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州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 研究中华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板块、各民族群体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以史诗为例,中原文化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以致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史诗”。但是,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计算进来,中国就是史诗的富国和强国。《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史诗,有六十万行以上;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也有十几万、二十万行。南方和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族起源史诗、民族迁徙史诗,数量达几百种之多。因此,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从整体上考察中华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呈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闭导致落后的遗憾。汉唐时代,中国具有一流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实力,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队络绎不绝。这种开放带来的繁华,使得中国人以汉为名,叫作“汉人”;以唐为字,叫作“唐人街”。然而,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北京进贡自鸣钟、世界地图时,《明史·神宗本纪》中只记一句话:“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万历皇帝只把自鸣钟看作洋玩意儿,把世界地图绣成壁画来欣赏。当时的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导致潜在的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无声无息地滑走了。到了18世纪,尽管清朝乾隆时期《四库全书》以乾嘉考据学的功力展示了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史,但可惜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依然浪掷于以八股求利禄之中,无法开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再证明:开放包容则兴,自大封闭则衰。正是在近代付出惨重代价后,中国人的精神在压抑中爆发、在挫折中提升,终于迎来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也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精致的瓷碟只能培育出绿豆芽,广阔的大地才能生长出参天大树。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为此,有必要提倡“五学法门”,即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心学。所谓“脚学”,就是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田野调查,以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就算研究中国传统文学,我们也要用好“脚学”,通过田野调查形成“文学地理学”。这种方法接地气,可以形成文学与地理关系上的“七巧板效应”。通过田野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的少数民族史诗属于草原史诗、高原史诗、山地史诗,因而不同于古希腊的海洋城邦史诗、印度的热带雨林史诗。 (摘编自杨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学作品,给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B.由于受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言论的影响,中原文化没有了产生史诗和神话传说的土壤。 C.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未来的文化品格。 D.文中提到的“七巧板效应”是指通过田野调查,可以发现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了解中华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指出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的意义,然后分角度阐发如何加以研究和探究。 B.文章在论述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时,运用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并运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 C.文章引用《明史·神宗本纪》和《四库全书》中的内容,论证了自大封闭会导致落后的观点。 D.文章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利用好“脚学”对区分少数民族史诗与希腊、印度史诗有着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黑格尔对中华文化存在片面、错误的解读,所以他才得出了“中国没有史诗”的结论。 B.明朝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借鉴,使中国错失了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 C.清朝乾隆时期注重八股取士,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导致中国无法开启自己的工业化进程。 D.用好“脚学”,注重田野调查,就会产生积极效应,使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出现繁荣景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 哨 兵 成征勋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选自《五女山》2016年1期,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地方特色浓郁,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重在表现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 B.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C.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 D.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 8.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至少三点)。(6分) 9.小说中划线的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一段在情节,形象,主题这三个方面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材料一: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该文件明确,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根据这份文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这一重要节点上,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体现了全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重点任务》指出,要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 (摘编自《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影响几何》) 材料二: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都市圈承载着一国的经济、文化、信息、科技、知识、人才等核心力量。