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丝绸之路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D.我们不仅要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而且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B.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作者认为丝绸之路似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一条纽带,。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彩 票 契诃夫 伊凡•德米特里奇是个家道小康的人,向来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晚饭后,他往沙发上一坐,开始读起报来。 “今天我忘了看报,”他的妻子收拾着饭桌说,“你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开彩的号码?” “阿,有,”伊凡•德米特里奇回答。 “多少号?” “9499组,26号。” “好的,太太……让我来查一查……9499—26。” 伊凡•德米特里奇伸出食指,从上而下逐一查对彩票的组号。在上面数起的第二行,9499号赫然跳入眼帘!他不急着看票号,也没有再核对一遍,立即把报纸往膝头上一放。而且,像有人往他肚子上泼了一瓢冷水,他感到心窝里有一股令人愉悦的凉意:痒酥酥,颤悠悠,甜滋滋! “玛莎,有9499号!”他闷声闷气地说。 妻子瞧着他那张惊愕的脸,明白他不是开玩笑。 “是9499号吗?”她脸色发白,忙问,把叠好的桌布又放到桌上。 “没错,没错……有的!” “那么票号呢?” “啊,对了!还有票号。不过,先别忙……先不看,怎么样?反正我们的组号对上了!” 伊凡•德米特里奇望着妻子,咧开嘴傻笑着,像一个小孩子在看一样闪光的东西。 “行了,你快看看票号吧!”妻子也是笑容满面,抱着能交上好运的希望。 “忙什么!这号从上而下是第二行,这么说彩金有七万五呢。这不是钱,这是实力,是资本!” 夫妇二人开始笑逐颜开。可能交上好运的想法弄得他们晕晕糊糊。 “要是我们真的中了彩,那会怎么样?”伊凡•德米特里奇说,“这可是时来运转!彩票是你的,如果是我的,那么我首先花上二万五买下一份类似庄园的不动产;花一万用于一次性开销:添置新家具,再外出旅游,还债等等。余下的四万五全存进银行吃利息……” 于是他开始浮想连翩,那画面一幅比一幅更诱人。在所有这些画面中,他发现自己都大腹便便,心平气和,身强力壮。瞧他,刚喝完一盘冰冷的杂拌浓汤,便挺着肚子躺在小河旁热乎乎的沙地上,或者花园里的椴树下……他舒舒服服地打着盹。等到太阳西下,他就拿着浴巾和肥皂,慢悠悠地走进岸边的更衣房洗澡,然后跳进水里,在那些暗银色的肥皂波纹附近,有小鱼游来游去,有绿色的水草摇摇摆摆…… “对,买上一座庄园就好,”妻子说,她也在幻想着,她想得都痴迷了。 “我,你知道,玛莎,想出国旅行去。”他说。 “那我也得出国,”妻子说,“行了,你快看看票号吧!” “别忙!再等一等……”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继续暗自思量。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一个人出国旅游那才惬意,就是不能跟那种一路上只惦记儿女、花一个小钱也要心惊肉跳的女人一道出门。 于是他平生第一次注意到,妻子老了,丑了,浑身上下有一股子厨房里的油烟味。而他却还年轻、健康、精神勃勃,再结一次婚也不成问题。 “她一拿到钱,就会加上六道锁……她会周济娘家的亲戚,对我则计较每一个小钱。”他立即想起她的那些亲戚们,听说她中了彩,保准会上门,像叫花子样死乞白赖地缠着要钱。 伊凡•德米特里奇又想起了自己的亲戚。以前他见到他们还心平气和,此刻却觉得他们面目可憎,令人讨厌。 此刻他连妻子也感到面目可憎,令人讨厌。 这时他已没了笑容,而是怀着憎恨望着妻子。她也抬眼看他,同样怀着憎恨和气愤。她也有着自己的七彩梦幻,她十分清楚丈夫梦想着什么。她知道,谁会第一个伸出爪子来夺她的彩金。 “拿人家的钱做什么好梦!”她的眼神分明这样说,“不,你休想!” 丈夫明白她的眼神,憎恨在他胸中翻滚。他要气一气他的妻子,故意跟她作对,飞快瞧一眼第四版报纸,得意洋洋地大声宣告: “9499组,46号!不是26号!” 希望与憎恨二者顿时消失。伊凡•德米特里奇和他的妻子立刻感到:他们的住房那么阴暗、窄小、低矮,他们刚吃过的晚饭没有填饱肚子,腹部很不舒服;而秋夜漫长,令人烦闷…… 一八八七年三月九日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从最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时代本质和人性弱点,短小精悍,心理描写十分传神。 B. 文中反复出现“9949”这个数字就是为了制造悬念,引发读者对中彩结果的猜想,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拿人家的钱做什么好梦!”她的眼神分明这样说,“不,你休想!”属心理描写和神情描写结合,活画出妻子对丈夫的洞察和鄙视,表现了在金钱面前,她的贪婪自私,吝啬凶狠,决绝无情。 D. 小说开头写男主人公“向来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最后又写“秋夜漫长,令人烦闷”并不矛盾,因为,开头写向来对命运满意,而到最后感到痛苦烦闷,正是因为彩票(金钱)的玷污(影响作用),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不安、烦闷才凸显了出来,金钱(彩票)改变了夫妇二人对人生和生活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或对生活人生的看法,比如对双方对亲戚对家境的看法)。 E.这篇小说,以大量独白式的描写,表现了中彩的希望让夫妻二人由相爱到互相猜忌,互相憎恨,最后情感产生裂痕的过程。精明的妻子早就料到如果自己中彩,丈夫一定会凯觎自己的彩金,于是她下决心绝不会给丈夫一分钱。 5.小说中多处写到的查对数字组号的细节对情节结构的作用。(4分) 6.概括小说主题,联系现实,请谈谈小说给你最深刻的启示。(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 ,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B.. 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 “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4分) A. 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B.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 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9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论盛孝章书① 孔 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据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本《六臣注文选》) 【注】①这是孔融写给曹操请求援救其友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汉末为吴郡太守。为人器量高雅宏伟,而又爱重士人。孙策平吴会后,因为妒忌盛孝章的名望,把他囚禁起来。孔融和盛孝章交谊深厚,写了这封论盛孝章的信给曹操,希望曹操驰书于吴,以救盛孝章。但是曹操的信还没有寄出,盛孝章已为孙权所杀。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B.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C.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D.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故吴越地。《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一说“会”读kuài ,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B.传,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另一类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文中指的是第一类。 C.