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问题。而在创 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 意”,一度创意是原生态的(文字态、文案态创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 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则 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一度创意”常常并不以它本来的面目进 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电影、网络 等)。这种转化,并不是样态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 创意写作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将写作文本分为欣赏 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样,创意写作学对“创意”的研究,拓 展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理论,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 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是 真正地完成。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创意写作 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 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产业化转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 “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 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 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 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 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果过分强调“二度创意”,纯粹基于文学接受 者和消费者视角进行创作,则陷入了一种媚俗的困局。同样,如果过于强调“一度创意”而 忽视“二度创意”,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普遍习惯于将文学与市场 割裂开来,传统的艺术创作论把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也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 面认识,文学产业化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文化消费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 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纳入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 展。 (摘编自葛红兵、高尔雅《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将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更加强调创作技巧、素材等问题。 B.创意写作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 C.“一度创意”是将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作品呈现为原生态无法产业化。 D.文学产业化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有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度创意”是一个再创意的过程,它将“一度创意”的作品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 形态。 B.伊瑟尔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 与地位。 C.文学的本质是创意,没有文学的“一度创意”这一基础和前提,也就没有“二度创意”的 转化。 D.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在视听文化为主导的今天已经与文学产业化的趋势相 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意写作将文本分为欣赏类阅读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工具类功能文本,这种分类体现 了创意写作学对传统文学创作理论的彻底颠覆。 B.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学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以文字形态作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它所依托的媒 介将更加多样,如舞台剧、影视、网络等各种形态。 C.文学创意进入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哺文学创作, 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D.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学的发展要求强调“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结合,换言之,文学 的产业化就要求创作者将市场意识纳入文学创作之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 1 月 20 日 18 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224 例,其中确诊病 例 217 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 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 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 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 2 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 “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 2020 年 1 月 20 日) 材料二: “1 月 23 日 10 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 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 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 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 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城》,人民网 2020 年 1 月 23 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 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 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 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 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 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 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 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 2020 年 2 月 1 日) 材料四: 从 2 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 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 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 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 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 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 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 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 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 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 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 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 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 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 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 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 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 2020 年 2 月 19 日) 4.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 2 周内是否有 武汉旅游史。 B.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 得离开武汉。 C.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 人员短缺等问题。 D.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 验值得学习。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日月山 李 迪 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云南、贵州、宁夏、 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名字有点儿怪,叫赵程皇。