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58分)‎ ‎(一)课内文言文(20分,每小题2分)‎ ‎4.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景翳翳以将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⑤彼且奚适也 ⑥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⑦而征一国者⑧门衰祚薄 A.①②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⑥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 劝止、挽回 善万物之得时 适合 B.遥襟甫畅 刚、顿时 所赖君子见机 预兆 ‎ C.而莫之夭阏者 阻塞 未数数然 拼命追求 D.日薄西山 迫近 夙婴疾病 缠绕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自夸 臣以供养无主 没有主人 B.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 恭疏短引 书,撰写 C.聊乘化以归尽 姑且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句中语气词 D.臣具表以闻 准备 绝云气,负青天 直上穿过 ‎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悦亲戚之情话 C.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悟已往之不谏 B.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彼且恶乎待哉 D.急于星火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或棹孤舟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而后乃今将图南 ‎ ‎⑤则刘病日笃 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⑦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⑦/②⑤⑥‎ C.②④⑤/①③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⑥/⑦‎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生生所资 C.臣具以表闻 D.奏流水以何惭 ‎1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之雅望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12.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曷不委心任去留 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 B.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杨得意生不逢时,虽有文采也只能独自叹息。‎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为何不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飞呢?‎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因为供养祖母之事没人来做,就辞别而未能接受任命。‎ ‎13.下列说法中,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台隍枕夷夏之交”中“夷”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②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③《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阴历每月初一,“朔”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④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⑤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9个月,小功服6个月的亲族。‎ ‎⑥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A.①⑤⑦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⑥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靜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柰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并发出与“燕雀安知鴻鹤之志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可终羁贱乎”的感慨。‎ 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人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反驳,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D.刘文静善于进谏。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阳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2)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 徒令上将④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⑥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它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做铺垫。‎ 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尾联回忆作者往年经过锦里武侯祠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19.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四)古诗文默写(8分)‎ ‎20.(1)王勃 《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 ‎(4) 《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走正门 ‎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⑤海爷却说,不可。‎ ‎⑥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⑦‎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⑧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⑨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⑩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⑪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⑫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⑬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⑭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⑮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⑯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⑰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⑱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原文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22.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分)‎ ‎2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9分)‎ ‎2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②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情怀。‎ ‎③有点海归背景的留洋学生千万不要有奇货可居的心理,一味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在现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下,一不小心就会被弃之不用。‎ ‎④没有演过大人物的谢园这次在《陈云在临江》里小试牛刀,因为首次演大人物,他不敢怠慢,阅读了很多有关陈老的书。‎ ‎⑤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韦编三绝,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⑥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③⑤⑥‎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B.这两天,一条名为《我是谁》的1分30秒视频被广泛转载,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打广告,友纷纷点赞:“暖心接地气!”“没想到有一天被我党广告圈粉!”‎ C.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全人类最为珍贵的宝藏。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承担起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 D.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2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今天是吴大爷97岁生日,孙子吴东东为他精心准备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祝爷爷身体健康,能活一百岁!”‎ B.她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高三后,她学习更加勤奋,她的家母也给了她很多鼓励,高考时她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 C.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D.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地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五、写作(60分)‎ ‎27.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按要求作文(60分)‎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 ‎ ‎1.C 2.B 3.D 4.A 5.A 6.B 7.D 8.B ‎ ‎9.D 10.D 11.D 12.A 13.C 14.B 15.A 16.C ‎17(1)(5分)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俄”“坐”“系”每个词1分,句意2分)‎ (2) ‎(5分)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你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疑惑、疑忌)。(“应天受命”“宿昔” “嫌”每个词1分,句意2分)‎ ‎18.AE ‎19.(1)①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②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 ‎(2)①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②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意思对即可得 6 分)‎ ‎20.(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3)一尊还酹江月 ‎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1. B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22.‎ ‎(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后院中的贺家祠堂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答出两条给4分,答出三条给5分)‎ ‎23.‎ ‎(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2分)‎ ‎(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2分)‎ ‎(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2分)‎ ‎24.D 25.C 26.C ‎27作文略 ‎【参考译文】‎ 刘文静,字肇仁,潇洒不羁有气度才智。与晋阳宫监(官职)裴寂关系很好。裴寂晚上看见烽火台传递烽火,叹息说:“天下正乱,我将何处安身?”文静笑着说:“按照你说的,正是英雄豪杰所依仗的条件。我们二人难道可以终身依附隋朝吗?”‎ 高祖当时为唐公,文静看出他有大志向,用心去结识他。又见了秦王后,对裴寂说:“唐公的公子,不是普通的人,心胸开阔神明英武,是汉高帝、魏太祖那样的人!”裴寂并没有认同。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文静心里惊喜,故意用言语挑逗(观察他的态度)他说:“混乱局面正严峻,除了汤、武、宣、光这样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说:“怎么就知道没有那样的人呢?现在来看望你,不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将变,只是想同你商议大事,请试着为我分析。”文静说:“皇帝南巡,军队都在河洛一带,盗贼到处都是,以万来计算,必须有真命天子来收复使用它们。如果确实能顺应这个机遇,那么天下还不够你平定的(平定天下很容易)。现在汾、晋等地躲避盗贼的人都在,我平时就知道他们都是豪杰,一旦号召,十万军队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几万,命令一下,谁不愿意追随呢?大张旗鼓进关,以此来威震天下,王的大业就成了。”秦王笑着说:“您的话正与我的心意相合。”于是暗地里部署宾客。‎ 唐公于是打开大将军府(调兵遣将),任命刘文静为司马。文静请求与突厥结盟,唐公答应了。唐公派文静出使结交始毕可汗,始毕可汗说:“唐公因何事起兵?”刘文静说:“先帝废除太子把王位授予后主,所以天下大乱。唐公,国家的近亲,害怕毁掉王室,起兵罢黜不应该继承王位者。希望与突厥共同稳定京城,金币、少男少女都可以属于可汗。”始毕可汗非常高兴,立即派两千人马跟随文静回去,又献千匹骏马。唐公高兴地说:“没有您哪里能够做好这件事呢?”‎ 唐公登上天子职位,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当时多次把尊贵的大臣引到内室共处一床。文静进谏说:“现在境域之内,都是您的臣子。您延请臣子,皇帝的位子尊贵,您屈尊与臣子同卧一床,这就是王导所说的‘‎ 如果太阳也和地上万物一样,那么老百姓该到哪里沐浴光辉呢?’”皇帝说:“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您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 文静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但裴寂唯独因为故旧的感情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议论政事,多与裴寂唱反调,于是生出嫌隙。刘文静的妾失去宠爱,告诉她哥哥告发刘文静反叛,文静就被关进监狱。皇帝派遣裴寂、萧瑀审问情况。皇帝就杀了他,时年五十二岁。‎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