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表,指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犹言不尽。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艰难处境。 B.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勉励曹操招纳贤才,匡复汉室。 C.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想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依曹操。 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5分)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②,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②〔梅花〕〔尺素〕代指远方的问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阙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不仅写出了月色暮霭的凄婉迷茫,更写出了词人的失意怅惘。 B.上阙中“桃源望断无寻处”,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追求美好理想却在现实难以实现的无奈叹息。 C.上阙中,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前面用“可堪”二字领起,表现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坚毅。 D.下阙中,借“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表达了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来自远方的问讯时,感到了些许慰藉。 E.下阙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异乡、想有所作为的愿望。 15.有人认为“砌成此恨无重数”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词,赏析词中包含的情感。(6分) 16.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部分。(5分) 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屈原在《离骚》中说道自己经常慨叹流泪,就是因为(1) ,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孟子也十分关注一个国家的兴衰,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2) ,(3) 。而面对人生的失意,有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出一种豁达思想,在庄子《逍遥游》中就有相似的句子“(4) ,(5)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细雨斜风中,我们静静伫立橘子洲头。仰望刚毅俊朗端庄大气的青年毛泽东半身雕塑,想象他当年面对滔滔湘水逸兴遄飞指点江山的情景,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②在眼球效应时代,为了提高关注度,“微信拉票”成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成了一些商家提高知名度的不二之选。 ③既尊重节日的传统,又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也许只有这样,“过年很累”的抱怨就会渐渐减少,大家能真正过上一个健康、欢乐、祥和的轻松年。 ④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⑤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⑥随着振聋发聩的一声巨响,观海二路一家饭店突然蹿出一个大火球,塑钢门以及玻璃窗被炸碎,碎片四散。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2017年,赣州的房价已上涨到均价1万一平米。专家指出,未来的3到5年左右,赣州的房价仍会持续上涨。 B.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好剧。 C.为了应对持续出现的暴雨天气,赣州市防汛指挥部在统一部署和大力动员下,赣县区积极做好道路、电力抢修等应急工作准备。 D. 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他是我工作上的好搭档,令尊和家父也是好朋友,我们两家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李强在向记者介绍他的同事小王时这样说。 B.暑假期间,几个同学回来聚在一起,其中一个同学拿出自己近来所写的文章时说:“这是近期的拙作,各位同学请多雅正。” C.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D.面对生意上处于困境的小黄,小王知道他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于是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选择好努力方向,我一定鼎力相助。”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的结论是不成立的。研究发现,是否容易被蚊子叮咬 ① 。蚊子侦测和定位叮咬目标,最重要的线索是二氧化碳气流,而非血型。通过辨别气流方向, ② ,同时,人体汗液中的丙酮、乳酸等多种化学物质又能引起蚊子的兴趣。因此,喘气较粗的胖人和爱运动的人, ③ ,所以平时要注意防蚊。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成为综艺界清流。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了文字之美,体会到字句下面的悲欢和浪漫,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而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 u不是有了《朗读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受众才体会到了文字之美 v 。 w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基本特点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左右交叉,袖子宽大。最近,有一所学校同寝室的几个女生火了,原因是她们严格遵循古代礼仪,不管上课还是生活都穿汉服,成了现代生活中一道异样风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针对上述材料中女学生穿汉服这一现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忽略了原文中的“大体”,变或然为必然。B项对原文 “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 中的“其”理解不准确,选项中“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与原文“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明显出入。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2、A【解析】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 3、D【解析】A还为了“经营西域”; B “将”错,是“进一步”。原文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C“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强加因果。 4.B项。文中反复出现“9499”这个数字除了制造悬念的作用外,还表现主人公因中彩对未来生活产生幻想,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E.“她下决心绝不会给丈夫一分钱”是伊凡想象出来的。 5.对情节的作用:①悬念作用。正因为丈夫自私,迟迟不道明号码,妻子急切解谜的心才被牢牢钩住,读者也才被情节吸引,急切地想知道结果。