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专题十二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向 分析 新课标卷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这一考点上很少单独设题,一般考查句段作用和鉴赏句子,其中鉴赏句子的一个重要答题角度就是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在 “ 语言文字应用 ” 中单独考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新高考的一大创新。虽然考查背景不同,但答题的思路方法是一样的。 题型 分布 从新高考模拟卷来看,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题型为主观简答题,分值为 4 分。主要考查角度有: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等。 命题探究 高考演练 1.(2020 届山东淄博 3 月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后面的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中 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 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 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 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 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 意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 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 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 解析: 首先从句式上进行比较,原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 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 蓝,那么亮”,第一、二句与三、四、五句分别是句式整齐的 长句和短句,原文句式整齐,修改后就没有了句式整齐工整的 特点,语句也缺少了气势,而且原句更有节奏感。从内容方面 看,表现的对象是北平之秋,前面的一二句指出北平的天气情 况,后面“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对其肯定赞美,表 达效果更好。 答案: 原文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应该把相 关语句放在后面加以强调,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来看,原文更 整齐,更有表现力。本部分表现的对象是北平之秋,所以原文 的指代更明确一些。 2.(2020 届山东泰安期末考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 你可知 M acau 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 首歌 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 《 绝响 》 的 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 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 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 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 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 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 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 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 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 面前,他们能做的,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 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解析: 比较两个句子,原句“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 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 渔人”运用的是长句,信息丰富;改句“左下角,一只孤独无 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分成两个短句,并删除了 “简笔水墨勾勒”和“在巨大的木板中”两个短语。“简笔水 墨勾勒”体现出这是一幅美术作品,并有着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和韵味;“巨大的木板”与“弱小无助的渔人”形成对比,凸 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因此,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①“简笔水墨勾勒”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 了画境;②“在巨大的木板中”凸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 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 【 知识储备 】 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指的是句子在文中的优点、特色、 作用等。能准确地分析、解答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新课 标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掌握好分析、解答 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理解分 析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常见考试题型: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可改写成“ …… ”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 果更好,为什么?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 赏析。 3. 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句子。 4. 从文中画波浪线的 a 、 b 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 从语言运用 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 请说说句中画线词 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7.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删去,好吗?为 什么? 考点一 从表达技巧角度入手 解题指津 ( 一 ) 表达技巧三角度 表达技巧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 法三个角度。 修辞手法 作用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 …… ( 对象 ) 的 …… ( 特征 ) 。 比拟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 ( 指拟人 ) ,或使人具有物的动 作情 态 ( 指拟物 ) ,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 本质,给人以启示。 1.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作用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排比 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析;长于抒情;加强语气,一气呵成。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 给人以深刻印象。 ( 续表 ) 修辞手法 作用 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 突出。 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 ……问 题,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 强调 ……的语 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引用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更有说服力。 反语 有反话正说和正话反说两种。效果:前者多讽刺肯定, 后者多含蓄幽默。 ( 续表 ) 分 类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详写 ( 细节描写、白描 ) 。 略写 侧面描写 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 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 方法。 2. 表达方式 (1) 描写 作 用 人物对话 描写、心 理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 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 种特殊的效果;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 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白描 能使文章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见奇,含 义深邃,真实感人。 ( 续表 ) 表达方式 分类 作用 抒情 直接抒情 可以使感情表达朴实真切, 打动人。 间接 抒情 寓情于景 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 感染力强。 托物言志 议论 在叙事性作品中 议论能使记叙中所蕴含的 思想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 (2) 抒情、议论、说明 表达方式 分类 作用 议论 在议论性文章中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 说明 对特定对象的性质、状态、 特征、功能、构造、成因、 用途等进行讲述、介绍或解 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深入浅出,准确易懂。 ( 续表 ) 表现手法 作用 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 ( 内容 )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 “ 托义于物 ” 也就是 “ 借此言彼 ” ,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 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作用 先抑后扬 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或理念,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 续表 ) 表现手法 作用 虚实结合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 续表 ) ( 续表 ) 表现手法 作用  渲染、  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表现手法 作用   联想、  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引用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更有说服力。 ( 续表 ) 表现手法 作用 留白 在文学创作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使作品虚实相生,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 “ 无言之美 ”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的共鸣效应等 ( 续表 ) ( 二 ) 解题 步骤 : 第一步先确定句子使用的表达技巧; 第二步再将句子“还原”,分析文中是哪里使用和怎样使 用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只有这座镇子还留在这里,只有这 些老石板还留在这里。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 现代人的脚步。要经过多少脚步、车马的磨损,才能造成这些 剖析: 问的是 “画线句的表达 效果 ”,说明这一句在表达 上有特 点,即运用了修辞手法。 “ 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 棱角都已失去 ” 运用比拟 , “ 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 ” 运用比喻。 作用都是相同的:生动形象。不过前者意在表现 “ 石板外表磨 损 ” ,后者的喻体是“磨 损了边角的古籍 ” ,意在表现 “古韵 犹存的意蕴”。 答案: 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 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 [ 题型对练一 ] 1. 本段描写“白鹭”“云朵”“晨雾”颇有特色,请任选 一例加以赏析。 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要有怎 样的慧眼才能惊喜地发现它们呢?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 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 念这片小桥流水人家了,从天空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 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 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顽皮起来,就一哄而起, 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的皇 帝。 答案: 描写白鹭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绘白鹭飞翔时轻 盈优美的身姿;描写云朵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它们 欢快自由、轻灵飘逸的状态;描写晨雾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 地表现了它们一哄而起、笼罩一切的景象。 2. 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抓住它,它抓了一团毛线! ”一条在它童年时就箍在它 腰上的锁链磨坏了它的毛皮,它那如羽毛般轻盈、如火焰般闪 烁、翘在空中的尾巴在跳来跳去时便发出一种如苦役犯戴的镣 铐的声音。 “ 抓住它,把它拴住,它把糖果盒拿走啦!”它被 抓住之后就把长长的手指,塞进钢制腰带间,陷入沉思。我带 它到乡间度假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一直过的是沉闷 的城市 生活。它没有立刻走出敞开的笼门,而是把一双手紧贴在胸前, —— 节选自 《 松鼠 》 答案: 运用类比 ( 或比较 ) 、比喻手法,以“生命垂 危的蝴 蝶的抖动 ” 与小松鼠 “ 浑身战栗 ” 类比,表现小松鼠重回自然 的强烈震动;以泪珠比喻小松鼠的眼睛之形,暗示了它被迫远 离自然的不幸遭遇 ( 或体现了小松鼠对自然的向往 ) ,表达了 “ 我”对小松鼠的爱怜 ( 或同情、体恤 ) 之情。 3. 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 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来 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 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 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 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 不倒的动人舞蹈。 答案: 运用比喻,将芦苇荡比作招展的旗帜,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大片芦苇随风摆动时舒展起伏的动态美,表现了作者目 睹芦苇荡壮阔浓郁的绿色之后内心的激荡。 考点二 从语言表达角度入手 解题指津 ( 一 ) 语言表达三角度 语言表达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句式特点、语法特点和用词 效果三个角度。 1. 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双重否定 句、排 比句、反问句等。 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 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 气;④感叹句,抒情强烈。 这一知识点在句段的表达效果类题型中最常考的就是整散 结合。所以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句子有没有这一特点。 整句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结构自由,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整散结合,可以使文章 张弛有致,波澜起伏,获得高度的艺术效果。如:郁达夫 《 故 都的秋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 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 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前一层整句是散句“南国之秋”的补充,后一层整句是北 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互衬。作者用为人称道的南国之秋的 秀美景色,来渲染、烘托北国之秋的浓烈、隽永。 2. 语法特点 这一知识点在句段的表达效果类题型中最常考的就是倒 装。所以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句子有没有这一特点。 类型:主谓倒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分句位移等。 作用:突出被移动的部分,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 (1) 主谓倒置。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 义勇军进 行曲 》 ) 谓语“起来”前置,突出谓语,使歌词的号召力更强。 (2) 定语后置。如: 听不清!仿佛遥远的地方刮来了一阵飓 风,呜呜的,呼呼的。 ( 杨沫 《 青春之歌 》 ) 定语“呜呜的,呼 呼的”后置,突出了飓风的声音,烘托了牢房里青 年学生倾耳 静听的神情。 (3) 状语后置。如: 早晨 / 一个小姑娘 / 默默地读着一本书 / 在 拥挤而又喧嚣的电车上。 ( 流沙河 《 电车上的小姑娘 》 ) 将状语 “在拥挤而又喧嚣的电车上”后置, 既实现了诗的 韵律美,又 突出了状语,使小姑娘爱学习的特点更加鲜明。 (4) 分句位移。如: 我好像 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 的心仿佛又放在油锅里煎熬。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除 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 债。 ( 巴金 《 小狗包弟 》 ) 把条件句移位后,突出了唯一可以终 结煎熬的条件。 3. 用词效果 常考的有叠词、动词、形容词、色彩类词等具有表现力的 词语。 1. 理解词语的联想意义。 所谓词语的联想意义是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根据特定的 语境,通过联想生发出来的词语的临时意义。它包括:①隐喻 义;②拟人义;③象征义。 2. 理解词语的情感意义。 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按感情色彩来分,有褒义词、 中性词、贬义词。 ( 二 ) 解题 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语言表达的切入角度,即从句式特点、语法 特点、用词效果中选用一个或几个角度入手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第二步运用句式特点、语法特点、用词效果等知识,结合 具体语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典题示例 (2020 届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 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 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 心庇护着劳苦而纯朴的人们。