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 在张掖。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 天生胖子啊! 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 油的汇源加油站,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 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 上就是这声。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 远,愣是过不去。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人可老多 了。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宿舍里没火,冻得睡 不着。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哪儿都冷,哪儿都不 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 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 话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 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 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 海拔六千多米。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 啊,这身影好熟悉! 是谁,是谁? 是妈妈啊! 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 早飘白的头发。 妈妈,妈! 我大声叫着。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妈,您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丫头! 妈说完,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让被子压得往下沉。 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放声大哭。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 妈说,丫头别哭了,去好好加油,人家等着呢! 妈刚退休,可我觉得她已经老得不行了。我不知道她在风雪里站了多久,身上的衣服全 湿了。她本来可以寄钱给我,让我在这儿买被子。可是,她没有寄,也没有打电话说要来送 被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在风雪中,翻过大板山,把被子从张掖背了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从张掖来的客车,都是白天开, 晚上到。她为了能在白天赶到加油站,就坐了一辆私家车,本来八九个小时的路,因为风雪, 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妈跟我说,丫头,我们已经陪伴你二十多年,你长大了,从不会走路到会跑,以后的路 你要自已走了。有些苦,有些难,是你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 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人 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在站里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 跟她分手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回头发现她在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 您好,欢迎光临!九十三号油加满吗?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微笑着。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 方! 说到这儿,程皇停了下来,眼里闪着泪,遥望日月山。 我知道,她又想起家,想起了妈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甘肃姑娘赵程皇,并通过写赵程皇笑谈自己“胜天半 子”,突出了赵程皇豪爽乐观的性格。 B.小说善于安排伏笔。如前文写“老家离青海太远”,车行八九个小时,下文写母亲“整整 走了二十多个小时”,前呼后应,突出了母亲此行的艰难等。 C.小说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如“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突出山风之大, 写出心中的恐惧。“路上能摸到云”突出了山路高险。 D.小说构思巧妙。文章采用对话体,既写“我”(李老师)与赵程皇的问答,也写赵程皇与 她妈妈的对话,叙事简洁,笔墨集中,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8.“被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两次写到赵程皇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 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钟季玉,饶州乐平人。淳祐七年举进士,调为大坑冶属,改知万载县。淮东制置使李庭 芝荐之,迁审计院,改宗正寺簿,又迁枢密院...编修出知建昌军。会有旨江西和籴,季玉至郡 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迁提举常平,未几,改转运判官,皆 不赴。后以江西转运判官强起之。郡大胥以贿败,前使百计护之,季玉穷治,投岭表..。俄以 秘书丞召还,遭前使构谗而封驳之,改都大提点坑冶。北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阳,兵至,不 屈死之。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 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 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 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 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 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 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 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 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 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 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B.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C.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D.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枢密院,五代始设,宋朝时掌管军权,“二府”之一,另一“府”是中书省。 B.岭表,古代地名。意思是五岭以外的地方,即指岭南地区,在今天广东省一带。 C.京师,指国家的首都,当时南宋的首都在临安,有时候京师也可以指天子的军队。 D.宰相,辅佐君王有高权力的官员。宰相不是丞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季玉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后,曾负责管理冶炼工作,任知县。李庭芝推荐他钟季玉的 官职调动也逐渐开始频繁。 B.钟季玉忠于朝廷。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等到元朝的军队到达后,他没有屈服,献身朝 廷。 C.文天祥不卑不亢。张弘范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于是改变了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 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D.元世祖敬佩人才。元世祖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后来因为有人竭力赞成依从文 天祥赐死的请求,元世祖就同意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②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进艇① 杜甫 南京②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③无谢④玉为缸。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草堂之时。②南京:指当时的成都。③瓷罂:盛酒浆 等用的陶瓷容器。④无谢:犹不让,不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南”两“北”各当句自对,“南”“北”又上下句互对,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B.颔联紧扣诗题,描写诗人在晴朗的白日里,与老妻幼子乐游于清江之上,富有生活情趣。 C.颈联写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 D.尾联写作者与家人享用茶浆,虽用的是粗陋的瓷器,但作者却认为足以比得上玉制容器。 15.明末清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公艰难入蜀,得携妻子,此不幸中之幸也,故 形之于咏歌。”请分析诗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 的深深感慨。 (2)《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 ______”两句。 (3)李白在《将进酒》中借曹植之酒杯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 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__________, 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__________, 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 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__________ 的。 