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数字号码,引发了夫妇二人心灵的渴望和波动,而这种渴望与波动的心理,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最后抖出包袱,报出真实号码时,这是情节的突转和高潮。 ③线索作用。数字组号贯穿了前后的情节,既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又使情节跌宕起伏,很有艺术感染力。(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分) 6.主题:彩票(金钱)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诸如爱情关系、夫妻关系和亲戚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现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品有力地批判讽刺了俄国社会十九世纪的时代本质和人性弱点。(2分) 启示:①小说是我们今天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温情和爱。(或:人的生活固然离不开金钱,但又不能仅仅为了金钱而自私自利而不顾亲情、爱情和友情) ②梦想过上美好的生活没错,但必须诚实劳动,而靠极端的投机侥幸心理,常常是靠不住的。 ③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果每个人都能理性地束缚住私欲的野马,也许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④幸福不仅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寡,更在于心灵的感受。(每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6分) 7.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A项“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无中生有。B项材料二显示目前学校幵展书法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缺乏;C项材料二未提到“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材料三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也提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8.A E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B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C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 D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答对一个2分) 9. ①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②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③提高书法地位。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④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5分) 10.D.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也”后断开;“而身”“命”“是”“而朱穆”陈述对象变换,前面断开;“依以扬声”是“天下谈士”的做法,中间应该断开。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11.B.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12.B勉励: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匡复汉室”不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13.(1)他被东吴孙氏政权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一个人孤单无助,处境危险,心情愁苦。 (于——被,孥——子女,湮没——死去,单孑——孤单,句意通顺) (2)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诚——如果,咫尺之书——一封短信,致——招来,弘——发扬光大,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被东吴孙氏政权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危险,心情愁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没有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何况贤士们都有脚呢!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凭借奏章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14.CD(C“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坚毅”错,“可堪”是“怎堪”之意,是说词人被深“闭”在这重重凄厉的气氛中,他实在不堪忍受。D“感到了些许慰藉”错,由“砌成此恨无重数”可知,亲友的来书和馈赠并未给词人带来慰藉,反而增加了他的离恨别愁。)(选对一项的2分,选对两项的5分。) 15.①通过“失”“迷”表达出被贬后的失意;②借“孤馆”“春寒”“杜鹃”,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独;③借“梅花”“尺素”“此恨”,表达了无尽的思乡之情。(每点2分) 【诗意赏析】 此词为秦观于绍圣四年(1097)因新旧党争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是一首寄托个人身世之感的抒情词,形象地表现了词人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谪而产生的不满之情。 上阙写孤独的处境。开篇三句便勾勒出一幅夜雾凄迷、月色昏黄的画面。雾气的浓重是从遮蔽楼台这一点上烘托出来的。“雾失楼台”的“失”字用得生动,因为整个空间布满了浓雾,所以在词人的眼中,楼台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月迷津渡”与首句两两相对,十分工整。;同时,它又是对首句的补充。雾,遮住了楼台,当然也遮住了行船的渡口。“迷”,指月色的朦胧。每天,当明月东升之后,它总是照射在楼台之顶,辉映与渡口之上,然而此刻,由于大雾茫茫,不仅吞失了楼台,连往日那熟悉的“津渡”也不知去向。一个“迷”字的出现,仿佛连月亮也有了人的情感。当然,词人瞩目之所在,并非眼前的“楼台”与:“津渡”,而在于那长期牵系于他心头的“桃源” 。所以第三句便明确点出:“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二字是感情直接抒发,“闭”字准确生动、含有多层意思: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说明词人与此几乎断绝与人的来往,故“门虽设而长关”;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门不出;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的杜鹃的哀啼;四时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夕阳。 下阙写被贬谪的不满与苦闷。“驿寄梅花”三句承“闭”字加以展开。“闭”在孤馆之中的情况又如何呢?一般说来,有了“梅花”和“尺素”这样的礼物和音信,似可略慰远谪他乡的客子之心了,然而事与愿违,这一切反而加重了孤寂怨恨之情。“砌成此恨无重数”便是发自作者内心的最强音。“砌”字新颖、生动而有力,有此一“砌”字,于是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变成一块块砖头,层层垒起,甚至发展到“无重数”这一极限,作者心情的沉重便可想而知了。那么,这“恨”字的内容是什么呢?词中没有直说。这正是秦观词婉转含蓄之所在。