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C.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有爱不觉天涯远 她从小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然而十五岁那年父亲在一场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幸福到此戛然而止,她从此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 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的上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一样的刺了个遍。 生日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上市场买东西,说要热热闹闹得给她庆祝一番,并叮嘱她放学后把要好的同学都请到家里来。晚上,她独自回来,看到家里流光溢彩,桌子上摆着生日蛋糕,插着十六支蜡烛。 她刚一进门,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纷纷往她手里塞礼物,祝贺她生日快乐。母亲在旁边兴奋地介绍,母亲问:“怎么没带同学回来?” 她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没有爸爸在的生日,我不快乐!”就把手里的礼物通通摔到地上,留下不知所措的母亲和一屋子尴尬的人,头也不回地跑进自己的房间,把门重重地关上。 晚上,她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压抑的哭泣声。她在父母的房门口站住,房里的灯还亮着,母亲背对着她,肩膀剧烈的抖动着,这是父亲离世后,她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她也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会,终于走进去,轻轻地揽住了母亲的肩头。 第二天,她起床时发现床头放着一张字条:“娇娇,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我们娘俩儿在一起要快乐地活着,他才会开心。有爱不觉天涯远,哪怕是在两个世界。” 高三那年,母亲失业了。但她没有任何抱怨,登上三轮车大街小巷的叫卖水果。 有一次,她走过一个路口,正好看到母亲的单轮车停在那里,有个人在挑苹果的颜色不好,价格太贵,母亲谦卑地陪着笑脸,不住地说好话,那人还是不依不饶,称完了非要再添上两个。 母亲急了,正争执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城管来了!”母亲已经钱也不要了,骑上三轮车就跑。那条街正在挖暖气管道,母亲没留神,三轮车便歪进了旁边的沟里,她看见母亲麻利地爬起来,扶正三轮车,也顾不上捡掉在地上的苹果,继续蹬着车往前飞奔。 她跑过去把地上的苹果捡起来,看着母亲的背影飞快的消失在街角,她突然蹲在地上,泪水再也忍不住的流下来。 母亲艰难地供她读完了大学。她得到了全额奖学金,要出国深造。临走的那天晚上,母亲把该叮嘱的都叮嘱了一遍。 她依着母亲,一直沉默,到开口说话时,已是泪眼婆娑:“妈,我走了,你怎么办?”母亲笑着说:“傻丫头,有爱不觉天涯远,你就是去了火星,也跟妈妈眼前一样。”母亲轻轻地笑着,可是她的手却在颤抖。 学成归来,已是三年之后。她凭着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大公司高薪录用,还买了复式楼房。 有一天夜里,她听见母亲一直咳嗽,就起来去看,母亲却闭着眼睛,好像睡熟了。第二天,母亲说想家了,要回去,她急了,说:“你要回哪儿去?这就是咱们的家啊!”母亲执意要回,她无奈,只好送母亲回去。母亲回家后一直咳嗽,最后竟咳出血来。送母亲去医院检查,竟是肺癌晚期。医生埋怨她:“怎么这么晚才送来?” “怎么这么晚才送来?”她一遍遍地问自己。9月的阳光灿烂耀眼,可是她的世界却失去了颜色。 一个月后,母亲静静地去了。最后的时刻,母亲抓着她的手,嘴唇翕动。她俯身上前,听到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乖……不怕……有爱……不觉天涯远……” 有爱不觉天涯远!她跪在母亲床前,泪如雨下。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去世后,看到母亲“和别人谈笑自如”,她的内心像被针尖一点点地刺了个遍。这表明,她认为母亲对自己心爱的父亲没有真感情。 B.“她”过去把地上的苹果捡起来,看着母亲消失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泪水里面都是对母亲艰难打拼生活的心疼,也有对母亲无尽的内疚。 C.孩子生日那天晚上,母亲在自己房间里独自压抑着哭泣,是因为不想吵到孩子,更是因为孩子摔生日礼物的举动,让她在朋友面前颜面尽失。 D.“母亲轻轻地笑着,可是她的手却在颤抖”,此处的细节描写非常巧妙,通过写手的颤抖,写出了母亲表面上装得很轻松,内心却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5.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6.“有爱不觉天涯远”在文中出现多次,试分析它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会议要求有关方面进一步顺应社会期盼,继续深挖潜力,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 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网络提速降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公众要理解这一过程的复杂和艰辛,多一些“过程意识”;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要增强“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多一些“问题意识”。只有将“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提速降费才能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 世界日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网络提速降费不仅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也有助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让网络更加便民、利民,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转型,整个社会将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 (摘自2017年2月24日新华网) 材料二 自提速降费提出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三大运营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网络架构和网络运行监测手段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到去年底,三大运营商共建设4G基站超过245.6万个,发展4G用户6.85亿户;光纤宽带普及率不断攀升,流量单价持续降低;推动取消长途漫游费…… “近年来提速降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国务院、工信部的计划目标运营商都达到了。”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进一步推动提速降费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整体正在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的趋势正在显现,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光纤入户难、普惠范围有限、创新乏力等问题。 付亮表示,提速降费工作开展以来,运营商在规划制定套餐时,往往会在套餐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流量,比如赠送本地流量和闲时流量等,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还是有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在下一步调整资费时,应更多从民众感受入手,选择用户群规模较大的资费种类加以调整,让更多人感受到电信普惠服务的便捷和实惠。 目前,我国网络覆盖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宽带普及度逐年提升,但在部分城市核心地带,光纤难进小区“最后一公里”等“卡脖子”老大难问题仍然不少,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尚存不小提升空间。 (摘自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材料一指出网络“提速降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要多一些“过程意识”,相关方面多一些“问题意识”,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网络提速降费才能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 B. 