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咬文嚼字 朱光潜 郭沫若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嫌这话不够味。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这个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一点“你不是”的讥刺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语气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 这番话不免啰唆,我们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更动了文字,其实就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相随变。韩愈在月夜听见贾岛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韩愈劝他把“推”改为“敲”。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但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情。比较起来,“敲”‎ 没有“推”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够味”的意思是将“是”字改成“这”字,表达的感情会更为强烈。‎ B.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它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C.郭沫若先生在炼字上是极认真、极严谨的,他的炼字没有失误,值得大家肯定。‎ D.作者以王若虚修改《史记》为例,说明文字可以多种修改,但意味变化并不大。‎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明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B.文章论证语言精当,深入浅出地将阅读写作应有的谨严态度表达出来,令人信服。‎ C.《水浒》的事例是反面用例,证明“你这什么!”是坚决的判断,又表现强烈情感。‎ D.在分析“推敲”事例时,作者先陈述一般看法,再还原具体场景,最后提出见解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红楼梦》为例,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任何时候都比“你是”式语法更有力。‎ B.咬文嚼字必须要锱铢必较,修改文章一定要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追求简洁。‎ C.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表面上只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 D.作者认为,“推”字是步月归寺,气氛显得冷寂;“敲”字是拘于礼节,场合显得温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远程办公”彻底火了。虽然远程办公这个概念早有企业在推广,但真正获得如此大规模应用的机会,恐怕尚属首次。‎ 虽然是一种应急手段,但远程办公已显示出最直接的好处——突破了空间限制。在此之前,“人人足不出户,企业单位也能正常运转”简直不可想象。但远程办公软件的出现,让许多原先组织生产时必不可少的“前提”,如今都变成了“选项”。其次,远程办公还将释放出一波“人才红利”。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但在现有模式下,人们在择业时考虑的不只是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还要忧心房租贵不贵、交通堵不堵、家人能否适应……这些与职业本身无关的因素,造成许多人才与企业失之交臂的遗憾。而远程办公则可以解除这些“包袱”,让人才在最适宜自己的环境中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让企业对人才的吸纳突破地域和国界,真正做到“广招天下英才而用之”。‎ ‎(摘编自《远程办公的春天来了吗?》)‎ 材料二:‎ 表一: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优势认知调查 表二: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劣势认知调查 ‎(摘自《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认知调查》)‎ 材料三:‎ 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原有稳定的商业结构,全民居家、开工开学延后,引发了一系列消费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纷纷开启线上问诊、远程办公和网络教学模式。‎ 多平台数据显示在线咨询激增。网上问诊,不仅解决了线下的不便,避免交叉感染问题的风险,同时也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医疗资源。“平安好医生”称疫情期间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次。‎ 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表被推迟了,而家庭办公模式又为之前不温不火的在线办公注入了活力。钉钉数据显示,自2月3日以来,全国有超过上万家企业和近两亿人在家工作,以降低集中办公传播疾病的风险。百万家企业在一天内涌入了企业微信平台,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钉钉、企业微信、字节跳动“飞书”等纷纷进入战备状态,协助企业进行远程办公。‎ 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将延期开学,并提倡“停课不停学”,阿里钉钉、科大讯飞、腾讯课堂等平台都被政府纳入了“停课不停学”计划,众多师生“被迫”接受线上授课的教学模式。仅在1月29日,数十家知名的在线教育机构,向全国用户提供免费直播课,同时还与各地学校展开合作,开启线上教学。‎ ‎(摘编自《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大量用户短时间内涌入,企业靠什么留存用户》)‎ 材料四:‎ 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机构纷纷取消课程,但学生的学习需求依然存在,在线教育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学生可通过直播课程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及时查漏补缺,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在线教育机构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青睐,优势进一步凸显,将迎来重大发展。同时,随着线下课程取消,大量学习需求涌入在线教育平台,龙头企业拥有海量优质教师资源、完整课程体系和先进教学方法,具有品牌优势和ロ碑优势,更容易受到用户青睐。用户优先选择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拓展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加速马太效应,促进巨头企业崛起。另外,传统线下机构线下课程取消,现金流可能受到影响,而他们的线上课程转型缺乏经验及技术,面临较大挑战,中小企业线下机构将难以度过疫情寒冬。