不过,从这首词的正面描述与侧面的烘托,从上、下阙用意深微的收结来看,仍可体味出词人的良苦用心。“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便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警句。表面看,这两句似在写远望思乡之情,不过表现出一种羁旅相思之情而已;至深处,却是词人人生仕途、理想抱负难以施展所生愤懑之情的喷薄而出。 本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洗炼,风格婉转含蓄,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地,因此为后人称道。 16.(1)哀民生之多艰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5)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 C【解析】①逸兴遄飞(yì xìng chuán fēi):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②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使用正确。 ③繁文缛节:烦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烦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使用正确。 ④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句子说的是整个措施非常到位,十分全面,成语说的是规模,此处错用. ⑤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使用正确。 ⑥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不用来形容声音大,使用对象不当。 18.D(A项,“左右”去掉;B项,语序不当,“却名副其实成为”改为“却成为名副其实的”。C项,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赣州市防汛指挥部”,后面陈述对象变成“赣县区”造成结构混乱。) 19.B(A项“令尊”用在交谈时对对方父亲的称呼,是敬辞,句中是向记者说话,不合语境;C项诗句主要是在外为官的人之间用的;D项 “鼎力相助”是敬辞,应改为“尽力相助”是谦敬不当。) 20.参考答案①与血型无关 ②蚊子才能锁定目标 ③更容易招蚊子(答对一句1分,答对两句3分,全对5分) 21. (5分)②不是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 ③不是去掉那些讲故事环节就一定能让受众感到教化和煽情 作文: 一、评分标准参考2017年全国 高考评分标准。 二、选择针对媒体报道这件事来表明态度,阐述看法,属离题作文。 三、符合题意的参考角度主要有: 1.女生穿汉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一种个性美的展示,是普及服饰知识、坚守文化阵地的体现。 2.女生穿汉服是一种逆潮流的盲目复古行为,是对传统文化的浅表化理解,没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3.女生穿汉服的初衷值得肯定,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努力行为应该支持,但弘扬的方式值得商榷。 4.穿汉服虽然是在彰显个性之美,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坚守,但在实际生活中会带来诸多不便。 5.女生穿汉服并非“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因为古代礼仪是一整套文化系统。 6.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着眼于外在的礼仪及形式,更 要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 7.弘扬传统文化要考虑到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要在现代生活中全面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评分标准: 一类文: 能围绕女生穿汉服这件事,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流畅,书写整齐。48分以上; 二类文: 基本能就女生穿汉服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较为明确的观点,语言表达基本过关,书写较好,42--47分; 三类文: 提及了事件本身,但是,有明显地偏移迹象,观点模糊,书写一般,36--41分; 四类文: 完全不顾题目要求,脱离材料作文,完全套作,36分以下。 五、【参考范文】 为传承传统文化点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除令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之外,汉服也无不说明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绮丽的文化瑰宝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于是,自然就会有“有志之士”挺身而出,用不同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原貌,彰显其精髓,从而唤醒人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之。 最近,一所高校的几位同寝室的女生因穿起了汉服且衣食住行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行事而受到网友的热切关注。或许有人认为汉服是早已被淘汰的服饰,而且仅仅穿汉服,并不能真正使传统文化得以回归……但我认为,正所谓“形式服务于内容”,所以,我要为这几个女生的大胆穿着和坚守精神点赞。 固然,仅仅换上汉族的传统服饰或许不算什么,但我想说,任何精神文明或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必须寄托在物质载体上。换上古人穿的汉服,你是否觉得自己已多多少少地融入这古典的氛围中了呢?你是否体会自己已在遵从传统礼仪了呢?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如古人一般温文尔雅了呢?没错,汉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套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穿汉服,穿的也不仅是简单的一条襦裙,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这群女生,她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的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更愿意捧着“爱机”看网络小说、疯狂网购,对古典文学尚且不闻不问,更何况“汉服”了!长此以往,这必定使我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供给,从而导致人们在物质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的同时堕入精神空虚的深渊。 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岌岌可危,复兴传统文化已然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今年春节期间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就凭借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多媒体平台的互动以及资深评委的专业性讲解而大受人们关注与喜爱,让诗词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时尚,使人们更多地意识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让传统文化深入自己的心灵,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这个意义上说,穿汉服,内容大于它的形式。因此,我要为穿汉服传承传统文化的行为点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