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 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 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 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 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 光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 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 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 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 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 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如果你有思想, 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吗? ( 节选自黄河浪 《 故乡的榕树 》 ,有删改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 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 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文 章的语言表达效果,需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虑。 “ 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 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 ” 和原句“有嫦娥驾一片 白云 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 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 ” 比较,题干句少了“悄悄”“轻 轻”“静静”这些叠词,叠词能增强音韵美。“悄悄”“轻轻” 给人以轻柔 感, “静静”给人以静谧感。 答案: “悄悄”“轻轻”“静静”等形容词的叠用,把动 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渲染出优美、温馨的意境, 表现出音韵美。 [ 题型对练二 ] 1.(2020 届山东烟台一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 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 —— 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 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 “ 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 了, ” 她喊孩子,“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 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 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 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 答案: 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 作姿态、形象特点;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 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2.(2020 届山东济南期末考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 你立 足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 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 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 解析: 本题原文句式连用三个“永远”构成排比,使句式 整齐,层次感明显;原文是三个分句,而题干“永远那么纯洁, 活泼,鲜明”是连用三个词语构成一句话,所以原文的句子表 达的情感更强烈,有强调作用。 答案: ①原文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层次感明显。②原文 用三个分句表达了更强烈的情感,有强调作用。 3. 简要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模范售货员李菊红确实不一般,她接待顾客热心,帮助顾 客挑选商品细心,听取顾客意见虚心,面对挑剔的顾客耐心, 所以一提起她,人人都翘起大拇指,夸赞不已。 答案: 这句话中运用了排比,同时也有层递的效果,在句 子形式上使用了整句。用几个结构相同的主谓句,描写了模范 售货员李菊红工作中的几个方面一一展现,将她工作的场景生 动地刻画出来,真实而具体。 考点三 从思想感情角度入手 解题指津 解题步骤: 第一步先看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 手法等表达技巧,如果有,一定要先点明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句内容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 果。有些句子的思想感情比较深奥,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 联系本句的含义;②联系 ( 强调 ) 上下文的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③ 联系 ( 揭示 ) 本文的中心 ( 论点、特征 ) 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典题示例 请简要赏析下面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 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 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剖析: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作者对中华文化荒原展开的联 想,前三句用了三个比喻,这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构成 了排比。后三句用了排比的手法,突显了对亲人们的思念。画 线的句子用了两组排比,突出了沙场征战场面的惨烈和对亲人 的思念,增强语气,富有感染力。 答案: 作者此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 用两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场面的惨烈和对亲人的思念,内涵 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 [ 题型对练三 ] 1. 从思想感情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 “ 莉学习忙呢!老师 赞她有出息 呢! ” 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眼中深深的落 寞。 ( 《 小巷深处 》 ) 答案: 这句话间接说明了母亲早已察觉“我”对她的感情 发生了变化。这种含蓄的写法,写出了母亲对“我”观察细致, 了解透彻,母亲为不影响“我”的情绪而抑制自己的感情,更 有利于表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2. 赏析下面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我把 “ 领取 而今现在 ”一句反复吟哦,觉得 这是一种悠然 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 取,便得逍遥。 解析: “领取”一词的连用,从修辞手法上讲是反复,造 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 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表明作 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领取”而不是“索取”。只“领 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 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一 份,只需及时领取就是了。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 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 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 作用。 答案: 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 误区警示 误区:角度单一,概括不全 示例 : (2020 届山东济宁第一中学下学期在线测试 ) 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 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清凌凌的流水像你的肌肤那 样柔软,双桥像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的钥匙,最紧要的还在于 窗子像眼睛,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从语 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误答: ①原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周庄人格化,将周庄 的环境写得生动活泼。②原文句式长短有所变化,较为灵活, 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分析: 原文的 “清凌凌的流水 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 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 半开半掩不住招人的妩媚 ” ,照应了上文“你可以说不算太美, 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周庄人格 化,衔接自然,将周庄的环境 写得生动活泼;原文句式长短有 致,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很多学生都能够从拟人和句式上答出 这两点来,部分学生概括不全,易遗漏第 ③ 点:和原句相比, 改写后的句式 “ 清凌凌的流水像你的肌肤那样柔软,双桥像恰 到好处地挂在腰间的钥匙,最紧要的还在于窗子像眼睛 ” 虽然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整体表达较为平淡。 正解: ①原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周庄人格化,将周庄 的环境写得生动活泼。②原文句式长短有所变化,较为灵活, 读起来更有节奏感。③改写后的句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整 体而言较为平淡,不够灵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