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在线教师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在线教师地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摘编自《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4.关于在线教育,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疫情影响,线下机构纷纷取消课程,在线教育顺应需求,得到迅速发展。‎ B.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的直播课程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及时查漏补缺。‎ C.具有品牌和口碑优势的在线教育平台更容易受用户青睐,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D.部分在线教育企业线上课程转型缺乏经验和技术,很难度过疫情困难时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程办公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但却还要依赖远程办公软件,容易受到硬件条件的影响。‎ B.超过四成的人认为远程办公利于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有近三成的人认为它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C.网上问诊不仅解决了线下的不便,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还缓解了紧张的医疗资源,惠及了更多用户。‎ D.因为开工延后,很多企业选择家庭办公,企业微信平台一天内涌入百万家企业,协助这些企业复工复产。‎ ‎6.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远程办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合花 茹志鹃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主攻团的团长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支援。‎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很久没有赶上他,我的双脚胀痛得像火烧。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地方坐下,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因为我是个女同志。我着恼地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他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到了包扎所,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不一会儿,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我们走进院子里,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 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斯”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半夜,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为了救我们,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一张熟悉的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②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小战士的脸。‎ ‎(1958年3月,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选材颇具匠心。它是战争小说,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而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前沿包扎所里的故事。‎ B.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先前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小战士的天真、乐观、热爱生活。‎ C.这篇小说人物刻画都从外貌描写开始,通讯员“高挑挑的个子”,新媳妇“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D.这篇小说结构细致紧密,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描写紧扣人物,个性鲜明;文字繁简适当,浓淡合度,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8.文中两处划线句分别表现了新媳妇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 ‎,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则指农历每月十六。‎ B.“妪,先大母婢也”,“先大母”是对死去的祖母的敬称,“先妣”则是对死去的母亲的敬称。‎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至于成立”指男子二十岁。‎ D.“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是古代记事抒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承载着作者的复杂情感。‎ B.家中的老婆婆是作者已去世的祖母的奴婢,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振兴家业。‎ C.文章多用叠词,如“珊珊”写月下桂树随风摇曳,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D.本文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作者的深情,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14.全文笼罩着一种浓重的悲情,请简要概括作者产生这种“悲情”的缘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5.下列对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三句铺叙景物,交代时令和地点,渲染悲凉氛围,奠定全词感伤的情感基调。‎ B.“沉沉”言暮霭浓密深沉,“阔”则言楚天广阔辽远,前途迷茫,道尽离愁之深。‎ C.“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实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的虚景。‎ D.全词上片摹话别之景,景中含情;下片抒别后之思,思中见景;双线并行,互为映衬。‎ ‎16.