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教师寄语: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庆,深圳世界之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盛世纪》震撼上演。全剧由《日月春秋》、《大汉王朝》、《盛世长安》、《雪域草原》、《碧海扬帆》五大篇章组成。 如何在更大范围内传递中国精神中国梦,要做到这一点,雅俗共赏显得尤为重要。以编舞为例,选择《诗经》《蒹葭》,并配以古曲,视之高雅,然《诗经》《蒹葭》的内容本质是通俗的。 从内容来看,第三幕《盛世长安》以“饮中八仙”和“大唐商市”来呈现。以杜甫《饮中八仙歌》为切入点,通过再现诗仙李白、书圣张旭等人在酒会上的群像醉趣,生动地再现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不可谓不雅。而“盛世长安”则展现了当时闻名天下的东市西市繁华热闹的景象:西市胡姬酒肆、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很接地气的市井闹市;东市作为皇家购物场所,其高雅与西市的繁华相得益彰。我们每个人经常会说“买东西”,但很少有人追究“买东西”一词的出处,当大家看完东西两市的表演,就很清楚“买东西”一词就出自唐朝到东西两市的购物之意,令观众感到意外之喜。 深圳世界之窗原创推出的史诗、名著、都市三大系列作品中,每一个作品的主题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表面上看对一个景区而言都显得过于严肃厚重,其实每部作品主题的确立,都是艺术与市场的双赢,雅俗可共赏。越是商业性的演出,越要从文化上入手;越是娱乐性的表演,越要在艺术性上加强;越是流行性的作品,越要有精品上的追求。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足以让人们对各种新生事物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打动观众的最佳方式则是引发一场情感的共鸣。因此,《盛世纪》提供给观众的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台有故事、有人物、有吸引力的演出,一段能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美好体验。 (搜狐网《深入浅出讲述中国故事,雅俗共赏传递中国精神》) 材料二: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收录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共赏”的粗浅理解。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共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材料三: 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老百姓加入士流的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这样,“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 ③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这可以说是俗人和雅人的交点。 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1. 下列对材料二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第一段最后一句的“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 B. 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 C. 《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这与上层文人的加工有关。 D.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即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和鉴赏力,而非一味地迁就读者水平。 2. 下列对材料二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主要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B. 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看法时,主要运用事例和比喻等论证方法。 C. 文章主要从文学史发展和读者鉴赏两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俗”与“雅”的认识。 D. 这篇前言体现作者鲜明的观点和写作动机,文末点明旧著再版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3. 根据材料三的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 B. 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C. 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D. 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雅与俗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B 3. B 4. ①采用先立后破的论证方式。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就其中一篇文章《论雅俗共赏》引出自己对雅俗共赏的理解。接着指出“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这种当前风气,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对比法,引用法等。例证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③论据典型,新颖,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如:先后运用了《诗》三百篇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楚辞》中的《九歌》,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清末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事例论据,典型且新颖。 5. ①作家应该认识到,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每部作品主题的确立,都应做到雅俗可共赏,都应注重艺术与市场的双赢,越是通俗的表演,越要在艺术性上加强;越是流行性的作品,越要有精品上的追求。②“雅俗共赏”的作品,能抓住俗人和雅人的交点——人之常情,能引发其情感共鸣。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会葬送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可知“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而非“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 B项,“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错误,结合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分析,“重点照顾”错误。 C项,“《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楚辞》中的《九歌》”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主要运用事例和比喻等论证方法”错误,没有比喻论证方法。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错误,第一段“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采用先立后破的论证方式,材料二第一段先立,“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收录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后破,“……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例证法,“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引用法,“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论据典型,新颖,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 【5题详解】 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材料一第三段“其实每部作品主题的确立,都是艺术与市场的双赢,雅俗可共赏。越是商业性的演出,越要从文化上入手;越是娱乐性的表演,越要在艺术性上加强;越是流行性的作品,越要有精品上的追求”,材料二第二段“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作家应该认识到,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每部作品主题的确立,都应做到雅俗可共赏。材料一最后一段“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足以让人们对各种新生事物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打动观众的最佳方式则是引发一场情感的共鸣。因此,《盛世纪》提供给观众的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台有故事、有人物、有吸引力的演出,一段能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美好体验”,材料二第二段“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即“雅俗共赏”的作品,能抓住俗人和雅人的交点——人之常情,能引发其情感共鸣。材料二第三段“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即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小说和诗歌二选一)(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6.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7.