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卷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驽马(nǔ) 寒蜩(tiáo) 聒噪(guā) 人才济济(jǐ)‎ B. 广袤(mào) 旋涡(xuàn) 畏葸(xǐ) 锲而不舍(qì)‎ C. 束缚(shù) 孝悌(dì) 凝噎(yē) 蓦然回首(mù)‎ D. 楔子(xiē) 埋怨(mán) 天堑(qiàn) 奄奄一息(yǎn)‎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驽nú,聒guō;B项,旋 xuán,锲qiè;C项,悌tì,蓦mò。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厮打 闪烁 宛约 繁文缛节 B. 暮霭 交融 料峭 舞榭歌台 C. 杜撰 珠玑 戳穿 拾人牙惠 D. 湮没 错勘 教诲 神密莫测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A项,婉约;C项,拾人牙慧;D项,神秘莫测。故选B。‎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警方守株待兔,经过几个月的蹲守,成功打掉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黑恶团体。‎ B.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 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它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D.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究竟美在哪里?人们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A项,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贬义。褒贬误用。B项,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介绍自己的宝贝就是“数家珍”,因而“如数家珍”中的“如”与句意相违背。C项,蹉跎岁月:虚度光阴,句意是“岁月”,不合句意。莫衷一是: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再审查附加成分,做出正确判断。B项,结构混乱,“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与“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句杂糅,保留一句即可。C项,成分残缺,在“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后加“的方法”。D项,结构混乱,“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中途易辙,把“自从”提到句首。故此题答案为A项。‎ ‎【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5.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①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②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③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④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⑤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⑥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题中①处所填内容中需要有一个指示代词,用来指代前面内容、充当主语,而C项的“实际上”缺少主语,所以可排除C 项;②处前后是并列关系,而D项“当然”表示对前文的认可推理,所以可以排除D项;③处所在分句意在点明“屏弃功利性”的作用,而A项的“要”则使该分句指向了“屏弃功利性”的目的,故不当;④处表示一种主观的认识,故用表示主观态度的“认为”较好;⑤处前后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且是前果后因,故只能用“因为”;⑥处表示假设关系,只能用“即使”。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故选B。‎ ‎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代封他为“亚圣”。他继承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他提出了完整的“仁政”思想,在哲学上,提出了性恶论。‎ B.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鼓励人们以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学习的说理性散文。荀子主张性善论,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C.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戏曲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 D. 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A项,“提出了性恶论”,应为“性善论”;B项,“主张性善论”错误,应为“性恶论”;D项,“字子由”错误,字子瞻。故选C。‎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釆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摘编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教育是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它关系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种教育模式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件当然是人才。