都市圈首先需要经济、文化、科技等高度发达的核心城市,其次需要圈内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全面一体化,从而使得不同区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然而,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人才的流动,形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前提。没有社会体制的一体化,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一体化,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的高效分工协作。都市圈的户籍管理由“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到“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的改革,将有力扫清阻碍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 调整落户制度,实现小城市落户的全面放开、中等城市落户的逐步放开和大城市落户的合理放宽,释放不少改革红利。但需要正视的是,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育、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差距仍不小,农民在中小城市的落户意愿不高,户口隐形标签仍然存在。在户籍制度改革即将迎来“大考”之际,“城市群的户籍一体化”打开了突破口,将成为户改的新方向,必将有力促进“一亿人落户”的规划目标早日实现。 (摘编自《以都市圈融合促进户籍改革》) 材料三: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既需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也需要农民工群体。现代城市的竞争体现在人力资本的竞争上,农民工正是人力资本的重要一环。前几年,一些城市背离了城镇化规律,企图只要白领置业,不要蓝领落户。表面上看,这降低了城市公共服务费用,实际上对保持城市竞争力不利。一些大城市居民常抱怨请工难、雇工贵,其中固然有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的因素,但也与所在城市户籍政策密切相关。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策希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能在城市落户。不过,也有部分进城农民工仍不太愿意落户,实际落户进程并不及预期,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有些地方过多考虑落户增加的短期成本,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人口红利。这些城市虽然放开落户,但舍不得给予相应的公共服务,对农民吸引力不大;二是随着农村条件逐步改善、农村各类权益在增值,一些农民不舍得附加在土地上的各种权利,他们认为保留农村户口会更“吃香”。 说到底,农民关心的不只是户口本上的“城镇”或“农业”字样,关键是依附其上的各项福利能否同步跟上。至于选择落户哪座城市,往往会看经济安全感和情感归属感强不强。因此,各地不妨在农民“等等看”的同时,积极完善配套改革措施,提高户口背后的含金量,让他们在城市也能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摘编自《户口“含金量”比落户本身更重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文件规定,取消城区常驻人口5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大城市要调整积分落户政策,把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作为重要积分项目。 B.都市圈“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的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户改的新方向,有力地促进了“一亿人落户”的规划目标早日实现。 C.一些大城市出现“请工难、雇工贵”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但也与所在城市不允许蓝领落户的户籍政策密切相关。 D.农民落户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这里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情感因素,在农民“观望”的时候,我们要跟上各项福利,并要有耐心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差别化精准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和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的关注,体现出大城市落户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文关怀。 B.在财政方面,2019年国家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这就能使落户城市人口的公共服务得到保障。 C.农民对城市给予的公共服务不满意,或认为农村的各类权益比落户城市带来的权益更大,所以落户城市的意愿不高。 D.有些城市过多考虑落户增加的短期成本,忽略了人口红利因素,体现出目光短浅的一面,新的政策将会对此起到矫正作用。 6.我国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有何意义?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4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刘玄佐。举明经不中,从外家学骑射。由诸曹试大理评事,为宋州南城将。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诏检校工部尚书,充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先是,曲环死,吴少诚与全谅谋袭陈许,使数辈仍在馆。弘始得帅,欲以忠自表于众,即驱出少诚使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败之。汴自刘士宁以来,军益骄,及杀陆长源,主帅势轻,不可制。弘察军中素恣横者刘锷等三百人,一日,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自是讫弘去,无一敢肆者。李师古屯曹州,以谋郑、滑,或告:“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弘曰:“师来不除道也。”师古情得,乃引去。累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严绶以王师败,乃拜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使捍两河,而今李光颜、乌重胤击贼。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帝崩,摄冢宰。俄出为河中节度使。以病请还,复拜司徒、中书令。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曰隐。始,弘自汴来朝,献马三千、绢五十万、它锦彩三万。而汴之库厩钱尚百万缗, 绢亦百余万,马七千,粮三百万斛,兵械不可数。弘为人庄重寡言,罪杀人,问法何如,不自为轻重,沉谋勇断,故少诚、师道等皆惮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 B. 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 C. 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 D. 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外家,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文中韩弘丧父后,投靠舅舅,学习了骑马射箭。 B.宰相,是君主之下总揽政务的人,各朝代多另有正式官名,职权范围也有不同。C.摄与兼、领、行、署、权、判、补、假等词意思较为相近,都表示兼职、代理官职。 D.斛,是古代量器、容量单位。