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8. 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9. 请结合文本品味这首诗歌独特的语言艺术.。 【答案】6. D 7. D 8. ①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②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 9. ①有“声”有“色”的语言。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②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现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这首现代诗,抓住诗中的意象、意境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D项,“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错误,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主旨的能力。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错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题目中“诗”指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思”是指对人类存在的思索,两者如何融合就是诗歌的感性的美和理性的思考如何结合的。本题可以从内容、手法和语言等方面分析这首诗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的方法。首先,“诗”指的是这首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思”指诗人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在具体写法上,诗人把“金黄的稻束”和“母亲”这两个跨度很大的意象巧妙联系在了一起:“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里,“金黄”寓意着丰收的情景,但诗人在这一瞬间竟然在眼前幻化出“母亲”这个崇高的形象。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只有在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之后才能获得成熟的果实,而母亲也是在默默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直到美丽的容颜一点点褪去甚至走向衰老、疲惫的时候才能孕育、抚养出伟大的生命。在一个个幼小生命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母亲的付出是非常大的。这里既是对大自然的赞颂,但更是对母亲自我牺牲精神的赞颂。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这首诗的语言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9题详解】 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金黄的稻束》是现代诗人郑敏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把目光投注在秋天的田野上,脱去谷穗的稻草一束束倒垂在地里,“疲倦”“静默”,使诗人联想起同样疲倦静默的母亲,于是田野无数金黄的稻束在诗人的眼里幻化成“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稻束因为收获而伟大,母亲因为生命的孕育而伟大。诗人的沉思进一步推进,她想到了历史,在伟大的母亲面前,历史也显得渺小,“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永驻的是母亲那“疲倦”“静默”的身姿。诗人采用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安排、组织、观察方式,把主体“我”突入到客体中,把冷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结合起来,使诗作内蕴丰富,引人深思。这首诗语言有“声”有“色”。开头写出的是农村常见的情景:“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金黄的稻束”在这里就被作者赋予了多重的寓意,既可理解为自然意义的稻束,但更多的是指向象征的含义,是诗人的心灵和自然契合后的所产生的玄想。“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手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雕像,是静默的,有形的,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光荣和梦想。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郑敏是一个敏感而富于沉思的诗人,她在青年时代追随里尔克的诗风,并且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的影响。她善于捕捉新颖独特的意象,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把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引入到哲思的境界。所以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点睛】关于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2(小说和诗歌阅读二选一)(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子 刘建超 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 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 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 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尬。 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提供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霍、乔、贾的排序就被默认了。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老街的一些脸面的事务,霍老也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 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之“商榷”。乔老若是发言了,贾老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问题,把乔老的意见给间接地损一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也都心照不宣,却能相安无事,得过且过。 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三个人当中,只有他年龄最大,比霍老早来到世上二十五天,比乔老早活了四十五天。贾老也比那两位早毕业一年,在学校也是一支笔杆子,若不是当年自己把不住滑,犯了点小小的作风问题,早留在京城混出个模样了。在老街混到一把年纪了,还是个“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 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我看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身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出席一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的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 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衔。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还有点小意思,贾老都会显身于各种场合。 贾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 有一次,贾老坐在场合的中间,百无聊赖,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 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10.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写老街的“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既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又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 B. 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 C. 年龄最长的贾老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做准备。 D. 小说结尾处写到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尊重,老街人也并不尊师重教。 11. 小说标题“影子”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予以探究。 12. 这篇小说和《孔雀东南飞》一样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请结合文本对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作简要分析。 【答案】10. D 11. ①“影子”代指虚假的东西,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②“影子”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③也比喻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 12.