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的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D.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D.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B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中说:“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先秦两汉文化也不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故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故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正确,但不能推出“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助研究了解文化的流变,完成自由的文化对话,故选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段韶,字孝先。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益器爱之。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所谓众者,得众人之死;强者,得天下之心。王躬昭德义,除君侧之恶,何往而不克哉!且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平之。以军功封下洛县男,加龙骧将军。后回赐父爵姑臧县侯,其下洛县男启让继母弟宁安。‎ 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眙。三军咸惧。韶谓诸将曰:“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矣。”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奔北。‎ 武平二年二月,周师来寇,大斩获首虏,封广平郡公。六月,徙围定阳。七月,屠其外城。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 韶疾甚,先军 还,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长于计略,善于御众,得将士之心,临敌之日,人人争奋。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教训子弟,闺门雍肃,事后母以孝闻。然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史臣曰:韶光辅七君,克隆门业,以猜忌之朝,终其眉寿。当以志谢矜功名,不逾实,不以威权御物,不以智数要时,欲求覆 ,其可得也?语曰“率性之谓道”,此其效欤?‎ ‎(选自《北齐书•卷十六》,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尔朱外贼天下 贼:欺骗 B.以子城未克 克:攻破 C.韶光辅七君 辅:辅佐 D.其子深尚公主 尚:推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 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B.之 强者,得天下之心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C.为 勇者不为斗 谁为大王为此计 ‎ D.其 屠其外城 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从小就精于骑马射箭,有将领的才能谋略,又因其母亲是皇后的姐姐,高祖对他很是器重。他跟随高祖参加了广阿之战,并取得胜利。‎ B.段韶先后被封为下洛县男、广平郡公等,做过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等。他孝顺继母,友爱兄弟,曾将下洛县男的封号让给继母生的弟弟。‎ C.多省郎官在段韶家帮忙十多天,段韶仅用一杯酒表示感谢,可见他的吝啬;但他不以权大掠夺财物,所以能够辅佐七位国君,年老病死。 ‎ D.段韶擅长统众,面对敌人的侵扰时,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泾州一战,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尹思令败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奔北。(5分)‎ ‎(2)教训子弟,闺门雍肃,事后母以孝闻。(3分) ‎ ‎【答案】‎ ‎4.D ‎5.C ‎6.D ‎7.(1)译文:(段韶)就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几千人日夜兼程奔赴泾州。途中突然向盱眙出兵,尹思令没料到大军突然到来,仓皇北逃。(关键词:将、倍道、虞、卒)‎ ‎(2)译文:(段韶)注重教育训导后辈,家中女子端庄严肃,(段韶)侍奉继母以孝道而闻名。(关键词:教训、闺门、事)‎ ‎【解析】‎ ‎4.‎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要依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本题中D项“其子深尚公主”大意理解是“他的儿子段深娶公主为妻”,可见“尚”的含义是“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B项“为”都是介词,译为“替”。A项前句“于”为介词,在;后句“于”为介词,表比较。C项前句“之”为结构助词,译为“的”;后句“之”为代词,译为“它”,具体指这个国家。D项前句“其”为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译为“它的”;后句“其”为副词,译为“难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D项“泾州一战”有误,应是“盱眙一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句子得分点,要依据语境补充省略成分,要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补充主语“段韶”;“将”带领;“倍道”日夜兼程;“虞”料想;“卒”通“猝”,突然。(2)补充主语“段韶”;“教训”教育训导;“闺门”家中女子;“雍肃”端庄严肃;“事”侍奉。‎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段韶,字孝先。