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学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学案2

专题三 精准理解散文中重要词句的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暮雨乡愁 张清华 ‎①一个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落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咕咕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 ②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的无情抛掷。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③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④一个人在冷雨中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对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做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 ‎⑤然而这也终究改变不了那份执着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 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⑥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 ‎(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又恰逢阴冷的冬季,所以对家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比以往更为强烈。‎ B.黄昏、薄暮、烟云、寒柳、杨树、大雁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形象。‎ C.作者对“乡愁”有了新的理解,他借用鲁迅的小说《故乡》形象地阐释了这种独到的见解。‎ D.本文紧扣“乡愁”的主题,大量引用或化用中国古典诗词名句,使文章的文化气息浓厚。‎ 答案 A 解析 从第①段内容看,思乡是因为眼前草木带着东方的色彩,有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非冬天的阴冷。‎ ‎2.第③段画线句中“天道”和“人道”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道”指人一定会走向死亡的自然规律,“人道”指人对世界的留恋。‎ ‎3.文章结尾写道:“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旅人”既是指旅行在外的人,也象征着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行越远,其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就会越来越强烈。而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自己曾经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而且无法回头,但他会心怀释然,坚定地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直至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草木故园 彭家河 ‎①比起人丁,乡下的草木已日渐兴旺。‎ ‎②乡村其实是属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发现有水有树后,那一队队从猿一路迁徙成人的村民们便驻扎下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于是,乡村便改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正是由于村民们的到来,那些山山岭岭、沟沟坪坪便也同时有了名字,成为村民们最朴素的方位标识。‎ ‎③彭家是我们那个家族聚居的一个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树要七八个青壮年伸手才合围得住。浓密的树枝遮蔽了树下的山坡,树下一年四季都是干燥干净的,没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长,粗大的树干也没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树。每天晚上,从远处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劳作一天的白老鹳回来后,都要在树上吵闹一会儿才肯睡觉,听着那些声音,我便会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④风雨过后,我家房顶上便落满了白老鹳粪和长长短短的枯树枝,有时还有些鱼骨头,我爹便把那些粪扣下来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树枝和圆圆黑黑的柏树果便撮回灶屋烧锅煮饭。每年夏天的晚上,村里都会刮几次大风,听着房顶上呼啸的风声,我不怕房顶上的瓦被风揭走,却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惧之中,我却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着了。‎ ‎⑤那些古树个个巍峨挺拔,村民们路过时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树枝。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棵大树为了全村的族人,做出了最后的牺牲。村里要通电了,要永远告别柴木取火的时代了。然而我们村除了树多就是人穷,哪里找钱买电线电杆呢?村里大大小小 开了几天会,决定砍掉一棵古树。‎ ‎⑥那树在我家的东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树下烧了纸,杀了鸡,点上香,祭祀这棵树后,第二天一早才动工。我们周围的大人小孩便围着那树张望,那棵树也有两三个成年人合抱那么粗了。村里木匠专门找来一根一米多长的钢锯条,为古树做了一个特大号的锯子,几个青壮年坐在树的两边,轮流使劲拉锯。在来回的锯齿中,热腾腾的金黄锯末便在一颗颗雪亮的锯齿间落下,很快就在树干的两边积了一大堆。看着那两堆细软的散发着热气的锯末,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半个时辰过后,那宽大的锯条还卡在粗壮的树干中间,仿佛咬在树干上的一排锋利的牙齿。周围的大大小小都端着饭碗过来看看,嘴里啧啧地说:这树真大。长了几千年,难道不大吗?哪个人能活这么久呢?‎ ‎⑦那棵大柏树在几天后便支离破碎了,中间的树干也成了一段段的木料,这些上好的木料都先后运出了村,有的换成了电线,有的变成了电杆。那棵大柏树的根也慢慢挖出了一些,那个巨大的有一人多深的大坑也填平了,种上了胡豆。每次看到那里长出的开着紫黑小花的矮矮胡豆,我便想起那个地方曾经站着的巨大的柏树。‎ ‎⑧房前屋后全都是树和竹子,这些我都心中有数。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多年没有回家,这些东西依然清楚。然而,多年没有回家打扫院坝,不少不知名的草也慢慢侵过屋外的石板,蓬勃向前。‎ ‎⑨与我的老家一样,李家湾、蒲家湾、杨家山的那些院落也慢慢人去屋空。老的去世了,年轻的外出打工去了,年幼的也跟上年轻的父母进城当了农民工子弟。他们在乡下的家园也日渐荒芜,还给了草木。那些没有砍下的树,那些没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静静地,把曾经撕开的伤口一点一点缝合,把曾经的人世悲欢一点一点地掩埋。‎ ‎⑩回望老家,草木葱茏。(摘编自《在川北》,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④两段围绕树叙写老家生活留给“我”的印象。文中既写出了树与人、鸟相处的状况,也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 B.第⑥段中,“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一句,作者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表达了大柏树被村民锯出锯末时“我”内心的惋惜。‎ C.第⑧段中写道,“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可以看出“我”对老家的记忆非常清晰。‎ D.作者追忆故园草木,包含深情,对村民远离家园以致故园逐渐荒芜这一现象做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答案 C 解析 A项“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说法有误。B项“内心的惋惜”不准确,应是“内心的剧痛”。D项文章并没有“做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之意。‎ ‎5.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热腾腾的金黄锯末便在一颗颗雪亮的锯齿间落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锋利的锯子就这样锯下了生命力旺盛的大树,令人心痛。‎ ‎(2)他们在乡下的家园也日渐荒芜,还给了草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村民们的外出就这样使他们的家园日渐荒芜,杂草丛生。