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好的课程一般都有好的教学体验。然而,好的教学体验不同于受学生欢迎。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可是别忘了,寓教于乐必须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应该是内容,乐应该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既不可偏废,其地位也不可颠倒。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它们不是在诲人不倦,而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摘编自文峰等《给教育产业戴上质量“紧箍咒”》)‎ 材料四:‎ 除了中国大易公开课等免费通识类教育课程之外,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也涌现出来,如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应对雅思、托福、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比如,当课程后台大数据显示,在课程进行到某一时段时,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做出了暂停或回放的动作,那么可以就此了解课程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摘编自丁雅诵等《在线教育,打开你的知识空间》)‎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在线学习,有着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B. 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来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C. 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那些一味追求金钱的教育机构,可能会给学生好的体验,但由于教育底线的缺失,也在毁掉学生。‎ D. 在线教育借助于互联网模式,使学习呈现出了全新的认知过程,可以更好地关注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互联网模式下,课程的建设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教育者可以根据课程后台显示的大数据,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B. 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前景喜人。但必须谨记,不管平台如何细分,环节怎样细化,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 C. 在线教育只有根据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实施受教育者能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D.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显著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简言之,在线教育课程建设不再表现为师传生受。‎ ‎9. 当前网络在线学习存在着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C 8. D ‎ ‎9.‎ ‎ 存在下列问题:①形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材料一)②缺少教育的温度,有的吸取了网络上油腔滑调的语言,把低俗当有趣。(材料一)③“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材料一)④有的在线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没有底线。(材料三)‎ ‎【解析】‎ ‎【分析】‎ ‎7.“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错。原文:“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曲解文意。‎ ‎8.D“不再表现为师传生受”错误。材料四原文为“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 ‎【7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题中C项,“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错误,原文“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D项,“不再表现为师传生受”错误,材料四原文为“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当前网络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釆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概括第一点;根据“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 概括第二点;根据“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概括第三点;根据“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概括第四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痴李老三 韦名 城不大,如一大铁锅平放地上,锅沿四周是高高的山,锅底略略平缓的地方便是城。城里人戏称为锅城。‎ 锅城人好戏,由来已久。城志载曰:“梨园婆娑,无日无之……举国喧阗,昼夜无间。”