他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有将帅的才能谋略。因他是武明皇后姊姊的儿子,高祖更加器重宠爱他。,常安排在自己的左右,作为心腹看待。‎ 中兴元年,段韶跟随高祖抗抵尔朱兆,在广阿大战。高祖对韶说:“敌方人多我们人少,这该怎么办呢?”韶答:“我们所说的人多,是能够让众人为他拼死效力; 强者, 是能够得到民心。尔朱兆狂妄奸狡,一路上我们看到的,都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行为。邙山聚会的时候,朝廷官员有何罪过?(尔朱兆将他们杀了)又杀主立君,不超过半月,弄得天下人都想着起兵反对他,十室却有九家空。大王您亲自昭显恩德正义,铲除国君身边的恶人,打到哪里不胜利呢?”高祖说:“我虽是 顺应上天的意志讨伐叛逆,奉命讨伐罪人,但弱小处于强大之中,恐怕没有上天的庇佑,你没有听说过吗?”(段韶)答:“韶听说过小能敌大,弱能胜强。原因在 于弱小的是正义,强大的是邪恶。又听说皇天无亲,只帮助德行的人。况且尔朱兆在朝廷外欺骗天下人,在朝廷内失去了善良人的信任,聪慧的人不为他出谋献策, 勇敢的人不为他战斗,品行不好的人做事没有尽到职责,品行好的人取代他,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于是便同尔朱兆展开交战,兆军溃败。尔朱兆的军队溃败,(高祖)平定了他们的叛乱。段韶凭借军功被封为下洛县男,担任龙骧将军。后来禀告皇帝赏赐他父亲做了姑臧县侯,他又启禀高祖将下洛县男的爵位让给了继母所生的弟弟宁安。‎ 天保三年,段韶做了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施行惠民的政策,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信任。尹思令率领一万多人谋划侵袭盱眙。全军将士都很害怕。段韶对将领们说:“尹思令等人智慧少而谋划的事大,政策命令尚未统一,对外不过是假托同德,内部却不同心,你们不需这么担心,我把这些情况思考得很清楚了。” 就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几千人日夜兼程奔赴泾州。途中突然向盱眙出兵,尹思令没料到大军突然到来,看到大军的旗帜就仓皇北逃。‎ 武平二年二月,周师来侵犯,(段韶)斩获对方首级,被封为广平郡公。六月,带兵转移包围定阳。七月,攻下定阳外城,并在外城大肆屠杀。当 时段韶在军中生起病来,因为定阳子城尚未攻破,他对兰陵王长恭说:“这座城有三面是深涧险路,敌人无法突围,只担心东南角那一处啊。贼人如果突围,必定从那里出去。” 长恭就命令壮士一千多人在东南角涧口处设埋伏。那天夜里果然如段韶所预计的那样,贼人从那里突围出城,伏兵攻打他们,敌兵溃败。‎ 段韶病得厉害了,就在大军返还前先回来了,最后因病而死,谥号为忠武。 段韶擅长谋略,善于统领众人,得到将士们的信任,与敌兵开战的时候,人 人争先奋勇。他又性情文雅,温和谨慎,有宰相的风度。注重教育训导后辈,家中女子端庄严肃,(段韶)侍奉继母以孝道而闻名。然而他在钱财上很吝啬,即使是自己的亲戚或老朋友,也几乎没有赠送过他们什么。他的儿子段深娶公主为妻,几个省的丞郎官在家中帮忙处理事务十多天,婚事结束辞送这些人时,只敬了每人一杯酒而已。‎ 史臣说:段韶荣耀地辅佐了七位君主,增显门庭,在猜忌盛行的朝代,年老 病重而死,享尽寿命。(为官的)倘若坚守志向,不夸耀功劳,名声不超过实际应得到的,不依仗强权索要钱物,不靠着智慧要挟朝廷,想要寻求灭亡,又怎么能够得到呢?俗语说“率性去做就是道”,这就是段韶这样做的效果吧? ‎ ‎(选自《北齐书•卷十六》,有删改 ‎ (二) 古代诗歌阅读默写(1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问题。‎ 浣 溪 沙 ‎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 ,指作者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 ‎8.(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9.(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比喻。写日照桑麻之景用“光似泼”,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写“风来蒿艾”之景用“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名句默写。(8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__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3) ,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4)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2)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3)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对古代名篇进行理解记忆,回答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繁难字,易错字的正确书写。本题中“云销雨霁、孤鹜、无期功强、茕茕孑立”这些字形要特别注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26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小题。(26分)‎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 他说,没问题。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时电话响了。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是母亲打来的。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他说,还好。‎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买了很多菜。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他说,不了。今晚,忙……‎ 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他说,没有。生意很好。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他说,没有。刚接了一笔大单子……‎ 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问,多少?