材料一强调有关部门提出“提速降费”举措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C. 材料二指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网络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服务项目不合理、光纤入户难、普惠范围有限、创新乏力等。 D. 材料二认为运营商在规划制定套餐时,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套餐价格根本没有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实惠。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 两则材料均以“降费提速”为中心论述,但重点不同,材料一重点说的是“提速降费”的意义,而材料二重点说明“提速降费”的具体问题和措施。 B. 材料一中提出只要网络“提速降费”举措能落实,就会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 C. 材料一认为网络“提速降费”有助于塑造低成本、高效率社会,是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转型,乃至整个社会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前提。 D. 材料二是新华社的评论,代表政府的声音,相比材料一,逻辑性更强,措辞更加谨慎,但在“形象性”上就逊色得多。 9.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提速降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道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①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豯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①“霍人”,县名,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北。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沛公指汉高祖刘邦。公,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本文中的“沛公”的“公”即为此意。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比如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也说“禁内”。 D.崩,正如《礼记》中的记载,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凭借战功,官至左丞相。后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C.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D.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5分) (2) 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古意 沈佺期 卢家少妇①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②。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注:①“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歌《河中之水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 ② 辽阳:指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为东北边防要地。 ③流黄:指黄褐色的绢。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联写思妇的身世和处境,她寂然独居空闺,哪比得上双栖于梁上的燕子呢?这独居空闺的寂寞之情,兴起了全篇绵绵的愁思。 B. 颈联前一句承上文征戍之意,后一句承上文忆辽阳之情。这一联写征夫音书断绝,生死难料,思妇长夜不眠,愁断人肠。 C. 本诗既有“郁金堂”“燕双栖”的正面衬托,又有“木叶”落、“秋夜长”的反面衬托,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 D. 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情致婉转,色彩富丽,音韵和谐,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15. 本诗颔联中“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的“催”字用得极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诗句是“ ,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17—19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 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 ,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D.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望无际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 B. 一望无际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 C. 一碧万顷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 一碧万顷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20.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5分)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21.请根据下面所给出的上联,结合沈从文《边城》的内容,按照对联的写作要求,写出下联,注意内容贴切,平仄相合。(6分) 上联:僻远边湘,洁泠秀水陪孤女; 下联: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1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1. B,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 B,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 C,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4.C 5.①坚强,在父亲去世后,仍然有微笑面对生活,失业后,用卖水果的方式,含辛茹苦地供完孩子读大学。 ②宽容,当自己的一片苦心不被孩子理解并且无处倾诉时,她默默哭泣,却不怪怨女儿。 ③感情强烈而隐忍。对女儿怀着强烈的爱却从不表达,孩子出国留学压抑着自己的不舍,自己病重时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 ④乐观。含辛茹苦抚养女儿时自己失业,女儿出国,都给她的生活带来压力,但她始终微笑对待。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起到了串联情节的线索作用。文章“有爱不觉天涯远”串联起父亲去世后的生活,孩子出国和母亲离世这三个故事情节; ②增强了本文的感情色彩。父亲离世孩子远离母亲出国,母亲离世这句话在这三个让人撕心裂肺的时刻出现,使文章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 ③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本文借故事赞美伟大的亲情,“有爱不觉天涯远”使“亲情不会被地域和生死隔断”这一主题得到了升华。 ④突出人物性格和品质。这句话每次出现都彰显了母亲乐观坚强,隐忍的性格品质。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A B项,“材料一……并提出了具体措施”有误,从材料一来看,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而是宏观提出。C项,“服务项目不合理”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原句是“电信基础建设和服务上依然存在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可见应是“部分服务项目不合理”。