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取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使作品既具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地方文化气息,增加了老街的传奇色彩。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此结尾通过大胆而超凡的想象,让贾老对自己的行为和追求有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和醒悟,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 ③从主题上看:以“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自己没有灵魂的空壳”的浪漫手法结尾,启迪人们思考个人若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老街也并不能尊师重教”错误,小说结尾处写到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是因为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尊重,但不能说明“老街也并不能尊师重教”。同时,根据文意,老街人还是很注重尊师重道的。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可从小说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方面去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文本探究标题“影子”的含义,考生解答时就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具体写到“影子”的内容,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来分析。本文具体写到“影子”的内容在文章的最后两段,贾老被请去装点场面,坐在场合的中间,灵魂出壳后看到的自己的肉体“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可见,“影子”的表层含义是虚假的东西,在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再结合文中“贾老恍然......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可知,这里“影子”还有一个中层含义,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从全文来看,“三老”争名争利,贾老最后争到了面子,却成了“影子”,可见,“影子”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它的深层含义是指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 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的好处。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本文叙述故事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只有结尾处写到“影子”是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于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达效果、人物形象、小说主题。从表达效果上看,这篇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又超越现实生活,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使得小说既具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地方文化气息,从而增加了老街的传奇色彩。从人物形象上看,这篇小说以浪漫主义手法结尾,通过大胆而超凡的想象,让贾老对自己的行为和追求有了番深刻的反思和醒悟,丰富了贾老的人物形象,有助于把贾老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更有深意。从主题表达上看,以“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自己没有灵魂的空壳”的浪漫手法结尾,启迪人们思考个人若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给读者以警醒,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邵山人潜夫传 陈维崧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间操笔为之,则大工。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辍叱去,不顾也。里中儿争匿笑之。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来吴中,而与王伯谷稚登谈诗一昼夜也。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而属有世变,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飠甫食。室中止庋数十卷书,门无牡,户无扊扅。或瞰之,则绳缚其枢耳。县令常馈以金,一夕为小偷胠箧,去立尽。山人怅且恨,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 山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诗则工五言古诗,精籀篆,善李潮八分书。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观察与范玺卿,于山人里中最相知深也。山人病且死,而给其医药者,观察之子巢民先生。死之日,经纪其后事,则长孺黄先生之力居多。 或曰:“山人性卞急,善骂。”维崧居东皋七八载,山人每过维崧,辄温语竟日。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则坐待日暶耳。然则谓山人善骂人,岂信然哉!生见国家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 (节选自《陈迦陵文集》卷五,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B.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C.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D.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人,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又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文中指的是山里之人。 B. “无何”在古汉语中解释为“不久、很短时间之后”,如“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或“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如“自觉无何”。 C. 籀篆是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D. 布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而已,故命曰布衣”,意即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称老百姓为布衣。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邵潜从小聪敏异常,但不肯读儒家经典,一生没有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B. 邵潜家境贫苦,却有名门子弟的习气,不愿意做农事,以致生计艰难。 C. 邵潜喜欢诗文辞赋,精通《文选》,擅长古诗、书法和字学,著述颇丰。 D. 作者与邵潜有过交往,他认为同乡人关于邵潜喜欢骂人的传言不可信。 1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 (2)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则坐待日暶耳。 17. 请简要概括山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13. C 14. A 15. B 16. (1)小时候就是个异常聪敏的孩子,只是一旦拿儒家经传教授他时,就非常怨恨,不肯读。 (2)山人有时来得早(或“山人有时很早就来看我”),我还睡着没有起床,他就坐着等待太阳出来,天大亮。 17. ①率性急躁;②不治生计;③才华出众(学问广博);④孤独贫困。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乡里有很多说山人坏话的,山人也不高兴住在乡里了,就离乡出外游历。在南中,李本宁先生待若上宾。去梁溪,邹彦吉先生以他为贵客”。 “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中,“而”表转折,之前断开,排除AB; “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中,省略了“于”,“居(于)里中”,之后断开,排除D。 故选C。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A项,“山人……文中指的是山里之人”错误,文中指的是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不愿意做农事,”错误,原文“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的意思是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其实贫困,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原文是说他“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而不是“不愿意做农事”。 故选B。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顾”,只是;“经生家言”,儒家经传;“恚”,怨恨。(2)“早过”,来得早;“尚”,还;“日暶”,太阳出来。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具体把握,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第一段“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可知率性急躁;第一段“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可知不治生计;第三段“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诗则工五言古诗,精籀篆,善李潮八分书。