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课本知识选择(每小题2分,共6分) 1.请选出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赍发(资助) 将出(拿出) 恁地(这么,那么) 馔(冒犯) B.管待(款待) 干碍(妨碍) 却才(即使) 好歹(不管怎样) C.彤云(浓云) 仓廒(存放粮食的仓库) 市井(市镇) 庇佑(保佑) D.央浼(恳求) 搠(拿) 顶礼(敬礼) 恶(触怒)了高太尉 2.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以五百岁为春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D.去以六月息者也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 C.常在床蓐 D.犹蒙矜育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C.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D.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据《礼记• 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C.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D.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后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C.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7-11小题(27分)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①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②,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③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④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⑤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 。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举行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⑤禘:一种祭祀大典。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宗”是南宋皇帝赵构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起的名号。庙号可以有褒贬之意。 B.“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C.“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秦汉后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是一种命令文体。 D.“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震学识渊博,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但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C.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D.宋徽宗去世后,当时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 (2) 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 11.将下列课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2)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小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https://www.yuwenmi.com/zi/19016.html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注:①https://www.yuwenmi.com/zi/19016.html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联写诗人早年被君王记住,足见其被君王赏识器重,而如今他已经成为一个客居边城,心神俱疲的人。 B.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对比之中流露出诗人离群索居的悲凉情调,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13. 本诗“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历来被世人称道,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3分,每个空格1分) 1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认为自己走入迷途并不太远,自恕自慰的两句 (2)《归去来兮辞》中, 写出了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3)《滕王阁序》中描写傍晚落日美景,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句子 (4)《滕王阁序》中描写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景致的句子 (5)《陈情表》中运用典故说明人应尽孝心的句子 (6)《逍遥游》中作者认为无所待才是真正逍遥的三类人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聂志红 肖伟从银行出来,又走到对面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向老婆请示:“钱取出来了,现在就给汪宏明送去?”“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老婆没好气地吼道。肖伟连连答应,接着便挂了电话。正准备离开时,肖伟忽然听见从旁边的电话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一百万够不够?我现在就给爸爸送去,随便他买房也好,买车也好,也让他在那边享享福……”一百万?好大的口气!肖伟闻言倒抽一口冷气,偷偷瞟了一眼,只见这个年轻女人果然提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若非亲耳听到,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居然用一个普通的塑料袋提着一百万的巨款!一个想犯罪的冲动念头在肖伟的脑海中升起,但他知道若在这闹市之中付诸行动,等待他的立刻就是牢狱之灾。 肖伟在对面商场买了礼品出来,在巴士站等车时又遇见了那个女人。肖伟站在她身后,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想,如果这一百万属于我,就算买一幢豪华别墅也不在话下了!那还用得着低声下气去求那狗日的汪主任吗?而现在,为了一个分房指标,已倾尽全部积蓄去给他“上供”,但谁知这两万元又会不会打水漂呢? 车来了,女人上了车,肖伟想也没想就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了同一趟车。女人上车后,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就坐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肖伟分析了一下情势,决定用掉包计。他一眼瞥见车上果皮箱旁边有一些备用的黑色塑料袋,便悄悄取了一个,套在了自己装着钞票与礼品的袋子外面,然后走过去,也把袋子往行李架上一搁,和女人的袋子挤在一起,不仔细分辨还真辨不出彼此来哩! 肖伟坐在车上,一点点积聚勇气,只待女人放松警惕时,就可以拿起她的袋子溜之大吉!当汽车在第三站停下时,肖伟觉得时机已成熟,便从容地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然后堂而皇之地下了车。他知道自己没拿错,因为袋子的份量明显沉了许多。肖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他没想到刚才的两万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百万。当然,他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逃离这里,越快越好!他伸手叫了一辆的士,要司机火速送他到城南。到城南后,他又换了辆的士到城西,再换车到城东……最后,他爬上一辆开往郊区的大卡车出了城。也不知驶出了多远,肖伟在一座山边下了车。看看四下无人,他提着袋子往山上走去。 翻上一个山坡,肖伟确定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一个死人外,因为他发现坡顶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肖伟走过去,背靠着墓碑坐下,大口地喘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汪宏明啊汪宏明,要不是我老婆逼我,我本来就不愿求你的!现在老子一百万都有了,一辈子也不会求你了,你他妈的爱分给谁就分给谁去吧! 痛快地骂了一通之后,肖伟感觉真是扬眉吐气!他拿过那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开始小心地拆开它。拆开一层后,里面还有一层,再拆第二层……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终于找到你了!”肖伟反过头一瞧,只见从墓碑后探出一颗头来,脸色惨白惨白的……他大惊失色,立即弹了起来。这才发现,来者居然是那个携带巨款的女人!肖伟扫视了她身后一眼,发现并没有公安时,便对她说了一句“我不认识你”,接着就提起袋子往山下没命地跑。女人在后面喊道:“哎,你的东西,还有钱……”肖伟当然是装作没听见,但是女人还在喊,“你手里那钱……是我的,请还给我,你拿了也没用……”最后一句话让肖伟不由地停下了脚步。你的钱我拿来没用?是美元?还是英镑?哦,对了,照人民币的面值来算,手中这个袋子是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百万的。那到底是什么呢?肖伟决定看个究竟。 当他拆开袋子,看到那些钱时,立即魂飞天外——我的妈呀!那全是一捆捆的纸钱!难怪这女人如此神通广大——即使我逃到这荒山野岭她也能神鬼莫测地在我身后出现,原来她是……鬼!! 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求求您放过我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的钱全还给您,我以后一定常来给你烧纸钱,求求您……” 女人笑得直不起腰来,指着肖伟说:“你这是干什么呀?这钱是捎去给我爸爸用的。”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座孤坟。 