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 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 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 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 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__________。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 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 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 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 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 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 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 B.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 C.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 D.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 了几分慈祥温和。 B.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C.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 了几分慈祥温和。 D.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 几分慈祥温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戏剧不同于小说,小说仅用文字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戏剧往 往是通过演唱来刻画和凸显人物性格的某一特质,抒发情感,彰显主题。演唱推动叙事进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和故事就成了枯木死水,波澜不惊。如果说情节和故事是河 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共同构成了江河,奔腾涌动。因而,与其说戏剧是叙 事小说,不如说戏剧是叙事诗歌;与其说戏剧是综合艺术,③_________________。 八、材料作文(60)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 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C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 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项,“作品呈现为原生态而无法产业化”表述上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为“其中有相当一部 分是无法产业化的(例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 业化的,另外一部分则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B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 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 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 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 础”,而不是他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 3.A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项,对文意的概括不准确。原文的表述是“这样,创意写作学 对“创意”的研究,拓展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理论,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 意”。”句中的关键词是“拓展”而非“彻底颠覆”。 4.D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 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 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 第二步,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 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 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 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 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 本题 D 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说“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 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 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 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 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 故选 D。 5.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 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 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 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本题 B 项,“市民不得离开武汉”错误,原文是说“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漏 掉限制成分“无特殊原因”,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 B。 6.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自中国快 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办公”。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 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 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 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从材料一“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 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从材料二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 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材料三“中国快速形成 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可以看出, 自信心来自中国快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从材料四“从 2 月初开始,全国数 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 作的价值”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办公”。据此概括即可。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 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 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 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 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 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 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 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 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涉及人物形象、情 节、语言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 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本题 D 项,“采用对话 体”错,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赵程皇自己的叙述,并非“对话”。故答案为 D。 8.①站里被子小,突出条件差、天气冷、困难大,是赵程皇打电话回家的原因,推动情节发 展;②母亲不声不响、历尽艰辛送被子,是故事的高潮,突出关心、怜惜女儿的母亲形象; ③小说结尾,被子成了父母的鼓励、支持的象征,是赵程皇的精神动力,升华了小说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考虑物象本身的作用,然后考虑对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作用,最后还要加上艺术手法的作用。本题“被子”在情节发展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被子短小,才引起了后面赵程皇打电话、妈妈送被子的情节,因 此被子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在人物塑造方面,送被子的艰辛体现了母亲对赵程皇的爱 和关心,也借以表现赵程皇的成长。在主题反面,被子在母亲走后成了赵程皇的精神支持, 被子的意义得到升华。 9.