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可知才华出众(学问广博);第一段“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第五段“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可知孤独贫困。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州府通州人。小时候就是个异常聪敏的孩子,只是一旦拿儒家经传教授他时,就非常怨恨,不肯读。有人送给他诗赋古文辞,竟非常喜欢,昼夜快读不停止。有时提笔尝试写作,则很是工巧。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其实贫困,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他的妻子,是同乡小户人家出身,把自己的丈夫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每天都想着要离开他。妻子离开他以后,山人越发贫困,只能靠捡拾果子和铡草来维持生计。性情急躁,跟人交谈,稍有矛盾,就会开口骂人。山人有很多食物不吃,有时相聚进食,碗中如果有不是他平时所吃的食物,就会停下来骂骂咧咧让人端走,一点不顾惜。同乡人都暗地里嘲笑他。 乡里有很多说山人坏话的,山人也不高兴住在乡里了,就离乡出外游历。在南中,李本宁先生待若上宾。去梁溪,邹彦吉先生以他为贵客。来到吴中,和王伯谷稚登谈论诗歌一整天。过了没多久,山人想着在外寄居和游历的时间够长了,心里苦闷志愿没有实现,不久就回到通州。恰好遇到世道大变(指由明入清,世代交替),家乡正处在动荡离析之中,于是在如皋的陋僻小巷中辗转流浪,这个时候山人也已经年纪大了。山人没有妻子,年老而且没有孩子,只能找一位乡里的老妇给他做饭。住处只放置了几十卷书,门没有锁和门栓。有时看到他只是用绳子把门轴绑着罢了。县令曾经送他一点钱,一个晚上就被小偷全部偷走了,山人又懊恼又怨恨,和朋友谈起来,总是骂个不停。 山人对于周秦两汉六朝的书,没有不熟习的,尤其精通《文选》。擅长写五言古诗,大小篆和隶书(李潮八分书)写得很好。最有研究的是文字学,点画没有一点差错。著书有数十万字,大多被人拿走,残损散失的超过半数。刻印的有《州乘资》《失俪志》和《邵山人诗集》,诗集是冒观察在粤中为他刻印。 冒观察与范玺卿,是同乡人中和山人相知最深的两位。山人生病将死时,帮他寻医问药的人,是冒观察的儿子巢民先生。离世时,经管料理后事,黄长孺先生出力最多。 有人说:“山人性情急躁,喜欢骂人。”维崧(我)在如皋住了七八年,山人每次来看我,总是一整天都轻声细语。山人有时来得早,我还睡着没有起床,就坐着等待太阳出来,天色大亮。那么说山人喜欢骂人,难道真是这样的吗?生活在太平盛世,凭一介平民的身份成为诸侯的上宾,将近六十年,年老后孤独死去,真是令人悲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8.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 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 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D. 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干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19. 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8. C 19. ⑴夜深风静扶醉欲归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璃);⑵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象征述古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二人友情的纯洁深挚;⑶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C项,“直抒内心痛别之情”表述错误,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杜牧在他的著名的《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这种悲歌,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离思是一种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具体描摹很困难。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离怀别思表现含蓄蕴藉,并非直抒胸臆。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分析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全诗,结合作者和创作背景考虑分析,从内容、手法,情感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诗歌最后两句是“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征友人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挚。这首词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佐僚们的友情,上片写揽景兴怀,下片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从艺术特色方面来看,全诗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只要认真研读诗歌的文本,然后和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泊秦淮》中抒发作者对醉生梦死而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答案】 (1). 商女不知亡国恨 (2). 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隔”“淇”“隰”“泮”“繁霜鬓”“潦倒”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________,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早已被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中国女排的影响力,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尽管成绩有起伏,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 __________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发扬女排精神,就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_________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__________就能实现的。”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发扬女排精神,保持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更大业绩!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艰难险阻的克服,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B. 克服艰难险阻,需要团结的作风,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 C. 艰难险阻被跨越,需要坚强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D. 跨越艰难险阻,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卫冕 历久弥新 汲取 敲锣打鼓 B. 蝉联 经久不衰 汲取 沸沸扬扬 C. 卫冕 经久不衰 吸取 敲锣打鼓 D. 蝉联 历久弥新 吸取 沸沸扬扬 2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B. 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C. 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D. 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答案】21. D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中,“艰难险阻的克服”搭配不当,艰难险阻不能克服,且B项语序不当,排除AB; C项,根据语境,省略主语是“我们”,不是“艰难险阻”,无须采用被动句式。可以排除。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本题中,第一空,卫冕:体育竞赛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蝉联:绵延不断;连续相承。此处指成功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使用“卫冕”恰当。可以排除B和D项; 第二空,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史加有力,吏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问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一般用作谓语。此处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的女排精神,使用“历久弥新”恰当。可以排除C。 第三空,汲取:指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吸取:用不同方法吸收;采用,采取,得到。联系语境“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吸取力量,使用“汲取”更恰当。 第四空,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此处指绝不是“轻轻松松”欢庆祝贺就能实现的,使用“敲锣打鼓”更恰当。 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本题中,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是“影响力”而不是“中国女排”,排除AC; “不仅……更”表递进,强调的是“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排除D。 