‎ ‎6.请根据文本,探析第⑩段“回望老家,草木葱茏”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感受到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故园草木的生机勃发,与乡村生活的日益衰落有密切的关系,村民越来越多地选择走出乡村,把家园还给草木。草木的旺盛,正是乡村凋零的具体表现。(2)“我”对故园浓浓的依恋之情。故园在“我”的心中,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是草和树的乐园;故乡茂盛的草树,是“我”浓郁的思乡之情,‎ 草木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3)草木的葱茏,能让人油然而生“田园将芜,胡不归”的人生思考。‎ 问题直击 散文阅读重要能力之一就是能读出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丰富内涵,课标卷极重视这一内容,散文文体复现于高考试卷中就首先考到了句子含意的理解。考生在答这类试题时都能大致把握其基本内涵,也能获得不错的分数。可是,如果再向前走出一步——挖掘出那层深层意蕴来相当困难。另外,语言表述啰嗦,少数还停留在抄录阶段。因此,二轮复习必须要解决这答题“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精准理解重要词语的内涵 ‎1.词语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语境阅读,抓住语境至关重要。如何抓住语境呢?‎ ‎(1)只要是该词语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都是语境,尤其是词语所在的句子环境。‎ ‎(2)题干提示。有的题干会明确告诉你语境范围,如“第×段”等;如提示“结合文章”,表明词语既有其局部(具体的句子、段落)语境,又有全文的语境;未有明确范围的,只能把该词语代入原文中去确定语境。‎ ‎(3)分值暗示。分值少的,其语境范围相对小;分值大的(如是5分、6分的),其语境范围往往是全文。‎ 总之,不管语境范围是大是小,理解词语必须有立足全句、全段甚至全文的语境观照意识。‎ ‎2.理解词语含义,首先要审视该词语,一看其自身,是何词性,内部结构如何,有无特殊之处(如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等),二看其外部语境,看它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有无上下文提示。‎ 其次重点看其语境义。其语境义有两类:一类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改变了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另外,结合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是否有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3.答题要注意“一同”“一转”。“一同”,指答案组成最好与原词语的词性、结构相同;“一转”,就是要善于转换——抽象词语具体化,具体词语概括化,形象词语平实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米的恩典 甘典江 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20世纪80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丰富的中华文化;②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二、精准理解重要句子的内涵 ‎1.理解句子的五个入口:‎ ‎(1)从关键词语入手。‎ 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对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2)从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入手。‎ 任何语言文本,都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特别是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3)从特殊位置入手。‎ 重要的句子(如总起句、段首句、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等)往往在文章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它时,可先考虑它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什么位置,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间,确定其基本含意。‎ ‎(4)从分析修辞入手。‎ 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5)从文章主旨入手。‎ 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相关的联系。文章的语言材料,作者所写的每一个句子,都与全文的中心息息相关,因此,只有把握好主旨,才能深刻体会句子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2.解答句子含意要注意的两点:‎ ‎(1)述说其大意。‎ 述说句子大意就是把句子的基本意思明白、晓畅地表述出来。内涵丰富的句子,要把句子的丰富内涵或多重含意揭示出来;表意晦涩的句子,要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句把意思表达清楚;有指示代词的句子,要把代词的指代意义解说出来。‎ ‎(2)挖掘其深层思想感情。‎ 像放在文末的句子,或者涉及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理解固然要抓住要表达的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更要注意挖掘其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旨意蕴。‎ ‎3.对于探究句子意蕴题,其思考方法和答题同理解、分析一般重要句子大致相同,另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要探究的句子大都是在文末,往往是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结穴处,在对句子内部切分后,一般而言,切开的几个层次与前文的多个内容是相照应的。要善于找到与句子内容一致的上文对应点,理解了这些对应点后,该句的意蕴就出来了。‎ ‎(2)必须联系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是选择黄昏深浓时分走入这座古寺的。‎ 这座已经显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处开阔的坡上,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长风卷走了青春的亮丽,只映现出苍老朴实。除了正午前后还有一些香客结伴而来,使寺院上空紫气缭绕,生机平添。一俟黄昏,人迹萧然,能见到的只是寥寥的僧人青鞋布衲的身影了。‎ 我之所以选择黄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曾随着熙攘游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进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寺院,从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认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况。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总是让寺院终年弥漫在烟火中,佛们承受得了如此的熏炙么。这种味道总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到往生,想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可是,来的人多了,也不免使佛门净地留下挥之弗去的世俗,无从清净可言,更无从作离奇的联想。‎ 黄昏对我来说是最轻松的时刻,用不了多久,暮色来临,夜色来临,一切就尽在迷蒙之中了,可以有白日不曾过的身心舒展。黄昏前的劳作,总是使人精神紧张以至倦怠,迎受不断扑来的世务。只有黄昏到来之际,劳作宣告结束,像落日一样卸去重负,安然地缓缓沉落。我相信很多人在这时,会感到如期而至的安宁,这是安息的前奏。不过,当这个晚秋一日又一日加深浓度时,在远离秀色南方的这块土地上,黄昏时带给我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惋惜。我看到不少黄叶已经悄然地飘落在地,古寺里枝繁叶茂的几株大树,开始了删简的旅程。‎ 这时节,古寺和人一样显出了本真和从容。(节选自朱以撒《古寺黄昏》)‎ ‎2.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黄昏时分,人迹萧然,拂去了世俗,回归了清净,呈现出古寺苍老朴实的本色;而人在黄昏时候,卸去了重负,身心得以舒展,心境获得安宁,呈现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 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节选自迟子建《斯人独憔悴》)‎ ‎3.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