①第一次是“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突然看见送被子来的母亲,充满惊喜与激动,见 到亲人尽情释放心中的思念与委屈;②第二次是“眼里闪着泪”,是对母亲、家乡的思念, 对母亲风雪中送来温暖与慰藉的感激,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 效果:①丰富了赵程皇的人物形象;②表现了赵程皇的成长,凸显了困难、磨难(鼓励、支 持)使人成长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某种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从文中找到该情节所在的位置, 然后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个情节发生的特定情境以及当时人物的心理,要结合所在的矛盾冲 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效果可从对人物的作用和对主题的作用两方面 来答。本题第一次流泪是在突然看到母亲出现,“妈妈,妈!我大声叫着”可知她心中惊喜、 激动,由“我放声大哭。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可知又有这段时间受苦 的委屈以及对母亲的思念。第二次流泪是在文章末尾,由后面的“遥望日月山”可知流泪的 原因有对家乡、母亲的思念;由“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可知有对母亲送被子的感激;由“打 那以后,我换了个人”可知有对自己成长的自豪。效果就是表现赵程皇的成长以及凸显关于 成长的主题。 【点睛】 “物象”的基本作用有哪些?1.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烘 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2.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 展;显示线索,作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3.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4.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感情,象征意义。 10.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 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 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钟季玉到郡(任职)才半年,正好遇到大旱年成不好,(他)预计 郡里的赋税钱粮不能如数置办完成,(于是)向朝廷请求,议价征粮的份额得以减掉了三分 之一。” “季玉至郡才半年”“半”修饰“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CD; “度其经赋不能办”“度”是“其经赋不能办”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B。 故选 A。 1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另一‘府’是中书省”错误,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 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因此另 一“府”是中书门下而不是中书省。 故选 A。 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 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C 项,“张弘范命令文天祥下拜”错误,原文“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 遂以客礼见之”,可知是张弘范的手下命令文天祥下拜,不是张弘范自己命令。 故选 C。 13.①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 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②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 了他。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 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 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 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 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 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①量:估量;徇:对众宣示;庶: 希望;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定语后置,将有闻风而起的忠臣义士。②饭:吃饭;出走: 出逃;前:上前;执:抓住。 【点睛】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钟季玉是饶州乐平县人。淳祐七年考中进士,调职为都大坑冶属(负责管理冶炼工作), (后)改任万载县知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向朝廷)推荐他,升至审计院,(又)改任宗 正寺主簿,又升任枢密院编修,(后)出京任职建昌军。恰逢朝廷有旨(派他到)江西议价 征粮(和籴: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钟季玉到郡(任 职)才半年,正好遇到大旱年成不好,(他)预计郡里的赋税钱粮不能如数置办完成,(于是) 向朝廷请求,议价征粮的份额得以减掉了三分之一。转任常平县提举,不久,又改任转运判 官,(他)都没有赴任。后来勉强赴任江西转运判官。郡里的乐官(大胥:古代官名。乐官 之属。郑玄:“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因为行贿事发败露,前任郡使千方百计袒护 他,钟季玉最终彻底查办(了他),(判他)流放岭外(岭南)。不久(那位郡使)以秘书丞 的身份被征召回京,(于是钟季玉)遭到那位郡使诬陷,但是他封还了皇帝的治罪诏书并加 以驳正(封驳: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此制汉时已有,但无专职掌管),最终改 任都大提点坑冶。(后来)元兵渡江,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元兵至后,他不屈而死。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 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 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 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 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 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 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 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 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 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 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 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 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 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 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 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 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 年仅四十七岁。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 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 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 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 项,“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错误。颈联喻指孩儿欢戏、夫妻团圆。想到这里, 杜甫内心深处的感情犹如潮水从心底奔涌而出,多年漂泊与流离的苦痛和如今能执子之手与 子偕老的幸福,两种冰火两重天的情感交杂在一起,最终化作颈联“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 芙蓉本自双”这两句。“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如双栖鸳鸯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 象征着夫妻或两个相爱的恋人双宿双飞,永不离分,唯美的梁祝化蝶所表达的也正是此意。 故选 C。 15.①“不幸”:“南京久客”一句写诗人长年颠沛漂泊,客居异乡;“北望伤神”句写诗 人北望长安,感伤国势颓败、有志难酬。于家于国可谓不幸。②“幸”:诗歌后三联,写诗 人挈妻携子,乘舟出游,虽粗茶淡浆,却也闲适安定。在漂泊流离中暂得一家团圆安稳,也 是人生之幸。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 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同时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题干要求分析诗 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根据题干中透露的信息,诗人的“幸”,应是“公 艰难入蜀,得携妻子”,这是“不幸中之幸也”,在诗中的体现是颔联“昼引老妻乘小艇, 晴看稚子浴清江”,这是一种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野生活。波光云影伴着棹声、嬉闹声, 杜甫望着眼前这位同他患难与共的糟糠之妻,两鬓业已有些斑白,回想起和她一起看过的风 景和一起走过的人生旅程,今生有伊相伴,纵然再苦也甘之如饴。多年漂泊与流离的苦痛和 如今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两种冰火两重天的情感交杂在一起,最终化作颈联“俱飞 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这两句。加上身边还有“稚子”相伴,让诗人感受到人生的 幸福。而“不幸”则是诗人“久客”“南京”,早年多舛的命运,长年颠沛漂泊,客居异乡, “坐北窗”“北望伤神”,一种悲怆感伤的情绪油然而生。考生作答时,依据题干要求,将 诗人情感分为“幸”与“不幸”两方面,分别作答即可。 