母亲说,5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为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 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钱你收好。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他说,没有货。我骗了你。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 他说,是母亲。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000块钱。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多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5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 )‎ A.小说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极为巧妙地写出“他”内心的紧张。‎ B.文章标题“最后一位客户”寓意丰富,既可指那位善良宽容,与“他”做成15万元生意的客户;也可指其母亲,因为关键时刻母亲给了“他”做人的资本。‎ C.客户在“他”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了“他”,明知“他”公司无货,还将那15万块钱放在“他”这里,给“他”以极大的信心。‎ D..小说的心理描细腻真实,如写“他”在接听母亲的电话时,想到自己携巨款潜逃后,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的凄伤场景,富有感染力。‎ ‎(2)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3)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后,客户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和“他”做这笔生意。从全文看,这一情节设置有哪些好处?(6分)‎ ‎ (4)准备携客户货款潜逃的“他”,却突然对客户说出自己罪恶的想法,你觉得这一情节真实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1)BD ‎(2)“他”是一个在生意场上曾遭挫折,几乎陷入绝境,但在亲情的感召与友情的鼓励下醒悟、奋起,终获成功的人。‎ 性格特点: ①既脆弱,又坚强。面对严重的困难,“他”想过逃避,想破罐破摔,但亲情与信任、宽容拯救了他。②良知未泯。③知错能改.‎ ‎(3)①符合情节发展逻辑。客户与他有较多的生意往来,对他的为人有较多的了解。况且,他已对客户坦陈了自己罪恶的想法,接下来的生意即使不成,客户也不会有多大损失。②符合人物性格。“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他们已有较深感情,客户再等他三天,也算是一份信任与友谊。③倡导一种积极的价值观。扶危济困,温暖他人,帮助他人。让人看到社会正能量。每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 ‎(4)参考答案:这一情节显得真实。①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他”突然改变想法的关键。他没有勇气撇下对他这么关心的母亲。②他的本质并不坏,他原本是个诚信的人,从他与这客户几乎成了兄弟可知。③他为人向善,从后来“他不避人,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可知他发自内心的庆幸。‎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写“太阳的温暖”是为衬托出他内心的紧张,而不是为了比较两者的不同,不是对比,是反衬。C项 “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这句话表明的是,客户没有拒绝同“他”做这笔生意,但不能据此判断客户将15万块钱“放”在了“他”这里。此项叙述欠妥当。‎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小说中的“他”是一个商人。他的生意做得不顺利,赔了很多钱,欠了很多债,他自己因此几近崩溃。这时他想到了骗,骗一个经常有生意往来的客户的15万,然后开始逃亡的生活。母亲的电话改变了他的想法,母亲的关爱让他有勇气说出自己的错误决定。客户因为他的诚恳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因此在生意上翻身,获得生机。由此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懂得母亲的关怀,并且知错能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探究小说情节设置是否真实。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要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管持有何种观点,都应该从小说的要素出发进行论述,包括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如果从情节设置合理的角度论述,可以从这个情节与上文他准备潜逃的决定形成对比,是母亲电话关怀的必然结果,为下文他改过自新做铺垫。从人物形象看,这个情节是人物思想活动最剧烈之处,由开头的准备携款潜逃,到现在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勇敢说出来,人的思想的变化,正是塑造人的形象的关键。从主题而言,是母爱的力量,拯救了一个在犯罪边缘徘徊的浪子。这个情节,表现了母亲的关爱起到了作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20分)‎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萧萧落木”的“萧”读者“xiāo”;B项“无妨”的“妨”读作“fáng”;C项“漂泊”的“泊”读作“bò”。‎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B.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C.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D.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形容人的动作。