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现代汉语的单句的正常结构: 【几个或一个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状语】,(几个或一个的定语)+主语中心语‖【几个或一个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状语】+地谓语中心语+(几个或一个的定语)+宾语中心语+或〈补语〉(介宾短语)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2)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①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用“者”表判断 :“……者,……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③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④.用“……,……”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3)无标志判断句。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用“此”等代词。 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为、是……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5)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 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于……” 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 ①.“……见……于”、 形式是“见+动词+于+主动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见……”、形式是“见+动词”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③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①“……为……”、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例如: 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为……所”形式是 “为+主动者+所+动词”。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③.“……为所……”、形式是 “受动者+为所+动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或者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被……、……受……、形式是:“被(受)+动词”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②“受……于” 形式是:“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6)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王之蔽甚矣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河伯)顺流东行,(河伯)至于北海,(河伯)东面而视,(河伯)不见水端。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 ①承前省。如: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②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 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而竭。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 省略介词。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 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6)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7)、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形式是“否定词+代词+动词” 。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不吾知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简析]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注意: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 ①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形式是“宾语+代词“是、之”+ 动词” 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 ②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简析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 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3)特殊形式:惟(唯)+宾语+是+ 动词”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父母唯其疾之忧。[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4) 宾语+之+(否定词)+动词。用"之"、将宾语提前。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4)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形式是“疑问代词+谓语动词(或介词)+?” 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则何以哉? 夫晋,何厌之有? 何后之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沛公安在?(《鸿门宴》)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6)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7)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8)自+动词: 忌不自信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形式是“动词+介词+介词宾语” 介词有:于、乎、以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例如: 皆以美于徐公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乃号令于三军曰 遂使之行成于吴 十年不收于国 又败之于没 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赵氏求救于齐 和于身也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封之以膏腴之地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四)、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或 中心词+定语+者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四方之士来者 国之孺子之游者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 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词+数量词”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五、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六、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 无以(没有......用来)、 有所(有.....的)、 无所(没有......的)、 比及(等到......的时候)、 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 何如(怎么样)、 如......休(把......怎么样)、 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 一何(何等、多么)、 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 不亦......乎(不是......吗)、 得无......乎(难道......吗)、 孰与、孰若(跟......相......) 何......为(为什么......呢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 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