故选B。 【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4.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出“紫外杀菌法”和“臭氧杀菌法”异同点。注意:相同点不得超过25个字,相异点每条不得超过40个字。 ①紫外杀菌法是利用物理方法,采用一定波长的光线对物体进行照射从而灭活一些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波长在240m至280m范围内最具杀伤力,它能够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空气或是以水为介质的环境中,紫外线均可以直接透过这两种介质照射到微生物上,破坏其遗传物质的结构使其灭活,达到杀菌的目的。 ②臭氧杀菌法是指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臭氧可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其死亡。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可以改变细胞中的代谢,它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 【答案】相同点: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RNA分子结构,导致其死亡。 相异点:紫外杀菌法:物理杀菌法,利用一定波长的光线对物体进行照射从而灭活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臭氧杀菌法:化学杀菌法,①通过破坏细胞的城墙——细胞膜,使得微生物得以灭活;②改变细胞中的代谢,使得细菌失活。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分析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本题要求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出“紫外杀菌法”和“臭氧杀菌法”的异同点。根据材料①“它能够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和材料②“臭氧可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其死亡。”,分析可知“紫外杀菌法”和“臭氧杀菌法”都是通过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RNA分子结构,导致细菌病毒的死亡。根据材料①“紫外杀菌法是利用物理方法,采用一定波长的光线对物体进行照射从而灭活一些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可知紫外杀菌法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线对物体进行照射从而灭活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根据材料②“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可以改变细胞中的代谢,它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分析可知“臭氧杀菌法”有两种杀菌方式。一是通过破坏细胞的城墙—细胞膜,使得微生物得以灭活;二是改变细胞中的代谢,使得细菌失活。由此可见,“紫外杀菌法”和“臭氧杀菌法”两者杀死细菌病毒的方式不同,这就是两者的相异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概括。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者:亚历山大•蒲柏 整个自然都是艺术,不过你不领悟; 一切偶然都是规定,只是你没看清; 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 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 高傲可鄙,因为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都合理,这就是清楚的道理。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这首小诗是由一系列警句组成的。而这些警句是包含了一个大道理的。 请细读“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两句,并谈谈这两句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参考例文】全面看待事物 二战时期,英美空军为加强战机防护,对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分布进行了调查,认为哪里弹痕多就应该加强哪里,但统计学家沃德“看见了”那些坠毁的战机,明白那些弹痕少的地方才是真正应该加强防护的地方,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之后,战机是无法返航的。沃德之所以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是因为沃德全面地估计了所有战机的情况,没有忽略那些坠毁的、无法直接统计的战机。因此,看待任何事物的时候,都应当尽可能地全面看待,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正是因为可以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才与其他兽类禽类不同,区别于其他动物,自称高等动物。人生来就是在不断地了解这个世界,思考与这个世界相关的问题,希望终有一天看透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随着不断地了解与深入,我们渐渐发现,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正如维克多雨果说过:一个独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缺点更严重,因为他知道缺什么。故此,我们应当努力让自己看问题更加全面。 全面地看待事物会发现不同的美好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终究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事事知晓,但是当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件事物时,就会发现以前被忽略的无与伦比的美丽。当我们初见一个人时,难免会根据一个人的外貌对一个人进行判断,在自己心中为其勾勒一个形象,往往容貌姣好之人更易获得好感,容貌一般之人可能第一次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许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某些人的内心和表象截然不同,本来觉得是值得交往的朋友,结果可能是阴险狡诈的小人,本来觉得是冷漠无情的过客,却发现他才是真正的付出真心的朋友。苏轼有一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诗中所说,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所以当尽可能全面地接人待物。 全面地看待事物引导我们了解世界的真理。在欧洲中世纪封建教会的黑暗统治下,天文学的发展被宗教神学信奉的“地球中心说”所局限。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对天体观测长达30余年,根据大量天文观测数据论证,得出震惊西方的“日心说”,向西方一千多年来被神学家歪曲的宇宙观念提出挑战,使天文学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引起了整个自然科学的革命。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问题,如果一味地钻牛角尖,往往会走进死胡同,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又一无所获,而假如退一步或者换个角度更加全面地思考,顿时便觉得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 分析材料主旨: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这两句诗揭示了世间万物都包含了矛盾的两面性:你眼中的不协,或许正是事物的和谐;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全体的福建立在局部的祸之上,福可能是祸,祸也可能是福。它启示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和理性。考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和作文。 参考立意: 1、我们应该认清事物的两面性,不盲从一方。 2、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结果是不一样的。 3、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观点和立场不同。 4、没有理性认识,就会被假象迷惑和误导。 素材: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2、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3、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4、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结果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观点和观念不同,当一种观点或观念背离了人们的习惯,就会被默认为是错误的。凡事都有两面性,评价人亦是如此。 5、记得黑格尔曾说过:“只看人的一面,你永远也分辨不出好人与坏人。”生活亦是如此,如果只看其一面,生活与我们仅仅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尘埃,但只要我们全面的,一览无遗的看待它,就会发现那尘埃之后,是璀璨的星光。 6、作家梁晓声日前在谈到中国的现状时说:“现在有3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里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另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们应该认清事物的两面性,不盲从一方”这一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在形式方面,写作要严格按照书信的格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