【点睛】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 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 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 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 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 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16.(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 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 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 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一层的 “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这段话中心话题是说“父亲”,CD 项的“母亲的存在感比 父亲更高”,“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 CD 项;而 B 项逻辑顺序不对,应当是先说“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再进一步说“虽然信息越来 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排除 B 项。 故选 A。 1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 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 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及 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克制忍耐而不表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选“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 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关系非常亲近密切,毫无隔阂。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 没有隔阂,应选“亲密无间”。 故选 B。 19.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 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语序不当,“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两句的主语都是“他”, 因此“虽”应移到“他”后面。 B 项,“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句式杂糅,可以删掉“产生”。 D 项,中途易辙,“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下面却开始说“中国的父亲” 的事,或成分残缺,在“子女”前面加“对”;语序不当,“往往”应移到“父亲”后面。 故选 C。 【点睛】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 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 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 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 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 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 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如果没有演唱 演唱就是河水 不如说戏剧是音乐艺术 21. 找寻生命的无限 帕斯卡尔对人有这样一种认识:人既伟大又悲惨。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 会诸事顺遂己愿,却仍渴望着无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残缺而不断追求。 正因如此,未得的悲伤被巧妙地转化为追寻的快乐,这一份对无限的渴望使人清醒地定 位自己,付出无悔的努力。遥想当年《法国大革命史》这部巨著的形成过程,是著者卡莱尔 在失去原稿,不复可得的悲惨遭遇中,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完成,并更为精益求精的第二部 成书。这部书是卡莱尔的梦想,是在一直渴望取得的顶峰。倘若就因一次失去的悲惨,认定 此生无法企及,那卡莱尔何尝能在找寻未得,找寻无限的过程中重拾作为一个史学家的欣慰 和喜悦呢? 所以,对生命无限的渴望,对未知的那种期盼,恰是人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纪伯伦曾指 出:“一个人不在于他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他企求成就的东西。”在找寻生命的无限中,人 们练就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他们品尝了人世的悲欢,终于在找寻无限,追求未得中暂且放下 了不圆满的缺憾,努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伟大。 的确,就算人在知、情、意方面总会有个限度,可这也提供了一个未得的契机,使自己 突破已往的极限。正如当年的培根,为了润色自己的随笔与人生箴言,时刻将笔记本放在身 边,不断修改。或许在旁人眼中,那已经是足够完善的作品了,但培根认为他的文字还远未 达到满意的标准。这也就激发他去不断超越自我,近于完美。 而今,当人们读着《培根随笔》时,是否品味出了那因“未得”而更上一层的语言?又 是否体会到找寻未得,渴望无限所给予的活力和热忱?它确实融进了人的生命,让他们的议 论文章都有了热度,让他们的智慧汇聚为文明的长河。 从中,我们可以知悉人的伟大和悲惨了。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是有可悲之处,那是人 终将走往的限度。可当我们知晓了无限,进而追求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方显出生命的本 色,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实,生命的意义也便是这样。从二律背反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在得和未得间感慨不已, 弱者安于所得,但强者找寻生命的无限,让卑微的生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 【解析】这是一道以多则名句为材料的材料作文,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萧伯纳人物“得到” 和“得不到”都是“悲剧”;周国平人物“得到”和“得不到”都是“快乐”。从整体上进 行把握。大致可分为三个角度:从肖伯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 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是用悲剧(消极)的眼光看人生,是从占有欲或者从 满足或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悲剧的人生观。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 无聊是双重悲剧。这两种悲剧的根源都关乎欲望,没有实现欲望就痛苦,实现了欲望就无聊、 空虚。这样看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叔本华的悲剧观是一样的。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与 生俱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相对的。这两种的矛盾很难调和, 因此,人很难得到永恒的快乐,总在痛苦与无聊、空虚之中摇摆。可以从欲望与痛苦的角度 深入思考。从周国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 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是用审美的眼光看 人生,为得到而寻求、创造的过程以及得到后品味、体验的过程,都是同样幸福的事情。周 国平的话强调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而应从审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 从而可以提出:创造(或者体验)的过程就是快乐、幸福;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艺 术的、审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整体上把握材料,可以从浅层和深层角度 来立意。从浅层次看,肖伯纳和周国平因视角、心态的不同,带来了认识、观念的不同。由 此,可提出:不同的心态、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结果。从深层意义来说,肖伯纳与周国 平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肖伯纳揭示出这两大悲剧,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有太多的占有欲,不 要只重视人生的结果。因为太重视结果,追求结果时,就会把过程视为一种苦役;另外,要 是太看重结果,那么,即使实现了结果,也会因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快乐,陷入无聊、 空虚。肖伯纳是从反面来说的。周国平则从正面来说,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幸福,应更注重 创造的过程,以审美的眼光关注过程,也就是说在追求、创造的过程中,要是摆脱了占有欲, 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豁达些。因此可提出:幸福、快乐既 可以体现在结果上,又可以体现在过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结果上,往往是只能收获 短暂的快乐,而放在过程中,既能体会过程的快乐,也能体会到收获结果的快乐。也可由此 得出,摆脱了占有欲,就能收获快乐;痴迷占有欲,就会陷入痛苦与无聊的泥淖之中。其它 有关契合内容的立意都应该算切题。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 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 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 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 析对“得到”和“得不到”的看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