贵校就教,我将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21.请综合分析以下两个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17年浙江省选考科目呈现的状况,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6分) 表一:浙江省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选定选考科目情况调查表 学校 人数 浙江省 某普通高中 浙江省 某示范高中 浙江省某县 所有高中 浙江省某市 所有高中 选考物理人数 7 49 98 897 总人数 1016 1517 4068 10028 表二:2017年浙江省高校招生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 物理 91% 化学 83.5% 技术 70.6% 选 考 生物 68.8% 历史 62.2% 地理 60.9% 政治 59.7%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 ——洪应明《菜根谭》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梁启超《志未酬》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莎士比亚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孔子自己有不同的期待。你即将成年,面对将来的不同人生阶段,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请结合材料,任选两三个句子进行思考,把你的想法写给未来的自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 C (A项,“不主张‘重义轻利’”于文无据,文中是说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并非“不主张‘重义轻利’”。B项,孟子的观点并没有否定“人求‘利’”,而是说要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再去追求正当的、长远的利。D项,二者的话阐明了“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 2. D (D项,意在论述人们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 3.D(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以偏概全。) 4、B(A“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错。C“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错。D“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错。) 5、(1)聪慧。很有生意头脑,让青树栽培种植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 (2)勤劳。“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3)大方、有主见。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定嫁给他。(每点2分) 6、结构上:“转弯”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青树与老牛之间的交流便由“转弯”引出; 内容上:点明青树的生活习惯,突出青树对父亲的依赖,表现青树在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的心理状况,以及后文中青树生活和心理状况的转变; 主旨上:通过青树和红苗观念与生活的转变,启人思考。生活状态需要改变,思路观念需要转弯。 7.B(原文“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并非说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8.C (A 项,“改变”“得到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而且,环保问题是个综合问题,不会是某一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根治的;B项,材料四提到“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不一定是和网约车结合;D 项,根据图表可知,我国共享经济的参与人数是明显高于各发达国家的,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比重占的少。) 9.①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②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成本;③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⑤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答出五点即得满分6分) 10. B 11. D 12. C 13. (1) 国维升任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后,他更加恳切(严厉)地上书规谏弊政,之后升任了太常少卿。(“进”、“规”、“切”、“迁”、句意各1分。) (2) 恰逢开封被攻陷,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国维递上保防黄河的几条计策,庄烈帝都予以采纳。(“会”、“陷”、“条”、“纳”、句意各1分。) 【10题详解】这段话意思是“大盗李青山有数万人,占据梁山泊,派遣他的党羽分别据守韩庄等八处水闸,运输通道被阻塞。周延儒应朝廷征召北上,青山拜见他,说自己是率领众人保护漕运,不是造反作乱”,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大盗李青山”“梁山泊”“韩庄等八闸”“周延儒”“青山”“之”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数万”是说“众”,故不能断开,这就排除AC两项;“谒”是动词,主语是“青山”,故“青山”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D项,故选B项。 【11题详解】本题中,D项,“‘檄’……其用途主要是任命各级官员……”错误,“檄”任命各级官员的说法不恰当,“檄”是古代用于征召、声讨(敌人)或昭示(百姓)等的官方文书。故选D项。 【12题详解】C项,“他为民请命,还筑城、建塘、修堤”是任职“属郡”时所为,而据“迁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岁大旱,漕流涸,国维浚诸水以通漕。山东饥,振活穷民无算”可知,救活山东灾民主要原因是任工部右侍郎时疏通了漕运。故选C项。 参考译文: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升为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这两个人都是魏忠贤的党羽。之后,他上书对当时政治提出五条意见,庄烈帝没有完全采纳。国维升任礼科都给事中。京师地震后,他更加恳切(严厉)地上书规谏弊政,之后升任了太常少卿。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这年冬天,流贼进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正当壮年,一夜之间须发一下子变白。第二年正月,率副将许自强赶赴救援,游击潘可大、知县陈尔铭等守卫着桐城没有被贼寇攻下。贼人就攻打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而死,贼人进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张国维到了那里,解除了桐城之围。派遣守备朱士胤赶赴潜山,把总张其威赶赴太湖增援。十二月,各个城池都得以保全。国维为人宽厚,得到士大夫的人心。他所辖的郡县发生灾伤,他都替百姓向朝廷请命。他修筑太湖、繁昌二城的城墙,开挖苏州九里石塘和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缮松江防海堤,疏浚镇江和江阴漕渠河道,都做出了成绩。国维升迁为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管河道。当时气候严重干旱,水漕河流干涸,国维疏浚各个水道来通漕运。山东发生饥荒,赈济救活的穷苦百姓不计其数。十四年夏天,山东盗贼作乱,国维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管淮、徐、临、通四镇的兵马,保护漕运。大盗李青山有数万人,占据梁山泊,派遣他的党羽分别据守韩庄等八处水闸,运输通道被阻塞。周延儒应朝廷征召北上,青山拜见他,说自己是率领众人保护漕运,不是造反作乱。延儒许诺向朝廷进言,授予他官职。但是青山居然截断了漕运船舟,大肆焚烧,掠夺逼迫临近大清。国维整合所率领的兵马攻击,使他投降,把他交给朝廷,在京师街头把他肢解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被关进监狱,皇帝征召国维替代他。恰逢开封被攻陷,黄河以北受到震动,国维递上保防黄河的几条计策,庄烈帝都予以采纳。十六年四月,清兵进入京城周边,国维命令赵光抃在螺山抵抗,八总兵之师都溃败。进谏的人诋毁张国维,张国维就被免除职务,不久关进监狱。皇上考虑到他治河有功,他才得以释放。南都倾覆,过了一个月,潞王在杭州监国,不过数日出来投降。国维接连收复富阳、于潜等地,联合方国安和王之仁、郑遵谦的各支部队,想做好持久战的打算。顺治三年五月,国安等诸军因缺乏军饷溃散。六月,国维知道情势不可支撑,写了绝命词三章,跳河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14.D(不是“尽”字而是“怜”字。) 15.①对比,将黑云和红霞进行对比,突出火势之猛。②用典,表现作者祈愿降雨止风,不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③比喻,以红霞为喻,突出火势之大;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④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火灾想到广阔的五岭、更多的百姓,揭示更深广的社会内涵,表现作者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6.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7.D 18.C 19.A 20.①“囊括”改为“荣获”;②“颇有建树”改为“取得优异成绩”;③“玩得”改为“相处”;④“爱戴”改为“喜爱”;⑤“就教”改为“任教”。(5 分,答对一处给 1 分) 21.2017年浙江省各级各类高中选考物理的人数都极少,但浙江省高校在招生要求上物理学科占比最高。 22.参考立意:1、从《菜根谭》和孔子角度来谈:生命需要怡情养性,也需要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两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我们完整的生命。 2、 从苏轼和莎士比亚角度来谈:身处逆境,仍能成为支配自己命运的强者,笑傲人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我们要活得像苏轼和莎翁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3、 从梁启超和习近平的角度谈:生而为人,当蓬勃向上,热爱生活。一棵小草,即便是处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要努力活成一棵树的姿态。进无止境,怀抱理想,走在时代前列,努力奋进开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