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现代汉语的单句的正常结构:‎ ‎【几个或一个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状语】,(几个或一个的定语)+主语中心语‖【几个或一个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状语】+地谓语中心语+(几个或一个的定语)+宾语中心语+或〈补语〉(介宾短语)‎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2)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①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用“者”表判断 :“……者,……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③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④.用“……,……”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3)无标志判断句。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用“此”等代词。‎ 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为、是……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汝是大家子。”‎ ‎(5)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5)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     ‎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 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于……”‎ 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 ‎①.“……见……于”、 形式是“见+动词+于+主动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见……”、形式是“见+动词”‎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③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①“……为……”、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例如: 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为……所”形式是 “为+主动者+所+动词”。‎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③.“……为所……”、形式是 “受动者+为所+动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或者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被……、……受……、形式是:“被(受)+动词”‎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②“受……于” 形式是:“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6)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王之蔽甚矣 ‎ ‎ 三、省略句 ‎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河伯)顺流东行,(河伯)至于北海,(河伯)东面而视,(河伯)不见水端。‎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 ‎①承前省。如: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 ‎②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 ‎④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 ‎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 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而竭。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 省略介词。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 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6)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7)、分句的省略。如: ‎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 ‎ ‎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 ‎“美哉,我少年中国。 ‎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形式是“否定词+代词+动词” 。‎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例如: ‎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不吾知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简析]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注意: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 ‎①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形式是“宾语+代词“是、之”+ 动词”‎ 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 ‎②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简析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 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3)特殊形式:惟(唯)+宾语+是+ 动词”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父母唯其疾之忧。[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4) 宾语+之+(否定词)+动词。用"之"、将宾语提前。‎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4)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形式是“疑问代词+谓语动词(或介词)+?”‎ 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则何以哉?‎ 夫晋,何厌之有?‎ 何后之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沛公安在?(《鸿门宴》)‎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6)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7)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8)自+动词:‎ 忌不自信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 ‎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形式是“动词+介词+介词宾语”  介词有:于、乎、以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例如:‎ 皆以美于徐公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乃号令于三军曰 遂使之行成于吴 十年不收于国 又败之于没 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赵氏求救于齐 和于身也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封之以膏腴之地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四)、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或 中心词+定语+者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四方之士来者 国之孺子之游者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表示定语后置。‎ 例如:‎ ‎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词+数量词”‎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 ‎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 ‎ 五、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 ‎ 六、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 无以(没有......用来)、‎ 有所(有.....的)、‎ 无所(没有......的)、‎ 比及(等到......的时候)、‎ 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 何如(怎么样)、‎ 如......休(把......怎么样)、‎ 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 ‎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 一何(何等、多么)、‎ 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 不亦......乎(不是......吗)、‎ 得无......乎(难道......吗)、‎ 孰与、孰若(跟......相......)‎ 何......为(为什么......呢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 ‎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例如: ‎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 例如: ‎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 世方乱,安以富为? ‎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