‎ 早年,大凡城里庙会、祭祀或富人家红白喜事,无不搭台唱戏,热热闹闹。当年的锅城,戏是无日不演,看戏呢,则是通宵达旦。‎ 可自锅城人热衷于办企业挣大钱,过上快节奏的生活,锅城演戏几近销声匿迹。慢节奏的戏也几乎无人问津。‎ 城南李老三却是热衷依旧,不仅爱听,更爱唱。‎ 李老三,原名李阿山,独喜潮剧《柴房会》,因钦敬戏里正直、善良、诙谐、幽默的李老三而改名。《柴房会》是一出经典潮剧,讲的是小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半夜遇鬼魂莫二娘,正直善良的李老三怜悯莫二娘的悲惨遭遇,毅然助其复仇的故事。‎ 年轻时,李老三唱《柴房会》,身兼二角。一会是声音洪亮朴实、字正腔圆的男声念白,一会又是悲戚戚、哭啼啼的女声唱。爱戏的李老三早年听遍了四邻八乡演出的《柴房会》,每每听完看完,回家又学又评,十足一个戏痴。‎ 戏痴李老三足足等了30年,找了一个同样是戏痴的女人。女人喜听喜看却不会唱。闲暇时,李老三一字一句教女人学念学唱。低矮的泥砖房里,常常传出《柴房会》精彩片段。清汤寡水的日子里,女人和李老三夫唱妇随,常引来邻居伫足听戏。夫妻俩纵然艰辛,生活却因戏而精彩。日子就在这一唱一和中悄悄流逝。‎ 一日,农闲在家的李老三夫妇又在家拉开架势。‎ 女声:不怕,奴自藏于大哥伞下,便能去得。‎ 男声:天地不公,世道崎岖,恶人自在,屈死无事,我老三越思越想,就是身无盘缠,一路上我求爹爹拜奶奶,忍饥受饿当花子,哪怕是剥破脸皮风霜苦,定教冤魂吐气把贼诛。‎ 女声:大哥仗义恩德难忘,等候来生做马报还。‎ ‎……‎ 夫妻二人边走边唱。走着,唱着,女人忽然软绵绵地靠在了李老三的肩臂上。女人走了。‎ 李老三右手持着一把红伞,一直为女人撑着。送走了女人,李老三收藏了红伞和黑戏包。伞是女人先前买的道具,戏包是李老三和女人手牵手逛街时一起看中买的。李老三相信,女人自藏于伞下。李老三自此只听戏不唱戏。‎ 在锅城,李老三靠着录音机,一个人孤零零地听了几年戏后,经不住儿子劝说,进城了。那是一个锅城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城。在城里,李老三先是靠录音机听《柴房会》。录音带换成了光盘,李老三不仅有声听,还有得看。‎ 莫二娘:(入室,见室中有异,又闻蚊帐内鼻鼾之声,揭帐探视。)啊!是何方狂汉,酣睡在帐中?(莫二娘用手一拂,老三翻身下床。)‎ 李老三:哎呀!怎么静静跌落眠床下?(老三坐地搔首狐疑。)‎ ‎……‎ 看着电视里李老三初遇鬼魂莫二娘,戏中的李老三在二丈高的竹梯上蹿下跳,欲逃无路,惊恐万状……李老三目不斜视,看完,想唱又不张口,一动不动,呆呆坐上半天,恍若隔世。‎ 一日,李老三在报上看到城里大戏院请了一著名潮剧团,连演三天,戏目有《柴房会》。看到《柴房会》三个字时,李老三的眼直了。《柴房会》开演那晚,李老三收拾齐整,带着收藏多年的红伞和黑戏包,一人持两票早早到大戏院。“还有一位呢?”李老三进场时,服务员问。李老三看了看年轻的服务员,笑笑没吭声,径直入场往戏院中间走。偌大的戏院,李老三第一个进场。走到8排正中1、2号位置——那是看戏的最佳位置。李老三在1号位坐下,把红伞和黑戏包小心翼翼地放在2号位置。红伞和黑包在空无一人的大戏院里格外显眼。‎ 戏开演了。“为生计,走四方……”,戏里,李老三朗朗上口的开场白震慑了满满一戏院的“潮粉”。李老三在座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竖耳聆听,右手却不忘抚着2号座位的红伞黑包。‎ 莫二娘:尊一声,我的我的……大恩人!‎ 李老三:叫一句,我的我的……冤鬼魂。‎ ‎……‎ 台上,李老三和莫二娘边走边唱。台下,李老三听着看着身子忽然一软,斜靠在了2号位上。‎ 戏痴李老三走了。李老三是伴着他带来的红伞和黑包里自己画的一张工笔老妇人像安详走的。‎ 戏还在唱。 ‎ ‎(节选自2017年2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0.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戏痴李老三”,有揭示主人公形象特点的作用,同时“戏痴”二字又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开头描写锅城的地理形势,介绍锅城人喜爱演戏、看戏的民间风俗,这些环境描写有力地增强了这个李老三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C. 李老三在妻子去世时一直为她撑着红伞,他相信妻子就藏在红伞下,戏院看戏时仍带着红伞,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 D. 李老三夫妇热爱潮剧《柴房会》,妻子是演此戏时离开了人间,李老三是看此戏时离开了人间,可见小说歌颂的是重情重义的爱情。‎ ‎11. 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12. 小说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请结合作品内简要赏析。‎ ‎【答案】10. C 11. ①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分析言之成理即可)②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分析言之成理即可)。③增强文化韵味;(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 ‎12. ①互衬,戏外李老三痴迷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有情有义;②双线交织,既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③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形成;④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手法分析、环境描写、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C项,错在“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李老三对妻子永别的悲痛与不舍。故答案为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情节、主题、情节本身的手法、效果等角度回答。本题“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对人物和主题的作用,李老三夫妻因戏结缘,婚后夫唱妇随,写戏文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对情节的作用,李老三进城后仍然痴迷于听戏看戏,引出下文去城里大戏院看戏,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三处戏文本身的作用是增强文化韵味。