女人告诉肖伟,她父亲在城里退休后,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一次次都失败了,但老人不愿听从儿女们的劝告而放弃。直到前年,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但是,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儿女们遵照老人的遗言,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想如果他看到了这满山盛开的桃花,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女人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手中的纸钱。 肖伟站起身举目一望,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肖伟进行刻画,心理描写颇多,比如激烈的思想斗争,拿到钱后的紧张,被女人追上后的吃惊与惧怕,从而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B.本文对比鲜明,一方面是肖伟为个人私利患得患失,谋取私利,甚至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老人为开垦荒山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C.肖伟自认为得手后通过不停换车来到荒山的情节,既体现了人物的多疑谨慎,也为下文二人在荒山相遇做了铺垫,引出下文情节。 D.文中的女人虽然着墨不多,但她发现塑料袋被故意拿错后,一直寻找失主,不贪不昧的形象也很鲜明,令人敬佩。 16. 当肖伟拆开袋子,发现里面都是纸钱,对于这种结果,前文有多处伏笔,请列出两处,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17. 小说结尾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18.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2011年至今,腾讯在美国累计投资了41家科技创业公司,累计融资总额达35亿美元,这其中不包括腾讯对上市公司的投资。 B.长征五号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于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C.据《人民日报》报道,入春以来,由南到北,农业机械成为春耕生产的主角,春耕春播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以上。 D.主旋律电视剧之所以热播,就在于遵循生活逻辑塑造人物、深入心灵深处挖掘人性,改变了以往人物性格单一、剧情生硬俗套。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我的一个多年不见的老乡,给我捎来了不少家乡的土特产,我不好推辞,只有笑纳。 B.我这次遇到了难题,多亏您帮忙,尽管是绵薄之力,但您也是全力以赴,我真心地感谢您。 C.您是我校语文教学的泰斗,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您的稿子非常不错,但是可能是一时疏忽,稿子中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0.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广大干部应积极主动想办法,打通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添砖加瓦。 ②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到突然昏厥的外籍女子终于苏醒过来,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参与救治的三名中国乘客致敬。 ③设立科普公众开放日,让更多的人领略科学的奥秘,从而激发公众对科学奥秘的探索兴趣,我们的创新能力才会青云直上。 ④“国学大师”冯其庸,书画、诗词、摄影、戏曲评论、红学研究等涉足领域之广、造诣之深,后学均难以望其项背。 ⑤汪曾祺谈吃的散文颇有情趣,从狮子头、东坡肉到家乡高邮的鸭蛋,从各种鱼的吃法和滋味,到荠菜、马齿苋的做法,不厌其详。 ⑥腼腆和含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与我们的视听习惯休戚相关,与我们的心存敬畏紧密相连。 A. 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2分)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搞得好的城市的生态系统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搞得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 ③ 四.写作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了。”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 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课本知识选择(每小题2分,共6分) 1.C A.馔(饭食) B.却才(刚才) D.搠(扎,刺) 2. D 凭借 A项,“以”用;B项,“以”,“以..为,把..当作”;C项,“以”,介词,因为 3.D A.“闵”通“悯”;B.“零丁”通“伶仃”;C.”蓐”通“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4.C.(本题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选项偷换概念,原文表述是“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5.D.(本题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是为修建阿房宫而设的。) 6.B.(本题考查对信息推断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并未提到“深受儒、释、道的影响”)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7-11小题(27分) 7.D(“言”后是朱震所说的话,其后应断开;“寇来则御寇去则耕”是四字对偶句,中间应断开;“不过三年”是时间状语,要独立使用) 8.C.(“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错,“诏书”为皇帝专用) 9.B(“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有误) 10.(1)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对答。(译出大意给2分;状语后置句1分;“旨”和“具”各1分) (2)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百姓,那么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译出大意给2分;“使”“扰”每处1分,补出省略的主语1分) 11.(1)世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都非议他,他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誉”“劝”“非”“沮”各1分) (2)以三江为襟并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并连接瓯越。( “襟”“带”“控”“引”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不举行祭礼,(期间)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小题 12.D(主要通过记叙的方式) 13.①内容:这一联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唤起诗人对军中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 ②情感:衬托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功业难就的情感。 (内容情感各3分。内容描写画面1分,表达情感2分;情感借景抒情1分,表达情感2分) 14.名句名篇默写(13分,每个空格1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 15.D.(发现塑料袋被故意拿错,于文无据) 16.伏笔;①女人只用一个普通塑料带装钱。 ②女人在打电话时说“让他在那边享享福” ③上车后,女人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 好处:使文章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中,保证了情节的合理性。 (只需答出两处即可,每处2分;好处2分) 17.①结尾描写了满山盛开桃花的盛大景象。既照应了题目,也突出了老人开垦荒山的巨大成果,蕴含着对老人的赞颂。 ②暗示肖伟内心受到的触动和震撼,烘托人物心境产生的变化。 ③用景物描写结尾,含蓄蕴藉,引人联想,韵味悠长。 (每点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A(B项,“成为....最高水平”搭配不当,应改为“代表了”或“代表着”;C项,成分赘余,可删去“以上”;D项,成分残缺,可在句子末尾添加“的创作模式”之类的中心词语。) 19.C(A项,“笑纳”是敬辞,只能用在别人身上;B项,“绵薄之力”是谦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D项,“斧正”是敬语,请人修改文章) 20.C(①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②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以消除。③青云直上: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④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背部,比喻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⑤不厌其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⑥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适用于人与人) 21.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证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 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22.审题立意参考,可分别从船工和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思考。 有备方能无患,要有忧患意识。 专心致志做事,心怀顾虑,难以专心。 做事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少犯错误。 心存后顾之忧,就不能勇往直前。 命题:黄芸 审核:郑华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