D项,“但套餐价格根本没有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实惠”有误,材料二第四段原句是“虽然流量平均单位价格下降了,但还是有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可见应是“部分用户感受不明显”。 8. A B项,“材料一中提出只要……,就会……”有误,选项强加条件关系;材料一第一段原句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企业持续推出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对推动经济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拉动消费、便利和丰富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文中的意思是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C项,“材料一认为网络‘提速降费’……是……的前提”有误,材料一第三段原句是“网络提速降费不仅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可见不是前提,只是“有助于”。 D项,“但在形象性上就逊色得多” 评价不准, 材料二中的“卡脖子”就比较形象。 9. ①国家持续重视网络提速降费并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推进。 ②有关方面抓紧再出台一批提速降费新措施,并加大电信基础设施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让更多人感受到便捷和实惠。 ③公众要多一些“过程意识”,相关方面也要多一些“问题意识”,把“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凝聚更多的价值共识。 (每点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D 11.A 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 12.C 面对项羽的威胁,于文无据。 13.(1)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从”“因”“谢”各1分,句意2分) (2)这一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就几乎危险了。(“微”“谯让”“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樊哙是沛县的人。以杀狗为职业,高祖做沛公时,让樊哙做他的舍人。项羽在戏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喝酒到中间的时候,亚父谋划想要杀掉沛公。樊哙守在营帐外,听说情况危急,就持着铁盾进入营帐。项羽说:“壮士。”于是赏赐给樊哙卮酒彘肩。樊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只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在霸上暴露军队,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王。”项羽于是就作罢,不再有诛杀刘邦的想法。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 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就几乎危险了。项羽死了以后,汉王做了皇帝,因为樊哙坚守战有功,增加封邑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叛,樊哙跟从高祖到了陈地,攻打韩信,安定了楚地。又赐爵列侯,和诸侯剖符(或叫“剖竹”。封建时代的帝王在建国之后,就会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任命将、郡守,将符节剖分为二,文臣武将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叫做“剖符”。)世世代代不断绝,又增加封邑舞阳。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到代地攻打韩信。从霍人以往到云中,与绛侯共同安定了这些地方,增加封邑到一千五百户。趁机攻击陈豯与曼丘臣军,在襄国作战,攻破柏人,稳定清河、常山总共二十七个县,摧毁了东垣,升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子,所以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经病得很严重,讨厌见人,躺在宫中,给守门的太监下诏不能让群臣进宫。群臣都不敢进入。十多天后,樊哙于是打开宫门径直闯入,大臣跟随他一起进入。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流着泪说:“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地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地衰颓呀!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不见您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况且陛下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高帝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反叛,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攻击燕国。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一旦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高帝听说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到了以后高祖却已经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让樊哙恢复了官爵与封邑。孝惠六年,樊哙去世,谥号是武侯。 14.C (“郁金堂”“燕双栖”是反衬,用华丽居室和双飞燕子衬托女主人公的孤寂。“木叶落”“秋夜长”是景物正面衬托,冷清之景衬托冷清之情。) 15.“催”,为“催促”之意,(1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催”字既写出在充满寒意的深秋九月妇女赶制寒衣的急切,(1分)也形象地写出连连的砧声似乎有意催促着树叶纷纷下落的状态,(1分)而且表现了寒砧声和落叶声汇集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之情,勾起少妇不见所思的愁苦。(2分)用字精妙,意蕴深刻。 16.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3)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17.C A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 B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 “ 提出了……方案”。D项,“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 18.D 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 A、B、C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 D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C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答案应为D项。 19.D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文中用来形容海面,用“一碧万顷”恰当。风大浪急:指风浪很大。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况,用“风大浪急”恰当。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文中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挑战,用“前所未有”恰当。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文中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桥,用“名副其实”更恰当。故答案应为D项。 20. “莘莘学子”改为“学子” “高足”改为“弟子” “垂念”改为“感念” “鼎力相助”改为“略尽绵薄” “希望”改为“祝愿” (5分,每处指出来并修改正确得1分;若指出来没修改正确,该处不得分。) 21.参考答案:绵延翠竹,疏冷清风和爱歌。(评分标准兼顾对联格式与内容) 22.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本题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