‎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构思的手法技巧及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判断运用了什么手法,探讨创作意图可从人物、情节、主旨等几个方面回答。本题探讨“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首先判断这是一种衬托手法,戏外李老三痴迷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有情有义;接着从情节和主旨角度思考,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从人物方面看,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形成;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4. 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才能不及中人。‎ B.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13. D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景——影;B项,无——毋;C项,生——性。故选D。‎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题中A项,中人:今义,中间人;古义,普通人;B项,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C项,学者,今义,有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宁字武予。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刀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磐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私立下舍七所……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节)‎ ‎15.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B.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C.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D. 初/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人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 “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加《论语》为“六经”。‎ D. “太常”,官名,秦称“奉常”,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意,改名为“太常”。‎ ‎17.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宁崇尚儒学。范宁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B. 范宁热心教育。范宁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求学之人。‎ C. 范宁正直无私。范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D. 范宁勤于治学。范宁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18.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2)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 ‎(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答案】15. B 16. C 17. C ‎ ‎18. (1)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2)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学,(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3)销毁(销熔)兵器(兵刃、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来削弱天下的百姓。‎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积年”作“沈思”的补语,不要断开;“其义”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B。‎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加《论语》为‘六经’”错误,应该是《乐经》。故选C。‎ ‎【17题详解】‎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错误,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范宁指斥王国宝。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 辟:征辟;为……所:表被动;讽:劝阻;遂:于是;寝:搁置。第(2)句,雅:非常;辄:就;谘访:咨询。第(2)句,以为:把……做成;以:连词,表目的,来;弱:使动用法,使……弱。‎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范宁字武予。从小就专心好学,博览群书。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所以在桓温在世期间,范宁兄弟没有一个在朝廷做官的。当时的人竞相宣扬清谈虚无的玄理,儒学影响日益衰颓,范宁认为这种风气开始于王弼、何晏,王、何两人的罪过超过了桀与纣。