唐朝之前,一斛是十斗;宋朝开始,一斛是五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韩弘身世悲惨,弃文从武。他在幼年丧父,只能依靠舅舅生活;他参加了明经科的考试,但是没有考中,转面学习骑马射箭,后来担任了宋州南城守将。 B.韩弘颇具魄力,忠于朝廷。韩弘出任宣武节度副大使时,当众表示对朝廷的忠义,从驿馆中赶出吴少诚与刘全谅的使者并立即斩杀,袭击并打败吴少诚。 C.韩弘重典治军,威震汴州。汴州军队骄横,主师权势很轻,无法控制,韩弘斩杀了军中一贯横行的刘锷等三百人,鲜血染红逍路,之后再无法放肆。 D.韩弘判罪依法,沉谋勇断。韩弘为人庄重少言,判人死罪的时候,不擅自决定.而是先询问法律,深沉勇敢善于决断,吴少诚、李师道等都害怕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告:“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4分) (1) 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4分) (3)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全诗围绕“望”字构思,抒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远望的所见所感。 B. 首联以设问起笔:诗人在何处凭栏远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处。 C. 诗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飞鸟和萦绕的寒烟使作者愁绪更加深厚。 D. 诗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来,“吾庐近”也暗含他与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 15. 本诗颔联写景造境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5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第二节中与之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表明了要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不能只纠缠于过去的得失。 (3)仰之弥高,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 三 课内文言知识考察(10分) 17.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 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⑦⑧⑨ D.③⑤⑨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C. D. 19.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何以战 C.作《师说》以贻之 D.遇丈人,以杖荷蓧 20.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君子之至于斯也 C.子路从而后 D.鸟兽不可与同群 2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是非君子之道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 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背景下,有关人士已经意识到银行服务网点存在着诸多短板,银行业传统的赢利模式亟待转型。 C. 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1月4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欣然接受成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 D. 现实告诉我们,让乡村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必然选择。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瘟疫是文学的一个古老题材,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自人类诞生起,疾病和瘟疫就与人相伴相生。虽然现代科技有了极大的进步,①______。疫病与人类的生存、进化、发展紧密相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摆脱不掉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瘟疫不断提醒人们,②______,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瘟疫病毒本已有之,只是其一直潜藏在世界不为人知晓之处,当人类不断拓展疆界时,人与自然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潜藏的病毒被带出阴暗的角落。伴随着人类的交往,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进化,③______,便具备了制造瘟疫的能力,最终造成了瘟疫。 25.根据下面心理健康及服务调查表的内容,完成后面(1)(2)两道题。(4分) 图1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阻碍 图 2 对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的看法 (1)图表1所反映的问题是: 。(2分) (2)针对图表1、2所反映的问题,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是: 。(2分) 26.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看升旗仪式已经成为许多国人去北京的一项重要活动。 ②长白山的“挖参人”在进山挖参前,一定要做这样的仪式:摆好供果、贡酒,叩拜,以祈求平安,寻参成功,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③张爱玲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的确,这样有仪式感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很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生活中的仪式感现象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 【解析】B项,“没有了……土壤”分析错误,原文是“得不到完整记载”。 2.C 【解析】C项,文章并没有引用《四库全书》中的内容。 3.B 【解析】A项,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原因是“中原文化……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C项,“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分析错误,原文说“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文章强调的是体制的原因。D项,过于绝对,还有其他条件。 4.A 5.①手艺高超。小说详细地描写了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描写了张皮匠手艺的高超。 ②机智过人。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以黑烟和白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 ③耐心镇定。张皮匠为日军耐心讲解靰鞡鞋的制作过程,镇定自若,不露破绽。 ④勇挑重任。暗哨责任重大又十分危险,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6.①故事情节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此段照应“蒿子草冒出的黑烟”一段,暗示张皮匠报信的方法:黑烟为敌来,白烟为敌走。 ②人物形象上,使张皮匠的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机智过人,报信不动声色,成功也喜形于色。 ③思想主旨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张皮匠的描写,歌颂了抗联将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与日军机智周旋,乐观高昂的战斗精神。 