这是一首离愁别恨之作,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离情”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尊”是古代盛酒的器具,苏轼词赋中多次出现,如《赤壁赋》中“ ▲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2)杜鹃,又称子规,时常夜啼,声音凄切,常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如李商隐《锦瑟》中“ ▲ ”,李白《蜀道难》中“ ▲ ”。‎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用酒排遣的句子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人 ▲ 、逆行而战。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面对 ▲ 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在前,群众紧随,体现了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价值得到彰显;“人心齐,泰山移”,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面对疫情有担当,文艺工作者在行动!文艺向来是( ▲ )。“封城”期间湖北同胞的生活,抗疫一线逆行者的故事,病毒横行之际科学家的工作,怎能不令文艺工作者动容?在抗疫时期,我们发现:电视上、手机里,喜气洋洋的节目少了,加油鼓劲的歌曲多了;令人捧腹的节目少了,歌颂英雄的诗篇多了。无论一线见闻,还是诗词朗诵、歌曲MV,抑或是莲花落、京韵大鼓、快板等民间文艺作品,都将目光 ▲ 到抗击疫情上,文艺工作者正和全国人民一道, ▲ 、同气相求,全力声援一线,潜心创作新篇。‎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披坚执锐 暴虐 聚集 同声相应 B.厉兵秣马 肆虐 聚焦 同舟共济 C.披坚执锐 肆虐 聚焦 同声相应 D.厉兵秣马 暴虐 聚集 同舟共济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价值。‎ B.体现了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价值;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C.体现了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价值;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D.证明了“人心齐,泰山移”,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价值。‎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B.“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博学以文,约之以礼” D.“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四、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 ‎21.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请谈谈你对“黠”和“侠”二字的理解,并结合原著各举一例分析。‎ ‎22.“失空斩”是一组京剧传统剧目的合称,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请写出这三个剧目的名称,并简要概括每个剧目的主要情节。‎ 五、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美丽的瞬间,短暂而珍贵。夜色里昙花一现的瞬间,见证了生命的绚烂;月台边父亲攀爬的瞬间,定格了亲情的永恒;太空中宇航员漫步的瞬间,记载了人类的探索……‎ 生活中有哪些美丽的瞬间,触发了你的情感,引发了你的思考? ‎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终素质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3分)A ‎2.(3分)C ‎ ‎3.(3分)B ‎ ‎4.(3分)D ‎5.(3分)D ‎ ‎6.(6分)①从政府角度,要大力提倡,政策扶持,积极推动;②从运营平台角度,要改进软件技术,建立品牌意识,提升服务水平;③从用户角度,要更新观念,及时反馈,加强合作。‎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3分)C ‎8.(6分)第①处:“笑着”体现新媳妇对通讯员冒冒失失的行为感到可笑;“赶忙找针拿线”表现她对通讯员的关心。第②处:“没看见”“没听到”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无限悲痛;“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为之前没有给通讯员补上破洞感到遗憾、愧疚和对通讯员的崇敬。‎ 评分建议:一处3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②百合花白净纯洁,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的心灵;③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④歌颂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3分)D ‎11.(3分)C ‎12.(3分)B ‎13.(1)(3分)项脊轩总共遭遇了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大概有神灵的保护吧。‎ 评分建议:“凡”“殆”,被动句,各1分。‎ ‎(2)(4分)那以后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评分建议:“无聊”“葺”“制”,状语后置句,各1分。‎ ‎14.(3分)①亲人离世,睹物思人;②叔伯分家,家族衰败;③屡试不第、兴家无望。‎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3分)C ‎16.(6分)①直抒胸臆。“多情自古伤离别”直接抒发离别之伤。②借景抒情。全词描写临别时的实景以及想象分别后的虚景,抒发离别之伤。‎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1)举匏尊以相属 一尊还酹江月 (2)望帝春心托杜鹃 又闻子规啼夜月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3分)C ‎19.(3分)B ‎ ‎20.(3分)A ‎ 四、名著阅读(11分)‎ ‎21.(5分)黠,即小聪明,老于世故;侠,即有义气,敢担当。‎ 举例:黠 刘姥姥二进贾府时,明知王熙凤等戏耍她,但她还是装傻,配合凤姐哄贾母高兴;讲故事迎合贾母宝玉的好奇心理,投其所好。‎ 侠 贾府衰落时,巧姐被卖,刘姥姥知恩图报,救下巧姐。‎ 评分建议:“黠”、“侠”理解1分,举例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 ‎22.(6分)“失空斩”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 ‎①失街亭:蜀魏交兵,马谡刚愎自用,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 ‎②空城计:街亭失守后司马懿进军西城,诸葛亮兵力单薄,用空城之计大开城门,吓退司马懿。‎ ‎③斩马谡:因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挥泪斩之。‎ 评分建议:三个剧目名各1分,三个情节各1分;意思对即可。 ‎ 五、作文(60分)‎ ‎23.(60分)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