(范宁)于是撰文说“王何两人贪图天下人都赞美的虚名,凭借富贵人家的傲慢与荒诞,画魑魅来夸耀自己的机巧,鼓动天下人把不遵礼法作为习俗。郑国音乐扰乱了纯正的音乐,善于诡辩的言论颠覆国家,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啊!”范宁崇尚儒学贬抑玄学,大都像这样。桓温死后,(范宁)才走入仕途,担任余杭县令。范宁担任余杭县令期间,兴办学校,教育学生,廉洁立身、躬行礼法,崇尚儒学的人没有不尊崇他的。过了一年,余杭的风俗教化大为改观。自从中兴以来,崇尚儒学、重视教化,没有比得过范宁的人。‎ 后来朝廷征召他,授予他中书侍郎的职位。范宁在中书侍郎任上,提出了很多有好的建议并否定了很多不好建议,对国家政治很有帮助。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化学术,(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范宁指摘朝廷大臣的缺点错误,都直接了当地说,没有任何避讳。王国宝是范宁的外甥,因为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害怕不被范宁所容忍,就挑拨范宁和皇帝的关系,范宁因此被皇帝疏远。范宁请求补任豫章太守,皇帝说:“你不适合担任豫章太守,为什么急着去亲自体验死亡呢?”范宁不相信占卜,坚持请求去补任豫章太守。范宁在豫章又大兴学校,派人到交州购买磬石以供修建学校所用,并改革旧有的制度,不拘泥于常规。从远近各地来豫章求学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的耗费全都出于范宁的私人俸禄。范宁又将本郡的四姓子弟全都召集到学校来做学生,督促他们读《五经》。范宁又修筑学台,学校的功能更加齐备。‎ 江州刺史王凝之向朝廷弹劾范宁,说“豫章郡占了江州的一半。豫章太守范宁在朝廷做官参与机要,在地方做官担任大郡的长官(可见朝廷对范宁的信任),但是范宁却无所顾忌地做奢侈污浊之事,所作所为不合法度。郡城先有六座城门,范宁全部改建成层楼,又修建两座城门,加上以前的城门,豫章郡现在一种有八座城门。范宁还建造了七所私宅……希望将臣的这份奏章下发给太常寺讨论,按照礼法将范宁判罪。”皇帝下诏说,“汉宣帝说,‘可与之共同管理天下的,是优秀的郡守’,如果范宁真的像王凝之奏章中所说的那样,怎么还可以继续担任郡长官呢!”范宁因此被判罪接受惩处。范宁的儿子范泰当时为天门太守,弃官(为范宁)申诉。皇帝认为范宁所致力的只有儒学,这件事拖延了很久都没有判决。(后来)恰好碰上大赦,范宁就没有被判罪。范宁免官之后,定居在丹阳,仍然勤于经学,一年从头到尾毫不懈怠。范宁六十三岁时,在家中去世。当初,范宁因为《春秋谷梁传》没有好的注本,于是深入思考多年,为《春秋谷梁传》做了《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这部书义理精密详实,被天下人看重。不久徐邈又为《春秋谷梁传》做注,世人也很称赞。‎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留客住 柳永 偶登眺。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 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19.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词的上阕从词人登楼远眺写起,描写了艳丽明媚的季节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 B. “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云雾散去、远山重重,南海浩瀚无垠的壮阔画面。‎ C. 上阕最后结句“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中的数声鸟鸣引出下阕开头的“旅情悄”,引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情思。‎ D. 这首词延续了柳永一贯的婉约词风,注重铺叙手法的运用;下阕“沉沉”“杳杳”“盈盈”“隐隐”等叠词的应用,使词作韵律悠长、情感真挚动人。‎ ‎20. 这首词与《雨霖铃》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9. A 20. 相同点:都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离去之后自己无人诉说的忧伤。不同点:《雨霖铃》全词主要是表现离别的伤感,而这首词中,“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等主要是写羁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看看春又老”表现出漂泊之久或时光流逝之悲。‎ ‎【解析】‎ ‎【19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 项,“奠定了全词清丽明快的基调”错误,诗歌上阙是以乐景写哀情,不是奠定“清丽明快的基调”。故选A。‎ ‎【20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考核比较阅读,首先分析《雨霖铃》表达是和朋友离别的伤感;此词由“旅情悄。远信沉沉,离魂杳杳”“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可见是羁旅漂泊、思念朋友的伤感;“看看春又老”时光流逝之感慨。由此分析异同即可。‎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 ‎(1)《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了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沉着,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指出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 ‎ ‎【答案】 (1). (1)然秦以区区之地 (2). 致万乘之势 (3). 序八州而朝同列 (4). (2)羽扇纶巾 (5). 谈笑间 (6). 樯橹灰飞烟灭 (7). (3)佛狸祠下 (8).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纶、樯橹、佛狸的写法。‎ 补写上下文 ‎22.