本项形容上清寺,对象错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琅琊榜》一剧登陆韩国引发国内众多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中国也有高质量的电视作品,不必一味追韩剧、追韩流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 特色”;C项 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D偷换主语,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应是“他们(大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下面一段文字的四处划线语句中,三处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前一个横线处只写序号,后一个横线处填修改方法。6分)‎ ‎①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个可以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②他在物理学的领域内取得了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③汤姆生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④1921年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1)第 句,改正: ‎ ‎(2)第 句,改正: ‎ ‎(3)第 句,改正: ‎ ‎【答案】第①句把“最杰出的”调到“20世纪”后;第②句把“取得”改为“作出”,或把“贡献”改为“成就”;第④句删去“的殊荣”。‎ ‎【解析】‎ 试题分析:第①句“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语序不当,“20世纪”在前,“最杰出的”紧挨中心词。第②句“取得了重大贡献”搭配不当,应该是“作出贡献”。第④句“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语义重复,去掉“的殊荣”或将“荣获了”该为“获得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以“过度包装”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5分)‎ ‎①过度包装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 ‎②过度包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③过度包装这种包装现象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④过度包装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之中。‎ ‎⑤不少企业宣传中也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 ‎ ‎【答案】过度包装是指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或企业宣传之中的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而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的包装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散句变整句。如此应该在六句话中选取一句作为句子主干。即“过度包装是一种包装现象”。之后将其他的有效信息插入主干句中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把每天当做人生的第一天,把每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 生命的列车一旦开启,就会朝着一个地方隆隆驶去,永无回头的可能。把每一天都当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你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从容,你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意,以“生命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生命的精彩 在苏醒的这个清晨,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角落。温度的陡变让我明白寒冬已经过去,身边不断传来如同破茧一般的萌芽之音,它们仿佛迎合了我身体中的某个磁场。于是,我朝着一个自己能够感受到的方向努力,努力……‎ 我听到鸟鸣于枝杈的愉悦声音,四周奇异的明亮而又色彩缤纷。太阳仿佛一双温和的大手,抚慰着一切。我看到自己被或浓郁或青葱的绿色包围着,我也看到了自己:浅浅的绿意,嫩黄的芽儿,在风中仿佛一枚小小的旗帜。碧湛的蓝天与日益青翠的大地交织出的这个春季,万物充满生机,而我经历了挣扎与黑暗于此时降生,初探了生命的精彩。‎ 塘中接天的莲叶间绽出大朵的红荷,大地呈现出苍郁的色彩。热烈的阳光照射下,我已不再是那株幼黄的芽,而是有了鲜亮的碧绿,能够活跃地摇摆于枝头,与阳光嬉戏,听风儿高歌。大片大片的绿色点缀着无限的大地,我们喜欢看着人们在炽热中寻找这一片阴凉。即使滂沱的暴雨来临,我们也会并肩迎着狂风享受清凉的滋味,多少个寻常或不寻常的仲夏夜晚,我们会安然地倾听自然的缤纷,思索人世沧桑。我曾经固执地相信,这一刻可以成为永恒。‎ 然而,当阳光渐渐冷却的时候,当大雁排成一字展翅南飞的时候,当野菊忽现于杂草间的时候,当蝉儿不再鸣叫的时候,风渐渐拂去骄阳的炙烤,雨终于熄灭了烈焰的蒸腾,而霜,默默地染遍了一切。‎ 四周逐渐变得稀疏而清冷,我们的身体也日渐枯黄。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同伴纷纷被风扫落地面,我心中一阵酸楚。我不曾想过,世间竟有如此凄凉的时刻,姹紫嫣红黯然凋零。风过,我任命地闭上眼……‎ 大地覆盖着无垠的层层金黄,与没有绿荫掩盖的蓝天映衬着。我们渐渐碎开,化入泥土。人们踏着这篇金色的地毯唱着欢快的丰收之歌。我忽然明白,生命中最宝贵的瞬间并不是初生时摇曳的美好或青春时迸发的绚烂,只有倾尽自己所有为世间付出的一刻,才可谓真正的精彩。在这个凋零的季节,我感受着渐渐吞噬自己的黑暗,却仿佛看到了下一个枝繁叶茂、草长莺飞的春天。落叶归根,化为尘埃,价值就在这一瞬的精彩中体现。季节过处,相信会有更美的风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