7.D 【解析】A项,城区常驻人口300万—500万的型大城市只是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不是取消落户限制;B项,未然变已然,注意原文的“将成为”“必将有力促进”;C项,两个原因之间没有主次关系。 8.B 【解析】“使落户城市人口的公共服务得到保障”不仅要有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省级财政乃至地方政府的支持。 9.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有力扫清阻碍都市圈一体化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为都市圈同城化奠定基础。释放改革红利,同时给城市带来人口红利,保持城市竞争力。 10. D[解析]“李师道诛弘/大惧”和“李师道诛/弘大惧”,单从语法成分上看,“弘”做前一句的宾语或后一句的主语都可以,但根据后文“故少、.师道等皆惮之”可以推知,“李师道诛弘/大惧”的断法错误,由此排除A.B两项。“以足疾命中人掖/”和“以足疾/命中人掖拜”需理解“掖”的意思,“掖”用手搀扶别人,“掖”做“拜”的状语,二者不能分开,因此排除B.C两项。(3分) 11. C [解析]“补”不表示兼职、代理官职,是补充缺职。(3分) 12. B [解析]“从驿馆中赶出吴少诚与刘全谅的使者并立即斩杀”错,斩杀的是吴少诚的使者。(3分) 13. (1)有人报告:“李师古正修整道路,大军马上就要到了,请做好防备。” (2)宪宗正出兵淮西,(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改授检校司徒,班列在王锣之上。 (3)(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参考译文:韩弘,是滑州匡城人。年少时父母双亡,他依附自己的舅舅刘玄佐。早年他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就跟从外祖父家学习骑马射箭。他由诸曹官直接试任大理评事,担任宋州南城将军。(后来),他受节度使刘全谅节制,担任都知兵马使。德宗贞元十五年,刘全谅去世,军中将领怀念刘玄佐,认为韩弘有才能和勇武,于是共同确定韩弘做节度留后,请求监军表奏到朝廷。朝廷下诏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宣武节度副大使,主管节度使军政事务。 在这之前,陈许节度使曲环去世,淮西节度使吴少诚试图和宣武节度使刘全谅谋划着偷袭陈州、许州,(吴少诚派出的)几个使者一直住在驿馆里。韩弘刚刚获得统帅职位,想在众人面前用忠诚来自我表白,于是就把吴少诚使者驱赶出去斩首,然后选拔精锐军士三千人,会合各路大军攻打吴少诚,并且击败了吴少诚。韩弘观察到军队里一向放纵骄横的人就是刘锷等三百人,有一天,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他们,流血染红了道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从这以后直到韩弘离任,军中没有一人敢于放纵。李师古率军驻扎在曹州,想凭借这种形势谋取郑州、滑州,有人前来报告:“李师古在修理道路了,大军将要来到,请您防备他。”韩弘说:“军队前来就不会修路。”李师古得到这情报后,就带领军队离开了。韩弘因累积战功被授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唐宪宗当时正在淮西调遣军队作战,需要依靠韩弘的重要作用,于是重新授予韩弘检校司徒官职,位次在刘锷之上。严绶因官军受控,于是授任韩弘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让他防御两河,而命李光颜、乌重胤攻打叛贼。吴元济被平定,因功加授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被诛杀,韩弘非常恐惧,因此请求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因患脚病,命官宫搀扶下拜;坚决要求留在京师。皇帝去世,他代理家宰,不久出任河申节度使。因病请求回朝,重新被授任为司徒、中书令。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追赠大尉,谥号隐。当初,韩弘从汴州前来朝见,进献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其他锦彩三万,而汴州府库的钱财还有百万缗,绢也有百余万,马七千匹,粮三百万斛,兵器不计其数。韩弘为人庄重少言,要判人死罪,先询问按法律如何处置,不擅自决定,深沉勇敢善于决断,因此吴少诚、李师道等人都害怕。 14. C 15. 比喻写景,新奇贴切。林间佛寺如同退了颜色的画;水面上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棋盘。远近结合,营造氛围。颔联先写近处的佛寺处于阴沉的天色中,再写远处的架田稀稀落落。颔联整体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意境,映衬出诗人的恬淡心境和闲情逸致。 16(1)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2)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3)钻之弥坚 忽焉在后 17 D 解析 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 18.B [B项,检:约束、限制。] 19. C 解析 C项为连词,其他三项皆为介词。 20.D 解析 A项,“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指妻子的父亲。B项,“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C项,“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21.A [A项为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判断句。] 22A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适用对象为人工事物,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用错对象。②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此处望文生义。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使用正确。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使用正确。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⑥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用来形容人。句中用来形容电视节目,使用对象错误。 23B 【解析】A项“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该把“提高”改为“增加”。C项主客颠倒,应该是“李克强对创客的概念并不陌生”。D项语序不当。“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提到“让乡村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之前。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D项的判断上。“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这些内容应该是有内在逻辑顺序的,但学生没有分析到其中的条件关系,因此判断失误。 24.但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瘟疫的阴影 人和自然是一体的 当其进化到一定程度时 (第一处,结合“ 疫病与人类的生存、进化、发展紧密相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摆脱不掉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分析,主要讲虽然科技进步了,但是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瘟疫的阴影。第二处,结合“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分析,主要讲人和自然是一体的。第三处,结合“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进化”“便具备了制造瘟疫的能力,最终造成了瘟疫”等分析,主要讲当其进化到一定程度时。) 25.(4分) (1)心理健康服务的阻碍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及服务缺乏了解。(2分) (2)①加大心理健康及服务的宣传②增加心理咨询资源,提供更为便利的心理咨询服务。(2分) (评分要求:第一问只写到“人们对心理健康及服务缺乏了解”,给1分;) 26.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