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这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___________,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只有认识到祖国的可爱,才能具有爱国意识。________,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几千年来,_____,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这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答案】 (1). ①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 (2). ②而要认识到到祖国的可爱 (3). ③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 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摘下那表情的面具 某次触及手机屏幕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翻阅各类社交软件后,不难发现,整屏的“表情包”充斥着我们的对话、群聊、空间、朋友圈,人们的交流已离不开“表情包”,你来我往的“斗图”中,只要长按保存,便又能获得新的“表情”。本应用以交流的“文字”却少得可怜。‎ ‎ “表情包”因其能快速发送的简单构造却又能博人一笑的娱乐性而迅速获得年轻人的追捧,其中包含的流行语、引人爆笑的图片小人,一下子击中了人们需要迫切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时躁动的心。然而,在被表情包轰炸过后,其流行的意义和从中透露的问题又值得每一个年轻人的思考。‎ 在信息传播的如此迅猛的今日,“表情包”的出现着实拯救了很多“词穷”青年。他们借以各类自定义的表情抒发自我的情感,表现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评价,其评价多半掺杂着不以为然的清高,对事件及其中的人物投以嘲讽或娱乐大众的自黑。而纵观他们的“表情包”、“我也是醉了”、“人艰不拆”、“宝宝心里苦”,无非是一些泛化的情感,没有什么思想,甚至只是不知所云的避免尴尬的手段。“表情包”的流行恰恰是没有思考力的人掩饰自己的盾牌。而在它们被不断保存,转发中,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开始弱化,原本所保存的一些思考也被夸张的图片掩盖,不仅是语言被符号化,人们的情感,思想也被日益消解成一块块“表情碎片”,散落在信息时代的交流中。这便是“表情包”流行的可怕之处。‎ 自定义的“表情包”实则是大众的浮于表象的情感,看似丰富,其实千篇一律,因其缺乏个人的情感,并不能表达一个人独特的想法,所以是极其虚伪的。在信息潮流下,不被巨浪带入同化的世界,在外界的嬉笑声中仍保持沉稳而坚定的内心是十分不易的。“表情包”的流行只是巨浪中的一个小浪花,与这个快速的时代相同的是,它在快速的升起后也会迅速的衰落,没有一个表情会经历时间的洗礼而不被人们遗忘,或永远的删除。他们都只是人类意识的兴起,一时的欢欣。在大笑过后,从不会,也不可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些什么。‎ 我想起郁达夫的一句话:“现在我因为常常写作而感觉很累,但我的精神是不累的。这都源于我对文学的热爱,它使我对事业充满乐观的情绪,促使我不断进取,永葆青春。”当下的年轻人往往把时间交付给了无谓的宣泄,在泛化的情感中找寻共通之处,聊以自慰,但心中却不宁静,丁点的波澜便使他们失去对生活的期待,对自己的信心,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张被符号化了的面具的脸,我们不能成为时代的木偶,被迷幻而沉浸在网络带给我们的满足之中。‎ 找下我们的面具吧,去挖掘我们内心的想法,找到我们热衷的事业,投以我们的热情,不再被“表情”役使,而成为一个有血肉的人,露出我们真正的面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性材料作文,共三则材料,都是相关表情包的内容,要求根据材料,针对“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首先要求明确三则材料的内容,然后根据材料的内容立意。从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的角度立意:①表情包可涵盖表情、姿态和语言内容,“一图抵千言”,更贴近人际沟通的需求。②表情包简单易懂,既省时省力,还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具备幽默功能,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③青少年在人前难以彻底传达的喜怒悲欢,在表情包中得到了全面宣泄,现实生活中饱受压抑、煎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与补偿。④表情包的创作和开发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创怍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从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的角度立意:①表情包助长了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久而久之,靠它可以含糊应对的事情,我们就懒得用语言说清楚。②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表情包是有限的、制式化的,当我们的表达依赖于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时,思维就会出现同质化倾向。③很多表情包都带有恶搞属性,配图和文字的强烈反差,具有引人发笑的效果,滥用表情包助长了娱乐恶搞之风。④不是所有的悲伤,都能用文字诠释,但是一些悲伤,能从文字中得到安慰,这是表情包所不能给予的魅力。从辩证分析的角度立意:表情包不失为一种新的语言补充,也的确具备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其内核是孤独与思想的贫乏,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 参考立意:‎ ‎(1)摘下那表情的面具;(2)比起表情包,我们更需要行动;(3)我的表情包里没有沮丧。‎ 结构示例:‎ 首先分析“表情包的特征”:本应用以交流的“文字”却少得可怜,接下来分析其手追捧的原因:其能快速发送的简单构造却又能博人一笑的娱乐性;再从“是一些泛化的情感,没有什么思想,甚至只是不知所云的避免尴尬的手段”“极其虚伪”进一步分析其实质;再分析其危害“成为时代的木偶,被迷幻而沉浸在网络带给我们的满足之中”;最后呼吁“找下我们的面具,成为一个有血肉的人,露出我们真正的面目”收束全文。‎ 材料链接:‎ ‎1.比起表情包,我们更需要行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多姿多彩。无论是在网上购物、游戏,刷单还是玩快手,都离不开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生活中的一架桥,惟妙惟肖的架起了理解、冲动、情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品德气息、有一定的道德理论。随着时间的推波助澜,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以潮流为主、在网络上找一些所谓非主流的语言模仿。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实并不是。殊不知随波逐流是一种没有逐渐败坏的现象。真正潮流的并不是那些肤浅的字面而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俗话说的好,有一副外在的风光皮囊,不如有个好思想,当然有人的皮囊见不得多好,更别提风光了。‎ 在人与人相处时,不要用特别热情的形态去对待,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那是在套路他,也别用你所谓的高冷去无视人家,这样只会留下一个傲慢不通情达理的昵称。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认真的去对待。‎ 其实现在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人足不出户都能签合同,交房租……在给与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间接性的导致人们在户外的社交能力减弱。正如现在年轻人们火热的QQ、微信……一些社交的软件,给生活增添了特效,比如聊天的过程,大大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性、还有那种初次见面的腼腆性,一些强势外表也会放下来的随和性。一些当面不敢说的话在网络上都说的头头是道,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套餐。但是这种套餐是否有营养让我们一起追溯到五十年前,那时候虽然有电子邮件也只是高级政府的珍品。大多数人民传递信息还需要写信。一字一字的写,信不仅仅代表信息也代表着真诚,用心,尊重。着也促进人们对汉字的主动了解性。充分证明了汉字的重要性。而现在的新时代,有了网络,让身在异地的亲人也会放心,安心。同时不再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传递的信息不再是有诗情画意的笔墨,则是正正方方的文字,人们在想用方便的过程中用牺牲了自己的勤奋,对长时间没写过字造成后期重大机会的失误。所以汉字很重要,笔墨更重要。‎ 着能说明,这份营养餐的营养价值吗?‎ 文字的重要性公民不可缺乏,但是随着网络的创新,聊天工具也变得普遍又得到年轻人的好评。---表情包,一种常见又令人可爱可恨的聊天工具,一个表情就能诠释一个人的心情,想法,想干嘛,同时也会导致聊天出现障碍,语言不同,误会等现象。表情包我们不能滥用,给人聊天时若一直用表情包,未免也太枯燥了。合理去用,要用的有价值,否则会直接暴露你的品德,性格,甚至目的。最最让人苦闷的是一句话用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代替,让对方多想谨慎这样来说对你并没有好处。‎ 表情包太丰富,很容易让我们的交际累垮;‎ 表情包太局限,阻碍了我们纯真的喜怒情。‎ 比起表情包,我们更需要言行 ‎2.我的表情包里没有沮丧 纵使生命万般艰苦,却也没有沮丧——题记 又是一个春天,路旁石头上长出一株翠绿的嫩苗,姹紫嫣红的花朵在草地上竞相开放。一场春雨后,许多沉寂许久植物缓缓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很快取代冬日的白雪皑皑。‎ 独自一人散步在陌上小路,残阳那暖暖的光照在我身上。四周极为冷寂,只能听到流水潺潺。那次我没有考好。‎ 在这紧张的学位争夺下,成绩决定命运。因而家里人对我的学习成绩非常关心,一点小小的波动都能触动家长心里的那根弦。何况那次下滑得有点严重。只感觉天空似乎是有意渲染气氛,昏暗得有些不自然。往常的飞鸟也不知去了何处。有的只是冷寂。‎ 远远眺望那一抹残阳,只想忘掉被训斥的沮丧。远处那昏暗的光透过树的枝叶撒到一株小花上,显得那么凄凉。‎ 很快,夜色降临。‎ 怀着一种有点悲伤的心情,呼吸着有点悲伤的空气,睡了一个有点悲伤的觉。不知何时,一抹金黄的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脸上。天空是那么晴朗,一扫沉郁的气氛。家里人都开始忙前忙后。望着天上还不是很刺眼的太阳,思索许久。最后,泡了杯茶,写起了作业。‎ 逝者如斯夫,转眼又是一个黄昏。‎ 我再次到陌上那条小路散步。与昨日不同的是,陌上多了一个耕作的老农,天空多了几群飞鸟,不复昨日的沉寂。那老农面不紧不慢耕作着,从老农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见了我,便放下手中的农具,走向我,用着苍老有点沙哑的声音问我:“小伙子,怎么啦,看你有些不开心?‎ 我淡淡点了点头,答道:“就是没考好。”老农抹掉额头上的汗,笑了笑,道:“你看那天上的太阳,等会儿落下,明天又会重新升起。考得好与不好,很快也会过去。没必要为此影响了心情。你看那株植物,在两棵石头间的缝隙都能生长,从上到下一片碧绿。我们所面临的困难,相比它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 一瞬间,我竟陷入了沉思。‎ 好与不好终究会过去,与其悲伤沮丧,倒不如化其为前进的动力。石缝里尚可有生命,我的沮丧,又算什么呢?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 我只感觉心里似乎豁然开朗。只感觉天空是那么广阔,大地是那么无垠,野芳是多么绚丽,水声是那么动听。大好的青春,怎能让沮丧占据?‎ 打那起,我的表情包里没有了沮丧!‎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